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课程总结

体育课程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课程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体育课程总结

体育课程总结范文第1篇

——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总结

《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按照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和实践活动四个序列,将立德树人目标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根植于学科的核心素养,紧密结合学科教学内容,使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融合,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指导思想

学校在认真解读《指导纲要》的基础上,围绕“核心素养”“德育课程一体化”这两个关键词,积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结合学校三级课程的实施,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新六艺课程体系”,充分挖掘各学科蕴含的内在德育价值,强化学科核心素养与德育的契合,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突出学科独有的育人功能,让传统文化精髓与教育教学工作实实在在地融为一体,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和个人修养。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重习惯、习方法、丰素养、厚人文

以“知品合一”文化为引领,以“完善和丰富国家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实施国家课程校本化和校本课程特色化。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围绕学生养成特色,在原有课程基础上,打造“新六艺”课程体系。“新六艺课堂”开设礼艺、乐艺、射艺、御艺、书艺、数艺六大系列课程。以“新六艺课堂”为依托,充分发挥传统文化教育在文化传承和立德树人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培养一代具有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文化气质的人才。

三、课程实施

(一)课程实施形态

课堂是我们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阵地,依托学校特色加强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深入40+X的习惯养成模式探究,打造40分钟的新六艺主体课程,注重课后X延伸性学习,开设拓展性课程,化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美德,化美德为快乐。

1.“新六艺主体课程”即基础性课程,主要指国家课程按照课程标准规范、高效执行落实好,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全面构建“40+x”学养课堂模式,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探索“基于现代教学技术支撑下,学与教的课堂教学研究”,结合课程整合的理念,加强课程内、课程间、课程内外的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借助助学单、认知策略等,切实落实新课程三维目标,积极打造具有校本特色的轻负高效课堂。

2.“X1”即知识拓展课程,主要就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拓展,旨在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学科开设“经典吟诵”课,将国学经典、诗词吟诵融入课堂教学,通过每日晨诵、课前五分钟的经典驿站等,增加诗词积累量,弘扬明德,开启智慧。数学学科开设“启智驿站”课,依据教材,以每个班级一个小版块作为驿站的形式开展,教师结合每周的“启智一刻钟”活动引导学生分析总结。科学学科开设“趣味实验”课,以月课形式开展教学。体育学科低年级开设“柔韧操进课堂”,高年级开设“足球进课堂”,结合课堂开展教学,全校性普及足球运动。音乐学科开设“器乐进课堂”教学,通过器乐的学习使音乐教学丰富内容,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促进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培养并激发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3.“X2”即综合特长拓展课程,主要指社团活动实施课程化管理,旨在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高雅生活情趣。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中占有比较突出的地位。我们计划把学校特色、学生个性发展进行深入与延伸,让每个孩子得到最大的发展,打磨构建以培养学生的习惯为基础,充分挖掘孩子身上潜力的多元化x习惯养成特色校本课程群。每周三下午第一、二节课,学生自愿选择社团课程,全校走课学习。

4.“X3”即实践活动拓展课程,学校以“经典传承,放飞梦想”为主旨,为学生搭建各种传统文化体验平台,重拾文化信仰,回归智慧生活。如围绕中华传统佳节,开设习俗体验活动;将至真纯善的“德音雅乐”引进校园、融入课堂,学生每月学唱孝亲感恩歌曲,长养孝心和恭敬心,培育感恩意识;依托黄金河度假村这综合实践学习基地,倡导师生家长参加系列实践活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传承红色经典。

( 二)课程实施建议

1.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

基于语语文学科的书艺课程——一至五年级开设书法飘香、阅读写作、经典吟诵等技艺课程,让学生寄情书画,畅游古文经典,培养学生做一个勤于书写、善于表达且富有底蕴的人。全校开设硬笔书法课;一至五年级开设阅读写作课、经典吟诵课程,通过诵读校本教材《中华经典诵读》,加大诗词背诵积累量,充分利用每日晨诵、语文经典驿站及地方课程时间,引领学生感受先贤教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开展汉字听写大赛、读书故事分享、国学达人挑战赛、诗词大会等主题活动,促进学生读经典、诵经典、沐浴经典,提升人文底蕴。

基于数学学科的数艺课程——各级部依托课堂借助导学案和思维导图创建“工具撬动智慧创造”的学科内课程整合的课程建构。

开学第一课,教师和学生分别通过思维导图进行教材的梳理,重组先关内容绘制目录树和思维导图,重组教学内容,实现学科内的整合。在学习的过程中选择其中的一两个单元,通过导学案实现单元内的知识整合。

数学教师还可以依据个人教学风格,定位自己的教学特色。结合任教学段的教学模式和多年教学工作中形成的教学风格,自己定位一个教学特色,借助课堂教学,在不断的实践验证中逐渐形成独具个人特色的数艺课堂模式。

基于体育学科的射艺课程——我校把足球作为体育课的必修内容,每间周用一节体育课进行足球教学,足球运动纳入大课间,开设足球技术指导课,分层提升学生足球能力。每节体育课都有针对足球基本功的“5分钟课课练”:低年级主要是熟悉球性,学习揉球、踩球、脚背正面颠球等基本技能,四年级则学习多种部位颠球等相对复杂的技能;五年级学生学习的范围涵盖踢球技术、接球技术、运球及运球过人、射门等。以球促智,构建以足球为原点的足球文化课程体系。

基于音美学科的乐艺课程基于音美学科的乐艺课程——以音乐为元素的所有称为美的教育。

2.三级课程相融重组

课程统整绝不是信手拈来,亦非是课程的叠加,更不是为整合而整合的几次主题活动,它的核心是基于标准朝向核心素养。也就是说我们应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将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化为学科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而这一具体化的过程需基于对课程标准精准的理解与分解。

基于课程整合的御艺课程:国家课程综合实践与校本课程的整合:开心农场课程是我校多年来最受师生青睐的校本课程之一,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善于思考、热爱生活。

传统文化与经典诵读的整合:将地方课程中的《传统文化》与校本课程《中华经典诵读》整合,分年级有计划进行诵读,并将“吟诵”引入到教学中,学习中国式读书法,还原汉语言文字本来的声音;充分利用每日晨诵、语文经典驿站及地方课程时间,引领学生感受先贤教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开展班级诵读检测、诗词大赛、国学达人挑战赛等主题活动,促进学生读经典、诵经典、沐浴经典,提升人文底蕴。

(三)课程评价

1.规范基础性课程的评价。

通过单元检测、音体美学科的抽查等,注重对学生基础学科素质发展水平的评价。

2.完善拓展性课程的评价。

拓展性课程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表现性、表演性、竞赛性等评价方法,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拓展学生的知识、能力发展,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

表现性评价,主要观察学生平时参与的态度、方法等作为评价内容给于评价。

表演性评价,通过学生特长专项表演情况进行评价。

竞赛性评价,通过组织知识竞赛方式对学生作出评价。

3.加强管理过程的评价。

美德章:在班级层面,学生通过日行一善、学习进步、热爱读书、午餐保洁、志愿服务班级、家庭习劳知感恩、特长发展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在评价卡上争取得到“美德章”。班主任、科任老师、家长、小组成员等都参与评价,从多元智能的角度多元化评价每位学生的综合发展状况,既体现共性,又关注个性差异,在引导全面发展的同时鼓励个性发展。

体育课程总结范文第2篇

摘 要:本年度,课题以关键污染物聚合物和残留抗生素效价的消除为切入点开展低能耗短流程废水处理工艺与成套装备研究,在聚合物采油废水体系表征方法与处理技术以及抗生素生产废水处理技术等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达到预期目标。针对聚合物采油废水体系成分复杂、缺乏有效表征手段的问题,课题组开展了系统的表征方法学研究,在借鉴胶体科学、界面化学等学科的方法学手段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针对聚合物采油废水体系的表征方法。利用上述采油废水体系表征方法,对聚合物驱油、二元(聚合物、表面活性剂)驱油以及塞克迪(SAGD)等过程产生的采油废水的乳化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初步探讨了二元驱油田采出废水乳化形成机制,同时进行了破乳剂的研发,筛选得到破乳效果良好的破乳剂及其适用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新疆某油田的二元驱油田采出废水处理工艺。针对油田独立井场洗井外排废液污染问题,课题组围绕生物调整、氧化及分离等过程节开展模拟研究,确定了关键工艺参数,目前正在进行撬装式短流程处理装备的设计。 针对抗生素中间产物的生物效应缺乏有效表征手段的问题,课题组利用微生物浊度法建立了废水中抗生素的残留效价表征方法,能够对废水中的不同抗生素及其具有抗菌活性基团的代谢产物的综合生物活性效能进行评估。针对抗生素生产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抗生素残留及抗药基因生成等问题,课题组系统开展了抗生素及抗药基因的控制技术研究。对于生物抑制性强的四环素、土霉素等抗生素,用臭氧等处理技术系统开展了选择性破坏抗生素活性的生产废水预处理技术研究;对于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抗药基因,系统开展了中温和高温厌氧消化技术对于剩余污泥中残留抗生素及抗药基因去除效果比较研究。 上述研究解决了某油田聚合物采油废水外排达标处理问题,并提出了针对二元驱采油废水处理工艺方案,形成分别针对油田联合站和单独井场的含聚采油废水短流程处理及资源化集成技术与系列装备。同时,提出抗生素选择性去除预处理技术和抗生素生产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初步建立以达标排放、抗生素残留效价和抗药基因排放控制为目标的抗生素生产废水低能耗处理集成技术与高效反应器。

关键词:短流程;废水处理工艺;成套装备

Abstract:In this project, we have carried out the research of the low-energy-consumption and short-cut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and equipment to remove the polymer from oilfield wastewater and the residual potency of antibiotics from antibiotic production wastewater, respectively. On the basis of colloid science, the interfacial chemistry and other research area, a set of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 for studying polymer produced water have been establish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haracterizing the complex emulsion system of the polymer produced wastewater. Then the emulsifying properties of the oilfield produced water by polymer flooding, polymer/surfactant flooding, and the SAGD process wer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and the emulsion stability mechanisms of the polymer/surfactant produced water were preliminarily studied. Moreover, the effective demulsifiers were developed the applied conditions were optimized. On the basis of above results, a new process for treating the polymer/surfactant produced water from Xinjiang Oilfield was developed. On the other hand, the biological, the oxidation and separation processes have been simulated to solve the pollution problem of flushing efflux waste from the independent wellsite in the oilfield. And the optimal parameters wer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our developed short-cut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a skid-mounted equipment have been designed and manufactured.

Key words:Short-cut;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Integrated Equipment

阅读全文链接(需实名注册):http:///xiangxiBG.aspx?id=64185&flag=1

体育课程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幼儿教育 幼儿体育 幼儿体育课程

1 幼儿体育课的概念

幼儿体育课是指以身体练习为主要的手段,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载体,是幼儿教育课程中一门单独开设的课程之一。它不包括早操、课间操、户外活动等。

2 我国幼儿体质状况

以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颁布了《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为标准,2012年1月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公布了《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这包括对51159名幼儿的监测数据,其中达到体质合格以上标准的幼儿占被调查幼儿总数的92.9%,与2005年相比体质综合指数为102.03,增长了0.06个百分点,但是被调查幼儿的皮褶厚度、安静心率、坐位提前屈、网球掷远等指标有明显的下降,幼儿各年龄组的身高、体重、胸围等身体形态指标平均数比2005年均有明显增长,体重增长幅度最大、胸围等围度指标增幅次之,身高等长度指标增幅最小,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幼儿体格呈现肥胖增长的趋势。

3 幼儿体育课程设置现状

笔者结合大量的研究报告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得出以下几点当今幼儿体育课程设置的基本状况如下:

3.1 幼儿体育课程和幼儿体育的混淆

有很多幼儿园不能够正确认识幼儿体育课程和幼儿体育的概念、关系,经常把两者视为同等关系。例如:经常把早操、课间操、户外活动等课外体育活动视为或者等同为幼儿教育课程中的幼儿体育课程,不能清楚地区分两者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科学设置幼儿体育课程。

3.2 幼儿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不够丰富

当今很多幼儿园幼儿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比较单一,据悉大多幼儿园以幼儿舞蹈、武术作为幼儿园特色课程,来填充幼儿体育课程,但这远远不能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两会期间,教育部将足球、武术、田径、游泳、篮球、排球、体操确定为“七大校园教育运动项目”。纵观这七个项目属性特点:足球、篮球、排球是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的集体项目,田径、游泳、体操属于发展体能、技能的基础类项目,而武术则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因此,在幼儿园条件设施具备的情况下增设不同内容的幼儿体育课程是十分必要的。

3.3 教师经验缺乏,对幼儿体育课程认识不足

教师队伍的年轻化在容易和幼儿拉进距离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困恼。教师经验不足,在组织体育活动前,片面将体育课程理解成体育游戏,达到孩子玩耍的目的,但没有达到体育课程的目标。

4 科学设置幼儿体育课程的构想

4.1幼儿体育课程大纲的依据

幼儿体育课程要以国家教育法为准绳,深入贯彻执行《幼儿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相关幼儿教育的文件,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教育的内容、目的、原则等都要依据以上相关文件来制定,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

4.2幼儿体育课程设置的原则

通过借鉴国内外众相关的研究成果,对幼儿体育课程设置的原则提炼出以下三点原则:第一,科学性原则,这要求我们摒弃传统的幼儿教育的观念,结合时代的发展可科学的态度对幼儿体育课程做出合理的设置。第二,针对性原则,在设置幼儿体育课程的过程中应结合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在幼儿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针对性的设置体育课程。第三,游戏化原则,在避免纯粹的游戏娱乐的前提下,以教学与游戏相结合方式来崔进幼儿的发展。

4.3 幼儿体育课程的设置

4.3.1课程目标

幼儿体育课程的设置在达到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基本身体素质和体能以及增强幼儿的体质等基本目标之外,还应该根据幼儿的生理发育阶段结合课程内容的制定掌握一定饿运动技能。

4.3.2课程内容

根据时展和幼儿对体育项目的需求以及幼儿园的设施,来设置幼儿体育课程内容,但不管是以什么体育项目为幼儿体育课程内容,其课程内容都包括显性和隐性课程内容。显性内容是指在课堂上的的运动,是能够看得见的肢体运动。隐性内容一般是用感觉来体会的,如:课堂的气氛、体育内容所蕴含的文化、老师与幼儿的互动等。

4.3.3课程组织

课程组织主要是指课程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常规的组织形式是将课程内容按照课程的目标进行横向和纵向的组织。教学方法包括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 总之在课程组织的过程中教师应以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使幼儿以积极的状态参与到体育课堂上来。

4.3.4课程评估

在对幼儿发展水平进行评估时应以幼儿参加体育课程前后的身体素质的变化为客观的指标,而对于幼儿像性格、兴趣等方面的影响可以根据平时的观察来进行评估。而对教师授课能力的评估可以根据教师的专业水平以及课堂上老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授课的方式、方法等进行评估。

5.小结

科学设置幼儿体育课程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当前有关幼儿体育课程的模式和理念已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关心幼儿成长者,必须重视目前幼儿体育课程设置需要解决的诸多问题,总结幼儿体育课程设置原则,运用科学的方法,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幼儿教育机构的特点以及幼儿教育的原则出发,来推动幼儿体育课程的改革,使幼儿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全面、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汪荃.幼儿园游戏课程模式[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版,2003.

体育课程总结范文第4篇

一、体育课程资源的特点

(一)课程资源要反映地方的经济和文化特点

在我国,由于各地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体育课程只有符合地方经济和文化特点,才能提高体育课程的适应性。因此,应大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把那些反映各地自然地理和风土人情的、学生感兴趣的、带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纳入到课程内容之中。

(二)课程资源要反映学校的实际和体育运动传统

在我国,城市、城镇、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具有很大差异,体育教学条件的差异尤为明显。体育与健康课程应当从各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条件出发,努力发展反映学校体育运动传统的体育课程资源,大力开发校本课程。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内容

(一)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主要包括体育教师、学生、班主任、有体育特长的教师、校医、社会体育指导员、家长等。我们应调动各方面的人员关心和参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建设,这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学效益,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使学生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

(二)体育设施资源

由于各地、各校的经济状况和办学条件差异很大,现有体育设施的情况也大不相同。沿海地区和发达地区的体育设施要远远好于边远地区和贫穷地区,然而即使是沿海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学校,也不可能都能配齐所有的体育器材和设备。因此,一方面,各校应根据国家制订的各级学校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尽量配齐所规定的学校体育器材设施,另一方面,各校要努力利用和开发现有的体育设施资源,发挥体育器材的多功能作用,制作简易的体育器材,改造场地和器材等。

(三)课程内容资源

开发课程内容资源有助于学校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有助于激发学生进行体育学习和活动的兴趣,有助于形成学校的体育特色。然而,由于受竞技体育思想的影响,过去的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一直是一些老面孔的竞技运动项目,这大大影响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新的体育课程除继续重视一些传统的运动项目内容外,鼓励各地、各校对现有的运动项目进行改造,并大力开发新兴运动项目、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等。

(四)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

课外体育资源主要包括早晨上课前的体育活动、课间体育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等,校外体育资源主要包括家庭体育活动、社区体育活动和竞赛、区县镇的体育活动和竞赛、少年宫体育活动、业余体校训练、体育俱乐部活动、节假日体育活动和竞赛等。大力开发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有利于增加学生的活动时间,培养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五)自然地理资源

自然地理资源主要包括利用空气、阳光、水、季节、气候、地理条件进行的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边缘地区、农村地区的学校完全可以利用自然地理条件开展体育活动。

(六)体育信息资源

在一堂体育课上,学生所能获得的体育与健康信息是十分有限的,因此,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体育书刊杂志等资源获取体育与健康信息,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获得体育与健康信息。

三、中小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分析

(一)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

现有运动项目资源十分丰富,要大力开发,以适应和满足中小学学生的实际需要。各地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情况加强对运动项目的改造工作,这是课程设计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方面。这里所说的运动项目的改造,主要是指简化规则、简化技战术、降低难度要求、改造器材等。

对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有着十分丰富的应用前景。我们觉得重要的一点,就是用整体健康观对运动项目进行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应当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情绪,有利于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利于增进学生“身、心、社”的整体健康,有利于发展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

(二)新兴运动项目的引用

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适当选用健美、攀岩、现代舞等新兴运动项目。新兴运动项目是中小学学生非常喜爱的运动项目。新兴运动项目也有一个改造的问题,应当使其成为学生健康向上、安全有益的课程内容。

四、结论与建议

(一)在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时要注意更新课程理念,根据“身、心、社”整体健康观进行课程设计,防止“穿新鞋走老路”,活动的内容和方法要有助于学生达成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工作,要注意结合当地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

(三)把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工作纳入体育教研工作之中,克服懒惰、消极情绪,防止“束之高阁”和“走过场”的现象发生。

(四)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体育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管理、督察和指导工作,把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评价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五)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对体育教师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的能力和体育课程设计能力进行专门的培训,并将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纳入学历教育和学历后教育的计划之中,抓紧实施,落实到位。

(六)各地、各校应注意不断总结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的经验,并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体育课程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程设计;玩

一、课程目标

本堂体育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健康第一”,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发挥小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将体育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在快乐玩耍中找回真实的内心世界,在放飞心灵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基本的体育游戏知识。

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掌握基本的体育、卫生保健、社会、环境、营养、安全等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在考量学生兴趣爱好、身体条件、运动技能等方面个体差异的前提下,让每一位学生个体都能体会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内容

1.以“玩”为主题的体育项目的选择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玩”是课堂的主题,如何选择体育项目,兼顾到所有学生的运动需求,是课程开展前期需要准备的。第一步,学生投票选出本堂体育课的活动项目;第二步,学生民主选出课堂的小指导老师;第三步,由小指导老师带领学生进行课前热身运动;第四步,讲述课程开展的行为规范和游戏规则;第五步,开启本堂体育课程。

2.项目进展的具体安排和指导

课程具体开展过程中,课堂完全交接给学生来自由主导,教师需要在一旁进行观察和记录,必要的时候给予适当指导。教师需要注意的事项有:第一,课题选择是否兼顾到所有学生的感受;第二,课程实施过程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是否具备相应的防范措施;第三,课程开展过程中学生是否存在异样,是否需要进行及时纠正引导。

3.项目结束后的学生自我总结

课程结束后由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发言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程内容的选择大多数学生是否感觉满意;第二,课程开展过程中学生对“玩”的具体体会是怎样的;第三,学生对今后此类课程的开展有何想法。

三、课程总结

学生自主进行以“玩”为主题的体育课程,其实质是在锻炼学生的自我主导能力。小学生自我意识尚未完全形成,因此,对课程的总结就显得十分必要。完整翔实的学生活动状况记录、有针对性的项目改进措施,对于“玩”课程在今后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