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绘画的理论知识

绘画的理论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绘画的理论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绘画的理论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风俗画;现实主义;朴实;独特性

风俗画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绘画形式,具有画风朴实自然,内容亲切感人,形象鲜明生动,生活气息浓厚的艺术特点。风俗绘画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时代的、民族的与地域的生活百态。这为了解各地人民的生活习惯与环境,提供了丰富的,切实可信的资料。正是由于这种艺术形式产生于民间的艺术土壤之中,因此与大众的精神生活和审美需求格外的贴近。

何为风俗?中外美术史上都对其有阐释。《汉书・地理志》云“凡民函五常之性,而有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故谓之俗。”《中国美术词典》:“风俗画,人物画的一种。是以社会生活风习为题材的人物画。始于汉代,如辽阳,河北望都等地墓室壁画和画像石、画像砖等……《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对风俗画(genre painting)的定义是:“自日常生活取材,一般用写实手法描绘普通人工作或娱乐的图画。风俗画的主题几乎一成不变的是日常生活的习见情景,它排除想象的因素的理想的事物,而把注意力集中于对类型,服饰和背景的机敏的观察。”到19世纪下半叶,批评家J伯克哈德出版《荷兰的风俗画》一书,风俗画最终才成为一个绘画门类。

从以上对风俗画的解释中可以看出,风俗画应该属于人物画的范畴,简单的可以理解为:“风俗画就是描绘社会风俗为题材的人物画”。优秀的风俗画宛如心灵的一面镜子,能够晶莹明澈的反应出时代的风采和人们的精神面貌。夏尔丹与张择端的风俗绘画艺术所共有的杰出代表性及其对后世的深刻影响,这正是本文写作的出发点与立足点,通过对他们的绘画艺术魅力与价值等特点的探询,试图来加深对风俗绘画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1 张择端与夏尔丹风俗绘画的艺术特点

18世纪的法国正处在大革命的准备时期,资产阶级为了向本阶级和广大平民进行思想和道德教育,发起了启蒙运动。夏尔丹出生在一个“第三等级”的中级资产阶级家庭,所以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真正意义上的风俗画始于五代而盛于两宋。五代两宋时期由于“百年无事”的安定局面,经济的迅速繁荣和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反映城市经济发展与市井小民生活的绘画题材大量出现,这也是北宋绘画发展中值得注意的现象。

(1)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为主,富有真实的生活气息。现实主义要求描绘真实的人物,包括人物的形象、表情心理、衣着等都要求现实的真实性,真实的生活内容,以及人物生活可依存的环境。

夏尔丹的艺术是真实的,他主张美的客观存在,强调真、善、美的统一,他从不画没有见过的东西。夏尔丹作品的真实体现在情感的真实和刻画的真实两方面,夏尔丹认为:“作画虽然需要颜料,但更重要的是需要情感”。因此画面中那种浓郁的生活气息,使人感到亲切自然。在刻画上,法国美术史家皮埃尔・弗朗卡斯泰尔在他的《法国绘画史》中指出:“喜欢物质,喜欢物质的重量感和实体性的夏尔丹,赋予物质以肉体和肉感。那只占据整个画面的带龙头的水桶,不仅使我们感觉到它的重量、光泽、手工捶打得坑坑洼洼的表面,以及庞大的体积,而且它本身就是一种存在,俨然就是一幅充分表现个性的肖像”。画中描绘的对象虽然是生活中极为平凡的器物,但使人感觉十分的耐看,它们蕴藏着一种真实的美。

宋代的绘画风格是一种“无我之境”,比较注重物象的真实,侧重于对客观对象真实的、生动的再现,“写其真,得其神”是衡量作品价值和意义的重要标准。宋代绘画深受理学思潮的影响,具有现实主义精神。受时代艺术思想观念的影响,张择端在创作《清明上河图》与《金明池争标图》就以描绘现实的生活题材为准则,其真实而生动的记录了中国12世纪城市生活的风貌。例如《清明上河图》中对虹桥一段的描写,就极为的真实,虹桥下河面狭窄,水流湍急,船工们为使船安全过桥而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有的撑篙,有的掌舵,有的放桅杆,有的投掷缆绳,有的呼喊指挥,场面十分的紧张;桥上的行人也情不自禁的为之呼号,指点提醒,一时间多少人手忙脚乱。鼎沸一片;与此同时,在路窄人密的桥上,骑马和坐轿的官宦迎面而来,互不相让的吆喝争道,还有桥头负重受惊的驴子等种种紧张情景的刻画,构成全卷的同时,也真实的再现了北宋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状态。

(2)主要描绘的是普通人的生活。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普通平民总是占绝大多数,他们是社会生活的主体。

夏尔丹出生于第三等级家庭,下层人民的生活经历对他的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作品中没有贵族的游乐,没有神话的场面,没有娇媚的名媛和裸女,没有浮华做作的气息,主要反映的是这个时代的中产阶级家庭的日常生活,具有更加朴实,更加单纯的特点。如《洗衣妇》(约1733)是他在这一时期的一幅出色的代表作品,画中不加粉饰的描绘了一个塞纳河左岸中产阶级的家庭。在一间杂乱而阴暗的屋子里,散发着潮湿的空气,母亲正在忙忙碌碌的洗衣服,小孩子坐在小板凳上认真的吹着肥皂泡,一只猫安静地卧在一边。背景上,门开的地方可以看见另一位洗衣妇的背影,她正在晾晒刚刚洗过的衣服。这样的场面在过去法国的艺术中是很少见的,夏尔丹在他的风俗画里清楚的体现出了他的民主思想,他认为“美”正是在这些朴素的人民身上,第三等级里的中下层人民不仅外形美,心灵更美,他们有着高尚的道德力量,有着热爱劳动、勤俭持家的好习惯。除了《洗衣妇》,《市场归来》、《厨娘》、《女教师》、《勤劳的母亲》等,都鲜明的展现了普通平民的生活状态,画面中浓浓的诗意,永久的散发着动人心魄的魅力。

宋代描写市民生活的画家还有很多,诸如朱锐的《盘车图》,苏汉臣的《婴戏图》,王居正的《纺车图》,李嵩的《货郎图》等,但相比之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还是代表了宋代风俗绘画的最高水平。画中描绘了北宋都城汴河沿岸及东门角里市区清明节的风貌。驮着柴米的毛驴队、搬运粮米的脚夫、拖着沉重步子的纤夫、兜揽生意的小贩、穿行在人马中的车辆,以及数不胜数的各种手工业生产、运输、贸易、行旅、游览活动的小画面,都体现了北宋末年人民大众的生活状况。当然图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广大市民阶级及其活动,他们成为画面的主人公,这较好的再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生活状态。画家对世俗生活敏锐的感受和深刻的理解,使人有置身其间的真切感受。古朴的历史风尘扑面而来,感受到一种内在的情感的冲击力。

(3)强调描绘生活的独特性。两位画家所创作的风俗画不同于一般的现实主义绘画,其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特别强调描绘生活的独特性。独特的生活内容固然是真实的,但并不是所有的生活真实都有它的独特性。

夏尔丹的画中没有紧张的戏剧性冲突,也没有复杂的构图和强烈的色彩,他的风俗画题材大都表现富有诗意的日常生活情景。一个个看似普通的场景,但在当时独特的社会环境中,却具有了鲜明的独特性。夏尔丹的独特性还体现在构图上,他作品中的人物都不是很多,且构图形式鲜明。以风俗画《餐前祷告》为例,作品表现得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厨房内,圆形的餐桌旁两个准备用餐的孩子和一个女人正在餐桌上摆放餐具和食物。三个人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看上去非常的宁静和谐,其中母亲头部的方向转向背祷文的孩子,这样就强化了构图的力量感和完整化,后面的背景通过深褐色到黑色产生纵深感,画面构图简洁完整、节奏明晰。平凡的构图形式中蕴含着夏尔丹对于普通人民生活的热爱和歌颂,并宣扬家庭和睦、道德和责任感。画中所描绘的生活场景,虽在今天的欧洲已经不存在了,但它作为过去历史的一部分,与今天的法国已经紧密相连,这提示着法国人的历史记忆。

张择端的《金明池争标图》也同样具有鲜明的独特性,画面中所描绘的中国北宋年间人们欢度端午佳节的欢乐气氛,依旧是现今中国人民所独有的。此外,张择端的另一宏伟巨作《清明上河图》也体现出了鲜明的独特性,以《清明上河图》中多处出现的扇子、草帽和竹笠为例,画中出现的扇子种类有方扇、羽扇、团扇而无折扇,折扇是朝鲜国的使臣带到中国,当时北宋在民间还为流行。草帽和竹笠也多次出现,戴着这些草帽和竹笠的人,有骑马、骑驴的官员、士绅,又在桥上看水的闲人,有拉纤的劳工等。时至今日,扇子、草帽和竹笠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这是在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所独有的。

2 风俗绘画的价值及其对“我”的绘画创作的启发

(1)绘画由宗教到世俗,从宫廷走向民间。长期以来,宗教都是靠艺术来宣扬教义,塑造形象,艺术也利用宗教的广泛性、普遍性及其经济支持实现自身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促使着社会结构有所调整,上层与下层人的交流更加密切。不论是宋代,还是18世纪的法国,画家都较多的拥有了自由的创作空间,绘画已经不是只有贵族才能消费的起的奢侈品,大众的审美口味开始引导着画家们的创作方向。而风俗画的兴盛与发展也促使绘画从宗教转向世俗,从宫廷走向民间,绘画更加的平民化、大众化了。

(2)世俗审美观念的转变。从张择端与夏尔丹的风俗绘画作品之中,我们感受到了画家对于世俗生活的深入了解和细心体会。画家虽处于主流文化之中,却善于从底层文化中汲取艺术的养分,启发创作思路,于生活中提炼出一种通俗易懂的绘画艺术语言来表达情感。从另一方面来看,也表明了画家取材世俗之中,却超越世俗之上,这有助于侵润自己的文化素养、价值观念、审美意识、生活经验和思想情感。因此,他们的风俗画所具有的独特文化特色,对于世俗习惯的审美风尚具有重要启示作用。这样的艺术态度与观念是值得我们当代的艺术家们思考和学习的。

(3)风俗画在中国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风俗画在当代中国美术中依然有它的独特艺术价值。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城市化、单一化,精神生活出现普遍的空虚。因此,对于生活在时尚、华丽而冷漠的现代都市人而言,朴实、自然、温情的风俗画,抚慰心灵的作用就会日益的突出。

正是源于这样的想法,我认为作为一位艺术工作者,我们应该向夏尔丹与张择端两位画家学习,积极的从现实社会中汲取有益于自身艺术发展的养分,积极去描绘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思想观念和审美理想。为未来记录下今天,为工业化社会留下一些纯真的自然记忆,为华丽时尚的都市留下一些朴素的美感,为冷漠的现实生活留下一些温馨的情愫。

参考文献:

[1] 张安治,张择端.清明上河图[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

[2] 关于夏尔丹与弗拉戈纳尔的风俗画[J].世界美术,1992(4).

[3] 孙凤文.中国传世名画[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2.

[4] 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M].范景中,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绘画的理论知识范文第2篇

一、从政治社会化视角看意识形态批判理论进程的逻辑构建

1、与错误理论形态的斗争的行为作为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基础

从认识论出发,错误的观点是对客观世界歪曲的反映,正如错误的理论形态是对现实的客观的物质现象的歪曲的反映,形成错误的理论体系。感性是自主自发形成的直观的、浅显的意识内容,它是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在人与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产物。但是这种意识没有上升到自觉地形成的理论体系,理论框架的意识,而是在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认识“逻辑后”的“理性后”的意识形态。[1]而这种“逻辑前”的“理性后”的上升是歪曲的、走错路的上升,我们必须有意识的去认识它,纠正它,改变它。除此之外,历史上也有过并不是从感性认识而来的意识形态,它脱离了物质生产活动,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纯粹的”理论史不存在的,[2]所以对错误的理论的纠正也必然要落实在现存的物质生产活动中,也必然要随着物质生产的进步而更新意识形态的内容,这种斗争形势,首先就是不仅仅要把它理解为对意识形态的单纯批判,而是要立足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把人的意识观点看作是人本身的意识,从人的主观能动性出发,而不是从意识的简单出发,其次对意识形态的批判,由于认识到由于时展的不同,现实基础也是需要划入到与错误理论形态斗争的范围之内的,人的历史的现实的变化,所以我们也要把对现实的批判放在动态的历史的过程当中去考察。

2、从社会实践中考察的观点来探索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路径

意识形态在作为理论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从社会实践中来考察意识形态批判的路径是正确的,而意识形态又对社会实践具有反作用,我们能陷入到割裂实践对意识形态的决定作用关系,而把其神秘化的理论误区。而是要从时间的观点来定义与解释其思想,在马克思理论著作中论述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形成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生产关系结构,强调了物质生产过程和工业实践在批判意识形态理论中的决定作用”。意识形态形成的过程是在人们不断地从社会实践过程中抛除纯理论的东西,而有自己生命内涵的与生产实践相联系相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种新生命概念的再现与更新的过程中,都能在人的生产实践中找到原型与依托,而这种意识形态与实践的联系除了是从社会大生产过程中得到。而且不能同时忽视个人的生产实践,个人生产实践的历史性也能够最终决定意识形态的已形成的理论基础和前提。这种历史实践,主要针对的是工业实践,在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每个人的参与而言,我们个人也要参与到对意识形态批判的解释过程中,必须从它的前提进行追溯,而其前提必须是社会物质生产条件。这样,我们就可以把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用实践的,历史的观点来进行解释。

二、从政治社会化视角看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理解方式

1、从人的本质理解意识形态批判的基础

马克思自己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值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的本身。”当然理论史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的发展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人民群众是群体与个人的一种辩证依存关系的存在,想要掌握群众,说服群众,最终的落脚点便是从人的本质属性出发,这也便是抓住了事物的根本矛盾,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的活动离不开社会群众,个人以及群众的发展也是离不开他们相互之间相互作用与影响之后的自我否定与被否定的过程,我们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是要落实在人的本质理论基础之上的,更不能脱离实践,想要同时改变社会现状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实现人的真正的自由与解放,必须通过对过去乃及当下的不断反思与批判获得改造人自身的灵感。

绘画的理论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会化;心理机制;社会角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5-213-01

一、社会化及社会化的心理机制

(一)社会化的概念

社会化通常是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经验,并通过自身不断的选择和建构,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

(二)社会化的心理机制

1.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l-7)

是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提出的社会心理学基础理论,这一理论源于行为主义学派的强化学习理论――即学习,本质上说是受到积极强化、消极强化、无强化、惩罚的影响,而改变了行为的发生概率。而社会学习理论则认为,不仅加诸于个体本身的刺激物可以让其获得或失去某种行为,观察别的个体的社会化学习过程也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

2.社会比较理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1954年提出的一种关于自我评价及亲和行为的理论。他认为个体都具有一种评价自己的驱动力,在缺乏客观的、非社会标准的情况下,便会以他人作为比较的来源与尺度,通过对比来评价自己的态度、能力和反应的适宜性。

对于社会心心理学来说,从心理机制来探讨社会化,通过社会角色引导、社会比较、社会学习和亚社会认同四个侧面,从而有力揭示社会化在个体身上发生的心理机制。作为一名中学政治教师,了解学生社会化过程发生的心理机制,对于了解和认识学生的身心特点,从而改善中学德育教育方法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中学教育中学生存在的德育问题

(一)对自己学生角色认识和把握

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和身心全面发展的年龄,还不能进行合理准确地进行价值判断和取舍,对很多东西认识和把握都存在偏差,特别是有的学生对于自己的学生角色把握不明确,不务正业,不能完成学校和老师规定的任务,荒废学业。

(二)青少年学生群体中的相互比较

中学生处于青少年学生群里中,随着自身的不断成长和自我意识水平的提高,总会将自身与他人的状态进行比较以获得明确的自我评价。有的学生不能对自己进行准确的认识,缺乏良好的自我肯定感或者过于肯定自己等问题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以及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从观察学习中获得的经验

在当代,学生的很多行为和方式并不仅仅只是来自系统的学校课堂知识的教育,而且也来自他们自身对生活的观察,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经验,形成自己一定的价值观。

(四)学校这个亚社会在与大社会接口时出现的不一致

同辈的学生群体构成一个亚社会,如果亚社会的要求和现实大社会出现冲突,而青少年又处于自我价值系统的形成阶段,身心发育不平衡,通常很难通过自身的努力消除压力,所以这个阶段就更容易出现内心的重重矛盾和压力。

三、对中学德育方法的启示

(一)从学校来讲,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道德文化大环境

所以从学校来讲,就是要培养良好的学校文化,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道德文化环境。学校要从各个层面完善和改进,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完善学校的公共设施和设备,开展多姿多彩的文体活动,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管理条例等,形成良好的学校文化,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

(二)从教师来讲,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正确引导

1.从社会角色引导帮助中学生明确自己的角色,在学校教育过程别是德育过程中,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就是教师,教师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给学生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形象,并且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他们的学生角色,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并且在以后的阶段和社会化过程中,面对各种社会角色,都要积极应对和承担。

2.注重发挥同辈集体的积极作用,帮助培养良好的自我肯定感。一般来说,只有得到社会群体的承认和接纳,个体才能形成稳定的自尊感,并由此获得自信和安全感。在班上多开展积极有益的交流活动,充分认识自己,同时鼓励大家要合理选择比自己优秀的人作为比较对象,从而激发大家的自我努力意识,并向更高的方向发展。

3.引导学生在观察学习时要进行正确理性的人物模仿和崇拜。明确学生追求榜样的动机,引导学生发现他们所崇拜的偶像身上的闪光点以及优秀精神品质,而不是盲目追星,获得有利于他们自身发展可借鉴和学习的经验。

绘画的理论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支柱产业;执行;监管;均分性原则;法律性原则

一、社会保障在非公有制企业的特征及需求

从广义上讲,社会保障是一个包含多项内容庞大的系统工程,因涉及的方面过于广泛,本文只针对非公有制企业中员工所缴纳的五险一金情况加以解析,并提出一些展望和设想。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完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这种特殊的国情和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也决定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同。并且每个企业,每个劳动者对于社会保险的需求也不尽相同。以公有制与非公有制企业的参保情况作为比较,进行社会保障需求的分析,如表所示:

考虑到我国现行非公有制企业员工各项社会保障费用缴纳是从1998年以后开始强制执行的,本文讨论也从此时间开始(并仅限非公有制企业)。如表一和表二所显示,我国国企和非公有制企业员工的参保人员和投保项目相差很大。存在社会保障费用缴纳没有完整的立法支持,相关执行细则不够明晰等问题。

作为企业的员工,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的需求不尽相同,但是对于日后养老和医疗的要求是最为基本的。同时,对于失业的担心,使更多的员工十分关注失业保险的有无。近些年由于房价的不断攀高,住房公积金也成为非公有制员工的关注点。工伤和生育保险虽然被很多人忽视,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保障体制的逐步完善,也成为保障体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员工对于企业能否给予所希望的保障需求,成为是否愿意进入这个企业的一项重要考量。非公有制企业要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获得可持续发展,应该尽可能地从工资到社会保障,拉近国有企业员工和非公有制企业员工之间的差距。

二、社会保障管理的现状及局限

1951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这标志着计划经济时期的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建立一个与市场经济秩序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我国进行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并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部分城市试点进行,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我国在全国地区范围内实行了社会保障制度。虽然中国政府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保障制度的建立,虽然改革的力度不断的加大,虽然整体运行良好,但是中国的保障管理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是:管理过于分散,未能形成统一的管理体制。如养老保障问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分负责国企员工,人事部门负责公务员,民政部门负责贫困群体。由于过多的机构共同行使社会保险的职能,造成了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局面,不但缺乏宏观的协调,更缺少综合的平衡,又加大了管理方面的成本。

社会保障最开始关注的是弱势群体,经过不断地发展,社会保障已经成为现代文明国家,为了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和谐的最重要的手段。期间,社会保障的理论,以及专门的应用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从社会保障的历史来看,每个国家的社会保障法大都是在社会巨大变化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如社会保障的发源地英国,其《济贫法》的颁布是在英国正处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走向现代化的开端;现今世界第一大国美国,其制定并实施的《社会保障法》是以遭遇全球经济危机为背景的;中国的近邻日本,则是在国民经济刚刚从战后的废墟上复苏,并进入成长期时,迅速完善了自己的福利制度。众所周知,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人均GDP已经跃上了1 000美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加速转型期,与此同时,长期积累的各种矛盾也日益显现出来。除了由于生态、资源、能源等自然因素与经济增长难以协调之外,还有很多的问题也不得不引起我们众多的考虑,这其中社会保障体现的问题更多,如巨大的城乡差距、地区的不同差距、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两极分化问题,灾害、疾病、失业、意外,以及人口的老龄化问题,更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稳步发展的社会因素。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了社会更加快速、健康、稳步的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对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创新和改革,更加需要一个尽可能完善的社会保障法。现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问题都处于一个需要调整的时期,其变革的浪潮更是此起彼伏,现在的中国虽然已经初步的建立了新的社会保障制度,但是国家对社会保障的探索和研究正方兴未艾,因此我们需要其他先进国家的社会保险经验、信息和研究成果,这个可以为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提供一些启迪和帮助,并且会大大拓展我们的视野,有助于我们把握国际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脉搏,充分的借鉴外国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实际出发,促进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的变革和发展。

人事档案与社会保障的相关性,这是又一个与监管和社会保险相关的问题,人事档案与社会保障的相关性体现为:

一是现行的社会保障参保制度规定,投保人员在退休后凭人事档案领取参保金(此项规定实际上是延续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退休办法),现阶段由于企业改制,相当一部分人人事档案丢失,也就是说即使某个员工参加社会保障并全额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由于人事档案的丢失,根本无法办理退休,更无法领取社会养老金(现行政策规定只返还个人账户中个人缴纳的部分)。

二是绝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根本就不设置人事档案,那么非公有制企业员工退休后是很难领取退休养老金的。因此,从根本上打消了非公有制企业及员工参保、投保的积极性(近期国家出台了灵活就业参保办法,能够解决一部分人的问题,但是这一部分人特别是在企业工作多年的人事档案丢失人员,例如40-50岁人员)。

三是由于企业人事档案管理者素质差距过大,造成人事档案管理出现诸多问题,部分人事档案有人为改动和造假问题发生。

四是社会保障的根本意义是“救济、救助”,也就是说,政策本身应向弱势群体倾斜,把国家对公民的帮助明显化,而不应该在社会帮助参保问题上产生新的两极分化。

五是企业统筹缴纳部分的问题。非公有制企业资金来源是老板自己的或者是银行贷款、民间拆借等,导致老板们不情愿把这部分钱参加统筹,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按人头统筹,企业难以承担。

同时,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广阔的区域,不同民族的文化,以及地区发展的不均衡等因素会对改革造成一定的局限。而在非公有制企业这种不平衡的局限更加明显,不同行业的企业,发展规模不同的企业,以及不同文化程度组成的企业的核心员工、不同的企业文化,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中国社会保障困局的局限。

为此,不同的地区应采用不同社会保障制度,不同的民族文化应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不同的地区差异应采用不同的社会保障运行体制。由此,逐步地改善这种大环境。而作为非公有制企业,也应该尽可能地解决自身的局限,尽可能地减轻大环境对自身的影响,通过自身努力来逐步改善大环境。

三、非公有制企业社会保障管理模式优化

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及预测,我国现有流动人口2.1亿,未来30年每年新增流动人口1 000万,30年流动人口增加值约为3亿。而且未富先老局面日趋严重,新增流动人口在就业方面基本锁定于非公有制企业。为此,创建新的科学、合理、公平的社会保障模式已刻不容缓。

一是要以法律形式明确社保,以救济、救助、生存为核心,以平等、公平为准则。二是要以民政部牵头,以社区为组织主体,以百姓身份证为唯一识别进行投保、参保、放保。三是要将个人参保和企业统筹彻底分割。其中,制定统一的个人参保标准等级,量力参保。例如:男、女25岁参保至55岁停保,参保30年。参保等级:一级30年10万,领取养老金40万;二级30年15万,领取养老金60万;三级30年20万,领取养老金80万。企业则以企业的利润(或产值)额为基准,由税务局核定企业行业税负统一收缴,按比例转入社保基金,进入统筹。四是个人参保返还维持未来百姓生活费用的50%左右即可。百姓生活费用总额=社保+商保+银行储蓄+以房养老+其他

这种新模式优点体现为:一是防止出现福利过高,一旦出现国家经济形势波动,国家财政赤字,导致发生类似希腊现象的百姓生活水平和社会稳定性的降低。二是使百姓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充分地享受按劳分配原则所带来的成果,避免在离岗后出现新的受益阶层。三是社会改革成果共享,人人平等,政策公开、执法透明。

绘画的理论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     高中美术;绘画教学,模块教学法,

目前,高中美术教学以鉴赏教学为主,学生从鉴赏课中能够了解古今中外较多的优秀美术作品。人类历史发展中存在多元化的文化内容,这些优秀的作品展现出的美感和表达的思想情感能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但是,美术鉴赏课程在提升学生的绘画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学生通过鉴赏课程能够爱上美术创作,但部分学生会因缺乏绘画技能而对创作望而却步,甚至逐渐丧失对绘画艺术的兴趣。因此,教师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应注重研究美术绘画模块的教学模式,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快速掌握绘画技能,进而实现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

一、模块教学与固有教学的区别

模块教学模式与固有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的区别。首先,从教育理念角度分析,固有教学模式主要以理论知识为核心,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而模块教学的教育理念是以素质培养为核心,注重的是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其做到学以致用[1]。其次,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分析,固有教学的教学内容中理论知识占据的比例较大,技能教学环节占据的比例较小;而模块教学模式高度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并未有明显区分,而是在理论中有实践、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再次,从教学方法的角度分析,固有教学模式注重的是传授知识,教学方法以教师语言阐述为主;而模块教学模式注重的是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通过案例教学法、探讨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研究性学习法、发现式学习法等以学生参与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同时提升能力,特别是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学生在学习时也通过边聆听边动手实践的过程掌握知识点及其应用方法。

二、高中美术教学中绘画教学逐渐缺失的原因

目前,部分高中在美术教学中逐渐缺失绘画教学,分析其原因,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教师将绘画教学理解成针对小学生或初中生开展的教学内容,部分高中生也认为不需要学习绘画知识,认为绘画教学意义不大。二是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长期缺乏正确的绘画训练,绘画水平不高,难以创作出成型的艺术作品;并且高中阶段的学习压力较大,一周一次的美术课程难以让学生掌握足够的绘画技能。三是部分高中生认为自身的绘画水平有限,对绘画学习不感兴趣,不愿作画。因此,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绘画课程在高中美术教学中逐渐缺失[2]。

三、模块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美术教学,可促进绘画教学恢复自身地位

针对绘画教学在高中美术教学中逐渐缺失的原因,高中美术教师除了需要重视绘画课程教学,还需要应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喜爱绘画课程,采用正确的绘画训练方法,在让学生喜爱绘画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绘画技能,使其具有创作绘画作品的自信[3]。将模块教学法应用于高中美术绘画教学,可以达到上述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可有效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高中美术绘画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深入地体验绘画学习,进而培养学生喜爱绘画。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充分发挥绘画教学的作用,教师就需要拥有专业的绘画能力,具有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的意识。在绘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出绘画水平,不断感染学生,进而实现培养学生绘画兴趣的目的。模块教学具有非线性与生成性的特点,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善于归纳与整理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且要将教的思路与学的思路有效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具备探究精神,并在学生积极探究的过程中完成教学目标。第二,可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和艺术感悟能力。美术是学生高中阶段的必修课程,学生学习绘画艺术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并且在绘画过程中提高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过去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学生在学习绘画时存在功利思想;部分学生在学习绘画课程时会产生枯燥、烦闷等心理,这也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在绘画教学中实施模块教学法,可以显着提升学生对绘画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另外,教师在应用模块教学法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开展各种绘画活动引导学生实践。学生在绘画活动中能够提高综合能力,在参与的过程中实现各项能力有效提升的目标。

四、高中美术绘画教学中模块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1. 尊重学生存在的个性化差异现象并因材施教

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性格,并且在学习绘画时也会因自身能力差异而存在学习效果差异化的现象。因此,教师在实际绘画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针对不同学生设计差异化的教学方案与教学内容。教师可在前几次教学中积极了解每名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而在之后的课堂上将学生分组,布置不同的任务。教师不应单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分组,而应结合绘画技能的特点,根据思维活跃度、手工能力、学生对绘画艺术的认知三个方面分组,保证每个小组都包含有这三方面优势的学生。然后,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绘画知识时,可向小组学习任务,由思维活跃的学生构思策划,由手工能力强的学生制作,由对绘画具有较高认知的学生点评。最后,小组内展开艺术讨论。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每名学生都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也会对绘画学习产生较高的兴趣。

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时,在引导学生学习这幅作品的艺术特征和表达的思想情感后,可以让小组内的学生合作创作出一幅《日出·印象》。作品的构思由小组内思维活跃的学生完成,构思后向负责绘画创作的学生阐述;负责绘画的学生将作品创作出来;最后由对艺术认知较高的学生评价作品。三者要进行良好的沟通,找出创作中存在的不足并作出改善,以敲定最终的作品。通过这样的过程,小组内的每名学生都得到了绘画艺术的培养,并且提升了创新思维,绘画课堂的教学目标也得以实现。

2. 利用趣味教学法活跃绘画课堂氛围

绘画教学除了能够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利用绘画实践的过程抒发自己的情感。因此,教师在绘画教学中不能采用呆板、模式化的教学方法,而要尊重学生的创作思想,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将自己的创作思想充分表达出来。要想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并充分表达思想,教师就需要利用趣味教学法活跃绘画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放松心情后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而达到引导学生充分表达创作思想的目的。

如,教师在带领学生鉴赏毕加索的作品《卡思维勒像》后,可以利用趣味教学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师可以采用猜谜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自己所画的内容,让学生猜一猜自己画的是谁。此时,教师画的人物应是学生中的一员,而非知名人士,因为学生虽然可能认识知名人士,但是未必对其有着较多的情感,而创作学生画像会因学生之间较为熟悉、存在较深的情感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并且能够激起学生画肖像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在脑海中勾勒出同伴的样貌并熟悉绘画步骤。

3. 注重绘画技能传授的方法

学生在学习绘画时需要充分运用自身的创作思维和动手能力。教师在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后,需要注重绘画技能传授的方法。教师应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总结自己学习绘画时所用的学习方法并传授给学生,这是教师学习绘画的经验,可帮助学生少走弯路。教师还可以将绘画技能教学划分成若干个环节,针对每个环节开展精细化的教学和反复训练。因为要想保证绘画作品具有较高的质量,学生就需要熟练掌握且灵活应用每一项绘画技能。另外,教师要慎重对待反复训练的环节,因为反复训练容易降低学生的兴趣。教师可在每次训练时设计有趣的训练方式,从而始终保持学生的训练兴趣。

4. 情境教学中要注重实效性

学生要想在绘画学习中获得一定的进步,就需要感受绘画艺术作品的美感。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利用情境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绘画艺术的美。教师在设计情境时需要将理论知识与技能融入情境,从而让学生在情境的感染下产生学习兴趣,并在积极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与技能。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学生的生活元素,但要合理地引入,避免因大量引用而导致学生缺乏新鲜感,从而降低教学效果。

结语

教师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要注重绘画教学,并采用模块教学法,让理论知识与实践过程有效结合、相辅相成,进而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了绘画的理论知识与技能,而且能够将其灵活应用于作品创作,从而在绘画方面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淑惠浅谈在高中篮球模块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应用[C]/中国教育教学丛书编委会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七卷),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1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