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陶艺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随着我国现代陶艺的不断发展,现代陶艺已经成橄执艺术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在传承传统陶艺文化特征的同时,正不断地突破固有的审美模式,不断丰富和创新陶艺符号价值的标准。这充分延展了陶艺作为物质载体对传统符号本身发展演变的作用,凸显了其自身符号性的生命力。现代的陶艺作品中,我们发现很多艺术作品沿袭传统的文化色彩进行符号表现,比如书法、绘画、图形等,这也充分说明民族性的发展是陶艺符号学的重要发展趋势。陶艺本身就是情感的符号和载体,传统符号和现代符号融洽无间使得陶艺作品更加丰富和多元化,传统符号传承了中国古老文化的传统元素,如儒学、道教、佛教元素等,现代符号发扬了现代文明的通俗风格,如情感、生活、价值观等。
孙晶编写的《陶艺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11月出版)一书内容翔实、文字生动、图例丰富、论述全面,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全书将陶艺设计中常用的成型工艺、装饰手法都用步骤图加以演示,并配有详细的文字说明,使初学者对于陶艺设计的技艺方法一目了然。该书对陶艺设计的符号意蕴和表现形式进行了充分的阐述和介绍,可以说它是一本非常“接地气”的陶艺设计学佳作,无论是对出于兴趣爱好的初学者还是对大中专院校的研究人员,它都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入门级的作品。在全书的体系结构中,作者重点围绕现代陶艺的定义及分类、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现代陶艺的原料工艺、现代陶艺的成型工艺、现代陶艺的装饰手法、现代陶艺的烧成工艺等六大模块进行展开。作为开篇,该书围绕定义和分类帮助读者进行陶艺作品的归纳和分类,然后从现代的陶艺发展路线出发,重点介绍了美国现代陶艺和日本现代陶艺的发展状况。接下来作者重点围绕现代陶艺的制作、技术、工艺进行有序的介绍,制作方面包括陶瓷原料、黏性原料、减黏原料和熔剂原料;技术方面包括技术要求、工艺流程、陶瓷泥料加工机械设备等;工艺方面包括可塑法成型和注浆法成型两大类。最后全书还对环体的设计和烧成工艺进行了详细讲解。为了便于读者课后学习,作者在附录中还提供了现代陶艺主要的国际性展览、现代陶艺主要的国际性组织、现代陶艺的主要刊物等资料信息,可以说它是充分为读者量身打造的精美读物。
随着现代陶艺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工艺家对于陶艺的创作和发展也逐渐呈现了现代的文化印迹,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结合,将中国元素与国外风格相互融合,这种相互影响的后现代艺术风格正在不断丰富着陶艺的文化内涵。《陶艺设计》作为陶艺设计的入门级书籍,将最常用的陶艺设计的原理、流程、装饰、工艺等一系列的知识体系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并配以大量的插图和文字说明,可以说内容清晰明了、便于实际操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指导意义。全书用大量的笔墨描述了成型工艺、装饰手法、烧成工艺的方法,延展了读者对于陶艺作品从成品、作品到艺术的理解,书中文字生动,图例丰富,作者特别推荐了一些国际上知名的陶艺作家,从艺术作品风格、代表作等层面为读者送上了一份艺术大餐。
从符号学这样一个独特的视角去谈陶艺,卡西尔在《人论》中说,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陶艺设计的符号意蕴是重要的表达工具,无论是现代新符号还是旧式的老符号,都是陶艺的创造力表现,陶艺符号通过造型、色彩、纹理、图案等,在意境上传达了创作者所处的时代特征、文化内涵、个人情感等,透过这些符号的设计组合,不仅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丰富解码,也为我们带来无尽的历史遐想。这些艺术的文化表现力,将传统社会的思想、文化、生活都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观照,可以说是思想和文化的灵魂碰撞。研究陶艺的符号学内涵可以丰富传统艺术特征中的共同价值取向、文化符号、精神内涵,我们通过研究陶艺符号,还可以为现代设计带来创作的灵感和设计的源泉,透过传统的民族文化符号的组合和包装,可以不断优化当今陶艺设计成果,充盈文化环境,有利于促进陶艺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在现当代的陶艺符号研究领域,陶艺符号已经成为一门公众艺术研究范畴,人们对陶艺的审美需求正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陶艺符号有助于人们提高审美艺术,优化生活环境,与其他高雅的艺术作品相比,陶艺更加具有劳动人民的艺术特征,从观赏上更加易懂,表现上更加通俗,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大众接纳和认可。虽然传统的艺术文化符号已经远离了现代人的文化视觉,但是这些符号所传承的文化内涵依然影响着现当代陶艺文化的发展,陶艺的符号是一种文化精神和故事的载体,现代艺术大师借助作品和符号实现了社会与自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相互融合,这也是陶艺符号学研究的意义和起码的价值。
文学和艺术在很多时候相互依偎,不可分割。进入现代以后,较之于日本陶艺的迅速发展,中国陶艺发展变缓,全球范围内陶艺的市场份额更多的被日制陶艺占领,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点重要原因是中日两国文学对传统技艺的不同书写。通过对比现当代以来中日两国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文学作品中对陶艺的不同书写,可以发现文学的书写和宣传在陶艺的发展中影响较大,而中国现当代文学对传统艺术的关注和重视明显不足。中国现当代文学需要更多地认同传统艺术,并更多地担负起对包括陶艺在内的中国传统艺术继承和发展的责任。
【关键词】
中国陶艺;日本陶艺;现当代文学
近年来,日本的陶艺制品势如破竹地进入中国市场,不仅在日常生活用品领域让中国百姓应接不暇,更是给一直以陶瓷鼻祖自居的中国带来文化方面的冲击。从高端化到平民化、细陶制品到粗陶制品,日本陶艺无论是在艺术审美上,还是在日常实用功能上,都占据着领先位置。现代中国制陶艺术不仅需要研究和传承古代辉煌和精湛的技艺,更需要保持警惕并注重创新。中国陶艺主流地位丧失,除了科技、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在对比中日现当代文学的研究中,人们可以发现文学作为传承和传播文化的重要媒介,是影响两国陶艺不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中日陶瓷艺术发展现状对比
几年前,在中国大陆的沃尔玛、欧尚、大润发等大型超市里,碗碟类用具展台上主要展出的是中国本土制造的瓷器。而最近两年,日本陶艺制品的展示面积在不断增加,且日产陶瓷的价格有时是中国的3至4倍,却依旧受到众多国人的喜爱。包括笔者在内,消费者多会被日产陶瓷的绚丽多姿、古朴大方或自然典雅等风格和造型所吸引。相比于中国生产的传统陶艺制品,日本的陶艺制品似乎更符合现代消费者的审美及消费需求。国际市场上,中国陶瓷的销售则更不乐观,中央民族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侯弘直言,他在北美陶瓷市场几乎找不到中国产的日用瓷,反而有很多顾客购买高质量的日产陶瓷。而相比日产瓷器的精美和高档,北美市场上的国瓷则多是“国内常见的‘老三样’,粗瓷大碗,形状不一、印花模糊,的确不招人爱。”①不仅如此,在其他欧美国家,日产陶瓷器不论是质量、市场还是声誉,几乎全面赶超中国产的陶瓷,中国古代陶瓷的美誉几近要被定格在历史上。国内许多专家、学者从技艺、经济、政治、文化传统、科学技术等方面分析了中国陶瓷技艺以及市场衰弱的原因。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教授郑宁在《日本陶艺》一书中分析日本陶瓷文化的形成的六大因素:一是岛国的根基意识、二是自然环境的依托、三是中国文化的影响、四是传统美学观念的延伸、五是民族心理因素的表露、六是独特文化形式的展现。②其中,第四、五、六点的合力作用导致日本的很多陶瓷制作技艺以文化承载的形式出现在很多日本知名作家的笔下,成为一种独特的文艺结合现象。笔者在阅读日本近现代作家的文学作品时发现,陶艺与传统的茶艺相结合,作为日本重要的文化符号被提出并作为一种文化认同被强调,日本的陶艺以文化承载的方式,在文学的推动下获得了更深远的发展。日本开始全面学习西方的明治维新可以看作中日两国陶瓷技艺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的分水岭。日本的在国力上的领先曾激励了众多我国的文人志士为了中华民族之文明开化大声疾呼,但如陶艺这类相对微小的传统艺术门类多被忽略。现当代中日两国的主流文学对传统陶瓷技艺的不同态度是导致陶艺发展不同走向的重要原因。
二、中日现当代文学对陶艺的不同书写和作用
中日两国现当代文学对各自的陶艺书写呈现截然不同的状态,也对两国陶艺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作用。日本现当代以来的文学作品与日本民族注重传统的精神和文化主张一脉相承,并在一些经典文学作品中突出了对相关陶艺的书写,进一步推进了日本陶艺的普及和发展。而中国近现代以来的西学之路使很多传统文化被否定和遗忘,中国现当代文学普遍缺乏对传统技艺的认同和书写,不仅没有认识到中国陶艺发展面临的危机,更制约了中国陶艺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中日近现代文学对陶艺不同书写的原因主要受到民族文化心理和传统文化认同的共同作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其小说《千纸鹤》的全篇有着浓厚的日本传统文化及艺术氛围,表达了作者对日本以茶道为载体的民族文化的认同。小说以茶会开篇,行文的有多次茶会中穿插着大量与日本茶文化有关的陶艺描写:“菊治喝完茶,欣赏了一下茶碗。这是一只黑色的织部茶碗[桃山时代(1573-1600年)在美农地方由古田织部指导所烧制的陶器茶碗,织部茶碗由此得名。]正面的白釉处还是用黑釉描绘了嫩蕨菜的图案。”③“茶盘里放着两只筒状茶碗:一只赤乐与一只黑乐〔指乐氏烧制的赤、黑釉两种陶茶碗。相传是长次郎于天正年间(1573-1592年)所创,由丰臣秀吉赐乐氏印,传至今日〕。”④此外,“志野彩陶”“母亲的口红”等部分,还有大量的关于志野陶罐的描写,小说浓墨重彩地描写陶艺不仅使其情节逼真可感,而且普及了茶艺文化和陶艺知识,勾起读者对陶艺的求知欲和认同感。川端康成将自己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深刻地体现在小说里,在发展和弘扬日本文化的同时也宣传了日本陶瓷艺术。陶瓷不论是在现代的日本还是中国,在小到喝水吃饭,大到煮酒品茶的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的作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在其小说《红高粱》中描写到的老酒坊,装酒用的酒坛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民间陶器用品,“他把酒坛子按到瓮里,酒咕嘟咕嘟灌进坛。提坛出瓮时,坛上的酒滴滴答答落入瓮内。父亲改变了主意,他把坛里的酒倒进瓮里。”而中国古代精品瓷器走俏的上层路线决定了其不会出现在山东民间的小酒坊里。中国精品陶瓷与百姓生活脱轨,中国现当代文学缺乏对传统工艺强烈的民族认同、缺乏书写传统技艺的意识,很多传统技艺只能在少量的从业者之间和专门书籍中得到传承,这些也是造成现阶段中国陶瓷国际竞争力偏弱的重要原因。在物质和文明日益泛化的20世纪现代化大浪潮中,中国陶艺虽然开始偏重平民化路线,却未能以质量为坚守实现良好的过渡,以至于出现中国陶瓷粗制滥造较多和市场总体低迷的困境。通过中日两国文学内容对比可以发现,中国现当代的文学相对缺乏对本国陶艺的认同和书写,没有意识到中国陶艺的困境,更没有为包括陶艺在内的传统技艺承担起文学本身应该担负的责任。
三、中国艺术的继承和创新需要文学相助
从日本文学对陶艺的书写可以发现:文学对包括陶艺在内的众多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创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日本陶艺的平民路线在其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试想如果我国的精品陶瓷也能够走平民路线,创作出普通百姓可以消费并喜闻乐见的陶艺作品,而不是《红高粱》里样式粗糙的大酒坛子,其发展的空间是不是会有所拓展?让百姓真正了解,欣赏和喜欢的陶艺作品,必然会为当下中国陶艺的传承带来另一番景象。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陶艺应坚持面向平民阶层的发展方向,同时把好质量关,学习日本陶艺最核心的竞争力即其制作精良的产品特点。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这里需要承担的就是连接传统和现代,连接大众和精品的纽带作用,一方面传播传统的文化和技艺,另一方面为传统文化和技艺的传承和创新打下基础。首先,中国现当代文学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增强对传统优秀文化的认同和传承意识。在传统和精华不断遗失的当下,中国文学应树立起对传统的认同意识。只有真正地将陶艺当作一种文化和艺术,并真正地热爱中国的陶瓷艺术,陶瓷艺人才能像日本的陶瓷艺人那样将自己的技艺提升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才能做到让每一件作品匠心独运、精益求精。文学也是一样的,需要在对陶瓷认同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基础知识的普及。其次,对专业的制陶技艺的描写并不应该是文学创作的重点,文学表达的重点多在于对审美体验的描述。文学作品不能为了宣传而创作,而应该在行文时在关于陶艺的部分注重向读者传达相关的审美感受。如同川端康成的《千纸鹤》那样,并不仅是就技艺写技艺,而是将陶艺与日本传统文化相结合产生的审美效果共同服务于小说的叙述和情节。同时作者笔下的一段段匪夷所思的情爱故事拥有了更多的历史厚重感和时代生活感,也更加容易深入人心。最后,文学对陶艺等传统技艺的描写,一方面要尊重历史事实,真实地再现这些技艺,另一方面需要作者采用正确的写作策略,让艺术为文学服务,而不是抓了艺术,丢了文学。文学的巨大力量不仅在于可以上通下达,还在于现代社会条件下文学表达实现方式的多样化。电视、电影、互联网新媒体等都是重要的文学表达途径,并对引导大众趣味和认知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如果当下时代的主流作家能够拥有重视传统的意识,并将其认同付诸于文学创作中,一定能够极大地发扬传统的陶艺文化、促进人们对中国陶瓷艺术的重新认识,甚至进一步推动中国陶瓷艺术走上一条健康的现代化之路。提倡文学对传统陶艺等的重视,最终是为了促进我国制陶技术和陶艺市场向良性方向发展。
结语
在对日本陶艺的飞速发展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的原因进行研究与对比后,人们可以看到中国陶艺的发展不仅面临着对传统继承不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创新能力的不足。中国一方面需要学习的是日本古陶的“师法自然”“自性真空”的纯真、朴实风格,另一方面需要学习日本在陶瓷制造技术上的不断创新。中日文学对陶瓷艺术不同程度的书写再次证明了“文艺不分家”的重要性。中国文学在恰当处应加强对包括陶艺在内的传统文化的描写,并以文学的形式建言献策。文化和艺术的复兴不是一日之事,只有一代代中国人从思想上重视、在行动上努力,这一目标才能够真正实现。
作者:唐丽华 黄海霞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2013级
(注:本文为西华师范大学校基金科研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2A009;四川省南充市社科规划课题,课题编号:NC2013CO33)
注释:
①侯弘.试论日本陶瓷的发展与启示[D].中央民族大学,2006:2.
【摘要】建水陶堪称中国四大名陶之一,与宜兴紫砂陶、广西坭兴陶、四川荣昌陶饮誉中外。本文的意义在于了解建水紫陶的特色及优缺点并为建水紫陶的良好发展提供建议。建水紫陶在保证其独创的“残贴”、“阴刻阳填”和“淡艳”装饰及无釉磨光的工艺基础上,探讨出一条适合其商业化生产销售的道路。
【关键词】建水紫陶;工艺;装饰;传承;发展
建水紫陶产于清代,始于道光年间,是在明代粗陶生产昌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曾有“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之说。建水紫陶是云南民族文化艺术珍品,采用原生态的陶土,集书画名家之墨宝,汇雕刻艺术之神韵,大处能容江河山川之气魄,细微处则可见花鸟虫鱼之神韵,与江苏宜兴紫砂陶、广西钦州坭兴陶、四川荣昌陶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陶”。然而,在世人的认知度、销售价格以及收藏价值方面却逊色于宜兴紫砂。本文通过介绍建水紫陶传承之处,分析其发展缓慢的原因并以名扬海内外的宜兴紫砂为例提出一些适合建水紫陶往更高更远的方向发展的个人意见。
一、建水陶艺,天下无双
(一)取土制泥,天然纯真
建水陶陶泥取自境内的原生态“五彩土”,属粘土原料,含铁量高,使成器硬度高、强度大,表面富有金属质感,叩击有金石之声。经无釉磨光,精工细磨抛光,质地细腻,光亮如镜,有“坚如铁、明如水、润如玉、声如磬”之誉。
(二)拉坯成器,精准绝妙
建水紫陶主要是以心手感应的手工拉坯为成型工艺,由于其泥料的细腻,在湿润状态下的可塑性相对较弱,故建水陶坯一直采用传统的车盘慢手工拉坯,造型只有圆形圆器。这是建水紫陶与其他含砂陶器的本质区别。
(三)装饰精美,流芳百世
建水紫陶做工精细,尤重装饰。集金石、书法、美术于其上,其“残贴”和“淡艳”装饰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情趣。古今骚人墨客以陶坯为载体展示书画风采,成就独一无二的建水紫陶,传承千年不朽的紫陶文化。
(四)工艺精湛,妙笔生花
建水紫陶有别于其他三大名陶的最独特之处在于采取阴刻阳填的工艺(如图1)。画家手中笔墨挥毫间的灵动,显现出文人骚客清雅脱俗的气质神韵;雕刻工喻巧于拙的刀笔,游走在分毫之间的力度,将书画的语言演绎成金石味的朴拙。
(五)火中取宝,土窑烧制
紫陶成色古拙多变,每一件都无雷同。且目前仍坚持使用传统窑——龙窑,其烧成温度在1000~ 1200摄氏度之间。不同的温度会影响陶坯内的氧化铁呈现出不同颜色和花样,“窑变”丰富、变幻莫测,故建水紫陶又称为火中取宝。
(六)打磨抛光,定型成器
无釉磨光工艺是建水紫陶的一大特色,堪称陶坛一秀。大体分为三步:1.去火皮;2.细沙打磨;3.“鹅蛋石”手工抛光(如图2);无需用釉料来实现光泽。
二、商业发展,走向世界
紫陶生产历史不长,其发展得益于大自然的恩赐和刻苦钻研、革新工艺的陶艺人。从工艺、装饰角度来讲,建水紫陶远比其他三大名陶要厚重得多,但从目前发展来说建水紫陶的运营存在许多阻碍因素:
(一)生产效率和传统手工工艺冲突。
(二)制陶艺人的积极性不高。
(三)品牌调性、知名度太低。
(四)政府不够重视。
同为中国四大名陶的宜兴紫砂有着专业技师数万名,名师亦不胜枚举,上好的紫砂价值连城,销售网点遍布全球,紫砂年产值达亿元以上,热销的原因与其世界的接轨化、不停改革创新离不开。现在建水紫陶面临着在传承紫陶文化的同时,又要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的问题。应积极向有着成熟商业运转模式的宜兴紫砂学习。
三、植根经典,推陈出新
(一)传承
传承,顾名思义,传习承接与传递,是更替的继承,是历史的借鉴。民族文化传承强调的是纵向的延续而不仅仅是横向的传播。只有通过传承,才能保证紫陶特有的工艺和装饰基因、血型代代相传避免流失。云南建水紫陶作为四大名陶之一,必须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如何能在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坚守住紫陶的经典文化特色,又不被外来文化所挤压、改变乃至丢失,本人有以下几点建议:
1.培养专业紫陶艺人,提高紫陶作品的档次和文化、艺术及收藏价值。
2.合理配置紫陶商品的销售点,比如可以和旅游景点的历史文化及象征物相结合,创作出具有当地旅游文化特色的紫陶品,扩宽销路。
3.积极参加并举办各种形式的紫陶作品展览活动,向大众及时推出紫陶新人新作,重视文化推广,增加知名度,提高紫陶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收藏价值。
(二)创新
艺术的生命贵在创新,创新是陶瓷发展的必由之路。所谓“创新”,不仅是外部形式的变化,更主要的是内在因素:思维、意识、格调的更新。现代陶艺的发展逐步进入快车道,这里强调的“进入”是一种自身文化姿态的主动进入,是外来文化被吸收、接受并被认同的进入,是高等陶艺教育在国内普遍实施的人才战略进入,也是陶艺从其他艺术的夹缝中崛起的进入。通过对建水紫陶生产厂地的实地考察调研,本人有以下几点的建议:
1.改进工厂生产线流动形式。
建水紫陶往现代工业化生产发展,必须用现代管理理念和适应现代市场的营销理念发展紫砂产业。调制新型原材料,改进技术和艺术手段,扩展新品种,创作多变造型。
2.不断丰富装饰艺术风格。
适应时代的需求,结合云南民族风情,创作新的建水紫陶的视觉印象和艺术特色。
3.精心策划商业运作
如在营销渠道上和品牌知名度上进行精心的规划和系统的安排。
4.完善售后服务。
为客户提供送货上门、质量保证等服务以及紫陶收藏、保养方面的知识咨询等。
5.争取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在城市文化建设上多下功夫,这与紫陶文化的推广深度息息相关。注意紫陶文化产权方面的保护,以及对紫陶原材料“五彩泥”的使用权利范围方面制定细致化、实际化的规章制度,从源头上预防了陶土流失、紫陶劣质赝品的出现,同时也避免了非再生陶土资源的浪费。建水紫陶产业化发展还需要有良好的市场环境,更多的资金投入和高科技的支持。
四、结语
建水紫陶要想发展长远,最需要的是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牢记“特色是企业立存之根本”。在传承好建水紫陶工艺和装饰设计的基础上,虚心学习中西方陶艺文化,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将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精神文化多层次的需求、商品市场的不稳定性与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相比较联系,依据事物存在与发展的规律,对功能与形式、技术与艺术、物质与精神如何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进行思考,从中找到最为科学合理的发展之路,创作出适应甚至引领时代潮流的陶艺佳作,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才能把建水紫陶的曼妙身姿展示在世界陶艺的舞台上。
参考文献:
【1】李朝春:云南建水窑陶瓷[M].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
【2】刘汝醴、吴山:宜兴紫砂文化史[M].浙江摄影出版社,2007.
【3】时顺华:当代中国紫砂图典[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4】马行云:云南建水紫陶[M].云南科技出版社,2011.
在上海同济大学的校园里,有一位从泥巴中“炼金”、从陶土中“淘金”、从泥土与烈火的洗礼中“淘”艺的现代陶艺雕塑家 ——刘秀兰。
对于“玩”泥巴和陶器的制作,是中华民族文化长河中“火焰”点燃最早、故事最生动、最接近生活的趣事。陶器在人类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当人类刚学会用生产工具制造生活用品后,在生产实践和生产过程中,终于受到涂泥的树条筐容器被火烧后留下的“硬泥壳”里得到启发,逐渐发明了制陶,制陶业的兴盛应始于新石器时代。
刘秀兰传承的制陶文化,无疑是中华民族底蕴最厚重的文化、渊源最长的文化。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刘秀兰已有50件以上作品被各类大展展出或国家级陈列馆(室)收藏。有30多家报刊、电台曾报道过刘秀兰的艺术生涯及其艺术作品,这是对一位“淘泥”艺术家的肯定,是对陶土艺术的沉淀,更是对传承和创新的包容。我最怕与别人说相同的话、用同样的思路评述相同的作者和作品,所以,迟迟没有对刘秀兰创作就成的惊叹和钦佩付之于墨。
当我的对面坐着一位活生生的陶艺雕塑家的时候,我还是无法抑制自己的写作冲动。由于被一件件鲜活的陶艺作品所感染、所陶醉,不免对作品留下深刻的烙印和产生强烈的感受。其中,作品《壶系列》,作者给传统的执壶赋予夸张的写意手法,成为别出心裁的现代艺术品;从毛竹的竹节触发灵感,用模仿大竹节与小竹竿造型着手,使两者完美结合,制成一把造型简洁、外观优雅的提梁壶;作者还用三块酷似石头或枯树皮的陶土制成三个壶足,用同样的陶土又用同样的仿物象生手法,分别制成壶腹、壶流和壶盖、壶钮,整个陶壶古朴典雅、造型稳重、创意独特、文化气息浓厚,既是一把陶制三足壶,又是一件别致文雅的艺术珍品。我长期收藏瓷壶,还为一家杂志社的鉴赏栏目专门撰写鉴赏瓷壶的评论和感悟。因此,她对壶艺是并不陌生的,我多次参观过世界几十个国家参展的现代瓷壶、陶壶作品,刘秀兰的作品与之相比,无疑是上乘的,作品的大气、创意是无可厚非的。
《宫女系列》里的《伴奏者》、《陆羽》、《绅士》、《回眸》、《淑女》、《贵妇人》等作品,观后同样令人久久难以忘怀,并常常使人想起西安的兵马俑。秦代兵马俑阵势浩大、陶俑气度不凡,被喻为世界奇迹。但是,就制陶工艺而言,还是暴露出一些制陶工匠功夫的局限性,其中不乏粗糙的作品。刘秀兰女士的作品善于获取古代艺术的精华,剔除其中的糟粕,让艺术在升华的过程中成为吸引现代人眼球的精品佳作。《宫女系列》是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的佳作之一,这款系列作品通过艺术家的揉、捏、卷、切、压、叠、拉、揌、粘等手法,让泥土产生强烈的“泥趣”,烧制后肌理效应奇特,使人的体态在抽象艺术的表现手法中产生体态轻盈,犹如飘逸在天空之感,造型简练而内涵宏大,线条简洁而变化优美,风格典雅而超凡脱俗,作品强烈地透出了女艺术家内心的柔和与细腻的一面。
一、基本概况
1.地理位置
本案位于xx创意街区a段(庆春路至凤起路)东侧支路二圣庙前(中山北路至浙报公寓),全长约160米。
2.业态现状
该地段现有商业空间除“唯艺56创意园区”10000余平方米楼宇外,有沿街双向商铺共28家,总面积为1434平方米。
目前,沿街商铺业态分布为:理发洗头类5家(面积150平方米);餐饮小吃类4家(面积422平方米);公共事业单位2家(面积198平方米);服装类1家(面积96平方米);小型超市1家(面积28平方米);烟酒杂货1家(面积35平方米);搬家公司1家(面积35平方米);体育彩票销售点1家(面积40平方米);连锁酒店接待大厅(面积100平方米)。
目前,空置或正在装修的商铺7家,面积为204平方米。
3.物业产权
该地段沿街商铺属公房性质为20处,总面积1174平方米,产权所有人为武林街道(由财富盛典公司代管);属私房性质为8处,总面积260平方米。
二、项目分析
优势
1.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二圣庙旧称“二王庙”,以唐忠臣南霁云、雷万春二神为化身。宋时香火很盛,为杭城一大景观。xx陶文化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曾经是着名的陶瓷集散地。其代表作有“哥窑”、“弟窑”。
2.创意产业基础形成。二圣庙前为xx创意街区的有机组成部分,已经形成“唯艺56创意园区”体量10000余平方米的核心区域,为创意产业连线成片打下了良好基础。
3.房产整合具有优势。二圣庙前沿街商铺的物业产权大部分为武林街道所有,便于物业资源的整合与重组。
3.商业运作条件成熟。立足优秀的创意团队、成熟的商业品牌、完整的产业链条和领先的市场理念,整体打造成功机率较大。
劣势及风险
1.路段北侧底层店面先天条件不足,空间格局较小,房屋进深较浅(约5米),门面较窄(约2.5-3米),结构柱较密,楼梯间北墙突兀,与整体不协调。
2.路段环境比较杂乱,并且缺少文化氛围。
3.房屋租金成本较高有一定的市场风险。目前,二圣庙前店铺平均租金为每平方米元/天。这使承租者承受较大的压力,影响经营信心,特别是在街区运营初期,风险较大。
三、项目定位
1.主题概念
xx创意街
2.产业背景
“xx”是中国美术学院旗下“xx国际创作中心”10多位艺术家在传承历史的基础上,以现代艺术的视角研发创作的文化艺术品品牌。
“xx”整个陶艺品牌系列包括高端艺术品——“xx·秘色”、“xx·官窑”、“xx·国美”。时尚艺术品——“xx·都市”。
旅游纪念品——“xx·大运合”。
陶瓷首饰——“xx·陶时代”。
3.市场定位
“xx创意街”作为中国美院xx国际创作中心的一个重要市场门户,将纳入整个陶艺品牌系列。同时,还将引进有关文化艺术品牌,丰富街区的业态布局。以“xx” 创意文化为品牌,走专业化、精品化路线,打造“一主二副”的多元商品街区及特色、专业创意街区。
一主:以“xx”为代表的陶艺文化为主,打造学院派艺术文化交流体系。
二副:一是以鸡血石为代表的赏石文化为副,展现浙江的赏石收藏历史文化体系;二是以琉璃、紫砂所代表的传统民间工艺文化为副,展现历史与当下有效竞合的民间风情文化体系。
“xx创意街”将开设? xx精品馆。
? 创意紫砂文化馆。
? 鸡血石赏石馆。
? 琉璃创意坊。
? 越窑·官窑陶瓷鉴赏中心。
? 陶艺咖啡茶吧。
? xxxx创艺市集。
中国美术学院陶艺毕业生优秀作品展厅。
?xx少儿陶艺培训中心。
4.市场评估
产品具有高附加值。“xx”系列产品是中国美院当代着名艺术家群体在传承历史文脉基础上,创意设计制作的陶艺产品,具有原创性、唯一性,在收藏品、礼品市场上独树一帜,且市场空间很大,附加值高。
产业具有完整的生产链。“xx”产品除了创意设计上有很强的团队,在烧制、加工、包装上业已形成完整的生产链,产业运营和品牌运营也趋于成熟,同时,发挥教育培训的资源优势,延伸文化产业链。
街区特色非常鲜明。“xx创意街”是目前国内第一条以xx产品为主题业态的商业街,对于提升文化品位、拉升街区人气、创造商机具有明显作用。同时,在运营成功的基础上,可进行跨区域“复制”,拓展市场空间。
四、项目推进
在突显街区的人文性、景观性、艺术性、公共性,打响文化创意产业牌,深化街区旅游功能的前提下,“xx创意街”将通过优秀文化艺术的植入和本土创意文化的发扬,打造具有浓郁人文艺术气息的富有下城休闲购物旅游特色的引领xx创意街区发展方向的本土文化和国际交流平台。
“xx创意街”的打造必将带动二圣庙前支路业态的合理布局,把“维意56创意园”点状布局呈线状拉伸,最后将二圣庙前支路地段连成一片,最终与中山北路连为一体。
1.推进目标
打造一条集艺术品交流、展示、交易、休闲、观光、旅游、少儿艺术教育为一体的特色品牌商业街。
2.推进原则
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根据街区的整体定位、规划方向及思路进行,做到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第一步对沿街双向店面进行整体包装设计;第二步对业态进行整合配置;第三步对环境空间进行重塑。
创新创意原则
创新将表现在五个方面:弘扬华夏陶瓷文明;营建特色鲜明功能多样的特色街区;创意、艺术聚合及相关配套;创意产品宣传展示交易以及在拥有中国美术学院学术背景的当代着名艺术家为第一梯队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各种社会文化资源和力量,持续性制造社会热点,及具有可持续性效应的艺术文化热点。
效益原则
效益包含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两方面。经济效益需建立在社会效益的基础上,强调旅游、创意、互动的价值最大化,努力实现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
保护与发展原则
保护与发展是针对街区建筑而言的,即在目前对其所做的修缮及保护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历史功能与价值,使其实现新时期的发展。
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原则
市场唯一不变的就是时刻都在变化,必须密切监测市场变化,并根据市场的变化做出及时调整,使项目立于不败之地。
3.构建载体
以中国美术学院美术中心为主体,打造“一集”、“一展”、“一校”的多元文化消费载体。
“一集”:以中国美术学院、浙大城市学院、xx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等高校学生艺术创作实践成果展示、交流、交易为主体的“xxxx创艺市集”;每月定期无偿为在杭艺术类高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交流、交易学习成果的平台,助力大学生坚定专业信心,拓展就业渠道,创造广大市民、游客有了休闲淘宝的机会。
“一展”:中国美术学院陶艺系等高校优秀毕业生陶艺作品展;每年举办一次优秀毕业生陶艺作品展,展示中国美术学院等院校陶艺教学的最新成果,使市民、游客能和中国陶艺最前沿的教学成果开展互动对接和鉴赏。
“一校”:以中国美术学院美术中心·xx为主体的少儿陶艺培训中心,致力于从理论上培养少儿对中国国粹——陶瓷传统文化的认识,从实践上培养少儿的动手能力和造型想象力,从传统文化和当代美学的角度从小培养其爱国主义热情。
五、项目改造
1.项目体量偏小,争取不断整合物业资源,扩大商业空间。
2.通过改造沿街人行道布局、增加室外座椅、遮阳设施、移动绿化等,使项目具备户外休憩场所的功能,既延展了室内不足的空间,同时又增添了室外的休闲文化特色,丰富了创意街区的亮点。
3.以“文化墙”的形式修建楼梯间北墙,突出专业文化特色,予教予学,既弘扬了文化,又可促进广大市民、游客的学习热情。
4.对沿街双向店铺门面、环境加以整治,使之与整个街区协调一致。
5.在街口设立大型标识牌的形式,扩大宣传,并起导示、引入作用。
6.街区停车设置为单向停车。
六、运营模式
1.由中国美院美术中心与xx创意街区管委会合作开发,采取向财富盛典公司整体承租沿街店铺方式进行项目建设。
2.由中国美院美术中心负责总体规划设计、店面改造和环境整治。
3.中国美院美术中心负责组建专门机构,负责管理、招商、营销、后勤服务等,实施街区运营。
4.由xx创意街区管委会负责环境整治。
七、街区改造经费概算
1.景观环境改造。
以提升街区形象,营造良好商业环境为目标,景观环境改造包括建筑外立面改造和景观改造,经费投入预计x万元。其中外立面改造:总面积约x平方米,按x元/平方米计算,共计x万元。
景观改造(铺装、绿化):改造面积x平方米,按x元/平方米计算,共计x万元。
2.商铺内外装修改造。
以提升商铺档次形象,营造舒适优雅的购物环境为目标,商铺改造包括门面改造和内部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