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非遗文化的校园传承

非遗文化的校园传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非遗文化的校园传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非遗文化的校园传承

非遗文化的校园传承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文化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06-0017-03

引言

高校作为知识的殿堂,是培养人才不断发展进步的摇篮,应该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其不仅仅同祖国未来发展人才的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也同国家的前途命运,以及现代化建设的整个全局有着重要的关系。在高校教育中,首先应该对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予充分的尊重,其次,也要坚持进行立德树人,逐渐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而如何更好的做好学生工作则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保护力度的逐渐提升,人们也慢慢意识到了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的独特价值,应该在展开校园文化活动过程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及时融入到学生工作之中,不断创新以及丰富学生工作的主要内容,进而可以实现较好的教育效果。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价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中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定义为被各个群体、团体,有时可一个给个人视为文化遗产的种种表演、实践、表现形式、知识体系以及技能等等与之相关实物、工艺品、工具以及文化场所。一种将人作为主要构成部门活态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同人们的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其表现形式中有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形式以及文化取向等等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独特性、多样性以及传承性诸多特征,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激发起人们的创造力以及创新思维,有着较为丰富的价值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有一定数量的工艺品、表演艺术等等内容,可以展示出一个民族艺术创造力、文化传统以及审美情趣,有着较高的文化价值、审美意义以及艺术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有着一定的民族文化传统,可以反应以及表现出的民族认同感以及社会和谐。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有着民族文化、精神有着自身对美的不断追求,可以跨越多个不同的历史时空,其不仅仅可以提供较为丰富的史料内容以及学术价值的资料,可以帮助我们从多个方面进行科学研究以及认知活动,对于民族文化认同以及社会和谐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中国民族这个古老民族所拥有的精神价值以及想象力,可以通过形象、声音、技术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文化,将人的个体作为核心技术、经验以及精神,而其生命力的延续主要是依靠传承人进行口传以及身授,与此同时也要求进行不断保护、传承以及发展平台和条件。

二、以花鼓灯为例分析高校校园文化中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

(一)花鼓灯发展现状分析

花鼓灯在最初之时是一种广场型的舞蹈,具有民众参与性较强,可以实现的以灯会友,强身健体的作用,也是群众十分钟爱的一种民间艺术。而在这样的环境下,可以给花鼓灯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同时也可以给花鼓灯的发展注入一定的新鲜血液。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城镇化的进程逐渐加速以及工业文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也给了农民的生产生活形式带来了一定改变。

第一、在生产中,现代机械化的农业生产,可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减轻人们的体力劳动力度,逐渐缩短劳动的时间。生产形式的变化而带来最为直接的影响是农村出现了一定剩余劳动力,大批的年轻人开始外出务工,在农村中一般只剩下了老人和孩子。而年轻人作为发扬以及传承文化的主力军,将花鼓灯舞蹈之中“小花场”为例进行分析,其表现的内容是青年男女之间彼此爱慕,进行嬉笑打骂的场景,依靠的是年轻演员在表演过程中进行真实情感进发,也可以通过在长期的时间中彼此进行互动磨合,慢慢形成了目前的表演形式,当前,农村中的年轻人逐渐变少,而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就会对花鼓灯的舞蹈传承造成一定的影响。

第二、在生活中,花鼓灯作为一种民俗舞蹈,其主要动作来源于平常生活对于自然的模仿,比如说以簸箕步为例进行分析,以前村子中是一个大空地,大家在一起进行劳动,劳作结束之后妇女就用簸箕将杂质直接颠出,因此就在这样的基础上而逐渐发展成为了舞蹈动作的元素,而随之将其搬上了舞台之中。而目前随着机械化的发展,脱粒机的应用造成了簸箕已经慢慢失去了其用途,因此一些传统习俗已经慢慢出现了一定的变化,而诸多文化记忆已经慢慢进行淡化,“使源于农耕文明主要靠口传身授方式传承的非遗的生存土壤和生态环境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而在生产方式以及生活形式的改变,造成了人们意识以及观念出现了一定的变化,目前花鼓灯已经不再是群众进行娱乐的形式,花鼓灯舞蹈进行生存的文化目前已经逐渐失衡,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原生态的花鼓灯的传承以及发展受到了一定的考验。

(二)花鼓灯引入校园文化生活的意义分析

1.对大学生校园体育文化生活进行不断地丰富

作为对于花鼓灯艺术的发展以及传承,花鼓灯健身舞蹈有着民间舞蹈的锻炼价值,同时也蕴藏着安徽地区丰富的风土人情,其有着一定的艺术性、娱乐性以及群众性。其舞蹈动作总体而言较为简单,容易进行学习,同时也有着一定的集体表演性,练习者可以灵活选择多种多样的舞蹈当做活动内容,而逐渐将其充实到自我锻炼中去,其不仅仅可以将锻炼者的积极性逐渐激发出来,并且可以将群体活动的气氛进行调节,也可以逐渐提升锻炼的意识,练习者可以在十分轻松以及欢快的韵律中进行起舞,可以在彼此情感交流也可以对传统文化进行一定的学习以及不断提升,也可以对校园文化生活进行不断丰富,也可以积极有效推进校园和谐气氛的建设,展示学生的青春活力。

2.提升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花鼓灯的健身舞同竞技体育相比较而言其激烈性不强,也]有现代体育舞蹈那样对学习者的身体条件提出较高的要求,其主要特征是运动动作组合以及运动路线较为简单,具有极强的运动性,并且运动量总体来说比较适中。花鼓灯健身舞有着较强的自主性,可以依据其自身的实际身体情况而进行即兴舞蹈,时间和场地对其的制约比较小,大学生进行长期锻炼的话可以提升身体健康,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逐渐提升,为了可以实现舒缓心理问题,其最为重要的是都多参加集体活动,对情绪进行调节。而花鼓灯健身舞作为一项具有较强节奏的身体运动,多参加该项运动可以让学生处于一种十分欢愉的气氛中,在音乐和节奏之下而随之起舞,可以展示出青春的活力,激发起人们不断向上的精神,对疲劳可以起到缓解作用,及时改善低落的情绪,对身心进行调节,这样就可以引导大学生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有着清晰的认识以及价值观,不断提升学生的勇气以及对生活的信心。

3.满足学生对美的追求

目前阶段大学生对美的追求主要表现在;动作的潇洒,体格的健美以及形体的匀称,花鼓灯健身舞作为一种以北方秧歌和大众健身操作为基本动作,具有较强的动作美感,练习者可以一直保持较好姿态,全身姿态优美、端庄、优雅。在运动过程中,可以通过人体点同线之间的移动,而形成多种动静结合的姿态,以及多种柔美的组合,也可以通过舞蹈者身体的多个器官以及面部表情动作的组合,而表现出美的形态、姿势以及造型,进而可以将自己更好的展现出来,进而给人们一种美的享受,尤其是集体舞蹈,因为场面宏大、姿态优美同时又具有着十分浓郁的地方特征,以让人耳目不暇的艺术造型而组成了十分丰富的动态画面,将花鼓灯健身舞应用到对校园文化充分的同时,也对不断提升大学生精神素质有着一定的影响。

(三)花鼓灯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途径分析

1.亲身参与体验

作为高校应该充分调动起自己的有效力量,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中的育人工功能进行挖掘以及发挥,促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活动中去,不断推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健康成长。作为高校也有必要有条件、重点的展开传承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体验性活动,也可以聘请一些传承人到学校传授花鼓灯健身舞,也可以建立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师而进驻到学校工作室中,学生们可同的传承人在现场进行互动,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精髓而切实把握,最大程度的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换发生命力,与此同时,应该同高校间的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教育传承校内外实践采风基地进行结合,让大学生可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去,亲身体验作为课堂,向传承人进行学习,其主要目的在于逐渐提升当代大学生应用性、技能性的水平以及能力,那么就可以促使学生在以后走上社会后继续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并且给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促使学生走花鼓灯的民间艺术表演,亲身置身于其中,让学生明白花鼓灯艺术同生活之间的联系,其并非是消失于时代过时艺术,在实际的舞蹈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对于花鼓灯兴趣以及关注,大W生处于的年龄是求知欲最为旺盛的年龄,可以带着这份求知欲聘请当地有名的花鼓灯健身舞文化遗产传承人以及一些专家学者给学生进行专题讲座,进而就可以加深学生分对于这门艺术的了解程度,在掌握了花鼓灯舞蹈发展的情况以及辉煌的历史之后,可以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进而加大学习的兴趣。

2.对花鼓灯健身舞进行改革创新传承

花鼓灯艺术生命的传承应该走两条线并进的路线,一方面进行社会大众性的花鼓灯表演传承,而在另外一方面则应该进行创造性、专业性的花鼓灯传承,可以从艺术实践以及艺术创新这两个角度,通过民俗传承以及高校传承等等两个媒介作为基本载体,在传承中进行创新,在创新中进行传承,力图希望促使花鼓灯的艺术生命力在生活中可以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同时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从这之中就可以看出,应该在传承中进行创新,在创新过程中不断进行传承,希望花鼓灯艺术可以可以生活中迸发出全新的生命力,如此的话,更为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最为活跃的一个群体,也可以对花鼓灯表现形式,展演场所进行改革,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吸引更多的人关花鼓灯艺术,一方面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而在另外一个方面可以推进花鼓灯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

非遗文化的校园传承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区域非遗;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职学生;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2-109 -03

自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序开展,社会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高校师生积极投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工作。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有浓郁的地方特征,是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高职院校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为办学基础,在培养技术性人才之外,理应担负起传承地方文化、以文化育人的职能。

六安地处安徽西部,现保存973项“非遗”项目,涵盖15个“非遗”资源类别,其中庐剧、六安瓜片制作技艺、大别山民歌、抬阁肘w、舒席制作技艺、柳编制作技艺和八公山豆腐制作技艺7个项目已列入国家“非遗”名录。借助地域优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地方高职院校,既有利于建设校园特色文化,又有助于唤醒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提高爱国热情。鉴于此,笔者以六安市某高职院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并辅以访谈调查法,就高职生对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状况进行了调查。

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式,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问卷338份,其中有效问卷325份,回收率为96.15%。参与问卷调查者女生人数为182名,男生人数为143名。其中本地人群305人,在城市生活33名,在县城生活42名,在乡镇生活109名,在农村生活121名,样本选择及比例基本符合现实,确保所得数据真实有效。

一、高职学生对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情况

(一)高职学生对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知晓程度与了解渠道

表1显示了14个入选国家、安徽省及六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非遗项目,其中六安瓜片制作技艺和霍山石斛炮制技艺选择最多,分别占全部选择的18.4%和17.76%,民间竞技“显杨冲叉”和民俗“邀大岭”选择较少,分别只占到1.42%和2.96%,可见地方特征鲜明且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项目最被人熟知。

表2展现了受访者了解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信息的主要渠道,结果呈现多元化。通过电视了解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主要渠道,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获取也占据了一定比例,可见受访者大多通过间接方式来了解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亲身参与皖西非遗活动比例较低。

(二)高职学生对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

结合表3、4、5数据来看,87%的受访者对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好感,超过半数受访者认为了解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有用。49%受访者认为了解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丰富知识、开阔视野”,30%受访者认为了解皖西非遗能够帮助自己“融入地方文化,认同感加强”,14%受访者认为了解皖西非遗可以“增强地方自豪感”。可见,绝大多数高职学生对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是喜爱的,虽然对皖西非遗总体认知度不高,但对大部分学生对其价值是认同的。

(三)高职学生对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认知

统计显示,93%的受访者认为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比较重要,86%的受访者愿意参加皖西非遗文化保护活动。可见高职学生对当前皖西非遗传文化承状况比较关注,参与愿望较强。

表6显示,高职学生对亲身体验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浓厚的兴趣,愿意通过直接方式了解非遗。观看宣传片、听讲座、主动向他人宣传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说明高职学生有主动了解皖西非遗的愿望,对参与非遗保护的积极性较高。

表7显示了高职生对当前皖西非遗保护面临阻力的看法。受访者群体认为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不强是普遍现象,在宣传上政府主导作用缺失,没有很好带动公民保护意识。“年轻人不喜欢老旧的事物”“外来文化冲击”“传承人少”三个观点的选择表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与表现形式缺乏生命活力,覆盖范围小,影响力弱,不符合当下年轻人的成长需求。

受访者群体普遍认为在学校设立非遗课程与政府宣传同等重要;21%的受访者认为须加强政策立法保护,严惩破坏行为;16.6%的受访者认为开展公益活动、增强校园参与度也是非遗保护工作改进的需要;15.2%的受访者认为须充实校园科研,培养传承人。

二、高职学生对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特点

第一,普遍关注皖西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参与及保护意识强。高职学生对皖西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持肯定态度,认同非遗价值,愿意亲身参与宣传保护,积极关注地方非遗文化保护及传承状况,重视非遗文化传播中学校和政府的教育宣传作用,展现出主动参加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良好愿望。

第二,缺乏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度认识。如在最熟悉的皖西非遗项目调查中,虽然有36.16%的受访者选择了六安瓜片制作技艺和霍山石斛炮制技艺,但在访谈中发现,部分受访者只知晓商品化的六安瓜片和霍山石斛,对其背后的列入遗产名录的制作技艺知之甚少。受访者大部分只听说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名称,对其具体内容、表现形式、文化特色缺乏细致了解,理解流于表面。受传播力度和本身知识结构限制,高职生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限于感性认知,缺乏深层次的知识理解和学习。

第三,地方文化认同感较高,彰显文化自觉精神。从高职生回答问题的态度来看,均对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持赞赏态度,体现出对当地文化的热爱与认同。主动参与保护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自觉精神觉醒的一种体现,只有充分发挥主体性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方能焕发生命力。

三、皖西非遗融入地方高职校园文化路径分析

校园文化是大学的核心与灵魂,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是打造高职品牌、提升学校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把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当地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既能建构特色校园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与形式,又有利于扩大区域非遗文化影响,加强保护与传承。

(一)开发课程,构建非遗教育课程体系

利用高校人才优势,组织专家学者开发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把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引入课堂,建立具有地方民间文化特色的课程体系,并根据专业特色设置非遗课程。如皖西文化类课程可纳入旅游管理课程体系,六安瓜片、霍山石斛的种植与炮制可与农学类专业挂钩,翁墩剪纸、长集皮影戏可与美术动漫类专业共同开发课程,皖西非遗嵌入高职课程教学,不仅有助于拉近学生与传统文化的距离,提高学生人文素质,还有利于其本身的传承创新,扩大影响力。

(二)发挥社团功能,培养文化自觉

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之一。通过参观非遗传承基地、举办学术讲座、民间艺术家作品展、非遗知识讲座、民间艺术家授艺传艺、家乡非遗文化展示与民俗文艺表演等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感悟传统文化,培育民族文化认同意识,激发对家乡文化传统的深层情感。

(三)善用互联网,增强非遗传播力

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下年轻人获取信息的首要来源,与传统信息传播渠道相比,互联网传播的即时性、互动性与个性化优势更受年轻人推崇,用互联网渠道传播非遗效果更佳。但从网络传播的实际情况看,点击率高的信息更易引起关注,因此增加非遗信息重复率是增强非遗吸引力的有效途径。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可利用图片、文字、视频、声音等形式,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地宣传非遗文化,增强信息重复率,培育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在传播工具的选择上,可借助官方网站、校园BBS、微博、微信、微视频等大学生常用的媒介进行宣传,善于使用大学生乐于接受的网络传播方式来吸引学生关注、激发参与热情。

(四)创新载体,提升非遗吸引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显性表现。由于非遗文化传承以人为本的特性,大多数非遗项目以家庭式、作坊式形态显现,传承人年龄偏大、内容和表现形式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缺乏当今社会生产、生活基础,难以被年轻人所接受。因此把非遗引入校园,既要保留原始内容,也要在形式上进行适当地加工,把古老的文化在现实中变得鲜活起来,让其符合青年人的思维特点,更富有时代感,从而提升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陈连锦.“非遗”教育与高职特色校园文化活动[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

[2]乔海燕.高职院校参与非物质文化z产教育传承的有效路径研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5,(02).

[3]陈浩.区域非遗融入地方高校文化校园建设的研究――以福建非遗文化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04).

[4]陈思琦.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校园中的传播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15,(07).

非遗文化的校园传承范文第3篇

一、案例背景

活动的背景要从一次非遗宣传开始,2015年,乳山市文化局在我校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30多块看板详细向学生展示牛郎棍、糖画、镂绣、木板年画等40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遗的展出,引起了全校师生的广泛关注,大家对就在身边却毫不熟悉的新奇“玩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一现象引起了学校的深度思考:乳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乳山人民精神和物质财富的结晶,可是老祖宗传下的好东西孩子们却不认识了,许多传统工艺更是濒临消亡,非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这些老手艺在校园“活起来”,学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校是传统文化特色学校,多年实施的经典诵读工程和传统文化课程使教师和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相对浓厚,对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情感,为非遗文化在我校传承和弘扬提供了最佳契机。

二、乳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实施过程:

(一)建立互助合作的非遗传承形式

非遗进校园,师资是关键,如何能有使非遗才艺得到老师的“真传”?为解决这一问题,我校积极协调乳山市文化馆,建立一种互助合作的非遗传承形式。由文化馆为学校提供师资。2018年4月份,双方在二实小举行了“非遗传承项目进校园”启动仪式,正式签订了《乳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校园合作协议》,会上,学校领导郑重为指导教师颁发聘书,承诺共同承担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文化基因的重任,协作扛起保护和传承“非遗”的大旗,将其发扬光大。

(图片全找原板)

(二)非遗项目正式纳入拓展课程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学校原有的拓展课程学科特点,学校从以下几方面做了大的调整:

1、人员调整:首先,对部分社团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将原有内容可相融的社团合二为一,并从中吸取了部分学生组合到非遗社团中来,我们号召有兴趣爱好的老师、家长参与到非遗项目的学习和指导中来,为今后的社团活动储备力量。

2、设备器材购买:进驻我校的葫芦烙画、砂陶器制作、糖画等,都需要配备相应的设备和器材,为此,学校根据需要购买了价值5000元的设备和器材。

3、调整上课地点:因为砂陶器及糖画制作都需要宽敞的、楼层较低的活动教室,为此我们重新进行了社团活动地点的调整,为非遗社团学生活动提供最大的方便。

4.课程的设置

经过调整,非遗传统项目:葫芦烙画、木板年画、糖画、砂陶器制作、平绣等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正式纳入课程。

我们感谢潘周、姜傲波、于淑兰等八位民间大师,感动于大家对传统文化的执著与坚守,更感动于大家无私地传授技艺,传递正能量。我们借校园文化节这一契机,将我们乳山的非遗文化在师生、家长中间传承开来,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动手操作非遗技艺,会让更多的少年儿童了解和热爱我市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这不仅进一步丰富了学校“快乐星期五”社团活动的内容,拓展了少年儿童的知识和技能,同是也使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不断扩大,非遗保护传承后继有人。

(三)乳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研学活动

多处校外教育基地。学校相继组织学生开展了“作家冯德英”、“书法国画传统艺术品鉴”“红色教育研学之旅”、“小手拉大手 共筑碧水蓝天”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亲近自然、热爱祖国河山和悠久历史,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情感,让孩子们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三、取得成果——组织乳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观摩现场会

非遗文化的校园传承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 旅游专业 非物质文化遗产 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C-0068-03

2011年颁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定了教育机构和文化部门应该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工作,该法颁布之前的2005年,国家有关部门就对此类工作提出意见,并指出教育机构和文化部门要从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选取合适内容,根据教育对象和教育条件编写相关教材,开展相对应的教学活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从2007年起,截至2016年公布了5批共424项广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含22个扩展项目),已评出了5批共421名自治区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含16名国家级传承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大力开展起来。但目前不少地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开发认识不够,打着经济效益优先的旗号和现代化加工名义,出现不少歪曲民俗旅游的现象,使当地的民俗旅游在开发中变形,民俗旅游庸俗化,很多旅游活动在商业化开发中变味,地陪导游迎合旅游者的好奇心理,对旅游目的地的民俗风情进行错误的传播,使得当地的旅游文化在被误传歪曲,在传播中产生传承变质。广西文化旅游资源种类多,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布全区,在高职旅游专业开设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是传承广西本土文化的渠道之一。该课程应从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搭建课程教学内容、确立课程的定位等着手,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校园多元文化建设相结合,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

一、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是广西首次在高职旅游专业中开设,该课程的开设对旅游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以及学校多元化文化建设具有很大作用,也会激发学生参与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播等相关活动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本土文化的认同。

(一)教育传承与文化传播的需要

激发大学生对本土非遗文化的兴趣,促使本文非遗文化的正确传播,这是目前高校非遗文化教育的任务之一。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设置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正确地融入这个现代化的社会,让校园教育在非遗教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让大学生也积极参加到保护遗产的行列之中。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可以让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充分利用,教师和学生都将受益匪浅。

(二)校园多元文化建设的需要

现在大学校园里,学校重视校园多元化文化的建设,各种系部活动、协会活动和技能比赛等名目繁多,但学生感兴趣的少,参与人数少,整体效果不好。在网络化的冲击下,出现大量低头族,网络游戏在高校中普遍流行,学生上课缺席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高校本身肩负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播的重任,学校设置非遗课程,开展相对应的非遗活动,在学校成立非遗产文化长廊等,不但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得到正确全面的传播,而且可以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的多样化建设,丰富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

(三)旅游行业人才文化素质培养的需要

1.培养导游本土文化素质的重要性。导游担负着本土文化的传播工作,在从业人员里对文化综合素质要求是最高的,地陪导游如果文化素质低,对本地的文化了解肤浅,那么他们对品位高、等级高的人文旅游资源,解说就会黯然失色。目前在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里,导游实务、导游带团和讲解技巧、模拟导游实训等课程在培养导游带团的规范性和基本讲解上是必需的。但在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上,本土文化熏陶还做得远远不够。民俗旅游现在已经是旅游的重要类型,导游除做好本职规范性工作外,对当地文化的熟练讲解是非常重要的,地陪导游对本土非遗文化有深刻的了解才能引领游客进行正确的学习。

2.导游特色才艺培养的需要。导游才艺尤其是带团才艺是一个优秀导游必备的技能,要想带好团,除了讲解水平、服务态度好,在游客面前展示自己的一些带团才艺也是一个好办法。在教育部门、旅游行业协会、旅游局等举办的各种导游职业技能比赛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讲解,导游才艺展示都是其中主要的环节。很多参赛的导游对于导游才艺比较畏惧,但实际上,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些本地特色才艺项目,比如当地的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体育、武术等,是非常出彩的,而这些可以通过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学习来掌握,难度也相对较小。

二、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设计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设为旅游专业学科基础文化课和学校的文化公选课。教材的内容设置以广西的区级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主要教学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教学内容主要考虑能否与旅游专业其他文化课程相结合,能否与学生兴趣、社团活动相结合,能否服务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能否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才艺、文化综合素质。课程以广西非遗项目中的各类民间民俗、人类文化为基本理论部分,选取广西非遗项目的民族语言、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族戏曲、民间手工技艺等有代表性的项目,跨学科搭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学时各占一半。

2.课程目标: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目标包含三部分,即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理解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理论;掌握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野外调查的基本技能;掌握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讲解技巧;提高学生专业的导游文化素质;掌握一定特色的导游才艺,促进关系本土文化传承与交流。

(二)课程内容体系

课程的内容体系包括三大模块,即知识理论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和社会实践模块。模块一是知识理论,包含两大项目,第一项目是遗产的基本定义、形成历史、遗产保护的理论、遗产分类;第二项目是广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这是本模块的这个、重点内容,包括有10大情境,对应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类的内容;模块二是专业技能,包含导游带团的本土人文讲技巧、导游带团才艺和导游大赛才艺三大项目。模块三是社会实践部分,包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野外模拟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野外调查。

三、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改革措施

(一)构建团队式教学模式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授课内容涉及的学科较多,因此,应成立多专业跨学科的教学团队,成员由旅游、音乐、舞蹈、体育、艺术等专业的教师共同授课,不同教学内容上课地点都不一样,每个学科的教师负责其中的专业模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理论和民俗部分由旅游专业教师讲授,民间文学由汉语言文学教师负责,传统音乐、舞蹈等可由音乐教师负责,手工技艺部分由艺术设计的教师负责,体育、游戏与竞技部分由体育教师负责,还将邀请民间传承人和国内相关知名专家进课堂担任客座教授。

(二)建立专业的广西民俗博物馆

建立专业的广西民俗博物馆,该博物馆的民俗文物由每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野外考察中师生共同收集,打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学会相结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基地和模拟导游校内实训讲解基地。如果学校支持,申报设计主题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廊,该长廊可以作为校内物质文化遗产活动节庆的载体,为创建学校3A旅游景区提升文化内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

(三)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坊与第二课堂相结合

通过校企合作共建模式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设立各种平台,比如工艺研发、设计、制作工作室,工艺流程展示室,作品展示厅,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教育长廊等,利用这些基地平台,学校可以参与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产品设计,和学校营销协会合作,参与产品的生产、销售。在这些平台,可以进行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旅游专业的毕业生要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作品;与艺术专业的师生合作,设计有广西本土元素的旅游工艺品,将其中优秀的作品挑选出来,参加设计类的比赛,比如南宁礼物设计大赛等。

(四)建设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活动平台,建设多元化校园文化

以旅游专业学生为主体力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校园文化活动中,借助课余文化活动的大舞台,由学校团委、各系办主办,旅游协会承办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文化节,让受学生喜欢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比如各种民族体育、武术、音乐、舞蹈等在全校推广。这些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文化节是定期与不定期举行的,如三月三,花炮节等民族节庆必须定期,像大学生校园科技艺术节、寝室文化节、广西礼物设计大赛、手工艺文化节、民族服装大赛、导游技能大赛、学校的桃花节、芒果节等可以不定期举办,这些活动都要融入广西本土的非物质遗产文化,培育成有特色的高校旅游节庆,形成多元化的校园文化。

(五)构建四位一体的合作模式

高职院校、地方政府、企业与“非遗”传承人依托非遗实习实训基地这一平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行之有效的、科学的保护与传承。聘任民间传承人和国内知名学者进入校园开展相关实训工作与专题讲座活动。专业教师走出校门,向传承人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把企业、传承人的工作间变成学校的校外基地,把校园的非遗课堂建设为非遗知识传承基地。学校要与广西区文化厅、广西非遗研究机构等的相关单位合作,参与广西非遗项目的调查、申报、分类、编目等科研工作,加快师资力量的培养。

(六)实施多样的考核方式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采用的考核方式有期末考核(占总比的30%)和课堂考核(占总比的70%);课堂考核方式多样,有课堂互动、模拟专项文化讲解、专项文化创意设计,野外非遗项目调查。在课堂考核环节,学生将占主要地位,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成员4-6个,每个小组的模拟讲解或创意设计结束后,其他的小组进行打分和评论,其他的打分小组平均分就是该讲解小组的这个考好环节的分数,教师在该环节起主持的作用。无论期末考核还是课堂考核,都要突出对广西本土文化的培育,把广西非遗产知识的传承与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相揉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目标。

四、结束语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高职旅游专业的文化基础课和大学的文化选修课,是培养大学生对当地的民族文学、音乐、舞蹈、戏剧、体育、传统技艺、民俗等的兴趣,能提高地方高校的办学特色和促进校园多元化文化的建设,有助于传承和发展广西本土文化,提升旅游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将广西非物质文化的教育落实,拓宽广西本土文化的传承渠道,极大提高大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对广西旅游行业和广西高职旅游教育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红.西部高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公选课的意义和策略[J].柳州师专学报,2011(5)

[2]宋德新.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天津人民出版社,教学研究,2011(2)

[3]杜红艳.“非遗”牵手高校的理性思考[J].陕西教育,2012(6)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多元文化背景下广西高校本土文化教育模式研究”(2010C067)

非遗文化的校园传承范文第5篇

我校从1998年起,成立“少儿吹打乐队”, 将接龙吹打引进学校音乐课堂,与基础学科有机结合,传承民族民间文化,培养学生基本的演奏技能,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陶冶学生的情操。2011年2月被巴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授予“特色文化基地(民间吹打)”,学校2012年6月被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剧评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接龙吹打)”。

随着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推进,教育技术迅猛发展,学校校园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先后配置了班班通、校园电视台等先进的教育技术装备。近年来,学校充分利用这些教育技术装备,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利用校园电视台建设,成功促进了学校传承民间文化工作。

一、学校电视台的建设,可以向学生提供生动、鲜活的民间文化视频资源,有利于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学习民族民间文化

在学校原有的传承条件下,只有一本根据接龙吹打资料编著的地方教材和部分自制的接龙吹打录音资料,严重缺乏生动、鲜活的当地吹打乐视频资源,学生在传承时容易感觉抽象空洞、缺乏激情和兴趣。很多吹打乐知识和技巧只靠教师的讲解,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现在有了校园电视台,很多问题迎刃而解。如在教学民间婚俗吹打乐曲《哪里哪里抬起来》时,可以利用班班通播放一段以前人们结婚用花轿抬新娘出嫁以及拜堂成亲时的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结婚热闹、喜庆的场面,从而从宏观上把握了这首乐曲的风格。然后再播放提前录制好的接龙吹打乐《哪里哪里抬起来》的成人演奏视频,学生可以进行模仿演奏,大大降低了教学的难度,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最后将学生分组、分角色来创造性地表演结婚出嫁、拜堂成亲的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仿佛正在举行一个大型的婚礼。再进一步启发学生:“这样一个喜庆的场面,我们该用怎样的节奏来表现呢?”学生气氛活跃了,便积极创作了起来,根据各自不同的理解感受,有创作舒缓节奏表现抬着花轿接新娘过门的;有创作密集节奏表现正在拜堂的;有以渐弱节奏形式表现宾客散尽的……有了校园电视台这样一个平台,积极营造了一个与乐曲内容相适宜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理解民间文化更直接,兴趣更浓厚。

二、学校电视台的建设,可以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才艺的舞台,对于激发学生传承兴趣和扩大非遗保护影响力有着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