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常见化学品标识

常见化学品标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常见化学品标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常见化学品标识

常见化学品标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化学灾害,事故,安全, 防护

Abstract: with the use of chemical products popularization, chemical disaster accidents endangering people's life time of the property security, public security fire control forces for the chemical disaster to the accident scene disposal work, in the disposal process, how to protect the safety of the disposal soldier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Keywords: chemical disaster, accident, security,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 U664.15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化学物品在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化学物质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一个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不可预测的化学灾害事故,时刻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危险物质主要是指化学物质,一旦泄漏或误用,就会对我们生存的环境造成严重威胁。这些化学物品在工业、农业、制药、科研和生活消费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有多达50万种产品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因而被归类为"化学危险品"。这些危险物质以炸药、可燃物或易燃物、毒药和放射性物质的形式存在着。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带来一场灾难。 例如2005年3月29日在京沪高速淮安段发生的液氯泄漏事故,40.44吨液氯污染了整个淮安段,造成了29人死亡,10500名村民被迫疏散转移,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700万元。

公安消防部队担当着灭火救援的重任,为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也因此付出了巨大代价。救援工作中,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救援是一项危险性比较大的工作,公安消防部队自组建以来,伤亡较大的几次都是在处置危险化学品事故过程中造成的,可见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处置危险性较大,极易造成意外事故,导致参战官兵的伤亡。

(一)危险化学品事故引起伤亡的因素

1、危险化学品的毒性腐蚀性

化学物质的种类很多,而常见的、用途较广的危险化学品约有2200种,其中有的具有毒性,像氨气(NH3)、氯气(Cl2)、氰化钠(NaCN)等;有的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像硫酸(H2SO4)、硝酸 (NaOH)等。

2、危险化学品的燃烧爆炸性

可燃危险化学品如液化石油气,爆炸浓度极限范围大,点火能量小,爆炸威力大,爆炸后又大面积燃烧;可燃液体燃烧时常会发生爆炸,形成流淌火和大面积火灾;像密度小于水且不溶于水的含水可燃液体,燃烧时还会发生沸溢、喷溅。

3、危险化学品燃烧产生气体的毒性

可燃危险化学品主要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因此燃烧的产物也主要是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甲醛(HCHO)、氮的氧化物(NOx)、氰化氢(HCN)等。这些气体具有较强的毒性,像一氧化碳,只要空气中的浓度达到11500mg/m3,5分钟即可致人死亡,而氮的氧化物、氰化氢、甲醛的毒性更大。

(二)防止参战官兵伤亡的措施

1、强化快攻意识

各级公安消防部队处置危险化学品灾害事故时一定要强化时间就是胜利的意识。危险化学品事故具有突发性强、蔓延速度快的特点,而事故的初期是控制和处置的最佳时机,指挥员一定要善于充分把握战机,争取迅速出警,迅速展开战斗,把事故控制和歼灭在初期阶段。这对保证指战员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强化程序意识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处置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处置时一定要严格遵循组织指挥程序,遵循处置程序,按程序处置。处置时,指挥员一定要明确先干什么,后干什么,绝不能本末倒置。

3、强化侦检意识

处置危险化学品事故时,要强化侦查检测意识。通过侦查检测,明确处置的对象是什么,有多少,如何控制危险源,如何预防物质本身的危害性和潜在的危险性;禁止使用哪些灭火剂。知己知彼是保证人员安全的基础。

4、强化阵地意识

危险化学品的腐蚀性、毒性,可燃气体的燃烧爆炸,液体燃烧时的爆炸、沸溢、喷溅等,这些因素是造成指战员伤亡的主要因素。因此指挥员选择进攻阵地时应意识到以上因素的危害性,一定要把所有指战员的安全时时系于心间,根据周围的地形、地势、建筑分布、水源、风向等具体情况,把力量部署在有利于处置的安全地带,同时确定退守的路线,为必要时撤退作充分准备。一般处置危险化学品事故时,阵地要求选在上风(或侧风)方向,且不选择低洼和难以撤退的地方。

5、强化防护意识

个人防护能起到防毒、防腐蚀、隔热等效果,是保证参战官兵安全的根本。特别是处置危险化学品事故时,更要注意加强个人防护。目前有的同志对防护重视不够,甚至一线战斗的水都不佩带空气呼吸器,可见一斑。忽略了一些化学物质的伤害具有一定的潜伏性和沉积性。因此,处置危险化学品事故时,参战官兵必须强化防护意识,淡化个人英雄主义,在个人安全得到保障的条件下再进行处置。

6、强化战略意识

处置危险化学品事故时,指挥员不能蛮干,不能强化个人英雄主义和人海战术,主张科学指挥,必要时应积极地做战略上的撤退。可燃危险化学品燃烧发生、沸溢、喷溅前,往往会伴随着一些征兆,比如发出白光,有嘶嘶声等。这些现象发生时,指挥员一定要下令撤退,以保证官兵和器材装备的安全,为二次进攻和战斗的最终胜利打下基础。

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各级指挥员在处置时一定要高度重视,从根本上防止参战官兵的伤亡。

参考文献:1、《中国消防手册》第七卷

2、《常见化学灾害事故处置规程》

3、《灾害抢险救援技术》

4、《化学危险品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常见化学品标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食品化学品 添加剂 法律监管

近来频发的食品添加剂滥用事件已导致各国立法与执法机构愈来愈多地把对食品添加剂的法律保护作为制定策略的重要出发点。如何从根本上保障食品安全及消费者的人身权益,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在当前法制时代,食品化学品添加剂的监管制度也日趋完善,在规范我国食品生产、提高食品质量的同时,还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社会的发展。但在其实际实施中,受相关利益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食品化学添加剂在管理中仍存在较大的问题。在此,本文从从立法视角看食品添加剂法律监管的重要性、当前我国食品化学品添加剂法律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食品化学品添加剂的法律监管建议等三个方面出发进行分析。

一.从立法视角看食品添加剂法律监管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立法在食品化学品添加剂安全及维护消费者利益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法律条文形式,在明确规定相应的主体权利、义务时,还能对整个社会起到必要的教育、警示作用,尤其对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我国来讲,更能体现出立法的积极性。因此,完善食品添加剂法律监管,对食品生产企业及政府监管部门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还间接影响了我国食品添加剂安全的保护水平。通过比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食品安全立法这一现象不难看出,一个国家食品市场是否发达,该国的法律条文设计水平都与该国食品添加剂安全保护水平呈正比。由此不难看出,在当前我国食品市场的发展中,完善食品化学品添加剂的法律监管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我国食品化学品添加剂法律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一)关联性及相关规定的缺陷

在当前我国食品化学品添加剂法律制度中,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相关法律制度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在我国,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食品卫生法》、《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卫生规范》等,作为食品添加剂卫生监督工作中的执法依据,三者之间缺乏必要的关联性,同时在规定上存在着缺陷。如:在《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中缺少与《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卫生规范》相关联的内容。与此同时,在《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中规定,在对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者开展卫生监督管理时,执法人员必须按照《食品卫生法》中的相关规定执行,然而在《食品卫生法》中除了标识、实施检验对食品添加剂有相关规定的条款外,其余一般卫生监督管理规定条款均是指食品,不能用于对食品添加剂的卫生监督管理,同时,相应的处罚条款也不能用于生产经营、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企业。

(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和行政处罚依据的漏洞

首先,结合当前我国食品化学品添加剂的实际管理状况不难看出,在《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中,对食品添加剂索证缺乏明确的使用规定。因此,当食品生产企业、餐饮业等单位对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未索取卫生许可证和产品检验合格证明或其他相关证明时,无法从根本上确保其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是卫生安全的,卫生监督部门也就无法开展行政处罚。其次,针对某些超过保质期和缺乏中文标识的食品添加剂至今没有明确的处罚规定。尤其在企业加工、经营、使用环节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添加剂方面,至今没有任何条款对其制约,而在食品添加剂标识方面,某些企业即使使用无中文标识的食品添加剂时,卫生监督部门依旧无法进行控制。

(三)食品添加剂生产过程中不符合卫生规定时无相应处理依据

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在开展生产活动时,某些企业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严重违反了《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卫生规范》中的相关要求,甚至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缺少与产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加工、贮存等场所;部分企业在加工生产食品添加剂时,没有使用与之相符的生产设备、工具、管道,在违法法律规定的同时,还无法达到国家卫生部门的卫生要求。而针对这些问题,卫生监督部门在开展监督活动时,都因缺乏有效的处罚依据无法对这些企业采取相应的执法措施。

三.完善食品化学品添加剂的法律监管建议

对于现实 生活中接二连三的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不仅开始对生产企业产生信任危机,也开始质疑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通过对现有食品化学品添加剂监管法律制度的剖析,发现了真实存在的种种问题,可见对于现有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已是迫在眉睫之事。在对其进行完善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要想从根本上规范、完善我国食品化学品添加剂的管理,其核心基础在于结合着我国食品市场的实际发展趋势,对《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进行修改,将食品添加剂生产必须符合卫生部《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卫生规范》等内容添加进去,在明确规定罚款、处罚方式的同时,还应加大执法力度。与此同时,针对《食品卫生法》、《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卫生规范》等法律,相关部门应对其进行完善,确保执法人员在开展执法活动时,能够为其提供相应的法律依据,三者形成相互关联、环环相扣的局面。

(二)扩大监督范围

在食品化学品添加剂法律监管上,单纯的依靠相关部门执法人员是远远不够的。要想从根本上规范我国食品化学品添加剂的监督,除了加大我国相关部门的执法力度时,还应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力度。这就要求相关部门扩大宣传力度,通过网络媒体、电视新闻、报纸等媒介,加强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使其充分发挥出自身应有的监督力度。

(三)学习国外食品化学品添加剂的法律监管制度

受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食品化学品添加剂的法律监管制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我国相关部门能够积极学习国外食品化学品添加剂中的法律监管制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着我国社会的实际发展状况,将其应用到我国社会食品化学品添加剂的监督管理中。与此同时,生产企业作为食品化学品添加剂的生产者,其自身意识的高低,也决定着我国相关法律的监管效果。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能够对企业负责人开展培训,在增加其法律意识的同时,还能在今后的生产中真正做到诚信经营、依法生产。

总 结:

综上所述,完善我国食品化学品添加剂的法律监管,在规范我国食品生产的同时,还能为人民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能够在现有的法律制度上,加大食品化学品添加剂的管理力度,完善对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使用者的监督管理,为我国食品安全性能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斌.对建立食品安全监管新机制的思考[J].中国药业,2005(2):7.

[2]孙效敏.论食品安全法立法理念之不足及其对策[J].法学论坛,2010(1):105-111.

[3]苏志.食品添加剂监督管理[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0(4):55-57.

常见化学品标识范文第3篇

(盐城市地方海事局,盐城 224002)

(The Local MSA of Yancheng,Yancheng 224002,China)

摘要: 本文通过对散化船的开式透气系统和控制式透气系统的介绍,分析了其设置的原因,引出规范中对透气系统的要求,从而提出针对散化船透气系统的检验要点,为同类船舶透气管系的安装与检验工作提供参考。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open and controlled venting piping system of bulk chemical tankers, the reason of installing is analyzed, educed requirement of venting piping system, and proposed the testing key points, thus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similar kinds.

关键词 : 散化船;透气系统;压力/真空阀

Key words: bulk chemical tankers;venting piping system;pressure/vacuum valve

中图分类号:U67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6-0078-02

1 安装透气管系的原因

首先,保证装卸作业的顺利进行。液货舱内的化学品货物,大部分性质都是不稳定的,液体易挥发,一般会产生易燃、易爆甚至有毒气体。大家知道,船舱的舱容是已定的,且不可压缩,在向船舱内泵入化学品液货过程中,舱内液体空间增加,而气体空间减小,如果不装透气装置,势必压缩舱内混合空气,舱内形成高压混合气体,极易引起爆炸等危险。反之,当用货泵抽出化学品液货时,货舱内混合气体空间增加,压力渐渐低于大气压,液货挥发加速,混合气体中的化学品浓度增加,易燃易爆及毒性也会增加。另外,如果不装设透气管系,会增加液货储运泵机负荷,浪费能源,会延长装卸作业时间,降低工作效率,加大经济成本。其次,降低化学品的易挥发性影响。由于部分液体化学品货具有易挥发性,而且会随着液货表面压力的变化而挥发,形成易燃易爆混合气体。加装透气管可以很好地控制液货舱内的压力,使货物的挥发程度降到最低。再者,降低化学品对温度的低适应性影响。绝大部分化学品液货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热胀冷缩,特别是一些易燃易爆的化学品液货受温度的影响特别明显。液货舱加装透气管能够有效地改善货舱内压力变化,使之很好地适应温度的变化。

2 透气管系的检验依据及其要求

针对散装危险品化学品船的检验,首先在满足《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1)和《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1)之外,检验的主要依据是《内河散装运输危险品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9)和CCS船级社的《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构造与设备规范》(2009)(以下简称《规范》)。《规范》中对透气管系的要求有如下三点:

①所有液货舱应设置适合于所载运货物的透气系统,这些系统应独立于该船所有其他舱室的空气管和透气系统。液货舱透气系统应设计成能尽量减少货物蒸气在甲板集聚和进入起居处所、服务处所和机器处所及控制站的可能性,同时还应能尽量减少易燃蒸气进入或聚集在有点火源的处所或区域的可能性。液舱透气系统应布置成能防止水进入液货舱,同时,透气出口处应能使蒸气直接向上排出不受阻碍地喷射。②透气系统应连接到每个液货舱的顶部,应尽可能在所有可正常操作的横倾和纵倾的条件下使货物透气管路能自行排放回液货舱内。对必需在任何压力/真空阀上面的透气系统应配置封盖或塞封式排放旋塞。③应配备设施,以确保任何液货舱内的液体压头不超过该液货舱的设计压头。为此适当的高液位报警、溢流控制系统或溢流阀连同测量和液货舱的充装程序等是可以接受的。

3 透气管系的类型与检验要点

一种是开式透气系统。该系统是指在正常操作中,货物蒸汽进出液货舱,除摩擦和有防火网外,能自由与大气自由流通,且无任何限制的系统。此系统仅可用于闪点在60℃(闭杯)以上且吸入时对人体健康无明显危害的货物。开式透气系统可以由每个液货舱的独立透气管系组成,或者这些独立透气管汇合于一个或几个集管,但要注意货物的分隔问题。

开式透气管有如下几个检验要点:首先内河船舶透气管的高度要达到主甲板以上0.5m,海船要达到主甲板以上0.76m。其次,透气管出口端距离着火危险处的水平距离不小于2m,且出口端应设有可拆卸耐腐蚀的防火网(至少64目以上)。大家知道,不同的化学品对材质的腐蚀程度是不同的,因此,检验时要注意防火网的材质是否对该舱货物具有耐腐蚀性。再者,任何情况下透气管上不能设置截止阀,这是由于开式透气管的定义决定的。

另一种是控制式透气系统。常见的控制式透气系统有压力/真空阀式和高速透气阀式两种。压力/真空阀俗称呼吸阀,在现有船舶中使用比较普遍。其作用是在舱内压力达到一定数值以上而处于过压状态时,将气体排到大气中;当压力降到一定数值以下的负压状态时,又能将大气吸入到舱内,从而防止船体受到损伤,调整舱内压力,避免液货损失。

使用比较广的是重力式呼吸阀,其体内有两个重块(如图1,左口为大气端,下口为舱室端),当呼吸阀置于“正常”位置时,阀处于自动呼吸的工作状态。当舱内压力上升到设定气压以上时,下部的重块就会借助于气体的压力向上移(上部重块被压保持不动),使舱内的气体得以放至大气中;而当舱内压力降低到设定气压以下时,则上部的重块借助大气的压力向上移(下部重块被压保持不动),将外界的空气吸入舱内。

正常在装卸货物时,上部的手轮旋转90度,顶针强制顶开重块,使舱室与大气连通,自由透气。但要注意与大气相通的出口要设有耐腐蚀防火网。

控制式透气系统检验要点如下:

①看是否满足《规范》中规定的,透气系统应垂直向上排出混合气体,并不受阻碍地喷射。“垂直向上排出混合气体”,这句话有不同的解释,一种解释是指透气管应垂直向上设置,另一种解释是指混合气体应垂直向上排出,而没有任何障碍。笔者倾向于第一种解释。因为,绝大部分散装化学品船的透气管内径比较大,甚至比装卸管系的内径还要大,混合气体的在透气管中的流速较小,所以从流体力学和实用性考虑,透气管垂直向上设置,并在其顶端装有挡雨帽,符合“不受阻碍地喷射”要求,也符合“液舱透气系统应布置成能防止水进入液货舱”的要求。

②透气管出口在露天甲板上的高度,应不小于6m,如透气管装设在离纵向步桥4m以内,则其高度在纵向步桥之上应不小于6m。

③如果装设由主管机关认可的高速透气阀(如图2所示),引导蒸汽或空气混合气体排出速度至少30m/s向上自由喷射时,则透气管在甲板或纵向歩桥之上的高度可减少到3m。

④透气管出口的布置还应离开起居处所、服务处所、机器处所及有着火源的处所的最近空气进口或开口至少10m。易燃蒸汽的出口应设置有效的防火网或认可的安全顶部。在设计压力/真空阀、防火网及透气顶部时,设计者应对恶劣天气下货物蒸汽冻结或结冰,引起装置阻塞的可能性,予以适当注意和考虑。

⑤对于内河船舶,当船长大于60m时,需满足上述四点要求;当船长小于等于40m时,透气管出口在露天甲板上的高度,应不小于3m,透气出口的布置还应离开起居处所、服务处所、机器处所及有着火源的处所的最近空气进气口或开口至少5m;当船长小于等于50m时,透气管出口在露天甲板上的高度,应不小于4m,透气出口的布置还应离开起居处所、服务处所、机器处所及有着火源的处所的最近空在气进口或开口至少7m;当船长小于等于60m时,透气管出口在露天甲板上的高度,应不小于5m,透气出口的布置还应离开起居处所、服务处所、机器处所及有着火源的处所的最近空气进口或开口至少9m。

4 总结

综上所述,透气管系统在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且不可替代。因此,在透气管系的设置上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①每个液货舱都要设置。②液货舱内的透气管系应与其它舱室完全分开。③要避免与着火源处所的接触。④应满足正常航行与装卸货时透气的要求。本文仅对常规散化船的透气系统做简要介绍,对其检验进行简单探讨,叙述中难免有疏漏,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CCS船级社.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构造与设备规范[S].2009.

常见化学品标识范文第4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北京 100050

[摘要] 目的 对化学实验室安全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尽量避免发生实验室安全事故。方法 采用定性研究的风险评估方法,提出有效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措施。结果 从风险降低、风险规避、风险保留和风险转移等四方面介绍风险控制措施。结论 实验室风险评估工作应该定期开展、持续进行并且不断深入探索,切实有效地保证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

[

关键词 ] 风险评估;实验室;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 R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7(c)-0086-03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在卫生防疫、卫生监督执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以及健康相关产品卫生质量检测和评价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为保证实验人员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各项实验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安全管理主要涉及:生物安全、化学安全、放射安全、水电及消防安全等内容。通过开展实验室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分析风险的来源、程度,制定相应标准操作程序与管理规程,确定个人防护程度、应急预案等安全防范措施,就可能减少或避免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风险评估是实验室安全的核心工作,是确保实验室安全的重要基础。本文主要对风险评估在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做初步探讨。

1风险评估的目的

风险(risk)是某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事故后果的总和,是随时存在的。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是指通过识别和分析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可能的后果,确定风险级别、风险控制内容,以及如何控制的过程,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和依据[2]。实验室可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标准操作规程,相关管理制度,做好人员培训和个人防护等工作,应用科学的技术方法,做好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

2风险评估的方法

定性研究的风险评估可分为四个步骤(图1),即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通过对可能引起安全事故的有害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在此基础上分析事故发生的概率和产生后果的严重性,进而确定风险水平;根据不同级别的风险,评价哪些风险是可以接受的,哪些风险是不允许的;最终为有效降低风险带来的严重后果而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风险评估可使人们对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风险有预先的分析和判断,进而采取控制措施,由被动接受风险转变为主动应对,减少了事故的发生以及由此带来的损失。因此,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中运用风险评估的体系和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风险评估的内容

3.1风险识别

实验室开展风险评估工作,首先要进行风险识别,即尽可能全面地找出影响实验室安全的有害风险因素。化学实验室主要的风险因素与化学试剂有关,包括化学试剂本身的危险特性、对实验人员造成的伤害,化学试剂的贮存、使用和处置不当造成的安全事故等。

3.1.1化学试剂的特性 化学实验室经常会使用各种化学试剂,其中很多属于危险化学品。根据《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 ( GB13690- 1992) 的规定,危险化学品分为爆炸品,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易燃液体,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有, 放射性物品, 腐蚀品八类。实验室工作人员可通过吸入、接触、食入、针刺以及通过破损皮肤等方式暴露于危险化学品。许多化学品都有不同的毒性作用, 可能对呼吸系统、血液、肺、肝脏、肾脏和胃肠道系统以及其他器官和组织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损害, 而且有些化学品还具有致癌性或致畸性。[3]此外,一些爆炸品、易燃化学品、强氧化剂等还容易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放射性物品对实验人员产生射线危害,腐蚀品可灼伤人体组织,对金属物品造成腐蚀损坏等。

3.1.2化学试剂的贮存 化学危险品的贮存分为三类:隔离贮存、隔开贮存和分离贮存。化学性质相抵触或灭火方法不同的化学物料混存是实验室经常出现的问题。禁忌物料混存,发生泄漏引发的化学事故将是相当严重的,如氧化剂硝酸、高氯酸等与易燃液体或固体混存,可能发生燃烧或爆炸。此外,在实验室内储存大量化学试剂;试剂库内无通风装置;在存放化学危险品的建筑物内吸烟和使用明火等都是重大的安全隐患。

3.1.3化学试剂的使用和处置 使用化学试剂时不佩戴个人防护用品;不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未在通风橱内操作易挥发有毒试剂;独自一人使用剧毒化学品做实验;实验产生的废液无成分标识;待处理的化学试剂未分类存放等,这些看似平常的操作,有可能带来严重的事故后果。

除了化学试剂带来的风险,化学实验室还易发生火灾、触电和各类人身伤害事故。(表1)。

3.2 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确定某种危害发生的概率和引起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而确定相应的风险水平。(表2)。应注意的是,同样的风险因素对不同的实验室或实验人员而言,风险水平可能是不同的,应根据自身特点确定相应的风险水平。

风险分析常用的方法可简单分为基于知识的分析方法和基于模型的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目前在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主要以基于知识的分析方法和定性分析为主。基于知识的分析方法实质上是对经验和历史数据做分析,实验室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和数据,通过识别实验室存在的风险源和已有的安全措施,与国际、国家、地方等相关的规定进行比较,识别出不符合之处,并按照标准或“惯例”的要求,采取安全措施,最终达到降低和控制风险的目的。

3.3风险评价

通过风险分析,对风险水平进行了分级,进而需要经过风险评价,确定哪些风险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不可以接受的。通常从安全角度考虑,风险可分为可接受、合理和不允许三种情况。(表3)。有些情况下,当风险低至可以忽略时,是可以接受并且不需要主动采取风险处理措施的;有些风险,如果不能降低到一定水平,是不允许的。例如,有些易挥发的有机化学试剂对人类有致癌作用,这个风险是不允许的。但在试验过程中,操作人员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并在通风橱内进行试验,使有害的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

3.4风险控制

经过风险分析和评价,接下来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风险,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风险控制措施计划实施前应对其充分性、适宜性进行评审,以确保通过实施风险控制措施能够将安全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程度[4]。风险控制措施主要分四类:风险降低、风险规避、风险保留和风险转移[5]。

3.4.1风险降低 风险降低就是采取措施来保护人类和/或环境,以控制确定的风险[6]。为降低化学实验室存在的各种风险,采取的主要措施有: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

技术措施包括:实验室布局功能分区明确,实验区与其他功能区以及办公区应隔离,在区域主出入口,应联合设置电子门禁与机械门锁,以保证实验区域安全。实验室电力供应应留有足够的负荷余量,一般采用双路供电。应加强实验室内的通风能力,降低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例如安装通风柜、外部排风罩、排风机等设备。实验室内应配备洗眼器、喷淋装置和医用药箱等紧急处置装备。剧毒化学品库和放射性物品库应安装视频监控和报警系统,保证危险物品的安全。化学实验室产生的废物常含有酸、碱、氰、铅、铬等无机污染物以及氯仿、苯、乙醚等有机污染物,甚至可能含致病微生物或放射性物质,因此废水排放系统应设置独立的排水管道,经无害化处理或回收利用后,才能排入室外排水管网[7]。

管理措施包括: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规章制度的建立是确保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的基础,是保障实验场所、实验人员以及仪器设备安全的前提条件,是降低实验室风险的根本依据[8] 。开展实验室安全技能培训和安全知识教育, 增强实验人员安全意识,提高人员业务素质, 规范操作, 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同时实行培训持证上岗制度,只有经过岗前培训且考核合格后, 方可上岗。实验室应有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人员职责、应急程序和应急处置措施;应定期组织实验人员根据各自实验室内存在的风险因素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做到模拟事故现场,明确处理要求,规范处理程序,提高实验人员应急处理的能力,降低实验事故的危害性。

个人防护措施是在工作环境中尚不能消除或减轻有害因素时,为保证工作人员的健康而采用的防护手段。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实验人员应使用不同的防护设备, 如口罩、手套、护目镜、面罩(面具) 、防护服等,做好呼吸系统、手部、眼部、面部和躯体的防护。 一些防护用品在选用前应做使用效果测试,确保能起到防护效果。在操作放射性物品时,应配备防射线的专用防护装备,同时要佩戴个人剂量计和个人剂量报警仪。

3.4.2风险规避 风险规避即通过不再使用增高风险的操作来完全避免特殊风险的产生。针对某些实验过程使用剧毒物品带来的安全风险,可采用新的分析方法进行替代,避免使用剧毒物品。例如,用荧光硫分析方法代替微库仑硫分析方法,就可以不再使用叠氮化钠这种剧毒物品[9]。又如,一些毒理代谢实验,可以利用现代的仪器设备,对代谢物质的结构进行分析检测,得到物质在体内的分布及代谢情况,进而替代传统的同位素示踪方法,消除放射性物质对人员的伤害。

3.4.3风险保留 当风险不能消除时,如果其后果不严重或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也可以保留风险。例如,铬酸洗液是实验人员清洗玻璃器皿常用的一种洗液,由重铬酸钾、浓硫酸和蒸馏水按比例配置而成,重铬酸钾和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和氧化性,可致人体灼伤。因实验工作中经常使用该洗液,目前又没有更好更安全的洗液替代,所以实验人员在配制时要做好个人防护,严格按照实验流程操作,切记将蒸馏水倒入浓硫酸中。这样在保证实验人员安全的前提下,保留了配制铬酸洗液的风险。

3.4.4 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将危险从一些关键、重要的部位转移到非关键部位。例如,将实验室建设在尽量远离人口密集的区域,避让饮用水源,避开化学、生物等污染源和易燃易爆场所,减少实验室产生的不安全因素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又如,为实验室投保与安全相关的保险,一旦发生意外事故,由保险公司承担一定的风险,减少意外事故产生的经济损失等。

4结语

本文分析了化学实验室常见的风险因素,列举了风险分析和评价的基本内容与方法,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力求降低有害风险带来的危害,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风险评估是一项动态的,持续的工作,绝不是一次性的。随着与实验室安全相关的各种因素的不断变化,风险评估工作也应该定期开展,并且逐步系统化、规范化。同时实验室安全风险评估应该进一步深入探索,从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转化,对风险因素进行量化,客观地评价实验室安全状况,提高实验人员安全意识,使风险评估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中起到指导作用,切实有效地保证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

[

参考文献]

[1] 王陇德.实验室建设与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2.

[2] 魏强,武桂珍,侯培森.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的现状与发展[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7,41(6):447.

[3] 杨姣兰,金鑫,韩旭,等.化学品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研究[J]. 中国卫生工程学,2010,9(2):96.

[4] 孙其俊,刘艳东.实验室风险管理的PDCA循环[J].汽车工程师,2013,(9):17.

[5] Steven S. Sadhra , Krishna G.Rampal, Occupational Health Risk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M].Blackwell science Ltd,1999:220.

[6] [荷]C.J.范莱文, [荷]T.G.韦梅尔著,《化学品风险评估》翻译组译.化学品风险评估[M].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7.

[7] 李家涛.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与防护策略[J].安徽化工,2009,35(5):62.

[8] 赵赤鸿,武桂珍. 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浅探[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8,24(2):322.

常见化学品标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化学品船;双相不锈钢;工艺;强度;焊接

中图分类号:U674.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6)09-0042-02

双相不锈钢材料在化学品船中的初次应用,以及大型化学品船自身分舱多、不锈钢舱的作业保护等技术特点,让船舶的设计、建造及检验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本文从实际出发,以韩通赢吉在建38000DWT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船为例,从其布置特点、结构特点角度出发,分析了该船建造工艺特点及难点,为不锈钢船舶在设计、建造以及检验等领域提供指导性的意见。

1 布置特点

该船在压载泵舱和前部空舱区域中间为货舱区域,货舱的边界为泵舱前端壁,前空舱后端壁,内壳,内底和主甲板。本船可以同时载运30种货品,采用多舱制划分。货舱区域分割成30个独立重力式液货舱;中纵隔离舱后部设置一个20m?的残油舱,每个货舱/污油水舱设有液压式潜液泵。设置扫舱系统满足IBC规则满足残余量的要求。

船货舱区域的双底双壳形成“L”型,用作压载水舱(NO1-NO6)P/S、一对洗舱水舱。双层底设置管弄,部分首尖舱用作压载水舱,尾尖舱为空仓。在机舱前部设置1对燃油储存舱,在货舱前面设置有三个燃油储存舱。所有燃油储存舱不与货舱/污油水舱相连。在尾楼甲板上设有5层甲板室含驾驶室,首部设有电驱动的可调螺距首侧推,以提高操纵性。

2 结构特点

该船结构为Ⅱ型化学品船,装载的货品对环境或安全有相当严重的危险。需要有效的防护措施来消除破损漏泄,其液货舱必须是双壳双底结构,并有整体液货围护系统。

(1)由于该船设计同时装载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比重的货品又形成了各舱的不均匀装载。因此化学品船对总纵强度、局部强度和破舱稳性的要求比一般货船更高。

(2)同时装载多种货物应满足IBC规则对相互影响的货物分隔和残余影响的要求。对分隔和货舱内部接头来说,无论是垂向还是横向,要充分考虑残余液体的洗舱,采用双底、双舷,甲板骨架设置在上甲板上,箱型垂直光面纵壁和横向槽型仓壁使舱内形成无骨架结构,既满足货舱强度的要求,又充分考虑到货物清洁洗舱的需要。

(3)船舶设计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部分高应力区,这些区域将在船舶营运时受到各种整体和局部的应力以及腐蚀,进而影响船舶的生命周期。对于大型不锈钢化学品船来说,其结构的安全可靠,是其运输功能实现的根本保证,而CM 节点检验则是其结构安全的重要保障手段。韩通赢吉船厂在该船的建造过程中,采用LR&CCS 批准的《船体建造监控计划》(CMP)进行CM 节点进行检验,根据CMP的节点计划总共划分9类CM节点,采用100检验线法和卡板检验法进行检验(图1)。

(4)槽形舱壁设计特点。槽型舱壁占比整个货舱不锈钢总重40%以上,所以槽型舱壁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就显得非常重要。建造规范对槽型舱壁板厚的计算采用分列计算,而剖面模数则需要校核单个槽型剖面,这点尤为需要注意。本船吨位较大,考虑到拼板和后期加工成型采用横向槽型的优化设计,本船槽型舱壁的特点是板厚从上到下由9mm分9级板缝拼版逐步加厚到19mm。既保证了舱壁强度的要求也减轻了空船重量。

(5)中纵隔舱以及I类货舱的设计特点。本船的中纵采用隔舱设计,舱壁版用S31803双相不锈钢,加强骨材在隔舱内,隔舱净宽1050mm,舱内平台版和纵向肋板的开口尺寸600mm*800mm满足SOLAS公约关于PMA的相关检验要求。本船在Fr135-Fr.151、Fr.157-Fr.168分为NO.4&NO.6货舱,由位于第4,6货舱的4道中纵隔舱壁将4,6货舱分成8个独立液货舱,其中NO4(CP&CS),NO6(CP&CS)四个液货舱满足装载I类化学品的要求,I类舱装载的货品对环境或安全有非常严重的危险,根据IBC规则的划分要求液货舱离船底壳板的距离不得小于B/15或6m(取小值),最小值为0.76m,舷侧双壳宽度不得小于B/5或11.5m(取小值),最小值为0.76m。所以本船通过增加隔舱设计使其中NO4(CP&CS),NO6(CP&CS)四个液货舱满足装载I 类化学品的要求。

3 货舱材料的特点

化学品船运输的较多货品带有较强的腐蚀性。常见的货舱不锈钢有316L 316LN S31803等。各种不锈钢在力学性能、耐腐蚀性、可焊性和价格上都有较大的差异;本船货舱采用LR UNS S31803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2205双相不锈钢。主要有以下优点:

(1)双相不锈钢具有更好的抗腐蚀能力;

(2) 较高的屈服强度,采用双相钢可以降低空船重量节约造船成本;

(3)双相钢具有较低的膨胀系数,接近结构钢,有利于降低热应力的影响;

(4)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性能要好一些,不容易发生脆化现象。但在相互之间焊接和与结构钢之间的焊接时需要不同的焊材而2205只需要一种焊材,使用效率更好全寿命维护成本较低。

4 生产设施以及施工特点

由于不锈钢船舱制作的特殊要求,该船的生产场地分为不锈钢专用加工车间,不锈钢分段组装专用车间。

不锈钢船体制作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体现在制作过程中的操作和保护;为了避免和碳钢的接触以及碳钢粉尘对不锈钢表面的污染,现在普遍的做法是设立不锈钢专用生产车间,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采用不锈钢专用油压机 ,杜绝与碳钢的接触,保证足够的压力。

(2)采用不锈钢专用坡口加工设备, 既要避免碳钢的接触污染又要满足高强度的加工能力。

(3)采用专用吊运设备,避免划伤不锈钢板材,保护钢材表面的钝化膜。

(4)采用专用胎架,与不锈钢接触的部位采用不锈钢或者是硬质塑料,避免不锈钢板与碳钢直接接触。

(5)施工人员在不锈钢作业时应穿鞋套,对完成作业后不锈钢表面涂石灰水保护。

5 焊接工艺特点

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船的焊接,关键是获得与母材相当的焊接接头,因此需要采用相应的焊材和相适应的焊接技术来实现。重点在于热影响区性能变化及接头铁素体含量控制。为了抑制焊缝中铁素体的过量增加,采用奥氏体占优势的焊缝金属是双相不锈钢的焊接趋势。根据研究和试验发现,影响双相钢双相组织平衡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合金元素的影响。一般采取在焊接材料中提高镍或是加氮这两条途径。通常镍的含量比母材高2%~4%,双相钢焊材的镍含量就高达8%~10%之间。如果用含氮的填充材料比只提高镍的填充材料效果更好,两种元素都可以增加奥氏体相的比例并使其稳定,加氮不仅能延缓金属间相的析出,而且还可提高焊缝金属的强度和耐蚀性能。

(2)热循环的影响。双相不锈钢焊接的最大特点是焊接热循环对焊接接头内的组织有影响,无论焊缝还是热影响区都会有相变发生,这对焊接接头的性能有很大影响。一般采用多层多道焊,后续焊道对前层焊道有热处理作用,焊缝金属中的铁素体能进一步转变为奥氏体,成为以奥氏体占优势的两相组织。为保证焊缝和接头有满意的力学与耐腐蚀综合性能,焊接时必须注意热输入量和层间温度,建议使用的热输入量0.5~2.5k J/m m,最高层间温度150℃。

(3)工艺措施的影响。焊接工艺参数即焊接线能量对双相组织的平衡也起着关键的作用。由于双相不锈钢在高温下是100%的铁素体,若线能量过小,热影响区冷却速度快,奥氏体来不及析出,过量的铁素体就会在室温下过冷保持下来。若线能量过大,冷却速度太慢,尽管可以获得足够的奥氏体,但也会引起热影响区的铁素体晶粒长大以及σ相等有害金属相的析出,造成接头脆化。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最佳的措施是控制热输入值和层间温度,并使用填充金属。

6 结束语

该38000DWT不锈钢化学品船是目前国内船厂建造是南通韩通赢吉首次建造,也是在这个领域我们CCS和LR共同参与检验的重要尝试,根据现有建造计划,采用半串联式的方式连续建造,工期紧张,任何一个环节的延误对整个系列船的建造和检验都会影响。因此,针对该船的特点,技术难点进行充分的研讨,有针对的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中国船级社《材料与焊接规范》人民交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