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院内部治理体系

医院内部治理体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院内部治理体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院内部治理体系

医院内部治理体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医院 内部控制 现状 要素

长期以来,公立医院处于政府垄断经营状态,缺乏生存的压力和发展动力。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的作用更加被强调,公立医院将面临重大挑战。强化公立医院风险意识,构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在医院风险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

1.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现状

1.1现行制度

目前我国对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2006年卫生部《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试行)》的文件,该文件就医院财务会计相关控制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预算控制、收入控制、支出控制等,但是随着医院经营风险的增加,仅依靠内部财务控制的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显然已经落伍。财政部与卫生部于2010年底修订颁布新《医院财务制度》,该制度对加强医院财务管理提出更高更细要求,却未对内部控制做出指导。到目前为止,我国公立医院对内部控制还没有统一、权威的框架和系统概念,对于内部控制缺乏一个明确的、操作性强的标准体系。

1.2目前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2.1控制环境薄弱。控制环境是单位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公立医院内部环境薄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有待提高。我国相当数量的医院没有将内部控制置于医院管理的整体高度予以综合考虑,内控更多的是涉及财务、物资采购和保管等部门的工作。由于医院未自上而下地贯彻内部控制,因而制约了内控整体效能的发挥。第二,权责划分不明。医院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内部各管理部门的协调与配合。但事实上,有些医院的组织结构设置不合理,管理职能界定呈现出不稳定、不清晰的状态,缺乏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第三,人才招聘存在弊端。医院虽然采用公开招聘的方式录取人才,但是依旧存在大量靠关系、财力等方式进入医院的工作人员,因而导致医疗服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1.2.2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尚未完善。就公立医院而言,由于行业及历史的局限性,内部控制的研究和实践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内部控制体系的整体框架。第一,缺乏风险评估体系。许多医院沿袭计划经济决策方式,缺乏风险意识。医院对市场风险仅凭管理者的感觉盲目决策,缺乏风险识别、评估及应对的方法,造成内部控制失控,给医院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第二,控制活动设计不全面。现行医院的控制活动更多是参照《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试行)》设计,主要控制活动与财务、资产相关,而与医疗业务、投融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等方面的控制活动缺失。由于控制活动的不全面,导致目前医院诸多业务活动未得到有效控制。

1.2.3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目前,部分医院设置了内审部门来进行内部控制监督,但是医院内部审计部门普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缺乏独立性。内审部门的独立性是其运行的核心,缺乏独立性会严重影响内审部门履行其职责。在部门设置上,许多医院的内部审计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处于平行的地位,内审工作往往难以得到配合。在领导体制上,有些医院的内审部门属分管财务的副院长领导,使得医院内审部门丧失独立性。第二,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不明确。内部审计应该对医院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和审计,而不应该仅仅局限在事后进行控制和审计。第三,审计人员的素质偏低。医院大多数的审计人员是从会计岗位和其他岗位上调用的,没有受过专门的审计知识的培训,自身专业技能不足。

2.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框架建设

2.1制度建设

在企业管理方面,2008年财政部联合证监会、审计署等五部委联合印发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与《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两者成为构建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两块基石。内控规范和指引从企业整体层面上构建了内部控制体系,并将风险管理的理念融入到了内部控制概念框架的构建上。随着医院改革的深入,医院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加,医院风险逐渐显现,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对研究医院内部控制建设问题起到了指引作用。

2.2 内部控制框架建设

本文的观点,公立医院应参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与《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对医院现有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梳理,对照医院内部控制目标定位,从内部控制五要素方面完善医院现有的内部控制机制,在此基础上打造科学合理的医院内部控制体系。

2.2.1内部环境。第一,加强对内部控制的宣传。医院应自上而下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进行宣传,使医院内部各级人员对内部控制得到全面认识,从而为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打下基础。第二,梳理治理结构。贯彻“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思想,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使公立医院承担具体经办管理医院的职能,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卫生行政部门不干预医院的具体管理事务。医院应探索建立和完善医院理事会或管理委员会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责权,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机制。第三,进行组织结构设计。医院在遵循目标一致、权责一致、高效精简等原则的基础上,理顺并明确界定各部门的职责,形成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组织结构。第四,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制度。医院应提高人员素质与能力,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效率,确保所有员工在自身岗位职责范围内履行责任及义务。第五,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医院应加强文化建设,树立员工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坚决抵制收“红包”的现象,为医院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2.2.2风险评估。医院应该树立现代风险管理的观念,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等过程对风险进行全面管理,对具有较高发生概率、影响重大的风险优先考虑。第一,从外因和内因的角度识别风险。医院应按内控目标的要求,从外部因素(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等方面)和内部因素(人员、技术、财务、流程等方面)两个方面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如政策分析、行业标杆比较、统计推论、计算机模拟等)识别风险,列出风险清单。第二,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两个角度进行风险分析。医院内部控制并不能避免所有风险的发生,承担一定的风险是医院存在的前提。医院对风险清单中所列的风险运用定量和定性方法进行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发生后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与医院风险承受度进行比较,进而选择风险应对策略。第三,基于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的综合分析选择风险应对策略。医院在对风险事项的发生概率和发生后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风险进行分类。对于发生概率很小且发生后影响程度(或造成的损失)也很小的风险可采取风险承受策略;对于发生概率很大且发生后的影响程度也很大的风险应采取风险规避策略;而对于发生概率小但发生后影响程度大,或者发生概率大在但发生后影响程度小的风险采取风险降低和风险分担策略。

2.2.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为确保医院目标得以实现以及内部各项管理控制指令能够有效实施而制定的有关政策、程序及措施。这些政策、程序及措施是针对医院在实现其既定目标过程中可能遭遇到的风险所制定和实施的。控制活动贯穿于医院的所有层级和各个职能部门,是内部控制的主要组成部分。考虑到医院的实际情况,主要控制活动包括:医疗业务控制、预算控制、科研及教学控制、采购控制、资产控制、会计与财务报告控制、人力资源控制及信息系统控制等方面。

2.2.4信息与沟通。医院应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医院内部、医院与外部之间进行充分有效地沟通。信息传递与沟通渠道设计应确保各层级、各岗位人员能够获取实施控制所需要的信息、了解自己在内部控制中的角色与作用以及自己与其他岗位的关系。

2.2.5内部监督。医院应建立内部控制监督检查制度,对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进行持续的监督,发现并制止违反内部控制制度的行为,维护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提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议。医院的监督和检查体系从两个维度看应该包括日常监督检查、专项监督检查,内部监督检查、外部监督检查。日常监督是指医院对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进行常规、持续的监督检查;专项监督是指在医院职能职责、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关键岗位员工等发生较大调整或变化的情况下,对内部控制的某一或者某些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督检查;内部监督是指医院内部审计机构或内部纪检机构对医院内部控制的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外部监督是指会计师事务所、国家审计机构和国家纪检部门对医院内部控制的监督和检查。

参考文献:

[1]戴力辉,洪学智,刘丹等.基于风险管理的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现状分析[J].现代医院管理,2012,46(1):8-10

[2]汪丹梅,唐宝国,王岚.大型综合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2):54-56

医院内部治理体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完善 财务管理 加强 内部控制

财务状况是衡量每一个经济实体在发展过程中的即时效益。医院作为非盈利性独立核算医疗卫生机构,良好的经济效益是医院正常开展医疗业务的重要保证。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医院效益好与差。但目前,医院财务管理制度在建设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医院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完善。二是医院内部控制缺乏相应的科学性体系。三是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缺乏管理意识。管理者首先要提高自己的财务管理意识,强化医院的财务建设,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医院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从而全面提升医院的管理工作。

一、医院财务管理制度概述

(一)医院财务管理的涵义

医院在正常的持续经营发展过程中涉及到许多财务的问题,如医疗器械的招标采购,医疗药品和耗材的采购以及医院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的款项支付等,都属于医院的财务管理方面问题。面对这些财务问题,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对这些支出和收入的资金进行全面合理的管理和控制。

(二)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正确的财务管理方法能保障医院财务的正常运作,明确医院财务支出的的方向,为年度预算打下基础。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只有对医院的财务状况有清楚的认识,了如指掌,才能为医院领导提供参考信息,以保障医院工作的顺利开展。明确医院有多少闲置资金,才能做好医院的应急准备,为医院所有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三)医院财务管理的目标

医院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保证医院的内部工作顺利有序的开展,合理有效的控制成本,保证医院正常经营,资金往来合法合规,各项资产安全有效,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有效提高医院资金使用效率,维护医院可持续发展,为社会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在遵守国家医疗卫生相关制度的前提下,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医院财务管理的内容

1、医院财务预算的管理

医院财务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对所购医疗器材、医疗物品药品成本进行预算控制和管理,对于大额资金使用应通过领导班子集体研究,集体决策。

2、医院财务对医院收入进行管理

国家对医院的各项收入都规定有标准和范围。医院各项收入要做到收入合法,支出合规。医院财务部门要引导各个临床科室做好医疗业务收支的管理工作。

3、医院财务对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

包括医院的医学建筑,绿化建筑,医疗器械,办公设备等固定资产进行编号和管理,明确责任,确保资产不被侵占、挪用、流失,避免重复购进,重复建设,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二、分析医院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财务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缺乏管理意识

医院是一个专业性和学术性比较强的场所,这里的专业性主要是指临床医学医疗方面。医院领导班子成员也都是由医生出身转为行政管理的多。由于领导成员缺欠相关专业知识,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则主要由财务部门负责人负责把关。财务部门负责人不仅要熟悉会计业务知识,还要有相关的经济学知识和管理学知识。财务部门的工作不能只停留在记帐和出报表这些日常的工作上,还要主动参与医院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工作中去。作为院领导的左右手,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医院财务状况,对存在问题提出建议和措施,以供领导决策作参考。

2、医院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完善

医院管理者对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加上财务管理者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缺乏资金管理的科学性,致使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缺乏相应的体系,在制度建设和管理方面不完善,缺少内部控制措施,缺乏监督监察制度,无法保障医院资产资金的安全高效运转。

3、医院财务预算决算问题没有得到重视

由于受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医院历来对预算工作不重视。医院也没有建立有关预算的规章制度。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对预算工作缺少专业性,所以做不好医院相关业务的成本预算等工作。

(二)医院内部控制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1、医院管理者对内部控制重要性认识不足

内部控制制度可以说是近年才出现的新生事物。财政部等五部委于2013年联合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从2014年1月1日起实行。医院的管理者一般都认为医院是治病救人,为人民服务的服务行业,往往只重视医疗临床业务,忽视对医院的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工作。对于内部控制制度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更是没有足够的认识。

2、内部控制缺乏相应的科学性体系

内部控制对财务工作的运行和管理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以及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但是大多数的医院内部控制体系没有建立或不够合理和完善,不能让内部控制发挥作用。这样使得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存在漏洞,让人有机可乘。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就缺乏相应的监督监察机制,从总体上影响整个医院财务管理工作。

三、完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促进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

医院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服务机构,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期望值大幅度提高,其自身的发展所遇到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在发展过程中会存在一些不成熟的因素是在所难免的,所以医院管理者要正确认识医院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找出解决对策,寻求医院的良好经济效益,保证医院各项业务的正常运转。

(一)提高医院工作人员对财务问题的认识和重视,加强医院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

首先医院管理者应树立财务管理意识。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持续推进,医院的生存发展摆在了医疗卫生工作者的面前。医院工作者应逐步并彻底的改变医院为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忽视医院经营管理的观念。医院要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聘用比较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实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原则。对会计学、经济学、法律学等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同时在建立制度方面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比较容易得到医院其他工作人员的认可和肯定。平时也要注意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学习相关的财务管理规定,学习基本的财务管理知识,锻炼他们对待业务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为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二)做好医院财务预算和决策,及时对医院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返馈

对医院的医疗器材购进、药品购进等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做好数量、质量和价格的预算,预算之后应积极的上报给领导,领导班子对预算进行合理的论证、评定并给出修改性意见。预算成本经过审批之后要严格按照预算推进实施。财务管理方面,做到帐、证、表、物相一致。做好收入和支出比例的核算,准确核算净利润,而且定期进行比较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提高医院整体经济效益的对策和措施。

(三)建立科学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大财务监督监察力度

医院财务部门应该建立科学严格的内部控制体系,做好岗位的职责分工,明确每个岗位的基本职责,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使员工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单位应实行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轮岗制度,明确轮岗周期,确保不相容岗位互相分离,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

要充分发挥医院内部控制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保证每一项业务的开展都有章可循,实行不相容岗位分离,加强员工内部的制衡。每个人都要明白自己的职责所在,加强员工的道德建设,严厉打击越权现象,为自己谋取私利的违章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大财务监督监察力度,不定期进行专项审计,对特殊关键岗位实行强制休假,经济审计制度。

四、结束语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正在持续进行中,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也在新的形势下需要不断地提高和完善。医院的管理者要正确认识到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对症下药。对医院的财务状况进一步加强管理,同时进行医院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建没。这就要求医院的财务工作人员熟练掌握财务业务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意识和风险控制意识,将专业知识与管理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医院经济效益,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自觉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事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秋燕.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促进医院内部控制[J].中国经贸,2014,(4):173-174

[2]曹济永.新形势下医院财务管理的完善措施[J].时代经贸,2014,(2):33-33

医院内部治理体系范文第3篇

一、医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现状及原因

(一)对内部控制重视不足 公立医院从经济来源上属于财政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上隶属于大学医学院,同时属于公益性质的医疗行业单位,因此医院的管理处于卫生部、财政部、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大学医学院、国资委、医保局、物价局、医疗协会等多重领导下。多重领导的结果是上级部门容易忽视医疗机构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管理。如《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试行)》条例,是卫生部于2006年制定。财政部与卫生部于2010年底修订颁布新《医院财务制度》,对加强财务管理提出更高更细要求,却没有对内部控制作出指导,没有推荐合适的内控体系构建方法以及处理内控问题的标准规范。

(二)风险意识不足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医疗行业竞争激烈,医院为抢夺发展机遇,盲目购置医疗设备和兴建大楼,医院贷款发展,这种快速扩张势必增加医院财务风险、医疗风险与管理风险。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医院对内部控制的理解局限于财务控制或职务分离,没有建立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内部控制体系。形成反差的原因是医院的管理者多来源于临床医疗,缺乏专业管理培训,同时员工安于现状,缺乏忧患意识与风险意识。

(三)内部控制制度贯彻不力 一些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形同一纸空文,遇事不按制度执行,依赖上级的指令,其中有几方面原因:一是内部控制系统缺陷,如制定时没有充分考虑可执行性,或是实施计算机信息化后风险改变,但制度没有更新从而无法操作;二是培训考核不到位,如没有对员工进行新制度的宣传培训,员工不理解不重视,同时缺少考核指标,无法对员工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并进行激励或约束;三是审计部门机构设置定位不当,且人员配置通常不足,审计不作为,没有发挥监督作用;四是缺少业务支持系统(措施方法),没有充分利用现有的办公网络进行及时有效的信息传递。归根结底,是许多医院管理者没有从思想上重视、没有切实推行。

对于上述医院内部控制现状及原因,在构建内部控制体系时,要重点加强医院管理者与员工的风险观念;选择恰当的方法构建医院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同时加强内部审计、或者设置风险控制部门;并强化对执行者的考核与激励,以确保证内控制度得到有效贯彻执行。

二、医院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一)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原则 针对以上医院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在构建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内容完整原则。内部控制体系应覆盖医院的各个部门和全体员工、覆盖医院所有的风险活动。

(2)系统规范原则。内部控制体系可从内部控制大纲、分项目的基本控制制度和具体化的操作手册三个层次展开,并采取条文、流程图和表格等规范的表达形式。

(3)操作实用原则。内控制度的执行者是具体员工,因此制定时要善于运用流程图和控制表等方式,帮助员工理解接受,使制度具有可操作性与应用性。随着风险的变化,及时检查更新制度。通过合理的考核指标和激励约束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保证制度的有效执行。

(4)牵制协调原则。对医院现有的制度和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使每项活动都必须经过相互制约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控制环节。对业务授权、业务执行、业务记录、财产保管、业务核对等不兼容职务坚决分离控制。协调并衔接各项制度与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内控成本。

(5)公开透明原则。医院的内控制度在编制时,要在适当的范围内公开,如职代会、院周会等,征求听取相关部门和员工的意见。在制度生效后,要及时借助办公网络或书面方式传达到相关部门与员工,同时做好制度的讲解辅导工作,使员工理解制度的重要性与执行的必要性。

(二)内部控制体系构建方法 借鉴COSO风险框架,内部控制规范将内部控制的要素归纳为: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大方面。结合医院内控体系构建原则,创新设计“医疗机构树型结构图”构建方法,如图1所示。

在这张树型图中,大树的树根是医院风险活动的每个风险点,盘根错杂,正如医院内外风险重重;大树的树干反映内部控制体系是针对风险活动构建,目的在于控制风险;大树的树枝是内部控制体系构成,即恰当的表达形式、内部控制五大要素、以及系统层次结构;大树的树叶是根据内部控制要素扩展开的具体内控标准与控制措施。在具体运用“医疗机构树型结构图”方法构建内部控制体系时,有两种方式:

(1)自下而上的成长法。大树成长总是从生根发芽开始。医院首先评估当前的和潜在的风险,参照树型图的自下而上图示,会同相关部门从风险管理角度制定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具体编制时,内控大纲和基本制度的制定可以用条文表述,操作手册可以用流程图或表格形式清晰描述。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灵活多样,需要根据医院实际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2)上下对比的修剪法。小树长成大树,要注意修剪。内部控制制度在制定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制度总会有滞后。当医院发现新问题新风险时,要根据风险变化与医院成长,对比医院目前的风险活动和原有的内控措施,及时更新内控措施、调整内部控制体系。

运用“医疗机构树型结构图”方法时,必须先作好风险识别与分析,在此基础上采取适合的措施,建立起的内控体系才会成长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三、医院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具体措施

(一)控制管理活动中的人事政策风险 医院一切与员工有关的录用、调动、培训、奖惩等活动中都存在风险,特别是当医院高薪引进人才,但忽视培养和关怀、或疏于考核管理,就会面临人才能否留得住和能否为医院创利的人才引进风险。识别人事政策风险后,医院实施内部控制制度:以条文方式对内部控制措施进行叙述,形成包括大纲、基本制度和员工手册三个层次结构。其中人事政策的内控措施包括:一是完善内部环境,具体通过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产生对医院认同感与协作团结,以及编制、补充整合现有人事制度;二是加强风险评估,对人事活动中存在的人动风险予以重视,加强识别和分析,通过多种控制活动规避降低风险;三是采取多种控制活动,如培训讲座、职务轮岗、绩效考评、岗位评价标准等;四是加强信息与沟通,通过职代会商定重大人事制度、编制发放员工手册、在办公内网上刊登培训信息等方式帮助员工参与制定和熟悉医院人事政策;五是内部监督,包括工作检查、与员工交流、重要岗位人员离职审查等。

(二)控制财务活动中的现金风险 医院现金流转从收费处到核算室,每一个现金链环节都要加强风险识别与分析,为控制隐患的现金管理风险,编制现金内部控制制度。具体可以采用条文形式编制总纲与基本制度,采用流程图形式表述各部门和各项工作的业务流程,目前已经编制完成财务部工作制度与财务部控制制度。例如为避免收费人员下班前过多现金压库,产生挪用和遗失风险,规定每位收费人员必须在当日银行解款前上缴所有现金收入;对退费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欺骗风险,规定要求每张退款发票必须有医生、患者和两位收费人员签字,并附退方等原始单据;对核算室的现金风险,除职务分离控制外,还有加强教育培训、授权控制等措施。

(三)控制医疗活动中的计算机网络故障风险 当计算机收费结算系统突发故障时,会造成挂号、收费、发药以及检查化验等整个就诊流程的瘫痪,给患者带来极大不便,给医院造成负面影响。为避免计算机网络故障与医保网络故障风险,医院一方面加强对院内网络与医保网络检查,确保信息传输;另一方面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规范应对信息故障。首先,医院针对计算机网络故障风险编制《信息系统故障应急预案制度》,具体包括报警清障流程、应急措施流程、应急措施解除流程、相关负责人、宣传告示和应急预案实施流程图等内容;其次,医院将应急预案制度传达到与就诊流程相关的各个部门与工作人员,人人都要学习掌握预案制度;最后,医院设置模拟网络故障,情景考核各部门与人员的应急操作与预案规定是否一致。通过以上措施,当发生信息系统网络时,各窗口工作人员均能作到沉着积极应对,引导患者进行应急就诊,建立良好的医院形象。

四、医院内部控制体系的保障与完善

(一)内部控制体系运行保障 具体包括:

(1)内控制度统一管理。目前医院对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实行分散保管:财务会计制度由财务部保管,医疗质量控制制度由质控办保管,人事政策制度由人力资源部保管等,分散管理的方式容易导致制度在部门间沟通不畅和制度遗漏等现象,也不利于医院内控系统的构建。建议医院调整管理部门职责,设置制度归口管理小组或部门,借鉴档案管理规范,对医院所有内控制度集中保管和整理,编制制度清单和制度汇编,并根据内外环境变化及时更新。

(2)加强医院内部控制执行力。医院的内部控制体系制定实施后,要重视制度的贯彻执行,具体可以通过加强与员工沟通以及实施考核激励等措施。《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八条规定“企业应当建立内部控制实施的激励约束机制,将各责任单位和全体员工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纳入绩效考评体系,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医院的激励约束方式如图2所示。

(二)内部控制体系发展完善 在医院构建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实施过程中,通过运用“医疗机构树型结构图”方法,以控制风险活动为目的,制定工作流程、管理办法和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融入到医疗管理的各个方面。实施中发现,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不仅仅是医院表面上制度体系的建立,实际上是一场全面、深刻的医院管理变革。由于事业单位的工作惯性较大,人员风险意识与习惯改变要循序渐进,内控体系的构建具有艰巨性与渐进性。但内控建设的定位始终是要追求高质、高效,所以接下来的工作仍要坚持原则、稳步推行,把风险意识贯穿到筑建医院内控体系的全过程,突出抓好重要岗位和薄弱环节控制。

医院内部治理体系范文第4篇

(一)医院内部制度不健全

医院内部制度是医院进行管理的根本,不健全的制度就会直接导致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无法开展有效管理。医院内部组织结构杂乱、管理制度松散,就会直接导致财务管理上的混乱情况。很多会计人员也会这种混乱情况下,为一己私利,可能出现违规操作、贪污医院钱财等情况出现,使医院蒙受资源和财务上的损失。另外,医院没有有效的资源管理措施,造成医院在进行设备以及药品采购时,没有按照优质优价原则来采购,造成物质质量没有保证,最终也是导致医院资金受损。这样看来,加强并完善医院的内部制度对于医院来说是至关重要,不断可以实现内部的改革提升,还能规范会计人员工作,提升医院整体效益。

(二)医院内部审计监督部门执行力不强

医院内部审计监督执行力差是现在普遍存在于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中的一个重点问题。由于没有科学和完善的部门预算编制方法及控制过程,造成医院内的审计仅是医院领导根据过往数据进行的预算编制,而且内部控制审计监督也缺乏过程的严谨性,经济行为的产生根本没有科学性的指导。

(三)医院的信息科技不完备

高科技信息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并以较快的速度强占了国内各大行业及领域。医疗机构也在社会需求不断提升的要求下,加入到了新型信息业务开发的行列中,呈现出多种形式适应人们的需求,如掌上医院、网络预约挂号等等。这些形式的出现,对于医院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于财务会计控制来说,却是增加了管理上的难度。

二、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解决方法

(一)构建完善的内部制度体系

要落实和开展医院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管理,首先就要建立健全的内部制度体系作为后盾和支持,这就需要从监督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内部评审体系的建立两个方面来完成,这样不但可以将医院财务会计的监督落实执行,还可以加大对会计人员的监督力度,控制违法违纪现象的出现。对于各部门,医院要进行清晰的责任划分,使各部门不但了解自己的责任,还能更好的发挥其职能,真正实现权责统一,各行其责。医院的物资采购,一定能要做到严格把控,本着对病人负责的态度来做事。相关人员要做好质量、价格的市场调查,在保证物资品质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采购。

(二)完善医院内部稽核制度

有效开展医院内部稽核,可以帮助医院实现风险的规避,同时还能从根本上加强医院的监管和督查力度。鉴于这两点,医院必须重视日常的稽核管理工作,并要进一步加强软件及硬件上的配备,对员工的综合素养进行全面的提升,与此同时,还要配合实际工作的需求。

(三)加强医院预算管理控制

要加强医院的成本管理控制,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加强医院对成本的有效控制,包含了四项基本内容即成本核算、成本预测、绩效评估以及成本控制。首先,要采取合理措施加强对管理费用支出的控制,采取指标性管理可以有效实现;其次,要将全成本核算作为实施的重点措施,加强对各科室医用材料消耗情况的监控,实现严格性和动态性。最后,各科室要对低值易耗品和医用材料的领用加强控制和管理的力度。针对库房,一定要严格管理,核算开展有效的事前控制,做到医疗成本的合理控制。

(四)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

医院方面也要适应社会发展,积极的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到管理中,创建适合医院发展的信息系统,从根本上提升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由于现在很多医院没有实现信息化管理,不但阻碍医院做出正确决策,同时对于资源,有会产生大量的浪费。另外,由于繁琐的医院手续,不但使病人无法尽快得到治疗,也妨碍了医院效率的提升,不但对信息的保存、交流产生极大影响,也会造成由于信息混乱导致的严重情况。医院实现了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完成对信息的有效存储和修改,还可以提升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失误,并建立起了信息交流的有效通道。另外一方面,医院将信息技术和会计业务实现有效结合,可以帮助医院及时获取信息,从整体上完善医院会计内部的控制与管理,促进医院的发展。

(五)提升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只有提升了会计人员的素质,医院的会计管理工作才能实现提升,才可以从根本上促进医院的良性发展。医院会计人员,一定要具备高专业素质和综合性素养才可以完全胜任医院会计的工作。对于会计人员的上岗,医院会首先对其的品质及知识量进行评估,然后对其开展专业化的知识及责任感的培训。通过这些培训项目,来加强会计人员的责任意识,规避违规行为的发生,保障医院的经济效益。对于培训,要实现定期化,不断的增强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整体素养,并创造机会可以晋级和考证,不但帮助他们实现了自身价值,也提升了医院的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

医院内部治理体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医院;内部控制;管理;问题;对策

内部控制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部分,关系着医院的日常运营和长远发展,同时也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产生重要推动作用。内控管理不仅要求对医院各项财务活动进行合理预算,也要充分考虑到医院内部责任及各个利益因素之间的对等关系。尤其是新医改方案实行后,医院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已经成为各大医院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

一、医院内部控制的原则

1.全面原则,全面原则表现在医院内部管理涉及面广,不仅要重视医院的短期管理,还要符合医院的长期规划和愿景。

2.合法原则,合法原则是指医院要把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作为领导基础,在符合法律规范的范围内,结合医院自身特点制定具有可行性的内部管理制度。

3.制衡原则,制衡原则表现在医院内部管理必须在治理结构、业务流程、机构设置、责权分配等问题上建立相互监督和相互制约的有效机制,同时在建立内部管理机制时要考虑到医院的运营效率。

4.公益原则,公益原则表现在医院是为社会服务的、是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的,不管医院的市场怎样变化,医院的服务社会的公益性不能发生改变。

二、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现状

1.没有对医院运营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人,医院不仅面临来自国家、同类医疗机构等外部环境的压力,还面临着内部的财务风险、医疗风险等。但由于长期以来的管理习惯,医院对这些风险的并未有效的防范,往往出现问题才解决,缺乏事前控制。具体工作中,对于医保政策解读不准确,造成结算金额的损失;基础设施建设和购置大型医疗设备时,缺少进行可行性分析;“三屯一大”往往留于形式,无预算控制;采购招标过程不规范;资产物资盘点手续未能及时进行等等。面对这些风险仅仅靠问题发生后,才想办法补救,是无法有效的预防和应对的。

2.缺乏内控监督管理体制

内部审计部门不仅是医院开展内部监督、评审的核心机构,也能够对公立医院内控制度的完善产生重要推动作用。现阶段,很多医院未设置内部审计部门,而是将审计工作交由财务部门集中管理。这种做法导致审计部门成为财务部门的附属机构,因此无法对医院内控执行效果做出科学、客观、准确的评价。

3.内部管理体系不完善

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可以保证医院的日常经营活动开展和财产安全完整,但是目前很多医院在内部管理上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制度不够系统全面,内部控制意识较为淡薄,内部控制措施较为缺乏,因此无法发挥内部管理的真正作用。

4.工作人员素质需进一步提升

内部管理的实行始终是需要管理人员来操作,因此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业务素质相当重要。目前大部分医院的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知识更新慢,实践操作能力不强,职责意识较弱,其缺乏主动性和责任心的表现容易给内部管理增加一定难度。同时发生新问题时,内部管理没有相应的制度作出及时的调整和补充,这种缺乏前瞻性的管理制度也容易影响内部控制。

三、完善医院内控管理的有效策略

1.加强风险控制

对全员进行风险教育,明确医院的内外部环境,加强风险意识,使职工参与到风险的管理中来,及时发现,及时汇报,及时控制。对于医院的内外部风险评估,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合理评估,并定期的对评估结果做出适当修正,以保证对风险作出全面客观评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风险评估的周期,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外部环境、经济活动或管理事项等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及时对经济活动风险进行重估。

2.提升工作人员素质

在医院会计控制系统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定期提升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的从业素质和工作能力,加强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收集相关人员信息,及时掌握工作人员的思想变动与行为状态,做好预防工作。由于会计人员是内部管理制度的具体实行者,医院要加强他们的职业道德提升、法律意识培养、工作素质提升等,并且加强业务培训,更新专业知识、强化业务能力和专业技能,使相关工作人员具有高度的控制能力和过硬的专业能力。

3.构建健全的内控管理评价监督机制

建立内控管理评价监督机制是完善医院财务制度的根本途径,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及时发现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漏洞和问题,便于进行纠正和调整。通过实时性的监督财务内控制度的实施状况,能够进一步了解制度效应的发挥,追查相关负责人的职责,制定有效的内控管理方案。在评价监督机制中要明确的列出财务审批的具体内容、时间,杜绝越权现象的发生,可以使社会公众和舆论也参与到监督过程中,实现评价监督主体的多元化,将最后的审批结果提交给上级财务管理人员,为医院财务管理决策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提高医院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4.进行全方位的风险测评

在日益激烈经济竞争的情况下,医院管理层应该提高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努力提高风险管理水平。这对于保证医院平稳发展,提升医院的持久竞争力是有力的保障。在医院进行重大决策和购置大型医疗设备时应该由院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与操作科室、设备科、财务科、审计科、经济管理科以及纪检科等有关科室进行科学论证组织计划实施的步骤,而后进行集体商议决策,多部门共同协作是医院的经营策略得到落实和实现利益的最大化,避免盲目投资。还应该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将经济活动和内部控制流程嵌人到医院信息系统中去,做到归口管理,是内部控制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内部控制更科学、更准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