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教育论文

高中教育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教育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中教育论文

高中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是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的主渠道,教师要积极创造绿色化学教学条件,构建绿色化学知识体系,不断充实化学课本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在介绍化学史时,教师可从正反两方面渗透绿色化学思想教育。讲解放射性元素时,教师要对居里夫妇的精神及坚决反战的人格表示钦佩,但也要就海湾战争中使用贫铀弹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提出批评。介绍环境问题时,教师可着重于介绍20世纪发生的公害事件,指明工业及传统化学是造成公害的主要原因,使学生明确绿色化学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思想教育,激发起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不断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绿色意识。

2.在实验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

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应最大限度地实现实验的绿色化,引导学生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和环境保护意识,具体教学策略如下:(1)改进化学实验。首先,采用无毒原料、溶剂、催化剂进行化学实验。例如,做完银镜反应后,可将清洗试管的硝酸替换为三氯化铁溶液,避免产生二氧化氮有害气体;在萃取碘单质实验中,可将四氯化碳替换为二氯甲烷作为萃取剂,消除刺激性气味,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在乙烯的制备实验中,可将硫酸替换为氧化铝作为催化剂,避免浓硫酸造成污染;其次,优化化学实验方法。又如,在海带碘元素的检验实验中,可将灼烧提取法改进为煮沸提取法,简化实验操作程序,缩短实验时间,减少因灼烧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再次,改进化学实验装置。再如,利用密闭的装置减少实验敞开操作,可将注射器作为密闭的反应容器,进行铜和稀硝酸生成一氧化氮、二氧化硫制备与性质等实验,将污染物消除在密闭装置内。(2)开展微型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实验中,可在保证实验教学效果的前提下进行微型化学实验,以达到降低实验成本、提高环保效益的目的。微型化学实验多采用点滴板、小试管、井穴板、多用滴管等微型化仪器,使用最小化的试剂用量,一般液体用量不超过1mL,甚至一些现象明显的定性实验可在试纸或滤纸上完成,如碘显色反应、溴水褪色、苯酚的检验、验证盐类溶液酸碱性等实验。(3)“三废”的绿色化处理。在高中化学实验中,要及时对必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和生成的污染物进行绿色化处理,从源头处控制“三废”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在废气处理过程中,可采用封闭的实验操作方法,减少有害废气的产生量,并对废气进行有效处理或用气囊收集。在废液处理中,可利用中和反应处理含酸碱的废液,使溶液pH值达到6.5~8.5之后再排放;也可用碳酸盐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等方法沉淀、分离含有重金属离子的废液。在废渣处理中,可回收一些化学实验中剩余或产生的金属进行再利用,如铜与硝酸反应剩余的铜片、银镜反应生成的银等。对于不能综合利用的固体生成物则要进行无毒化处理。(4)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在高中化学实验中,教师可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辅助实验教学,尤其对于危险系数大、污染严重的实验而言,可通过电脑模拟、实验录像等对实验过程进行演示,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同时,教师也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模拟错误的实验操作,将不良的实验后果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认清实验操作不规范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及实验室“三废”对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加深学生对绿色化学的认识。

3.在课外实践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

在高中化学教育中,教师要积极组织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和感知传统化学对环境造成的严重危害,认清利用化学手段进行末端污染治理的局限性,引导学生关注绿色化学,理解绿色化学的重要意义。教师可根据化学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如实地调查、环保知识竞赛、探究性学习、文献研究等。在实地调查中,教师可带领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化工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生态农业示范区等,对当地水资源、空气质量、环境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可开设相关课题,组织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如研究生物催化剂的优点、研究高效低毒农药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课题研究的预设目标;在文献研究中,既可让学生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源和互联网资源,收集有关绿色化学和环境保护的文献资料,也可邀请有关专家学者来校进行讲座,使学生获取最新的科研信息。通过开展多样化的课外实践活动,促使学生更加关注绿色化学,能够运用已学的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高中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由于高中的语文教学现状使然,人文教育也必须在这方面得到加强,对于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重建的工作势在必行,这从我国的教育方针当中也能够得到了解,在十七大的报告中对于重视人文教育有着明文规定,同时新课程改革对于高中语文课程的关注也比较密切。人文教育在高中的语文教育中不仅能够起到教育的作用,同时也能够对人文精神进行传播以及弘扬,它所涵盖的不只是单一的人文精神,其中还有探寻知识以及追求科学和创新意识等方面的精神,在文化内涵上表现的较为深刻。

2.新时期高中语文中人文教育的教学实践分析

在新的发展时期,高中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能够使人文关怀得到体现,并且要能够对个性化的发展以及培养加以重视,这对于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及对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的激发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新的时期对于高中的语文中人文教育的教学实践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要从教学的理念上进行转变,传统的教学基本都是以灌输式的方法,学生只能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人文教育的教学实践就是对传统教学观念的转变,使得教师对学生的主动学习加以重视。在当前的阶段,我国的高中语文教学仍有以讲授为主的现象,对人文教育的实践能够对人文性加以体现,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得到充分的调动。只有将教育和生活有机的集合,才能够使人文的精神在教育当中得以体现出来,对于高中的语文教学,在对人文教育进行实践的过程中,要能够将生活中的实例和人物有机结合,在对文本进行分析的时候,要能够在此基础上具有情感化,还要能够结合时机、学生的自身发展的情况以及高中的语文教学规律,创建人文性的课堂环境。例如:在讲述《红楼梦》中的王熙凤这一人物的时候,要能够对其人性的特点进行把握,典型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是作品的一个中心的课题,老师要能够阐述人性的多样性以及性格的多重性。人文教育对于学生的内心情感很容易产生共鸣,从而能够增强学生对语文教学当中的作品的理解以及提高审美的情趣起到促进作用,从而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另外要能够挖掘高中语文教材当中的人文意蕴,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对于高中的语文教师要能够对语文教材当中的育人点进行把握,例如在杜甫的诗歌《三吏》《三别》的学习过程中,就要将杜甫对于劳动人民的强烈人文情怀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体会这种情怀和胸襟。由于时代的关系,对于这种情怀,学生可能不会轻易就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材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努力研究,对文章的深层思想进行挖掘。就像屈原的《离骚》所表达的那种壮志难酬的忧愤,在文章的理解上会比较困难,但是其传统的文化底蕴非常的丰厚,这就需要老师进行引导点拨,进行情感上的陶冶,和学生能够平等的对话,以人文关怀和人文教育作为基础,使高中的语文教学和人文教育的实践得到有机的结合。在内省体察方面是高中语文人文教育的必经之路,这是心理的活动,针对语文文学作品领域的教学,要身临其境的去感受作品中所体现的真情实感,例如在白居易的《琵琶行》文章的讲述过程中,其中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句进行讲述的时候,要能推己及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考虑。

3结语

高中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挫折;自尊;自信;民主和谐;氛围;心理品质;心理健康

一、高中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增强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

1.用古今中外名言警句,教导学生每次挫折都有转折点,不要颓废。如巴尔扎克“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拿破仑“胜利属于最坚忍的人”;牛顿“如果你问一个善于溜冰的人如何学得成功时,他会告诉你:跌倒了,爬起来,便会成功”;鲁迅“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命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自己的不幸”;先秦诗人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通过耐挫折教育的渗透,使学生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树立信心,激励学生勇敢地去战胜挫折。2.鼓励、赏识学生,给予学生激励性评价。课堂提问要尽可能面向所有学生,全班同学都有回答的机会。回答正确的,固然要表扬;回答错误的,先热情表扬他回答问题的信心和勇气,再善意地指出错误之处;回答不出来的,老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理顺思路,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用语温暖,多用鼓励性语言,如“每天清晨醒来,对自己说我很棒!”“人只要心中有目标,就不会迷失方向。”“逆境中求生存”等,给学生以信息和希望。鼓励的话语会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温暖,会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侮辱性的语言会使学生感受到无助,让学生缺乏更多的动力去学习,从而使整个课堂教学效果不佳。课上和课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学习中的进步,及时表扬和鼓励,使学生树立自信心、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尤其是后进生,教师千万不要吝啬自己的正面表扬,老师的鼓励往往是孩子自尊心自信心最主要的来源。

二、历史教师要营造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老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用亲切、自然的教态去面对学生,及时调整好心态和精神面貌,当学生课上开小差,注意力不专心时,老师宽容、慈祥的微笑,能使学生迷途知返。当学生板演成功时,饱含肯定和赞赏的微笑,能使学生自信心大增,激起更强的求知欲。老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拒绝一言堂、灌输式教育,多设置有趣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我对心理调适的技能,提供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对个别典型的案例的分析学习,对认识与识别心理异常现象有了认识,而且有了一定的辅导思路。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心理素质良好的教师,会凭借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情绪,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感召下,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体验到愉悦、满足的情感,并流露出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要努力克服不良情绪的困扰,在不断提高知识素养的基础上,培养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健康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效益。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品质

爱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生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因此,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教育技术日臻完备,历史遗留下来的资料也越来越多。在教学中,应当广泛利用这些设备和资源,让历史“重演”,使学生体验到更多的感性认识,产生感情的共鸣,以至“观史如身在其中”。在讲美苏争锋和当代国际局势变化时,为使历史知识更贴近生活,融入学生生活,可以给学生播放《大国崛起》之《大道行思》,让学生讨论中国在当今世界局势中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和主动性。

四、历史教师要注重学生心理疏导,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高中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千百年来,无数中华儿女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了历史的天空,如戚继光、俞大猷、郑成功、刘铭传、李鸿章、邓世昌、顾维钧、李宗仁、、左权……这些在中国历史上始终闪烁着光芒的名字,这些民族脊梁式的人物,爱国甚于爱自己的双亲,撑起祖国母亲的一方天空。他们惊天动地的事迹,光照人间,为后人树立了做人的楷模。因为有他们的无私奉献,在军事斗争中不怕牺牲,在外交斗争中据理力争,在当时西方列强称霸的世界里,为中国争取最大的利益,我们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的国家。我们每一个有民族责任感的人都应该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努力奋斗,为国做出最大的贡献,让共和国的明天因为有我而更加强大和美丽。”

2对学生进行国情和民族历史教育,培育他们的国家和民族精神

笔者小时候读书时,课本是这样宣传国情的:“我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而今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国许多能源资源都需要大量进口。现在,也只能这样教育学生:“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资源贫乏……”人人要节约利用资源,保护资源,等等。在指导学生写这方面的作文时,笔者让他们回忆了初中学过的《罗布泊,消失的仙湖》,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的罗布泊,曾为我国第二大内陆湖,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上而闻名于世。昔日的罗布泊岸边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水清澈的生命绿洲,而今却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滩。这样的悲剧,是上个世纪20年代政府将塔里木河改道,以及人们对自然的贪婪和盲目的索取造成的。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由此引导学生,开发要克服盲目性,要认识自然规律,保护生态平衡,谋求发展必须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又如,学习《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新闻真实地再现了祖国怀抱这一历史时刻。几个特定场景中着重描述了三次降旗和一次升旗,在香港飘扬了156年的英国米字旗终于降下。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与标志,英国米字旗的降下象征着一百多年殖民统治的结束,五星红旗的升起则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香港离开祖国母亲的怀抱整整156年5个月零4天!这是一段让中国人民刻骨铭心的漫长历史,回荡着百年巨变的沧桑感叹。对于中国人民来说,英国在香港进行殖民统治的这段历史是不应该被忘记的。回顾那段屈辱的历史,令人心寒。1840年以后,1841年1月,英军以武力强占香港岛,2月攻占虎门,5月进犯广州,1842年,英国进一步扩大战争,先后攻占东南沿海五个港口。同年8月29日,迫使清政府签订《》,此时香港作为全岛的名称被正式确定下来。1856年签订《中英》和1898年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之后,香港又进而成为整个地区的称谓。这样,英国就完全地占领了香港地区。清政府腐败无能,被英国的炮舰打开国门,接着西方列强也都随之而来,抢吃中国这块肥肉,从此,中国开始漫长的屈辱岁月。我们要牢记历史教训,避免悲剧重演,发奋学习,报效祖国,为中华民族立足世界民族之林而奋斗!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民族意识和强烈的爱国情感。

3教育学生发扬国际主义精神,维护世界和平,增强他们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新观念

维护世界和平,是当今世界的头等大事,教育学生发扬国际主义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努力学习,也是当代青年学生教育的重要任务。学习美国记者罗森塔尔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奥斯维辛集中营是他们的铁证,德国法西斯在奥斯维辛建造杀人魔窟,残酷杀害400万无辜者的罪行暴露于天下,引起世人的愤慨,这在当时也是新闻,而且是重大的新闻。但13年后,当《纽约时报》记者罗森塔尔到奥斯维辛集中营采访时,昔日德国法西斯铁蹄下的大屠场已没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有的只是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以及在和煦、明亮的阳光下那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奥斯维辛似乎没有什么新闻发生。现在70多年过去了,奥斯维辛仍是一派和平景象,没有什么新闻,但那默不作声的毒气室、焚尸炉、窒息室、女囚绝育室在警示着人们:为了明媚的阳光、儿童快乐的嬉闹,不再让人毛骨悚然,请不要忘记历史!同样,70多年过去了,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细菌实验室也在静静地躺着,河北卢沟桥上的狮子仍然蜷伏着,纪念碑前每天都会迎来许许多多的参观者,在那里,也没有什么新闻。但那些地方的一草一木时时都向我们发出呐喊:以史为鉴,建设我强盛之中华!我们要为维护世界和平,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而努力!

4教育学生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胸襟,增强他们实现中国梦的信念和实现大国梦的决心

高中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然而,在具体阅读教学过程中却往往出现学生主体的的淡化和文本的缺失,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适当引导学生,切实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重视教材,指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成功对话。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情况,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安安静静地听;亦或是

教师连珠炮似地问,学生只是反反复复地答;作文时学生提笔无话可写,或者有的写了,说了,但所写所说的东西总是言词单调,表达肤浅。尽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作出表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既要积极地组织学生阅读,又要积极地促进学生阅读。然而,在具体阅读教学

过程中,还是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现就其现象略作分析。

一、硬性的预习规定影响了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尽管现在的课堂倡导“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但我们看到很多教师要求学生预习或是讨论时,都是同时要求学生根据教师事先布置的任务或设置的问题来学习和思考,这样虽然教学目标很明确,但却无形间影响了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学生阅读的兴趣会大打折扣。例如,一位老师在教《蜀道难》这样布置:思考诗歌第一小节作者是如何展示蜀道之难的?诗人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这样写有何好处?这些问题事先便给学生定了一个框,学生在读时就对语言最直观的感受就不能表达出来。

同样是讲授《蜀道难》,另外一位老师在阅读预习时,布置学生在自由读后想一想,在读全诗时眼前都出现了哪些动人的画面?这个问法就给了学生较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自然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去赏析诗歌,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其实,在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作适度的引导是可以的,因为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需要教师训练与指导的。学生在刚接触一些新的文章时,可能会觉得无从下手,教师可作适度引导,训练学生们思考,指导他们去思考去参考。这方面可充分利用《读本》相关文章,在相同或相似背景下类似的题材会引发学生主动地领悟。例如在学习《报任安书》前,可布置学生阅读《司马迁与<史记>》,思考司马迁为什么忍辱负重完成《史记》,为什么要向任安表明心迹。这样具体给学生们提示参考会有利于学生独立解读文本,有利于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提高。

那种完全“牵着鼻子走”的预习和教学仍是一种变相的灌输。很多老师还存在这样的误区,以为教师的责任便是该讲解的东西要讲到,“一讲一听之间事情就完成了,就像交付一件东西那么便当,我交给你了,你收到了,东西就在你手里了。”其实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复杂的思维活动,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阅读教学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能力却是无法传递的。所以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师以讲解为务者尚不乏其人”,“今日而言教育,此一点首宜打破,教师所务不在讲解,惟在启发;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引导”。“启发、引导”才是教师的职责,在启发引导中,“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这才是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

二、看似热闹的课堂讨论成了一种表演

为打破传统教学“对话”式教学,很多老师开始尝试让学生讲或是相互提问,或者讨论、辩论,教师只是简单说几句,这种过于追求形式的做法是很难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如有一节讲授《道士塔》的公开课上,老师简单小结上节课内容后,就提出一个讨论题:敦煌优秀文化遗产为何会流失。接下来教师把同学按座位分成小组展开讨论,并选出代表发言,教师站在一边,不再说话,成为局外人。讨论结束后,一位同学提出自己的观点:“是清政府太腐败,使外国的强盗有机可乘”,另一位同学马上站起来进行反驳,其他同学又各自提出自己的看法,直到下课,教师夸奖发言的几位同学见解都有道理,都很深刻,一堂课就这样结束了。表面上看,这节课气氛热烈,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体现,而实际上学生课后还是一片茫然。这种看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教学方式并不是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收获很少的。

而我曾在一次教研活动中看到一位老师是这样布置课堂讨论的,他在分析戏剧语言时以《雷雨》为例,他问学生:你觉得鲁侍萍对周朴园是怎样的恨?是恨他把自己赶出家门?还是另有其他?学生在讨论时,他不尽加入其中,他问:“鲁侍萍的斥责中,为什么用了‘你们’”在他的启发下,各小组都作出了精彩的回答。

课堂讨论若要真正落到实处,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首先学生应对课程有充分的预习,如果预习不充分,讨论时难免会脱离文本,使语文课失去了“语文味”,其次在平常教学中就应培养学生讨论问题发表意见的习惯。最为重要的是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绝不是局外人;叶圣陶曾说“讨论进行的当儿,有错误给与纠正,有疏漏给与补充,有疑难给与阐明,是说全班学生都有份儿,但是最后的责任还在教师方面。教师自当抱着客观的态度,就国文教学应有的观点说话。”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应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材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凭借,但老师仍是整个课堂的组织者。教师的任务即是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他们根据自己对文本独立感受,体验和理解组织整个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独特感悟。

三、预设的阅读思路限制了学生对文本的自主解读

有一次我在教《雷雨》时,第三课时讨论主人公周朴园的人物形象时,我设计是通过分析人物对话,让学生分析周朴园复杂的性格特征,然而在第一个班上课时,有一位同学提出,为什么鲁侍萍在回答周朴园问话时会说“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我当时考虑这个问题离我预设思路很远,就草草说一下:因为这一细节在侍萍心中印象很深,就过去了。可是课后,我越想越觉得自己处理的不好,完全按我的思路去讲,很多想法都是我灌输给学生的,而并不是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

我仔细分析了课文,又设计了一条思路,在第二个班上课时,巧的是又有学生问这个问题,我就顺势问学生,大家思考:这里用了“我们”,三十年的生活,在鲁,周的心目中,记忆最深的就是他们两人一起生活的情景,此刻,由于“洋火”这个生活细节的触发,他们两人脑中最可能浮现的是什么生活情景呢?学生出现了一下的沉默,我又马上提示说,看来可能是与点火点灯有关的情景呵。学生马上活跃起来,有人说:由于侍萍生孩子受了病,总要关窗,所以室内常点灯,周在灯下照顾侍萍。有学生说:周朴园的衬衣破了,侍萍在灯下为他绣衣服的情景。他用了“绣”,我马上表扬了他读书的认真。我发现学生们面带微笑地想象着温暖的生活画面,我问,由洋火联想到的生活画面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学生立刻说出了温馨、甜美、幸福等。学生对周朴园对侍萍是有真感情的这一认识自然得到体会,在回答人物性格的复杂时便水到渠成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教育的缺点之一,就是没有那种占据学生的全部心智和心灵的真正的阅读,没有这样的阅读,学生就没有学习的愿望,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狭窄和贫乏。”学生面对教材时,不仅仅是解释与记忆,因为阅读是一种内化的吸收,书面上的文字符号对阅读者来说是一种外部语言,阅读的过程就是读者把看到的外部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内部语言的过程,也就转化为读者思维工具的过程。巴赫金曾说:“书不喜欢心不在焉的读者,也不回答他们的问题,应真正而投入地阅读,并不是消极地掌握,而是与书进行生动而热烈的对话。”其实我们的语课也是如此,形式永远是次要的,哪怕一节课我们仅是静静地同学生一齐品读经典、揣摩语言、吟诵名句,而学生因此而产生的那一点点的激动与共鸣,都足以证明了学生与文本间的对话获得了成功,而他们阅读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的体现,文学的魅力才会真正影响到学生的心灵,而对阅读的喜爱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2]赵锡麟:《高中语文教学的“三性特点”》,《计算机教与学》2004年第10期。

[3]陈宪峰:《关于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1期。

[4]钱俊元:《高中语文教学应构建稳固的学科基础平台》,《天津教育》2002年第4期。

[5]张幼军:《高中语文教学面临的一大跨越》,《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1期。

[6]张伟明:《高中语文教学的三大任务》,《语文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8期。

[7]钱俊元:《高中语文教学应从学科的内核出发》,《河南教育《2004年第10期。

[8]唐玉兰:《阅读教学方法浅谈》,《教育探索》2000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