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内部监督体系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论乡镇财政内部控制的发展现状
(一)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
近年来,伴随着乡镇经济的大力发展,乡镇财政管理职能也逐步进行调整。在当前乡镇财政管理环节,缺失存在不少问题,亟待有效改善和优化。由于缺乏健全完善的乡镇财政内部控制体系,致使乡镇财政内部控制工作与乡镇财政管理要求尚存一定差距,在实用性方面有待加强和优化。在当前乡镇财政内部控制体系中,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普遍存在,其核心目的不是为了有效提升乡镇财政管理效果,注重表面工作,单纯用来应对上级部门的检查工作,在具体实施及落实方面存在诸多不足,未能有效彰显乡镇财政内部控制体系的作用及效果,对乡镇财政管理工作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到乡镇经济的发展水平。
(二)欠缺科学的预算控制内容
预算控制机制是否适宜,与乡镇财政资金的运转情况是否良好息息相关。截止到目前为止,部分乡镇政府仍沿用较为滞后的财政预算方法,所获得的预算结果在准确性和精准性上有待考察。此外,部分乡镇政府未重视预算工作,在具体落实上存在不足,使得预先设定的预算工作与实际开展的情况存在一定差距,在有效性上有待提升。在日常办公、出差交流学习等活动中,乡镇政府部门需要花费一定的资金,在这些环节,时常出现超出财政预算资金的情况,进而影响财政资金预算对资金控制的效果和作用。在当前乡镇财政管理工作中,部分业务活动与财政预算方案存在出入,财政预算未能如实准确地反馈相关部门的经济实况,此外,在日常工作中,乡镇政府会对年度资金预算规划进行改动,导致财政预算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受到影响。
(三)缺少完善的绩效考核方式
纵观当前乡镇财政管理工作,资金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发放到位是内部控制工作中的重点所在,但在财政资金的监管方面略显薄弱。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主要缘由为,乡镇政府未设置健全完善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乡镇财政管理部门与监督部门在交流协作上存在明显的不足,缺乏有效的沟通协作,使得这两部门在工作所发挥的作用有限。此外,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强,在工作中存在消极敷衍等情况,这一因素也是导致乡镇财政内部控制工作受到制约的重要因素,且部分财政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略显不足,监督防范意识有待提升和强化。
二、论有效提升乡镇财政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策略
(一)科学管理乡镇财政内部账户数量
在应对乡镇财政信息失真问题时,对乡镇财政内部控制账户数量进行科学管理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方式。为此,相关工作人员要以有关法律为基础,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大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让越来越多的人逐步意识到乡镇财政内部控制工作的必要性。在乡镇财政资金管理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要依据相关规定,将财政资金尽量汇拢集中,避免出现账户冗杂的问题,以提高业务往来的效率,切实提升乡镇财政管理工作的运行质量。此外,在这一管理策略的辅助下,相关工作人员挪用、占用财政资金的情况能够有效得到改善,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为保障乡镇财政管理质量,政府部门必须确立规范系统的财务管理体系,将辅助资金管理的部门进行科学划分,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系统严格的管理,任何人不得私自挪用资金。
(二)将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在乡镇财政内部控制制度中,财政监督管理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障这一环节的质量,相关工作人员要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加大在这方面的宣传力度,在日常教育宣传活动中适当插入违法案例,以强化全体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监管人员要本职工作落实到位,政府部门须针对监管工作内容,设置完善的考评机制,以提高监管人员的责任意识。
(三)规范乡镇财政内部控制机制
为提升乡镇财政内部控制工作的质量及效果,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是必不可少的支撑。为此,政府部门要基于实际情况,逐步完善乡镇财政内部控制机制,将财政资金管理职能及分工进行科学分配,让各项工作得到落实,明确相应的责任人。在制定乡镇财政内部控制机制时,需以国家财政方面的相关规定及要求为基础,严格遵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在制定相关规定之后,政府部门将相关工作落实到位。
(四)优化乡镇财政内部控制方式
乡镇财政内部控制方式的应用情况,与财政内部控制效果密不可分。为提升乡镇财政内部控制效果,相关工作人员要切实落实财政内部管理工作,注重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在日常工作中逐步积累经验。此外,人才是影响工作效率及质量的重要因素,乡镇财政属于基层工作环节,政府部门要加大人才引进规划,吸纳具备专业能力的大学生,并组织乡镇财政内部工作人员开展技能培训,构建完善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让工作人员切实落实各项工作,保障工作质量及效率,从而推动乡镇经济发展。
三、结束语
在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政府部门要重视乡镇财政内部管理环节,推进乡镇财政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以科学控制财政管理的风险,逐步提升财政管理质量。针对当前乡镇财政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探寻导致问题发生的症结,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促进乡镇经济的持续发展。乡镇财政管理作为基础环节,关系到乡镇经济发展,与资金使用情况息息相关,完善乡镇财政内部控制制度,对推进乡镇经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尤丹.财政系统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情况分析[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06).
(一)内部会计控制内涵的发展 首先对内部会计控制这一概念进行阐述的是美国的经济学专家,他们认为内部会计控制的基础是内部控制,它是随着后者的不断演化而逐渐调整和补充的。1958年,美国CPA委员会在其颁布的《审计程序公告第29号》中,首次对内部控制进行了划分,将其分为两个方面: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从而“内部会计控制”首次作为一个标准的概念被提了出来。1963年,该组织在其同一份报告的33号文件中对内部控制相关的两个概念进行了阐述。这一报告对内部会计控制做出的定义是:内部会计控制主要指的是组织的策划和对这一组织资产的维持,要求采取一切可以调动的方法和有关环节对会计记录是不是可靠加以保证。”其详细的内容可参考图1。1973年,CPA组织的下属部门针对审计程序推出了《审计准则公告第1号》文件,在这个文件中对“内部会计控制”这一概念再次进行了阐述,其新的内涵变为包含:“和财产保证有关以及关于财产的资料可行性的组织策划,同时还要为完成这一任务作出科学的探究,制定一套科学的制度:对不同的经济任务加以整理时,要依据不同的授权进行;保存经济资料时要确保资料的正确、可信和完善;制作会计报表时要深究会计工作的基本准则,或者是得到相关许可的程序;对财产的运营管理负责;在对资产进行处置时必须要得到管理单位的相关授权。”
(二)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在会计内部控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会计控制概念的发展是其不可缺少的基础和方向引导。内部控制这一说法在提出之初就把账本内容的审核、账面内容和实际资产的统一性以及财务会计资料的可信性作为其存在的基础,对那些与“内部控制”有关的资料和“内部会计控制”画上了等号;1934年,《证券交易法》首次出现在美国。在这部法律中,两个概念基本上是混为一谈。这也表明在这一时期,内部控制和内部会计控制这两个概念是基本一致的,它们所指的基本上是一个内容。由于从理论角度对内部会计控制概念的研究逐渐推进,人们开始对其概念的内涵进行确定。不过,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其研究的视角还是以会计内容为主。伴随着这一个概念外延的不断延伸,内部控制包含的内容逐渐增加,而内部会计控制慢慢变成了前者所包含的一个方面。特别是在1953年之后,CPA委员会正式通过报告的形式把内部控制划分成了两个不同的方面,为以后的审计标准执行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不过尽管从理论上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划分,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很难真正区分哪些资料的管理属于内部控制而哪些又该归属于内部会计控制。在之后的1986年和1999年,国际审计组织和美国审计总署分别出台了相关文件,把“内部会计控制”重新归纳为“内部控制”,取消了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认可。
二、基于会计信息监督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构建
(一)设计思路 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构建的思路主要包含对目标的设计和程序的调整。目标的设计主要指的是目标控制,其基本的要求是:一个单位或者是部门在开展工作时要有一定的阶段性和明确的目标,工作过程要有一个科学的规划。同时还要有专门的工作部门对这些规划的落实与否实行督查,把审查的结果进行上报,以对目标进行相应的调整。在目标明确之后还要对相应的执行程序进行控制,其具体的工作内容是指对业务开展过程加以调整,避免出现重复业务和无效业务,对整个控制目标进行巩固。其次,在确定好目标和执行程序之后,还要对其存在的环境进行一定的整理。对于会计控制来说,控制环境是其一切程序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对其前进的方向和如何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此外,内部会计控制还要思考这项制度存在的危险程度和对其有威胁事件的管理原则问题,以及相关信息和资料的传播与协调问题。
(二)体系构成
(1)目标设定。好的会计制度可以对企业的运营进行良性的规划和调整,让它朝着期望的目标发展。因此,会计制度的执行目标应该就是对企业的经济资料进行检查,找出里面的错误,防止问题的发生。对企业的会计资料进行分析,既可以对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威胁加以预防,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因此,企业会计控制就是使用合理的会计计算和管理方式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规划和管理。其中,环境也是企业会计控制中一个重要部分,是企业进行会计控制时必须要考虑到的内容。对企业发展产生影响的有外部环境也有内部因素,而前者多指的是企业所处的大的经济背景和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一般都是一些限制和规范,是企业自身无法改变的。所以,研究对会计控制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集中在内部,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是可以改变的,是需要研究的重点。
一是公司治理体制。主要是指经营者在管理企业时所作出的一系列制度规划,是对企业内部职权的划分和各个部门之间限制关系的设计,是对相关考察制度和激励措施的制定。良好的治理体制可以确保会计控制制度体现其存在的价值。会计在企业经营运用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可以给经营者提供丰富的资料,是其治理企业的重要工具。好的治理制度包含民主的决策体制、高效的执行体系和严格的监督制度以及及时的反馈体系。而好的会计制度可以很好的保证公司治理制度的完成。
二是组织结构。一般情况下,董事会是企业治理体系的核心组织,在董事会下面还设置有审计、执行、监督等专业的管理部门,以协助董事会做好各项工作。在这种制度背景下,审计部门和董事会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协调的关系,但其对会计工作进行管理的关注点是不一样的。董事会关注的重点是会计部门开展的财务活动,对账务方面存在的风险加以掌控,同时对相关的会计从业人员进行审查和管理,是整个会计管理体系中的最高部门;审计的主要工作则是对会计工作内容的审核以及账目资料的监控,预防金融诈骗的发生。
三是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想要让市场经济走向正规和繁荣,必须要坚持依法治理的路线;想要增加内部会计控制的能力,就一定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针对我国国情,首先要加强会计控制自身相关制度系统的构建,让其适应我国经济的基本现状;其次要加强我国在这 方面的相关立法工作,制定规范的法律法规体系。
(2)风险管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遭遇到许多风险,既有外部的,还有内部的。企业在市场中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其中各种复杂的不可预测因素提高了风险的发生频率,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自身的会计控制目标的实现,使企业的内部控制面临着相当严峻的考验。所以,如果企业想要使自身的会计控制效果及效率能够得到很好地改善,就需要对相关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与控制,其中包括外部与内部的双方面影响因素,这样的内外压力的存在迫使企业不断完善会计控制体系的内容,所以,外部与内部因素对会计控制的风险产生重要的影响。外部风险一般都是指企业自身以外的一些影响因素,包括政府相关政策的变动、经济市场的不断变化以及相关的一些自然条件的改变等。对应的内部风险一般都是指企业自身的一些情况,即企业的资金与员工情况等,具体来说包括企业进行运营所需要的资金流动情况的变化、进行产品制造的投资成本的改变以及员工专业素质等。为了能够使管理进程得到不断地完善,COSO委员会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努力,提出可以将风险管理作为内部影响因素进行不断的控制。这主要是以企业内部的组织与部门为对象,进行的专业化的风险管理处理。这对企业自身目标的实现以及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预算控制。通常的情况下可以把预算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具体就是财务预算、经营预算以及资本预算。在此简要介绍经营预算。经营预算通常的情况下是指企业在运行过程中进行各种事项所对应的预算。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对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从资金结构方面进行相关的预算,包括固定资金的购置与变动,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企业资金的变化情况。进行预算编制时是以企业经营目标为基础的,从企业经营目标的角度出发,经过不断的分解将得到的结果分配到不同的预算中去,这样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预算的整体效率,能够对其进行更好地控制。当然企业这种经营目标必须通过制定企业经营业务来实现,但必须要以会计系统作辅助。
(4)责任会计控制。责任会计是指结合会计数值与经济责任,联系会计控制和业绩考核,来对企业内部的部门效益责任与业绩进行相关的考核,另外还要制定相应的评价机制,当然这些都是在规定的要求下进行的,即分权管理原则。通过运用责任控制可以对企业目标的实现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可以使企业运行需要的各种资源得到优化配置。除此之外,对整个会计控制系统来说,责任控制起着重要的联结作用,首先它是能够联系企业业务与外部的管理系统,使企业内部资源达到很好的集成化,另外它还能够把控制评价和预算控制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总之,责任会计控制在实现企业目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增强企业竞争力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5)评价与报告。在会计控制制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评价机制,即进行控制评价、决策支持与报告的支持系统。这个系统对会计控制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不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进行控制系统的输入工作,而且可以很好地进行控制信息的输出工作。
通过图2不难发现,在这个反馈控制系统中,从控制评价的角度出发,对系统进行初步地评价,从而使报告得到相关的有效数据,同时得到对应的决策支持。另外,评价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之所以能够很好地联系在一起,这都要得益于报告系统,因为它可以通过对这两个系统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最后进行相应的统计以及整理,从而将得到的结果输送给决策支持系统。
(三)会计信息监督为目标导向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从图3可以发现,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控制整体,而且是在经济业务循环的平台上建立起来的。通过构建相关的会计控制体系,在会计信息监督的基础上,对企业运行相关的各种控制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再运用相关的控制方法,如风险管理与责任会计控制等。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需要由相关的内部会计控制做保证,而会计信息监督的主要作用就是对企业内部的会计控制信息进行监控,从而不断完善内部的会计控制制度。而会计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得益于对企业内部各方面的控制因素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从而能够很好地实现企业的控制目标。另外,在体系的构建中添加了企业文化这一影响因素,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企业的文化底蕴,对员工提高自身素质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
三、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构建实例
(一)宝钢开发公司采购业务内部会计控制规定 笔者通过实际案例来说明所构建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实效性。宝钢集团无论是在经济规模还是在经营水平方面,都在业内得到了很好地认可。该公司在进行运营的过程中,企业的内部组织与结构都是在有序的进行。在生产的开始阶段,也就是准备阶段进行的是原材料的采购,由于在进行采购的过程中许多方面都和母子公司有密切的联系,同时采购业务是一个相对复杂的业务,采购业务进行过程中涉及到许多影响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企业的资金变动,最终影响到企业的管理,可见通过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企业的采购进行控制非常必要。宝钢集团通过对企业内部各种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作出了以下规定:(1)通过设置相关的控制点来保证采购业务能够顺利进行。(2)为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资金管理漏洞,采取职责分离的制度。即将关系密切的部门或员工之间的职责进行分离,如验收保管和采购人员、采购保管和会计记录人员以及收款与付款人员等。(3)将责任落实到员工个人,即建立相关的比价制度。如果在企业的运行过程中,市场的价格与企业的规定价格有出入,则需要对相关的业务人员进行处理,并且追究相关责任。(4)对原材料进行采购时,需要做出对应的效益预测。企业的有关人员要不断对企业产品的库存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选择合适的交易时间与地点,在很好地完成每笔交易的同时,也要作出相应的前期预测,并且将二者进行对比以得到相应的结论。
(二)宝钢开发公司采购业务流程介绍 图4所示是宝钢开发公司的采购业务整个流程。第一,在每年的年初企业的相关部门需要制定一个整年的采购计划,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还要制定必须的需求计划,并且要把相关的需求情况提供给企业内部的供应科。第二,当供应科得到这些实际的需求数据后, 对其进行审批,通过深入的分析与评估,来确定最终的原材料采购计划,然后由该科科长签字同意,并且要递交到上级领导那里进行核准,最后供应科将制定好的订货单递交给母公司进行处理,其中产品的具体价格需要根据当时的市场情况来定。假如企业是向外部的公司进行原材料的采购,就需要让对应的供应商提供对应的询价单,通过对其中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和对比,来确定满意的供应商,满足条件后就可进行合同签订,将完成的合同递交给相应的企业部门即可。第三,保管部门需要对到达后的货物进行验收工作。一旦验收合格后,就要制定出对应的收货单,然后将其递交给相关的部门,并且由他们进行其他的事项处理,如进行验货、付款等。第四,会计主管需要对相关的凭证进行深入的分析与审核,审核成功后才可以进行记账工作。如果遇到材料的质量出现问题,则需要进行折价计算,并且将相应的情况记录下来。
(三)宝钢开发公司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分析及有效性评价
如图4所示,不难看出宝钢公司在采购方面有固定的控制点,一共有七个。其中有五个是控制单位,也就是会计部门、供应科、保管部门、生产部门以及运输部门。企业通过制定相关的制度对其进行约束,能够很好地实现人员责任的分离,从而保证企业业务的正常运行。同时,公司也有比较完善的责任控制制度和相应的预算管理机制,可以对公司的运营成本进行很好的控制与管理。针对不同的原材料采购情况,公司对其中的不同流程进行专业化分析,并且制定相应的制度,从而保证不同情况下的采购业务能够有序地进行下去。当然这些流程和制度的制定,都需要遵循对应的会计信息监督规则。另外,宝钢开发公司通过建立相关的有效性评价定量分析模型,可以对企业的采购情况进行很好地控制。
宝钢开发公司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符合政府的相关规定与要求,而且在实践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简单易行。但这个制度也存在着一些漏洞,其中之一就是相关的设计依旧没有离开权利制衡因素。通过利用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应的定量分析模型,可以对其进行很好地有效性分析,得到了超过81分的不错的成绩。因此可以看出,宝钢开发公司采购业务中的相关制度与机制比较完善,而且符合政府在这方面的相关规定,同时对内部会计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催子余:《新形势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方法》,《企业经济管理》2010年第29期。
[2]何牧:《会计监管问题分析》,《金融与财务》2007年第5期。
[关键词]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3. 125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3- 0226- 01
0 引 言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持续扩大,办学形式更加多元化,特别是资金筹措方面更加灵活,对高校内部控制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进一步完善高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建设,提高高校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实现高校内部管理工作尤其是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已经成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这也是高校适应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
1 高校内部控制的概念及目标分析
高校内部控制主要是由高校内部的教职工参与,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内部控制制度、程序、措施和方法,对高校业务活动进行的有效管控,其实质就是在高校内部建立可以实现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检查、自我调整的内部管理系统。高校内部控制管理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1)规范高校内部的经济活动开展。重点是通过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体系,保证各项经济活动以及财务管理工作符合法律法规以及财经纪律,并进一步提高资金管理水平。(2)确保高校资产的安全可靠。依靠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来保证高校资产安全完整,同时促进提升各项资产的使用效率,保障高校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3)提升高校内部管理绩效水平。也就是通过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理顺高校内部管理体系,进而促进提高的教学以及科研工作水平。
2 高校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是内部控制体系的框架,但有的高校对内部控制管理重视不足,在制度建设上涵盖范围不够广,对有些重点工作的约束指导力度不够,造成了管理工作开展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2)内部控制活动执行力度不够。突出表现为很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得不到强有力的执行。主要原因在于制度的可操作性不强和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致使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不佳。(3)对风险的控制管理不到位。在高校内部管理中,同样也存在着风险,但不少高校对此重视不足,内部风险识别和评估工作未能及时有效开展,很容易造成管理过程中出现各种风险问题。
3 高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1)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在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体系的设计方面,应该遵循实际、突出重点,按照内部控制管理规范以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等,对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进行细化量化。在制度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确保能够涵盖高校所有的经济活动、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同时对内部控制管理的重点,特别是各关键部门和岗位、重大政策落实、重点专项执行和高风险领域进行详细规定。(2)加强对具体业务活动的控制管理。在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应该将重点业务作为内部管控的核心。在高校资金业务的控制管理方面,应该严格落实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体现权限等级和职责分离,做到审核与记账分离、业务操作与风险监控分离,形成岗位之间的监督制约机制。同时,还应该加强风险管控意识,加强关键资金业务环节和重点岗位的监控,进一步规范账户管理、核算制度及操作规程,严禁在资金管理方面操作风险和违规行为。对于各种异常资金变动,建立有效的预警和处理机制。在高校的会计内部控制方面,应该重点加强会计工作的统一管理,加强对各种设置账外账、乱用会计科目、虚假会计数据的规范处理,确保会计制度和会计操作规程得到全面执行,同时还应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加强会计内部控制管理,以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3)加强内部监督管理的力度。完善高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确保各项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关键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内部监督管理力度。一方面,高校管理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外部监督,对于教育、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以及会计事务所等外部审计机构发现的内部控制风险,应该及时制定内部控制管理整改措施,进一步提高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应该高度重视内部审计监督的作用,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的自我完善功能。在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上,应该拓宽内部审计范围,强化预算管理审计,深化经济责任审计,严格落实审计整改和责任追究,以促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风险防控,确保资金资产安全。
4 结 语
加强高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建设,应该在做好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强化内部控制执行力等基本工作基础上,进一步结合高校实际,突出内部控制重点,加强业务层面管控,并不断强化内部监督管理,促进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高庆峰.高等学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2013(21):126-128.
关键词:财政 内部控制 实践思考
建立财政内部控制体系是进一步规范财政管理,强化财政内部监督,促进依法理财和科学理财的重要手段,也是财政内部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措施。
一、财政内部管理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1、2002年,我市实行了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2004年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2005年实施了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全市共有230多个市级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和资金收付工作都集中在财政国库收付中心,集中核算和集中收付以后,各部门各单位和社会各届对此都比较关注,上级领导也十分关心,各部门各单位的财政财务管理工作是否比以前规范?工作效率是否比以前提高?
2、在以前部门和单位分散收付、分散核算的情况下,部门和单位掌握的资金规模较小,资金风险也由各部门、各单位分散承担。在部门预算和集中收付的情况下,财政部门基本全面控制了预算内外资金,对资金按统一的预算标准进行分配和管理,财政资金通过国库收付中心直接拨付到单位、项目,财政部门调控财政资金的能力增强了,资金管理的权力集中了,但随之而来的资金管理风险也高度集中了。近几年,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实力也迅速增强,每年有近百亿的可用财力,如此大规模的财政资金统一由财政集中收付,能否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运行、防范财政风险呢?
3、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作为手中握有资金分配权、管理权和监督权的财政干部,常常面对着形形的各种诱惑,如果立场不坚定、意志不坚决,加上监督不得力,在诱惑面前很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从近几年财政干部触目惊心的犯罪事实中不难发现,缺乏健全完善的内部监督控制措施,是客观上使这些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外部原因。事实深刻地警示我们,缺乏监督制约的权力必然会导致腐败的产生,作为管理资金的职能部门,如何强化内部控制和监督,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预防、内部控制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管理中的漏洞,如何促进财政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最大程度地保护财政干部,这也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二、建立财政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财政改革不断深化的情况下,财政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更加重要,只有建立制度、执行、考核三位一体的具有自我改进和自我完善功能的内部控制体系,明确工作责任,规范工作程序,形成职责明确、运转高效、制衡有力的财政管理机制,才能堵塞管理漏洞,防范财政风险,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行为,提高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促进财政管理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
1、建立财政内部控制体系是进一步规范财政管理的需要
建立财政内部控制体系,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财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促使相关业务管理科室改进管理、提高效率,从而夯实财政管理基础,更好地履行财政管理职能。
2、建立财政内部控制体系是保证财政资金安全运行的需要
建立财政内部控制体系,及时预防和纠正财政内部管理中的不规范行为,防范财政风险,保障财政资金安全运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是客观和必然的选择。
3、建立财政内部控制体系是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的需要
近几年,我局陆续实施了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非税收入管理改革等一系列财政改革举措,但构建公共财政的现实基础还比较薄弱,在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工作的过程中,我们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越来越多,碰到的矛盾也越来越复杂,如果我们不注意加强财政内部控制,不注意规范财政的内部管理,那么各种违规违纪现象和各种问题就不会得到及时处理,各项改革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就有可能走样、变形,以至影响整个改革的深入,影响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
4、建立财政内部控制体系是推进财政部门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
强化财政内部控制和监督,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预防、内部控制机制,保持对违纪违规行为的威慑力,始终保持对职务犯罪的高压态势,唯有如此,才能促进财政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护财政干部。
三、开拓进取,稳步推进财政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提高依法理财、科学理财的能力和水平,根据财政部制订的《财政部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实施意见》(财法[2005]5号)的精神,结合我市财政管理与改革的实际,本着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把影响面广和社会关注度高的财政管理中的核心业务-综合财政预算管理、财政资金拨付、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等4项管理职能作为财政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自2006年下半年起,分三个阶段全面推进财政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1、前期准备
一是指派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学习考察小组,分别到江宁区财政局、无锡市财政局学习考察,研究分析他们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结合我局财政管理与改革的特点,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局内部控制体系制度建设的通知》,明确了内控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基本框架和工作重点,成立领导小组,明确了职责分工、工作步骤和要求;二是召开专题会议,明确内控制度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内部控制的基本方法和项目控制的基本要求,制订实施前期准备阶段的工作计划。参照上级财政部门相关管理职能规定,调整和优化科室职能,以行政执法责任制、权力公开工作中法律法规清理为基础,对照各项行政职权(行政收费、行政执法、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处罚、行政确认、其他行政职权)重新梳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制度。三是重新梳理业务操作流程,按照人员配备情况,合理设置工作岗位,明确岗位职责权限,细分业务流程环节,建立科学合理的操作程序,并分析各项业务流程环节,识别各环节可能存在的管理风险,将存在管理风险的环节作为控制点,评价各控制点现行控制措施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按照内控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的要求,提出改进完善的意见和建议。
2、制度设计
首先是建立制度设计工作目标,按照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现有的管理制度和办法进行修订、整合和优化,明确控制原则,规范业务流程,形成岗位职责明确、纵向直接控制、横向互相牵制、内部循环约束、运转高效顺畅、监督制衡有力的运行机制,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改进和提高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促进财政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其次是明确制度设计工作思路和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通过对授权、办理、核准、执行、记录和复核等管理活动和业务环节进行事前参与、事中监控、事后检查的全过程监督控制,从而保证财政管理活动的正确性、严密性和规范性。制度设计工作应当遵循相互牵制、程序定位、协调配合、层次效率、计划(预算)、执行、监督三分离等基本原则。相关科室依照各自职责先后制定了财政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综合财政预算管理、财政管理资金拨付、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等4个内部控制制度。
3、评审实施
一是制定评审工作方案,明确评审中应把握的的基本原则及评审的主要内容和重点环节;二是召开专题会议,根据评审的基本原则及评审的主要内容和重点环节对每个内控制度组织评审活动,先由科室共同评审,再由项目办集中评审,经初步评审后报局内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三是经局内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审议后颁布实施。
四、财政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财政内部控制体系与财政部颁布实施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17项具体规范相比有较大的不同,应当认真研究和制定作为纲领性的基本规范,重点在内部控制的目标、原则、内容和方法上,特别要强化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
2、财政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应当树立财政大监督的理念,要将业务科室的管理控制、科室之间的关联控制和监督机构的专职监控统筹考虑,并贯穿于制度设计的全过程,还要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和信息交流与共享。
3、财政内部控制与企业内部控制相比,在控制对象、控制目标、控制方法上有显著不同,企业内控侧重于内部会计控制,而财政内控侧重于管理程序控制,特别要注意优化业务流程,强调程序定位控制,还要结合财政管理的特点,满足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符合财政改革和发展的趋势。
4、财政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是财政内部涉及面较广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应当注意营造良好的控制环境,重点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合理划分管理职能,明确分工和工作责任,还要根据人员配备、业务能力、职业素养等情况以岗定人、合理分工,杜绝人浮于事的现象。
5、财政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要在确立管理目标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管理活动中存在风险的可能性,准确识别风险控制点和风险控制岗位,正确评估风险结果,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风险控制措施,既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又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并明确各控制项目监督检查的基本内容、方式方法和对违规行为的处理及其责任追究。
6、财政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要充分考虑金财工程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统筹规划,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做到设计上有接口,浏览上有权限,运行上有监控。同时要结合国家财经政策、财政管理与改革的发展变化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完善。
五、财政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取得的初步成效
1、明确了工作职责
内控制度体系建设既优化了科室职能,也厘清了人员分工,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明确了职责权限,形成了责任到岗、责任到人、横向制约、纵向控制、相互协调的管理机制。
2、优化了业务流程
内控制度建设对各科室原有的管理业务流程进行了梳理、优化和再造,按照充分授权、岗位分离、权力制约、操作规范的设计要求,合理运用授权批准控制、会计核算控制、管理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信息技术控制等一系列的控制方法,结合财政管理与改革发展的实际,进一步规范和优化了管理程序。
3、防范了管理风险
通过对财政管理业务流程的优化,准确识别了管理业务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明确了风险控制点和风险控制岗位,科学制定了风险控制点控制标准,提高了业务操作人员的风险意识,有效防范和化解了财政管理风险的发生。
4、提高了监督效能
内控制度体系建设促进了财政大监督格局的形成,使财政内部监督由事后监督向事前预防、事中控制转变,由静态检查向动态控制转变,由财务检查向制度控制与财务检查并重转变,真正实现了财政监督融入财政管理,推动了财政监督管理长效机制建设,有效提升了财政监督整体效能。
六、财政内部控制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1、管理体制的科学性、合理性方面仍有不足,特别是在预算、执行、监督三方面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离。按照相互牵制原则的要求,财政内部各项管理业务活动必须经过具有互相制约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控制环节方能完成。在横向关系上,至少由彼此独立的两个科室或人员办理以使该科室或人员的工作受另一个科室或人员的监督;在纵向关系上,至少经过互不隶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岗位或环节,使下级受上级监督,上级受下级牵制,对授权、执行、记录、核对等不相容职务必须实行严格的分离控制。
2、财政大监督理念尚未深入人心,日常监督工作仍需加强。《江苏省财政监督办法》以特有的视角和较大的篇幅在全国同类地方立法中首创了“日常监督”一章,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落实《江苏省财政监督办法》的各项规定,在财政内部全面树立大监督理念,构建大监督格局,高度重视日常监督,把财政监督寓于财政改革和财政管理的全过程,从制度上改变当前重事后检查、轻日常监督的倾向,形成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检查相结合的监督体制,逐步建立起财政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
3、信息渠道不通畅,内部配合不协调,考核措施不到位,监督方法不得力,降低了内部控制体系的运行效能。要建立内部控制体系运行会办制度,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定期对内部控制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排查和整改,保证信息通畅,加强配合协调;要建立具有权威性的内部控制体系考核小组,制订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考核奖惩办法,对内控体系运行全过程实施全面考核、奖惩和督查;要建立电子化财政监督信息系统,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加强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预警和规范性控制,在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运行的基础上,对预算单位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实行实时监控,促进依法理财、科学理财,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体系。
参考文献:
[1]程晓.浅谈如何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09
[2]杨慧玲.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完善[J].现代商业, 2009
以上问题的存在,主要是由于事业单位会计内控和监督的不力所造成的,不仅缺乏健全的内控和监督机制,同时责任人也缺乏受会计监督约束的意识,从而导致内部会计控制和监督的约束力不足,从而达不到约束的效果。
2建立科学会计内部控制与监督体系的有效措施
当前单位会计监督中若干问题的存在,不仅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客观因素影响,所以对事业单位的会计内控和监督进行强化是当务之急。本文经过研究分析,建立科学会计内部控制与监督体系的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下。
(一)强化责任人的责任感教育。当前在新会计法中规定单位的负责人为会计行为的责任主化,所以作为独立核算的事业单位负责人,其应该对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及会计法律法规熟识,加强这方面的课程培训,对每年新出台的关到事业单位的会计内容都要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从而在工作中支持会计人员的工作,履行监督的职能。
(二)提高会计内部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工作效率。据了解,现阶段单位内部会计工作还不具备独立性,由于利益、权利等关系,会计部门大多依附于单位领导,这就严重削弱了会计监督工作的力度。
(三)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内部监督体系建设,提高法规建设。其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要不断加强会计工作有关立法。明确单位会计监督工作的重要性,科学的界定监督工作的范围与程序,来为会计监督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做保障。(2)创新会计监督模式,即改变传统的事后监督、事后会计检查的落后形式,建立与时展相适应的事前预测、会计控制、检查分析、总结评价的全方面立体工作体系。强化对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与监督职能的再认识。(1)要彻底转变事业单位原来那种重核算轻监督的思想,充分认识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的制约、参与、预防、反馈的职能作用。(2)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内部会计监督和外部监督的关系,进一步建立完善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的会计监督体系,注意发挥各自的功效,加强协作,形成监督合力。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