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精细化学品的定义

精细化学品的定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精细化学品的定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精细化学品的定义

精细化学品的定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产教融合;精细化工;实训基地建设

作者简介:刘宏(1966-),男,湖南隆回人,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精细化工产品教学与研发。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划课题“绿色化工视域下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探索”(编号:XJK013BZY010),主持人:刘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33-0084-03

国务院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1],各职业院校一系列的专业建设改革关键在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施,而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平台。职教集团是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同组建的教育团体联盟组合,是一个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2],通过外部保障、内部凝聚、互惠服务、自身协调等途径[3],拓宽集团化与集约化办学思路,创新职教集团的体制[4],发挥各自的优势,学校与企业互利共赢、资源互补,近年来已成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陈友年等[5]阐述了产教融合的内涵与实现途径,方春龙[6]介绍了产教融合物流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情况,但职教集团框架下产教融合型精细化学品生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较少。探讨如何加强产教融合型精细化学品生产实训基地建设,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精细化工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一、产教融合型生产实训基地特征

对于产教融合的定义,学术界目前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如Michael D. Santoro[7]提出industry-university collaborative ventures(产业-大学合作)、Kaufmann, A.& T?idtling, F[8]提出的Science-industry interaction(科学-产业互动)、Annamária Inzelt[9]提出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relationships(大学-企业-政府关系)等,作者直观理解产教融合就是产品(企业)与教学(院校)的融合,也就是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合作。产教融合型的生产实训基地建设依托职教集团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是通过专业建设共建共管生产实训基地,企业融入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使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标准、实训基地、教学团队、人才质量评价、专业文化六个方面建设实现与企业的有效对接,构建与精细化工企业一线操作与管理岗位“零距离”的人才培养平台。为此,产教融合型生产实训基地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一)实习环境真实化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特征要求学生通过专业训练场所生产出典型精细化工产品,因此,产教融合型生产实训项目的选取必须来自于企业的生产项目,设备与生产厂家设备完全一致,按照企业真实的生产车间进行设计与建造,实训过程严格根据企业生产的操作规程来进行,控制工艺生产操作参数并能生产合格的精细化工产品,产生经济效益,实训过程就是产品的企业生产实际过程,生产环境真实化。

(二)基地功能多元化

校企双方筹资共建的产教融合型生产实训基地,必须具备多功能性。选择区域内典型化工产品的生产工艺建设实训基地,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与职业氛围,学生可真实操作、真实生产。让产教融合型生产实训基地成为实践教学和生产的主要场所,成为企业培训、技术交流与服务的平台,成为全国技能大赛项目训练场所,成为学生进行创业创新的基地,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互利互惠。

(三)生产工艺绿色化

化工产品是典型的“易燃、易爆、有毒”产品,精细化工产品也不例外,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环保认识重要性,加深对现代化工的了解,建设产教融合型生产实训基地的生产项目工艺必须绿色化。如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精细化学品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项目之一苯―丙乳胶涂料生产,是典型的绿色化生产工艺。它是根据涂料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国家涂料产品环保的要求,以水代替有机溶剂,降低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真正做到了涂料产品绿色化。

二、产教融合型生产实训基地建设问题

湖南化工职业教育集团由省内80多家化工、医药等企业及院校组成,近年来我院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特色课程开发模式、专任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实训基地建设、产学研结合以及毕业生就业等方面成效凸显。目前该专业依托职教集团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了产教融合型生产实训基地,如与湖南湘江涂料有限公司共建的绿色环保的水性苯-丙乳胶涂料生产车间,为学院师生提供各种阶段的教学实践平台,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同时也为湖南湘江关西涂料有限公司等企业培养了具有一定操作技能的后备公司员工队伍,实现双方互赢互利。

但是目前高职教育中真正做到的产教融合生产实训基地建设的较少,企业参与基地建设的程度不高,主要表现在四个不协调:

(一)国家政策与企业发展需求不协调

政府的引导、政策支持力度较弱,尤其是税收减免、专项资金补贴等方面,与职教发达的国家如德国相较相差甚远,而企业是以生产产能与效益求生存的,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因此,不论基地是建在校还是建在厂,在既无法律规定,又无利益驱动的情况下,容易导致企业不愿深入进行产教融合生产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

(二)商业机密与学生求知需求不协调

一方面企业生产需要不断补充优秀人才,通过“订单培养”“生产实习”等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就能较好地培养所需人才,企业希望学生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另一方面,如精细化工生产企业大量采用配方技术,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保密性,不希望学生进厂实习实训,即使进入企业生产实习操作通常只能集中在一些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岗位(如包装),与所学的专业知识关联度不大。

(三)资金投入与基地建设需求不协调

尽管国家提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但相对普通高等本科院校而言,国家财政对职业院校教育经费支持力度要小得多。马宽斌[10]发现普通高等教育经费中本科占80%以上而高职教育不到20%的投入,而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成本是普通高等教育的2.64倍。经费投入的不足,使职业院校在实际办学过程中很难具有真实企业环境与氛围的实训场所,现有的实训O备简陋陈旧,落后近被淘汰的生产工艺不能及时更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基地建设中产教的实质融合。

(四)高职教育与产业转型需求不协调

目前高职院校整体师资力量较弱,大多年轻教师从高校毕业就来到学校,没有企业的一线生产经验,不能较好把握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不能把握行业动态与生产技术前沿,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不能对“产”进行实时掌握,当然难以建好产教融合型生产实训基地。

三、产教融合型生产实训基地建设对策

针对当前产教融合型生产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我院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基地建设实际,总结并提出了生产性实训基地产教一体、课程体系产教融合、基地协同运行产教互惠、师资队伍产教兼容等四个方面的对策。

(一)建立产教一体的生产实训基地

以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求和专业建设发展要求为依据,根据“专业+F(Field,指具有职业情境的技能训练场所)+F(Fruit,指学生作品)”的专业建设模式,营造企业真实氛围,选择典型化工产品的生产工艺建设实训基地,学生可真实操作、真实生产。同时,充分利用职教集团的优势,选择技术先进、区域影响大、人才供需关系稳定的企业建立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积极探索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保证每位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单元操作、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实践教学环节,能在浓厚的职业氛围中得到锻炼,及时掌握先进的设备和工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应社会生产的能力,为学生就业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建构产教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

为了有效对接湖南省“十二五”规划中的石化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在职教集团框架下,深入企业调研,及时了解行业及企业发展的动向,较好把握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形成具有典型行业背景的化工职业教育特色。构建了“以典型精细化工产品为载体、以生产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其主要特色有:(1)课程内容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形成工学结合的高职特色。(2)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开发课程教学内容,将知识点、技能要求与具体工作任务联系起来,突出知识与技能要求的岗位针对性。(3)强调实践性,制定工学结合特色的高职化学品生产项目化课程的教学标准。

(三)建设产教互惠的协同运行机制

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型生产实训基地,学院充分利用其师资、技术、实验研发条件等优质资源,企业以其资金、设备、生产技术指导等优势,不但为学院的师生提供了“工学结合”的实践操作平台,而且产教融合型生产实训基地也为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职工培训、技术研发服务、职业技能鉴定等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此外,产教融合型生产实训基地是以企业典型的生产产品为项目设计开发组织生产,工艺成熟、安全,在实现提高学生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同时,其生产产品还能创造经济效益,保证校企合作的产教融合型生产实训基地能长效良性运转。

(四)建造产教兼容的校企师资队伍

师资力量是产教融合型生产实训基地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必须打造一支“专任教师精技术、兼职教师懂教育”的产教兼容的教师队伍。首先培养1~2名造诣深厚、有突出技术特长的专业带头人;然后落实“双师工程”和“硕士化工程”,完善其知识、能力标准评价体系,促进教师及时掌握化工技术的发展前沿,使教师既能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又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最后加强专兼职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互相取长补短,提高双方业务水平,以形成整体师资“合力”,根据各专业教师的专业特长,合理配置师资资源,实现整体优化,提升专业(群)的整体师资水平。

参考文献:

[1]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与规划纲(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Z].2010-02-23.

[2]赵昕.职教集团发展的制度困境与对策[J].职教论坛,2013(1):12-14.

[3]胡坚达,王孝坤.职业教育集团化体制改革路径探索[J].教育研究,2013(1):154-158.

[4]丁晓昌.理清思路加快发展,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J].中国高等教育,2013(6):50-52.

[5]陈年友,周常青,吴祝平.产教融合的内涵与实现途径[J].中国高校科技,2014(8):40-42.

[6]方春龙.产教融合,强化校外实训基地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4(14):74-75.

[7]Michael D. Santoro. Success breeds success: the linkage between relationship intensity and tangible outcomes in industry-university collaborative ventures[J]. The 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11(2), 2000, 255-273.

[8]Kaufmann, A.& T?idtling, F. Science-industry interaction in the process of innovation: the importance of boundary-crossing between systems[J].Research Policy, 2001(30): 791-804.

精细化学品的定义范文第2篇

HBA春季研讨会旨在支持与鼓励美容行业技术研究、市场营销及品牌企业人士之间的学术及人际网络联系交流。研讨会以目前“促进身心健康“及“包装设计”两方面领先的研究、理念和资源为基础,为各位与会者提供互相学习和拓展商务联系的良机。

作为本次极具创意座谈会的领航人,每天会议首先由主讲嘉宾作重点发言。3月4日上午的“促进身心健康之新技术”座谈会由欧莱雅全球原料采购及研发部门总监Laurent Gilbert先生作为主讲嘉宾,就“如何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根据世界不同地区人种的肤质和发质促进相关技术创新”为题发言。

3月5日的“促进身心健康之新技术”研讨会由Reality Check 咨询网络的管理层和创建者Jim Chastain先生主讲“身心健康:潮流的重新定义” 的论题,深入探讨了消费者最关心的日常饮食问题,重新诠释了健康的定义以及对其生活方式及生活态度的深远影响。

此外,“促进身心健康之新技术”研讨会亦对崭新的概念、原料和技术进行深入的探讨,为促进新产品的发展面世提供了各种可能。会议广泛并深入研究行业内的关注热点,包括抗衰老产品、动物试验的替代方案、新型运输系统和皮肤新生方法等问题。其他议题包括可再生植物及有机资源、功能性食品、印度阿育呋陀草药(Ayurvedic)及中医草本萃取配方、香薰对健康的作用、DNA技术、生物能源以及可降解的环保包装。

HBA 春季研讨会议第二大亮点聚焦于“国际知名包装与设计”。此项会议与技术性的研讨会“促进身心健康之新技术”同时举行。它为演讲者和观众提供一个双向沟通的论坛,重点讨论包装设计的重要性和包装在品牌定位上所发挥的作用及其对消费者甄别品牌产生的影响,从而增强消费者对某一品牌的忠诚度。与会人士这两天的学术会议中了解到如何通过包装设计塑造品牌并驱使消费者购买。

“国际知名包装与设计”作为HBA 春季研讨会议其中一部分,每天会议同样首先由行内权威作的重点发言。3月4日上午,ESP Trandlab公司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总裁Ellen Sideri小姐以“三棱镜原理”和“如何在复杂和混乱的市场上找到并识别你的消费买家”为论题进行演讲。

3月5日研讨会的主讲嘉宾,Desgrippes Gobé公司的主席兼首席执行总裁讨论如何“通过感性设计创造人性化品牌”,使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产生深刻的共鸣。

“国际知名包装与设计”座谈会中其他议题还包括: “走自己的路: 为什么知名的包装能够经久不衰”; “包装革新中的技术转移”;“关注: 货架上和生活中影响情绪的视觉语言”; “放下你的睫毛刷:新一代的睫毛膏”和“购物心理探讨”。HBA 春季研讨会议同时也为众多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人士在分享奢侈品发展、设计师触觉、消费者行为、样品赠送趋势等见解,并由顶尖美容编辑和创意设计师组成的圆桌会议,互动地探讨如何使你的包装在行业领先杂志中独树一帜,备受关注。

精细化学品的定义范文第3篇

Abstract: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emical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 achieve China's enterprises to go abroad and integrate into world. The article elaborates specific situation and main influencing reasons to achiev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for chemical industry and puts forward proposals on evaluation system index. Finally, the main ways and means for China's chemical enterprises are given to increase their level to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关键词:化工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Key words: chemical industry;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中图分类号:[TQ-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2-0308-02

1 化工企业的国际竞争

化工企业的国际竞争最终的形式,都是以产品为主。化工行业产品可分为四类,即:通用化学品、有差异的通用化学品、精细化学品和专用化学品等。自从人类发明了化学工业以后,它便成为快速发展行业,随着它的产品不断深入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的同时,也不断的推进了社会的进步。随着时代的发展,每个阶段的化工企业竞争手段和方式也各不相同。在二战以后,化工行业在西方发达国家成为快速发展企业,但是1973年的能源危机是的化工行业受到的冲击最大,这个时候多数企业采用了从单纯的产量发展变为质量和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对于低能耗的高附值产品进行了深层次的开发。到了20世纪90年代,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各国的化工企业也从本国之间的单一竞争,演化为国际竞争。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增强和对质量要求的提高,这个时候的化工企业经营结构也逐渐的调整为,在重视环保、以健康为出发点的基础上,塑造自己的核心业务,以达到突破全球为战略目的的形式。世界化学品市场的形式上变化也很大,特别是亚洲市场的需求量的增大对于西方跨国的大公司来讲,存在着巨大的商机,这对于我国本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给予了很大的刺激。

2 化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1 什么是化工企业竞争力

目前对于化工企业的竞争力尚无明确的定义,但是从基础的角度出发,可以理解为:第一,它是能对消费者需求能力的有效满足;第二,企业在公开竞争中对于人力和财务资源的持续发展的保证;第三,在价格和非价格的对手竞争中,能很好的控制企业自身的内部和外能控制的能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仅仅是需要市场竞争活动,更重要的是通过内部有效的掌控,以支持外部竞争行为有效性的能力。企业竞争能力的多重性和复杂性构造了企业的竞争结构。这不能单纯的理解为市场竞争手段的选择和产品的有效定位,更深层次的是企业该怎么样去有效的组织协调竞争资源和优势于竞争层面上的关系。

2.2 化工企业竞争能力的基础

企业的核心竞争并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内部特定资源的相互比较,这是企业通过日积月累的资源去创造出来的竞争优势。正是由于资源和能力的掌控,企业才能抓住外部的产业机会。这里说的竞争资源是指企业的资产和技能,只有占有了资产和技能的优势,才能构筑有利的竞争地位。

2.3 竞争能力与战略

竞争优势与资源是化工企业的竞争力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它反映了动态的、主动的、有意识的企业长远战略的构建。能使企业准确的控制成本、差异和市场地位,并努力开发和管理好这些现有资源,使竞争资源和能力都转化为竞争力。通俗的说,化工企业的关键竞争能力就是营销、管理、制造和技术等四个方面。化工企业如何进行经营战略的制定,这需要结合行业自身特点,特别是对于化学工业这样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特点+技术,才是别具一格的优势。

3 评价层次的分析

很多人都会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竞争行为相互混淆,这是不对的。企业的竞争行为是可见的,而企业的竞争力是从竞争优势和资源中反映出来的,是无形的。企业竞争力主要是在评估和分析企业的两个指标,即:财务指标和市场指标。首先,企业的财务与市场指标反映的是企业的经营全过程(包括未来)的情况和业绩,可以用来对于企业的战略作为客观的评价条件。其次,在财务和市场指标中,虽然可以看到市场占有率和投资收益的盈亏,但这并不能全面的反应企业的竞争力真实状况。第三,财务和市场类指标,无法反映企业当前竞争地位和竞争业绩。过去企业经常会使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两个层面去分析,但这还是不能全面的体现国际竞争力的原则。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的评估不单单是业绩的评估,还是竞争潜力的形成、维持和支撑作用的评估。它必须以评价分析企业管理和战略的作用有效性为基础。本文主要是从企业的内部业绩、蕴藏的竞争潜力和战略与管理的能力等三个层次来论述的。从不同的方面分析了企业的的国际竞争力。每个层次的分析都是有特定的目的性,是从一个方面展示企业整体的竞争全局来论述的。

4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1 构建原则

按照以上分析,我们可以从众多指标中选取部分能正式反映化工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项目进行阐述。在指标的选择上可以遵循以下几点。第一,目的性。在选择时尽量的去集中和全面的体现价值评价的要求,防治无关指标介入。因为化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表现形式较多,产品质量、成本、技术、人力资源使用和市场占有率等。无论采用哪种形式变现,其层次指标都是不可以脱离的。第二,可比性。对于化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通过比较而得出的。它的评价必须以市场中同类的相同对手作为竞争对象。第三,可操作性。在评价中,采用的财务数据和指标要是同量化,尽量做到指标的同质性,这样才可以进行量比。第四,综合性。评价不光是不同角度的评价,还需要有关联性,可以从多个层次去综合评价,从而才能得出化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的深层次内涵。

4.2 指标的选择

对于企业的投资者来说,赢利才是最终目的,所以衡量化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实际上也是衡量利润的多少。

我国目前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中反映的税率和成本费用,其中的税率是国家规定,这是企业和投资者不会过多关注的指标。成本费用利润率的设置才是对财务制度影响的主要因素,成本费用是企业一般不对外的指标。

企业的运营能力也是对于企业经营状况的一些评价指标。如果企业的资金状况好,运营能力强,自然说明企业的经营好。如果在经营中,企业的生产、供应和销售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对企业的资金运转造成影响。

所以在分析企业的竞争力的时候,对于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程度等指标等必须充分了解。其中包括: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第三项要看的是企业的偿还能力。

企业的偿还能力主要是指债务的偿还能力。通过这个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的财务风险性。通过企业的偿还能力质变,对于现行的财务指标的流动率、速动比率以及资产负债率来综合对于企业进行评价。

但是这些指标本身又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还应该对企业的现金流、经营偿还能力、权益系数、流动比率等其他指标来进行综合比较。最后还要看企业的营销能力。

4.3 国际竞争能力的潜在性

这是一种不直接体现出来,而潜藏在企业内部的一种能力。但是这也是化工企业发展所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要有创新能力,这里说的创新,不管是产品形式的创新,同时也是对工艺、销售和管理等等方面的创新。第二是对于员工的综合竞争能力的提升。员工的发展和稳定对于企业的发展是最核心的因素。只有员工的素质和水平提高了,才能形成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基础。另外员工的满意程度对于企业来说也很重要。当员工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其地位、待遇和企业的经营管理政策等等都会有自己的观点,企业应该在开放式中让员工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企业对于这些建议都应该有效吸取,才能使员工满意度增高。

4.4 战略与管理能力的提升

企业战略与管理能力的测度是十分困难的。第一,直接的定量的数据不易获得。第二,企业不同的管理人员和层次对战略与管理的理解常常是不相同的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得出实际意义的测度结果,多个方面的测量指标对于企业战略与管理能力的实际测量角度通常是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进行。

5 结语

对于我国化工企业来讲,无论是综合性还是专业性公司,都有自己的发展空战,在面临机遇和挑战的时候,只要我们能自己认清方向,有效的结合自身特有优势,良好的调整好企业的战略部署,就一定可以有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宏进.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8,1.

精细化学品的定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纺织化学品;禁限用危害化学品;2013年上半年;最新动态

中图分类号:TS190.2 文献标志码:A

前言

2011年国际绿色和平组织针对14种全球品牌服装,在生产加工中对环境产生的污染情况了两份调查报告,分别题为《时尚之毒:全球品牌服装的中国水污染调查报告》和《毒隐于衣——全球品牌服装上危害化学品残留的调查报告》,称全球17个不同国家(包括欧洲、非洲和亚洲等)的一些知名品牌纺织品中含有NPEO(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等10多种危害人体(包括性发育在内)和生态环境的有毒有害化学品,特别是NPEO,在采集的样品中占到了67%,它们会逐步分解产生高毒性的、持久的、污染人类食物供应链和破坏人体内分泌功能的NP(壬基酚)。英国和东亚的绿色和平组织明确地指出“NPEO等”事件涉及到全球、影响全世界,在世界和我国市场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与很大的震动,也给世界和我国染整企业与纺织化学品生产企业带来了信任危机。

2012年底根据欧盟统计,我国被召回的出口到欧盟的纺织服装产品有271项,占各国出口到欧盟被召回的纺织服装产品的48%,比2011年上升了4%,其主要原因是纺织服装产品中被检测出禁限用的危害化学品。再加上2013年初上海发生的“毒校服”事件更给我国染整和纺织化学品等行业的信任危机雪上加霜。

这些情况表明当前纺织化学品和纺织品的安全性问题,是影响各国特别是我国染整和纺织化学品行业节能减排、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最主要障碍之一,因此自2012年以来世界各国对纺织化学品中需要禁限用的危害化学品采取了加大力度、加快速度进行立法、制定标准、加强管理等一系列措施,2013年上半年纺织化学品中禁限用危害化学品的最新动态更是一个佐证。

2013年上半年纺织化学品中禁限用危害化学品的最新动态

1.国际市场上的最新动态

1.12012年12月19日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正式公布了第八批54种SVHC

ECHA为欧盟REACH法规提供的SVHC(高度关注化学物质)候选清单,自2008年10月28日公布第一批起到2012年12月19日共公布了八批、计138种SVHC,各批的品种数以及涉及纺织助剂的品种数列于表1中。

从表1中反映的信息如下。

(1)在SVHC候选清单中第八批公布的SVHC品种数是8批中最多的一批,占到迄今公布品种总数的39.1%,而其中涉及纺织助剂的SVHC品种数有20种,占到迄今涉及纺织助剂的SVHC品种总数的47.6%,几乎为前7批涉及纺织助剂的SVHC品种数的总和。

(2)在SVHC候选清单的第八批SVHC中涉及纺织助剂的SVHC品种数有20种,占第八批SVHC品种数的37.0%,而涉及染料的SVHC品种数为7种,占13.0%,只有涉及纺织助剂的SVHC品种的约1/3,但两者之和要占到第八批SVHC品种数的一半。

(3)在SVHC候选清单的第八批中有37种物质是由ECHA提议,17种物质分别由奥地利、德国、荷兰、斯洛伐克、瑞典和英国等7个国家提议。这54种物质由于具有致癌性、致突变性和生殖毒性(CMR)而被提议进入SVHC候选清单,其中1种物质因为具有内分泌干扰性质而被认为是同等关注物质,5种物质是因为属于同等关注物质而被提议加入,还有5种物质是由于它们具有持久稳定性、生物累积性及生殖毒性(PBT)和/或高持久稳定性与高生物累积性(vPvB)而被提议进入SVHC候选清单。

(4)在SVHC候选清单的第八批中涉及纺织助剂的SVHC简要介绍如下:

①十溴二苯醚,用作PES、PE、PP、ABS等的阻燃剂,属于PBT或vPvB;

②全氟十一酸、全氟十二酸、全氟十三酸和全氟十四酸,它们类似于全氟辛酸(PFOA)。用其得到的中间产物可以制得纺织品整理剂,具有防水、拒油和抗污的“三防”特性,但中间产物会降解产生这些全氟羧酸,属于vPvB

③偶氮二甲酰胺,它属于一种通用型大发气量发泡剂,用于PVC、PE、PP、PS、ABS、PA6等合成材料中。该化合物可能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④六氢邻苯二甲酸干、六氢-1,3-异苯并呋喃二酮和反-1,2-环已烷二羧酸酐,它们可用作增塑剂、驱虫剂、防锈剂等的中间体和树脂改性剂、环氧树脂的固化剂,但可能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⑤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4-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和3-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它们可用作制造增塑剂、驱虫剂、防锈剂等的中间体和树脂改性剂、环氧树脂的固化剂,但可能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⑥对壬基酚(支链或直链)聚氧乙烯醚,可用作表面活性剂,用于制造抗氧剂、纺织印染助剂、农药乳化剂、树脂改性剂、油添加剂等,对人体健康危害大并严重污染环境;

⑦对特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可用作表面活性剂,用于制造抗氧剂、印染助剂、农药乳化剂、树脂改性剂、油添加剂等,对人体健康危害大并严重污染环境;

⑧二丁基锡二氯化物,可用作杀菌剂、PVC等的稳定剂等,对人体有毒;

⑨环氧丙烷,可用于制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增塑剂、乳化剂、剂、洗涤剂、杀菌剂等,具有致癌性和致变异性;

⑩邻苯二甲酸二戊酯(支链或直链)(DPP),它是一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具有生殖毒性;

(11)邻苯二甲酸二异戊酯(DIPP),它是一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具有生殖毒性;

(12)邻苯二甲酸正戊基异戊基酯,它是一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具有生殖毒性;

(13)4,4’-二氨基-3,3’-二甲基二苯甲烷,可用作制造聚氨酯粘合剂和环氧树脂固化剂等的原料,具有致癌性。

根据REACH法规的规定,在SVHC候选清单中的第八批54种SVHC对于欧盟生产商和进口商来说同样被要求:①作为化学物质进行销售时需要向下游用户提供MSDS;②作为混合物(配置品)中的一种组分,当其质量百分浓度大干0.1%时需要向下游用户提供MSDS;③在物品中质量百分浓度大于0.1%时必须向物品的接受者或按消费者的要求在45天内免费提供可获取的充足信息包括物质名称及其含量等;④2010年12月1日后被列入候选清单的SVHC,当在物品中的质量百分浓度大于0.1%和年总量大于1t时必须在列入后的6个月内完成通报的义务。

1.22013年1月8日了《Oeko-Tex Standard 100》最新版本

国际环保纺织协会(Oeko-Tex)每年年初都要出一个《Oeko-Tex Standard 100》新版本,增加一些新的纺织品有害物质检验的测试标准与限量值要求和调整某些原有有害物质的限量值要求,2013年也是如此。2013年1月8日该协会在其年会上了最新《Oeko-Tex Standard 100》纺织品有害物质检验的测试标准和限量值要求,新标准于2013年1月1日起生效,2013年4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与2012年版本相比,其主要有以下新增变化。

(1)对候选认证纺织品新增8种多环芳烃(PAH)含量的检测,并规定在婴幼儿产品(产品级别I)中将现有苯并(a)芘及PAH累计限量值由原先的1.0mg/kg和10mg/kg分别调整为0.5mg/kg和 mg/kg。

(2)考虑到REACH法规中SVHC候选清单的更新情况,将二甲基酰胺(DMF)列入受监管溶剂清单,限量值为0.1%。

(3)对检验样品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品种的检测要求,增加邻苯二甲酸二戊酯(DPP),这样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品种从11种增加到12种,12种的累计限量值保持原先质量百分浓度0.1%的要求。

(4)考虑到REACH法规中附件XVII《限制物质清单》的最新修订情况,将富马酸二甲酯(DMFu)即反式丁二酸二甲酯作为添加物质列,Koeko-Tex受监管残留化学物质清单中并对相关成分进行检测,其限量值为0.1 mg/kg。

(5)调整Oeko-Tex的4个产品级别的可萃取镍限量值:产品级别I的限量值由1.0mg/kg调整至0.5mg/kg,产品级别Ⅱ至Ⅳ的限量值由4.0mg/kg调整至1.0mg/kg。

(6)自2012年初起已根据《Oeko-Tex Standard 100》规定,在产品认证中对壬基酚(NP)、辛基酚(0P)和它们的聚氧乙烯醚(NPEO、OPEO)含量进行监管,而自2013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下列强制规定,规定中将原先对OP、NP及其OPEO、NPEO的单项要求改为累计要求:①OP和NP累计为50mg/kg(相当于纺织品重量的0.005%);②OP、NP,OPEO(1~2)和NPEO(1~9)累计为500mg/kg(相当于纺织品质量的0.05%)。

在这些新增变化中有5项涉及到印染助剂,与前几年相比,新增纺织品有害物质的检测项和新增纺织品的有害物质品种更多,如表2所示。

2.国内市场上的最新动态

2.12013年3月国家环保部发出了《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目录(第一批)》(征求意见稿)

为了落实国家环保部在2012年的第22号令《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方法(试行)》的有关规定,环保部在2013年3月了《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目录(第一批)》的征求意见稿。该第一批目录中列入了142种重点危险化学品,组成如下。

(1)芳香族化合物有14种

包括芳香族烃类10种、芳香族卤素衍生物4种、酚及其衍生物4种、芳香族含氮化合物及其衍生物26种。

(2)脂肪族化合物有33种

包括脂肪族卤代衍生物12种、脂肪族醇及其衍生物2种、脂肪族醛、酮及其衍生物5种、脂肪族羧酸及其衍生物5种、脂肪族含氮化合物4种、脂肪族含硫化合物3种、脂环族化合物及其衍生物2种。

(3)杂环化合物有1种

(4)金属及其化合物有35种

包括汞及其化合物4种、铬化合物9种、铅化合物9种、锡化合物2种、硒化合物2种、镉化合物3种、钴化合物1种、镍化合物1种、铜化合物1种、氰化合物8种。

(5)农药有15种

包括杀虫剂7种、杀菌剂3种、除草剂5种。

(6)其他

包括砷及其化合物7种、硅有机化合物1种、甲基肼1种、无机酸5种。

显然芳香族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和金属及其化合物是第一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的重点,其中涉及染料的重点危险化学品达到51种,占36%,主要是芳香族含氮化合物及其衍生物、芳香族卤素衍生物、酚及其衍生物等;涉及印染助剂的重点危险化学品有17种,占12%,它们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氯苯,丙烯酰胺,1,4-苯二酚或对苯二酚,丙烯腈,丙烯酸丁酯,乙酸乙酯,甲醛,重铬酸铵、重铬酸钾和重铬酸钠,二丁基氧化锡,三苯基氢氧化锡,环氧乙烷,四氯化硅。

在第一批目录作为重点环境管理的142种危险化学品中基本上都是有毒有害化学品,其中有22种危险化学品属于迄今欧盟REACH法规SVHC候选清单中公布的SVHC,涉及印染助剂的有5种SVHC,即三氯乙烯、丙烯酰胺、重铬酸钠、重铬酸钾和重铬酸铵,涉及染料的有6种SVHC,即1,2-二氯乙烷、2,4-二硝基甲苯、2,4-二氨基甲苯、2-甲基苯胺、4-氯苯胺、4,4’-二二氨基二苯基甲烷,使用时必须高度重视。这些与环保部2013年的((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中剔除的开展挥发酚、氰化物、氟化物、硫化物、苯、甲苯、乙苯、苯胺类、甲醛、硝基苯类、酸类物质、丙烯腈、氯苯、苯酚、化学农药等水体污染物和甲醛、苯、甲苯、二甲苯、酚类、苯并芘、氟化物、氯气、硫化氢、苯胺类、氯苯类、氯乙烯等大气污染物的监测与监管是相一致的,其目的是为了有效遏制危险化学品环境污染和突发环境事件高发态势,防范化学品导致的健康和环境风险,构建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机制。

2.22013年1月1日起实施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排放《新标准》

近年来我国纺织染整行业由于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的不断开发和新染化料的加速应用,产品质量、生产效率、节水效果明显提高,同时排放废水中污染物的负载增加很快,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2010年纺织工业排放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排放量分别达到30.1万t和1.7万t,占工业排放总量的8.3%和7.1%,均居全国第4位,其中染整工业占了较大比重。

为了有效控制纺织工业水污染物排放,从2008年起有关部门已着手对原有的水污染排放标准进行修订,计划出台一些文件,特别是在制定的《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要加大染整等行业落后产能淘汰的力度、提高行业废水中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推进化学需氧量与氨氮排放总量的控制、削减比例与2010年相比不低于10%的规划目标,同时新出台的《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印染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印染行业准入条件》等行业规划与政策也对纺织染整工业的环境保护提出了具体要求。在这些文件基础上,为了更好地适应“十二五”环境保护工作和节能减排的新要求,形成和出台了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的新标准,它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具体落实和体现,按照新标准分阶段废水中污染物排放限值的规定,若达到第二阶段(2015年)的排放限值,水污染物的排放量将大幅度削减,其中化学需氧量与氨氮排放量与2010年相比削减率预计将达到68%和70%,环境效益显著。这就是纺织染整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新标准的出台和实施背景。

纺织工业2013年水污染物排放新标准实际上是一个新标准体系,由4个新标准组成,《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2013)是对“GB4287-1992”经过20年实践后的第一次修订,它是一个染整工业执行的单独的行业型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控制棉的前处理和棉、麻、毛、丝与化纤的染整工艺过程中的水污染物排放。此外,还有3个行业特征污染物的排放新标准,即《缫丝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毛纺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麻纺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它们分别控制蚕茧加工缫制成丝工艺过程、洗毛工艺过程和麻脱胶工艺过程的水污染排放,行业特征污染物识别充分、排放控制和污染防治与监督管理针对性强。本文指的新标准是其中涉及面最大的《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2013),它与原有标准“GB4287-1992”相比不仅增加了控制排放的水污染物项目,而且提高了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表3)。

在表3中,老标准中III级标准是指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下水道的废水排放标准;I级与II级标准是指排入未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下水道的废水排放标准,但必须根据下水道出水受纳水域的功能要求相区别,即I级标准是指排入GB3838中III类水域、GB3097中二类海域的废水排放标准;II标准是指排入GB3838中IV、V类水域、GB3097中三类海域的废水排放标准。

由表3可见:

(1)新标准的间接排放和直接排放废水中的污染物控制指标均为13个,而老标准的III级排放(相当于间接排放)和I、II级排放(相当于直接排放)废水中的污染物控制指标分别为9个和11个;

(2)新标准的间接排放和直接排放废水中的污染物控制指标数与老标准的III级排放和I、II级排放废水中的污染物控制指标数相比分别增加了5个和3个,同时各减少了1个即铜指标;

(3)新标准与老标准的排放水污染物控制指标和控制指标排放限值的区别为:

①新标准的间接排放废水中增加了5个污染物控制指标,分别为:

(a)可吸附有机卤化物(AOX)指标,旨在加强对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排放控制,防范环境风险;

(b)总氮和总磷指标,旨在强化对水体富营养化的控制,满足环境管理的需求;

(c)色度和氨氮指标,旨在加强环境风险防范。

②新指标的直接排放废水中增加了3个污染物控制指标为:

(a)AOX指标,作用同间接排放废水中增加的AOX旨标;

(b)总氮和总磷指标,作用同间接排放废水中增加的总氮和总磷指标。

③新标准的间接排放和直接排放废水中均较大程度地提高了5个污染物控制指标,即COD、BOD5、悬浮物(SS)、色度和氨氮(NH3-N)的排放限值,旨在满足环境管理的需求和加强环境风险防范。

④新标准的间接排放和直接排放废水中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3个污染物控制指标即硫化物、苯胺类和六价铬的排放限值,旨在满足环境管理的需求和加强环境风险防范。

⑤新标准的间接排放和直接排放废水中均有2个污染物控制指标即pH值和二氧化氯的排放限值与老标准相同。

总之,新标准的水污染物控制指标设置更加科学合理、要求更加严格,对纺织染整行业的压力肯定会更大。染整行业为了使排放废水达到新标准的严格要求,已经和正在采取下列对策:

(1)从源头抓起,加强管理和开展“双革”,切实做到清洁生产,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清洁生产企业或清洁生产先进企业;

(2)大力创新节能减排新工艺,切实推行节能减排新工艺,例如冷轧堆染色、湿短蒸连续轧染、涂料染色、高固着率染色、小浴比染色、低温染色、一步一浴法染色、一次准染色、快速染色、低盐染色和涂料印花、冷转移印花、热转移印花、数码喷墨印花等技术等;

(3)创新末端治理技术,加强预处理和采用新型污染防治技术,提升污染防治技术水平。

3.节能减排环保型染料与助剂的开发方向

对于纺织化学品行业来说,必须大胆创新和开发适合新染整工艺的节能减排环保型染料与助剂,开发能取代禁限用染料与助剂的环保型替代品以满足纺织染整行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需要。

3.1开发适用于节能减排新染整工艺的染料

目前染整行业开发的节能减排型新工艺已有不少,它们需要用适合这些新工艺要求的新型染料来配套,这些染料实质上是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染料,例如适用于高固着率或高上染率染色的新型活性染料和新型分散染料。

众所周知,当前我国市场上供应的活性染料的平均固着率在50%~70%,利用率不高,未固着的水解染料和其他未固着染料等的水溶性好,采用现有的废水处理技术与设备难以去除,这样染色后产生大量有色污水,色度和CODer都比较高,一般每升废水中高达几千甚至上万毫克,而在采用活性染料的竭染和轧-蒸工艺中为了抑制纤维素纤维表面的负电荷,需耗用大量电解质,造成废水中的阴离子(Cl-、SO2-4)浓度高达10万mg/L以上,大大地增加了治理活性染料染色废水的难度。另外,由于活性染料的固着率不高,为了除去纤维上的水解染料和未固着染料等,水洗加工繁复冗长,水洗效率低、水耗能大;再加上活性染料的生物降解性较差,一般都含有卤代杂环类活性基,若染料应用时处理不当,还会提高印染废水的AOX量等。因此开发高固着率的活性染料来满足染整行业的高固着率染色工艺势在必行,国外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型活性染料的固着率都已达到90%甚至超过90%的水平,如Levafox CA染料、Novacron S型染料等,而且还发展了相配套的新型助剂。

分散染料的情况也是如此,当前我国市场上供应的分散染料在染色过程中的上染率(高温高压法)一般在75%~90%,损失率在5%~30%,染料损失率差不多是国外对应染料的2~5倍。这固然与分散染料的精细化程度、商品化质量即粒径大小、粒径分布均匀性、粒子形状规则程度、晶型稳定、分散稳定性特别是高温分散稳定性等有关,也与我国目前监测的染料分散性不是实际应用条件作用下的分散特性、不能视作为一个单独的染色加工中分散染料染色性能的可靠预示有关,还与所用的分散剂和添加剂的质量有关。因此开发具有高上染率的分散染料和相关助剂仍是当前满足染整行业对涤纶等进行高上染率染色的迫切要求。

又如由于我国活性染料和分散染料的固着率与上染率以及在染色性能与牢度性能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目前染整行业用这些染料染色的染色物不合格率还比较高,棉染色物和棉/涤混纺染色物的不合格率在35%~45%,涤纶染色物的不合格率在25%左右。为了降低染色物的不合格率,采用一次准染色技术是节能减排的必由之路,这就要求染料具有“四高”特性即高固着率或高上染率、高染色性能(包括对染色工艺参数变化的低敏感性、好的匀染性和重现性、优良的提升性与相容性等)、高洗涤性、高色牢度,因此染整行业也迫切要求纺织化学品行业开发和供应适用于一次准染色的新型活性染料和新型分散染料及其相应的助剂。

再如小浴比吸尽染色对节能减排有着重要的作用,浴比太大会影响染料的吸尽率和固着率、增加废水量与废水负荷,浴比太小会影响匀染效果和染色物质量,因此围绕着如何降低染色的浴比国内外都在积极进行研究,目前喷射液流染色已能在确保织物匀染的前提下把浴比降低至1:(4~10)。

意大利Brazzoli(巴佐尼)公司开发的染液横动再循环技术可使活性染料染棉织物的浴比降至1:(4~4.5),耗电量只有喷射气流染色的1/3,染中深色全面织物的耗水量可降低至每吨布40~50t水之内;目前的喷射气流染色浴比更低,可达到1:(2~4)。

这种小浴比吸尽染色工艺对活性染料来说最大能缩短30%染色加工时间、削减50%水、减少40%化学品、节约30%能量,而且提高了固着率、减少了排放废水负荷。不过这种染色工艺对活性染料有一定的要求,如直接性要小、溶解度要大(在碱及中性盐存在下溶解度应大于100mg/L)、反应性要中等以上、固着率要高,虽然印染企业能从我国现有的活性染料中筛选出一些品种,但染色性能和染色效果还不能满足染整行业的要求,与国外的Novacron FN型染料和Remazol Ultra RGB染料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染整行业也迫切希望纺织化学品行业能开发出很好适应小浴比染色技术的新型活性染料和配套助剂。

3.2开发适用于节能减排型新染整工艺的助剂

适用于节能减排型新染整工艺的助剂要求是多方面的,有前处理剂、印染助剂、后整理剂等,范围及涉及面更广。归纳起来,要求新助剂能满足“一低、二高、一多”即低温节约型助剂、高功能节约型助剂、高专用性节约型助剂、多功能节约型助剂的要求,同时要求可生物降解,这些也是对可持续发展新型纺织印染助剂的要求。例如“一低”的助剂包括低温型前处理剂和低温型染色助剂等,前者如双氧水低温漂白用活性剂、低温练漂剂、低温去油剂等,后者如羊毛低温染色助剂、分散染料常压染色涤纶用新型载体、低温皂洗剂等。

以低温皂洗剂为例,最近Huntsman(亨斯迈)公司开发了一种含3个活性基的新型染料,HOAvitera SE染料配套的高效水洗助剂Eriopon LT,它是一种非离子/弱阳离子复配型助剂,适用于硬水,在水洗过程中耐碱和耐电解质,整个水洗处理工艺为中温、低耗、低排、短时流程,连同染色过程在内可节水60%左右、节省蒸汽74%、节时43%、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8%,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如此高效的低温水洗助剂。

又如“二高”的助剂包括高功能节约型助剂和高专用性节约型助剂,前者如高功能前处理剂、高功能印染助剂、高功能整理剂等,后者如染整加工用新一代酶制剂、防泛黄助剂等,以高功能前处理剂中的高效乳化剂为例,目前的棉、涤纶、锦纶等纤维为了提高其弹性和制成织物的服用性能都加入氨纶,纺纱时也都添加有机硅油类的剂,所加量与氨纶的混纺比有关。目前市场上的混纺织物中氨纶含量一般在10%左右,高的含量已超过20%,因此织物中有机硅油量较多,它们一般难以乳化,在前处理时用常规乳化剂难以去除,造成印染时布面上容易产生色花、色渍、色斑等弊病,同时会影响印染织物的色牢度。

近年国外开发了一种高效乳化剂又称氨纶专用除硅油剂,可用来解决这个问题,我国杭州的一家外国独资公司——多思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也在生产,商品名为氨纶精练剂CPA New。它是一种去除天然和合成纤维中各种油剂的特效乳化剂,特别是可以避免因氨纶油剂中的硅油组分去除不净而产生的各种染色问题,不仅能降低加工时间和成本,还能大大减少排放污液和废液中负荷,但目前产品价格高、应用不普遍,染整行业迫切希望我国助剂行业能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助剂来满足需求。

再如“一多”的助剂包括多功能前处理剂、多功能印染助剂、多功能整理剂等,以多功能前处理剂为例,茶皂素是一种无毒、无害、无刺激的多功能前处理剂,它用一道工序解决了三道工序的要求,不仅减少织物失重、增加纤维强力使产品质量稳定,而且能降低排放废水中的CODcr近一半、耗水量也比常规工艺减少1/3等。Univadine DMF是亨斯迈公司开发的一种多功能染色助剂,它不仅可使分散染料在较低温度对涤/氨混纺织物染色,而且能抑制氨纶吸附分散染料。助剂行业也应积极开发这些多功能助剂满足染整行业的需求。

3.3开发适用于取代禁限用染料和助剂的环保型替代品

在纺织品印染加工中有一部分染料和助剂属于禁限用危害化学品,国际市场上把危害化学品分为两类,即:(1)11种重点危害化学品,它们是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溴化和氯化的阻燃剂、在特定(还原)条件下可分解产生24种致癌芳香胺(其中4种对人体有强致癌作用、20种对人体有疑致癌作用)的偶氮染料(包括偶氮型的分散染料、酸性染料、直接染料、碱性染料、媒染染料、活性染料、溶剂性染料、冰染色基等和氧化色基)、有机锡化合物、氯苯类化合物、含氟有机溶剂、短链氯化石蜡、含氯酚、重金属(指镉、铅、汞、六价铬)、烷基酚聚氯乙烯醚(特别是壬基酚聚氯乙稀醚和全氟化学品(目前集中在全氟辛烷基磺酰化物(PFOS)与全氟辛酸(PFOA)上);(2)在各国被限制或控制的其他危害化学品(指被现有黑名单或危害/使用屏蔽的备忘录所证定的危害化学品)。

分析这些禁限用的危害化学品,可知极大部分与纺织化学品有关,特别是纺织染整助剂,因此开发新型替代品来取代这些禁限用危害化学品,特别是禁限用重点危害化学品,不仅能大大地减轻排出的水污染物负荷、降低甚至消除危害化学物质,而且能减少排出的污水量,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这对染整行业贯彻执行水污染物排放新标准、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意义重大。例如已开发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替代品有脂肪醇聚氧乙烯醚(FAEO)、烷基多糖苷(APG)、仲醇聚氧乙烯醚、失水山梨醇酯及其聚氧乙烯醚和脂肪酸酯聚氧乙烯甲醚(FMEE)等5类。它们基本上能取代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特别是C11~C13仲醇聚氧乙烯醚能完全替代,烷基多糖苷也具备了完全替代的条件,某些C12~C16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性能已基本上达到了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水平。

又如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替代品目前已有7~8类,其中多元醇苯甲酸酯类,利用廉价石油化工原料(C5~C9酸)或某些林产品开发的增塑剂、对苯二甲酸酯类、环氧类、已二酸酯类和癸二酸酯类等不仅增塑剂性能与邻苯二酸甲酯类增塑剂相近,而且还具有其他的功能如抗静电性等,经济性也适中。

再如可用低毒和耐久性杀菌剂,如无机化合物型杀菌剂、季铵盐型杀菌剂、胍类杀虫剂等和壳聚糖与改性壳聚糖等来取代含氯酚和有机锡化合物,也能用可湿性代森锌或可湿性代森锌与除虫菊的混合物来替代。

还有目前能用来取代溴化和氯化阻燃剂的替代品已不少于10类,其中有机膨胀型阻燃剂、无机膨胀型阻燃剂、烷基磷酸的氮衍生物和复合型阻燃剂等已广受市场欢迎。至于氯苯类化合物和含氯有机溶剂,目前在染整等行业中使用的品种不少,用途也是多方面的,它们中有的属于AOX、有的属于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近年针对它们的不同用途开发了不同的替代品,例如可用新型无氯无毒的载体来取代用分散染料和载体工艺染色涤纶及其混纺织物时使用的含氯载体或其他有害载体,比较典型的有N-环已基吡咯烷酮、N-甲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和用85%的二乙烯二醇与10%的N-环已基吡咯烷酮组成的混合物等;又如可用异丙醇、一缩二丙二醇单甲醚等来取代含氯有机溶剂用作织物的去油渍剂与清洁剂等。

另外,六价铬的化合物在染整行业中用的也不少,近年开发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替代品,如可用毛用活性染料取代铬媒染染料对羊毛、锦纶等染色,用二价铜与适量钒化合物组成的催化剂和溴酸盐的组合取代重铬酸钠二水化合物用作硫化染料的轧染氧化剂等。上述禁限用危害化学品的替代品虽然性能上已基本或能取代危害化学品,但在综合性能、使用方便性,特别是经济性等方面还有待纺织化学品行业进一步改进。

4.将在下半年出台《纺织染整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排放标准》

国家环保部在近日的《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中已明确要重点开展对甲醛、苯、甲苯、二甲苯、酚类、苯并芘、氟化物、氯气、硫化氢、苯胺类、氯苯类、氯乙烯等大气污染物的监测与监管。显然,在这些重点大气污染物中除了氯气和硫化氢外都是有机化合物,而且大部分为VOC,因此环保部在2012年组织行业人员对上述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状况进行了大量调研,2013年5月下旬组织专门会议对纺织染整行业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讨论,明确提出纺织染整工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将于今年下半年出台。6月13日在总理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的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将进一步推进包括VOC在内的大气污染物的减排强度和进程。

众所周知,VOC包括很多化学物质,例如甲苯、甲醛、二甲苯、苯乙烯、乙烯基环乙烷、苯基环已烷、丁二烯、氯乙烯、芳香烃、汽油、煤油、白精油等,目前国际上对其定义为由碳元素与一个或多个氮、氧、氢、硫、磷、硅或卤素(氟、氯、溴、碘)相结合的化合物且在20℃或运行条件下,其蒸汽压超过0.01kPa和不发生化学变化的化学物质,有些国家还增加了一些条件,例如瑞士除了考虑化学物质的蒸汽压外,还规定在标准压力下的沸点240℃且不发生化学变化等。通常对V0c的检测是采用仪器组合来分析,如用GC/MS或LC/MS等方法进行分析。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对自身安全和环境保护研究的不断深入,VOC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与重视,例如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2007年的报告,在大气层中温室气体含量的不断增加是造成全球气温逐步上升的主要原因,尽管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释放二氧化碳最多的是矿物燃料——煤的使用。但VOC的排放也是主因之一,属于高VOC的范围很广,一般在8个碳的脂肪族烃、醇、醚、酮、酯、酰胺、卤素化合物、不饱和烃以及芳香族烃、杂环化合物如四氢呋喃、四氢吡喃、四氢噻吩、甲基吡啶、甲基吗啉等都属此列,还有氟化温室气体。它们不仅作为高VOC会影响全球气温上升,而且它们会破坏臭氧层,促使其形成空洞,加速全球气温的升高。当然,VOC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不仅于此,它们的毒害性会直接影响到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

正因为VOC特别是高VOC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很大危害性和破坏性,国际上不少国家都制定了VOC法规,目前世界上包含范围最广的VOC法规是美国的CleanAir Act,欧盟和瑞士等也都有VOC法规,国际环保纺织协会在20世纪90年代就在他们的《Oeko-Tex Standard 100》中规定了对纺织地毯、床垫和不用于服装的泡沫与大型涂层产品进行的9项可挥发物释放量的检测和限量值(4个产品级别的限量值相同),即甲醛、甲苯(两者的限量值均为0.1mg/m3)、苯乙烯(限量值0.005mg/m3)、乙烯基环乙烷、丁二烯、氯乙烯(三者的限量值均为0.002mg/m3)、苯基环已烷(限量值0.03mg/m3)、芳香烃(限量值0.3mg/m3)和有机挥发物(限量值0.5mg/m3)等。

美国服装和鞋类协会(AAFA)从2007年11月的RSL(被限制的物质清单)起明确禁用25种氟化温室气体即氟硫化物1种(六氟化硫)、氢氟碳化物17种(一氟甲烷、二氟甲烷、三氟甲烷、二氟乙烷、三氟乙烷、1-氟-2,2-二氟乙烷、四氟乙烷、1-氟-2,2,2-三氟乙烷、五氟乙烷、五氟丙烷、1,1-二二氟-3,3,3-三氟丙烷、六氟丙烷、1-氟-2,2-二二氟-3,3,3-三氟丙烷、1,1-二氟2-氟-3,3,3-三氟丙烷、七氟丙烷、1,1,1-三氟-3,3-二氟丁烷、十氟戊烷)和全氟碳化物7种(四氟化碳、六氟乙烷、八氟丙烷、十氟丁烷、十二氟戊烷、十四氟己烷、八氟环丁烷)。一些国际上著名的品牌纺织品供应商也都有类似的检测规定和限量值。

我国环保部规定“十二五”期间重点开展对甲醛等12种(类)大气污染物的监测与监管,并明确提出将出台重点行业的VOC排放标准,这些是符合我国节能减排、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举措。纺织化学品行业是涉及VOC排放的重点行业,必须大胆创新、转型升级,迅速调整产品结构和改进生产技术,用不含VOC的染料和助剂来满足纺织染整的需要。不过近年发现在一些印染助剂特别是新开发的替代助剂中被检测出VOC,需要行业高度重视。

(1)甲叉膦酸类螯合剂

由于EDTA(乙二胺四乙酸)和DTPA(二乙烯三胺五乙酸)在欧盟的Eco-Label和某些国家中被禁用或限用,市场上开发了乙二胺四亚甲基磷酸(俗称四甲叉(EDTMP))、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俗称五甲叉(HTPMP))、三乙烯四胺六亚甲基膦酸(俗称六甲叉(TETHMP))等新兴螯合剂来取代,它们都是以三氯化磷、脂肪胺和甲醛为原料,经过羧甲基化脂肪胺与亚磷酸反应制得;另外,还有氨基三亚甲基膦酸(俗称三甲叉(ATMP)),它是用三氯化磷水解为亚磷酸后再与氯化铵、甲醛在酸性介质中一步合成制得,这些产品在制造中有时由于控制不当,存在未反应的甲醛和羧甲基化脂肪胺,它们会释放出甲醛。

(2)分散剂MF和NNO

这两个助剂是老产品,不仅大量用作染料助剂,而且染整行业也用得很普遍。近年来由于国际石油价格飙升,用作制造分散剂MF和NNO的a-甲基萘和工业萘的价格飞涨,不少生产企业就用a-甲基萘含量低的洗油和萘含量低的下脚萘来制造,造成生产中甲醛量难以控制,产品中含有过量甲醛,既影响了染料,也造成织物上甲醛严重超标。这些产品必须加紧改进工艺、加强过程控制,否则无法被染整行业接受。

结语

精细化学品的定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化工,机械设备,故障,事故管理

中图分类号: F407.45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也对现代机械制造行业提出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作为一个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化工机械设备对企业的生产非常重要,是构成产品生产的重要因素。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是产品质量的保证,并且直接与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益相联系。因此,减少化学机械设备故障和事故的发生,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是整个企业非常重要的一环。但当前国内仍存在着化工机械设备事故率居高不下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是多方面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设备故障和事故管理的不科学、不合理。只有对设备故障和事故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才可以提供一个合理的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化工机械设备的事故与故障

2.1 故障的定义

故障的定义是机械设备或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某种或者多种原因导致该机械设备或系统的正常使用功能部分或者全面丧失的一类事件。

2.2 故障的分类

(1)突发性故障:顾名思义,即为突然发生的故障,主要原因是由于外界环境因素发生突变或者受到偶然的外力作用影响,且这种影响超出机械设备所能够承受的极限,因此出现故障和事故。突发性故障具有故障前无明显征兆、故障发生规律离散、故障可预测性差等特点。

(2)累积性故障:是相对于突发性故障的另一种常见故障类型,即由于设备自身或者外界不利影响因素长期积累,到达一定临界点时,机械设备即出现故障。具有故障前有明显征兆、事故发生规律明显、故障可预测性强,且与设备使用时间和设备使用环境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3、化工机械设备的事故与故障管理

从根本上讲,化工机械设备的故障和事故管理是针对化工机械设备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因此从不同的管理角度着眼,可以得到不同的管理策略和措施,但是他们的最终目的是高度统一的。当前化工机械设备管理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管理思路,是以化工机械设备的主体形态作为划分依据,可以分为物资运动状态与资金运动状态。

第一,化工机械设备的物资运动状态是根据设备自身从物质形态上的变化过程而定义的,也就是指设备自设计开始,历经规划、设计、制造、成形、投入使用、维护保养、升级改造到最后报废等所有环节的全过程。因此对化工机械设备的物资运动状态的管理,就是对这一漫长全过程的管理,也即为化工机械设备的技术管理。

第二,化工机械设备的资金运动状态是根据设备所凝结的价值的变化过程而定义的,也就是指设备自立项、投资、运行、折旧以及残值等各个阶段全过程。因此对化工机械设备的资金运动状态的管理是经济管理。

4、造成化工机械设备故障和事故的原因分析

4.1 违章操作普遍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也形成了巨大的化工产品市场需求,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大量的化工企业也应运而生,但需要看到的是,当前化工企业以中小企业居多,生产管理实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尤其在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这也造成了企业生产过程的化工机械设备的操作存着大量的违章作业现象,埋下了巨大的事故隐患。据相关调查统计,由于违章作业导致的化工机械设备事故占整个化学事故的 30%左右。

4.2 设计存在缺陷

当前化工机械设备在设计方面还存着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设备相关工艺、技术应用不合理,材料选择不当、安全距离不足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化工机械设备在未投入使用便已经埋下了故障和事故隐患,且这样的事故隐患在设备运行期间很难得到解决。尤其是化工机械设备的运行环境往往比较特别,经常在高温高压等特殊环境下工作,且很多化工原料和产品具有强腐蚀性,因此很容易出现各种故障和事故。

4.3 机械设备制造工艺欠佳

即使化工机械设备有良好的设计,但如果在制造安装过程中工艺存在问题,纵有好的设计,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还是会出各种问题。在化工机械的制造与安装过程中的问题,常见的有制造工艺不合理,加工精度不足,零件漏装,以及热处理的硬度、强度不符合标准等,这也是导致化工机械运行中发生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

4.4 管理制度不健全

管理制度不健全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没有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无机械设备定期检修制度、无管理人员教育培训和奖惩制度、无机械设备的故障应急预案等,或者是上述各种管理制度都存在,但未能严格的执行,使得制度成为一纸空文,未能发挥管理效用。此外,在现实中存在大量的事故是由于意外因素导致的,如突然断水断电,因此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当前非常多的企业在这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存着着重大的事故隐患。

5、化工机械设备故障与事故管理措施

据相关调查统计,国内化工机械事故发生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不良的经济影响和社会影响,若处理不当,还会造成等恶劣影响,已经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当前加强化工机械设备故障和事故管理十分紧迫。

5.1 加强化工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诊断与分析

对于化工机械设计、制造、安装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相关单位和部门应加强质量、安全监督,并且严格按照国家出台的相关工艺、技术标准严格约束制造企业的生产行为。化工企业作为化工机械设备故障和事故的主要受害者之一,是故障和事故管理的主体,应积极主动地发现机械设备存在的问题,应该对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控和诊断分析。在化工机械的使用过程中,企业应组织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化工机械的状态诊断。

5.2 加强对人得安全控制

在当前大部分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都会对操作人员进行一定的安全培训和教育,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对事故管理起到了十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培训和教育方式僵化、师资较差、无正规培训教材,导致培训和教育效果欠佳,甚至出现培训老师一些不良的操作习惯被其他操作人员所“效仿”,因此企业有必要对培训效果进行调查,获得反馈,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5.3 加强安全监察力度

化工机械设备事故的发生很多表现出一定的偶然性,但这种偶然性却有一定的必然性,俗话说“偶然中有必然”,往往是大量的故障和事故隐患积累到一定程度,在一个偶然事件的触发下导致事故发生。因此,安全监察工作的重点不能只放在如何规避意外因素的出现和发生,还要放在对各种故障和事故隐患的全面排查和解决上。

6、结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化工业的发展也举世瞩目,当前我国化工机械设备朝着大型化、集成化、精细化等方向发展,但在蓬勃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设备故障和事故管理即是关键。因此要学习国外发达国家先进企业的生产理念,引进成熟的工艺技术,同时吸取国内外各种事故的经验教训,积极探索,推动我国化工机械设备和事故管理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丁振君, 袁瑞华, 陈 静. 浅淡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与监督[J]. 机械管理开发, 2009(11).

[2] 张 新. 我国的化工机械安全及现状[J]. 中国化工安全科学学报,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