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设计的目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要: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深入,基础设施对城市可持续发展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甚至成为制约现代城市发展的瓶颈。究其原因,在于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投融资渠道不足。本文对传统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BOT、TOT、PFI以及新兴的ABS、PPP等形式进行比较研究,以对拓宽基础设施投融资渠道进行探讨。
关键词:基础设施;城市;项目融资
作者简介:吴时舫(1968-),女,襄樊学院经济与管理学系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绿色经济。
中图分类号:F83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8)10-0038-03
我国正处于城市环境基础设施产业化与市场化的进程之中,由于企业的市场参与所带来的投资主体多元化, 以及国内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商业融资手段的不断完善,为融资手段的多样化创造了条件。城市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以人为主体,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以经济活动为基本内容,按自身规律不断运转,社会联系极为紧密的有机整体;是人类集中,高效率利用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空间资源和智力资源,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载体;是设施建设、经营、管理和服务为一体的社会实体。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深入,基础设施对城市可持续发展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甚至成为制约现代城市发展的瓶颈。究其原因,在于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投融资渠道不足。对传统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BOT、TOT、PFI以及新兴的ABS(Asset-Backed―Securitization)、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公私合伙制)等形式进行比较研究,对拓宽基础设施投融资渠道进行探讨是必要的。
一、BOT(Build-Operate-Transfer)融资方式
BOT意为“建设―经营―转让”,实质上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的一种方式。BOT最本质的特点是使私营企业资金用于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其典型形式是:项目所在地政府授予一家或几家投资人所组成的项目公司特许权利――就某项特定基础设施项目进行筹资建设,在约定的期限内经营管理,并通过项目经营收入偿还债务和获取投资回报。约定期满后,项目设施无偿转让给项目所在地政府,项目设施的所有权最终归属于政府,因此,BOT模式有时也被称为“暂时私有化”过程。
简而言之,BOT一词是对一个项目投融资建设、经营回报、无偿转让的经济活动全过程典型特征的简要概括。BOT方式不仅是一个融资的协议,而且还是一个长期专业化的协议。在协议的基础上,公私双方建立起伙伴关系,并向公众提供经济、高效的服务。
20世纪70年代后,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政府的财政预算越来越紧张,而面对的基础设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由政府充当基础设施投资主体越来越困难。BOT方式作为一种新的投融资方式,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满足了普遍性的内在需求。各国都开始运用这种新的模式进行城市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英法海峡隧道、马来西亚南北高速公路、我国第一个正式批准的BOT试点项目――广西来宾电厂等。
BOT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模式,操作过程复杂,中间环节较多,涉及到工程技术、经济、法律等诸多问题,需要通过规范的运作程序和比较完善的特许协议来规避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在BOT项目中,最重要的是资金的融资方式、风险的分担、资金的结构、回报率的确认以及政府与项目公司各自的地位等问题,这关系到项目的成功与否和双方合作关系的长久维持。此外,BOT项目需严格控制工程的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BOT模式适用于那些投资额巨大、投资回收期长、建成后具有稳定收益的建设项目。经营性政府工程,如污水处理厂、发电站、高速公路、铁路等公共设施具备这一特点。通过BOT模式,政府得以在资金匮乏的情况下利用民间资本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减少项目建设的初始投入,将有限资金投入到更多的领域。目前,BOT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应用较为广泛,已成为经营性城建项目中一种较为成熟和有效的融资模式。
二、ABS(Asset-Backed-Securitization)融资方式
ABS是以项目所属的资产为支撑的证券化融资。具体而言,它是以项目所拥有的资产为基础,以项目资产可以带来的预期收益为保证,通过在资本市场发行债券来募集资金的一种项目融资方式。这种融资方式的特点在于通过其特有的信用等级提高方式,使原本信用等级较低的项目照样可以进入国际高档债券市场,利用该市场信用等级高、债券安全性和流动性高、债券利率低的优势,大幅度降低项目融资成本。
同其他融资方式相比,ABS证券可以不受项目原始权益人自身条件的限制,绕开一些客观存在的壁垒,筹集大量资金,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其优势具体表现在:(1)政府通过授权机构投资某些基础设施项目,通过特设信托机构发行ABS证券融资,用这些设施的未来收益偿还债务,可以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刺激经济增长。这样,政府不需用自身的信用为债券的偿还进行担保,不受征税能力、财政预算(如发行债券)法规约束,不会增加财政负担,缓解了财政资金压力。(2)采用ABS方式融资,虽然在债券的发行期内项目的资产所有权归SPV所有,但项目的资产运营和决策权依然归原始权益人所有。因此,在运用ABS方式融资时,不必担心项目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项目被外商所控制和利用。这是BOT融资所不具备的。(3)发债者与投资者纯粹是债权债务关系,并不改变项目的所有权益。因而,避免了项目被投资者控制,保证了基础设施运营产生的利润不会大幅度外流。作为业主的政府无需为项目的投资回报做出承诺和安排。(4)减轻了银行信贷负担,有利于优化融资结构,分散投资风险,也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更广的投资渠道。
三、TOT(Transfer-Operation-Transfer)融资方式
TOT意为“转让――经营――转让”,此模式是指通过出售现有投产项目在一定期限内的现金流量,从而获得资金
来建设新项目的一种融资方式。在约定的时间内,投资者拥有该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通过该资产取得现金流量收回全部投资和合理的回报后,再将该资产的产权和经营权无偿转交给原产权所有人。
TOT模式与BOT模式不同在于:TOT模式是投资者购买已经建成项目,政府获得此资金建设新项目,而BOT是投资者通过建成项目,从而得到政府的特许经营权的一种融资模式。
四、PFI( 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融资方式
PFI意为私人主动融资,是指私营企业或私有机构利用自己在资金、人员、设备、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主动参与基础设施项目的开发建设、经营。在此模式下,私营企业与私有机构组建的项目公司负责项目的设计、开发、融资和建设,项目公司把项目出售给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
PFI模式与BOT模式的区别在于:PFI实行全面制,人包括咨询公司、设计院、监理公司和建筑管理公司,由这些人实施并完成项目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等,同时PFI模式并不完全遵循BOT的3个过程:建设――经营――转让。根据资金回收方式不同,PFI模式可以分为三类:
(1)独立运作型。基础设施项目开发,遵循“建设――经营――转让”3个过程,在遵循有关法律基础上,PFI公司独立经营、自行收费、自负盈亏,项目期满后转交政府。
(2)建设转让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成以后,政府根据所提供服务的数量等情况,向PFI公司购买项目经营权,不遵循“建设――经营――转让”3个过程,但在一定期限内,PFI公司负有对项目进行维修管理的责任。
(3)综合运营型。对于特殊基础设施项目的开发,由政府进行部分投资,数量因项目性质和规模不同而不同,资金回收方式以及其它有关事项双方在合同中规定,这类项目有时也称为“官民协同项目”。
五、 PPP(Private-Public-Project) 融资方式
PPP即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模式,是指政府、营利性企业和非营利性企业以某个项目为基础而形成的相互合作关系的模式。通过这种合作模式,合作各方可以得到比单独行动更有利的结果。合作各方参与某个项目时,政府并不是把项目的责任全部转移给私人企业,而是由参与合作的各方共同承担责任和融资风险。
PPP是一个完整的项目融资概念,其最原始的形式是在1985-1990年备受关注的BOT模式。较早的、比较正式的PPP模式出现在1992年英国保守党政府提出的“私人融资计划”(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PFI)中。当时,PFI模式大多用于运输部门的建设(在英国曾高达85%)。但是现在,作为PFI的后继者,PPP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
确切地说,PPP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而是一系列可能的选择,如服务或者管理合同、计划―建设、计划―建设―运营,等等。这些不同的形式具有一些共同之处:(1)希望转移更多的风险到私人部门;(2)提高工程项目的成本利用效率;(3)提高对社区使用者的收费效率和水平。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综合服务的物质载体,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城市现代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融资模式只是从形式上对资金需求给予基本保证,但要从根本上克服资金短缺的瓶颈,除了要拓宽融资渠道、采用多种方式、多方面筹集资金之外,还要积极进行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内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才能为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模式的顺利推行提供制度保障,应放松准入限制,促使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以政府为主体、民间和外资积极参与基础设施投资的竞争机制。
参考文献:
[1] 邓淑莲.中国基础设施的公共政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07).
1.1成果过于程式化
传统课程设计的成果往往是步骤或结果程式化,在课程设计教学形式上依然是以教师为主,在设计过程中教师为了便于管理步骤或代码相对固定,所以提交的成果基本一致,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相当一部分学生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在设计的过程中扮演模仿者或抄袭的角色,配置步骤或代码从网络上或者同学那里获取,课程设计成果通过复制粘贴后稍做文档编辑便算完成,这种教学方式很难达到实践教学以提高学生网络实践能力为目的的初衷。
1.2教学内容过于片面
由于《网络工程》涉及计算机知识点很多,而且设备更新速度快,所以在课程设计教学内容上必须与时俱进。然而《网络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内容目前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组网,包括局域网组网技术的实现和主流网络设备的相关配置;②管网,包括对网络设备或主流网络操作系统上网络服务的管理与维护,教学内容侧重于应用层实现;③建网,通过基于Socket的编程,从对基础的网络协议的实现与应用的编程中理解协议设计思想,掌握处理通信的基本方法。不管课程设计采用以上何种教学内容,都只侧重某一或某些方面,没有涉及网络系统的整体概念。
1.3考核方式过于简单化
传统的课程设计考核方式是考勤记录与课程设计报告的综合评价,而对学生的设计过程存在的问题和设计的思路没有具体的体现。为了考核学生真实的完成情况和实际水平及存在的问题,将考核方式添加公开答辩环节,这种考核方式的改革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
2.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改革
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是一种以行为引导式为主的教学改革方法,组织学生通过参加实际的项目设计和管理来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在项目式教学法中,以项目为主体,以行业或职业为引导,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在《网络工程》课程设计教学中植入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学生根据教学任务中不同阶段的具体要求,利用《网络工程》中的相关内容与实践技能来分析并解决实际工程。通过了解计算机网络市场需求和项目实施的基本流程,使学生理解网络系统的整体结构,提高学生网络设计、实施和管理的能力。
2.1教学内容的改革
基于项目驱动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但提高学生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按照企业项目建设所需的技能要求,一个教学班分成若干组,每一组对应一个实际项目,每一组有5~6名成员,每一个成员根据项目各个阶段所需要完成的内容分配不同的任务。为了避免学生出现抄袭的现象,具体项目的特性必须体现,包括工程实施、管理、编程这3个主要阶段选取的针对性。具体教学内容及任务的分解如图1所示。以湖南工学院新校区网络项目为例进行任务分配:根据湖南工学院新校区目前状况:29栋学生宿舍,每栋宿舍均为六层,30—36间/层,且4—6人/间宿舍;有10栋院部教学楼,每栋院部教学楼设置200个信息点;一栋综合办公楼;一个网络中心;一栋图书馆。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9000多人,在职教职工1000多人。在需求分析阶段,项目组成员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网络需求分析,并设计初步方案和确定预算;在设计规划阶段,项目组全体成员集中讨论初步方案,完成拓扑结构设计、IP地址分配、主流设备选型等;在工程实施阶段,项目组两名成员进行某一部分的综合布线及调试。本项目采用三层网络结构(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实现新校区内各个信息点的顺利联网。其中核心层由2台高速率传输的三层交换机、1台路由器、多台服务器组成,交换机之间采用链路聚合,通过路由策略实现链路的冗余处理;汇聚层共设了5个汇聚中心,包括教学汇聚中心、宿舍楼汇聚中心、行政汇聚中心、网络中心汇聚中心、图书馆汇聚中心,选用支持三层交换技术和VLAN的交换机,以达到网络隔离和分段;接入层均采用48口的接入交换机,尽量提供尽可能多的接口。按照综合布线规范及要求,为实现网络通信主干采用光缆,端采用双绞线连接各层设备。
2.2教学形式的改革
在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师根据每一个项目的项目背景、按照5个阶段的具体要求和解决途径进行指导性说明。学生按照指导性说明,通过资料的查找、验证性实验寻找解决方案,这种教学形式的改革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项目为“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即可完成项目的实现,又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保证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设计任务,教师需要根据《网络工程》教学任务和实现目标对实际项目的内容进行取舍,需要对每一阶段的任务进行精心设计,确保项目成员分工明确、工作量充足,既要体现专项阶段工作的重点,又要实现分工合作的团队意识。在教学过程中,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为主,鼓励学生优化设计。
2.3考核方式的改革
改革考核方式,强调过程和结果一样重要,采用公开答辩的方式,要求学生在答辩中将自己在设计过程的问题和优化方案进行对比性汇报,包括自己的设计思路、验证性实验的结果、团队探讨的内容及最后的成果。最终的成绩由报告(占50%)、出勤(占10%)、答辩(占40%)三部分构成。
2.4教学效果的实施
在《网络工程》课程设计教学中植入项目,实施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课程设计教学模式,主要优点体现在:①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调动,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学生更趋向于真题真做,项目的完成使学生的成就感更真实;②学生的自主意识得到了充分发挥,在设计过程中教师不固定步骤和思路,为了完成项目,学生需要复习相关知识、查找更多的资料、并且针对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验证性实验,最终得出优化的结论或项目的实现。这种“自主”的设计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学生组网建网的整体意识得到了提高,通过组员间团队交流和自我学习,组员对网络市场分析、网络建设的规划和设计、网络的建设实施、网络的运营及管理和编程有了详尽的理解,完善了整个《网络工程》的知识结构;④学生的团队意识得到了锻炼,设计过程中,项目组成员需要相互配合,由于前一阶段的结果决定了后一阶段的进展,所以学生的讨论氛围更加浓厚,项目组间协作关系得到充分体现;⑤过程和结果并重的考核方式促使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认真完成,防止学生进行大范围地抄袭,符合课程设计的教学初衷;⑥“公开答辩”考核方式的改革,不但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动力,而且在答辩环节中,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现场反应能力。
3.结束语
关键词:高职教育;项目教学;工作过程
在当前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热潮中,以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设计理论为指导的课程改革和建设,已经取得了重要的理论研究成果。但是,在课程教学实施层面,还存在缺少范例,任课教师经验不足等导致课程教学执行情况不够理想的问题。项目教学强调以工作任务为依托组织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以多样化的解决任务的策略展示学习成果,在高职教育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文以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重点专业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为例,探讨项目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1项目概述
1.1项目背景
2008年12月底,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作协作委员会在北京举办“百所名高职、百家名企业”合作发展论坛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两周年专业改革成果展示会(简称“双百”论坛)。会议主题是举校企合作旗,百家知名企业同绘强国景;走工学结合路,百所示范高职共谱育人曲。为满足会议宣传的需要,保证会议信息及时,向社会公众展示示范院校建设两周年来的丰硕成果,需要设计与制作“双百”论坛会议专题网页,并在会议期间进行信息的实时与网页维护工作。
我院作为国家首批28所示范校建设单位之一,承担完成中央财政支持的“会议专题网页设计与维护”项目,由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承担该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同时将该项目作为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项目。
1.2项目管理
1) 硬件环境。能够连接互联网;一台服务器,可直接使用PC机(教师机);若干台客户机,选用主流PC机即可。
2) 软件环境。开发环境采用Dreamweaver、Photoshop、Flash;测试环境采用IIS服务器、IE浏览器;项目管理工具采用Microsoft Project。
3) 项目文档。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并规范项目管理,项目组需完成并维护如下文档。
(1) 工具类文档:Dreamweaver使用手册、Photo- shop使用手册、Flash使用手册。
(2) 项目管理类文档:项目计划书、功能说明书、维护手册、团队管理规范。
(3) 教学类文档:教师参考手册、学生参考手册、实训环境实施参考手册。
4) 角色职责。为顺利完成项目任务,采用分组实施,成立项目组,其中产品经理1名,项目经理1名,成员4名。
(1) 产品经理:收集、分析客户和业务需求,并区分其优先级;定义并维护项目的业务正确性;推动项目和解决问题的远景目标;负责客户期望值和沟通。
(2) 项目经理:兼任指导教师;负责监督、控制项目进度和工作质量;协调在项目进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认、验收项目各阶段的工作成果;指导实训学生完成各项任务。
(3) 项目成员:由实训学生组成,在指导教师带领下,完成分配的各项具体任务。
2项目目标
2.1产品目标
1) 设计与制作“双百”论坛会议专题网页;
2) 满足“双百”论坛会议宣传需要,维护及时,保证会议全程信息。
2.2教学目标
通过“双百”论坛会议专题网页的设计与维护,培养学生独立进行首页布局、栏目设置、色彩搭配的设计等能力,培养新闻类网页的与维护能力,使学生在实际项目实施中养成团队协作、认真负责的良好职业习惯。
3项目内容
会议专题网页设计与维护项目共分为五个阶段(见表1)。主要内容包括:网站结构(栏目设置)、会议标志设计、首页设计、二级页面设计、图文混排效果设计、多媒体应用(音乐、动画)。
4项目教学实施
4.1教学组织与过程
课程的教学内容根据项目的五个阶段划分为五部分。其中教学重点是第一、二、三阶段,教学难点是第二阶段(策划设计阶段)。根据课程项目教学的需要,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3~5人,教学过程如图1所示。
1) 制定文档,明确任务。指导教师(项目经理)承接任务,起草Dreamweaver使用手册、Photoshop使用手册、Flash使用手册等工具类文档;起草项目计划书、团队管理规范;编制教师参考手册、学生参考手册、实训环境实施参考手册等教学类文件。
2) 阅读任务文档。在项目启动前,学生准备项目相关内容,搜索、查询项目相关知识;阅读项目计划书、学生参考手册、团队管理规范及相关工具类文档;熟悉项目内容及应用环境。
3) 安排任务。指导教师(项目经理)根据需要对项目任务进行划分,形成任务书(如图2所示),下发给相关学生,并同时提供功能说明书。
同时,指导老师还要维护学生任务列表(表2),明确任务进度控制。
4) 明确任务要求,形成解决方案。学生按照划分的任务列表,明确本人工作任务详细要求;针对任务清单中的每项要求,形成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初步填写任务报告书(如图3所示)。
5) 创建参考样例,列出实施步骤。为了保证项目按时完成及完成质量,指导教师(项目经理)要为每一个任务创建一个参考样例,列出详细的实施步骤并预留合适的修改时间和空间,允许学生在样例的基础上有创意、有突破、有改进。
6) 完成任务,测试提交。学生根据确认的工作任务,按照详细的实施步骤独立完成任务书所列各项任务;并对每项任务进行测试,填写测试报告;修改完善后提交工作成果。
7) 确认、验收阶段工作成果。指导教师按照学生提交的工作成果,参照项目进度计划,根据项目的实际需要,确认、验收学生的阶段工作成果,并给出评价。
4.2教学方法与手段
项目与课程教学紧密结合,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两点:
一是要区分任务和问题。传统的任务教学法,一般是按照提出任务、尝试完成任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顺序来组织教学。由于本项目的真实性,每一个任务之间具有严密的连续性和逻辑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将任务完成与问题解决统一起来,强调按时完成任务。对于涉及的技术问题,则在项目结束后,教师预留充足的时间进行项目总结和专题讲解。
二是要注意任务的时效性。通过严格的进度控制及预案保证每个任务按时完成。在教学中,对于部分小组或学生可能无法按照进度完成任务的情况,任课教师要及时为学生提供指导给出解决办法。
另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应提供完整的任务清单、操作手册、技术文档等供学生下载使用;通过QQ、博客以及论坛等网络等技术手段实时指导学生完成任务。
5项目教学效果
5.1实训学生评价
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训学生要每天撰写工作日志,最后撰写项目实训总结报告,总结项目实训过程中的收获、经验与教训,对学习的效果进行自我评价。
项目总结报告主要包括实训目标、实训时间、实训内容、实训记录、实训总结、自我评价、不足与改进等。
5.2合作企业评价
通过合作企业的全程参与,对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知识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的态度等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对采取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考核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合作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和工程师在课程结束后,认为在教学过程中直接引入实际项目的做法值得推广,尤其是在分组教学、基于任务清单组织教学等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质量控制意识、进度控制意识。
6结语
“双百”论坛会议专题网页设计与维护项目的教学设计方案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一是作为正式的网页,具有真实产品的目的性、商业性和时效性;
二是作为实训教学项目,具有教学的完整性、训练性和可操作性。通过项目教学实施,教学成果也被“双百”论坛会议举办方采用,并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作协作委员会授予“最佳服务(实训)效果奖”。希望本文的研究对于推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全成斌,杨士强,赵有健. 计算机工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 计算机教育,2008(4):100-102.
[2] 徐涵. 行为导向教学中的教师角色转换[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4):10-12.
[3] 杨立峰,吴延昌. 高职院校课程标准制订的思路与内容[J]. 计算机教育,2008(19):123-126.
[4] 徐国庆. 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几个关键问题[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4):9-11.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Project Teaching on Web Design and Making Course
WU Yan-chang, ZHANG Mai-ling
(Pingdingshan Industrial College of Technology, Pingdingshan 467001, China)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施工技术,桩基础
0引言
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将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进行有效结合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土木工程建设质量既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结构设计也需要先进的施工技术作为保障。为了能够让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更好的衔接,需要将两者的关系进行详细分析,首先要改进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创新土木工程施工工艺,从流程上进行规范,以保证施工的高质量;同时还要加强对施工技术人员和结构设计人员的培养,通过他们专业素养的提高,进一步提高我国土木工程建设的质量。
1土木工程结构设计
在土木建筑工程中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结构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水平的高低。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是工程施工以前的准备工作,如果工程结构设计不合理势必会影响施工的进程和质量,从而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要加强对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创新。从保证工程的耐用性出发,保证工程结构的承载力达到规定标准,一定要根据实际的施工环境进行合理设计。同时制定严格的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标准,在设计过程中严格控制梁、柱、板等构件的截面尺寸,因为在实际结构设计中,梁柱的设计关系到整个房屋的承载力,所以一定要保证良好的设计位置和材料的使用。
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是土木工程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在工程建设和工程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作用于土木工程建设中的每一个阶段,它包括从施工前的勘察工作,施工中的设计以及竣工后的效果观察和后期养护等。在施工过程中地基基础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以及深基坑支挡技术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质量关系到整个工程质量,所以在施工前要设计好混凝土的配合比,并且做好钢筋的连接保证焊接质量,在施工中选用防水材料和工艺,从而保证施工质量。当然在使用任何材料和工艺以前都要根据当地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施工技术的使用,做好保证土木工程的高质量要求。
3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的结合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科学合理与完美的施工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的保证建筑工程的高质量和低消耗。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可以不断优化施工流程,减少施工程序,在保证了施工建筑的质量之前,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节省材料的损耗,保证高效的施工建设效果。在进行施工前必须充分结合结构设计,这样才能保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充分发挥施工技术的作用。所以对于土木工程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都要进行严格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整个土木工程的建设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各个施工环节的管理工作,提高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让他们设计出更符合实际需求的建筑,来促进土木工程的长久健康发展。
4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关系的协调措施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是施工技术的先导,能够指导施工的进程,而施工技术则是结构设计的直观体现,所以合理的施工设计以及完美的施工设计,都能让土木工程更加高效化。
4.1加强对钻孔灌注桩基础的设计
钻孔灌注技术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的高低。在实际的施工中,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设计图纸和设备,在施工的过程中从成本以及技术出发,大部分施工人员会选择旋挖技术,它采用的桩承载力更强,质量要求更高,其使用价值与价格是相符的。采用旋挖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而且还可以起到清洁环境的作用。所以设计人员应该在施工图纸上将相应的设备进行明确标注,从而保证施工技术的可行性。
4.2在施工设计中加入深基坑支护设计
一般在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前设计单位都只会对施工周围环境进行勘察,而对于深基坑施工不做具体要求。由于在实际的设计中没有设计明确的参数值,所以在施工的时候对深基坑的设计就不存在特殊的限制。施工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经验或是通过其他专业机构来设计此项目,从而有效的解决深基坑设计问题。尤其是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设计和建设深基坑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深基坑设计的准确性。但由于技术力量的有限,具备设计深基坑技术的仅仅局限在少数专业的设计机构,目前此类技术还无法普及,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深基坑工作的发展。为此,要加快对深基坑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不断提高信息化施工水平,使得深基坑技术可以更好的配合施工技术,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高质量实施。
4.3加强对接卸钢筋技术的使用
在不同的施工单位中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接卸钢筋技术的应用。目前来说还没有对接卸钢筋技术进行明确的规定和限制,而且在一般的设计图纸中,设计人员也很少采用此类技术,所以难以保证施工的质量和效果。因为在使用此技术时需要耗费较高的成本,而且对检验报告的要求也极高,在实际操作中操作起来方便易懂,所以在施工设计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从而便于施工的开展。
4.4加强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
随着我国土木工程技术的不断改革,很多新型的施工技术都在建筑施工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也取得了实际效果。但是在施工设计的实际情况中,为了保证建筑工程各项施工环节的顺利开展和实施,就需要将结构设计与施工设计完美的结合在一起,那么就需要提高土木工程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对土木工程施工人员的技能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对施工技术和结构设计进行有效的协调管理。为了提高土木工程人员整体的素质,施工企业应该定期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新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水平,为工作人员提供和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让他们通过学习别人先进的施工技术,运用到本单位的工程建设中,从而促进土木工程建设的高质量。同时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对表现优越者进行奖励,不足者给予一定处罚,从而激发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工作人员责任感的培训,让他们将最好的激情投入到工程建设中。不断引入新人才,培养新鲜血液,为土木工程建设引入更多的新鲜空气,从而壮大土木工程建设队伍,让所有的工作人员做到与时俱进,培养符合现代化需要的创新型、实用型高素质人才。最后,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施工技术人员与设计人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因为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不可预见的问题,只有加强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才能深入理解施工设计图纸,保证施工的顺利开展和进行准确施工。
5结语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协调统一的,将合理的结构设计和科学的施工技术进行完美的结合是保证工程建设顺利开展的前提,是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所以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不断引进新技术和新工艺,以及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从而确保在施工建设中各个环节和任务的顺利开展和有效落实。尤其是在当下快速发展的经济之下,更要加强两者之间的有效结合,来保证土木工程建筑行业的稳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春苗.浅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两者之间的关系[J].江西建材,2014(23):18.
[2]张伟.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3(2):87-89.
[3]周艳娇.浅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两者之间的关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3):96-97.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 课程设计 教学改革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高等学校经管类专业的一门基础平台课,主要讲授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关键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其课程设计是学生课程结束之后,进行的一项综合性课程设计,是经管类专业学生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课程设计是使学生根据设定的题目和要求,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动手操作,完成相关实验,并最后写出课程设计报告。本课程设计主要培养学生对管理信息系统领域的全面认识,特别是从管理的角度认识信息系统和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组织管理问题等。在本课程设计中,不仅要使学生的基本技能得到训练,还需要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毕业设计等奠定基础。
一、当前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结合教学团队的教学实践,总结现有课程设计经验,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先修课程参差不齐,课程设计质量得不到保证
管理信息系统是经管类专业的一门基础平台课,不同专业的学生先修课程有差异。信管专业学生修过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和计算网络等课程,对计算机系统和信息系统的开发有比较好的认识,而财会、工商管理和工业工程等专业修的计算类课程较少,基础较薄弱。现有本课程设计内容通常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及开发的内容占比较多,未考虑到各专业学生的基础差异,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2、课程设计的资金预算有限,可供选择的实验用软硬件较少
本课程介绍的信息系统如ERP、CRM和SCM等功能复杂,系统规模庞大。如果购买商业软件进行实验,成本很高。在有限的预算下,能够用于实验用的硬件设备和软件较少。因此,现有本课程设计的实验环境和实验软件经常变动,而且不成系统。
3、课程设计的培养目标较不清晰,部分内容与其他同类课程设计有重叠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全面认识,并应用信息技术解决企业管理问题。其与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部分内容重叠。如果本课程设计不合理,往往造成本课程设计内容与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内容存在重复,教学效果不好。
二、课程设计教学改进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本课程设计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在内容上照顾各专业的差异,确保课程设计质量
由于各专业的课程有差异,基础不一,在本课程设计上,实验内容避开具体的软件设计和程序开发等内容,侧重于培养学生对企业信息系统的理解和使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会应用信息技术解决企业的实际管理问题。
2、立足开源软件,减少课程设计的资金预算
开源软件可以免费用于教学和科研,当前企业也经常应用开源软件进行商业产品的研发。本课程设计使用的数据库软件为MySQL,中间件软件为JBOSS,企业管理软件为OpenERP等。这些软件都是当前企业信息系统开发用到的主流软件。让学生在实验中使用这些主流的开源软件,不但减少了课程设计的资金预算,而且为学生未来就业打下基础。
3、明确课程设计的培养目标,合理安排实验内容
为避免与其他课程设计内容雷同,本课程设计依据信息系统项目实施过程进行设计,侧重于信息系统的实施和应用。信息系统项目实施一般包括“准备和计划”、“规划设计”、“原型测试”、“试点运行”和“全面(试)运行”和“评估和总结”六个阶段,如图1所示。依据此过程,我们设计了五个实验。系统部署、系统初始化、系统测试、系统切换和系统应用。系统部署实验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部署过程,重点熟悉数据库、中间件和OpenERP软件安装。系统初始化实验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系统初始化内容,涉及组织结构、权限、产品及BOM等数据的配置。系统测试实验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测试用例编写方法,掌握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要领。系统切换实验目的是使学生理解系统的直接切换、并行切换和分步切换的区别,学会编写系统切换脚本和合理安排系统切换计划。系统应用实验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掌握管理信息系统使用方法,学会利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解决企业实际运营问题。
三、结束语
本文针对现有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设计一套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验。这套覆盖了整个信息系统实施全过程,通过整个实验的实施,使学生对管理信息系统有较深的全面了解,并掌握了管理信息系统导入的全过程。通过几个学期的实际应用,效果不错。
参考文献:
[1]侯治平.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考核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2015(10):37 -38.
[2]潘华,王乐鹏,李丽.“管理信息系统”精品课程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5(9):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