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拓展家校合作途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自主朗读,整体感知文本
朗读是感受语言材料的过程,是通过感知使语言材料所描写的客观事物变成读者内心情感体验的过程,是在反复感受优秀的语言材料中产生的由外而内的吸收。“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1.自主朗读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喜欢的段落。因为学生之间的语文基础、兴趣爱好是不同的,他们自主学习的侧重点也会有区别,我们应照顾到这种个性差异。
2.小组内朗读
一个人的知识是有限的,在小组内相互朗读或分角色朗读,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沟通,让他们取长补短,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了自主朗读和小组内朗读外还有疏通全文和比较朗读的方法可以培养自主朗读能力。
二、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
大家都知道,说明文同其他文体的文章相比,显得比较枯燥,很多教师不知如何入手。我认为,根据文章内容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的有效途径。为学生创造一种学习语文的环境,使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
三、合作探究,深层解读文本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倡导合作交流,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一对一的合作,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合作等多重的网状关系,而教学活动就是在这种网状关系中进行的。因此,第一,要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爱学、乐学;第二,要找准文章的突破口;第三,要通过表演内化文本。
四、延伸拓展,促进自主发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课堂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
研究课程整合,探索自主排课
我校作为海淀区率先参与“课程整合、自主排课”的14所实验校之一,在保证教育部和北京市规定开启开足国家规定课程的同时,充分利用课程计划中给学校的弹性空间,进行有效的课程整合。
构建课程体系。我校围绕“以心育心,让生命灵动绽放”的办学目标,坚持三级课程相互包容,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效合作,共同构建出以彰显师生生命活力、激发师生灵性与智慧为目标的“灵动课程”体系,确立了课程目标,推出了适合师生和学校发展的五大课程体系,即基础学科课程、身心健康课程、艺术鉴赏课程、创新思维课程、实践体验课程。努力实现让学生拥有灵动的童年,让教师拥有灵动的人生,让学校拥有灵动的教育。
整合课程内容。在“灵动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我校坚持“满足师生需要、课程有机融合、家校共建双赢”的原则,从课程内容、课程时间、课程资源等方面进行了学科内、学科间以及时间和资源的整合;学科内整合重点是对教材知识点的梳理、筛选、归纳、整合;资源整合上,我们进行了人员整合,即教师走班上课,学生选修课自主选课、走班上课;空间整合上,我们将音乐欣赏、体育竞赛、趣味大课间、实践拓展等课程,采取合班或年级上大课的形式。学校还充分利用周边优质资源,开展德育主题课程和实践拓展课程、家长课堂等。
实施自主排课。根据课程性质,我们又将五大领域课程划分为:基础性、拓展性、选择性三大类课程。针对基础性课程,我们注重在实践研究中深入挖掘提高学科课堂实效的科学途径,梳理知识体系,整合教学内容。同时,深入开展小课题研究、整合课设计说课、研究课、引路示范课等。针对拓展性课程,围绕“心育”核心理念,我们开设了“传统文化、实践创新、心灵成长”三大类拓展性校本课程,注重对学生的心智培养。课程实施采取必修、必选与自选三种途径。三大类别课程分别包含不同的课程板块,突出学校课程特色。学校在充分挖掘资源基础上,开设学生喜欢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自主选修课程48项,每周五60分钟,学生分年级、走班上课,目前已实施,效果良好。学校还开设社团活动课程16项,每周2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依据兴趣选择参加。丰富多彩的选修、社团、社会实践课程和拓展实践课程,以及主题德育活动课程、校园广播、校园环境等隐性课程,是学校对课程资源进行的有益补充。
课程评价多元。面对新的课程体系的建立,教师们的评价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尝试采用多元评价,如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及家长评价相结合等形式;发挥《成长记录册》的作用,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自由、灵活地记录成长历程,真正实现对学生进行动态性、发展性、全面性、开放性评价;对平时学习及综合表现优异的学生,实行期末免考制度;如果学生自己觉得某次测验的成绩不满意,教师可以选择延迟评价,以第二次答卷给予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学校课程整合使课程内容更趋合理,自主排课则是让时间的安排和课程的节奏更加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自主排课打破了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让课时安排更加灵活,为学生的自修和选修提供了时间和空间资源上的保障,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真正做到了为孩子而改变。
构建快乐课堂,自由彰显个性
课堂生活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学生生活的质量和学校教育的成败。我们一直追求构建快乐课堂,让课堂带给学生智慧的挑战、情感的共鸣、发现的愉悦。
制定科学实效方案。学校要求各年级教研组坚持精心实施“资源+个性”网络协作备课模式:落实主备教师,分解教学内容;加强集体研究,结合班级实际,进行个性化备课;定准教学目标,罗列教学过程,设计练习作业,撰写教学反思,确保备课求真、务实、高效,推动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建立“随机听课评价制度”,要求教学干部每周2—3次走进课堂听课、研讨,通过看课堂、查材料、访学生,帮助教师全面诊断、重新认识自己的教学,减少无效教学,提升自我研究能力,提高教研实效性。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怀着崇高的爱去传授知识,通过潜移默化的点化去感染学生,用自己美好的人格形象营造一种和谐、民主、欢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自如地展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能够充分自由地彰显个性。
注重创新教学方式。强化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或想法,通过独立思考、查阅资料等途径,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尝试和探索,获得探究的积极体验。提倡变教为诱、变教为导、变学为思、学思结合的科学的教学方式。坚持课堂教学“四凡四不”,即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习的教师不教;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究的教师不导;凡是学生能做出的教师不启;凡是学生自己能说出的教师不引。
强调学生成功体验。通过探索、交流、教师点拨,使学生逐步掌握学习知识的常用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悟出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集中性,达到学习过程的优化。让每一个学生品尝成功,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实现自我。
完善发展评价,促进自主发展
完善学生发展评价。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不同学生的个性特长,探索构建爱心激励评语、学生成长档袋和语数学习能力分项测评评价体系,坚持以正面激励为主,全方位、多元化、多渠道、多主体、科学地、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教师们以评价为导,帮助学生准确定位奋斗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步骤,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佳状态,使评价真正为改善教学工作,提高学生学习信心,引导学生有效学习,促进学生全面、自主发展服务。
近年来,郑州市惠济区一中以德育工作为突破口,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着重文化环境熏陶、社会活动实践、家校课程化管理的德育工作思路和办法,开创了德育工作新局面。
构建多维文化空间,培养学生阳光心态。该校把校园文化、班级文化、课堂文化、个体文化和团队文化列为多维文化的构成要素,重点突出班级文化建设。每个班级均有内容丰富、形式各异的班训、格言、班主任寄语,以及班级全家福照片展示板、优秀学生展示墙,起到了催人奋进的作用;学生主动参与班徽、班旗、班歌、班规的制定,由此形成了个性化班风,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各班级以“同质结对、异质同组”为原则划分独立学习小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班主任根据班级具体情况,探索出了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方法,培养其责任感。
创建实践活动空间,注重学生情感体验。该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德育理念,寓德育工作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从而提高其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该校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与探索中逐步形成了五大特色教育活动:在专题教育活动中,利用“教师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时事教育、爱国教育;在礼仪教育活动中,从认知和行为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文明意识;在榜样教育活动中,积极开展魅力学生评比,多渠道、多形式为学生树立榜样;在实践教育活动中,注重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在创新教育活动中,挖掘校本资源,对学生开展军训、远足、素质拓展等独具特色的德育活动。
拓展家校德育空间,培育和谐教育环境。该校组织教师加强对家长会课程的研究,不断探索提高家、校德育合力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使家长会实现观念、内容、形式的多方面转变,实现家长会课程建设的目标道德化、内容系列化、方式创新化、评价多元化的科学发展,建立了家、校之间理解、信任、目标一致的合作关系,拓展了家、校德育空间,增强了家、校育人合力,培育了和谐教育环境。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校先后邀请了家庭教育专家、心理学专家对教师进行专业化培训,尤其注重对教师语言艺术的指导与培训。学校要求教师对家长一视同仁,用商量、探讨的口吻与家长交流,多一些谦逊、少一些傲气、多一些指导、少一些批评,让家长感受到教师的胸怀、品位与境界。同时,学校还定期组织教师召开家长会互相交流经验,通过学习彼此的经验解决工作中的困惑,提高教师召开家长会的专业化水平。
惠济区一中多维度德育空间构建活动的开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了文化生态环境,为创建和谐校园奠定了坚实基础。该校先后荣获我省“最具变革价值的榜样学校”、“素质教育先锋学校”,郑州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师德师风先进学校”、“教育系统家庭教育工作示范家长学校”等称号。
高职生 职业道德现状 解决途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社会不仅对大学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对他们的道德素质尤其是职业道德素质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前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就讲过:“有德有才重点用,有德无才培养用,无德无才弃之用。”她的观点和现在许多企业的用人理念不谋而合,许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更看重的是此人的职业道德素质:责任心、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诚实信用、吃苦耐劳,等等。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承担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重任,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是我国新增劳动力的重要来源,其职业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从业人员队伍的整体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和文明程度,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所以,加强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职业道德教育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取得了一些有目共睹的成绩,但同时亦应看到,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远远滞后于高职院校的发展,滞后于社会的需求。
一、高职生职业道德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生的职业道德状况不太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情况令人担忧,具体表现在:
1.缺乏诚信
高职生由于比其它高校的学生入校时成绩差些,有些学生又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平时不好好学习,考试作弊已成普遍现象。有的为了求职成功,在求职简历中制作虚假信息,还有的随意修改自己的成绩单,还有已经签约的毕业生不顾学校、单位的利益,擅自违约,等等。
2.在择业观上,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
一些学生往往对所提供岗位的待遇、工作地点更为关注,大城市、高收入几乎是大多数高职生的共同愿望,所以,一旦工作岗位和自己的就业期望不符合时,往往不能安心自己的本职工作。
3.缺乏敬业精神
有些刚参加工作的高职生缺乏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频繁跳槽,结果,在哪里都干不好,在哪里都没有收获。
4.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由于现在高职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都是娇生惯养出来的,所以好多毕业生刚参加工作怕苦怕累,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
5.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独生子女的学生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往往在刚工作时表现出傲慢自负,不愿听从他人的意见,缺乏互助精神、团队意识和应有的礼仪修养,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等问题
二、提高高职生职业道德素质的途径
1.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重要途径
一方面,高职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突出职业道德教育。目前,高职院校的思政课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涉及到了职业道德的内容,但所讲的只是共性的、普遍的、放之诸业皆准的职业规范和要求,而且所占篇幅较少,因此,授课教师在教学中应联系学生所学专业进行职业渗透,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实际情况不断挖掘、开发具有本专业特色的教学内容,并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学要渗透职业道德教育。作为职业素质的重要内容,职业道德是与专业业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在熟悉专业知识的同时,必须熟悉职业道德规范,专业课教师应明确自己所教学科与职业道德教育的最佳切入点,有意识地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
2.利用实习、实训对学生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实习和实训是高职生在学校期间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一方面,是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他们培养职业兴趣和职业情感的过程。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实习、实训这段时期,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深刻认识到职业道德是职业成功的必要保证。
3.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任何高校都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应不同于其它高校,应突出敬业意识和服务意识。所以,应利用任何可以利用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如主题班会、社团活动、宣传栏、校园广播站、校园网、请劳动模范或成功人士作报告、进行企业文化讲座等,也可以把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结合起来。例如,教室、实训基地、楼道的墙壁上可以布置国内外知名企业家的名言、优秀毕业生图片、作品等,突出先进的企业理念、管理规范、行业质量标准、专业的特点等内容的宣传,注重开展企业设计比赛、专业技能竞赛、作品展示活动等,让高职生在耳濡目染中体验,增强企业理念、企业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使学生的职业道德品质在情感陶冶中潜移默化地升华。
4.通过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来影响学生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对待工作的态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所以,要强化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意识,用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责任心、对学生的关心与爱护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做恪守职业道德的表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5.通过拓展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拓展训练是利用崇山峻岭、瀚海沙漠等自然环境,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培训目的。在拓展训练活动中,许多项目的完成需要团队的力量才能完成,从而使参加者在不知不觉中经受团队精神的洗礼,感受团队的力量和个人能力的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在拓展训练中还有利于磨练高职生的意志品质,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他们挑战自我、战胜困难的的勇气和信心。
三、结论
高职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不仅关系到个人未来的发展,也关系到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影响到我国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所以,高职院校应充分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应通过多种途径,有目的、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教育正处于由单一、封闭的传统教育体系向多元、开放的现代教育体系转变的过程,构建一个协调发展的教育网络体系,营造适于学生发展成才的教育环境,成为当前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结合”整体育人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学校、家庭、社会都担负着重要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其中学校是主体,家庭是基础,社会是依托。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多管齐下,才能形成有利于青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然而,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我们会经常发现一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方相互脱离、互不配合的现象。
一、家庭教育不能配合学校教育,学校教育脱离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学生所受的两种最为重要的外部教育,由于主客观上存在的差异,这两种教育力量能否配合与协调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这种配合与协调决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的。就家庭教育一方来说,它不只是简单地配合学校教育,家长需要在家庭与学校教育的互补关系中力图使两种教育力量在学生身上协调与统一起来,强化学生在学校中所受的正面教育,弥补学校教育中的不足。但是,目前不少家长的教育随意性非常大,缺乏科学性。有的家长溺爱娇惯,有的家长冷漠粗暴,崇尚“棍棒教育”,尤其是现在随着独生子女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家庭教育日趋表现出重智轻德、忽视全面培养子女的特点,甚至有些家长的教育与学校教育背道而驰,使学生在这种相互矛盾的教育中无所适从,削弱了学校教育的积极作用。比如,现在学校都在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全面培养学生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但有些家长却只注重课本知识的学习,忽视品德、才艺等方面的培养。甚至有些家长为了让子女考取理想的学校,每天不断给孩子施压,让他们完全沉没在题海之中,其结果是学习成绩上去了,但其他方面的才华却埋没了。
另外,就学校教育一方来说,学校在对学生施教过程中,应该重视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将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辅助。但是,目前有些学校在进行教育时却忽视了家庭教育的作用,对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只是单方面从学校的角度去想办法解决,没有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转化工作。例如: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很多学校只是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去分析和辅导学生的心理问题,而忽视了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作用。现在青少年学生出现违法犯罪、自残自杀等极端行为的现象逐渐增多,这些问题的出现和日趋严重化,从侧面反映出当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存在的相互脱离、互不配合现象。如果学校定期联系家长,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并了解学生家庭教育情况,那么就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异常举动并纠正学生存在的不良言行,避免学生出现人格扭曲、心理变态等异常心理问题;如果家长有定期向学校了解子女在校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在校的异常表现并积极配合学校进行教育,引导学生的言行,那么这种违法犯罪、自残自杀等极端行为的念头就会杜绝在萌芽之中。因此,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配合,协调发展是教育好学生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二、社会教育呈现疲软状态
社会教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途径,具有与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比拟的特殊作用。社会教育直接面向社会,又以社会政治经济为背景,它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具有更广阔的活动余地,影响面更为广泛,更能有效地对整个社会发生积极作用;社会教育形式灵活多样,没有制度化教育的严格约束性,它较少受阶级、地位、年龄资历的限制,能较好体现教育的民主性等。但是,因为社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还处于辅助和补偿地位,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以致目前社会教育呈现出疲软状态。造成当前社会教育呈现疲软状态的原因有多种,就我个人认为,主要有如下二点:一是人们不够重视社会教育。由于社会教育的作用具有隐蔽性、长效性,不能立竿见影,所以很多人忽视社会教育所具有的重要性;二是某些学校和教师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重学校教育,而忽视家庭和社会教育,重知识传授,忽视其他培养,学生负担过重,没有或很少有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例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教育部门就针对我国在基础教育中长期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现象提出了素质教育理论并要求学校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方针,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素质教育自提出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是有不少学校存在轰轰烈烈讲“素质”,扎扎实实干“应试”的现象。有些学校为了追求高升学率,不顾教育部门有关取消学校补课和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等方面的文件精神,利用假期或周末的时间给学生补习功课,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还有些家长为了让子女能以高分考取理想的学校,利用平时休息的时间请家教补习功课,占用了大量娱乐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限制了学生其他能力的发展。
三、协调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和谐发展的若干途径
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协调发展问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教育部门、学校为了解决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协调发展问题提出了很多实用、有效的解决对策。如,建立家长委员会,让家长直接参与学校教育工作,共同管理、教育好学生;开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从而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建立家访制度,定期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生活等状况……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原有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教育的需求,为了更好地解决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协调发展问题,需要在充分利用原有教育形式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采用一些新型的教育方式。笔者认为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解决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和谐发展问题,可以采用如下若干途径。
1.利用网络的便利条件,搭建网上教育平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很多家庭都配置了电脑,用于子女教育或上网获取信息。学校可以针对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条件,搭建网上教育平台,从而更好地与学生沟通和建立家校联络体系。例如,随着在校学生人数的增加,教师已不可能完全深入到学生宿舍,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情况,那么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聊天软件、bbs、电子邮件等,与学生进行网上对话,掌握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心理等状况。同时,为了更快、更好地与学生家长沟通,互通信息,学校可以通过网络教育平台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并将学生在校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学生家长。
2.制作家校联系卡,搭建空中对话平台
电话、手机已成为社会生活必需品,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拥有电话。学校为了能更好地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可以制作家校联系卡,定期进行电话互访,掌握学生的相关信息。因此,学校可以在新生入校时收集学生家长的联系方式,汇总制作成家庭联系卡,发给学校每位教师;同时也将学校老师的联系电话制成卡片派发给每位学生家长,这样家校双方可以根据需求不定期进行互访,掌握学生的表现情况。如果发现学生有什么异常情况,家校双方可以及时通过电话进行交流,共同做好教育工作。通过制作家校联系卡,大大方便了家校之间的联系沟通,也方便彼此快速了解学生在校或在家的具体情况。因此,制作家校联系卡可以搭建空中对话平台,使家校互通信息更为快速方便,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生活等状况。
3.挖掘社会企业教育资源,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续和补充,没有社会教育参与的学校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教育只有融入社会,才能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并参与教育的社会风气。社会的教育资源极其丰富,充分利用和挖掘社会教育资源,才能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对接,形成校内外一致的教育网络体系。如:围绕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目标,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社会的企业资源进行教育,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通过与社会企业合作办学,实行订单式培养教育,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与企业的工作岗位能力培养充分结合起来。学生通过直接参与企业工作岗位的实践,一方面可以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提供理论结合实际操作的平台,积累工作经验,为今后的就业奠定基础。
4.与具有鲜明教育意义的单位合作,建立稳定的社会教育基地
社会教育资源的内涵非常广泛,只要对人能够形成教育的单位都属于社会教育资源的范畴。例如,历史文化遗址、博物馆、纪念馆、军事基地、养老院、素质拓展基地等单位都属于社会教育资源。这些社会教育资源是教育学生的好教材、活教材,学校要加强同这些单位的联系,充分发挥这些单位的教育作用,将这些对学生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单位作为学校长久的、稳定的社会教育基地,以此全面加强学生的教育。比如,将素质拓展基地作为学校长期、稳定的社会教育基地,不定期组织学生到素质拓展基地参加各种素质拓展活动,培养学生能力、锻炼学生体魄和意志,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协调发展网络体系是营造适于学生发展成才教育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果学校教育没有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配合,学校教育则只是一句空话。正如《家教名言》中顾晓鸣所说:“构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依靠、协调发展的格局,是建立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内容。”
参考文献
[1] 张中田.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j].教育探索,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