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市设计特征

城市设计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设计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城市设计特征

城市设计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形态;双向组织特征;更迭;发展阶段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12)02-0033-07

人们常说,古代城市是人性化的,形式多样且各具特色。然而,从工业革命之后一直到今天,多样化的城市形式早已失去了人性化的内涵。那么,到底是什么决定了城市的演变,又是什么主导着城市独特的空间肌理和形式?只有当我们熟悉了产生这种形式的文化时,才能正确地解读这种“形式”。那么,追寻历史的线索,由聚落到村庄再到城市形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凝练出城市形态的组织模型以了解城市的初始机能和阶段转向。在城市形态双向组织思想及设计维度的整体认知中,技术与文化的双向组织关系得到了新的诠释,它们共同为城市形态的平衡发展和有机更新提供了契机。

一、城市形态组织特征的阶段性更迭

无可否认,自然的颠覆性力量或者是战争的毁灭性力量构成了古代城市断代和分期的强制性因素,然而,随着宗教、哲学、科学、技术、伦理等在文化系统中的分化与独立、竞争与协同,却生成了不同的阶段性发展主题。威廉·麦克高希在《世界文明史:观察世界的新视角》一书中,根据文化信仰的阶段性更迭将世界文明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自然崇拜到对有组织的政治集团的崇拜的转变,两种信仰体系共存;第二阶段:哲学思想融入宗教,并倡导一种先进的价值标准:善良、正义和真理。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影响了从中国到希腊的社会;第三阶段:由文艺复兴开始,高扬个人的尊严和功利性价值。继而到20世纪初,科学知识明显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四和第五个阶段:是电子媒介和信息化时代。本文以技术与文化关系更迭的历史分期为基础,根据历史与哲学相结合的部分观点,将城市形态的发展和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表1)。

1.第一阶段:自然组织发展阶段在遥远而又朦胧的原始时代,人类的生存和生活主要依赖于自然,他们以各种方式表达着对自然的想象、顺从和敬畏。如果说捕食充饥、穿衣蔽体是出于人类生存的本能,那么,定居就已经是人类理性的初始表现。伴随着城市的诞生、政权组织核心的出现及社会阶层的分化,人类文明也从原始社会简单的对自然的崇拜转向了对有组织的政权集团的崇拜。汤因比写道:“在埃及,我们看到对太阳、谷物和尼罗河的崇拜与行政区的自我崇拜肩并肩地共存。在苏美尔和阿卡德,我们看到对沙玛什和伊丝达的崇拜与城邦的自我崇拜肩并肩地共存。在中国,……新的宗教不仅已经强加给旧的宗教,而且在许多情况下,它实际上已经征用了旧的自然神祗中的一个,作为新的地方集团势力崇拜的代表”。所以,在城市发展的第一阶段,城市形态表现出了双重特征,即自然组织和政权组织特征。

2.第二阶段:文化组织发展阶段整个文化组织发展阶段,城市主流的设计思想是由、文化思想观念及制度规范共同主导的,技术作为辅的因子是实现文化理想的必要手段,并决定着城市建筑的建造手段、材料特征、结构形式等微观的形态构成。

(1)西方:哲学与宗教。自然哲学的出现,是技术与文化相分化以及文化走向主导作用的重要标志。正是古希腊人将自然哲学从实际技术中剥离出来,并以自然哲学的思想控制着技术的运用及其发展方向,进而主导着文化组织发展阶段的“真、善、美”三位一体的思想范畴(图1)。①古希腊:“通过现实而改善”。在柏拉图的著作《对话录》中提到:“时下的真正秩序是运用现实之美,恰如沿着行进之路的脚步……从好的形式,到好的实践,从好的实践到好的观念”。古希腊人把自然界看成一个有规律的、其规律可以为人们所把握的对象,“好的形式”正是源于对自然的模仿。为了把握自然界的规律,他们创造了一整套的数学语言和几何图式。他们把“为什么”看得比“怎么样”更重要,这样的思想直接催生出了古希腊贵“劳心”贱“劳力”的社会价值观,亚里士多德甚至认为技术难登大雅之堂。这样一来,思想文化的发展速度远远地超越了技术的发展速度。古罗马:“通过知识而存在”。在古罗马,宗教思想仍然是控制着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的根源所在。在继承古希腊人部分思想传统的同时,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的“坚固、实用、美观”的建筑三原则,以物质的结构、功能以及形式等三重属性高度概括了古罗马时期“真、善、美”的思想范畴。古罗马与古希腊的巨大不同点之一,就在于它十分重视实用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因此也获得了实用科学的收获。他们自身的实用主义的学习态度和质朴务实的生活态度,使得技术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尤其展现在城市建设上,包括城墙修筑、水道建设、拱形运用和道路开辟。要将一切知识和研究的目的都建立在实践应用的基础之上——这种质朴务实的精神正是古罗马特有的民族文化精神,也是罗马技术长足发展的最深厚的根源。中世纪:“通过精神而完美”。在黑暗的中世纪城市建设中,维特鲁威的“坚固、实用、美观”的建筑三原则在宗教的目的下加以改变,一切都更加强调服从于宗教的信仰和精神的世界。中世纪哲学家费西诺在前人的基础上,整合出了用来反映“圣父、圣子、圣灵”等“真、善、美”的三个原则:本质的原则、生命的原则以及真理的原则。美的事物就是一种“整体性的存在”,通过大小、形状、比例、色彩等来表征;善则是集事物的形式、功效及品质于一体;真代表着与宗教的精神相一致,运用能够引起人的记忆和想象的象征性的符号及风格进行表达。在宗教思想的抑郁之下,中世纪的城市建设技术没有获得较大的发展,尤其是在后来的一些较小城镇的设计和建设上,专业化的技术甚至彻底被遗忘。但是,却自发地形成了一些流露自然风情和展现自然生活形态的中世纪城市。

(2)中国:《周易》和《周礼》。在中国,周代是思想文化发生转折的重要时期。《周易》的哲学思想和《周礼》的礼制思想使文化的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跃,同时对城市规划与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一时期已经初步形成了一种基本的城市形态设计模式,不仅仅是关于数理、逻辑、演绎、占卜等形式规制的问题,而且还涉及政治、文化、社会、伦理、艺术等众多方面的综合影响。《周易》的哲学之“道”对于古代中国城市规划与设计具有着突出的影响。“道”即是规律和事理,它是在观察自然和归纳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如观物、取象,然后进行数理化的排列组合和推演。《周礼》引入了周易哲学的基本观念,是自然规律和伦理向社会伦理的转换。《礼记·礼运》中有云:“夫礼必本于泰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这里就贯穿了社会之礼始于自然规律和秩序的思想。《周易》和《周礼》都是影响古代中国社会的重要理论思想,它们所反映出的“和于自然”的深层思想境界,同时也突出地表现在古代中国城市规划与设计中。

在整个文化组织发展阶段,城市规划和设计技术以及人们对于这一技术的认识虽然也已经发展到了相对完善的程度,但是,它的发展仍被政治、法律、经济、文化、道德、宗教、管理、习俗等各种因素所左右。这些社会的制度与秩序,都不是预先设计的产物,而是以一种累积性发展的方式逐渐形成的,这种演进的特征同时也体现在城市的建设和设计上。

3.第三阶段:技术组织发展阶段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过渡性的时代,它既是以“艺术走向自律”为标志的走向现代性的转折点,同时也是维护传统文化的伟大旗帜。从那时开始,宗教的世俗化以及人性的自由化进程,使得人类开始了透过技术看世界的发展时期。现实与自然不再具有一种有机的结构,而是被机械地构成。

文艺复兴时期城市开始由自然发展转向有序的规划,并倾向于形体环境的设计。城市中重要的公共建筑、广场和街道形成的空间形体结构体系控制着城市形态的特征。城市设计者一方面坚持崇尚抽象理性和永恒的、绝对的美,形式上尊崇“神圣的比例”和以“和谐”为最高美的信条;另一方面又极力推崇模仿,模仿古代、模仿自然,认为真就是美,最“自然”就是最真。18世纪工业革命的开始,以技术作为最高动力标准来发展社会的经济模式对城市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城市产业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更是引起了城市生活的重大变革。这些变化不可避免地在城市的物质秩序中反映出来。大片的工业区、仓库区、铁路、港口及汽车的出现改变了马车时代的城市道路格局,新的建筑材料、建造方法,以及追求新功能、追随功能的新形式的理论和实践,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城市面貌。一直到19世纪,城市体现出了功用型的秩序形态,由最基本的物质需求和实用水平所决定。在工业生产价值体系的影响下,形成了格栅式的空间结构,造就了一系列简单的机械重复的街道,同时弱化了城市更为复杂的社会角色。19世纪末,工业城市的生硬刻板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新的城市秩序渐露端倪。以汽车交通和先进的信息手段为基础,高度的机动性、个体的独立性和公共脉络的离散性是其主要特征,而且城市的现代化程度越高,这种特征越明显。

4.第四阶段:双向组织发展阶段

20世纪下半叶,信息化时代的开始,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技术等不仅改变了工业社会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也使得人们的价值理念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图2)。现代社会正发生着史无前例的重要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正孕育着一个大的矛盾体——技术和文化。随着技术主导下的城市发展和现代主义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弊端日渐显露,人们也不断地进行着反思,学习历史并检讨现实。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现代主义理想化的城市设计思想与后现代主义批判化的城市设计思想同时并存,并逐渐催生出了相互结合而又互为补充的城市设计美学思想,如表2所示。城市体现出了技术与文化相结合、理性与浪漫相交织的形态特征。

二、城市形态双向组织设计思想的建构

在城市与建筑设计的语言体系中,常常存在这样一些与技术和文化密切相关的成对概念,如:普遍的与特殊的、理性的与浪漫的、机械的与有机的等等。它们常被认为是相反的、对立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对于设计语言体系的选择深刻地影响着城市及建筑设计的构思和概念的发展方向,不同的语言体系实际构成了设计者看待世界的不同视角。然而,在现实的解读之中,就会发现每对概念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对应及相互关联的整体,而且是互为参照的关系,如表3所示。

如果说技术为我们建构了一个“没有所谓本质、意识和类别区分”的世界——物质的世界,那么,文化则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能够激发人类多样化情感的差异性世界——意念的世界。如果只考察单个因素而不是它们之间的反馈互动,根本无法理解整个城市形态的形成和演化。那么,我们需要达成一种共识,那就是,不去在有关城市起因的某个单一问题上做过多的纠缠,而是注重“联合因素”作用的过程和机制。归根到底,这些“联合因素”都存在于技术与文化相互关联的组织内涵和思想之中。

1.共生思想 “共生”主要是指事物之间互相利用对方的特性和自己的特性共同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是事物共同存在的基础。这不仅存在于不同的生物之间,而且也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共生思想在中国太极符号中清楚地表现出来,阴阳两极与雌雄两极相反相成,在运动中相互环绕、首尾相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圆圈。西方学者同样也对事物之间的这种共生关系有所关注,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曾在一个含有太极符号的图案中加注了“相反相成”的注解。在城市和建筑设计领域,“共生”指的是人和自然的共生、城市与自然的共生、科学与艺术的共生。黑川纪章将“共生思想”运用到城市和建筑的设计中,就是要在城市的诸多交叉领域之间,如: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建立历时性的关系;在文化、技术和自然之间建立起共时性的关系,从而在复杂的城市形态中梳理出一种独特性以及丰富性的秩序。

2.协调思想 “协调思想”是以历史文化为主导的传统的时空结构体系和以技术为主导的现代的时空结构体系之间的连续性关系的建构。在社会进化的过程中,技术发生的连续性变化对于空间整体形象的构成而言,并不是以变化中的技术去塑造或模仿传统体系中的空间形象,而是追随时代,以变化中的技术去体现具有时代感的空间形象及人性化的尺度。库布勒提出了一个“连锁的形式解”的理论来阐述他的“协调思想”,该理论描绘的是一种变化的拓扑结构——每种变异不断产生更多变异,而且差异不断增大,它们的产生是对当时文化和社会情形的连续性回应。乔伊斯·布罗德斯基对库布勒的理论作了修改,并阐释了另外一种协调思想——产生于连续性和非连续性之间的变化,她认为,创新者更倾向于在现存的世界中揭示一种模式,而并非极力地去创造某种新模式。

在不同时期的人的需求和阐释下,昨天之物不仅保留着原有的情愫,而且正产生着新的价值和意义。城市的历史建筑、街区、历史地段以及其它的各种保护古迹都是保存、再现和传递城市历史信息的重要载体,它们记录下了城市中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生活与事件。在多层次技术的辅助下,历史之物得以再现和重生,由过去出发,穿越现在并指向未来。历史性的文化要素不仅仅是物质实体本身的保存和再现,更为重要的是“文化品质”、“场所精神”以及约定俗成的“审美标准”的延续——能够为人所感知的“隐藏的秩序”。

3.拼贴思想 柯林·罗和弗瑞德·科特在《拼贴城市》一书中,提出了城市设计的“拼贴思想”。“拼贴”就是在现代主义的普遍性与历史主义的地方性之间,科学式的集权与大众参与之间建立的一种辩证的关系和构成的方法。在两类相反的城市设计思想之间,法则和自由相对存在,必然地构成着未来城市设计的辩证法。在城市更新中,新、旧要素的“拼贴”共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地区性城市文脉拼贴方法,即把整个地区的居民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模式作为一个整体单元加以延续,它倾向于“传统模式”;另一个是时间性城市文脉拼贴方法,即讲求从传统城市空间中提取符号和传统的历史信息,赞同现代与传统结构的兼容。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中的一些原有个体或系统不能适应环境而被改造或淘汰,会有其它新的个体或系统出现,并日趋平衡。这一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寻求秩序和非秩序、简单与复杂、永恒与偶发共存,回顾与展望相结合”。

三、城市形态双向组织设计的维度

城市犹如一个复杂的有机体——一个相互关联的复杂网络组成的有机体,复杂性的技术不仅能够为我们提供多种多样描述和建构有机城市的手段,而且能够为我们提供与复杂世界相适应的方法。

1.场所维度——基于气候环境变化的应变

在考虑各种各样具体技术的应用时,不能对它们预先进行价值判断,因为它们不仅服务于解决经济和功用的问题,还可能有助于建立真实个性的“场所”。V.奥戈雅结合60年代之前设计与气候、地域关系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生物气候地方主义”的设计理论,他认为,设计应当遵循“气候一生物一技术一建筑”这一整体性的过程,突出设计与地域气候环境的有机结合。城市建筑形态的地域性特征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例如亚洲与欧洲迥异的建筑风格,寒冷地区建筑与干热地区、湿热地区建筑的巨大反差,平原地区与山地建筑的明显对比等等。例如在巴基斯坦南部城市,几乎每个建筑的顶部都有风斗,它们有如抽象的群雕,给沙漠城市的天际线增添了独特的风景。而这种文化景观主要是源于一种通风技术——为解决当地酷热天气所带来的不适而采取的一种是室内外空气相互流通的本土技术手段,这种技术早在古埃及以及一千二百年前的秘鲁就已经开始使用。这种通风技术本身就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根植于特定的地域和特定的民族。还有伊斯兰建筑庭院中的水池,那是为了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创造清凉、湿润的小环境而设的“降温元素”,地域性的技术实践着地方建筑文化的创造。

2.信息维度——基于资源环境系统的配置

物质、能源和信息是组成世界的三个基本元素,同时也是人类可利用的三类基本资源。在人类文明史上的三次技术革命中,三类基本资源分别主导了人类社会三次变革: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在任何时代,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经济活动,始终是人类生存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永恒问题,信息时代也不例外。首先,信息通讯技术(TIC)的开发和利用,将传统的公共服务设施置于更复杂的网络系统中加以考虑,使得人类社会的制度、组织、管理结构以及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并更能够适应多样化的需求。其次,由信息经济的活动方式、运行基础、依托力量、根本动力与传统经济相比,都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信息资源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使其得到更合理的配置。最重要的是,这种建立在高效的信息反馈和信息控制的基础上的新机制,使得我们可以及时发现现实的问题和提前预知可能存在的问题,迅速处理危机,并促进不断的创新和超越,一种新的人与自然相互适应的模式将随之产生。再次,与传统经济运行不同的是,信息经济运行的整个社会生产过程不仅仅是物质资料生产过程,而且是与知识技术过程、生态技术过程相互交织和统一运动的生产过程,它能够使整个经济活动朝着物质资料生产、知识智力生产和生态环境生产有机结合与协调发展的方向运行,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系统。

3.科学维度——基于混沌理论的有机建构

城市作为混沌系统,具有着系统的复杂性和内在的随机性,表现在城市形态上就是“混乱”和“无序”——自然生成的秩序形态。混沌理论的研究以及建构复杂系统的科学方法,为我们掌握自然规律和混沌的秩序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简单的数学模型,而这些简单模型应用于复杂问题往往比复杂模型更有效。

(1)复杂性的有机建构。经典科学对简单性和复杂性进行了形而上学的划分,认为简单的原因只能产生简单的结果,复杂的结果必然来自于复杂的原因,而非线性科学则给予简单性与复杂性以新的解释,并且在更高的层次上将二者统一起来。简单性和复杂性之间并不存在截然分明、非此即彼的界限,“复杂是简单存在的基础;简单是复杂存在的真谛”。我们的简化和抽象能力,能够使我们在面对个体和环境时有一定的预测能力,但是,当我们的简化导致过度理想化的世界时,我们就有与现实和生活相脱离的危险。复杂性是系统长期演化的结果,然而极度复杂的系统也有一定的简单性,如混沌具有混沌序,即使是简单的方程经过千万次地重复迭代,也会产生复杂的混沌解。所以,只有抓住复杂的城市形态背后的简单规律,才能把握复杂的城市形态现象,也只有将这一简单的规律放置到特定的文化场域和语境之中,进行重新阐释,才能避免城市文化的缺失和城市形态的趋同现象。由复杂到简单的抽象过程,以及由简单到复杂的组织与设计过程,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城市形态设计的组织机制。在城市形态的长期演化过程中,科学技术的进步、生活方式的改变、文化价值观念的转变,带来了持续性发展的动力,并促成了由“复杂一简单一复杂”的“循环一反馈”过程。循序渐进,生生不息,这正是城市活力之所在。

(2)分形性的有机建构。分形理论的研究,使我们看到在极度复杂的现象背后存在着意想不到的简单规则,它给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文学艺术等极广泛的学科领域,提供了一般的科学方法和思考方式。同时,分形几何学和分维结构的系统研究,使我们掌握了城市设计与评价的量化工具。通过分形几何学的计算方法,我们不仅能够通过简单的数学公式,尽量真实地模拟出自然“树”的形态,对于城市复杂的秩序及种类各异的形态构成,也能够提出简洁有力的描述和建构方法,从而打破了“有机体不能创造”的说法。“一个城市的结构可以由共同语言中个别建造行为的相互作用构成,比蓝图或总图更深、更复杂。而且的确,正像你的手,或像窗外的花丛,它是控制各部分建构的规则相互作用产生的最好的结构”。例如,城市交通网络是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的基础骨架,而城市外部形态是城市自组织演变的结果,利用分形这一技术手段,对城市交通网络空间组织结构特征及城市外部空间形态演变进行分析探讨,得出的分维数可以揭示出城市内、外空间形态复杂变化的一般性规律。

四、结语

城市设计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设用地扩展;特征;驱动因素;西安市

[中图分类号]F2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3)07-0150-04

[作者简介]银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不动产经营管理;

南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不动产经营管理、资源经济与环境管理。(陕西杨凌71210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扩展问题成为了城市发展的热点问题。但是,目前对城市空间扩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展较快的东部地区,而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城市研究不足。

西安处于中国西部,关中平原中部,土地总面积为1010万公顷。南依秦岭,北临渭河,海拔约为400米。该地区现辖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等9区及蓝田县、周至县、户县、高陵县4县。最近几年经济发展和国际化大都市的定位,西安建设用地扩展也在逐步加快,矛盾日益显露。本文以西安市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建设用地扩展的时间特征,探讨主要的影响因素,揭示建设用地扩展的驱动机制,对提高西安市土地管理决策水平和土地持续利用效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西安市建设用地扩展时间特征分析

(一)扩展规模分析

城市用地是城市发展的基本载体,城市用地规模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随着城市经济的逐步发展和城市人口的激增,城市建设用地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1990年西安市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138km2,2010年则增加到327km2,是1990年的2.37倍。在这20年间,1993-1996年,1997-1998年,1999-2002年建设用地规模变化较小,原因是这几段时期内,城市扩张主要为内涵式,在原有建成区的基础上进行了存量土地的挖掘,提高了城市土地的集约化利用。但是从2003年开始,建设用地的规模开始大幅度增加,尤其是2004、2006和2010年最为明显,分别比上一年增加了17.7km2,30km2和44km2,呈现出外延式的扩展模式,其增长趋势如图1。

(二)扩展速度与强度分析

建设用地扩展速度表示单位时间内土地面积变化的幅度,用于表示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总体规模和趋势,其公式为:AGA:(UJMn+i-UJMi)/n。AGA表示建设用地的扩展速度,UJMn+i,UJMi表示n+i和i年的城市建设用地面积,n表示以年为单位的时间。建设用地扩展强度用于比较不同时期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强弱和快慢,表达式为I=(UJMmn+i-uJMi)/nUJMi×100%,其中UJMn+i,UJMi为n+i年和i年城市建成区面积,n指以年为单位的时间。

从年均扩展速度来看,西安市建设用地扩张分为3个阶段:低速扩展阶段,即1990-1995年,此阶段城市建设用地扩展面积为10km2,增长速度为每年2.0km2:稳定扩展阶段,即1995-2000年和2000-2005年两个时期,此阶段城市用地增长了39km2和43.71km2,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7.8km2和8.6km2;快速扩展阶段,为2005-2010年,城市建设用地增长了96.29km2,年均增长速度为19km2。从扩展强度来看,西安市在1990-1995年城市扩展较弱,扩展强度只有1.4%,而在1995-2000年,2000-2005年扩展强度有所提高,分别为5.3%和4.6%。虽然在2000-2005年这段时期,扩展强度有所下降,但是2005-2010年,又重新提高到了8.24%。

(三)扩展弹性分析

国内外一些学者常用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弹性系数来判断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合理性。该系数一般的表述为:R(t)=UJM(t)/Pop(t),UJM(t)表示建设用地面积年均增长速度,Pop(t)表示非农业人口年均增长速度。

依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对中国历年城市化过程的分析结果,将弹性系数定为1.12比较合适。从数据分析来看,这四个时期的情况如下:1990-1995年扩展弹性系数为0.7,表明这段时期里西安市建设用地供应比较紧张,不能满足城市经济发展的需求;2000-2005年这段时期内,弹性系数接近1.12,为1.04,这段时间建设用地扩展和非农人口的增长速度之间处于较为合理的状态;1995-2000年,2005-2010年这两段时期内西安市建设用地扩展过快,数值较高,分别为1.57和1.99,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低下。从这20年总体来看,西安市建设用地扩展系数为1.50,说明西安市建设用地过快扩展,建设用地扩展与非农人口增长存在不合理的情况。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西安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经历了低速扩展、稳定扩展和快速扩展三个阶段。表1为西安市建设用地扩展特征情况。

二、建设用地扩展的驱动力分析

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过去的研究已经证明人口、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是测算建设用地扩展驱动力的适宜指标。本文在研究的基础上选择非农业人口、人均GDP、产业结构调整变量、固定资产投资额和城市化率作为研究变量,通过对它们进一步的统计描述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发现它们与建设用地规模的关系。具体指标如表2:

数据主要来源于各统计年鉴。其中城市建设用地主要指市辖区的城市建成区。建成区面积、第二和三产业产值、城市化率、非农业人口数量等1990-2010年数据来源于《陕西省统计年鉴》。

(一)建设用地扩展单因素分析

1.人口因素对建设用地扩展的影响。城市非农业人口数量是决定建设用地需求量的直接因素。西安市非农业人口从1990年的195.90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374.64万人。平均每年增加8.5万人;城镇化水平也从1990年的0.37提高到2010年的0.48。快速的非农人口增长刺激了土地需求,尤其是住宅、交通和基础设施等用地需求。通过对1990-2010年全市非农业人口、城市化水平与建设用地规模的相关性分析,两者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97和0.94。可见,人口因素是判定建设用地扩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2.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扩展的影响。经济发展是刺激建设用地扩展的根本动力。一方面提高居民的经济生活水平,刺激改善居住出行条件的需求。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也促进了建设投资的增加。这两方面综合作用,推动了建设用地的扩展。在过去的20年时间里,西安市的人均GDP从1990年的1880元增加到2010年4万多元,固定资产投资从19.88亿元提高到2910亿元,增长趋势与建设用地扩展趋势大致相同。通过对西安市人均GDP与建设用地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这两者具有很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了0.97,而固定资产投资与建设用地相关性则达到了0.93。

3.产业结构对建设用地扩展的影响。产业的发展水平与结构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配置状况的综合反映,而各类产业必须落实到具体的空间。随着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下降,农业用地腾出部分来满足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导致农业用地减少,而建设用地增加。1990-2010年间,西安市三产业结构从11.96∶43.05∶44.99调整为4.05∶42.02∶53.92,可以看到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通过拟合建设用地面积与二三产业比值发现,二者相关系数为0.61。即产业结构与建设用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表3为通过EVIEWS7.2统计软件计算的各因素与建设用地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通过以上分析得出西安市建设用地扩展与所选取的各个指标都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二)建设用地扩展多因素分析

1.模型的构建及变量界定。根据国内外的研究,建设用地的扩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上述观点只是分析了各个因素与建设用地之间单独的关系。而实际上,建设用地扩展是受到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可将各个因素之间的计量关系可以表示为:

UJMi=C+β1EDPi+β2POPi+β3INDSi+β4FAIi+β5ULIi+ε

其中:C为常数项,β1-β5为各变量回归系数,UJMi代表着西安市第i年的城市建设用地面积,EDPi、POPi、INDSi、FAIi、ULIi分别表示西安市第i年的经济发展、城市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调整状况、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和城市化率,εi表示残差。

其中,产业结构调整状况由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值表示,城市化率由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表示。此外,对人均GDP进行了调整以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具体方法如下:

实际人均GDP=人均GDP(当年价)*100/CPI价格指数。(以1989年为100);

为了使分析更具有实际意义,尽可能消除异方差的影响,对数据进行了对数处理,处理后的变量为lnUJM,lnEDP,lnPOP,INDS,lnFAI,lnULI。最后数据分析采用的是EVIEWS7.2统计软件。

2.西安市建设用地扩展计量分析结果。运用逐步回归法对西安市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情况进行了回归分析。五个指标中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城市化率由于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回归结果表明,模型中剩余的三个影响因子的t值都具有显著性,显著水平都在95%以上,调整后的R2为0.985,F值都在1%的显著水平上,这表明模型拟合度较高,说明1990-2010年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人口因素及产业结构调整对于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解释力非常强。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人口与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都起到了明显的正向作用,呈现两高一低的特征,其中经济增长与非农业人口增长的影响作用更为显著,回归系数分别达到了0.622和0.727,产业结构的调整回归系数只有0.471。

综上,基于对西安市建设用地扩展的分析,城市人口对建设用地的扩展最为明显,与实际情况符合,这主要是因为城市建设用地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经济发展对于西安市的建设用地扩展作用同样重要。随着西安市经济发展和国际化大都市的定位,西安市建设用地扩展的速度将越来越快,规模将越来越大;产业结构调整作用虽然不是很显著,但是仍起到了正向的作用。

三、结论

1.从整体规模来看,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人口的集聚和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西安建设用地的扩展是必然结果。建设用地规模从1990年138km2增加到2010年的327km2,是1990年的2.37倍。同时,每年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2.从扩展的强度和速度来看,1990-2010年,西安市建设用地扩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990-1995年处于低速扩展阶段,1995-2005年则处于稳中有升的阶段,2005年以后开始进入高速扩展时期。

3.从扩展的弹性来看,西安市在过去的20年综合弹性指数为1.50,表明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低下。三个阶段中,除了1990-1995年弹性指数低于合理系数1.12外,其他几个阶段都比较高,尤其是2005-2010年,弹性指数高达1.99。因此,西安市在城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降低建设用地的扩张速度,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扩张方式转变,提高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

4.从驱动因素来看,在理论上与建设用地扩展都相关的五个指标中只有经济发展、非农业人口与产业结构调整对西安市建设用地扩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三者以影响程度排序为非农业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参考文献:

[1]张海龙,蒋建军。解修平,等.近25年来西安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J].资源科学,2006,(4).

[2]蒲光昕,李玲琴,柏家平,等.西宁市城市用地时空扩展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1,(4).

[3]吴文倩,曹明明.快速城市化条件下的西安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8,(4).

[4]李景宜,袁宁娟,屈康庆.陕西省城市用地空间扩展分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8,(4).

[5]穆江霞.西安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变化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7,(4).

[6]张琰婧.成都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研究[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011.

[7]林目轩,师迎春,陈秧分,等.长沙市区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J].2007,(2).

[8]葛春叶.重庆市城镇建设用地时空演变格局及其驱动力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9]张舒,马才学,熊成喜.建设用地变化驱动机制研究——以广西省柳城县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0,(5).

城市设计特征范文第3篇

首先,请Slivio Albini主席谈谈Milano Unica对中国市场的作用?

Slivio Albini主席:Milano Unica

是一个由企业家组织的贸易展示会。Milano Unica 这几年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业分会、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加强了合作,将世界最好的纺织面料介绍到中国市场。对意大利纺织业来说,出口非常重要,因为意大利的纺织品品质上乘,面料/辅料的研发和服务都是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算上香港在内,中国是意大利纺织业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仅次于德国。要感谢企业之间的通力协作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战略性思考。我们必须争取新的机会,以面对新的需要。此次参展证明了我们的企业已经为新的挑战做好了准备。流行色:中国已是意大利精品面料的重要市场之一,请Slivio Albini主席介绍一下意大利精品面料向世界出口前几位的排序。

Slivio Albini主席:意大利精品面

料出口第1位为德国,第2位为中国(含中国香港地区),第3位为法国,第4位为英国。意大利精品面料出口中国(含中国香港地区)年销售额已达20340万欧元,五年翻了一番,每年递增27.6%。

流行色:请Slivio Albini主席谈谈对本

届展会及合作方是否满意及有何建议?

Slivio Albini主席:这一届展会为本行业在世界范围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经过展会主办方的组织,吸引了众多中国客商,通过意大利最享有盛名的纺织面料和辅料制造商在北京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博览会的精彩呈现,这一合作必将丰富展会作为国际贸易交流的平台。

流行色:就中国某些不法产家冒充意大利品牌,请Slivio Albini主席谈谈看法。

Slivio Albini主席:冒充意大利品牌

城市设计特征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本文从服饰的继承和发展两个方面论述了满族服饰在现代服装中所体现出的文化特征。满族服饰在现代服装中继承的文化特征主要包括中国服饰元素的象征、礼仪性表现、标志性特点、流行的体现等四个方面;满族服饰其发展的文化特征主要有阶级等级的消除、中西结合的创新等方面。

服饰是人类物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物化形式 ,它以一种符号反映了一个民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 、宗教信仰 ,同时也折射出一定历史时期民族之问的涵化、融合 ,民族服饰自身的传承、发展和创新。每一个民族都有 自己独特的服饰文化,每个民族的生产方式 、风俗习惯、宗教礼仪、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艺术传统等等,无不折射到他们的衣冠服饰上。服饰不仅能展现出人类文明的全部,也是一种意蕴深厚的文化形态。

我国有 56个民族 ,有多种多样的民族服饰 ,作为 中国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的服饰文化,满族及其先世的民族服饰文化元素影响着整个 中华民族服饰文化 ,其中众所周知的旗袍、坎肩、马褂等已被近、现代中国人接受并认可 ,并成为中华民族服饰 的典型代表。满族和汉族的服饰在文化、礼仪等方面互相影响、互相吸收,呈现出民族服饰文化融合的特点。满族服饰元素已成为中国服饰乃至世界服饰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体现了丰富的文化特征和时代特征。

一、满族服饰在现代服装 中继承的文化特征

满族的民族服饰文化是文化变迁和绚丽多彩的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满族服饰不但继承了汉族在历史上衣着的长处,而且还把自己民族经历过检验、实践,证明既适合于生活需要、又有民族特色的东西保留了下来,它把继承、借用、创新,有机地融为一体,它是当代中国民族团结、民族融合、民族借鉴的重要内容之一。满族服饰的形成 、发展和变迁 ,促进了满族的不断进步也为中国民族服饰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提供了实际的例证。满族服饰发展和变迁的轨迹对研究中国民族服饰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推进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的共同繁荣、对现代服装设计中传统民族服饰文化与流行时尚的结合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经过长期的积累与沉淀,满族服装样式演变发展成为现今的旗袍,在现代生活中被广泛穿着,已成为现代中国女性的国服,成为中华民族女性服饰的象征,在现代服装中表现着丰富的文化特征。

(一)中国服饰元素的象征

满族服饰沿袭至今主要以立领、盘扣、开衩、龙凤等题材团花图案、立体圆扣等服饰元素体现在服饰中,这些服饰元素包括镶、嵌、滚、绣等变化丰富的装饰技法,已经成为“中国元素”的象征,应用这些元素的服装被界定为 “中式服装”。

(二)礼仪性表现

开放政策使我国各行业对外交流活动El益频繁,出席各种外事活动时为了表明我们的身份,礼仪性服装则需要穿着中国特色的民族服饰,中式服装自然最为恰当,尤其是女性的旗袍;在百姓生活礼俗中,婚礼等场合穿着旗袍也成为一种习俗,尤其是新娘的礼服,大多是大红色龙凤团花镶金织锦的旗袍,象征富贵祥和、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三)标志性特点

国际问文化 的传播带动文化产业与产品呈现标志性特点,医学、酒店、餐饮等都有中式和西式差别,相应 的服务人员所着服饰也有着中式和西式风格区别。中式服装基本都以满族服饰元素体现其中式特点。

(四)流行的体现

因为政治 、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大的变革或事件,从而会导致某种服饰流行。皮尔卡丹等世界级大师的中国风时装设计和世界首脑APIC中国区上海会议的中式服装都使中国元素服饰火热流行。

二、满族服饰在现代服装 中发展的文化特征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类的进步和文化的交流 ,服饰 式样 、着装方式与服饰观念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不是对 旧的服饰文化的彻底否定 ,而是对 旧式样 的更新 ,对 旧观念 的进一步完善与充实,满族服饰的发展体现了旧文化的变革与新文化的融合。

(一)阶级等级的消除

清王朝的一般官员上朝时要穿补服 (即官员的朝服),体现了文官武将的等级差别,①补服就是在前后心处补一块有多处纹式 的外褂 ,补子又分为 圆补和方补,在补子上饰 以各种鸟兽 图案作为品级的徽识 ,清朝 《会典》规定补服图案文武官员官阶不同。现代服饰中补子则没有了阶级意义,演变成补花 图案 ,成为现代 中式服装元素。

“龙、凤”图案表现了帝、王、后、妃至高无上的尊荣,在清朝时期,只有帝王与帝后的衣服上方可以绣上龙凤图案。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龙、凤”图案已没有了阶级等级的限制,现代人认为龙凤是富贵权利的象征,所以现代中式服装中的团花图案题材很多还沿用龙凤图案,寄托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希望。

(二 )中西结合

现代西方服饰文化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着装观念和方式,中西合璧成为后现代主义的服饰文化特征,不是单纯地再现,主要是对沿袭的满族服饰的分解并与现代西方服饰元素重新组合,总体风貌建立在现代主义设计的构造基础之上,将传统的代表中国的满族服饰元素巧妙地和现代西式服装造型相结合,体现适体 、简洁、轻松、 自由的风格。

所谓现代中式服装设计主要从造型、面料、款式、色彩、装饰工艺等方面进行改良。国内设计的比较成功的有 “木真了”、“玄色衣裳”、“阁兰绣”等品牌,既有时尚性又能展示浓郁的中国特色,具有很大的市场占有率。国外的皮尔·卡丹、伊夫·圣洛朗等设计师也曾运用这种设计手法设计了很多成功的作品;Tom Ford在 2004年为YSL Rive Gauche所做的设计中,大量运用了龙的图案和中国旗袍的造型,并巧妙融入时尚气息,创造出典雅而前卫的新旗袍样式;John Galliano的设计,则运用立领 、扣袢系结等,结合时尚元素设计的服装华贵、自由、洒脱而前卫。

目前,中式服装不但在中国流行,而且在世界上受到各国、各民族妇女们的欢迎,这是满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和世界服饰文化的一大贡献。设计师要在文化精神的层面上把握东方文化的精神理念防止符号化、表面化②地组合中国满族服饰元素,比较东西方差异,提高知识修养和对文化历史的了解能力,使中国元素与现代流行和国际风格完美结合。

总之,满族服饰与现代中式服饰一脉相承,如果说满族服饰是工笔画,那么现代中式服装就是写意画。满族服饰对于中国服饰文化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努力搜集和弘扬满族的服饰文化,把中国的民族服饰文化发扬光大。21世纪,中国文化必将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主流,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服装的需求将呈多元化趋势。如何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既保持本民族的主体文化特色,又能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平融洽的相处,真正做到 “文化自觉”,如何将传统和现代以及世界 的服饰元素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城市设计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设计;影响因素;城市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3-034-02

一、城市设计的定义、内容

目前,国内外人们对城市设计的理论、内容和方法尚无统一认识。但在研究了国内外一些著名专家、学者对城市设计的有关论述和我国现行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有关体制,可得到一个共同的认识:城市设计的重点是城市空间形体环境规划。它是以“人本”观念为核心,以功能和美学为原则,为城市社会(市民)创造一个优美的城市形体环境和良好的空间秩序。

传统意义上城市设计有多种定义,其强调的重点各不相同。

北京城市设计学术研讨会的结论认为,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延伸和具体化,是深化了的环境设计。城市设计是以人为中心的,从城市整体环境出发的规划设计工作,其目的在于改善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环境景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它是城市规划的延伸和具体化,是深化了的环境设计。

从学科角度来说,城市设计是跨越城市规划、园林建筑学和建筑学三个学科之间的一个独立的学科:是在城市形体环境中创造三维的空间形式。在学科体系上,它是城市规划的深入和具体化,与园林建筑学和建筑学的区别在于它是设计城市,而不是设计具体的形体环境元素。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城市设计是一种思维方法,是整体而辩证的,是一种能够对城市时空结构中节点的分析,是综合技术的设计,要特别注重城市交通道路的组织,是整体美学的综合艺术的表现。

二、城市设计内涵之我见

1.内涵

就我个人而言,比较倾向于以上第三种观点,我认为城市设计就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一种思想形式。它存在于城市规划的每个阶段,无论是城市的总体规划还是详细规划,都需要运用城市设计的思想。城市设计的目的是给城市创造一个优美的城市形体环境和良好的空间秩序。《公共场所―城市空间:城市设计的维度》一书中作者的核心观点认为城市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人们创造更好的场所”,因此我认为凡是涉及到城市物质环境和空间形态的改变的设计,都需要体现城市设计的思想。

2.影响因素

凯文・林奇在他的《城市意象》中通过对城市以众意向的调查,归纳了城市设计包含的五项要素,即边缘(Edge)、街道(Street)、区域(District)、节点(Node),标志(Landmark)。抓住这五项要素的设计,就能创造好的城市印象。这也是近年来西方规划界普遍遵循的城市设计指导。

边缘:是城市或地区的轮廓,是除道路以外的线性要素。它们通常是两个地区的边界,相互起侧面的作用。那些强大的边界,不但在视觉上占统治地位,而且在形式上也连续不断。如沿河的城市轮廓、海上的城市景观、高架路形成的“空中边界”等。

街道:是纵向展开的城市景观,包括车行道,步行道乃至河道,是城市中的绝对主导元素。一些主要的交通线都会成为关键的意象特征。如果主要道路缺乏个性,或容易互相混淆,那么就很难形成城市的整体意象。典型的空间特性能强化特定道路的意象。特殊的立面特征对于形成道路特征具有重要作用。甚至路面纹理、路边的种植都不可忽视。除了这些可识别性外,还应有方向性。起点和终点都清晰而且知名的道路能将城市联结为一个整体。

区域:是观察者能够进人的相对大一些的城市范围,是内部展开的城市景观。如居住区、市场、文化区、旅游区、公园等。决定区域的物质特征是其主题的连续性。通常一个区域应具有典型特征。而创造一个强烈的意象,必须对线索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化。一些区域是内向的,一些则是外向的。

节点:是观察者可以进入的战略性焦点,是人们往来行程的集中焦点,往往在路与路、路与河、路与林、河流与河流的交汇点。成功的节点不但在某些方面独一无二,同时也是周围环境特征的浓缩。有的是通过其空间形态,有的是通过其独特的单体建筑给人以深刻、难忘的印象。

标志:是观察者的外部观察对象,如有影响的古今建筑、城市雕塑,也包括自然物。标志应具有鲜明独特、清晰醒目的特征,与背景形成对比,占据突出的空间位置,在整个环境中令人难忘。凯文・林奇认为这五大要素控制了城市意象,从而建立了城市环境形态稳定的概念。在现实中,上述各元素类型都不会孤立存在,把城市环境形象分解为五大类进行分析研究,为城市设计的推进开辟了概念明确、可实际操作的道路。70年代美国旧金山的城市设计就采用了这一方法,在世界上颇具影响。

三、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各阶段的应用

城市规划主要研究内容是以城市社会发展需要,来确定城市功能和土地利用,在研究过程中需运用城市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但从其过程和结果来看,主要是二维空间的工作;城市设计是以城市空间形体环境为主要内容的三维空间的规划设计工作,它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

1.城市设计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运用

城市总体规划是从宏观角度对城市的功能结构、产业构成进行空间布局和调整,其规划的结果将会形成较为合理的城市宏观空间布局,从而大致确定了城市居住、商业以及公共设施等的不同功能的建筑分布状态。我们知道,不同功能的建筑具有不同的外部特征,从而也就形成了城市的雏形。所以说在总体规划的色块图上,实际已经决定了城市的大致空间形态。

总体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是在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功能布局的基础上,研究城市空间形体环境的总体布局。如道路、广场、公共绿地系统的布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布局,城市轮廓线的布局等,使整个城市的空间形体,形成一个完整有序、有机统一的整体―即城市范围内的空间形体布局。

2.城市设计在城市详细规划中的运用

详细规划能够更为明显的体现城市设计的思想,通常有一种误区,就是一提到城市设计就会想到群体建筑的空间布局,其实我认为这只是城市设计较为深化的一种形式,也是城市设计对城市的作用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城市的详细规划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在控制性详细规划过程中,能够控制城市大致的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建筑风格等较为模糊的城市形象。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位,上承总体规划,下启修建性详细规划,因此其城市设计更注重其特有的“连续性”特点。从“承上”角度,城市设计应服从城市总体规划,并视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合理的修正;对特定地段要从整体环境人手进行详尽的城市设计运作。从“启下”角度,城市设计既要匠心独运,为后续设计留有伏笔;又要避免规定过死,应为后续设计工作留有较大的创作余地。

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城市设计的内容、深度与指标体系的完善与否,以及对设计部门工作的评价,将直接关系到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服务对象――规划管理的效果。

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必须充分注意城市文化的延续与创新。文化环境的存在,是决定城市设计特色的灵魂。城市有特色的街、巷、古树、广场和历史建筑,规划中都要从景观方面加以保护。这是形成城市特色的重要方面。城市设计要尊重地方风貌和人文环境,并将其融合在现代设计语言里,形成城市文化的特色。有价值需要保护的建筑,周围新建筑的体量、尺度,甚至设计细部,都需与其呼应,其中建筑高度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到了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城市的大致形态其实已经能够以显现出来。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是深化完善特定地段的控制性空间定位的详细规划,使其内容达到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深度。

3.城市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建筑设计是建筑单体工程的设计工作,是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的继续和具体化。在建筑设计中应从城市整体角度,考虑建筑单体设计,用于塑造良好的整体建筑环境建筑设计过程中城市设计手法的运用也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因素。好多建筑师往往较少的考虑建筑体周围的环境因素,而仅拘泥于建筑单体本身的形体设计,忽视了建筑体与其周围的城市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很多优秀的建筑实例可以证明,好的建筑一定要与其周围的城市环境和谐融洽,运用城市设计的思维模式进行建筑创作可以说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解决建筑与城市的关系,也是作出优秀建筑设计的一条有效途径。

四、小结

城市设计的目标已经从较为单纯的美学、空间形体环境,发展为改善、提高城市综合的生活环境质量。因此城市设计的内容还涉及到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利用及历史传统风貌、城市特色的继承与发展等。城市设计的对象,也从单纯的研究物质空间,发展到包括研究人的行为心理及社会文化。因此,城市设计理论正在日趋走向成熟和完善。③

(作者简介:彭茜,女,工作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建筑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宛.城市设计理论思潮初探(一―六),国外城市规划

[2]张锦秋.城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3]刘玉民、白晨曦.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规划管理相关问题探讨,建筑创作

[4]Saarinen, Eliel,顾启源译,《城市―它的发展、表败与未来》

[5]简雅各布.《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

[6]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

[7]卡尔索普《步行地带》

[8]西特.《城市建设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