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烹饪职业生涯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于2004年开始组织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职业生涯设计”是竞赛项目之一。2009年秋季,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必修课首次进入中职校的德育课堂。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而且研究对象多为高等院校的学生,对中职生开展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相对较少。德育课如何帮助中职生正确认识自我,了解专业及行业发展趋势,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和正确的职业观念,为将来顺利就业创造条件,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当前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自第一届全国中职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以来,笔者多年指导学生参加职业生涯设计比赛,并有多名学生斩获全国一等奖。在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活动的过程中,笔者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进行了数据统计和分析,发现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呈现以下特点。
1.远期目标:渴望创业当老板,打工也要当高管
在统计学生的终极职业理想或远期目标时发现,88%的学生选择创办企业当老板。而且,像美容美发、烹饪专业的学生想自主创业的比例更高,有的学生开玩笑称自己的班级为“老板班”。在课堂教学互动和课下调查中发现,现在的中职生普遍都有创业梦,在职业生涯设计中所体现出来的创业项目都与他们所学的专业相关,如:美容美发店、餐厅、酒店、影楼、旅行社、动漫游戏公司等等。此外,在谈到事业有成后的规划时,有的学生提出要享受人生,环游世界;有的提到要回报社会,多做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公益事业等。
除了自己创业当老板外,企业高管也是中职生最为青睐的职业目标,约80%学生的中长期目标都是进入企业高级管理层,如做美容美发店经理、厨师长、星级酒店高管、网络公司CEO等。从学生的职业目标规划中可以看出,中职生同样也有强烈的事业心,非常想实现个人价值。
2.近期目标:努力考取相关证书
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基本都提到在校和职业初期会努力考取相关的证书,其中普遍被提及的是与所学专业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如美发师、中(西)式烹调师、面点师、调酒师、导游员等;同时不同专业的学生针对本专业的特点也准备考取相关的证书,如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等。
3.职业选择与专业匹配度高
从学生的职业目标看,所选择的职业方向和在校所学专业基本相匹配, 虽然部分学生的远期目标是创业, 但所从事的行业也没有离开所学专业。
二、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对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分析,一方面可以看出他们在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和职业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学校、老师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方法等方面也亟须改进。
1.中职生的职业价值观有待加强
中职生的职业规划存在着理想化的色彩和过高的职业期望,与社会现实相比有一定差距。中职生的职业目标偏向“老板”“高管”,在职业选择上比较注重经济报酬,注重休闲、安逸、享受的生活方式。这种职业价值取向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社会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因为高收入的成功人士往往是人们议论的焦点,更易成为正处于青春期而对未来充满想象的中职生的偶像。但是高标准的职业定位有着高标准的要求,这与中职生的自身标准相差甚远。
从中职生职业生涯的发展阶段规划上,学生都能认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和拥有中职学历在社会的就业现状,在职业初期的规划上都体现出要从基层做起,一步一步向上发展的思路。但是现实中的状况是,部分学生在情感上更加倾向于舒适的工作, 不能吃苦受累, 这也是目前中职生毕业后就业对口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这不仅影响了自身的专业发展, 也导致人才分配不均衡,企业中出现高级“蓝领”难求的现象。
2.“考证”与职业发展的关系不明确
中职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普遍提及在校期间要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但是在工作以后的规划中就很少提及,且没有具体的规划及落实。其实,对于大部分所学专业性强的中职生而言,考取“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正是其职业生涯走专业技术发展路径的一条主线。在对毕业生的追踪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因为没有认识到证书对职业发展的作用,没有在工作以后作出相应的规划,以致阻碍了职业发展。而不同专业的未来发展问题又是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一个盲区。
3.只为规划而规划,缺乏实效性
“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设置于中职高一年级第一学期,各中职校的关注点往往都在每年的全国职业生涯设计比赛上,组织参赛的也往往都是高一年级的学生,这就容易造成老师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更多的关注在比赛的要求和如何能获奖方面,走入“只为规划而规划”或“只为比赛而规划”的怪圈,却忽视了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持续性、个体性、针对性和有效的指导,学生即使做了规划也很茫然,也违背了全国中职生文明风采大赛组织的初衷。
三、加强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
从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上讲,为中职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十分必要的,如何上好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给予中职生切实有效的职业规划指导是中职德育课教师必须要思考并探索的问题。
1.帮助中职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1)帮助中职生更新职业价值观念。学校要加强中职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意识和就业意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引导中职生把自我价值的实现同国家命运发展联系在一起,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2)帮助中职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理想信念体现于一个人的向往与追求,要引导中职生从实际出发,客观认识与评价自我,确定恰当的职业期望值,将中国梦与个人的成才梦联系起来,形成正确的职业理想。
2.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1)确立职业生涯规划全程化的教学体系。对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一个学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上,应该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例如:笔者学校为学生建立了《中职生成长手册》,每个年级的侧重点不同,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高一阶段侧重了解自己,了解专业,初步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未来的职业方向;高二阶段通过专业学习与实践,加强岗位职业道德、职业意识的教育,做好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准备;高三阶段通过岗位实习实践, 提升综合素养,做好即将步入社会的经验知识储备和心理准备。
(2)指导和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应有计划地开展职业规划教育活动,如举办职业规划设计大赛、职业规划指导讲座、毕业生讲坛、模拟招聘等,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加强对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师应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步骤分阶段地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带领新生参观实习实训基地,初步了解职业岗位内容和工作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团、志愿服务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发展个性,学会沟通与协作;组织学生参加专业实习实践、职业规划讲座等,了解就业政策,培养职业情感,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
3.提升教师自身业务素质
目前中职学校的德育课教师,有的是思想政治课教师,缺乏专业的职业指导培训。要教好学生,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要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例如组织教师参加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与企业人员座谈、文化课教师进专业组、下企业实践等都是很好的培训和提升方式。
当前社会对于专业性、技术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人们对职业教育也越来越重视,网络技术平台的应用对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大程度的提升了职业教育的实效性。本文主要针对职业教育中网络技术平台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在职业教育中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推动教学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
职业教育;网络技术;平台;应用
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教育教学的进步,将网络技术应用到教育事业当中来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和认可,教学实践也证明了这一做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我国职业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具备专业技术的高素质人才,为了更好的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需要时刻结合社会需求,有了网络技术平台的支撑就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提高职业教育水平。
1改变学习交流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职业教育当中,沿袭传统教育的模式,学生被动而机械的学习,阻碍了自身能力的发展。这与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相背离,本身就是为了培养学生个人能力,以便在将来进入社会的时候能够展现自身所学的内容,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专业性人才。但是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逐渐的扼杀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且形成依赖教师的心理,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成为了应试教育的产物。网络平台的应用有效的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了不同的学习与交流方式。网络本身具有的显著特点就是开放性、交互性,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也会体验到不同的学习经历。网络学习的形式虽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但是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新鲜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网络技术不断的进步和普及,在教学中可以引入很多种网络学习形式,比如说,QQ交流,论坛,视频教学等,这些都是有效增进学习互动的网络平台,可能一些学生在日常生活并不是很爱交流,不愿意和同学和教师进行沟通交流,那么就可以尝试采取课下QQ交流的方式,这种网络平台上的交流会让学生更加放松,进而敞开心扉进行沟通交流。并且有了这些网络平台,学生在私下里也能够进行互动交流和学习,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来进行沟通学习,并且这种全新的学习交流方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自主的进行沟通学习,能够极大的推动教学的顺利实施。在日常学习中学生也会更加愿意针对话题来进行讨论分析,形成一种良好的沟通学习氛围。
2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丰富学习内容
网络平台的另一个优势就是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在传统教学当中,各个学校的教学资源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一些资源的使用受到各方面的限制,使得教育资源严重不足。职业教育的资源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可以是来自社区实践当中的也可以是来自企事业单位的,这些教学资源能够极大的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开拓学习视野。网络平台的开展能够有效的解决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通过一系列的开发整合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带动了社区素质的提升,形成一种教育资源共享的模式,有了网络力量的宣传和支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关注,实现资源的共享。不仅从这一方面能够实现教学资源的供应,另外通过网络平台,学生们之间也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比如,有的同学在课余时间内发现了对教学比较有帮助的资料,不论是文件还是视频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分享给班级内其他的学生,让大家共同学习和进步,实现资源的共享。共享教学资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整个社会成员素质的提升,实现共同学习,让学生能够了解和学习更加充足丰富的教学资源,提升自身的能力。
3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增加就业选择
职业教育的一个侧重点就是学生的就业问题,一般来说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会有选择的来进行贴合职业内容的教学和训练,让学生能够提前确定自身的就业方向以及目标,提早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传统教学当中,学生的职业规划一般都是书面形式的,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要求来进行规划和预想,并没有真正的激发学生的想法,学生依然没有明确的就业目标和规划,导致出现就业困难的问题。网络平台的应用能够更加真实具体的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切实的结合学生的专业来进行职业规划,通过网络平台查找资料信息来确定自身的就业方向,同时让学生形成明确的目标。比如,针对烹饪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给学生观看一些烹饪视频,并且展示一些精美的菜肴,通过大厨的精心装点就像一件件的艺术品一样,并且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著名的美食烹饪大师,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自身专业的前景,以榜样的力量来带动学生,让学生有明确的就业方向以及目标,成功的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另外,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教师也可以让其了解一些成功的市场营销案例,以真实性来打动学生,让学生以真情实感来面对职业生涯规划,并且按照这一预定的方向进行,有目标有方向的奋斗。
总而言之,网络平台的应用对职业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更加新颖有趣的教学模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更大程度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开放性、交互性的网络平台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使得教学有了更大的进步,并且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作者:王思思 单位: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职院校;订单培养;高质量就业;合作办学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23-0038-03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模式,积极创新“订单”教育,探索产教结合、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是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手段[1]。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台湾王品餐饮集团合作的“王品店长订单班”、“王品主厨订单班”推动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探索,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一、项目启动
2010年,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经过认真调研,与台湾王品餐饮集团签定“订单培养”合作办学协议。王品集团是台湾第一大餐饮连锁企业,该集团2010年在两岸共有63家店,至2012年底达到272家店,中程计划2020年两岸开店1000家。王品集团发展的速度与规模以及先进的经营理念位居餐饮行业前列,曾获2011年台湾Cheers杂志新世代年轻人票选最向往的餐饮业第1名。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台湾王品餐饮集团的订单培养,不仅仅是“订人员、订数量”的“就业订单”,还是“订规格、订标准、订质量”的“人才深度培养订单”。人才培养目标非常明确:为企业连锁店培养未来的“店长”、“主厨”。通过企业宣讲、学生自愿报名、企业和学校组织面试的方式,在旅游管理学院2009级酒店管理专业组建“王品店长订单班”,在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组建“王品主厨订单班”。企业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详见图1。
二、项目实施
校企双方切实把学生作为企业“准员工”加以培养。双方共同协商培养计划,实行“1+1+1”教学时序安排,即学生第一学年完成“校内课程”;第二学年完成“校内课程+企业课程”;第三学年完成“专业实践+企业课程”,开始实施“幼狮计划”,详见表1。
第二学年企业课程实施采取“一课双聘”教学组织模式,即企业内部聘请由国际级大师领衔的精英教学团队。根据校方特别安排,第二学年每周三,上海、南京、苏州等王品集团各门店的大师、店长、主厨专程来到学校,为订单班学生上课。企业为订单班学生“量身定做”企业课程,包括企业文化、服务规范、技能训练等内容,采用问题、案例、任务驱动等集理论与实训为一体的教学方式。
第三学年在企业师傅指导下,学习与工作合为一体,学生以准员工身份进行生产实践。
三、取得实效
通过严格过程考核,第二学年有50%的订单班学生获得不同等级的企业奖学金。第三学年的带薪企业实战和幼狮计划实施中,更多学生获得企业嘉奖。例如主厨班的2个学生被派到台湾王品集团本部参加培训,有2名学生代表企业参加FHC上海国际烹饪艺术比赛,取得好成绩。
此届订单班学生中,目前继续留在王品集团在全国各连锁门店工作的有96%,其中做到组长(三厨)的占80%,主任(二厨)占9%,其中一名毕业生由于业绩突出经过企业考核晋升为副主厨。企业包吃包住、交五险一金、月工资较高,毕业生不仅工作稳定,而且岗位升迁空间广阔。
“王品店长订单班”、“王品主厨订单班”具有实效、创新、可复制推广等特点,作为成功案例已载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度人才培养质量报告中。
四、项目反思
(一)注重遴选优质合作企业
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学生在学校“精心挑选”的合作企业实习,毕业后却改行或就职其他单位。分析原因,其中遴选“实习和就业相结合”的优质合作企业尤为重要。王品餐饮集团的企业规模、发展速度与前景、企业文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及生产管理堪称一流,与其合作的亮点在于企业对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设计及深度培养上,其合作不仅是“就业订单”,更重要的是“人才订单”。王品集团已成为学校优质的“实习和就业”基地,这一成功经验为校企间“订单模式”培养人才赋予了新的内涵。
(二)注重深度培养
逐利属性决定了企业对接收实习生的动力并不强,实习期间将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的现象普遍存在,更多企业对实习学生没有制定继续培养计划,此现象也是造成学生改行、离职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王品店长订单班”、“王品主厨订单班”更强调用足学生三年的学习时间,在第三学年专业实习期间就将学生纳入“幼狮计划”,即带薪企业实战和实施继续培养计划,对学生进行深度培养。学生以准员工和学生的双重身份,以企业为课堂,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密切结合,学习与工作合为一体,不断提升职业素能。由于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收获大、发展空间广阔、岗位升迁快、待遇高,所以学生毕业后在王品餐饮集团就业的稳定性必然很高。由此,王品订单班在实现高就业率的同时,也实现了高质量就业。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2013~2014年度教改课题《基于实境学训模式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就业质量的的实践研究》,编号:SYKJ13B28,主持人:林玉桓)
参考文献:
[1]邓志辉,卢庆林.高职院校订单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4):89-91.
[2]金建孟.当前经济形势下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对策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6):74-76.
[3]李佩禹,刘炳展.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探析[J].出国与就业,2011(6):25-26.
Explore and Practice of Improving the High Quality Employment of High Vocational Schools Based on Order Training
LIN Yu-huan
(Wuxi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Commercial Technology,Wuxi Jiangsu 214153, China)
【关键词】旅游特色 旅游英语人才 培养对策
一、鄂州旅游英语人才需求分析
鄂州目前有全国闻名的两个4A 旅游景点――西山风景区、莲花山风景区。翻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曾经有两个武昌。一个是古武昌(鄂州),一个是今武昌(武汉市武昌区)。“千年往事人何在,遗迹犹存说仲谋”。吴王城、武昌楼、试剑石、读书堂……众多的三国遗迹,逐有向人们诉说着一千多年前古武昌鄂州的风韵与辉煌。曾经辉煌的吴王古都鄂州,在开放与发展的今天,又迎来了新的繁荣。2011年鄂州被评为省级旅游城市,在今年从市旅游局获悉,“五一”小长假,全市旅游企业共接待33.15万人(次),总收入1.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07%和25.06%。在这样的旅游发展环境下,鄂州需要大量的旅游英语人才,如英语导游涉外酒店前台接待,会展服务与接待人员等,应该能运用英语进行流利的表达和沟通,有专业的旅游服务知识和技能,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遇事灵活应变的能力。然而,从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结果来看,在本行业内就业的人数不足20%,而具备较强旅游英语能力的人在旅游行业的就业率更低。此外,旅游专业学生又有着较高的流失率(两年后仍在旅游行业就业的仅为10%左右),行业内供职的人员整体素质和服务标准难以提升。
二、旅游英语人才的培养现状
目前,鄂州只有一所职业高校,旅游专业课程中除了基础英语外,基本上都设置了有关旅游的其它课程,介绍旅游基础知识、旅游业务等,话题涉及酒店业、旅行社服务、中国风景名胜、传统节日、饮食烹饪、风景民俗、涉外礼仪常识等,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但是,从旅游行业多年紧缺外语人才的现状看,旅游教育中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1.学校教育中旅游英语人才培养专业化程度不足,据了解,旅游专业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对旅游业建设的投入不够,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设置和教学中,偏重于理论,学生锻炼机会少,旅游英语应用的实践不足,教学没有很好地结合地区旅游发展人才需求进行调整,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尚需提高。2.旅游业内的从业人员培训进修,继续教育再学习的机会较少,旅游业日日欣欣向荣,但在日常的工作中,如果没有应付短期的较大型国际交流或会议接待,常常忽略了这样一项工作,即旅游企业很少甚至没有给员工安排专门的旅游英语培训和涉外接待培训,给在职的员工提供一些有效优质的上岗培训和在职学习机会,并不利于他们的知识更新和业务水平提高。
三、旅游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策分析
旅游英语人才培养的改革,首先要从学校教育入手,加大师资投入,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其次是教师在职期间的不断研修与实践,拓展职业发展空间。
1.调整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完善校内外实训教学。根据旅游市场发展的人才需求,旅游英语人才应具备旅游服务技能和专业工作环境下流畅的英语表达能力。在课程设置上,应注意旅游业务能力和语音能力兼顾培养,同时,要结合当地的地区旅游特色,进行英语跨文化交流的学习。
2.加大教育投入,加强旅游英语师资队伍建设,旅游英语教学的教师大多有两类,一类是英语专业转型而来,一类是旅游专业转型而来。英语专业教师教授旅游英语,缺乏旅游行业相关知识和经验,语言教学易脱离旅游业。旅游专业教师教授旅游英语,有旅游专业优势,但英语水平是相对薄弱的。这两类教师都不易于帮助学生提高旅游业内英语的跨文化交际运用。因此,加大经费投入,引进有实践经验的涉外旅游(英语方向)专业教师,壮大师资队伍是很有必要的。同时,院校应积极寻求与有关旅游企业的合作,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到旅游企业兼职,或由院校协调派送到指定合作的旅游企业挂职锻炼,创造机会让旅游英语专业教师参加行业英语研修、出国深造,提高英语交际能力,保证行业实际、语言能力与课堂教学内容链接。
3.指导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重视旅游英语从业人员的培训再教育。旅游业属于服务行业,毕业生往往需要从基层做起,但大多会因为底薪低、不稳定、福利无保障、压力大感到职业前景茫然,因此,需调整学生的就业心态,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树立职业理想。此外,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行企业应多开展一些利于提升旅游从业人员能力素质的培训再教育活动,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工作英语交际能力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为旅游英语从业人员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四、结语
加快鄂州旅游业国际化的脚步,要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型、复合型的旅游英语人才,必须强调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先行,改革和调整旅游英语的学校教育,重视旅游英语从业人员在职培训和职业发展规划,壮大旅游英语人才队伍,为鄂州地区旅游业国际化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五会”教育;职业教育;特点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1-0063-04
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扬州商校)在50多年特别是在近10年的办学实践中,基于职业教育不是授人以一技之长的功利性教育,而是注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育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长远教育考量,重点推进“五会”教育,即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回答了职业学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课题。
一、学会做人:努力争当一品百姓
引导学生做有信仰的人、做正直的人、做诚信的人、做有责任的人、做有能力的人,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扬州商校根据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身心成长规律,不断挖掘、营造各种育人元素,精心培育学生成人成才。
营造以文化人的环境。学校从弘扬“雷锋精神”,引领学生“成人”;弘扬“以墨子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引领学生“成才”的两大主题出发,建构以“爱人助人”为内核的“仁”文化体系、以“崇尚劳动”为内核的“能”文化体系、以“勤奋刻苦”为内核的“勤”文化体系、以“据正治校”为内核的“正”文化体系,立体、全方位营造“崇尚卓越,超越自我”的文化氛围。实验实训中心前塑有烹调之圣伊尹的雕像和“扬州三把刀”群雕。矗立墨子像,建设墨子文化长廊,编纂《墨子文化读本》,处处闪烁着墨子文化的光辉:以尚贤、尚能、尚同等来命名校园主干道,提炼出“兼相爱、交相利、行为本”等思想,系统解读墨子文化的精神内核,引导师生效法前贤,崇尚劳动、崇尚技能。校园内开辟雷锋园,塑造雷锋像,开设雷锋宣传栏和雷锋专题网站,引领学生学习雷锋事迹,讲雷锋故事,续写雷锋日记。以“小红帽”志愿者服务为活动载体,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感恩祖国,回馈社会,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开辟成功大道,设置“状元墙”,激发青年学子勤学技能,勇创佳绩。定期开展“学习之星、礼仪之星、文艺之星、创新之星、创业之星、运动之星、服务之星、孝廉之星等“八星”系列活动和“感动商校”人物评选活动,树立身边的典范,激励学生向善向上。开展班级文化名片和宿舍文化名片的设计评比活动,引导学生提升文化素养。
“五维素质教育”培养人。学校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实施方案》,注重过程管理、注重思想引领、注重行为养成。完善“三全育人”运行管理机制,从“教育认知”和“行为引领”两个层面,推进“课堂教学建构素质、课外活动拓展素质、行为引导规范素质、劳动训练强化素质、社会实践提升素质”等“五维素质教育”活动。坚持“一个理念”:做人优于学艺;增强“二个信心”:成人的信心、成才的信心;围绕“三个重点”:习惯、品德、修养;开展“五项训练”:吃苦耐劳训练、综合才艺训练、沟通能力训练、合作相处能力训练、奉献社会实践训练;实施“八项教育”:文明礼仪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就业创业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感恩教育、安全教育。建构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德育模式,促进学生职业道德提升、职业素质建构与人文修养提高、职业技能学习的充分结合,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笑”起来。
素质课堂教育人。学校开设礼仪课,知、行合一,引导学生“会坐、会站、会走”;开设文化(诗词、音乐、名画、影视)赏析课,培植学生审美情趣与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知善恶、懂美丑、明是非;开设劳动课,引导学生学会专业技能的前期操作性劳动。以一年一度的新生军训为契机,强化纪律教育;以“行为百分考核”为抓手,引导学生做人。实训课推行“双百分考核”(过程100分+成品100分),如烹饪专业“过程”是指操作流程中的节约、安全、卫生、规范、礼仪等;“成品”是指菜肴的色、香、味、型、器以及营养、创意等因素。
二、学会学习:打开终身学习之门的金钥匙
学会学习体现在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和核心技能的提高,在于自主学习能力的生成。
明确“可望”而又“可及”的学习目标。学校基于岗位工作任务和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学生在校期间阶段性学习目标,遵循低起点、小坡度,分层管理、分类指导的原则,引领学生实现既定的目标。学校从“实用、够用、能用”原则出发,着力提升学生核心技能和职业素养,明确每一个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和核心技能,构建科学的证书体系,证书体系含基础性证书(普通话、计算机、英语等)、专业技能证书(中级工、高级工等)、素质拓展证书(职业经理人等)。如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热情、细致、周到”,核心技能是“带团能力、服务接待能力、沟通能力”,基础性证书是普通话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证书、书法等级证书,专业技能证书是导游证、餐饮服务高级工证书、客房服务中级工证书,素质拓展证书是茶艺师证书、插花师证书、调酒师证书。开展专业誓词的提炼和评选活动,如会计电算化专业誓词:“我是一名会计专业学生,我志愿学习会计专业,我宣誓坚决做到——认真学习各项会计制度,努力提升各项专业技能;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勇于承担责任,绝不作假!”并将专业誓词作为学生的晨读内容,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认同,在潜移默化中体验、践行;通过“技能竞赛月”的举办、专业技能的展示、专业未来的展望等活动,浓郁学习氛围。
传递“可亲”而又“可感”的学习内容。各专业以满足人才培养的目标岗位需求为出发点,参考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先进课程体系的构建经验,以素质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研究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为切入点,以完成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为依据,建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模块(公共课模块、专业公共基础课模块、专业公共技能课模块、专业方向模块、人文选修模块)或学年模块(如动漫专业分美基年、软件年、企业年、综合实训年、顶岗实习年)进行编制,形成各具特色的体现鲜明职业能力培养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规范早读内容:温习专业誓词,诵读古诗文、英文名篇;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演讲结合专业特色、结合个人实际、结合主题教育。
选择“可行”而又“可用”的教学方法。学校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以“主题教学模式”为主导,通过各种主题活动建构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前布置学案,学生课前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完成各种任务,课堂上小组展示交流,在评价中将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等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发现不足,在评价他人时获得启迪,在教师点评中丰富知识,使评价成为学习的延续,在建构知识过程中生成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五环节,即自主学习互助探究展示交流多元评价能力生成,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布置作业体现学生能力提升的要求,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采用PPT、调研报告等电子作业,在知识巩固的同时,提升自我学习能力。
同时,学校推出了体现具有职教特色的12种主导教学法,各专业结合课程特点探索个性化教学模式:文化基础课教学内容与专业相结合,体现文化基础课为专业服务的思想。如专业课按照专业特点不同,探索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计算机应用、动漫设计与制作、会计电算化等专业推行“项目式教学”;烹饪专业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旅游服务与管理、商务英语等专业推行“情境教学”;电子商务、商务管理专业推行“案例教学”。实践证明,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学习效果大为提高,真正做到了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
三、学会生活:开启幸福人生第一课
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训练学生的生活技能,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较高素质、自食其力、热爱生活、善于生活的人。多年来,学校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导向,强化学生的生活能力教育,从班会课、劳动课到技能大赛,从文化基础课到专业课,从宿舍文明到校园文化,时时处处体现着“学会生活”的教育理念。
培植热爱劳动的情感。学校以劳动课为抓手,培养学生认识劳动、尊重劳动、感恩劳动的意识,也凸显了职业教育的特点。学校每学期都开设劳动课,每个班级每学期必须上一天劳动课,内容涉及学校的各个部门,从后勤到行政,从宿舍区到实训室,从公共区域到食堂等。课堂上给每位学生分配劳动任务,进行跟踪考核,最后鉴定表现。劳动课让学生认识到“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的”,懂得感恩父母,感激老师、回馈社会。学校还提供部分岗位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工助学,一方面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学校还在宿舍区开辟跳蚤市场,倡导学生将自己的二手用品低价转让给他人,此举既可使旧物品循环利用,避免了资源浪费,又训练了学生理财能力。节假日,学校组织学生到企业打工,挣零用钱,既让学生认识了社会,又锻炼了独立生活的能力。
营造“创意生活园”。校园内主干道和小路旁、教学楼和宿舍楼的走廊上、教室内、食堂里……处处可以看到名人名言和温馨的生活提示。在贯穿校园东西的主干道两旁设有状元墙,树立“八星”和“感动商校”人物的典范,宣传教师和学生的先进事迹。创业园区,学生们自己开公司、开小店,学习创业,让学生提前感受社会生活的氛围。实训基地呈现出现实生活的本来面貌,这里有超市,有仓储搬运车间,有学开叉车的练习场地等。学生在这里可以体验超市工作人员(导购、收银员)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可以体验仓储搬运工人的辛劳。
培养学生生活能力。学校充分利用班会课、劳动课和技能大赛等载体,积极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态度,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班会课是学校德育的主要阵地,为了强化班会课的育人功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学校每学期开学之初规划每周班会课的主题,其中大部分主题与生活有关,如“热爱生活,关注生命”、“做有责任的人”、“讲诚信,争做文明职校生”等,以丰富多彩的形式积极探讨生活的真谛。教师也常常通过鲜活的正反事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为了提升学生美化生活的能力,引导学生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学校还大力加强宿舍文化和教室文化建设,以星级宿舍评比和卫生包干区考核为导向,开展“内务整理技能大赛”,使学生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引导住校生整理内务,学会料理生活,乐观生活,不断提高适应能力。
四、学会合作:生存艺术第一法则
目前职业学校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庭、学校等生活中表现出不合群、不善于与人合作的弱点。因此,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非常必要。学校以“学会合作”为教育目标之一,并努力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中。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知识技能的学习到实训实习的锻炼,都渗透着合作意识,注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增强责任意识,强化集体观念和凝聚力。
教育活动培养协作意识。坚持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通过各类团队教育和活动促进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一方面,重视校内教育。课堂上,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学习小组等方式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交流、学习和合作;课堂外,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活动,例如运动会、艺术节等,使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合作,在活动中不断成长。另一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校外教育方式,如社会实践、顶岗实习、社会调查等,促进学生与社会进行有机的沟通和融合,促进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
实训实习强化合作。部分专业按照企业架构构建班集体,以企业的名称命名班级、以企业的组织模式设置干部、以企业的管理模式实行“总经理(班长)负责制”管理、按照企业的制度制订班级制度和公约、以项目招标的方式组织班级活动,强化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在实训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互相配合。如物流实训,搬运、驾驶叉车、卸货、上架等,必须密切配合才可以完成整个流程,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影响全部程序。经过训练后,学生深有体会。
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必须认同企业文化,践行企业文化,融入企业团队,服从领导安排,接受师傅指导,主动与同事(同学)协作分工,精诚团结,相互配合、相互帮助、协同完成工作任务。
“小红帽”志愿者爱心合作。合作是以理解为基础,以真诚为前提的,照顾和维护了别人,别人也会感恩并回报你一份善意。学雷锋“小红帽”志愿者帮助别人,服务社会,是扬州商校50余年来坚持不懈的优良传统。“小红帽”志愿者队伍主体由学生组成,在教师的指导下,志愿者走进社区、走进居民家中,义务为普通百姓分忧解难,如修理电器、理发美容、照看孤寡老人等。学生们分工协作,走街串巷,传递爱心,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认识社会、懂得爱护弱势人群。在播种爱的过程中,学生们也收获了另一种爱,那就是百姓的赞誉,社会的好评。学生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只有相互关心、相互合作,社会才变得美好。实践表明,长期参加“小红帽”志愿者的学生,更善于与人交往,更会与人合作,也更有爱心。
五、学会创新:追求卓越的必备条件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必须在教育教学整个过程中,鼓励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大胆探索,敢于体验,勇于尝试,形成一个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良好氛围。
营造创新氛围。学校通过课堂渗透、讲座、参赛经验介绍、案例剖析、参与省市创新大赛、创新创业文化营造,使学生学习创新理论,向学生介绍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完成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的转变,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业潜能。
社团活动显身手。社团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设了情境,打造了平台,创造了机会。学生根据兴趣,结合专业、依托技能,按照“1+1”、“专业加特长”的原则参加社团活动。目前,学生社团有110个,主要分专业类、兴趣类、服务类等三大类。社团负责人依据自身特长,独立策划、制订方案、组织实施、考核评估,在整个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学校还引导相关社团协会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文明风采”大赛、创新大赛和技能大赛,社团成为“文明风采”大赛、创新大赛、技能大赛获奖选手的摇篮。职业生涯规划是职业学校学生面对未来生活的“必修”课。学校每年举行各类比赛,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必不可少。学生通过对自己各方面的条件仔细分析,对专业发展前景的展望,以及对社会需求的预测,设计出一份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这一活动,激发了学生对未来生活的认真思考,促进学生面对现实、认识自我进而努力学习,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创业园培植创业能力。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东京会议报告指出,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人,这种人应该具有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为此,学校从2007年始,组建创业指导委员会,从创业课程、创业实践和创业服务等三个维度构建创业教育体系。组建创业指导团队,教师是“导演”、“教练”,指导学生依托专业资源,选择项目,拟订计划,制订制度,建立团队;学校设立创业基金,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扶持;建立准入机制,引进市场管理模式,定期进行经营规范和绩效评估,实施动态管理。学校开辟了营业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的学生创业园,目前,入驻园区的学生创业公司有25家,主要从事商务销售、文化制作及传播、餐饮、综合服务等与专业相关的创业实践活动,所有公司都成功实现盈利。其中宅急送分公司与知名大型物流企业对接,市场化运作,其业务范围涵盖整个扬子津科教园和周边企业及居民。一些学生在创业园尝试创业后,又租赁社会企业,创办实体,大幅提高了自己的创业能力。
"Five Abilities" Education: An Education More Suitable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GAO Yong-hong&XU Kun
(Jiangsu Yangzhou Commercial Vocational College, Yangzhou 225000, Jiangsu Provi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