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语文阅读教学法

语文阅读教学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语文阅读教学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语文阅读教学法

语文阅读教学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设喻教学 特点 作用 方式

(一)设喻教学的特点

比喻的特点之一是形象性。有时人们所要表达的思想或观点比较抽象,这时,如果用一个比喻来说明,就能较形象生动地讲清楚,讲课的过程也是这样,教师要把有关课文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也可运用设喻的方法。

教师如果能按照这样的设喻来进行阅读教学,给学生的将是一个十分形象的驳论结构式,可以说,这样的教学效果比起干巴巴的介绍来要好得多,同时它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对学生知识的记忆也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形象的东西常常是容易记住的。

比喻的另一个特点是通俗性。对于有的道理,一用上比喻就很通俗了。就如前文提到的《文学与出汗》,鲁迅在批驳论据时用了归谬法:

英国有许多先前的文章不流传,我想,这是总会有的,但竟没有想到它们的消灭,乃是因为不写永久不变的人性,现在既然已经知道了这一层,却更不解它们既已消灭,现在的教授何从看见,却居然断定它们所写的是永久不变的人性了。

归谬法是先假设对方的错误论断是"正确"的,然后从此导出一个荒谬的结论,来证明对方论断的不能成立。归谬法批驳的力量是很厉害的。怎么个"厉害"?如果用一般的文字抽象说明实际上是很困难的,而且,也不一定能使人很通俗地理解。但我们可以这样说:我们用拳头打人,必定是先收紧拳头,然后再打出去,这样的拳头是很厉害的;归谬法就是收进来再打出去的拳头。这样说学生对归谬法作用的理解就不困难了。

(二)设喻教学的作用

1、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喻教学法是一种形象的阅读教学方法,它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课不像数理化,有严格的科学性,一环紧扣一环;所以要吸引学生,就必须依据语文课的特点,进行形象化的教学。设喻教学法就是根据语文课的这一特点而来的。设喻教学时,师生以一种形象的眼光来分析课文,使那些本来显得平淡的东西变得生动起来,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力

设喻教学的本身就是一种带有情感的教学。教师只有对这篇课文有相当的情感偏向,才能对课文进行设喻教学;而随着教师设喻教学的展开,学生的情感也逐渐地被激发出来,以至情不自禁地进入对作品的分析之中。设喻时还要进行联想,使本体与喻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必然会启发学生的想象,提高其想象能力。

(三)设喻的方式

设喻的方式有很多,这里只想从整体设喻和局部设喻两方面来谈谈。

1、整体设喻

这种设喻方式适合于文章结构的分析,前文提到的《文学与出汗》的结构分析;再如课文《汉堡港的变奏》的结构分析也适用。《汉堡港的变奏》可分为三大部分,其间的分界线是自成段落的两个过渡句。前一句是"这是一九七八年四月的一个星期天";后一个句是"于是就来到了四月的那个明媚的星期天"。这篇课文开头提到:"汉堡港是一支古曲",是中国的远洋货轮汉川号使得这支古曲发生了变奏。这便是课文提供的现成的设喻材料。这样三部分可分别作如下概括:"变奏的序曲"、"变奏的旋律"和"变奏的尾声",而第二部分"变奏的旋律"又可分为:"重奏"、"主调"、"插曲"、"合奏"等四个部分。

当教师指挥学生演奏完这一动人的变奏后,学生一定会深深地沉浸在这美好的艺术境界中,他们在为中国海员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科学的严谨态度而深深地感动的同时,也为这篇文章的动人的艺术结构而喝彩。本来,分析文章的结构往往是相当抽象和枯燥的,因为它总是要抛开具体生动的语言文字而进行概括,而设喻教学就较好地克服了这一弊端,还给学生以生动的形象。

2、局部设喻

整体设喻因为是对整篇文章设喻,有很多困难,如喻体比较难找,又缺乏灵活性,且重点不能突出。而这些整体设喻的缺点恰恰是局部设喻可以避免的。局部设喻并不要求从整篇文章去考虑设喻,只是对课文的某一部分进行设喻。

(四)设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设喻的喻体有的大量来自日常生活,但也可直接来自课文。直接来自课文的喻体显得自然,学生也感到亲切,因此教师在阅读课文时要善于发现那些具有设喻效果的喻体。当然,来自课文的喻体还要经过强化,使之更明显。如前面提到的《汉堡港的变奏》一文,课文中仅有"汉堡港是一支古曲"一个比喻句,教师应抓住这一句进行强化设喻:不但"汉堡港"像一支古曲,其实《汉堡港的变奏》一文也像一支古曲,有序曲,有主调,有尾声。这样一强化,才能把课文中那些具有设喻效果的喻体为设喻阅读教学所用。

2、设喻教学中,设喻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设喻是为了更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不要把主要注意力放在设喻上,而应该着重对课文进行分析,也只有对课文的内容分析透了,才能设计出贴切、形象的比喻来。

语文阅读教学法范文第2篇

随着新课改的实行,阅读教学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争议较多的部分。个别教师的阅读教学法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教学的本质,从而使教学停留在表面,无法真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我们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切实运用好阅读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如何能够打破传统,发挥阅读教学法的真正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法的优势

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从教师和学生双方在课堂活动中的情况看,阅读教学的方法有串讲法、谈话法、讲读法和讨论法;从理解内容、领悟感情、积淀语感、学习语言这个角度看,阅读教学的方法有诵读法、品味法、设境法、表演法,生活体验法、练习法和综合训练法。这些教学方法的应用就是要让学生学会阅读,提升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够从自身、从文本、从作者三个角度筛选和概括信息。让学生学会判断,提升学生推理和质疑信息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建构学习和情境学习的相互作用中能够深化对文本信息的加工,让学生学会生活,提升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通过与同类型文章比较、各种类型的课外延伸阅读达到阅读的个性化的建构。

三、如何提高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语文阅读教学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问题教学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教学是教师以阅读的教材内容和学生的阅读实际水平为基础,提出有针对性的阅读问题,并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充分交流和研讨,理解文章中心的内涵和外延,体会语文阅读的价值和意义的过程。要有效应用问题教学法,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必须明确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问题教学法的内涵和应用过程,在师生的互动和交流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爱阅读、爱思考的良好习惯。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教学法的内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教学法是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的一种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体系,其内涵是以问题情境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主旨,师生双方围绕问题情境进行多向、多层次探索和思考。伴随着对问题的分析、解决,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断深化、思维能力不断发展、人文素养不断提高。这一阅读教学方法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读自探,揭示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情感。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把阅读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让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自主阅读、交流评价。不仅重视问题答案的获取,更关注学生阅读中的自主感悟过程,使自学、自悟、自得成为学生阅读乃至其他知识学习的常态化习惯,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

小学语文阅读的问题教学法从教学目的到组织形式较之传统教学都有所不同,其一般步骤包括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讨论问题、解决和归纳问题等。

1.发现和提出问题。问题是阅读的主线,教师在上课伊始根据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将这些问题构建为智力操作任务,促使学生展开主动的、富有个性的阅读活动。例如在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一课时,教师以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创设直观、新颖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有效注意,启发学生结合课文和课件产生联想,发现和提出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和思考,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为什么说当时情况很危急?王二小把敌人带进埋伏圈产生了什么样的后果?王二小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我们想对睡在冰冷山间的王二小说些什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能够明晰学生的学习动态,教学重点与学生的疑点相吻合,强化了阅读教学的针对性。有了问题做导向,学生阅读的目的性更强,阅读效果更佳。

2.分析和讨论问题。小学生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发育还很不完善,分析和讨论问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水平,注重图文结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以课件和课文插图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对发现和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反复交流,学会抓住关键词语、关键句子领悟文章内涵的方法,在强化对字词与整体理解的同时,与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发生共鸣。对于《歌唱二小放牛郎》一课,学生分析和讨论如何理解“正在那十分危急的时候,”王二小不把敌人带进埋伏圈而是带到别的地方去行不行,并抓住“顺从”、“含着微笑”等关键词语理解王二小机智、勇敢的精神。问题导向打破了教师精细讲解的既有灌输模式,激励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活跃和碰撞,降低了阅读的梯度和难度,学生自主阅读的欲望和兴趣得到加强,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3.解决和归纳问题。对问题的解决和归纳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目的,学生由此对课文形成清晰的认识,完成从生疑到解疑的思维过程,并养成带着问题阅读的良好习惯。

语文阅读教学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语文阅读;四段式教学法

一段:诵读课文,选词造段(课外完成)

学生用普通话放声朗读课文两遍以上,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选取课文中自己认为用得最好的或最精妙的8-10个词语,然后利用注释或工具书,明确这些词语的意义。再围绕一个中心,用这些词语写一个150字左右的语段。

设计这一环节的出发点是:

第一,语文学习不能仅靠课堂。新课程实施后,语文学科的周课时数明显减少,高一、高二只有4课时,这还包括作文在内,教学时间捉襟见肘。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学习语文很有必要。

第二,朗读能力要加强训练。高中学生要“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从目前情况看,大多数学生的朗读水平达不到这个要求,必须加强训练。

第三,解词、造句是提高语文水平的有效途径。学生不理解词语的意思,就不可能恰当地运用词语;不能准确地用词造句,就不可能连词成段;不能写好语段,想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就是空谈。

二段:交流选词,欣赏语段(8-10分钟)

这一环节可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第一,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所选择的8-10个词语,并简要解说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语文学习要“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学生通过充分交流,相互借鉴和提高,且在交流中,懂得与他人分享所得。

第二,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欣赏各自围绕中心用所选词语写成的150字左右的语段。这样做,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第三,教师指定或小组推荐优秀语段全班交流,教师精要点评。交流的过程是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现实状况的过程,这是教学的起点,学生做到了哪一步、习得了多少,教师如果不能真正了解这些,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必然有折扣。通过教师点评,学生可以认识自己或同学的选词和语段写作的优劣,从而提高鉴别欣赏词语和语段的能力。

第四,教师展示自己所选词语和所写语段。语文学习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示范。教师的示范,就是把教师的选词标准告知学生,并通过语段的展示,让教师对学生起到榜样和引领的作用。

三段:多重对话,赏析文本(25分钟左右)

学生各自浏览课文,选择自己体会或感受最深的地方,进行文本赏析。之后,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共同交流赏析内容,分享赏析所得。

对文本的赏析,教师应从三个方面加以引导和规范:

第一,语言赏析。语文姓“语”,文本的任何价值都是通过语言表达来实现的。因此,文本赏析首先应该从语言赏析开始。语言赏析,主要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对字、词、句等语言要素加以理解和揣摩,体会语言运用的精妙。语言赏析是现代文文本赏析的重要依托,脱离语言赏析,把语文课上成科学课,上成思想观念话题的讨论课等,都是不正确的。

第二,整体赏析。学生面对的文本,通常是一个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整体,离开了这个整体,赏析活动就只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文本赏析应该以整体把握文本的内容为前提,在对文本的基本内容、情感和立意等方面有了初步、综合的印象后,再进行写作思路的梳理,课文要点的概括,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的理解等。否则,文本赏析只能是苍白、干瘪的。

第三,探究赏析。高中学生对现代文文本的理解,常常存在着诸多可能性。当学生凭借自己的经验积累和知识结构进行阅读时,实际上是在进行文本意义的再一次建构。在这一建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发现问题、提出疑问,会对文本作出自己特有的分析和判断。发现的问题、提出的疑问和特有的分析判断,会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过程中相互碰撞,这就产生了理解的开放性、丰富性和不确定性。文本赏析也就是对理解的开放、丰富和不确定的探究。

四段:尝试表达,万虑归诗(10分钟左右)

以现代文文本内容或师生的个人理解为依托,以诗歌为表达形式,师生进行诗歌创作尝试并交流。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阅读和表达。

就表达内容来说,学生通过阅读和鉴赏,对文本内容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以文本内容或自己的阅读理解作为诗歌创作的题材,学生有话可说。所写内容,可以是文本内容的再现,或者是文本的一种解读;也可以是文本内容的延伸,或者是个人阅读的思考和感悟等等。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以达到更高层次的理解和鉴赏目的。

语文阅读教学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 设计问题 提出问题

第一,运用问题教学法,首先必须科学地设计问题,使问题包含着学生必须完成的比较繁重的智力操作的任务。

例如,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的教学中,在引导学生研读该课文的第一个故事――松骨峰(书堂站)战斗时,有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让学生研读和思考:在松骨峰战斗中,敌我态势的对比是怎样的?当学生完成了解答这第一个问题的任务以后,教师紧接着提出第二个题: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志愿军为什么能取得战斗的胜利?在完成第二个问题后,教师又提出第三个问题:在松骨峰战斗结束之后,我志愿军营长在视察战场时看到我志愿军战士一个个壮烈牺牲的体态,内心是一种怎么样的感情?自己课文读这一段描写时,对志愿军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经过师生共议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带着悲壮、崇敬、肃穆的情感体验朗读课文。很明显,这位教师所提的三个问题,本身都包含着学生智力操作的任务,三个问题之间.又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前一个问题的解决为后一个问题的提出作铺垫,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必然延伸和深化。但是,三个问题又各有自己的侧重点,第一个问题着重要求学生从课文中直接找到知识点,并加以归纳:第二个问题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第三个问题着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和用朗读来表现情感的能力。整堂课,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情感的培养,都是在教师所提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从自己的学习操作活动中完成的,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同样是《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一课文的教学,同样是在讲解松骨峰战斗这一故事,有一位老师在运用问题教学法时,却是这样提问的:在松骨峰战中,美国鬼子的人数多不多啊?美国鬼子用什么武器啊?如此等等,老师每提出一个问题,学生齐声叫喊作出同一回答。这样的提问,问题本身不包含学生智力操作的任务,从而使问题本身没有训练学生思维的价值,这样的运用问题教学法,显然是对问题教学法的曲解和滥用。客观的事实对比告诉人们:问题教学法的运用,关键在于问题本身的科学设计,可见马赫穆托夫提出“问题性水平”的概念不是没有道理的。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问题性水平高,即是指问题所包含的学生智力操作的任务比较重,具有较高的训练学生思维的价值。问题性水平低,即是指问题所包含的学生智力操作的任务比较轻,甚至极少包含学生智力操作的任务,具有较低的甚至根本不具有训练学生思维的价值。当然,问题性水平高,必须有一个弹性限度,不能高到学生根本无法完成智力操作任务那样一种程度。问题性水平的高,应高到“跳一跳能摘到桃子”的程度,这就足够了。用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观点来说,问题性水平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就足够了。否则,学生的智力操作难以启动,到头来是徒劳无益。

第二,运用问题教学法,必须由教师提出问题为主,逐步转到以学生提出问题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