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区旅游业发展

地区旅游业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区旅游业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地区旅游业发展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青藏铁路已于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对加快青藏两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族团结、造福各族人民,具有重要意义,从而也为青海的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然而,虽然青海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受各种因素影响,旅游发展状况相比并不乐观。为此,应当从几方面入手来对青海旅游业发展现状做出分析。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在这片辽阔、神秘的高原大地上,世代生息繁衍着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二十多个民族,形成并保持了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习俗。

一、发展现状

2001年,青海接待内外游客374万次,旅游收入高达13.45亿元。2002年青海旅游业再创新高,以400多万中外游客,15亿元旅游总收入的成绩,成为青海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2003年,青海省旅游业乘势而上,年初就呈现出较快增长态势,但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使青海旅游业无一例外地遭受了严重影响。在四五月份青海旅游的黄金季节里,不得不暂停各种旅游业务,部分重点景区景点也暂停向游人开发。青海省在有效防控非典的基础上,及时策划推出了“青海人游青海”旅游产品。6月1日,在全国率先开放了旅游市场和旅游景点,以“没有非典”的独特品牌吸引游客,塑造高原净土的旅游形象。8月2日举办了张健横渡青海湖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功。接着,又与文化部门等联合主办了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配合第二届环湖自行车赛,举办了“青海之旅”旅游推介系列活动,积极有效地对外展示了青海独特的高原风光和民族风情,这些都有力推动了青海旅游的发展。

西部大开发以来交通基础设施的长足发展,特别是青藏铁路的全线开通,使青海这个过去似乎遥不可及的地方已不再遥远。据青海省统计局的统计,2007年青海省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1001.6万人次,接近全省人口的2倍,实现旅游总收入47.3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和32.8%。数字还显示,青海旅游业从1999年起步至今,不足10年的时间里,旅游人数和收入都快速攀升,分别增长了5倍和11倍。

然而,在旅游人数和收入双双快速增长的同时,人均消费水平和停留天数却是双双下降的。1999年,青海旅游人均消费为250元,到2007年人均旅游消费为473元。权威部门称,如果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人均旅游消费收入在近10年间是不升反降的。统计部门有关人士说,即便排除统计口径差异等因素,至少可以说,人均消费水平没有明显的增长。更有专家指出,数字升降的背后,折射出青海旅游业近年来的快速增长是一种低质低效的增长。

二、青海旅游业的经济瓶颈问题

1、发展旅游业的观念不到位

由于受地理区位、自然环境等条件的限制,长期处于封闭的自然经济状态,人们的商品意识、开放意识、价值观念都比较淡薄,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青海旅游业照搬东部地区旅游发展模式,一直没有形成一种突出青海特色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从而导致了发展速度缓慢、基础设施落后、产业规模弱小的现状。这种高成本、低效率的开发模式是与陈旧的旅游业发展观、资源观密切相联的。同时,在青海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受到一些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思想的影响,一些地方在“旅游扶贫”的名义下放任“竭泽而渔”的开发行为造成了地区经济“资源空心化”现象。还有一些人认为,旅游产业是“无烟工业”,因而不注重生态、环保问题,产生了相当多的“旅游公害”。这不但危害了旅游业自身的发展,也产生了极大的社会负面效应。因此,青海旅游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然要求观念和思想的大解放,摒弃传统的思维定势,突破传统的观念障碍。

2、旅游业体制创新缓慢

目前青海省旅游业体制创新的步伐较为缓慢,具体表现为青海省旅游企业由于缺乏引进和激励机制,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因此没有真正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从而制约了企业的自我发展。一些旅游企业虽然在名义上按照现代公司结构模式建立了管理组织结构,但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并未发挥组织功效,反而是增加了机构数量、降低了管理效率。在旅游管理体制方面,政府管理机构虽然有所精简和调整,但离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对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首先,在决策方面,一些旅游管理部门沿用计划经济下高度集权的领导模式,由长官意志代替企业行为,由行政命令代替市场规律,容易导致决策失误。其次,在市场参与方面,一些政府投资兴办并管理的旅游企业仍受到政府种种保护,导致了旅游业的垄断经营和不公平竞争,大大降低了旅游资源配置效率。再次,在市场管理方面,政府部门无法有效地对旅游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监控,缺乏规范化管理,致使“欺客、骗客、宰客”的现象大量发生,影响了青海旅游业形象。

3、硬件设施基础建设欠缺

青海省旅游资源开发的时间短、起点低、固定资产投入少,而完善旅游设施的耗资量却很大,造成了目前青海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率非常低的状况。一是旅游资源多地处偏僻地区,通路、通电、通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基本上要新建。二是旅游资源大多虽品位高但知名度低。低知名度的旅游资源是没有真正的经济价值的,提高知名度的重要手段是广泛开展宣传,而宣传促销也需耗资。三是尚未建立多元化的旅游基础设施投资渠道,投资严重依赖政府,投资不足已成为制约旅游业的主要障碍之一。

4、旅游产品开发过于单一,特色不够突出

青海旅游资源具有开发多元旅游产品得天独厚的条件,已开发的旅游景点近千处,其中有近30多景点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知名度,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非常不足。甚至连国际上都享有较高知名度的青海湖,其开发尚处于原始阶段,其他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利用程度则更低。在东部地区,虽已形成了观光旅游产品、度假旅游产品和特种旅游产品并存的多元化产品供给结构,但仍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致使旅游产品间的特色无法形成互补效应。在激烈的国际和国内竞争中,青海旅游资源优势被开发不足的劣势所抵消。1999年,青海省国际旅游的总收入为393.8万美元,仅占当年全国国际旅游收入的万分之三左右,只相当于广东省国际旅游收的1‰、北京市的1.5‰;旅游企业直接收入2.2亿元人民币,亦只占全国总量的1‰。这与全国旅游业发展形势存在巨大的落差。

三、青海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1、树立市场化、协调化、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实现青海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必然要实现旅游要素产权主体、市场交易主体和开发经营方式的多元化,这决定了青海旅游业首先要进行观念的创新。在青海旅游开发中,应特别强调对开发对象的选择、开发程度的控制及开发过程的监督,以防止旅游开发中出现对象错位和程度失控现象。同时,应当反对两种错误的观念;一是在旅游业发展中普遍存在依赖政府的思想;二是对旅游市场发展中出现的市场失灵问题认识不清,存在着盲目市场化思想。

2、建立面向市场、强调效率的管理体制,实现制度创新

(1)建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提高旅游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贯彻实施现代企业制度能够使旅游企业在制度上实现创新,从市场中获得效益。同时,旅游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规模化与集中化也必须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同步方能达到目标效果。

(2)进一步打破政企不分、条块分割的旧体制,建立高效的旅游业管理体制。旅游业是由核心旅游业和辅助旅游业构成的综合性产业,有赖于一个高效的管理部门运用市场化手段对其进行整体规划、规范、指导和控制。这就要求管理部门承担相应的职责,改变管理职能扭曲的现实状况。

(3)必须打破行业、地区的限制,以实现旅游资源的区位优势互补和产业及地区间优化配置。这在各级政府主宰源配置权的前提下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政府退出资源配置者的地位是优化整个旅游资源配置方式的前提。

(4)旅游经济管理应走出以条块分割、政企不分为基本特征的传统部门管理模式,过渡到产权明晰、职责明确的产业管理模式中。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应通过制定旅游产业政策,提供信息引导,编制行政法规,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协调针对旅游产业的各种行政、法律和经济管理手段的实施,来保证旅游经济活动的有效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3、拓宽投资渠道,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良好的旅游基础设施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因为旅游景观的吸引力不仅来自于其本身的旅游美学价值,也来自于其可进入性。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基础设施的投资渠道。是当务之急。这不仅需要有特殊的政策倾斜、大量的资金支持,而且需要对口支援、开放政策等各方面的扶持。为此,可以考虑以下一些方式。

(1)政府应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发挥财税政策扶持效应。通过政府预算加大对旅游业的专项补助范围和数额,尤其是对治理和改善青海生态环境的专项补助。

(2)为旅游基础设施提供优惠政策和良好的行政服务,吸引外资进入,如外国政府贷款项目、世行贷款项目和双边、多边援助项目。因此,资本市场的建设、金融工具的创新和融资方式的改进等是首先应采取的举措。

(3)组建“青海旅游股份公司”上市。通过发行股票,吸纳社会资金投资到青海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景点建设、旅游产品开发、旅游企业设施的更新改造上来。

4、突出资源特色,依托品牌产品,实现旅游产品多元化

青海独特的自然环境、雄奇的自然景观、古老神秘的文化遗迹、风格迥异的民族风情,符合旅游产业求新、求异、求知、求乐的趋势,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青海旅游业依据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品创造了优越的条件。目前,青海旅游业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随着国际、国内旅游需求市场的逐渐成熟,个性化、多元化需求趋势的逐渐形成,要对旅游市场进行细分,准确地进行市场定位,选择合理的营销策略。

(2)以享誉世界的旅游品牌为依托(如青海湖、塔尔寺),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开拓旅游市场,提高服务质量,设计、开发和销售具备比较优势、特色鲜明的“拳头”产品。

(3)在体现特色中实现与东部地区的互补效应,为实现跨地区旅游经济体系的“点线”联合、客源分享、联合促销等方面创造条件。

(4)要努力提高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实现产品的绿色化、精品化;优化产品结构并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力争把青海建成国际精品旅游胜地。

5、发挥中心城市辐射作用

从经济学理论上来说,一般的经济发达城市、区域和经济带是沿基础设施通道建设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均不占优势的西宁,千载以来就是一处没有被充分开发的净土,兰州成了西部的交通枢纽,西宁则是一条死胡同,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盲肠”。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使西宁在理论上已经具备了高速发展的基础:青藏铁路建成将青、藏两省区从交通上更加紧密地联结起来,与西部地区连结起来,与广大内陆沿海地区连接起来;青海高原的地形、气候、矿藏等要素的空间格局造就了经济腾飞的基础;青藏高原已经形成的社会经济基础大部分集中在交通沿线,现有的主要物流、人流、信息流等的通道方向基本是东西向,而这起点就是西宁。西宁在青藏高原地理位置上的起始性、经济发展的辐射性、社会进步的带动性,使西宁的城市定位有了新的变化。随着青藏铁路的通车运营,西宁的城市功能和地位有了新的变化,从不沿边、不靠海,相对于内地是边疆、相对于边疆是内地的内陆城市一跃成为中心城市。从全国看,西宁处于我国近西部和远西部的结合部,位于陇海兰新经济带的西部,是东部中心城市经济辐射的“二传手”,可以发挥承东启西、南引北联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白恩培:资源开发与市场[R].资源开发与市场,2002(3).

[2]马春梅:加快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的思考[J].青海大学学报,2003(6).

[3]孙发平:论青海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则、目标与任务[J].青海社会科学,2005(1).

地区旅游业发展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青藏铁路已于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对加快青藏两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族团结、造福各族人民,具有重要意义,从而也为青海的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然而,虽然青海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受各种因素影响,旅游发展状况相比并不乐观。为此,应当从几方面入手来对青海旅游业发展现状做出分析。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在这片辽阔、神秘的高原大地上,世代生息繁衍着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二十多个民族,形成并保持了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习俗。

    一、发展现状

    2001年,青海接待内外游客374万次,旅游收入高达13.45亿元。2002年青海旅游业再创新高,以400多万中外游客,15亿元旅游总收入的成绩,成为青海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2003年,青海省旅游业乘势而上,年初就呈现出较快增长态势,但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使青海旅游业无一例外地遭受了严重影响。在四五月份青海旅游的黄金季节里,不得不暂停各种旅游业务,部分重点景区景点也暂停向游人开发。青海省在有效防控非典的基础上,及时策划推出了“青海人游青海”旅游产品。6月1日,在全国率先开放了旅游市场和旅游景点,以“没有非典”的独特品牌吸引游客,塑造高原净土的旅游形象。8月2日举办了张健横渡青海湖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功。接着,又与文化部门等联合主办了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配合第二届环湖自行车赛,举办了“青海之旅”旅游推介系列活动,积极有效地对外展示了青海独特的高原风光和民族风情,这些都有力推动了青海旅游的发展。

    西部大开发以来交通基础设施的长足发展,特别是青藏铁路的全线开通,使青海这个过去似乎遥不可及的地方已不再遥远。据青海省统计局的统计,2007年青海省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1001.6万人次,接近全省人口的2倍,实现旅游总收入47.3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和32.8%。数字还显示,青海旅游业从1999年起步至今,不足10年的时间里,旅游人数和收入都快速攀升,分别增长了5倍和11倍。

    然而,在旅游人数和收入双双快速增长的同时,人均消费水平和停留天数却是双双下降的。1999年,青海旅游人均消费为250元,到2007年人均旅游消费为473元。权威部门称,如果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人均旅游消费收入在近10年间是不升反降的。统计部门有关人士说,即便排除统计口径差异等因素,至少可以说,人均消费水平没有明显的增长。更有专家指出,数字升降的背后,折射出青海旅游业近年来的快速增长是一种低质低效的增长。

    二、青海旅游业的经济瓶颈问题

    1、发展旅游业的观念不到位

    由于受地理区位、自然环境等条件的限制,长期处于封闭的自然经济状态,人们的商品意识、开放意识、价值观念都比较淡薄,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青海旅游业照搬东部地区旅游发展模式,一直没有形成一种突出青海特色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从而导致了发展速度缓慢、基础设施落后、产业规模弱小的现状。这种高成本、低效率的开发模式是与陈旧的旅游业发展观、资源观密切相联的。同时,在青海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受到一些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思想的影响,一些地方在“旅游扶贫”的名义下放任“竭泽而渔”的开发行为造成了地区经济“资源空心化”现象。还有一些人认为,旅游产业是“无烟工业”,因而不注重生态、环保问题,产生了相当多的“旅游公害”。这不但危害了旅游业自身的发展,也产生了极大的社会负面效应。因此,青海旅游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然要求观念和思想的大解放,摒弃传统的思维定势,突破传统的观念障碍。

    2、旅游业体制创新缓慢

    目前青海省旅游业体制创新的步伐较为缓慢,具体表现为青海省旅游企业由于缺乏引进和激励机制,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因此没有真正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从而制约了企业的自我发展。一些旅游企业虽然在名义上按照现代公司结构模式建立了管理组织结构,但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并未发挥组织功效,反而是增加了机构数量、降低了管理效率。在旅游管理体制方面,政府管理机构虽然有所精简和调整,但离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对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首先,在决策方面,一些旅游管理部门沿用计划经济下高度集权的领导模式,由长官意志代替企业行为,由行政命令代替市场规律,容易导致决策失误。其次,在市场参与方面,一些政府投资兴办并管理的旅游企业仍受到政府种种保护,导致了旅游业的垄断经营和不公平竞争,大大降低了旅游资源配置效率。再次,在市场管理方面,政府部门无法有效地对旅游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监控,缺乏规范化管理,致使“欺客、骗客、宰客”的现象大量发生,影响了青海旅游业形象。

    3、硬件设施基础建设欠缺

    青海省旅游资源开发的时间短、起点低、固定资产投入少,而完善旅游设施的耗资量却很大,造成了目前青海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率非常低的状况。一是旅游资源多地处偏僻地区,通路、通电、通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基本上要新建。二是旅游资源大多虽品位高但知名度低。低知名度的旅游资源是没有真正的经济价值的,提高知名度的重要手段是广泛开展宣传,而宣传促销也需耗资。三是尚未建立多元化的旅游基础设施投资渠道,投资严重依赖政府,投资不足已成为制约旅游业的主要障碍之一。

    4、旅游产品开发过于单一,特色不够突出

    青海旅游资源具有开发多元旅游产品得天独厚的条件,已开发的旅游景点近千处,其中有近30多景点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知名度,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非常不足。甚至连国际上都享有较高知名度的青海湖,其开发尚处于原始阶段,其他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利用程度则更低。在东部地区,虽已形成了观光旅游产品、度假旅游产品和特种旅游产品并存的多元化产品供给结构,但仍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致使旅游产品间的特色无法形成互补效应。在激烈的国际和国内竞争中,青海旅游资源优势被开发不足的劣势所抵消。1999年,青海省国际旅游的总收入为393.8万美元,仅占当年全国国际旅游收入的万分之三左右,只相当于广东省国际旅游收的1‰、北京市的1.5‰;旅游企业直接收入2.2亿元人民币,亦只占全国总量的1‰。这与全国旅游业发展形势存在巨大的落差。

    三、青海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1、树立市场化、协调化、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实现青海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必然要实现旅游要素产权主体、市场交易主体和开发经营方式的多元化,这决定了青海旅游业首先要进行观念的创新。在青海旅游开发中,应特别强调对开发对象的选择、开发程度的控制及开发过程的监督,以防止旅游开发中出现对象错位和程度失控现象。同时,应当反对两种错误的观念;一是在旅游业发展中普遍存在依赖政府的思想;二是对旅游市场发展中出现的市场失灵问题认识不清,存在着盲目市场化思想。

    2、建立面向市场、强调效率的管理体制,实现制度创新(1)建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提高旅游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贯彻实施现代企业制度能够使旅游企业在制度上实现创新,从市场中获得效益。同时,旅游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规模化与集中化也必须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同步方能达到目标效果。

    (2)进一步打破政企不分、条块分割的旧体制,建立高效的旅游业管理体制。旅游业是由核心旅游业和辅助旅游业构成的综合性产业,有赖于一个高效的管理部门运用市场化手段对其进行整体规划、规范、指导和控制。这就要求管理部门承担相应的职责,改变管理职能扭曲的现实状况。

    (3)必须打破行业、地区的限制,以实现旅游资源的区位优势互补和产业及地区间优化配置。这在各级政府主宰源配置权的前提下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政府退出资源配置者的地位是优化整个旅游资源配置方式的前提。

    (4)旅游经济管理应走出以条块分割、政企不分为基本特征的传统部门管理模式,过渡到产权明晰、职责明确的产业管理模式中。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应通过制定旅游产业政策,提供信息引导,编制行政法规,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协调针对旅游产业的各种行政、法律和经济管理手段的实施,来保证旅游经济活动的有效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3、拓宽投资渠道,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良好的旅游基础设施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因为旅游景观的吸引力不仅来自于其本身的旅游美学价值,也来自于其可进入性。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基础设施的投资渠道。是当务之急。这不仅需要有特殊的政策倾斜、大量的资金支持,而且需要对口支援、开放政策等各方面的扶持。为此,可以考虑以下一些方式。

    (1)政府应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发挥财税政策扶持效应。通过政府预算加大对旅游业的专项补助范围和数额,尤其是对治理和改善青海生态环境的专项补助。

    (2)为旅游基础设施提供优惠政策和良好的行政服务,吸引外资进入,如外国政府贷款项目、世行贷款项目和双边、多边援助项目。因此,资本市场的建设、金融工具的创新和融资方式的改进等是首先应采取的举措。

    (3)组建“青海旅游股份公司”上市。通过发行股票,吸纳社会资金投资到青海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景点建设、旅游产品开发、旅游企业设施的更新改造上来。

地区旅游业发展范文第3篇

内容摘要:旅游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本文以重庆市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为例,采用回归分析的数学方法,从定量角度说明重庆市旅游业发展与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旅游收入每增加1E元,地区GDP将增加8.433784E元,且R达到了0.996545,二者拟合优度相当高。最后,通过实证分析,从就业与投资两方面进一步验证了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旅游业 经济增长 相关性 重庆

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服务的行业。经济发展是促进旅游业升级换代的关键因素,旅游业对整个国民经济亦不可或缺,能够不断满足人们更高水平的现实需求。近年来,旅游业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对象(柳思维、吴忠才,2007)。掌握旅游业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是提高经济效率和制定发展策略的重要借鉴,对促成经济体系升级及未来城市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且最终能为优化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提供必要参考。为了更加科学地认识旅游产业在重庆经济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本文利用回归分析对重庆市旅游业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定量地分析重庆市旅游业和经济发展的关联性,以期为重庆市旅游业和经济发展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重庆市旅游业与地区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定量分析

(一)重庆市旅游业发展状况概述

重庆成为直辖市后,接待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都有大幅度提高,1997年旅游外汇收入达到10548万美元,接待旅游人数达到259414人次。目前重庆旅游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已经形成规模。内部行业齐全,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对国际国内旅游者有了相当的吸引力。重庆以“美女、美食、火锅、温泉”闻名于世界,并以山城都市、长江三峡、大足石刻三大世界级旅游精品带动旅游业的强盛发展。

(二)重庆市旅游业与地区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

为了清晰地表现重庆市旅游业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本文搜集整理了1997-2010年度的统计年鉴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数据,如表1所示。

根据表1可看出:受国家政策支持和一系列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影响,重庆市旅游收入和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均增长迅速, 1997年至2010年,旅游总收入由94.52亿元增加到869.37亿元,增长率超过59.6%,处于高位,所占比重也由 6.61增长到11.01。旅游业作为一种消费性支出,对经济增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直辖至今,重庆市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6460亿元,增长规模大、速度快,不仅对国民生产的其他领域提供支持,更提升了重庆市在全国的形象与地位。

为了进一步表明二者相关程度的紧密性,本文根据表1数据绘制了散点图,如图1所示。

由图1可明显看出,散点几乎呈直线延伸,有力的证明了重庆市旅游业和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线性相关性,为后文一元回归分析的运算奠定了基础。

表1中:设变量xi为重庆市旅游收入,x为1997年到2010年间平均旅游收入, yi为地区国民生产总值,y为地区平均国民生产总值,回归方程Y =a+bX,其中a、b为待定参数。将表1数据输入Eviews5.0软件,计算结果如图2所示。

经计算b=∑(xi-x)(yi-y) /∑(xi-x)2=8.433784,a=y-bx=496.0883,所以回归方程为:Y=496.0883+8.433784X

(0.143358)(56.78534)

(58.83020)(8.736204)

(0) (0)

相关系数为:

R2=Lxy/(LxLy)1/2=∑(xi-x) (yi-y) /(∑(xi-x)2)1/2((yi-y)2)1/2=0.996545

F=3460.993 D-W=1.4897

重庆市旅游业投入产出系数为 8.433784,这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旅游收入每增加1E元,地区GDP将增加8.433784E元。T检验与F检验均显著,变量x和y的线形相关性及回归方程的可信度可利用相关系数R进行检验,本例中R达到了0.996545,说明拟合优度相当高,较好反映了现实中重庆市旅游业和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

近几年,重庆陆续打出了“美食之都”、“温泉之都”、“会展之都”、“重庆非去不可”等名牌,旨在推动旅游这一产业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那么,旅游业的贡献力度如何,在经济影响和产业关联方面又产生着怎样的效应呢?

旅游业的产业关联效应与经济影响分析

旅游业的发展一方面有赖于目的地中其他经济部门或者行业的配合和支持,另一方面,旅游产业关联性强,影响范围大,其发展必然影响其它相关行业的发展,提升经济发展水平(闫敏,1999)。据研究测算,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既可给国民经济相关行业带来4.3元的增值效益(张愚,2008)。旅游业与其他关联产业之间形成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度不断提高,辐射面逐步拓宽,图3反应了旅游业和关联产业之间的关系。

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每1个关联产业的旅游直接就业人数,大致可产生5个相关就业需求。同时,发展旅游业,带动关联产业发展还能吸引更多投资,从而影响城市的建设和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文从旅游业对就业与投资影响两个方面来分析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重大贡献。

(一)旅游业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旅游业对解决就业问题的贡献,不仅表现在就业岗位总量的增加上,对优化就业结构、降低全社会就业成本、扶助弱势群体就业、就业环境、减少城乡就业冲突、推进就业市场化和国际化等方面也都发挥了特殊的功能(石培华,2003)。1997年,重庆全市餐饮业、会展业等旅游相关产业年末从业人员1686.7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其中城镇从业人员369.7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城镇从业人员中,职工278.2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8%,三资企业和城镇个体、私营从业人员115.0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5.8%。全年城镇经济单位新增就业人员8.41万人,比上年减少1.67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为3.5%。2010年,全市就业情况继续好转,尤其是旅游交通、旅游餐饮、旅游商品、旅游景区等领域,直接或间接解决了大部分就业问题。据统计,在旅游行业就业人群中,5%左右的人员是下岗再就业人员。根据这一比例计算,旅游业解决下岗再就业直接就业人员近50万人,拉动间接就业150万人,总数近200万人。

(二)旅游业对投资的影响分析

旅游活动涉及到“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方面,几乎覆盖了从传统服务业到现代服务业的所有行业和门类。大力发展旅游,不仅可以扩大服务业的规模,还可以改造传统服务业,促进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的成长,提升服务业的水平对于我国产业投资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具有重要的意义(张文建,2003)。投资作为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1997-2010年,旅游关联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从370.94亿元增加到6934.80亿元,增长了将近20倍。同时自1997年以来,重庆市每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增长都在15%以上,尤其 从2001年开始,连续10年增长都超过了20%。图4是其投资额增长示意图。

由图4可以看出,直辖以来,重庆市固定资产投资几乎为直线上升,旅游业及关联行业对重庆市固定资产投资的作用不可忽视,继续加强对旅游业的发展和结构优化具有重大意义。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在短期内对其他相关行业的投资都会有较强的正面作用,并且这种正向的促进作用会一直持续,这说明旅游业的发展对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确实有较强的拉动作用。它的蓬勃发展将带动一大批行业焕发生机,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反之,旅游业的任何波动和衰退也会导致其他行业的不景气,很难想象低迷的旅游业会带来繁荣的交通业、餐饮业和娱乐业(张敏,2009)。因此,要明确旅游业的重要地位和促进作用,大力发展旅游业。

参考文献:

1.柳思维,吴忠才.中国旅游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07(9)

2.张国臣.河南旅游经济的发展战略[J].决策探索,1999(10)

3.闫敏.旅游业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J].旅游学刊,1999(2)

4.张愚.重庆国际旅游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J].时代经贸,2008(3)

5.石培华.中国旅游业对就业贡献的数量测算与分析[J].旅游学刊,2003(6)

地区旅游业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世界;旅游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启示

中图分类号:F591

旅游业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发展成为超过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的世界第一大产业,也是世界经济中持续高速稳定增长的重要战略性、支柱性、综合性产业。当今,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世界旅游业更是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2011年3月3日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的《2011-2021旅游业经济影响报告》认为,尽管目前世界经济增长遇到了很多挑战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但旅游业却一直是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之一,而且成为推动经济和就业增长的主要力量。预计未来10年里,世界旅游业对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每年将达到4.2%,总额为9.2万亿美元,并创造6500万个就业机会。准确把握世界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特点和主流趋势,对于我国确立旅游业发展战略,提升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的迈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过去60年来,世界旅游业发展一直长盛不衰,期间虽然也有波动,但总体上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推动世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有三个:一是各国经济快速增长及与其相关的国民收入稳步提高,使人们有能力支付价格不菲的旅游旅行费用。比如,目前在欧洲,一个月收入4000~6000欧元的中等收入家庭,可非常容易地到亚洲、非洲旅行。每人每次旅行的平均费用大约为2000欧元,比月收入还低。现在欧美有些家庭每年的出境旅游已成为习惯。二是交通运输技术的巨大进步,使长途旅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大大缩短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距离,使“地球村”的理念成为现实。其别值得一提的是,宽体喷气式飞机的发明、家用小汽车的普及和高速铁路的广泛运用。三是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和人权、民生状况的不断改善,使人们可以有大量的闲暇时间用于旅游旅行。以发达国家中每周工时最短、一年带薪假期最长的国家法国为例,从1919年起每周法定劳动时间为48小时,1936年起减为40小时,2000年起实行每周35小时工作制;除了每年法定的节假日,一年带薪假期1936年是两周,1956年增加到3周,1968年4周,1981年起增加到5周。也就是说,法国人每年大约有5个月不用工作。北欧其他一些国家也是大同小异。美国人已有1/3的休闲时间,2/3的收入用于休闲,1/3的土地面积用于休闲。休闲度假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的重要生活方式,休闲经济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经济形态。

纵观60年来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呈现以下突出特点和发展态势。

一是旅游业增长高速、持续、稳定,没有哪一个行业可与之相提并论。有学者研究表明,就全球旅游者数量而言,从1950年到2000年的50年中,基本每隔十年就会翻番,从1950年的2500万人次增加到2000年的6. 7亿人次;从2000到2010年的最近十年中,由于旅游者基数不断增加,增速有所放缓,但十年中仍然增加了2.7亿人次,到2010年达到9.4亿人次。就世界旅游业收入增长速度而言,过去60年中年平均增长率为6.9%,也基本是每隔十年左右就会翻番。其中,从 1950 年到 1960年的第一个十年,年均增长率为 10.6 %;依次第二个十年为9.1 %,第三个十年为5.6 %,第四个十年为4.8 %,第五个十年为4.3 %,第六个十年为6.5%。对比分析可见,世界旅游业收入增速明显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按每十年作为一个周期来测算,通常年均增长率在3%以下)。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数据,截至2010年,国际旅游业经济总量占全球GDP的10%以上,旅游投资占投资总额的12%以上。国际旅游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权重可见一斑。

二是世界旅游市场逐步出现分化,呈现 “三足鼎立”新格局。从旅游目的地的区域板块划分来看,欧洲和北美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两大旅游胜地,是全球旅游市场的“双雄”。但最近十年来,情况却正在发生快速变化。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旅游业的发展,也打破了原有的旅游市场格局。国际旅游者对于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出现多样化,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已经成为第三首选目的地,从而形成欧洲、北美、东亚及太平洋地区“三足鼎立”的新格局。早在1950年,东亚及太平洋地区所接待的国际游客量不足19万人,到2000年接待的游客量达到了1.12亿人,2010年接近2.0亿人,占全球份额约20%。据预测,到2020年,东亚及太平洋地区接待国际旅游人数占全球份额将上升为27.3%,超过北美(届时为17.8%),位居世界第二,进一步巩固“三足鼎立”新格局。

地区旅游业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疆,可持续发展,旅游业,民族地区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理论,通俗地讲,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理论。该理论包括三个基本内涵:(1)满足需要,尤其是贫困人口的基本需要。(2)消除极限。在满足当代人或后代人的需要时,资源与生态环境有一个供养和承载能力的极限问题。(3)平等共事。即要求各代人之间和同代人之间实现资源的平等与公平分配、良好生态环境的平等与公平共享。

2.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一一旅游业逐渐成为拉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虽然新疆的旅游资源丰富,但交通条件十分不完善,成为阻碍新疆特色旅游业发展的'瓶颈'。目前,在交通方面形成了航空,铁路,公路以乌鲁木齐为中心,辐射四周的立体交通枢纽。2009年,新修建的乌精铁路(乌鲁木齐西站-精河),精伊霍铁路竣工,并于2009年12月底开通试行通货了,从而打破了伊犁地区无铁路的历史。新疆是离海最远的一个省,面积占全国的1/6,新疆的文化景观有别于内地,使内地人们对新疆有一种神往的感觉。还有历史上的新疆,古称'西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新疆的特色瓜果也很出名,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瓜等都已经家喻户晓了。还有新疆的饮食文化,如维吾尔族的抓饭,烤肉,拉条子,大盘鸡都是新疆的特色饮食。这些都诱惑着不了解新疆的外地人。而新疆开发旅游业又为游客们提供了方便,因此,新疆要合理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又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3.1对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

3.1.1人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淡薄

不少地区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只看眼前利益,而忽视了资源保护。近年来,随着新疆旅游业的兴起,尤其是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受到各地游客的亲睐,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不断得到开发。当地居民对风景名胜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不强,管理者对旅游景区在淡旺季缺乏相应的调控措施,使得景区旅游资源闲置。

3.1.2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当

由于旅游业被人们称为'无烟工业',并且一个旅游景区的开发,不仅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而且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餐饮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等。论文参考。当地政府看到旅游业发展的前景,就尽可能多地开发景区。论文参考。在这个开发过程中,如果保护不当或开发不合理,都会对当地资源造成不必要的破坏。由于新疆的地理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稍有不慎就会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结果。

3.2旅游景区开发过程中,资金短缺

任何项目的开发都离不开资金,尤其是新疆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的开发,更需要政府的资金支持。新疆地广人稀,资源丰富,有待开发的旅游资源和景点也很多。由于新疆经济发展相对内地比较缓慢,政府的资金有限。一些景区尽管风景优美,但是缺乏一些硬件设施而难以使游客方便抵达。比如景区的宾馆,饭店,交通等设施不足,造成旺季游客激增而为吃,住,行发愁的现象。这对旅游市场的开拓能力和发展前景有很大影响。

3.3旅游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和加强

新疆旅游业中高素质的从业人员缺乏,尤其是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以及服务人员。管理人才的缺乏给旅游业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不能从宏观角度把握旅游区的特色和发展方向,不能突出不同景区的个性和文化底蕴,经营人才素质不高,很容易急功近利,忽视生态保护和使当地民族文化粗俗化。论文参考。服务人员多由当地的居民充当,文化素质不高,服务意识差。尤其是导游,缺乏不同民族成分的导游,尤其是外语导游。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新疆的旅游业也欢迎外国游客的到来。翻译人员仍是民族地区旅游业中缺乏的人力资源。

4.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4.1加强民族地区对当地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

当地政府应该对旅游资源的保护采取措施。通过提示性标语,报纸,传单,口头等形式对资源保护做宣传,让当地人民了解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以及旅游资源对当地人民生活的重要性。并对破坏环境资源的行为进行经济罚款,严重者将进行行政处罚。新疆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对现代开拓新疆旅游资源起着很好的宣传作用。

4.2对新疆民族地区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俗文化,尤其是不同的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更需要保护和传承。其中,新疆的烤羊肉串几乎遍布中国的各个省市,新疆的抓饭也很出名。在旅游景区,可以将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展示给外地游客,游客对有民族特色的物品感兴趣就会买来留作纪念品,有利于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根据2010年初的国家援疆计划,国家将重视新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大资金等方面的投入。新疆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省份,因此,突出民俗、民风、民情,强化历史文化名城、丝绸之路重镇和民族风情的叠加优势,力争2010年将喀什、吐鲁番民俗文化旅游区打造成为新疆重要的民俗文化保护区,并按照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标准,把两地建设成东西方文化交汇特色及民俗风情浓郁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4.3政府支持民族地区的景区建设和发展

根据《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新党发(2001)20号)精神,对旅游业实行政策倾斜,确保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发展和宣传等专项资金每年递增15%,重点用于配套重点景区(景点)交通、通信、环保、卫生、供排水、供电等设施建设,改善景区(景点)旅游环境。新疆将紧紧围绕“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一目标,力争到2015年,新疆旅游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国内旅游人数达5000万人次,年均增长16%;入境旅游人数达100万人次,年均增长10%;旅游业总收入达到700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20%。此外,国家旅游局将从2010年起到“十二五”末,每年投入2000万元,从政策、资金、人才、客源等方面支持新疆拓展旅游产业功能。

4.4重视素质教育,提高旅游人才的素质

通过教育培训,对民族地区的旅游公共管理人才的素养提高起一定的作用。同时,对服务人员和经营人才加强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的培训,杜绝强买强卖,坑蒙拐骗,要以公平公正的价格出售给游客商品。同时,大力培养和吸引少数民族旅游人才,培养适当的少数民族双语翻译和外文翻译。给外国游客创造便利的旅游环境。最后,针对不同培训对象建立多层次的教育培训体系,采用不同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只有培养好不同层次的旅游人才,旅游业才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才能更好的带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瑛.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公共管理研究[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2]新疆财经学院科研编[M]新疆社会经济问题论丛.2002.

[3]马林,孙丽坤著.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论[M]民族出版社,2005.

[4]新疆日报,新疆5年内将实现旅游业总收入700亿元 [J]2010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