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承非遗的目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201-01
兴化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人文荟萃,文化积淀深厚,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几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关于开展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的有关精神,全面开展“非遗”普查工作,共发掘1000多个“非遗”保护项目,其中有94项列入我市“非遗”保护名录,有22项列入泰州市“非遗”保护名录,有8项列入江苏省“非遗”保护名录,有2项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2009年我市在修缮一新的省级文保单位成家大司马府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笔者经过调查,有些“非遗”项目能否有效的传承下去仍然存在不容乐观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些“非遗”项目无市场环境,难以生存,更谈不上有谁来传承了,这是“非遗”项目保护一个突出的问题。一些传统的生活生产用品,有的早就退了历史的舞台,有的即将退出历史的舞台。比如过去人们下雨天常用的蓑衣和钉鞋,几十年前还能到处可见,但随着新的防雨用品的问世和流行,这些物品就被时代淘汰了,其编织技艺和制作技艺也就越来越被人们遗忘了,目前这两个非遗项目的传承人虽然还在,但已经没有传承下去的可能了。还有弹棉花、兴化锣鼓书等,目前还有一些市场,也将面临继续生存下去可能的,所以传承很难。
2、有些“非遗”项目技术难度大,经济效益不高,没有人愿意来传承。过去,能够掌握一定的“非遗”项目技艺的人,如果社会上又比较需要的,就能过上比一般的劳动者稍好一点的日子。但由于时代的变迁,有些“非遗”项目已经今非夕比。比如兴化的徐氏提线木偶,当时,每到一地都是场场暴满,社会和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在苏北地区都影响颇大。现在传承人已有八十多岁高年且中风卧床,而制作技艺和表演技艺又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要想传承几乎不可能了。还有兴化的锡器制作工艺,是泰州市“非遗”项目,虽说我市有锡匠会,人数众多,每年都有聚会活动,但大都是老人,具有代表性的传承人陈连富算是最年轻的,四十多岁,年富力强,也是技艺最好的,但至今也没有一个徒弟跟他,他曾无不担心地说,我可能是兴化最后一个锡匠了。
3、有些“非遗”项目被挖掘出来了,但传承人只是一个招牌,早已不从事这个行业。比如兴化“药膳八珍糕”是传统技艺类的“非遗”项目,是清代末年在兴化研制成功的特色地方食品,曾经销售到海内外,尤其在江苏、浙江、河南、江西、湖南、四川和港、澳、台等倍受欢迎,过去在兴化食品小吃中很在名气,但传承人早不从事这个行业,谈不上传承和发扬光大了。
4、有些“非遗”项目已经失传,所谓传人只是其后人,并没有真正传承下来。比如兴化“通草剪贴中国画”是兴化籍画家魏郑卿创立的一新画种,在当时很有影响,其作品流传于海内外。可惜魏郑卿先生在1966年就去世,现在的传承人是其后人,远达不到其水平,更谈不上传承下去了。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弘扬、传承下去,还有大量的后续工作要做,不仅仅停留在名录上,需要全社会多方面给予扶持,笔者认为当前主要要着手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对已设立的“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要设立资格审核制,确保传承人真正具有代表性和传承性。要加强对传承人的教育和引导,努力提高传承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加快完善非遗保护体系,让非遗保护有坚强政策保障,政府要尽快设立“非遗”传承人补贴制度和传承奖励制度。通过建立传承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对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鼓励传承项目的保护和发展,是“非遗”的“活态保护”的有效办法。还要对生活困难的没有保障的传承人建立生活保障制度,比如为他们办理养老、医疗等保险,为“非遗”传承人提供社会保障,增强非遗传承人的积极性,这样“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才有可能。
3、党委、政府要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力度,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对一些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民间文学、传统技艺等濒临失传的项目要重点加强保护,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扶持传承人的培养工作。
4、建立民间非遗保护协会、组建民间非遗表演剧团等方式,形成保护、传承非遗的合力,积极探索“非遗”项目保护和发展文化产业相结合的新路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将“非遗”项目传承下去,真正做到后继有人,发扬光大。
专家表示,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迁,“非遗”的流失不可避免。有数据显示,在“非遗”总量占北京市1/3的西城区,“非遗”传承人平均年龄约为65岁,由于历史原因,已“部分失传”项目目前达到10个。为此,政府部门通过公开招徒、抢救性拍摄等形式,试图为“非遗”手艺延续文化基因。其中,西城区拟通过影像资料的形式,为部分濒危“非遗”拍摄教学片。
现状
蜡果制作者全北京仅存一人
近日,66岁的刘秀华刚刚完成了8只蜡制“芒果”的上色。这是老人为今年庙会做的准备。如今,作为蜡果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刘秀华是北京目前唯一能够制作蜡果的手艺人。
蜡果曾是不少老北京人家中的装饰品。这些用蜡制作的苹果、橘子等各类水果,其形状色泽均与真实水果极为相似。据刘秀华老伴聂福麟查阅相关文字考证,我国从宋朝时就有了蜡制品。清朝末年,蜡果已出现在北京的市集上,之后,部分手工艺者开始成立作坊工厂,扩大蜡果生产。
多项“非遗”传承人年事已高
面临失传的“非遗”手艺,远不仅是蜡果。记者调查发现,北京绢人、联珠快书等“非遗”,均已进入“濒危”状态。在北京,总量1/3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在西城区。据官方统计,该区拥有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36项、市级非遗保护项目67项、区级非遗保护项目162项。
数据显示,这些“非遗”的传承人,目前为200余人,平均年龄在65岁左右,岁数普遍偏大。由于部分传承人年事已高、或有的陆续去世等原因,目前传承能力较弱的非遗项目,占到了1/4到1/3,需要社会给予关注。
2013年,西城区专门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濒危度,推出一系列保护措施。其中,最亟待保护的为“部分失传”项目,传承人或已经去世、项目无人传承,或年迈体衰,或仅有一个传承人,这样的项目目前有10个;其次是“濒临失传”项目,传承人健在且有传承能力,但不足3人,此类项目目前共有30个。
举措
濒危“非遗”将留存影像记录
北京市文化局相关负责人曾介绍,他们为雕漆技艺等急需保护的项目面向社会公开招徒。今年内,市文化局还将完成部分“非遗”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
记者了解到,为挽救“非遗”文化基因,西城区启动了“黑匣子保护体系”。对于目前名录中的10项部分失传项目与30项濒临失传项目,西城区非遗保护中心将通过影像、文字等方式,为其留下“基因库”,让未来对“非遗”仍有兴趣的年轻人,可以接触或学习到非遗项目的知识与技巧。
目前,西城区非遗保护中心正在为部分濒危非遗项目拍摄专题纪录片。从目前已经制作好的几部纪录片来看,内容包括项目历史渊源、传承人及专家访谈、项目整体结构及教学等详尽信息。
焦点
“非遗”都面临哪些困境
成本高昂 变现能力有限
2006年,由西城区(当时的崇文区)申报的雕漆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有着上千年历史的雕漆工艺,其所耗原料与时间均不菲。西城区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杨飞介绍,雕漆在胎上涂积漆料时必须逐层进行,涂一层、晾干后再涂一层,如此循环,每天只能刷1到2层。涂漆完毕后,再以刀,雕刻出山水、花卉、人物等浮雕纹样。一系列工序下来,有些工艺品需要2到3年时间才能完成。
此外,因为运用纯天然原材料,成本也十分高昂,“一克雕漆可能比一克黄金还贵”。杨飞说,雕漆漫长的工序与昂贵的身价,遇上现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偏时尚简约的公众审美,在市场上未必“吃香”。有些手艺人想做一个雕漆的展览,但因无法对单个作品进行展出,而若展出较多作品,成本则负担不起,因此一直难以实现。
社会变迁 渐失“用武之地”
有业内专家表示,“非遗”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部分与载体。不过,由于生产生活改变等各种原因,个别“非遗”的确面临失传的困境。
以蜡果为例,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水果曾是老百姓吃不起的奢侈品,以假乱真的蜡果因此拥有其民间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蜡果的身影渐渐从百姓家庭中淡出。
蜡果的制作工序复杂。刘秀华介绍,从制作模具到灌蜡、上色、风干,一个蜡果的完工需要半个月左右时间,且对制作者有着美术功底上的要求。直至目前,她仍没有确定蜡果技艺的传承人,对于何时能找到、或者到底能否找到,她心中没谱。
专家认为,“非遗”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很多会适应时生相应变化。不过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度”,因不同项目的情况而定。“有些项目传承得很好,比如传统民歌,我们对它进行创新,效果很好。但是很多项目历史底蕴深厚,目前都没有继承好,怎么敢说去创新?”
传承辛苦 难寻后继人
2014年,一得阁墨汁制作技艺被评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门传统“手艺活儿”与车间工业生产不同,比起精准的参数,更依赖师傅的个人经验。一得阁总经理王杰以制墨过程中的蒸胶为例介绍,蒸胶讲究“火候”,火候掌握得如何,决定了能否生产出高品质的墨汁,而这个火候只有具备经验的师傅才能把握。
一、研究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被誉为“人类精神的家园”,是一种容易随时代变迁而被湮没的文化记忆。非遗的无形性使得它的传播需要借助于物化的载体,即空间载体、物质载体、人员载体。寻求合适平台,激发大众参与,对非遗的传播十分重要。城市游憩商业区(RecreationalBusinessDistrict,缩写为RBD)是城市旅游的重要空间形态之一,在城市旅游和文化旅游快速发展的今天,RBD面临着文化特色不突出,满足不了游憩者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困境。那么将非遗文化引入游憩商业区,实现二者的互动发展,就有可能促进文化与经济的双赢,保护与开发的共生。
民众既是非遗的创造者,又是非遗文化的传承者,所以在非遗的保护中应该居于主体地位。民众的文化自省、自觉并主动地参与到保护行动中,对于非遗保护效果影响极大。所以,在将非遗引入游憩商业区中,需要调动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的作用,维护他们的利益,并激发游憩者和非遗传承人共同的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推动RBD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二、理论基础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一词最早由斯坦福大学的学者提出,该理论最初应用于公司治理。1984年Freeman给“利益相关者”下的定义为人们广泛接受:“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能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或被企业目标的实现所影响的个人或群体”。在这个定义中Freeman强调企业与个体或群体间“影响”的双向性。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对传统企业“股东至上”逻辑的反叛。
利益相关者包括企业的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等交易伙伴,也包括政府部门、本地居民、本地社区、媒体、环保主义等的压力集团,这些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他们有的分担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有的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付出了代价,有的对企业进行监督和制约,企业的经营决策必须要考虑他们的利益或接受他们的约束。利益相关者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旅游研究领域。
在本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游憩商业区活动发展中,涉及的利益相关者既包括商业经营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还包括游憩者。因而为了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RBD更好的传播,需要照顾到相关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发挥他们的主体参与作用.
三、实现路径
(一)提升传承者的文化自信及对非遗的解说能力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就明确强调:“要努力确保创造、保养和承传这种遗产的群体、团体,有时是个人的最大限度的参与,并吸收他们积极地参与有关的管理”。在游憩商业区内的传承者,既包括国家认定的传承人,还包括RBD内专业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手工艺品体验馆的工艺师,非遗商品店的商户,非遗饮食的制作者等。文化自信是指我们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自身文化发展的坚定信心。传承者只有对自己的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才会更好的将他所传承的文化向大众进行传播。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传承者是否热爱自己所传承,传播的文化,以及是否具备将这种文化解读,传播,甚至营销给游憩商业区内的游憩者的能力,对于非遗的传播效果影响很大。
所以,应该提升传承者的文化自信及对非遗的解说能力。其实,对于非遗文化产品开发的过程,就是提升传承者文化自信的过程。在传统生存环境中,许多非遗文化传承者无法靠非遗维持生存,非遗文化面临无人问津的局面,而通过对非遗文化产品的开发,非遗得到了市场认可和许多游憩者的喜欢与认同,传承者的文化自信也就得到了提升。所以,提升传承者的文化自信,就是要合理和深入开发非遗文化产品。
(二)深化游憩者的文化体验与文化自觉
游憩者既是非遗文化传播的接受者,同时也可能转化为非遗文化的传播者,甚至是传承者,他们是非遗保护的主体。对于外地旅游者而言,他们可能首先是非遗文化传播的受众,但通过参与非遗活动项目,可以增强他们对非遗文化的了解,认知,进而发展为主动进行传播,如果兴趣足够浓厚,也有可能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者。对于本地游憩者而言,非遗文化的生存土壤本身就在他们中间,非遗与他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本地游憩者通过非遗游憩活动项目的参与,可以深化他们最自身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更有可能进行传播,传承非遗文化。
然而一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游憩者是否会传播,传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游憩者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非遗活动项目,他们获得的体验感受如何。如果感知深刻,感受美好,那么就极有可能推动其对非遗的传播,传承。如果体验肤浅,那么就不会增强对非遗文化的认同。就目前游憩商业区内游憩者的活动而言,根据游憩者融入程度的不同,我们可以将他们的体验分为三种,也就是表层体验、中度体验和深度体验。表层体验主要存在于传统的观光中。游憩者往往是走马观花地观光,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没有真正近距离地参与到游憩项目去,也就难以获得独特而难忘的体验感受。
其中,加强对非遗的媒体的宣传,学校教育,社会舆论的引导,对提升游憩者的文化自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同时,对游憩环境等客观因素来讲,游憩项目是否具有参与性,游憩项目是否注重创新,满足游憩者的需求,是游憩者能否更好融入到游憩环境的重要外部影响因子。就游憩商业区内的非物质文化游憩项目而言,主要包括饮食,商品,手工艺体验,节庆活动,游乐项目等。对饮食项目,游客通过闻香、品尝等方式来体验,其体验度还是比较高的。但如果让游客感知其背后的精深的非遗文化,就需要通过让服务人员介绍,演示等方式来将非遗呈现给客人。有些饮食环节的制作,可以在客人中间来进行,边做边讲,有可能的话,让客人自己去尝试一下制作方法。比如花生糕制作的捶打环节。一定会给客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关键词] 职业院校;非遗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力度也越来越大,并取得显著成效,但仍有许多工作要做:整体性保护需要加强规划、抢救性保护需要加强组织、生产性保护需要加强扶持。要做好这些工作,核心是非遗人才培养工作。非遗人才的培养要从实际出发,探索多种有效方式。将非遗人才培养纳入现代教育体系是有效途径之一,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南京市莫愁中专”)创建非遗专业正是这方面的有益探索。
一、职业院校培养非遗人才的必备条件
1.具有传承非遗的理念和使命感
文化的传承源于人们对民族文化怀有深厚的情感和自觉传承的使命,不仅表现在精神层面,更体现为勇于担当的自觉行动。对于职业院校来说,这需要学校领导层对这项工作具有热情和使命感,需要有对传承非遗的战略性眼光,需要有对传承非遗与社会及市场需求之间关系的充分理解和把握,需要有完整的教学规划等。而且,不仅有想法、做法,还要经得住实践的检验,因为这不仅是单纯传承非遗的工作,还关系到学生就业的问题。南京市莫愁中专特色办学的丰硕成果、学生就业的良好预期,是他们培养非遗人才的巨大动力。
2.具备一定的软硬件基础
南京市莫愁中专充分发挥特色办学优势,勇担传承民族文化重任,一直致力于古籍修复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学校与国家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中国第二档案馆等文博单位合作,开设了全国第一个古籍修复专业,使古籍修复这项古老的非遗技艺从传统的“师徒传承、口手相授”走向正规化教育和规模化培养之路。而通过这项实践,南京市莫愁中专积累了经验,为下一步创办非遗学院打下了基础。
3.具备规范的招生机制
学生学有所成的基础是对所学专业感兴趣,因为研究非遗项目一般都很枯燥、单调,也需要长时间的坚持,而且还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特长。因此,开设非遗专业的职业院校首先要规范招生机制,要在广大的范围内、众多的生源中选择对非遗有强烈兴趣、有足够毅力的学生。南京市莫愁中专校多年招收古籍修复专业学生的实践也充分说明了规范招生机制在培养非遗人才中的重要性。所以,职业院校在招生中必须考虑这方面的因素。
二、非遗课程的开展要切合实际
1.选择本地非遗特色项目
职业院校开设非遗专业时应首先立足于当地的传统文化,因为对于本地非遗项目,他们有充分的了解和深厚的感情,更有传承的愿望和动力,师资队伍也容易建设,当地政府更会积极支持。例如,南京市莫愁中专在开设古籍修复专业的基础上,将增开艺术设计专业(非遗设计实践方向),以培养懂非遗并能够运用非遗元素进行创意产品开发的应用型人才,增加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书画、陶瓷修复方向)。这样,就从非遗技艺的传承到非遗元素的开发设计,形成紧密关联的专业群。课程方面,南京市莫愁中专还因地制宜,引进金陵刻经印刷技艺、南京金箔、南京绒花、徐氏毛笔技艺、秦淮灯彩、十竹斋彩拱花技艺等非遗项目,开发相关设计课程,逐渐汇聚非遗项目。
2.选择与社会对接较好的项目
社会需求是人才成长的催化剂,而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也是服务于社会,非遗人才的培养过程只有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才会有存在的价值和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在培养非遗人才时,职业院校首先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并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应用到非遗人才的培养和实践过程中。在非遗人才培养和使用中,政府、市场、民间组织在其中的作用不同,这三者可以独立运作,可以两两组合,也可以齐抓共促。职业院校在选择非遗项目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为非遗项目的选择、非遗人才的培养和就业创造条件。
三、要注重非遗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1.培养过程要有效
非遗专业的教学机制有其显著的特点,南京市莫愁中专建立了行业专家指导――教学名师领衔――技能大师和专业教师共同执教――技术能手协助实训的教学机制,打造出一支素质精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队伍,为非遗人才的培养、非遗技艺的传承提供了保障。
非遗专业的教学形式要多样,请进来、走出去、技能竞赛等是基本形式。南京市莫愁中专的对外修复中心承修南京图书馆、南京博物院、辽宁省图书馆、广西少数民族古籍办等数十家单位的古籍字画,外派人员完成多个单位馆藏珍贵文献的修复与保护;学校还承办了第十七届全国古籍技艺培训班和全国首届纸浆修复培训班;与市文联合作,参与南京非遗基地建设,在高淳民间文化生态园建立了两个非遗工作室;举办了“中埃古籍修复教育论坛”“传承与发展――历史文献保护工作实践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参加里斯本手作展,赴大英图书馆考察等高层次交流活动,使学校的古籍修复技艺得到了有效的传播和提升。此外,学校还不断提升古籍修复技术,成立了古籍修复专家指导委员会,结合《国家古籍修复技术与质量标准》,独创十八项技能标准,制定了古籍修复中级工、高级工的考核标准,填补了行业空白,为有效保证非遗人才培养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2.就业预期要有效
非遗人才的就业应采取订单式培养与推荐相结合,积极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南京市莫愁中专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合作,建成云锦工作室、非遗馆,成立非遗“政、校、行、企、研”职教联盟。目前非遗学院建设已列入南京教育和建邺区政府的“十三五”重点工程,建成后将充分发挥非遗传承人群的培训基地、非遗手工技艺传习体验基地、非遗创意产品研发打样基地、非遗国际交流合作中心、非遗国际学术交流平台的综合功能。由于学校培养的是具备非遗传承、保护、发展、管理能力的多类型人才,所以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乐观。
3.培养目的要有效
职业院校培养的非遗人才能否达到传承非遗的目的,是考察办学成果的重要标准。南京市莫愁中专多年的办学成果说明了学校在非遗人才培养上是比较成功的。学校自主开发了雕版印刷、金陵剪纸、篆刻等非遗课程,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雕版印刷传习所、“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人才培训基地”,入选“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第一批理事单位,与南京市图书馆一同获批“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实现了非遗技艺传承与现代职教的有机结合。
学校还与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等各地知名文博单位建立广泛而紧密的联系。专家们到校进行修复方案论证研讨和学术交流,很多专家已被学校聘为指导专家和客座教授。
参考文献
[1]李钦曾,罗丹.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的困境与解决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6,(06).
2013年6月,第四届中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举办。从2007年以来,成都作为我国唯一的承办地,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国际“非遗”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界非遗之都”。人们普遍认为,“非遗”是世界的。然而,“非遗”更是本土的,对成都享誉全国的乡村旅游而言,也需要借力发展。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研判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特殊遗产,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自然的特殊性,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传承性、社会性、无形性、多元性、活态性、地域性、民间性等方面。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
主要包括六大类:一是口头传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的载体的语言。二是传统表演艺术。三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四是有关自然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五是传统技艺和经验,如传统的生产技术、医药、体育健身活动等。六是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二、乡村旅游中“非遗”的存在空间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一方面需要开发潜在的旅游资源,创新旅游发展模式,这需要充分挖掘旅游资源内涵,发挥旅游资源中文化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非遗”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在世界各地迅速展开。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非遗”抢救和保护工作也就势在必行。通过乡村旅游科学、合理的方式来保护“非遗”,能够使珍贵的“非遗”能够完善的保存下来,同时以“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能够反哺乡村旅游的发展,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从远处说,“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意义有利于我国优秀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从近处说,在乡村旅游发展中“非遗”保护和传承有利于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转移富余劳动力,解决“三农”问题等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由于乡村的特殊性,越来越多的青壮劳动力外出,造成了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出现,而现目前乡村也是犯罪率比较高的“重灾区”,缺乏文化的熏陶,让乡村沦为文化的“沙漠”,不利于乡村的长治久安,稳定发展。所以“非遗”保护和传承,加速对于优秀文化的传播,让更多人坚守文化基石,对于乡村来说意义非同小可。
三、成都彭州乡村旅游中“非遗”的发展现状
彭州处于成都北部,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受到严重影响。经过五年的灾后重建,风景依然美丽。
(一)突出的成就
1、形式丰富多彩
彭州市有20个乡镇,村庄众多。乡村旅游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数量众多。主要包括民间音乐、传统手工艺、民俗等项目。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所列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彭州有3大类,涉及的范围较广。分布状况如下:1.传统表演艺术:闹年锣鼓(九尺镇宝马村),川剧围鼓(阳镇二桥村);2.民俗活动、礼仪、节庆:天彭牡丹花会(丹景山镇丹景村);3.传统技艺和经验:彭州淝酒酿造技术(丽春镇官渠村)、桂花土陶传统制造技艺(桂花镇利济村)。
2、遗产综合价值高
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极高,部分代表项目在全市乃至全省都占据重要地位。根据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及分布表,可以看出彭州获得市级项目的有:闹年锣鼓、川剧围鼓、天彭牡丹花会;获得省级项目的有:彭州淝酒酿造技术、桂花土陶传统制造技艺。在成都市“非遗”8类传统音乐中,所占1类(闹年锣鼓);5类传统戏剧中,所占1类(川剧围鼓);42类传统技艺类中,所占2类(彭州淝酒酿造技术、桂花土陶传统制造技艺);13类民俗中,所占1类(天彭牡丹花会)。
3、原生态较强
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厚,原生态气息强。例如,天彭牡丹花会,每年清明节前后,在丹景山都要举行规模盛大、品种繁多的彭州牡丹花会。彭州牡丹花会历史悠久,独称一绝,与洛阳、菏泽三甲天下。唐代大诗人杜甫有诗云:“牡丹在中州,洛阳为第一;在蜀,天彭为第一。”
4、艺术欣赏品味优雅
彭州淝酒酿造技术,桂花土陶传统制造技艺是凝聚了彭州人民智慧,让人称叹,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例如,桂花土陶距今有490多年历史,18座仓建于明末清初,利用自然山势建造,可烧制2米大件陶器,主产生活陶。生产出的陶形状优美,质量一流,在海内外赢得一致好评。充分展现了川西平原独特的人文艺术和价值观念,制造出的土陶所展现出的图案很多都与当地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5、地域特色鲜明
彭州市乡村旅游中“非遗”地域特色鲜明,直接反映了彭州人民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日常的生活习惯,形象而生动的体现了川西人民独特的智慧。从彭州淝酒酿造技术、桂花土陶传统制造技艺到闹年锣鼓、川剧围鼓、天彭牡丹花会,无不展现彭州“非遗”的地域特色。同时由于特色鲜明,也吸引了八方游客。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开发形式较为单一
彭州乡村旅游中“非遗”的开发形式有艺术表演与制作过程,其中以民俗活动为主。现有项目开发主要集中在同类型项目上的开发,缺少将多种“非遗”整合性开发。这样一种单一形式、单一项目、低层次的开发形式,不利于彭州市“非遗”的价值体现。
2、传承人极其匮乏
“非遗”项目中的技艺类由于传承者人大多数是老年人,随着岁月的流逝,“非遗”的传承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危险局面。因为随着老年传承者的离世,珍贵的“非遗”将随之灭绝,对于当地文化继承而言,这样的一种珍贵文化也许就戛然而止,从此在地球上灭绝。例如,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中,北川县“羌绣”传承老艺人几乎消失殆尽,就是极大的损失。
3、对文化产品内涵挖掘肤浅
在彭州市“非遗”产品中,更多的项目是简单的展示给游客观看,比如川剧围鼓、闹年锣鼓、桂陶制作技艺等等,但是游客对其文化的内涵了解较少,让游客感到迷惑或者直接缺乏兴趣。“非遗”所包含的文化底蕴是最宝贵的遗产,但是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舍本逐末,重视了“外表”,却忽视了“内在”,以至于不能让游客产生“留恋往返”的效果。
四、建议与对策
(一)坚持政府主导
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代表者和行使者,有义务、有职责对社会发展中的公共事务进行管理。“非遗”作为国家文化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的多样性、复杂性和濒临性决定了其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政府既要让“非遗”能够妥善的保护和传承下来,也要发挥“非遗”的作用,加速旅游发展,从而反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让“非遗”保护与传承从狭隘的“只保护不开发”的思维走出来。在政策方面,建立一些对“非遗”保护的具体措施,能够缓解和改变目前“非遗”中的濒危状态,这无疑具有操作性、时效性。这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能够避免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急功近利的思想,另一方面有效的传承了“非遗”发展,更好的发挥“非遗”在乡村旅游中的特殊作用。
(二)拓宽文化内涵,创新保护与开发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