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家校结合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 创业教育 产学结合
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中等职业教育都要借鉴和吸收创业教育的理念,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现阶段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通过产学结合教学的形式将创业教育贯穿于整个中职教育阶段,对提高中职毕业生的就业适应性有重要意义。
一、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当前,很多职业学校都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办学。广西纺织工业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更是走在全自治区中职学校的前列,合作企业由2004年的一家发展到现在的十多家,合办定向培养的冠名班已有二十多个,另有很多企业提前到学校预订毕业生。在这种对毕业生供不应求的背后,创业教育仍然相当重要,原因如下:
(一)中职学校应该为社会提供创业教育的服务
创建和谐社会需要多种人才,自主创业能缓解国家就业的压力。学生及社会人士很多有自己做服装设计及制作、开办服装设计室、经营服装、经营纺织品的意愿;也有做织制毛衣、设计及印制图案的意愿。广西纺织工业学校作为广西唯一的纺织类学校,和中国西南六省唯一的纺织类中等职业学校,应该为选择自主创业的学员提供教育教学,教给其必要的知识和经验。
(二)开展创业教育能提高毕业生的就业适应性
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功能是就业教育。就业的形式有多种,不论是哪种就业形式,都需要从业者具有创业精神。中职学校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孕育了学生创业的素质,能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自主能力,使毕业生就业路子更多、更广、更活、更顺。
(三)订单办学先进学校同样需要实效的创业教育
1.实效的创业教育,为自谋职业打基础。有的学生之所以选择就读针织工艺、纺织品检测与贸易、服装设计与工艺、服装制作与营销、图案印制技术等专业,就是考虑这些专业就业灵活,可以有多种就业选择。但是部分学生不打算去“订单企业”,有自己创业的愿望,原因是:有的学生因身高、健康状况不理想等种种原因,与企业进行就业双向选择时落选;有的因年纪太小,当初的职业定位和就业选择不稳定,现已发生变化;也有的因市场经济、人才需求市场等因素的变化想自谋职业;有的学生计划到企业工作几年,有了相关积累、机会合适就创业;也有已就业的学生,受企业内外部经济、人事状况改变的影响或自身的原因,需要另择业。在校得到实效的创业教育,可提高就业的灵活度。
2.到企业工作,需要实效的创业教育。培养创业型人才,并非将学生都培养成“老板”、“经理”,更重要的是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团队创新精神、团队创业的素质。学生具有创新、创业素质,有利于在岗位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创造更多的财富,理解企业的构成和运作,有利于员工之间、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与支持配合,有利于处理好上下级及与客户、合作企业的关系;同时了解创业的艰辛,也会更加珍惜眼前的工作,更加敬业。
二、创业教育的形式
(一)贯穿中职全程多方位进行就业创业教育
1.入学教育的专业介绍。使学生初步了解专业与就业创业的关联,运用自行开发的《职业生涯规划岗位认识交互系统》使学生认识岗位,了解对口专业所需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及创业素质。
2.开设就业与创业课程。结合“文明风采”的“创业之星”“职业生活”“我爱我的专业”征文竞赛活动,指导学生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3.课程融入就业与创业相关的内容。使学生理解课程内容的学习与工作的关系;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
4.学校及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和活动渗透就业创业教育。使学生理解一般企业规章制度、行为规范,逐渐培养良好的行为方式、团队意识、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通过创业成功与失败的典型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影响创业成功的因素。
5.实施“做中学、做中教、做中研”。指导学生开展专题设计、生产产品、销售等产学结合教学活动,从中得到就业与创业的学习实践,撩开创业的神秘面纱,激发创新潜能和创业热情,提升团队合作意识。
6、顶岗实习前针对不同个体进行就业创业分析引导。帮助学生理性谋划未来,选择较匹配的实习企业和岗位;指导学生在企业实习注意技术、管理、客户、关系、渠道、市场风险预测等多方面的学习与积累,为创业打下基础。
(二)依托产学结合教学形式进行创业教育
按照创业教育的需求建设实训基地,设施主要包括两方面:一部分能满足生产现场实习,其使用设备、工作氛围、环境类似实际生产车间;另一部分能满足教学讲解、实验、实训,易拆卸、直观,利于进行故障排除等训练。
利用学校实训基地较完善的实验、实训、实习设施,进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指导学生设计与生产各种纺织服装产品,并将成熟稳定的技术和产品推向市场,可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和动手能力,也使学生得到组织生产与经营管理的锻炼,提高自主创业的能力与信心。
三、依托产学结合教学进行创业教育的探索
(一)建立校内产学结合的教学实训基地
用于产学结合的教学实训基地,设备先进、完善,既是微型的企业生产车间,也是学校的教室、实验室、实训室和实习室。从产品设计到产出成品的实训基地,能满足教学、产品试制、小批量加工的要求,不仅可以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还可以实施与企业类似的生产、管理与经营活动。 转贴于
(二)精选适合生产、教学的产品
利用学校既有教学经验丰富的高级讲师,又有来自纺织科学研究所、纺织加工厂、纺织品经销公司的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经济师的优势,组成团队,考虑学校现有教学资源,精选适合生产与教学的产品类别。根据教学的需要,指导学生设计产品、采购原料、配置工艺、组织生产、监控质量、推广产品、核算成本等,使学生从中得到理论学习、实际应用、技能操作、经营管理等多方面的训练。
(三)制订具体的产学结合教学方案
为达到预期效果,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及考核标准,层层细分落实实施产学结合的教学和生产步骤,引导学生依据生产流程一步步进行实验生产,最终亲手生产出符合质量要求的目标产品。学生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能更好地理解产品生产的步骤,在动手的过程中熟悉影响质量的因素,更好地掌握质量控制的方法。从中获得知识的提升、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四)模拟企业的运作与管理
按照企业的运作模式组织生产,按企业班组的形式组织活动,营造和弘扬为客户服务的理念,采用打卡进出考勤,作息时间、纪律要求、安全操作、环境卫生、禁烟禁火及劳动防护措施接近企业,模拟执行相关的奖惩条例;各方面按行业标准和相应岗位对高素质员工的要求来培养、考核、评定学生。使学生理解、适应企业的运作模式以及管理机制。
(五)循序渐进实施产学结合的教学
1.采用项目教学,实施由简到繁的产学教学。对于纺织专业学生,教师首先指导利用纺织实训室学挡车;其次利用纺织CAD室、织物打样室学织物设计打出小样,学习工艺设计并上机试织与调试,进行机械维修与设备的保全保养等训练。进而指导学生自己设计不同原料、不同组织结构的织物,自己配置工艺参数,上机试织、调试并进行比较。通过产学结合的项目教学实践,学到设计、试织和成本核算等知识应用。
2.多个专业合作,培养学生产业链意识。纺织、针织、染整、服装、机电等专业合作,由纺织品设计专业学生进行织物设计,纺织、针织专业进行工艺设计及生产,染整专业进行染色印花整理,服装专业进行成品设计与缝制,机电专业进行设备维护与维修的一条龙生产的产学结合教学链。由一个专业带动多个专业进行产学结合教学,促进学校全面开展产学结合教学。纺织、针织、染整、服装、机电等专业合作,有利于学生了解上游产业与下游产业的关系,具有产业链意识,培养及提升团结合作和沟通协调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和促进经济发展都有好处。
3.产学结合教学,体验创业。不同专业,开设设计、制作、销售一条龙等形式的学习,尝试将较成熟稳定的技术和产品推向市场,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得到运用和发挥,学生得到组织生产与经营管理的锻炼,提高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与信心。如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承接服装来料的设计加工,改装、美化衣服;染整技术专业对外印制个性化的T恤等。
4.模拟创业+企业实战,储备知识积累经验。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模拟创业者进行创业策划,从创业项目、企业类型、核心人员、经营范围的确定到企业命名、资金来源、客户分布、经营场所、岗位设置、人员聘用、广告设计、经营特色、营销策划、成本核算以及采购人员、销售人员、技术人员、财务人员、车间主任、公司经理等人员的工作职责、人员素质要求到企业创办的手续、工作的开展及管理等。通过模拟,理解企业构成、管理、用工要求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促进客观自我评估,明确努力的方向,对今后就业很有利。利用周末兼职、假期兼职,从小商品推销到服装制作与营销,熟悉各种职业特点和自己的能力特点,积累创业经验;或利用到管理规范的企业顶岗实习的机会学习,能得到技术、管理、客户、关系、渠道、市场风险预测等多方面的学习与积累,有利于今后创业的定位和启动、掌控和发展。
5.产学结合,提高毕业生的就业适应性。产学结合实施创业教育,不仅消除学生对创业的陌生感,增强创业的自信心,更能激发创新潜能、提升团队合作意识、提高综合能力。到企业实习的学生和毕业生适应能力的提高,获评“岗位能手”、“优秀员工”的增多,也促进了校企合作的扩大与发展,对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都有利。
关键词:三个结合;中职数学;教学成果
著名数学家德摩根曾说过“数学发明创造的动力不是推理,而是想象力的发挥”,由此可见,对数学的学习与思考,不仅能带给学生严谨、认真的处事作风,还能带给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因此,对于要向社会输出优秀职业人才的中职院校而言,无论是校方,还是教师,都有责任重视数学教学,以不断提升中职数学的教学成果,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能力。下面我们就从结合教学目标、结合专业需求、结合兴趣培养三个角度来探讨提升中职数学教学成果的具体措施。
一、结合教学目标做好数学教学管理及评价工作
中职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扎实的数学知识是支撑持久竞争力与创造力的基础。因此,中职院校应结合教学目标改善对数学的教学管理及评价工作。建议落实以下措施:(1)进一步完善三校生高考、中高职贯通、直升专科类院校等教学机制,不断增加相关选择的便利性,以吸引中职学生重视数学等基础课程;(2)给予数学课程教师与专业课程教师相同的培训、培养及职称评定机会,让数学教师明确感受到数学课程所受的重视,从而促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3)参照专业课程竞赛及奖励形式设置数学等基础课程知识竞赛,调动师生的教学热情,形成良好的基础课程教学氛围,如上海市“星光杯”职业技能比赛中就可增设数学等基础课程竞赛;(4)建立起与中职教育特点相适应的多元化评价机制来评价数学教学成果,以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如对数学教师的评价,不能只看其所带班级的数学平均成绩,而应综合评测该教师在数学教研活动中投入的时间精力、与专业课教师的互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等,并积极采用数学教师互评、专业课教师反馈、学生评价等多种测评形式。
二、结合专业需求做好数学课程及教案设计工作
中职学校许多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都需要用到数学知识,能否推动数学与专业课有效衔接,是衡量中职数学教学成果的一项重要指标,但这不只是数学教师或是专业课教师的责任,而是学校、教师乃至学生共同的努力方向。建议可采取以下措施:(1)为数学与专业课的衔接提供良好的互动平台,比如相关教研组的联合教研活动、数学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互相听课(在课后提出针对性意见)等,让教师间对对方课程有更多理解,从而能够更好地配合;(2)数学教师应结合所在学校专业课设置特点及需要,有重点、有节奏地安排好数学课教学内容与进程,以与专业课知识及课程有效衔接,做到学有所用以及专业课需要的数学知识能够及时覆盖;(3)数学教师必须积极发现和积累数学生活化及职业化应用的具体案例,不断丰富数学课程及教案的实用性,比如,结合金融学或计算机专业特点设计操作性要求更强的教学课程及课后作业等;(4)对于与数学学科结合较为紧密的学校或专业,可让数学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一同参与到学生的实习及就业指导工作中,以增进数学与专业的直接互动。
三、结合兴趣培养做好学生教育及引导工作
中职数学教学背景与普通高中存在差异,一则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不好,二则学生的学习重点很难放在数学等基础课程上。因此,中职数学教师不能简单地按照数学书“一上了之”,应在逐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建议措施包括:(1)在对新进学生进行数学水平测试的基础上,结合学生普遍的数学基础状况科学设置教学进度及难易程度,采取由慢至快的形式让基础差的学生有较好的适应过程或利用课余补差培训班来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等;(2)针对中职学生学习习惯不佳、注意力不够集中等特点,采用多媒体、探讨式教学等多种方法,增加数学课堂吸引力,另外,有条件的班级可成立一个甚至几个数学兴趣小组,形成互帮互助、共同促进的学习气氛;(3)采用优秀毕业生回校交流、举办数学应用探究课等形式让学生逐步认识到数学对于提升个人能力及就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4)有条件的学校可逐步建立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档案,以任课教师为主对每位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跟踪评价,并将此作为推荐参与社会实践及就业的主要依据之一,以引导学生增加对数学的重视。
综上所述,数学是中职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门重要课程,我们可以结合教学目标、专业需求及兴趣培养不断提升中职数学的教学成果,但其具体措施仍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与完善,教学实践的过程也将有助于发现更多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
参考文献: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见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和孩子共同的生活环境和血缘关系决定了家庭教育的不可替代性。孩子的语言、态度、为人处世方式和价值观都受到了父母的影响。家庭教育的影响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因此
在幼儿园阶段要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管仲曾经说过“知子莫若父”,真正理解孩子的不是别人,而是养育我们的父母。这体现了家庭教育的态度和个性,明确体现了因势利导的原则。也反映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但是,凡事都有两个方面,家庭教育也不例外,它在一定范围内是有效的,超如果过这个水平,家庭教育就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例如,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和放纵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不良后果是,孩子养成不负责任的态度,不被他人接受,霸道专横等等。包括父母的错误教育“逼子成龙”等阻碍孩子成长的教育观念是一种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这些确实是家庭教育的弊端。因此,如何正确的家庭教育的推行势在必行。
一、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有机结合的必要性
学前教育是最复杂的教育项目。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是不能完成抚养一个人的。”因此,为了幼儿的良好发展,两者应该有机地结合起来。虽然家庭教育不像学前教育那样系统、规范,但它占据了教育对象的起点,决定了学生价值观的初始取向。因此,家庭教育的作用应该被重视。家庭教育的优势可以弥补学前教育的不足,而不是取而代之。另一方面,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在于能够用专业的教育来指导家庭教育,而不是用家庭教育来取代学前教育。家庭教育支持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应该相结合。此外,在一起教育孩子的时候,双方应该努力达到同样的原则。另一方面,在幼儿园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可以在家庭中有效地融合和发展。儿童在家里玩的把戏的影响是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被使用和扩展。为了孩子最大限度的发展,我们应该在幼儿园学习,在家里实现稳定的合作教育。
二、幼儿园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沈阳市三色花幼儿园为例
沈阳市三色花幼儿园在实施家园合作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调查发现,尽管合作形式多样,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
(一)部分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视度较低
通过调查发展,部分家长对家园合作的概念不确定,对参与家园合作没有兴趣。有些家长在家里不关心幼儿的教育问题,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都是很有限的。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一项有益于孩子身心发展的过程。然而,在具体实践中,一些现象却被家长和教师所忽视。
(二)家长缺少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
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心理学理论:儿童的发展包括阶段和连续性。阶段是儿童年龄特征的重要表现形式。连续性原则决定了学生也处于早期阶段特性。由于对孩子的身心特点缺乏了解,许多家庭在教育过程的早期就采取错误的教育方法。家长根据小学的内容教育孩子,特别是孩子的写作需求不规范。教师的写作需求会让孩子的写作难度加大。有些孩子在父母的指导下学习写汉字。当他们进入小学,他们厌倦了写作,这导致缓慢和耗时的写作。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家长对孩子上小学的期望很高,会按照小学生的要求孩子,严格要求孩子在身心上施加更大的压力。有些孩子会产生不想上学的想法。对家庭作业也很反感。
(一)缺乏足够的重视
小学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但是很多教师和家长都没有抓住这个时期对学生开展高质量的德育教育,只盯着学生的成绩做文章,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行熏陶,使得很多学生没有形成坚实正确的三观,沾染了一些不良的习惯.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影响较为深远,他们轻视德育教育的态度也影响学生对德育教育的观感,导致很多学生对德育教育不以为意.
(二)德育工作流于形式
目前,很多学校并不重视德育工作的质量,开展德育教育也只是应付检查,将德育教育流于形式,让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方式过于被动.很多学校只是在示范教学、评课教学中开展德育教学工作,让德育教育工作成了“面子工程”.这种现象也引起了学生对德育教育的不满,不愿意配合教师推进德育教育的进行.
(三)只局限学校,忽视家庭教育
学生家长对学生的成长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但是部分家长学生因为一些原因对学生的管理力度较低,忽视孩子思想品德的成长教育,有些家庭是爷爷奶奶带孩子,上一辈人在带孩子的时候常常对孩子过于溺爱,更加阻碍了德育教育的进行.还有的家长将孩子的教育问题都甩给了学校,只关心孩子的成绩是否有提高.如果孩子的品德出现了问题,这些家长会认为都是学校的责任,丝毫不思考自己应在孩子教育中需要承担的责任.
(四)缺乏科学的指导方法
我国的德育教育尚在起步阶段,很多工作都是摸索着开展,没有正确科学的指导思想引领,也缺乏科学的德育教育方法.教师在缺乏德育教育工作经验的情况下对学生开展德育教学会使得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对教育内容的把握有所欠缺.
二、小学德育教育工作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转变观念,育人先育德
在开展小学德育教育之前,学校和教师都要对教育的观点进行转变,树立起“育人先育德”的教育观念,让学校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发挥充分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深入,对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故此,为落实德育教育的深入开展,学校的管理层要正确树立德育的教育观念,培养学生优良品德的工作要先于加强学生书面成绩的工作,切忌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情况.为有效对教学理念进行转变,学校需要组织教师参加思想道德的培训课程,让教师能够给学生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学校还要加强提高教师的德育教育工作的质量.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之前,要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来制定系统的教学计划,让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对思想品德学习的重视.
(二)尊重学生,加强师生间的互动
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重视学生的成长状态,结合学生的特点来选取最为合适的教育方法.目前,学生缺乏成熟的心理承受能力,面对问题时缺乏理性思维,过于感性,为加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教师需要换一个角度去思考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尊重学生的特点,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
(三)发挥课堂教学作用,渗透德育教育
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德育教育的时候要正确认识德育教育与所教学科的关系,在学科教育的课堂上加入德育教育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让学生对学科知识理解得更为深刻.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注意将德育教育有效渗透进去,让学生的成长发展受到德育教育的积极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的与工作时要注意:第一,教师要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人为本,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要让学生知道做人的基本原则,引导学生形成“要做事,先立人”的行为思想.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较为深远,所以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做到言传身教,才能有效地落实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第二,教师要在学科知识教育的教学内容中加入德育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同时兼顾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品德素质.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进而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为学生今后的发展铺就坚实的地基.课堂教学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所以教师在落实德育教育工作的时候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让学科课程的优势在教育过程中得以展现.与此同时,要拉近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让教材成为连接知识与生活的媒介.
(四)学校与家庭要配合协调,落实家校共育的有效开展
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落实离不开学校和家长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所以,学校要主动拉近与家长之间的关系,让家长正确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家长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学校和家长之间加强沟通也可以彼此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更为透彻,及时对学生出现的品德问题进行引导和解决.教师和家长都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人,拉近学校和家庭的配合关系,让学生在学校和家中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进而形成正确的三观和优良的思想品德.
(五)丰富德育教育手段,提升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所以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时候,可以让所教科目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特点相结合,设计一些贴合教学内容的情景并组织学生通过对角色进行扮演参与到情景中.教师在设计情景的时候可以考虑学生实际生活中所关注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参与情景教学强化对正确的行为习惯的认识,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什么行为是不可取的,进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关键词: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 具体模式 教学管理
一、引言
工学结合是一边在企业实践,一边在课堂学习,“学中有工,工中有学”的办学形式。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之所以能持续百年而经久不衰,主要在于它切合实际的理念,那就是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我国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很早就有,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也许是建国后前期的半工半读。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学习国外合作教育的经验,于“八五”和“九五”期间在全国进行了试点,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仍然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把握职业教育模式转型的特征与条件,从传统的学院式教育模式转向政府主导下的就业导向职业教育模式,是加强职业教育与用人单位对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概述
工学结合是一边在企业实践,一边在课堂学习,“学中有工,工中有学”的办学形式。
事实上,世界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模式都体现并突出了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如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教育、美国和加拿大的“合作教育”、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澳大利亚以行业为主导的“TAFE”模式等。只是各国的国情不同,采取的形式不同,各自的名称不同而已。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课堂教学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扩大学生参与和受益面。通过工学结合,学生可以在一线岗位接受职业指导、接受职业训练,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从而提高“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就业的选择”。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已进入模式转型的新阶段,由传统的学院式教育模式向政府主导下的就业导向模式转变,这是大力发展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这一模式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际出发,在宏观发展上强化宏观调控,在院校运行上强化市场导向,重视学校与企业合作,注重教学过程的开放性,注重学生能力与就业市场的对接。推进工学结合,是加强职业教育与用人单位需求对接的关键举措。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更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职业教育要“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管理模式转型――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
三、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优点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之所以能持续百年而经久不衰,主要在于它切合实际的理念,那就是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美国曾于1961年在福特基金会的支持下进行了一次对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调查。调查形成了“威尔逊―莱昂斯报告”,后又编撰成《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大学计划》一书,于1961年出版。该项调查认为,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给学生带来了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一)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从而加深了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
(二)使学生看到了自己在学校中学习的理论与工作之间的联系,提高他们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使学生跳出自己的小天地,与成年人尤其是工人接触,加深了对社会人类的认识,体会到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性。
(四)为学生提供了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考察自己能力的机会,也为他们提供了提高自己环境适应能力的机会。学生亲临现场接受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开阔了知识面,扩大了眼界。
(五)为许多由于经济原因不能进入大专院校学习的贫穷学生提供了经济来源和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六)使学生经受了实际工作的锻炼,大大提高了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变得更加成熟。
(七)有助于学生就业的选择,使他们有优先被雇主录取的机会,其就业率高于未参加合作教育的学生。
四、进行工学结合式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很早就有,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也许是之前的半工半读。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学习国外合作教育的经验,于“八五”和“九五”期间在全国进行了试点,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仍然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自身的优势不明显。
1.学校对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缺乏管理经验。
在工学结合教学管理运行中,工学结合由于必须有行业企业的参与,从而改变了传统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不同专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各不相同,教学组织形式也各有特色。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下的学生如同一个专业的“工”,既可以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岗位上,又可以在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同一个班级学生的“工”,可能集中在一个企业,也可能分散在不同性质的企业,还可能参与学生的自主创业;各专业还可以根据行业企业的不同需求,适时调整“工”、“学”的时间和顺序。如何有效地组织好各专业的工学结合,做到工学过程科学、工学衔接合理,对于这方面学校往往缺乏经验,管理模式与工学结合所要求的管理模式不相符合。
2.“双师型”教师缺口较大。
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新问题: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的主要来源渠道出现偏离。“双师型”教师缺口较大。教师队伍中学科专业梯队尚未形成。教师的教学呈封闭状态,而封闭的教学形态与职业教育的性质、内涵不符。缺乏有效的高职教师培养模式,表现为学历高、专业理论知识强,动手能力差,以致造成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中数量不少的专业教师知识结构单一,出现专而不博的现象;企业指导学生实训的工作也不是所有工人师傅或技术人员都能够胜任。
3.学校培训设施、场地缺乏。
学校缺乏相应的培训设施、场地,学生学到的实践技能不足,导致学生不能适应企业岗位,给实行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带来困难。
4.学校实训基地建设不足。
学校校企合作力度不够,如果工学结合不能给企业带来利益,必定导致企业积极性不高,学校基地建设难度较大,导致基地建设缺乏或者流于形式,使得工学结合教育模式难以开展。
5.学校没有校办企业。
目前我国高校缺乏校办企业或者校企联合的企业,学校缺乏将相应的技术、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产生效益的能力。学校应该创办一些校办企业,这些企业一方面能够为学校创收,另一方面又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进行工学结合的基地,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又是校办企业的技师,这样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企业的积极性不高。
工学结合模式当中企业的积极性不高,学校为学生安排工作有一定困难,要安排专业对口的工作更难,学生工作要取得报酬更是难上加难。企业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是一个全球普遍存在的问题。所谓不高是相对学校而言,因为培养人才是学校的主业而非企业的主业,所以企业的积极性没有学校高理所当然。换句话说,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实施中学校是“主办方”,企业是“协办方”。协办方的积极性除了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如加拿大的免税减税政策,予以鼓励外,主办方有责任设法调动。这方面已有的经验很多,主要是从减轻企业的负担这一角度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措施是“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别人”。这是美国上世纪提出的“以他方为中心”办学理念的产物。具体做法是学生的工作分散安排,即每个企业安排1―2人。这一做法既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又使学生得到了实惠,但却大大提高了学校工作的难度。然而学校的一切工作为了学生,只要学生受益,再难也要克服。国外的经验告诉我们,这样做确实使学校增加了不少工作和麻烦,但却推动了学校内部体制的改革,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提高了学校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社会知名度。目前我国很多学校仍然习惯于教学实习的传统办法,将学生成群结队地安排在某一个企业。这样做虽然省力,但效果很不理想。企业不堪重负,但碍于情面而勉强接受,并无真实的岗位提供给学生实践,最终只能是走过场,学生学不到真本领。因此,学校打造知难而进、敢于啃硬骨头的敬业精神,也许是开展工学结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三)国家政策的倾斜不够。
在产业和政府方面,现有的国家政策不足以调动产业接收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国有企业改造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也正在逐步完善之中,不能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成熟的市场环境。用人单位合作的积极性不高成为模式实施的一大障碍,而政府又没有鼓励学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专项经费,因此学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往往处于完成任务和勉为其难的被动地位。
五、开展工学结合教育的具体模式
(一)订单定向培养模式。
“订单”定向培养模式,是指用人单位提出人才需求标准、数量和培养期限,由职业技术院校和企业按照协议进行人才培养活动的办学模式。
实施“订单”培养,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教育教学各环节,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最佳途径。学校建立以合作企业名称命名的订单培养“冠名班”,根据企业不同需求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社会需求相融合。
“订单”式培养由于岗位预先确定,因此培养方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作为企业未来的员工,学生通过学习期间的企业生产实训,可缩短新招录员工的适应期,学校也可减少物质投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学校共同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然选择。
(二)顶岗实习培养模式。
顶岗实习是指学生在校学习一定时间后,到企业从事生产实践的学习方式,按照企业岗位的需要灵活地安排综合训练内容,集中进行岗前培训,或到企业的工作岗位按岗位要求从事实践活动,为所学与所需“零距离”对接打下基础。
(三)半工半读、勤工助学培养模式。
半工半读、勤工助学是实施工学结合育人模式的有效途径,特别是有助于解决贫困地区学生入学难、就业难的突出问题。学生通过低费入学、带薪实习、以工养读的方式完成学业。采用校内理论学习和实训与校外企业顶岗相互交替的方法分阶段组织教学,学生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得以提高。
六、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教学管理应解决的主要矛盾
把握职业教育模式转型的特征与条件,从传统的学院式教育模式转向政府主导下的就业导向职业教育模式,是加强职业教育与用人单位对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
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转型中,应当具备三个条件:强有力的院校领导核心,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职业性,教育通过市场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职业教育的模式转型,对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学习制度等方面都将提出新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为本的原则,对校内一切不利于工学结合育人模式落实的传统做法进行改革;探索解决工学结合实践中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
(一)双向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新问题的考验,教师的培养途径应多元化发展,实行专兼结合的激励机制。教师的培训、继续教育形式,不仅仅是双证书、双学历,更多的应是实践与科研相结合等多方面结合的模式,重视对现有专业教师的培养,加强培训,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不仅仅靠国家、省级的师资培训基地来培养师资,专业教师同时也要去国际、国内一流(或者世界五百强)的大企业、大财团、大行业培训,甚至挂职,还可以去民营企业或中小企业兼职,只有如此,教师才知道市场所需、行业所需,也才能进行教学改革。这是每个专业教师都面临的市场生存的挑战,也是高职院校生存的挑战。
加快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重视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到学院兼职授课,在教学安排上突破学院本位观念,调整学院的授课时间,让学生能学到优秀行业专家传授的真实有效的实践技能。
优化“双师”结构,还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建立企业培训师资格证书体系,研制企业培训师资格标准与培训考核获证办法,加快建立企业培训师队伍,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同时,还可以通过“产学研”形式培养师资。在“产学研”的结合过程中,也可以锻炼造就一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专业技术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产学研”的过程中,学校可以及时发现人才,吸引稀缺型的技术型人才,实现兼职教师、双师型教师合理平衡的发展。
教师引进应该根据市场需求,不能简单靠双师型、双证书来衡量。高职教师的引进要根据市场的需要,在引进人才等方面仅仅看学历、证书等做法已经跟不上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根据市场的需求,合理规划配置师资队伍的结构、层次,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关系着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
(二)目标定位法课程体系。
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模式与用人单位对接的切入点。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由企业与学校共同承担学生的职业培训与文化教育,学生同时具有学徒与学生两个身份,教学培训过程由学校与企业分工合作实施,费用由企业和财政共同承担。这种模式实际上就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由此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实施弹性学制,职前与职后相结合;在教学内容上重视校内学习与工作经验的一致性,行动导向重于书本知识;在证书制度上实施“双证书制度”,注重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融通;在教学评估上注重校内评价与社会评价的一致性;在学习方法上重视教室与实习地点一体化,注重工学结合,就业成为促进学习的重要动力。
在学习过程上关注经济界和学生生涯发展的双重需要,为提高就业技能打基础实施工学结合,一要打破原有的学科本位的课程体系,根据职业标准的要求,建立能力本位,注重技能培养,以实现岗位目标要求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二要细化教学环节,教学环节细化的过程是工学关系细化的过程,即每一模块单元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讲什么内容,在什么地方讲,由什么样的人讲,采用什么方法讲。
(三)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
加快课程教学改革,增强学生职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对接。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职业院校应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要加强课程建设规划与研究工作,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鼓励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教材是教学内容、教育教学思想的载体,同时也是教学改革思想的载体,是育人模式在教学模块和课程中的具体体现。工学结合的特点决定了教材在编写和选用上也要体现工学一体化。首先,教材编写人员要体现工学一体化。教材的编写者不仅要有来自学校的教师,还要有来自企业的技术人员。其次,教材编写的内容要体现工学一体化,既要有校内的理论和实践内容,又要有企业生产实践的指导性内容,应取自于工,用之于学。要吸纳本专业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反映区域经济的特点。最后,教材的选用要体现工学一体化。教材选用时要听取“订单”企业或该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的相关企业的意见,避免教材的几年一贯制而严重滞后大力锤炼精品教材。
把精品教材作为教材选用的主要目标,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
(四)考核多元化评价体系。
要特别重视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建立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完善实践教学基本文件,确保实践教学时间,强化对实验实训等关键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健全实训基地的工作管理制度,完善运行机制,确保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质量。
推行工学结合育人模式必须打破单纯以课堂考试结果评价学生的传统做法,建立突出能力、全程评价、多元考核的开放性评价体系。
要将岗位能力训练的最终目标分解为多个单元,进行全程分段考核;在训练过程中,注重对每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技能训练结束时,对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反馈给本人,实现考核的综合性。
要将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机制纳入对学生的评价指标,实现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人才评价与生产实践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要素进行更加有效的全方位结合,突出能力的导向型。
将能力训练、知识学习、素质培养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注重以人为本位、校企参与,体现人才评价的多元化和开放性。新型学生评价考核体系成为工学结合育人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毕业时学校给合格的学生颁发由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签发的“实践证书”,使学生在就业竞争上具有优势;学校应强化自我监控意识,加强教学管理组织和规章制度建设,定期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吸收用人单位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五)动态服务型管理机制。
工学结合是科学的育人模式,同时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实施工学结合育人模式要求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全方位适应和解决学生理论学习课时减少影响书本知识学习的问题。
目标定位法课程体系,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考核多元化评价体系呼唤完全学分制管理学制。完全学分制是以选课制为基础,不受学制限制,修满规定下限学分,就可毕业获证的教育管理制度。完全学分制采用弹性学制,学分统计打破学年界限,以整个专科学段为单位,统筹计算学生修习的学分,修满(或未修满)规定下限学分,允许学生提前毕业(或推后毕业)。整个专科学段没有年级之分,只有第几年之别。弹性学制提供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更多的人性化服务。完全学分制有完善的教育管理制度、有效的学分配置与质量评价、高素质的教育工作队伍保证。完全学分制是在弹性限度内“完全”。
1.实施学分制的条件。
确定“必选比”推动课程改革: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简称“必选比”。如何确定“必选比”,推动课程改革呢?
(1)进行课程分析和职业分析。课程分析是根据目标与对象,沟通知识联系,删繁就简、削枝强干、优化整合,构建新课程。职业分析是根据职业工作过程(或任务、项目、产品)分析知识点、技能点,并扩大为职业群,根据行业标准将知识点、技能点系统深化拓展为应用知识、技术与应用,构建新课程。
(2)经课程分析和职业分析后,新课程有:①模块课程,特点是针对性、灵活性,解决1―2个技术或应用问题,它有利于课程搭接、组合;②综合课程,特点是适应性、实用性,用在“基础、应用平台”上;③实践课程,内容有“技术应用方面的物化工具、设备、材料的使用;技术应用方面的内化工艺、方法、制度的掌握”,“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体系的理解”等三个方面。
(3)构建专业课程结构体系,制订专业课程计划。①课程总量。要减少理论增加务实、应用、技术、工艺课程。②课程类型与位置。专业课程结构体系有文化基础平台、专业技术应用平台、职业选项,确定学科、模块、综合、实践课程在专业课程结构体系中的位置。③排列组合。确定课程间的联系与作用,安排课程的空间序与时间序,制订专业课程计划。
(4)根据国、域、校情与条件,确定“必选比”。据各类教育实行学分制经验,试行学分制的参考“必选比”如下:试行选修课时文化基础平台课程必修课约占40%;专业技术应用平台课程必修课占30%,选修课约占10%;职业选项选修课约占20%。试行学年学分制时专业技术应用平台课程选修课约占20%。完全学分制文化基础平台课程选修课约占10%。确定“必选比”,不仅推动了课程改革,而且扩大了学生全面重点发展的空间。
2.确定学分的配置与管理。
主要是从学籍学分和课程学分两方面进行配置,根据配置进行管理制度的制定、执行、监督、反馈等管理工作循环程序。首先,确定学籍学分配置与管理。高职高专院校首先确定各专业毕业修满的总学分;必修课程多少门,学分是多少;限定选修课程多少门,学分是多少;任意选修课程多少门,学分是多少,以及相应的学分、学业、学籍管理。其次,确定学年学分配置与管理。各专业也要确定每一学年修满的学分;每一学年必修课程多少门,学分是多少;限定选修课程多少门,学分是多少;任意选修课程多少门,学分是多少,以及相应的学年学分教学管理。学籍和学年学分配置与管理,具体反映在高职高专各专业课程计划中的课程学分配置与管理上。笔者认为高职高专各专业课程计划中确定课程学分配置的要点如下:
(1)要确定文化基础平台课程多少门,必修课程多少门,每门课程学分是多少,小计多少:限定选修课程多少门(不是指开设是指规定),每门课程学分是多少,小计多少;任意选修课程多少门(不是指开设是指规定),每门课程学分是多少,小计多少。
(2)要确定专业技术应用平台课程多少门,必修课程多少门,每门课程学分是多少,小计多少;限定选修课程多少门(不是指开设是指规定),每门课程学分是多少,小计多少;任意选修课程多少门(不是指开设是指规定),每门课程学分是多少,小计多少。
(3)要确定职业选项课程多少门,限定选修课程多少门(不是指开设是指规定),每门课程学分是多少,小计多少;任意选修课程多少门(不是指开设是指规定),每门课程学分是多少,小计多少。
3.掌握“运动”学分的教育、管理与评价。
试行选课制、学年学分制、完全学分制,都为学生创造了弹性的发展空间,只是多少而已。因此,把握学生学习活动时间、地点、内容的规律,是进行“运动”学分教育、管理和质量评价的基础。如下五方面的“运动”学分教育、管理与质量评价应予以关注:第一,班级集体组织形式变更,如变为课程班级、校园、宿舍三合一教育组织形式,等等;第二,增加了动态的隐性课程;第三,增加了校园文化的活动;第四,增加了各类社会实践的活动;第五,参与产学研办学、教学研究、创造创新能力的学分管理与评价。
实行学年学分制前提和核心是选课制,实行完全学分制的教育与质量管理制度的基础是学年学分制。高职高专试行学分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应符合国、域、校情,创造条件按学分制的本质要求,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质量。
4.加强“专兼、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
试行学分制确定“必选比”,推动课程改革与建设,为教师扩大了专业发展空间,但也会带来不适应。因此,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具体如下:
(1)走出去,请进来,专兼互动。教师定期去企业培训、实践,形成制度培养双师型教师;请有实践经验高水平的技术实用型专业人员来校上课。采取双赢措施,专兼教师互动,推动企校结合,推动师资队伍结构改革。
(2)提高学分管理水平。管理人员、教师要有“选课意识”、“学分意识”,举办“学分教育教学管理”培训班轮训教师,提高管理人员、教师的学分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3)引入“导师制”。学生要有自己的学习计划,为确保其符合实际,需导师指导,引入“导师制”。高职高专生需在学习方法上,在选课上,在安排周密的学习计划上得到指导。高职高专生导师有教育、学习、管理学知识,导师不仅是专业课程专家,还是教育、管理行家。因此,试行学分制需高水平的高职高专师资队伍(推行“导师制”需解决工作量、导师遴选、导师管理体制等问题)。
(4)引入“选师竞争机制”。选修课比例逐步增加,学生选课也要选教师,选师竞争出现,为此事先引入“选师竞争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提高教育效率。通过“选师竞争机制”的教育教学活动,建立高水平高职高专师资队伍,有效地培养高质量人才。
5.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管理制度建设。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必须建立学分制,学年制与学分制的本质区别是:前者以管理为本位,后者以学生为本位。构建学分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学分课程管理、学分教学管理、课程班级管理、校园管理、宿舍管理、导师制管理、硬件软件配套教育管理等一系列教育工作与管理改革,在管理为服务的管理思想指导下,提高“学生本位”的,全面重点发展的,高质量育人的学分教育教学管理能力。
(1)建立带队教师管理制度。学校组织开展“工学结合”活动,必须安排专职教师对学生进行全程管理和服务,一方面是沟通、协调学生在实习中与企业的联系,另一方面是帮助学生解决好在实习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配合企业开展对学生教育教学工作,做到工作与学习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同步。
(2)学习成绩考核和学籍管理制度。结合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学分管理要求,根据学生参加企业实习的具体项目,建立起相应的考核方案,把学生的实习工作和参加的学习折算成学分,以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管理。同时,还要积极研究学生在学校和企业学习时间和学习课程的不同,按照学校和企业所承担教学培训的实际,逐步建立实行学校学籍和企业学籍的双学籍管理制度。
实施工学结合育人模式在人事、教学、学生管理、后勤服务等各方面都必须为之服务。学校要主动提高服务意识,改革传统的不适应工学结合育人模式实施的内部管理机制。采用更加灵活开放的教学管理制度,推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学籍可以在学校和企业间流动,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岗位也可以流动。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都要改变传统做法,变共性管理为个性管理,变面对班级管理为面对个人管理,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通过管理机制改革,促使工学结合科学规范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廖代光.建筑施工技术.武汉工业出版社,2006.
[2]赵志缙.建筑施工.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3]姚瑾英.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