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闻传播对社会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整个人类文明的大环境中,不同社会和阶层的人民在欣赏新闻中的美感时,会持不同的态度和情感。这是因为人们有着各自的思想、意识和情感。因此人们对新闻的审美感受不相同也就不足为怪了。比如科技、体育、旅游、医疗等这些没有明显阶级性的领域。人们或许只是情感的暂时流露,有些人对这些新闻感兴趣,有些人对那些新闻感兴趣。不同的人决定了不同的新闻价值,因为他们付诸的感情是不相同的。即便如此,最终新闻传播带给人们的都是内心最真实的情感交流。
人们对社会的认识受到新闻传播中审美的影响
新闻传播的最终目的是以社会实际生活中的实例为依据,以新闻传播的形式传递给受众,引起他们对生活的思考,进而总结得失,形成对社会和人生的积极的思考,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新闻是真实的,它可以把很多隐藏在社会深处的东西挖掘出来展示在大众面前,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是对社会环境最公正最直接的表达。而大众通过自己的审美价值取向发现这些新闻中的看点,积极的可以影响社会,而消极会让人们形成对社会的真实的认识,比如对环境恶化灾害的频发使得洪水、风沙、地震、干旱等灾害性新闻报道,人们通过对事实的了解,思考自己的行为,及时的反省,认识到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提高保护环境的认识,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在不同的新闻传播中,人们感受到不同的信息,真切的了解社会的现实,开阔视野的同时,对自己的日常行为进行思考,进而改进做法。
新闻传播审美价值对思想的教育作用
新闻从采集到写稿、编排再到最后的传播各个环节都融入了新闻工作者对新闻的深入解读,同时也将新闻传播者的思想和审美融入其中。所以任何一件新闻作品都是被赋予了一定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的。林林总总的新闻让我们眼花缭乱,受众根据自己的不同爱好从中汲取着自己喜欢的新闻。有些新闻会让观众眼前一亮,有些新闻会让观众有一样的感慨,甚至有些新闻会让我们觉得气氛。但是新闻审美的价值取向正在逐渐引导受众正确的认识社会和看待问题。即使有些新闻传播的内容是消极的,但对人们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例如环境污染、、腐败等社会问题的不断曝光,会揭示社会的阴暗面。但是这些也从另一个侧面警醒人们,引起受众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促进社会问题的最终解决,同时也会教育更多的人。
新闻传播审美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
受众的审美心理
新闻传播面临的是受众,目的也是对受众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每个受众的心理是不同的。受众接受信息后,又把信息反馈给新闻传达者,新闻工作者会根据这些反馈的信息来分析受众的审美心理。新闻栏目的开创是以受众的审美需求为依据的,只有节目符合受众的审美需求,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因此,新闻传播的工作者要将注意力放在受众的审美心理上,只有以受众审美心理为基础,才能让新闻传播达到预期的效果。
新闻传播媒体定位
关键词:新闻评论;社会责任;要素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6)10-0022-03
新闻评论不是新闻,不是事实报道,而是事实评价,是基于新闻事实或有新闻意义的事实而发表的意见。相比于新闻报道,由于新闻评论对社会制度情境的依赖更强,因而,新闻评论带有鲜明的价值属性,对社会所要承担的责任也更为突出。
一、新闻评论社会责任的提出
无论是以事实描述为特征的新闻报道还是以价值规范为特征的新闻评论,都属于大众媒介的传播内容,因而都处于一定的传播及媒介制度中,进而处于规定传播及媒介制度的整体社会制度之下。所谓制度,就是系统。社会制度就是社会系统。从社会学意义上的系统论角度而论,处于社会系统内人化的各个要素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同其他人化的要素相互制约,并统一受制于整个社会系统,服从并服务于该社会系统。就传播媒介及其传播内容而言,自其诞生之日起,就脱离了自在状态而进入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的整个社会系统之内,从而受制于整个社会系统。大众传播媒介因其大众性而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它理当更多地体现为公共的意志(“公意”)和公共的利益(“公益”)。正是从这个意义说,作为大众媒介传播活动的新闻评论不仅是个人和媒体机构的一种权利或自由,更是一种义务和责任。
针对大众传播媒介为追逐利润而逾越新闻自由的界限和抛弃应对社会担负的基本责任,西方人很早就提出了新闻媒介的社会责任思想和理论。1788年,被美国人誉为“自由开创之父”的托马斯・杰斐逊在支持制订旨在保护新闻自由的联邦宪法修正案的同时,就指出:“报界有义务向公众提供可信的、准确的和重要的消息与意见。”20世纪初,美国新闻界制订了《记者信条》《新闻法规》等规约,业界要尊重公民自由和对公众尽责的行业规范。到20世纪40年代,美国非政府机构―新闻自由委员会(“哈钦斯委员会”)明确而系统地提出了有关媒体社会责任论的基本思想:现代传播媒介应当“将自己视为公共讨论的共同载体”,应当成为“一个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社会中所有重要的观点和利益都应该在大众传播机构上得到反映”,要描绘出“社会各个成员集团的典型图画”、要负责介绍和阐明社会的目标和美德,以及要使人们便于获得当前发生的重要事件等。[1]其后在50年代,美国学者T.B.佩特森(Peterson)提出了作为“现代社会公众通讯工具”的媒介所应承担的包括以提供关于公共事务的信息、讨论或辩论来服务于政治制度,启发和提高公众的自我决策意识,对政府进行监督等各项职责和任务,他认为:“自由伴随着一定的义务,享受着政府赋予的特权地位的报刊,有义务对社会承担一定的责任。”[2]70年代,美联社编辑主任协会制定伦理规则明确要求:“报纸应当为人们交流评论与批评提供论坛,特别是当那些评论与社论立场相左的时候。”[3]凡此种种,表明的是新闻媒介在追求和享受新闻自由的同时所应承担的方方面面的社会责任。在所有这些对新闻媒介的社会责任规约中,几乎都涉及到发表意见的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
迄今为止,新闻(包括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即新闻责任问题一直是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新闻界及其整个社会的公共议题,西方的新闻业始终处在追逐商业利润、享受新闻自由与接受新闻审查、承担社会责任之间的矛盾冲突之中。
中国自近代引入新闻学以来,对新闻的认识和理解就包含了对新闻责任的关切。在论述报纸社会功能和意义时,无论是梁启超的文章《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严复的文章《国闻报缘起》,还是徐宝璜的著作《新闻学》,都涉及报业即新闻业的社会责任、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使命和道德。[4]尤为突出的是,鉴于当时动荡的社会局势和革命的时代主题,联系国事是报纸的第一要务,报纸所担当的更多的是政治宣传家的重任和义务,报纸的政治实用价值备受重视。由此,基本上可以说,报纸不是以新闻而是以新闻评论为本位(只是到了后来,报纸才向新闻本位回归),而报纸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则更多地是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新闻界的这种评论本位主义盛行至改革开放前,并存留至今。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同于西方,中国人所谓的新闻责任首要地不是新闻报道即新闻本身的社会责任,而更多地是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尤其是其中的政治责任。
一般而论,从人类新闻实践来看,无论从历史还是从逻辑上说,新闻报道要早于新闻评论,因此,对新闻评论社会责任的关注要晚于对新闻报道社会责任的关注。作为广义的新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一项主观性更强的新闻实践活动,相比于新闻报道,新闻评论因其与新闻本身的差异而使其社会责任问题更难以被评判,更难形成公认的标准。但是,基于新闻评论更强的社会性及对公众的社会影响力并不亚于新闻报道,对新闻评论在社会责任方面的媒介批评同样成为一种媒介实践的必然。因此,迫切需要对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加以主题化研究。
二、新闻评论社会责任的要素
基于新闻与社会的多重关系,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政治责任、法律责任和伦理责任。这三重社会责任成为对新闻评论媒介批评的主要标准和依据。
(一)政治责任
新闻是观念的产物。从政治学的角度看,新闻实践活动是一种界定和调整权力关系的权力话语活动。如果说,新闻报道是“用事实说话”,是把报道者的倾向寓于对事实的客观报道之中,因而表达的是“无形的意见”,那么,新闻评论则是“有形的意见”,是基于事实的立场和观点的价值偏向性表达,它总是受一定的权力即政治意识形态框架支配。而作为意识形态机构的新闻媒体把关后的新闻评论,更是一种制度性(而非个人性)行为,因而其政治性、意识形态性或“党性”完全是一种必然的品性。在意识形态的框架效果即筛选、过滤机制作用下,新闻评论具有鲜明的价值特征和价值观差异。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评论是一套言说定义(或规范)现实世界的权力话语,新闻评论活动是政治性的活动,从事新闻评论就是从事政治。恩格斯曾指出“绝对放弃政治是不可能的;主张放弃政治的一切报纸也在从事政治。问题只在于怎么样从事政治和从事什么样的政治。”[5]从事政治活动的新闻评论当然要承担一定的政治责任,这是一项必然的逻辑。在自由主义的社会语境下,新闻评论要承担充当“社会公器”和被喻为的“看门狗”(watchdog)的角色,为社会(公益)服务,肩负起对政府、非政府组织及公司企业进行新闻舆论监督的政治责任,要求成就为“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在社会主义的社会语境下,新闻评论要承担充当执政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及舆论支持、舆论引导(导向)和舆论调控工具的政治责任。新闻评论履行舆论监督和政策宣传等政治功能,就是在承担政治责任。这种对政治责任的承担集中表现为合政策性,即要为一定的政策所约束,服从和服务于政党和政府的内政外交政策。
(二)法律责任
从法律学的角度看,新闻评论是一种关涉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人的权利与义务、自由与责任等社会关系的新闻实践活动。基于新闻评论的权利和自由是有底线和疆界的,新闻评论的法律责任更多地表现在不作为上,力求避免评论权利的滥用和误用。新闻评论因此主要成为被社会规范的对象(而非社会规范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评论的法律责任基本上是消极性的、否定性的责任。事实上,新闻评论承担法律责任主要表现为合法性,即要合乎法律精神的要求,要受一定的法律规范的约束(应该承认,并不是所有的法律都是合法之法或“良法”。从原则上说,对不良之法或“恶法”,作为社会舆论工具的新闻评论不但不能在精神上受其束缚,而且在行动上要通过新闻批评的方式提出各种建议和意见,使之尽早得到修正)。[6]换而言之,新闻评论要在法律允许的界限内进行,具体是指新闻评论主体选择评论的新闻事实和人物及得出的相关结论必须是法律(主要是新闻传播法)允许传播的内容,不会对他人或某个群体、对执政党和政府及整个社会造成负面影响,不得侵犯他人的个人权利,不得损害法人的利益,不得危害国家安全,不得败坏社会的公序良俗,不得造成干扰独立司法审判的“新闻审判”现象。
(三)伦理责任
从伦理学的角度看,新闻评论是一种辨别善恶并影响社会价值取向的软权力话语行为。“言论是一种试图影响人、改变人―改变人的价值观、行为和信仰―的文本,因此,它不能不受到伦理的审视。”“就像论说可以用来帮助人们做出更好的决定并改变他们的生活一样,‘论说’也可以破坏和伤害人们。作为民主社会的公民和‘私民’,我们必须以监督和批判的眼光审视我们所制造和接受的论说。”[3]作为一种广为传播的社会言论(“论说”),新闻评论的伦理品性是显而易见的。新闻评论的伦理目标应当是使传播对象或者说受众“耳聪目明”,更具思考力、鉴别力、批判力和创造力,总之,更自主、自由,更有个性,而不是相反―更易于被人所操控、役使和同(质)化。换而言之,新闻评论者即“论(说)者的伦理”旨在“强化个人和社群”(strengthening the individual and community),使之更有力量。而要实现上述伦理目标,就必须要求新闻评论者像古希腊圣人苏格拉底那样,做知识和真理的“助产士”,通过“辩证法”与人“理论”,目的不在驳倒对方,而在于共同达到真理,达成共识。事实上,今天的新闻评论者更应平等对待传播对象,平等交流,做到理性劝服。如果说新闻评论的法律责任主要是一种消极性作为的责任,那么,新闻评论的伦理责任更多地表现出积极性作为的责任一面,它要积极作为,执行一定的社会基本职能。譬如,新闻评论要尽可能多地提供全社会的各种声音,搭建“开放的话语空间”和“意见的自由市场”,尤其是确保话语权和发言机会的均衡分配,让弱势、边缘群体发出自己的声音。还有,新闻评论要尽可能地彰显人性中的光辉,显示人道主义和推崇人文关怀,弘扬和释放道德力量的正能量,以凝聚社会共识和舒缓社会情绪。当然,从根本上说,新闻评论的伦理责任要求新闻评论合道德性(“合德性”),即要求新闻评论遵守德性社会的道德约束,其评论主体所选择评论的、作为公开传播对象的新闻事实或人物及得出的结论都应该符合社会公认的道德观念和规范,为之所接纳。概括起来说,新闻评论的道德责任包括:在内容上,要“公正”(fairness,而非不偏不倚,impartial),不要碰触和突破民主、法治和社会基本价值观的底线;在形式上,要公开,不得隐匿或模糊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得使用不利于读者全面、深刻地理解、把握事实,独立、合理地进行判断、推论的论证方法或修辞手段。应该指出的是,基于伦理界限和规范不像法律界限和规范那么硬性和明确,新闻评论的道德责任比其法律责任要宽泛也要宽松一些,承担新闻评论的道德责任也就要求更自觉、自主一些。
三、结论
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不是外在强加的,而是内生的,是其作为一种特殊的新闻形态的内在属性所规定和赋予的。一般而论,新闻评论的三重社会责任―政治责任、法律责任与伦理责任―是统一的,但不可否认,在某些特定的情形下,新闻评论的政治价值标准、法律价值标准与伦理价值标准即合政策性、合法性与合道德性并不完全一致。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的言论―“每个社会都有维持和平和秩序的权利,因此就有权禁止宣传报道带有危险倾向的意见……执政者在限制他所认为的危险意见时,他在道德上或神学上可能有错误,但是他在政治上则是正确的。”[4]―恰好从对立面上反映了这种多重价值标准的非统一性。因此,承担新闻评论的三重社会责任就成为一种讲求周全、兼顾的平衡艺术。此外,承担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还要求注意一种情形。上述政治、法律和伦理三重标准有可能与新闻价值标准都不一致。譬如,有些事实具有新闻价值,以新闻价值标准来衡量是值得评论和传播的,但从政治、法律或伦理的角度看,又都不适合评论和传播。因此,在承担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时,还有一个平衡政治责任、法律责任和伦理责任与传播责任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新闻自由委员会编.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M].展江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马少华.新闻评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
[4]董岩.新闻责任论[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关键词 新闻编辑;社会文化;构建,影响因素;探究
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3-0048-02
0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言论自由及各项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新闻媒体不断的发展壮大,其在信息的传播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思维逻辑,并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在该背景下,新闻传播也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了一种的特殊的文化现象,新闻编辑也成为了形成社会文化的基本方式,新闻传媒则是文化的载体及传播的重要媒介。
1新闻媒介与社会文化的联系
人类的社会活动根据目的不同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为了达到人们物质生活需求的生产活动和为了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生产活动。其中后者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属于社会意识及社会文化的生产活动。从编辑学的角度看,精神生产即是创造出社会文化产品来构建社会主流的文化或者社会意识。现代大众传播日渐兴起,传播技术特在不断的更新,高科技的应用使得新闻传播的方式形成的极度繁荣的景象,如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正在无孔不入的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极其频繁在出现人们的视野中。新闻活动在本质上属于社会文化生产活动的重要方式,正在不断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行为逻辑及视野境界,成为了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社会文化的产生、传播、发展、演变等,均与新闻媒介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同时文化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的,而新闻传媒也是在变化中不断的延续传承者社会文化信息,成为流动的文化及历史[1]。
2新闻编辑影响文化构建的各种因素
从单一的个体上讲,新闻编辑是社会中的个人,其社会化的性质即表示其对于社会主流的思想观念、行为逻辑、文化产品有较强的认同性。文化产品对于社会成员人们社会实践及思想产生极为重要的约束作用,而编辑即是将该类文化形式转化为人们均能接受的价值观,并将其转化为行为模式,并认同现代社会的主流意识及文化现象。新闻编辑需要传播的内容即是受到人们认同的主流与文化的各类信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及学习过程中,新闻编辑会逐步形成独特的性格、兴趣爱好、世界观、价值观等,该类主观因素也会直接的影响到其思想及行为的方向,并贯穿于新闻编辑的整个过程,使其在选择社会新闻时,在很大的概率上会选择符合其本身性格特征、心理倾向或者世界观的新闻,作为传播的内容。因此新闻编辑的主观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化信息的全面性、客观性、传播方向,影响了社会文化的构建[2]。
新闻编辑不仅需要有个人的行为,还需要整个编辑组织进行统筹规划。该类新闻组织的内部因素也成为构建社会文化的重要影响因素。社会群体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单位,是人们在进行各类活动时多个个体之间形成的人际关系及中介环节。新闻编辑需要满足生存及发展的基本需求,则需要在群体组织中与其他人保持良好的社会关系,因此其认知水平、行为逻辑、视界范围、思想观念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组织成员的限制、影响,或者受到群体观念的裹挟而放弃自己坚持的理念,屈从与群体的强势观念[3]。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讲,群体的影响也能够使新闻编辑对事物的看法更全面,消除了较多的不确定性。
大众传播的过程与社会大小保持一致,且社会地位不同于其他形式的组织,如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或者具有一定社会背景的组织,性质较为特殊,对于社会系统的组织和运行也有着较大的影响,相应的社会活动也制约着大众传播的各项活动。新闻编辑作为大众传播的主要领导力量,需要创造及维护各种社会关系。社会系统主要由经济、政治、文化三个主要方面构成,新闻编辑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生活中,编辑也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过程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因此其会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直接的影响或者制约。
3 新闻编辑对于构件社会文化的意义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新闻编辑成为了构建社会文化的重要条件及必然的发展趋势,其在构建社会主流文化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点:1)文化传播需求 文化的特殊性决定了在传播的过程中才能发挥出其本质的作用。因此传播及动态的流转是文化存在及传承的基础条件,而现代技术的发展,传媒事业的不断兴起,其在文化传播方面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2)文化的作用 而文化是一个完整而庞大的体系,其有着自身的特点、形式、发展规律及作用,其文化体系属于性质极为活跃的社会网络,其住主要作用在于条件人们的观念、心理、情绪等,并提供思维方法、价值观,并通过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约束自身的行为。新闻编辑为该类思想观念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并保障了行为的约束的社会性,从而形成整个社会的共识[4]。
4结论
新闻媒体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主要作用为传播信息,使人们能够更加便捷、全面、清晰的获得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各种类型的新闻作为信息的载体也承传播文化的责任,因此新闻编辑对于构建社会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是基于现代社会文化的的需求及其重要作用,对其有着较大的影响,并有效的起到了规范社会文化的作用,对现代社会生活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谢晖.论新闻个性的社会文化成因[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1):91-95.
[2]王小华.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和编辑能力分析[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5):154.
【关键词】新闻传播;国家形象;宣传战略;全球化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形象的宣传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国际战略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国家也已经将国家形象的宣传纳入到国际竞争的基本范畴之中。国家形象对于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的地位和国际社会的影响力都具有深远的影响,而新闻传播能力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中,新闻传播是一项重要的传播渠道。一个国家如果能够掌握国际社会的传媒高点,就将成为国际舆论的主导,势必对其在国际上的地位与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一、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形象的战略地位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形象对于国家地位的影响被不断放大,很多专家学者甚至认为现代的国际竞争主要是形象的竞争,因为现在人们对国家形象的关注已远远超出了对国家本身的关注。因此,国家形象在国际社会上的塑造与传播的战略价值已经显而易见[1]。
(一)国家形象的宣传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
与国家经济发展、军事实力等硬实力相比,国家的形象宣传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软实力是通过表现形式,向国际社会宣传自己的形象、文化等以展现国家的精神风尚和友好的形象。进入新世纪以来,整个世界的主题并没有发生改变,“和平与发展”仍然是这个时代的主题。正是在这一主题背景下,很多时候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可能会比硬实力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国家形象宣传的现实意义
在国际社会上,良好的国家形象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良好的国家形象有助于提高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其次,良好的国家形象有助于改善国家的外交环境,提高其他国家对自己的好感。再次,良好的国家形象还可以加强国家在国际舞台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有助于政治目标的实现。最后,良好的国家形象还有利于国家引导国际舆论声音,争取公众对国家的支持。
二、新闻传播对国家形象宣传的重要作用
(一)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中,虽然一个国家的形象不能脱离客观实际,但也不可能只是简单意义上的照片式的反映。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宣传具有很多的途径,其中新闻传播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传播途径之一[2]。在信息传播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新闻传播由于其对信息传播的及时、准确等特点,在公众心中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因此新闻传播无疑是信息传播领域的一个至高点。
(二)国家形象是在人们心中对一个国家产生的主观印象,经过新闻媒体的宣传,有关一个国家的信息被传播到大众的耳中,并在其脑海里形成对这个国家的印象。新闻媒体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过对传播信息的有目的的取舍,将国家美好的一面展现在世界的面前,从而可以有效地左右受众们的思想,最终将一个美好而伟大的国家形象深刻地塑造在人们的心中。因此,对于国家形象宣传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在新闻传媒领域的竞争。
三、如何加强我国的国家形象宣传
(一)建立“以人为本”的新闻传播理念
在以往的新闻传播中,我们的媒体仅注重对国家经济建设及国家实力方面的宣传报道,而忽略了对于人的报道。在新的发展背景下,我国的新闻传媒应该转变过去以往的传播理念,建立起“以人文本”的新闻传播理念。也就是说,外国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首先应该是对于中国人形象的一个认知。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媒体渠道向国际社会展现出我们中国人的生活状态、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等。这样的新闻报道将更容易让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引起外国人与我们的共鸣。另外,由于国家形象的宣传实质上是一种打动人心的手段。因此,“以人为本”的新闻传播理念还要求,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受众的心理,研究他们的习惯、喜好、信仰等,使我们的宣传内容与受众的价值观念、文化背景相吻合。
(二)积极传播国家形象
我们的媒体应该有意识地积极传播国家良好形象,在国际社会上引起人们对我国的关注,使更多的人喜欢上我们的国家。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们往往会更信任他们所喜欢的人或集体,对于国家而言也是如此。因此,我们更应该积极宣传国家的良好形象,从而实现更高层次的目的。另外,由于我国的传媒在国际社会中并不是主流的媒体,在传播力度和影响上都要弱于西方媒体,因此我们就应该更积极主动地宣传国家形象,并对一些媒体对我国形象的不实报道和恶意诋毁进行有力地回击。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形象对于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新闻传播宣传国家形象,既是国家形象宣传战略中的一部分,也是国家软实力的一种体现。在“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今天,对于国家形象的宣传塑造,乃至于对于国家软实力的提升都是国家在国际博弈中的重要筹码。因此,我国的新闻媒体还应不断提高对于国家形象在国际舞台上的宣传力度[3]。
参考文献
[1]韩源,王磊.全球化时代的新闻传播与国家形象宣传战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3.
网络文化的构成层面
要认识网络文化,需要将它放在不同层面加以考察,这包括:
网络文化行为:网民在网络中的行为方式与活动,大多具有文化的意味,它们就是网络文化的基本层面,是网络文化的其他层面形成的基础。
网络文化产品:这既包括网民利用网络传播的各种原创的文化产品,例如文章、图片、视频、动画等,也包括一些组织或商业机构利用网络传播的文化产品。
网络文化事件:网络中出现的一些具有文化意义的社会事件,它们不仅对于网络文化的走向起到一定作用,也会对社会文化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网络文化现象:有时网络中并不一定发生特定的事件,但是,一些网民行为或网络文化产品等会表现出一定的共同趋向或特征,形成某种文化现象。
网络文化精神:网络文化的一些内在价值取向与特质。目前中国网络文化精神的主要取向表现为:自由性、开放性、平民性、非主流性等。但随着网络在社会生活中渗透程度的变化,网络文化精神也会发生变化。
网络文化产业:网络文化具有文化产业的主要特征。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它不仅是文化产业的增长点与制高点,也是推动文化产业和其他传统产业变革的力量。
网络文化制度:网络文化的发展及其影响,也会在社会制度层面反映出来。网络文化所推动的制度发展、变化甚至变革,也是网络文化的重要体现。
网络文化秩序与格局:网络文化具有复杂的主体构成,由文化的生产、消费、管理、应用等多种主体间形成的关系与秩序,不同国家、民族、阶层、群体文化的相互关系与态度,也是网络文化的重要构成层面。
不同层面的网络文化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复杂的网络社会景观。研究网络文化,有时需要从以上层面的某一个角度进行分析,有时又需要将这些不同层面的认识综合起来、统一起来。
网络文化的基本认识框架
网络文化依托于网络这一特殊的土壤,但它的根基来自于现实社会。网络社会所遵循的仍是传统社会运行的那些主要“公式”。但是有所不同的是,在网络里,某些“变量”的“值”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会导致革命性结果的产生。因此,网络文化既有一般文化的共性,反映了中国社会总体的某些特点,又具有一定的个性,网络技术、网络环境、网络互动无疑是这种个性形成的关键因素。
也就是说,网络平台的属性决定了网络文化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因此,认识网络文化,就要认识网络这一空间的特殊属性,这些属性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这些属性对于网络文化个性的影响。
一直以来,网络被人们更多地视作媒体,但是,网络的不断发展,使人们意识到,它具有比传统媒体复杂得多的属性。它同时具有技术平台、媒介、经营平台和社会等四种属性。这些属性并非彼此割裂,而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交叉作用,正因为如此,网络传播才显现出复杂的社会景观,网络文化也是网络多重属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此,研究网络文化,需要认识网络的这些不同属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观察在网络属性变化的过程中网络文化的演进过程。
技术属性下的网络文化
从目前来看,网络同时具有四种属性,但这种四种属性并不是同时出现的,网络最早表现出来的是技术属性,当www(万维网)技术普及后,它作为大众媒介的属性逐渐突出。另一方面,尽管在较早阶段网络中就出现了虚拟社区,但是,它作为社会形态的属性,是到了21世纪后才表现得日益充分。而网络的商业属性也是伴随着媒介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发展才出现并且不断强化。
在网络属性的演变过程中,网络文化也在完成着它的演进与扩展。这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从技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扩展。网络在最早期,是技术精英的专利,网络文化的“血统”是小众的、精英的。在那个阶段,网络文化的发展动力是以技术为主的,技术的交流、共享、谋求技术进步、通过技术建造乌托邦等构成这一阶段网络文化的主要特点,此外,由于当时的技术精英的价值观取向,那一阶段的网络文化也具有反主流、反商业等特色。但是,在商业力量等的推动下,网络文化已经变成了大众文化。
2.从反主流文化向主流文化的扩展。网络文化起源于技术精英,所以它从一开始也表现出较为浓烈的反主流意识,黑客现象及黑客文化就是其主要表现之一。除了黑客以外,恶搞等反主流文化也是网络文化早期的基调,从总体来看,网络文化在最初更多的是以主流文化的叛逆者的面貌出现。但是,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网络应用的深入,网络文化与主流文化的互动日益密切,网络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关系也从简单的对抗发展成对话、合作甚至融合,网络文化自身也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因此,一方面是网络文化向主流文化的靠拢,另一方面是网络媒介本身的主流化,两者交织作用的结果,是网络文化越来越成为社会主流文化的一部分。
3.从同质文化向异质文化的扩展。在普及程度较低的互联网早期,互联网更像一个大家庭,它跨越地域界限,将各种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连结在一起,此时的网络文化表现出较大的同质性。
但是,随着网络普及程度的提高和商业化程度的提升,网民构成日益多元,网络应用的形式也日益丰富,BBs、即时通信、博客、sNs、微博等各种应用将网络人群细分,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出异彩纷呈的群体文化、亚文化,网络文化的异质性日益明显。
网络文化的异质性,也是网络经营的需要,只有异质的市场,才有更大的拓展空间,因此,商业力量也在不断推动网络文化的异质化,甚至个性化。
4.从技术文化向商业文化的扩展。网络是以计算机技术的身份诞生的,因此,早期的网络文化也是以技术文化为主的。它在初期的发展动力,主要来自技术自身。但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当互联网开始变成一种公共信息设施和公共媒体时,商业的力量开始渗透到网络中,商业力量成为网络发展的新的主导力量。网络文化中商业文化的属性逐渐凸显,而且最终促使网络文化的深层转型。
尽管网络文化的性质在发生变化,但由网络技术的特性带来的一些网络文化特质却是一直保留着并不断延续,例如它的开放性、多元性、分权性、集群性、参与性等。网络文化正是基于这样的特质,在与现实社会进行着互动。
媒介属性下的网络文化
网络无疑是一种媒介,很多新的网络文化现象,与网络的媒介属性相关。下面三个方面是认识网络媒介与网络文化关系的主要角度。
(一)网络新闻与网络文化的互动关系
网络新闻与网络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作为网络文化表现方式的网络新闻。新闻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特定社会文化的表现方式。网络新闻也不例外。网络新闻的内容、传播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网络文化的表现。
从专业网站的新闻传播活动角度看,网络文化同时体现在网络新闻内容的选择与加工这一微观层面和网络新闻的结构与传播理念这一宏观层面,所借助的是网民的价值取向这样一个桥梁。网络新闻的加工、整合、版面编排形式等,都要针对网民的需求特点来考虑,也就是需要与网络文化的某些取向相契合。
网络新闻内容的整体结构,也与传统媒体的新闻有所不同,例如,娱乐新闻、社会新闻的比重要更大,这也都反映了网络文化的需求特点。而传播策略上,网络新闻更注重互动性、参与性,这也是顺应网络文化的一种表现。
网络新闻传播另一种重要力量,是网民。网民提供的新闻线索、新闻评论以及通过博客、微博客等传播的新闻信息,更是网络文化直接作用的产物。
2.作为网络文化传播、传承渠道的网络新闻。网络新闻不仅是网络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也是网络文化的传播渠道。
很多网络新闻直接反映着丰富、生动的网络文化。网民的活动、意见等,都可以通过网络新闻得以传播。作为网络新闻有机组成部分的网民提供的各种事实性信息和意见性信息,更是网络文化的直接展现。
网络新闻在推介网络文化产品、反映网络文化事件等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大众传播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文化传承,同样,网络新闻不仅仅在“即时”地传播着网络文化,也在通过日积月累的方式传承着网络文化。
3.作为网络文化精神载体的网络新闻。媒体的功能之一是文化的传承,而其中主要的载体就是新闻。新闻不仅传播着具体的文化现象与文化事件,也通过这些现象与事件的传播,传达着某种时代的精神。同时,新闻传播的原则、态度与方法,也是某些文化精神的体现。
网络新闻是网络文化精神的一种载体。网络文化的开放、多元、分权等特质,在网络新闻的整体结构、传播方式等方面,也得以体现。例如,多元的精神带来了网络新闻内容的极大丰富,而开放、分权的精神,使得网络新闻中出现了更多的互动手段,评论、网络调查、微博客等与网站的新闻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二)网络舆论与网络文化
网络舆论的形成是网络环境与现实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网络环境的形成与网络文化密切相关。
1.网络文化影响下的网络舆论环境。任何网络舆论的形成都是基于特定的环境,这既包括现实环境,也包括网络环境,换一个角度看,网络舆论环境包括社会环境、信息环境、受众环境等。它们都或多或少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网络舆论环境,也是在与网络文化的持续互动中,在不断发生变化。了解网络舆论,就需要了解网络文化的特定状态和演变走向。
2.网络文化影响下的网络舆论传播。对于网络舆论传播来说,有两个因素是关键的,一是舆论热点的形成,二是舆论传播中的群体互动。两者都受到网络文化的直接影响。
3.网络舆论推动的网络文化走向。网络文化与网络舆论的关系并不是单向的,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中,网络文化的影响十分显著,但反过来,每一次网络舆论的形成与发展,都会转变为一定的文化影响,它们会累积起来,影响着未来的网络文化走向。
网络舆论是网络文化的表征,也是网络文化的提炼过程,中国网络文化的精神,正是通过一次次网络事件、一个个网络舆论案例逐渐被“萃取”出来、沉淀下来,累积下来。多数网民也正是通过这些网络事件,体验到网络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网络文化精神的熏陶。
因此,网络舆论与网络文化是相互推动、相互转化的两个事物。
(三)网络交往与网络文化
网络不仅是大众传播媒介,也是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的媒介。在网络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是交织在一起的,对个体来说,这不仅促进了他们对社会环境的了解与认知,也促进了他们的社会交往,为他们的社会归属感以及社会资本的获得,提供了更多可能。这种社会交往,也同时在促进着网络中群体文化的形成,并对中国社会的文化传统产生一定冲击。
商业属性下的网络文化
尽管互联网的起源是不带商业色彩的,但是,从它进入公共应用的时候起,它就成为了一种商业平台。网络文化也必然带有商业的属性。
(一)网络产品的文化意义
无论是网站还是网民生产的产品:都具有文化意义。网络产品的文化意义体现在如下方面:
网络产品都是基于一定的文化背景产生的,每一个产品总是或多或少地体现着特定的民族、时代或群体的文化背景。
网络产品是网络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网络文化传播的手段,网络文化的精神,也需要通过网络产品进行传播。
网络产品能否在网络中被接受或流行,是由网民的价值取向决定的,而网民的取向,又是在网络文化影响下形成的。因此,网络产品的普及、流行趋向,成为了网络文化的风向标。
(二)网络文化对网络经营的影响
尽管技术、资金、资源、运行机制、人才等对于网络经营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网络经营更重要的基础,是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是网络经营的起点,也贯穿于网络经营的全过程。
网络文化对网络经营的主要影响表现为:文化产品生产是网络经营的主要任务,基于网络文化的社区与关系建设是网络经营的土壤,文化追求也有助于提升网络经营的境界。
从商业角度看,网络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是更值得关注的,网络文化是文化产业中平台最广阔、产品最丰富、用户参与程度最深的一个部分。它也是文化产业的持续增长点,是数字时代文化产业的制高点,更是文化产业变革的试验田。
社会形态属性下的网络文化
当我们把网络看作一种社会形态时就会认识到,网络文化是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互动的产物,也是这两种社会形态之间的一种桥梁。网络文化不仅在影响着网民的价值取向、心态与行为,也在影响着整个社会。
(一)网络文化对现实社会的映射
网络文化不是空中楼阁,它的根基是现实社会。反过来,网络文化是现实社会的镜子,或者说,是对现实社会的映射,但这种映射并不一定是原样反映,它可能是通过某些变形的方式来反映现实社会。这种映射在网络文化的各个层面都得以体现,例如网民的各种行为、活动以及作品。
(二)网络文化对现实社会的反作 用
1.网络文化对社会压力的双重作用。目前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增多,人们的生存压力加大,很多人由此累积了各种心理压力,而从社会层面看,社会系统内部的压力也在增加。网络越来越多地被人视为社会的泄压阀,网络文化的运动过程也是社会压力释放的一种方式。但是,也应该看到,网络文化的运动不仅有泄压的可能性,也有增压的可能性,两者还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相互转化。过分强调其中一个方面,都会导致相应的社会问题。
2.网络文化对个体的影响。网络文化直接作用于每一个网络中的个体,个体总是或多或少会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例如,网络文化对个体“社会化”过程的影响,网络文化对个体的“涵化”作用等。
3.网络文化与社会群体的分化。“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网络文化的运动过程,也是人群自然分化的过程,这种分化目前还不像社会阶层分化那样深刻,它更多的表现为文化性的差异,但是,它的长远影响是值得关注的。网络人群的分化由多重因素在多种维度上作用的共同结果,这些因素主要包括:网民的媒介选择、网民的技术使用能力与方式、社会网络的影响、网络亚文化的影响、网络话语的竞争等。
4.网络文化对现实社会的干预。在互联网早期,不少人认为人们在网络社会中的活动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逃避,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互不相干。但是,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网络社会在构建自己独特的社会体系的过程中,也在与现实社会发生着密切的互动,网络社会越成熟,它与现实社会的交融就越深入,它对现实社会的冲击也就越深刻。
从目前来看,网络社会对现实社会发生作用,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由临时性的“个案”来作用于现实社会。例如,网络舆论对社会的干预作用、网络事件对社会的冲击作用;
另一方面由持续的、累积性的“培养”与“传承”方式,对现实社会形成长远影响。例如:网络环境对个体的认知体系、价值观等形成潜移默化影响,网络社会关系对整个社会结构、社会体系形成渐进式的影响。
(三)网络文化对文化格局与走向的影响
网络文化对现有的文化格局产生的冲击也是明显的,一方面,它自身的文化格局呈现出与传统文化格局不同的景观,另一方面,它又在冲击着传统文化格局,例如,平民文化对精英文化形成挑战,多元价值体系对单一价值体系形成冲击。
网络文化不仅对现有的文化的格局形成了冲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未来文化的发展走向。
1.网络文化将促进多元文化的对话与融合。网络将进一步激发文化的多元化,同时网络也将或为各种文化对话的平台与渠道。网络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各种文化交流、碰撞、融合的结果。在未来,网络文化在这方面的作用将表现得进一步明显,它不仅是不同手段、不同群体的文化的对话,还将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的对话。
网络文化所推动的文化多元化与文化融合,是同一硬币的两面。多种文化的溪流汇聚到同一河流中,然后再分化成无数的细流奔向不同的方向,每一个个体在不同的细流中寻找自己的位置,这将是由网络文化带来的新景观。
但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在网络平台上的文化融合过程中,也需要防止文化个性特别是民族文化个性的丧失。
2.网络文化将推动文化秩序的再建设。文化的进一步多元化,文化的互动与融合,这些都会带来文化秩序的调整与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