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工实训安全规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类专业学生的培训目标是维修电工中级工,学生在三年内掌握的技能要达到中级工应知应会标准,所设置的实训项目一般包含有电工基本技能、照明线路装调与维修、电子技能、机床控制线路装调与维修,到后期增加PLC应用和变频器应用等新技术,通过实践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成为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电工专业实训作为取证实训,必须做好安全技术培训。学生技能的形成是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实践来重复教师所演示的动作和反复练习来实现的,因此指导教师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应始终贯彻“安全”二字,使学生在校实训期间就形成良好的安全操作意识和规范化的操作技能。
一、电工实训安全问题的表现
电工实训是职教实训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训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由于电工实训的专业性常常需要处在交流380 V的强电环境中,所以实训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具体表现为:(1)实训过程中的意外事故:电工实训过程中,学生由于缺乏安全意识不够谨慎或因操作不规范而发生一些意外危险。例如,单、多股导线剖削过程中,部分学生因手法不正确,造成手指割破;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中,电器元件安装时,相当一部分学生螺丝刀使用不当,伤手现象屡见不鲜;因线路连接错误,通电调试失败后,未切断电源就急于查线而造成触电事故等等。(2)实训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电工实训中还存在隐患问题。例如,实训休息期间,趁指导教师不在现场时,学生私自通电调试线路,在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触电隐患;因指导老师配备不足,在带电实训操作时,实训老师很难全面关注每个学生的操作,有可能形成事故隐患。
二、安全问题现状
1.基础硬件条件的不足
由于资金有限,学校实训场地不能完全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部分设备设施亟待修理或更换。部分学校在设备、设施方面考虑不周,例如380 V、220 V的设备未安装漏电保护开关,当学生操作不当时不能及时断电容易造成触电事故;配电房或配电箱未加锁或无遮栏保护等。
2.学生安全意识淡漠,不重视规范操作
职教学生综合素质较低,相当多的学生存在厌学情绪,安全意识淡漠,“三级安全教育”效果不明显。同时,很多学生缺乏对就业岗位技能和工作环境的了解与认识,在实训课上忽视老师所反复强调的规范操作,操作行为不够规范和严谨,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安全事故发生。以照明线路装调为例,作为指导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装调线路时必须戴线手套以起到保护作用;常用工具使用时需注意技巧和用力大小,而这些都是学生容易忽视的细节。
3.规范性操作技术指导不足
电工实训教学的内容,涉及很多实际生产中的安装、调试、检查和维修问题,这要求实训指导老师不仅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指导技能,也需要具有较高的实践技能。例如,线路检查中,需要注意导线颜色;切断电源时先断相线后断零线,接线时先接零线后接相线;相应器件、端盖安装时拧螺丝应按对角线上紧等等。另外,实训教师还要担负安全责任和器件的维护管理任务,责任重大,需要实训教师用较多的时间去保障设备和器件的正常使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但目前多数学校缺少合格的实训教师,师资配备力量不足,实训教师进行了实践项目的操作规范性演示后,因所负责的学生数量过多,往往无法对学生进行全面细致的指导,更无法监督到每一个学生的操作行为规范。
三、如何贯彻“安全”主线
(一)建立完善的实训环境,为安全实训提供保障
1.建立完善的安全规程
因电工实训是取证实训,其实质是电工岗位的技能培训,实训场所及设备的安全标准首先是生产现场的安全标准。为此,学校教务处(或实训处)应按国家的相应职业与设备的安全要求建立电工专业实训安全制度和实训安全操作规程。如,电工实训室的电气安全制度,用电设备安全使用要求与电工实训安全操作规程。另外,在实训场地内各种涉及安全问题的地方都应标出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操作要求。
2.建立各类实训设施的安全检修制度
设备的安全问题是必须重视的因素。建立完善的各类电工实训设施安全检修制度,对于保障电工实训顺利进行具有积极效果。实训设施安全检查的基本内容包括:通电设施的绝缘电阻是否合格;保护装置是否符合标准;保护接零和接地是否正确、牢靠;实验台部件是否齐全有效、安全电压是否在范围内;电气设备、电器元件是否有损坏等等。对于实训设施检查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及时修理或更换,以保证实训课的顺利实施。例如,调整各实训室内漏电保护开关的整定值;实训设备指定专人负责;坚持期中、期末的设备、设施电气安全检修等形成制度。规范化的制度实施可以较好地保证学生人身安全。
(二)强化实训师资,有效地进行实训指导
“教”和“学”是相互的;在电工实训过程中指导教师的言传身教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目前,在职教实训教学面临的情况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实训师资缺乏,另一方面是已有的实训教师负担较重,无法对全体学生的实际操作提供全面有效的指导。全面强化实训师资力量的途径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积极培养或引进具备资格的电工实训指导教师;另一方面,对现有的实训教师采取激励措施,为实训教师提供理论、实践技能学习与提高的培训或进修机会;减轻电工实训教师的工作负担,提高其工作效率,从而为实训教师对学生规范性操作技能的有效指导和电工实训课的安全提供保障。
(三)多种方式激励学生,增强规范操作的安全意识
1.采用多种方式激励学生,提高操作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电工实训应突出“做中学,学中做”的项目教学方式,有效地培养学生对电工的兴趣。我们可以通过竞赛方式,以个人、小组竞赛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以课题制作方式,制作万能充电器、防盗报警器等家用小电器,可以在学校展示柜展示,也可以让学生带回家展示其实训成果。这些方式可以产生较好效果,增强学生对动手操作的自信,提高其实训规范操作的积极性。
2.引导学生了解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环境
利用多媒体教学、现场参观实习、工作场景模拟等方式增加学生对电工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了解,对岗位任务、工作环境以及工作中的安全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例如,学生可以在实训教师设置的工作场景中通过安全员、操作员等角色扮演,明确自身岗位的安全要求。学生明确电工操作“安全第一”,从而在校实训时强化安全意识,在实训时以负责的态度进行规范化操作练习,养成良好的安全操作习惯。
3.安全意识的强化
实训指导教师应坚持对学生的安全意识进行强化,做到入门教育讲安全,课前教育讲安全,巡回指导抓安全,课后总结评安全,培养学生具有安全规范操作的习惯。例如,每学期实训前的“三级安全教育”,从班组、车间、学校层面讲安全,达到入门教育提高学生对安全操作的重视程度;每次实训前学生集合时均应强调该实训项目的安全注意事项,要求进入实训环节时必须检查工具的绝缘是否良好、电笔是否完好等;指导教师在演示操作时,必须按照规范操作进行演示并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在指导教师巡回指导期间,必须针对学生操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时指出并要求立即改正,同时让学生安全员明确该不安全因素可能产生的危害以及及时制止的重要性;在下课前的学生集合讲评时间,指导教师必须针对本次实训环节中学生所涉及的安全问题再次强调,明确危害性,要求学生必须按照规范操作。
总之,在“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前提下,通过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在电工实训中“安全”贯穿整个实训环节,通过硬件和软件的更新,建立完善实训环境,促进实训指导教师对全体学生进行有效指导中贯穿“安全”主线,强化安全操作;通过教学方式、方法的变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加其对电工实训的兴趣,增强其电工操作时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规范化操作技能,对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迅速适应并胜任工作有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6S管理 实训教学 职业素养
维修电工技能实训是一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技术基础实践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电气安装、调试操作技能、故障分析、修复及设备检修技能、工具的使用与维护,仪器、仪表的使用与维护和安全文明生产等知识与技能,并具备维修电工中级水平,以期达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高职业素养的面向职业岗位群的高端技能型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对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调查和对用人单位访谈,发现尽管通过该门实训课程的学习,学生在将来的就业岗位能够胜任电气控制系统安装调试工作,但缺乏基本的操作规范,没有标准作业和安全文明生产的意识,学生的生产行为不符合工厂实际生产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在对学生掌握职业技能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先进的管理理念。
1 6S管理方式
6S就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ECURITY)六个项目,因均以“S”开头,简称6S。它是指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包括人和物)所处状态不断地进行整理、整顿、清洁、清扫、提高素养及安全的活动。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革除马虎之心,养成凡事认真,做到自觉维护工作环境整洁明了,培养文明礼貌的习惯。整理,即将工作场所中的任何物品区分为必要的与不必要的,必要的留下来,不必要的物品彻底清除。整顿,即必要的东西分门别类依规定的位置放置,摆放整齐,明确数量,加以标示。整顿活动是建立在整理的基础上,是对整理活动的再深化。清扫,即清除工作场所内的不必要物品以及脏污,并防止脏污的发生,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清扫活动是对整理、整顿活动的深化,是整理整顿后的具体行为要求。清洁,即清洁活动室,维护整理、整顿、清扫的成果,将上面的3S 实施以标准化、规范化的形式贯彻执行下去,并持续地改进。素养,即通过宣传、贯彻6S管理体系,人人养成遵守规范的习惯,依规范行事,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公司职业氛围,整体提升公司员工的职业化水平。安全,重视成员安全教育,每时每刻都有安全第一的观念,防范于未然。以营造安全生产的环境。6S管理的精髓是: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6S管理的作用是:提高效率,保证质量,使工作环境整洁有序,预防为主,保证安全。6S管理起源于日本,之后在英、美等国得到推广。6S管理进入中国后,也因其行之有效,管理理念和方法迅速得到发展,运用领域已由传统的制造业发展到各行各业。
2 6S管理方式在实训中的运用
为使6S管理理念更好地融入到实训教学工程中,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实际情况和结合本课程特点以及因材施教教学原则,我们制定了表1所示的“维修电工技能实训6S管理量化标准”,以此来约束学生的操作,提升学生对先进管理理念的理解,培养职业素养。
实训开始时,向学生介绍有关6S的基本常识,使之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提前制定实训分组名单,建议分组时按照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来分配,一般为每组4人,设组长1名,组长负责本组学生的具体量化工作。班长负责全班考勤,并协助实训教师协调全班整体的实训过程监督。
表1中各项具体含义是:
2.1 整理 严格禁止学生将早饭等食物带入实训场所,保障实训场所通道畅通,无障碍物。实训课前组长负责提醒组员将实训工具等用品按规定摆放位置摆好。不配合管理的,参照表1要求计分。
2.2 整顿 按照实训教师的要求,确定物品放置场所,标明放置场所,提出物品摆放要求,确定管理人(一般为组长),定期检查。
2.3 清扫 上下午实训结束前10分钟需清扫实训区域,包括实训设备、桌椅、地面。不得借口下次再来打扫,养成随时清扫的习惯。实训场地整体清扫工作也应如此操作。
2.4 清洁 工量器具每次用完均需擦净,按时保养,防止生锈。机床排故设备中有大量的电器元件,常常会由于雨天潮湿和灰尘等因素导致元件受到腐蚀或造成元件间的短路,引起非设定的故障,应当及时清洁。设备若长时间闲置,该设备应封存。
2.5 素养 强化安全操作规程的教育,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严禁串岗。根据表1的6S管理量化标准制定表2所示的记录单,对组员进行量化考核。该考核成绩占实训总成绩70%。每天实训结束后统计,第二天晨会张贴在显著位置,对表现良好的学生及时表扬,使其本人增加信心,引导其他同学向其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素养养成。
2.6 安全 学生必须接受安全教育,牢记安全用电知识、消防知识、电工人身安全知识、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及触电急救知识。凡旷课或请假的学生必须补上安全教育课,经过培训后方可进行有关的设备操作。不得带其他班级的学生进入电气实训场所,严禁窜岗或擅离岗位。未经实训教师同意严禁私自开启有关设备电源,严禁用金属丝(如铅丝)绑扎电源线,严禁用潮湿的手接触开关、插座及有金属外壳的设备,严禁用湿布揩抹上述电器,堆放物资、安装其他设施或搬移各种物体时,必须与带电设备或带电导体相隔一定的安全距离。警钟长鸣,确保实训安全进行。
2.7 实训效果评价 每个项目实训完成后,都要进行集中总结,先由学生对所在小组的工作成果进行总结,再由指导教师和其他组学生对其实训效果进行点评,使学生通过互相评比实训效果间的差距来反思自己的行为,并做出改进。每次评比活动结束后,将选取1个最佳实训效果在讲台上展览,让大家感受到有良好的操作习惯就会出优秀结果,以激励学生职业素养的逐步养成热情。
整个实训效果评价和总结是通过由实训教师团队组成的评价组对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和技能进行评价,以答辩的形式进行。
3 结论
实践证明,按照上述6S标准进行实训过程控制实施,使学生感到了实训过程的严肃性、职业性和实用性。从一开始的抱怨、逐步适应和最终养成习惯,从对学习的盲从到积极比拼,最终他们都能自觉地遵守6S标准,专业技能大大提高,他们对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同时也改变了以往实训环境脏、乱、差的情况,成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规范意识和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日]佃律志著.图解丰田生产方式―图例解说生产实务[M].滕永红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2]孙兵,张晓明.6S精益管理一本通[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
【关键词】维修电工 实训指导 实训室管理
现下多数高职高专院校普遍推行“双证”制——毕业证和职业技能证,如电焊工、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维修电工、汽车维修工等,考证技能培训已成为高职高专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我国维修电工人才,主要来源于中高职院校的培养和输送。因此,在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对维修电工考证进行实训指导,提升维修电工操作技能,便成为了从事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机构值得探究的问题。现以我院现行中级维修电工实训教学为依托,提出一些见解,以便和同行分享经验,共同提高培训质量。
一、完善实训教学的软硬件资源
随着办学规模扩大,电气类及相近专业学生考证需求越来越大,要满足维修电工考证的需求,提升培训质量,组建和开发维修电工专业实训室显得十分重要。08年值迎接教育部评估,院系领导研究决定, 在原有教学条件的基础上, 加建几间满足电气自动化专业模块教学和中级维修电工考点的实训室。实训室的建设以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训模块为前提,以维修电工上岗证为基础。
在学习我国职业技能鉴定维修电工考纲后,我们对每个知识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到柳职院、广西机电职院、深职院等兄弟院校参观考察,与相关专业教师交流、研讨,从中汲取了宝贵的筹建经验。全系范围内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 走访制造企业,摸清市场行情,买了板材和器件,订做了铣床和镗床、磨床的综合电气柜,并对机床电路作了大量的改进。由实训老师根据教学具体情况布局实训室电源,安装实训设备。最终确定了维修电工中级考试的三个模块:电子线路模块、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接线模块、机床电气线路模块。分别对应3间实训室,实训设备包含有电烙铁、斜口钳、尖嘴钳、镊子及电子元器件等50套,18槽、24槽、36槽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及绕组20套,电气控制综合实训柜30套等。
软件资源建设主要有三个方面:(1)师资:高职实训指导教师是具有特殊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复合型专门人才,要求具备较深的理论功底与过硬的实际操作本领。为了提升实训指导教师实力水平,我院积极创造各种考证平台,鼓励实训指导教师参加各个等级、各种资格证书的考试,如维修电工、考评员、高级考评员等。(2)学生组织:三个模块同时进行实训,在进行实训时,分成三个大组,每大组分成五个小组,每组设小组长1名,负责实训工具器材收发及组内协调。(3)教材:以自编教材为主。结合本校的现有设备开发的维修电工中级实训指导书,既结合社会应用的实际,又符合国家职业标准。
二、实训教学的指导
以前,我校中级维修电工实训教学完全照搬中职的教学方法,先上理论,再进行实训。存在三个问题:一是理论与实践脱节,枯燥乏味的理论学习和机械式的实践操作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二是与其他课程内容交叉重复,容易引起学生反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造成了重复教学和资源浪费。三是急功近利,为考证而培训,一味追求维修电工考证的通过率。
为了从“一本书,一支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中走出来,改革实践教学方法,模块化中级维修电工项目驱动式实训教学从2008 年开始在我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考证培训工作中推行。项目教学法,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炼训练方法、实施分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操作习惯四种方法把专业知识渗透到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对提高实训课技能训练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以电子模块焊接电路为例,面对高职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薄弱、理论知识缺乏兴趣等问题,指导教师应理论联系实际,有意识加大直观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挂图、电器元件等实物,将所需内容展示出来。制作过程中出现线路故障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障原因,对基本原理进行启发性讲解,以此提高学生故障查找技巧,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
再以机床电气线路故障排除为例,首先要对电路图进行分解,把整个电气图分解为主电路和控制电路,让学生先掌握主电路,再理解控制电路,将教学内容化繁为简。提出故障分析“三步走”:第一步,调查研究。先了解故障发生时的情况, 询问操作者或看、听、闻, 观察有无如破裂、杂声、异味、过热等特殊现象。第二步,分析故障,确定故障范围。根据故障现象, 先动脑、后动手, 结合设备原理及控制特点进行分析, 确定故障发生的范围。第三步,分析、检测和判断, 逐步缩小故障范围。
提醒学生排查故障注意总结归纳方法:( l) 电阻法。利用万用表电阻档, 测量线路、触点是否通断。(2) 电压法。利用万用表电压档, 测量电路中电压值。(3) 电流法。通过测量线路中的电流是否符合正常值, 来判定故障原因。(4) 替代法。在怀疑某个器件有故障, 但不能确定, 且有代用件时, 可替换试验, 看故障是否恢复等。
在技能训练中,必须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技能训练场地设备多、器件多、易损坏、易出安全事故,针对这些情况,指导教师必须让每名学生明确安全的重要性,对出现违反操作规程的情况要严肃批评。这样,既保证实训场内设备的正常使用,也培养了学生严谨的操作作风,为其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三、实训场所的5S管理
一、教学上的几点突破
1.教学模式的改变
结合一体化教学改革成果,将短期培训的课程进行改革。根据企业送培的目标与职业标准相结合,制定农民工培训大纲和培训计划,设计短期培训典型工作任务、工作情境,实施教中做、做中学的一体化教学过程,让学员自主学习,回归课堂,完成短期培训任务,达到培训教学目的。
润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送培的一批农民工学员,培训的需求是使学员掌握电工基础安全知识及电工基本安全操作规程,考取低压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证。笔者学校根据培训学员的特点,结合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制定短期培训大纲和计划,完成五项典型工作任务(项目一:认识电工实训室;项目二:触电急救;项目三:常用电工测量仪表的使用;项目四:照明线路的设计、安装与故障处理;项目五: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调试与故障处理),每项任务3个典型工作情境。学习情境紧扣生活工作实际,针对性强,学员学习积极性很高,主动参与到项目的学习和训练中来,培训质量好、满意率高。
2.新媒介的辅助学习
培训学员普遍都拥有智能手机或电脑,如何利用新媒介进行辅助教学、学员网上自主学习已是教师教学方法改进的重要手段。农民工学员基础较差、接收能力也参差不齐,开发构建目的性明确的学习资源库如培训相关书籍或材料、网络资源、视频课件、仿真软件等是有效辅助农民工学习的手段。在电工安全技术培训当中,笔者学校编写了《电工安全技术培训》实训指导书、各项目任务指导视频、配线接线仿真软件等,成功地展现了新媒介在辅助教学的巨大作用。
3.培训教师业务能力提高
在备课上要求培训教师做到:备学生(学员特点)、备教材(根据短期培训的目标,研究教学计划),确定项目课题(学习情境)、备材料(备实训材料、备课件、备辅助教学视频、备网络学习资料)、备方法(结合学员特点和项目教学,找到适合的一体化教学方法)。这些与传统的备课要求一致,但却是传统备课的进一步提升。培训教师不仅要做好前期的调研工作,还要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完成相应课件、视频、网络资料的设计、制作和整理。一体化教学方式方法的应用和改进,这些对培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其他业务能力都是很大的挑战和促进。
二、农民工培训的几点建议
1.加强培训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奖励
近年职业院校招生人数多,大部分专业教师忙于校内教育教学,没有时间兼顾对外培训工作。有职业培训经验、实践能力强的师资整体来说不足,从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因体制原因不能安排大量的培训任务。实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以后,部分教师参加职业培训教学的积极性不够高。农民工培训(职业培训)对教师业务能力要求较高,加大对培训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重要的基础工程,当然培训的实效奖励也是激励教师投入到培训工作、培训教研教改的基础动力。
2.基地功能基础性实训设备的投入
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重视和投入,各地、各职业院校纷纷加入到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培训实训基地的建设队伍中,培训实训基地建设大多购置的是专业领域先进性、真实(仿真)性、实用性、功能齐全的培训设备。但目前招聘农民工的企业一般将农民工安排在工序简单的操作岗位,培训需求往往集中在安全操作和基础技能的掌握上,而自愿参加农民工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学员,更多偏向于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或是创业,一般报名的工种(专业)往往集中在焊工、电工、农艺、服装制作等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农民工培训基地需根据农民工培训的实际需求加强对基础性实训设备的投入和更新换代。
3.农民工培训成果的分享
【关键词】工作过程;电工技术;教育;要点
1工作过程中电工技术教育概述
电工技术的掌握需要在实践中对所学理论加以实践和巩固,师徒关系这种传统模式正好有效的解决了学校电工技术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在工作过程中进行电工技术教育,通过师傅教导传授,不仅能实现对传统师徒教学关系的改善,还能够达到新的教学目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将工作内容和学习内容有效的结合,实现学生在工作能力和知识素养上的双重提升。在工作过程中对电工技术教育的思路与方法主要围绕徒弟专业技术能力的提升发展,将“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相结合,从而为企业培养技术过硬,业务精通,综合素质优良的优秀电工技术人才。
2工作过程中电工技术教育的要点
2.1注重徒弟的理论基础知识体系的理解性构建
电工技术注重实践,但其前提是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储备做基础,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支撑,电工技术实践寸步难行。因此在工作过程中师傅要着重提升徒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帮助徒弟对理论知识体系进行理解性重新构建。首先要注重对基础概念讲解,师傅可以根据工作经验对这些抽象不便理解的概念进行形象化的讲解。通过工作过程中对真实电气元件的认识、讲解及实际操作,将无形化有形,使徒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更深刻,帮助徒弟在工作过程中对概念的运用更加透彻明晰。其次要通过工作中的实地教学来加深徒弟对基础电学定律的理解。让徒弟明确所学定律的特点及可以实际运用解决的问题。要充分的利用工作条件和工作设备进行细致的讲解,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将抽象的原理变得形象具体,配合以形象的工作演示。师傅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给徒弟讲解自己在学徒阶段的一些错误做法,既能够调节学习的气氛,还能够加深徒弟对定律要点的理解,保证学习质量。其实这就是一个做减法的过程,通过师傅的引导,徒弟在工作过程中把学校学的一大堆理论知识进行通透性理解,进而理解性有序简约重构知识体系,这样也就真正把理论吃透学精了,应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2.2注重在工作实践中对电气元件、设备控制逻辑讲解
一个电路、一套设备电气功能都是靠具体的电气元件实现的,而一般的电气故障也往往是电气元件故障,因此师傅必须要注重对电气元件的讲解,要详细解说每一种电气元件的构造、组成、控制原理及分布位置,确保徒弟清晰理解,熟练掌握。对各元件间,各设备间的控制逻辑关系更应是讲解的重中之重,真正理解了这些控制逻辑关系,才能快速准确判断故障部位,分析故障原因并快速处理。要鼓励徒弟在工作过程中“多开口,勤动手”,下足功夫,切实掌握控制原理,熟悉设备元件布置,才能真正处理解决问题,才能早日实现独立操作。
2.3注重徒弟对机械原理的学习
不存在纯粹电的设备,现代设备往往是机、电、液、气综合控制的设备,而学校电气专业对机、液、气知识的教学很单薄,甚至是缺乏的,因此师傅必须帮助徒弟补齐这一短板。先进行一些系统性理论知识讲解学习,重点是在工作过程中针对具体设备进行机、电、液、气控制的具体讲解,这样更形象具体,易于理解。只有溶合这几方面的知识,才能真正了解一款设备、一个系统是怎样工作的,才能真正掌握它们。
2.4注重徒弟操作的规范化标准化
在基础知识体系构建完成,并充分理解掌握电工技术理论概念定律规律后,徒弟便初步具备在师傅的指导下从事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解决问题能力。此时,在工作过程中师傅就要强调操作的规范化,要求徒弟标准化操作。操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也就是要求徒弟必须熟悉电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及相关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并在操作中严格遵守执行。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避免人身及设备事故的发生,这就要求一定要首先要树立徒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师傅可以讲解一些违反电工安全操作规程或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而引发的安全事故来对徒弟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其安全意识。其次要严格执行操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可以根据设备的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功能归类总结安全操作规律,便于徒弟学习理解。要详细讲解每一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强调操作要点,着重实践,加深徒弟对实际操作的要点运用,并通过徒弟的操作来指出其不足。要在实践中提升徒弟的标准化操作能力,在工作过程中固化他们的规范化、标准化操作行为。
2.5注重徒弟思考和创意能力的培养以及和谐师徒关系的维护
新型师徒关系不仅仅是对徒弟进行知识的讲解和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对徒弟个人潜能的激发。通过在工作过程中对电工技术的具体教授,师傅还要结合所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设问,引发徒弟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培养徒弟的思考能力。还要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激发徒弟在工作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在教授过程中师傅不仅要注重徒弟个人能力的提升,严格要求的同时还要不断的鼓励徒弟,鼓励其进行操作、进行思考、进行创新。和谐的师徒关系能够有力提升徒弟不断学习专业技术的意愿,激发徒弟的主观能动性,更能培养徒弟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等综合素养,为徒弟在今后成长为电工技术骨干发挥重要作用。
2.6注重师徒合同的签定
通过师徒合同的签定,从而明确师傅对徒弟的培养目标、期限及应负的安全责任义务;也要明确徒弟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同时要明确双方的权利及争议解决方式;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有效的合同条款,让师徒双方形成利益共同体,同奖共罚,有力促成电工技术教育目标的实现。
3结语
通过上文的论述,笔者主要从电工教育在工作过程中师徒教学模式下的几个要点进行论述。从基础理论知识原理重构、电气元件设备控制逻辑讲解、机械原理学习、标准化操作以及创新思维和和谐师徒关系维护、师徒合同的签定进行概述。相信通过以上几个要点的实施,日后在工作过程中开展电工技术教育将会取得新突破,获得更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雪莲,潘铁强.《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初探[J].科技信息,2010(30):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