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非遗传承人的责任与使命

非遗传承人的责任与使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非遗传承人的责任与使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非遗传承人的责任与使命

非遗传承人的责任与使命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儒家理论;教育;认知理解

【中图分类号】 B82-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1-217-1

以人文社科知识为研究核心的儒家并没有将对“智”的认知停留于外倾型的客观事物之上。(《论语・子罕》)何谓“智者不惑”呢?孙绰云:“智能辨物,故不惑。”朱熹云:“明足以烛理,故不惑。”在本质上,“明理”就是要求君子利用自己的所学与常识做到如下三点:1.明是非,辨善恶;2.善识人,贵知己;3.识时势,知当务。总体观之,“智”在儒家的理论中被赋予了至少了两层含义:一是外在的客观认知,即“格物致知”;二是内在的为人处世之学,通达“平天下”的君子之责。

反观今日的中国大学似乎缺少了儒家文化的些许“智”趣。大学将关注点放在了科研与服务经济上,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似乎忘记了自己的文化使命与社会责任,忘记了自己立德树人的根本追求,毫无疑问,大学在物欲横流的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了自己。“智者不惑”,大学要走出迷茫的路途,也将回首2500年前孔子的智慧,像一位谦谦君子那样,明是非、贵知己、识时势,用卑以自牧姿态守住自己的精神。大学之“智”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明是非,辨善恶

“明是非、辨善恶”并不是要说大学不分善恶是非,而是说现在的大学在利害面前忘记了单纯的是非判断。1945年,第十八届浙大毕业典礼上,时任校长竺可桢发表名为《大学生之责任》的演说,告诫青年学子,“在现代世界你们得认清三点:知先后;明公私;辨是非。我们应该只知是非,不管利害。”“只知是非,不管利害”不仅仅是竺先生对学生的叮嘱更是他对大学责任的告诫。大学必须要以社会和民族的利益为立足点,同时,由于大学具有其国际性和普世性,那么任何一国的大学都必须以人类的福祉为最高的追求,也就是儒家所谓“大同”世界。

在明是非,辨别善恶的过程中,大学必须清楚的意识到,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不能附加太多的物质利益与世俗争执,必须实事求是,更不应该有门派偏见,学霸、学阀的作风。然要保证大学做这一点,首要赋予大学的就是学术自由,大学在履行学术自由权利的前提与基础就是大学要如实履行社会职责,将社会的福利作为学术自由之基。1940年美国大学教授协会(AAUP)与美国学院联合会(ACC)经过长达15年的思索与努力终于达成的《美国大学教授协会声明》开篇写道:“大学是为了社会共同利益而存在,并非追求教师个人利益或学校自身利益。为了社会的共同利益,就必须保障大学教师对真理的自由探索和阐释。”因此,大学的智慧之一就在于明是非,辨善恶,知道自己是谁而存在,自己的价值取向,一旦坚定了自己的价值立场,走向“十字街头”的大学也不会有太多的迷茫。

二、善识人,贵知己

大学“善识人”“贵知己”是指大学要清楚自己所处的环境变化,不能一味的沉浸在自己的“象牙塔”中。英国学者阿什比用“任何大学都是遗传环境的产物”来论述自己对大学的认识与理解。他认为,“遗传”是大学对自己应有文化的传承而“环境”则是促进大学改变的外部力量。大学在适应外部环境的同时,一定不能丢弃的是自己对学术自身的守持。有数据显示:“1900年12家最大的企业中,到了2000年只有一家仍然存在。然而1900年12所最大的公立和私立大学,一百年后每一所大学都依然存在并持续发展”。故此,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李・博林格在2012年11月北京论坛上提出:“大学存在的一个很重要的价值在于,即便全社会已失去了理性,它依然能够提供理性的思考与教育。大学对社会的影响必须建立在理性的引导之上。”

所以,一所富有智慧的大学是能够将“戴尔菲神殿上的那句铭文(‘认识你自己’)”时刻铭记的大学。当世界风雨变化,世间沧桑易辙,大学总是能够以合适的形式改变着自己存在和发展的方式,但是又能够像“大学”这个名字一样,从不改变自己对学术和理性的坚守,从不忘记自己为人类谋福利的历史使命

三、识时势,知当务

“识时势,知当务”较为恰当的解释可能是《论语・颜回》中所言“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其本质意思就是在合适和恰当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而做这些事情的前提是这些事情符合自己的身份和处世之道。所以,“识时势,知当务”一定是建立在“知己”的基础之上的。也可以说,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判断“时势”与“当务”是不是利于完成自己的使命与责任。

这就要求大学从宏观的角度去把握和考量当前的形式对自己使命与责任的意义。如果大学过于保守,那么就应该走出去,多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利用理性的力量去引导社会的发展,做到布鲁贝克所说的“大学即教会”;如果大学过于开放,那么就应该退回“象牙塔”,不要过多的涉足经济利益,更不能因为眼前的物质利益而荒废了大学最为久远的使命与责任,毕竟大学要“为历史与未来负责”。大学要在社会需要自己的时候挺身而出,更要警醒的关注自己的状态,在社会过多干预到大学学术发展的时候全身而退。把“入世”与“出世”巧妙的融为一体,既能够解社会亟需,又能够不为“近功”而舍弃“远利”,这才是大学“识时势,知当务”的最好状态。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卷四)[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沃特・梅兹格.美国大学时代的学术自由[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非遗传承人的责任与使命范文第2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法律保护;文化生态;活态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3)02-0046-0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在一些国家兴起,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该公约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我国于2004年加入此公约。2006年国务院批准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开始实施。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官员、学者纷纷为非遗保护献言献策,但在这种“非遗热”的背后,非遗传承人却成为讨论的缺席者。而他们却是活态精神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与传递者。最该有话语权的传承人的失语注定我们的各种讨论在一开始就存在致命的弱点,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对他们的社区母体或族群的民众具有现实意义,他们对非遗的生存前景具有相当程度的决定作用,没有他们参与并适时反馈信息,保护措施是否得力就无法及时得到检验。所以,调查传承人对非遗法律保护措施的认知,了解传承人的真实意愿和面对的现实问题,对提供行之有效的保护具有基础意义。

河北省拥有不少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4年启动实施“河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2006年出台《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实施意见》和《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审暂行办法》。各地市县也根据自身情况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河北省同样缺少对非遗传承人的后续调查和跟踪研究。本文以河北省传承人对非遗法律保护的认知为视角,对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再思考,希望能对河北省的非遗保护工作有所贡献。

一、传承人对非遗法律保护工作的认知与诉求

笔者对河北省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进行了调查,相关内容包括传承人对国家和河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政策法规的认知、所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入选名录后的传承情况、最佳保护方式和发展前景以及商业化等问题,综合分析有关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初步了解传承人对非遗法律保护工作的认知与诉求。

(一)关于“非遗”法律保护效果

传承人对相关保护政策、法规有一定了解,“非遗”法律保护取得一定效果。他们普遍反映,被确定为“非遗”后,所传承的文化遗产知名度得到提升,媒体关注度增加,有媒体或机构、个人对其传承的“非遗”进行记录、拍照或录像,有的得到国际交流的机会,想拜师学习的人有所增加,也得到政府一定的资金支持,生存情况较被确定为“非遗”前有所改善。

“非遗”中的民间文学、民间音乐、美术、歌舞等属于民间文化表达的部分可以在《著作权法》中获得一定保护,还有一些传承人主动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版权登记。也有一些传承人选择通过商标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尤其是那些已经投入市场竞争的“非遗”。一般来说,市场化程度越高的非遗项目,其传承人商标意识越强,生存能力也较强,反之则较弱。还有少数传承人使用专利法保护自己的权利,但总体来看,传承人的维权意识普遍较弱,能主动为“非遗”寻求知识产权保护的传承人目前还是少数。

(二)“非遗”的演变、传承情况

许多传承人都认为,与传统相比,现在所传承的“非遗”已经有不少变化或内容减少较多;使用的场合也有很大变化,尤其是民间音乐舞蹈类,传统的使用场合多为民间节日、庙会、庆典、拜神祭祖等活动,不少与民间有联系,在形式的背后有丰富的文化意蕴,而现在的使用场合很有限,有的已转为商业演出。即使这样,传承依然很难。相比而言,传统技艺类的生存、传承情况较好,有的还有发扬光大的趋势,比如衡水老白干传统酿造技艺、安新芦苇画、曲阳石雕等。可见传承情况与“非遗”自身性质有很大关系。

(三)“商业化”问题

同样,因“非遗”自身性质的不同,传承人对商业化的看法也不相同。一般而言,与民间、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非遗”项目传承人对商业化的态度比较矛盾,他们了解商业化带来的好处,但也担心商业化会淡化、破坏所传承项目的文化底蕴与精神内涵,影响传承者的学习动机,不利于真正传承。更有一些传承人明确表示所传承项目完全不适合商业化,保护非遗不是为了牟利,而是为了传承、光大传统文化。而与民间、文化传统等关系不太密切的“非遗”项目传承人对商业化持欢迎态度,甚至主动寻找商业化机会,其中不乏成功的例子,尤其是传统技艺类。

(四)影响传承的因素

传承人对影响传承的因素认识较为一致:缺乏有效地传承机制,年轻人不愿意传承;人们已经改变了原有的生活方式,非遗失去了生存环境;非遗缺乏创新,没有市场前景等,甚至传承区域群众对保护的认识问题也被提及。

(五)最好保护方式

鼓励地方政府及民间团体举办文化活动为非遗项目搭建平台,加大宣传;保留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希望政府加大投入、鼓励民众积极参与保护等都在传承人的选择之中,而让文化产品商品化也是一些传承人的考虑方向。安新芦苇画传承人杨丙军说,传承非遗文化,一方面要把传统技艺完整地保护下来,延续民族的血脉,另一方面还要紧跟时代步伐进行创新,在坚守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形式、载体的创新,使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1]。杨丙军公司良好的销售业绩就是对他这种做法的一种肯定。而井陉拉花传承人武新全曾经着力创新拉花艺术,但他越来越感觉到拉花必须回归原生态,因为很多创新后的拉花都失去了原有的韵味,已经变成一般舞蹈了。所以,不论在什么时候做什么样的创新,古老的原生态的拉花艺术不能丢[2]。总之,让大家了解非遗,使用非遗,让非遗真正走进群众的生活,非遗才会有活力,才能传承下去。

(六)主要保护责任承担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传承人能用在传承、发展非遗项目上的时间较为有限(当然以此作为职业或主要生活来源的传承人除外),事实上,不少传承人只是出于责任才坚守至今。面对现实难题,传承人非常强调传承区域群体的传承责任,同时认为传承人、国家和地方政府、社会力量也应该承担责任,有了政府的支持,传承人对传承前景还是乐观的。

二、关于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工作的思考

河北省的非遗保护工作取得很大成绩,但从传承人认知的角度来看,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

(一)保护内容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难保护,问题不仅在于其表现形式的“非物质性”,更在于其表现形式背后的与民间信仰、文化传统相关的精神内核。因而单纯技艺类的保护起来比较容易,越是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文化遗产保护起来越困难,但这恰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华所在。所以对于此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连同传承区域群体的文化认同、传承一同考虑,这样才不会得其“形”而遗其“神”。

(二)文化意义与经济利益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意义远大于其能带来的经济利益,但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许多人看重的实际是其经济效益,如果保护的出发点有问题却希冀得到好的结果无疑是自欺欺人。我们看到的“非遗异化”现象就是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结果,我们必须摒弃那种以经济价值大小来衡量“非遗”是否值得保护的思维模式,更不能有把非遗当摇钱树的想法。

(三)原生态与创新问题

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来不是一个凝固的、一成不变的对象,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特别强调“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原生态并不是排斥创新,而是排斥脱离所处环境、脱离传承区域文化认同、破坏非遗精髓的创新。相反,越是与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相适应的创新,越能促进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这种创新反过来又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

(四)行政干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我国原本就是一项自上而下推动的工作,行政干预从保护工作一开始就存在。实际上行政干预在某种程度上抢救、保存了那些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唤起人们保护非遗的意识。但是过度干预,违背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传承规律的干预不是保护而是破坏。有些学者认为这样做的结果是让“民俗”成了“官俗”。笔者认为,从国际、国内非遗保护的实践来看,完全去除行政干预是不可能的,对非遗保护也是不利的。政府要做的是如何顺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传承规律给予良性干预,实现由濒临灭绝的民俗到政府扶持的民俗再到传承群体认同的活态民俗的转化,最终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

(五)传承机制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有生存问题,还有传承问题,当前的难题是非遗后继乏人。非遗的传承不仅需要传承者,还需要有接受者,现在的年轻人原本对非遗就不感兴趣,再加上非遗的学习并不容易,需要下苦功夫,但学习之后的前景并没有什么吸引力,仅靠项目传承人个人的努力,许多项目难以实现顺利传承。因而有学者提出要在加强对传承人保护力度的同时,加强对被传承人的激励机制的研究,要关注被传承人的切身利益[3]。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提升传承群体的文化自觉,依靠国家、地方政府、社会、教育机构、传承区域群体、传承人多方力量,形成合力来传承。比如梅花拳的保护,广宗县政协协助政府采用民间传统形式向一些资深拳师授予“武术世家”的称号并赠送木刻门匾,还每年组织以梅花拳为主题的民间艺术节,让日渐式微的梅花拳文化重新得到社会关注。广宗县政府在农村小学体育课中专门增设了以了解梅花拳为主的课程。在县政协的积极推动下,广宗县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激发城镇、农村对梅花拳及其团队建设的重视和保护,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梅花拳焕发出新的活力[4]。这种群体认识的提高才是非遗传承的最好土壤。

三、建议

首先,政府必须彻底摒弃功利主义思想,提高认识,从保护文化多样性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角度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次,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传承规律,注重传承区域群体的培育,营造适合非遗传承的文化生态。

国际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探讨一直强调“要尊重文化持有者自身的意愿”,从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于对传统文化和民间传统保护的倡议”到2003年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一直贯穿了这一原则,我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仅仅为了收集一些歌舞或故事,更重要的是要让它们在母体社区作为一种活体文化传承下去,留住我们多样的文化。“礼失求诸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乡野,其保护也应该回到乡野。我们必须尊重传统知识来源群体或个人的文化习俗与意愿,尊重他们对非遗的一切自然权利,尊重其自然的传承特点和传承方式,尊重他们发展所传承项目的自,政府可以鼓励、引导,但不能代替传承区域群体作决定,当然更不能命令必须如何发展。

现在所看到的“非遗”只是其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至于将来发展成什么样,我们只能引导,无法决定。在当前社会环境下,政府应注重对传承区域群体的培育,教育民众珍视当地文化传统,提高文化自觉意识和保护意识,营造适合非遗传承的文化生态,这样非遗才不会失去生命力。

再次,把握个性,区别对待。非遗保护应把握个性,区别对待。对于适合商业化的,给予其政策、资金、税收等方面的支持,鼓励其做大做强;对于不适于商业化的,尽力打造展示的平台,加大宣传,在不破坏其自身文化内涵的前提下可以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提供展示舞台,结合各地乡土教材建设,推动非遗进课堂,从娃娃抓起,解决后继乏人问题;增强传承人和传承区域群体传承的自豪感和使命感。鼓励、帮助传承人著书立说,对濒危项目作好抢救式记录,多收集其作品,使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再有文献上失传的遗憾。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文化上的根,它的流失是我们难以估量、无法弥补的损失,我们必须立足现实,从文化多样性的大视野上、从中华文化传承角度来理解非遗保护工作,培育文化生态,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课题组成员:董保莉,温芽清,王岩云)

参考文献:

[1]非遗博览会白洋淀芦苇画抢风头[N/OL].http://,2012-09-08.

[2]武新全.原生态的拉花不能丢[N/OL].http://.cn,2008-03-07.

非遗传承人的责任与使命范文第3篇

摘要:高校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结合自身优势,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工作,拓展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新领域。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立足桐乡历史文化,构建高校图书馆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的联动机制,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馆藏、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课程、开展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平台。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7)01-0054-03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也是文化传承和发展创新的重要平台。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已经成为全世界的行动,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现实使命。高校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地方非遗的研究、保护工作,拓展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新领域,推动地方非遗的保护进程。

1桐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桐乡市地处杭嘉湖平原腹地,文化底蕴深厚,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运河文化、古镇文化等交相辉映,石门罗家角遗址距今已有7,000多年,新地里良渚文化遗址有目前已知的全国良渚文化时期最大部族墓葬群。桐乡文化名人辈出,吕留良、茅盾、丰子恺、金仲华、钱君、徐肖冰等文化名人在这里诞生,拥有“文化之邦”“漫画之乡”“摄影之乡”“书法之乡”“篆刻之乡”等美誉。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建设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桐乡市政府近年来提出“围绕人文名城建设,服务文化繁荣,共兴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指导方针,非常重视地方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保护。2012年,根据《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桐乡市政府成立了桐乡市非遗保护中心,负责全市非遗保护工作的业务指导、科研编纂和管理等工作。截至2016年6月,桐乡市拥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蓝印花布印染技艺、高杆船技、含山轧蚕花)、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8项、嘉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3项。桐乡市通过搭建实体场馆、非遗传承基地等形式,多角度、多形式开展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目前全市建有1个非遗馆、7个非遗传承教基地、2个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3个民族传统节日保护基地、2个非遗保护生态试点区,以及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地――乌镇非遗经典景区,内有各级活态非遗项目达三十多项,在全市营造了浓厚的非遗文化氛围。

2高校图书馆参与非遗保护的现状

目前,高校图书馆参与非遗保护的途径主要有文献收集与整理、非遗特色馆藏、主题活动推广、传承人进校园、展览、知识竞赛、非遗特色数据库网站的建设等,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青海大学图书馆充分利用地方名俗节庆日,邀请非遗传承人到校园内举办讲座和民间艺术表演,开展非遗项目的互动体验,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海南大学图书馆建立了海南历史文化博物馆,用于保存和展示与海南非遗有关的历史文献资料、名俗实物等[1];广东海洋大学图书馆建立了粤西非遗资料库,对粤西地区的民族语言、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手工艺等16个大类、100多个小类的非遗项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档[2];重庆文理学院图书馆成立了非遗研究中心,为非遗文化的传播、研究提供了交流平台[3];吉首大学图书馆建立了湘西非遗名录文献,开展了湘西文化研究[4]。

纵观高校图书馆参与非遗保护工作的发展历程,不论从选题、资料收集、人才培养、文化宣传、非遗特色馆藏等方面都趋于完善,但也面临着许多共性的问题。比如:高校图书馆在收集地方非遗资料时会面临信息渠道不畅的问题,因为非遗文化来源于生活,分散在民间。大部分高校图书馆会利用“文化遗产日”“地方民俗节庆日”举办非遗展览,邀请非遗传承人来校举办讲座和民间艺术表演,类似的宣传模式比较雷同,效果流于形式。

3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参与非遗保护的措施

浙江传媒学院于2011年成立桐乡校区,桐乡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为学校的研究者开启了新领域。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有责任在学校与地方政府之间搭建地方文化研究平台。

3.1非遗特色馆藏建设

非遗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是非遗保护与传承中最基本的一项工作。图书馆从业人员在资料的采编、组织、数字化服务的提供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专业背景,高校更是拥有相关的非遗研究专业人才,在资料的挖掘、整理、保存、数字化方面具有优势,有利于搭建一个非遗特色文献资源体系。围绕各级地方非遗名录,收集名录的基本信息、传承人信息、传承人口述历史、传承人纪录片、抢救性挖掘资料、保护与传承情况等的文字、图片、音视频资料,是非遗资料收集的基本方法。高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情报检索方面有一技之长,但在地方文献的获取方面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单靠一家或几家高校图书馆无法完成非遗的普查和资料收集工作。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在实践中探索高校图书馆与地方非遗保护部门间的资源共享合作机制,将图书馆、地方博物馆、地方非遗保护中心等地方文化机构统一纳入非遗资源采集网络系统,拓宽了信息获取渠道。桐乡校区图书馆还成立了专门的非遗项目团队,委派专人负责对接地方文化机构,带领师生团队走出图书馆,深入街道、镇、村,开展走访非遗传承人、调研地方民俗、挖掘非遗文化历史等活动。经过多年的资源积累,目前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已经设立了非遗特色馆藏实体馆,对桐乡地区的民俗、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曲艺、民间美术、民间文学、传统戏剧等12个大类、100多个小类的非遗项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档。资料包括书籍、图片、音视频、实物等,同时对原有非遗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基于Web的地方非遗特色数字资源库,实现非遗资源的永久性保存,将传统的静态展示延伸到互联网平台,建立互动性、开放性的图、文、声、像并举的非遗数字博物馆,并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

3.2非遗宣传教育

非遗文化环境的营造是在高校中开展非遗文化宣传的首要工作。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开展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通过举办非遗展览、“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辩论赛、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在高校图书馆内营造文化氛围,提高读者对非遗的认知、关注和保护意识,激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促进非遗文化在高校的传播与传承。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利用区域办学优势,与桐乡市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建立长达五年的合作交流,目前已成为桐乡市设在大学层次的“非遗教育基地”,在“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中相继开展了“桐乡故事”系列展览,桐乡竹刻、书刻、核刻、麦秆画、剪纸、蛋画、灶头画、花鼓戏、乌镇姑嫂饼、定胜糕、蓝印花布印染等一大批优秀的非遗项目走进大学校园,让传统艺术邂逅现代大学文化,碰撞出激情与火花。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通过举办大学生非遗辩论赛、“美丽桐乡,美丽非遗”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大学生自主参与非遗文化学习,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地方传统文化氛围。

3.3非遗人才培养

随着近年来的文化热、文化遗产热,各高校中与文化遗产、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越来越多,目前,全国有50多所高校开设了文化遗产专业,高校对非遗人才的培养走向专业化,但还不够成熟,非遗教育呈现出“散而乱”的局面。重庆文理学院牟延林等人认为,非遗教育应以理论为基础,构建理论性、传习性和拓展性非遗课程相结合的观点[3];河南师范大学丁永祥主张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应将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课内教育应将专业教育与普遍教育相结合[5];兰州文理学院徐凤提出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唤起大学生的文化保护意识,专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非遗保护单位的从业人员和非遗传承人[6]。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面向师生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第二课堂,按照学生的专业特点开设非遗技艺传承课程,邀请非遗传承人到学校开展面对面传承教学,有效促进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是当前非遗人才培养的重要补充。比如:图书馆与桐乡市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桐乡市丰同裕蓝印布艺有限公司合作,面向该校服装设计专业开设“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课程;与桐乡市非遗保护中心合作,面向设计艺术学院学生开设竹编、麦秆画、竹刻、剔墨纱灯等创作型课程,该院学生具有良好的美术功底,能较好、较快地掌握这些传统技艺;将“巡展式”的短时间非遗体验活动拓展为一门相对系统的非遗课程,能让学生全面掌握非遗项目的制作工艺过程。同时,图书馆在引导学生创作过程中结合专业素养,融入自身对非遗项目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提升现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领悟,进而对非遗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第二课堂目前已开展了6个学期,每学期开设2门课程,累计接受培训学生超过500人。

3.4非遗社会实践

大学生只有走出校门,深入民间,对非遗传承人的生存状况、传承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对非遗传承人进行面对面的采访,深入基地对非遗文化进行亲自体验,才能让他们真正感受到非遗文化的神奇魅力,认识到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同时,社会实践获得的图片、音视频、文字则是非常珍贵的资料,可以作为图书馆文献资源收集整理的重要补充。为提高社会实践的针对性,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联合桐乡市非遗保护中心,按照桐乡市非遗保护中心的整体工作部署,设置暑期社会实践非遗专项项目,组织大学生实践小分队对不同的非遗文化进行实地调研。这种高校与地方联动的社会实践模式,可以有效利用地方各级文化部门的资源,有利于学生深度挖掘地方资源,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

3.5非遗学术研究

高等院校应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为政府主导的非遗保护工作提供规范化和科学化的指导及咨询服务。浙江传媒学院拥有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基地内有多位文化研究专员,基地每年承接省内大型非遗保护项目,同时面向学校设立10个研究项目,在校内营造了浓厚的非遗学术研究氛围。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目前已经建立了桐乡地方特藏库和非遗特色资源库,同时拥有一支地方文化研究队伍,为相关项目的研究提供资料和实践保证。

4结语

高校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立足地方文化,同地方公共文化机构建立密切联系,积极参与地方非遗保护实践活动,建设非遗特色馆藏,开展宣传教育,搭建人才培养、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的平台,实现非遗资源的永久性保存及传承。

参考文献:

[1]王贤芬.整合海南地方特色资源,建设海南记忆网:以海南大学图书馆为例[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0(5):45-48.

[2]林晓华.粤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型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12):29-32.

[3]牟延林,谭宏,王天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当代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新路径: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J].民族艺术研究,2011(1):90-95.

[4]朱长菊.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高校图书馆的作用:以湘西自治州为例[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9(5):67-70.

[5]丁永祥.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论略[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251-253.

非遗传承人的责任与使命范文第4篇

谈非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耿莹创办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有10年的时间,她告诉《经济》记者,当初历经万难创办基金会,就希望它能像“小灯泡”一样,24小时亮着。“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孩子们玩累了,想回家了,想回归中国传统文化了,基金会都能帮助他们照亮回家的路。”

10年前,耿莹就提出以兰州大学为中心,鼓励大学生重走丝绸之路。“多则3个孩子,少则两个孩子,利用暑假时间,从甘肃省境内开始走。”这样坚持了10年,每年耿莹都会收到这些大学生给她写的信,“信中的文字表达出孩子们的欢呼雀跃,感觉丝绸之路就在脚下。”今年,他们要走出国门,去丝绸之路上的哈萨克斯坦,“我心里无比欣慰,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一点点扩大领域。”

耿莹表示,每年基金会都会资助一些去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生。“这些学生没让我失望,每年回来都会给我很厚的一摞调研报告,包括每一分钱花在哪儿,给了谁,有怎样的收获。”

试想一下,每个做非遗的人都能沉下心来,深挖下去,那将是怎样的一幅画面?

当记者问及如何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时,耿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活”起来应该就像星星之火,这些小火苗被吹到哪里,哪里就能燃起来,由点及面,最终形成燎原之势。“我想这是最好的办法。”

耿莹提醒说,我国非遗现在处在的发展阶段是,很多传承人自己家的孩子都不愿学习,还谈什么传承。“承、传是现在的重点,没有承,何来传?”

社会上介入非遗的组织机构也很多,耿莹建议,要对非遗有深刻的认识,要给非遗立规矩,讲承传。

所谓立规矩,就是树立一条红线,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增减。出台相应法律,让民间组织、社会人士知道到底该做什么,如何做。像即将消失的技艺或者传承人,重点是要抢救。对于有技艺但没市场的非遗产品,要告诉他们怎么做,怎么找到目标群体。比如,解决虎头鞋怎么缝,缝了之后给谁穿的问题。对于不愿传承的传承人,要做工作,讲大义。

谈文化:要有家国情怀

耿莹是一个喜欢把复杂事情简单化的人,在她看来,“文化就是生活,是人类创造生活的总和。”

以文字来说,西方的语言是语音文字,东方的语言是语义文字,每个汉字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比如“国”“家”这两个汉字,小孩们都知道,在家要尽孝,对国要尽忠。对干部来说,当了官了,其背后就有更深一层的责任和使命。“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耿莹说,这是其背后的专属故事。而Country,仅仅是一个单词,背后没有任何意思。

那时候坐板凳,现在坐沙发,用筷子吃饭、喝茶等都是文化。

现在有个比较火的词叫“文化自信”。何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从哪儿来?“对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都不知道,还谈什么文化自信。”耿莹表示,中国的文化自信来自四座宝山。

第一,是文化这座宝山,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从始祖伏羲开始,定了中国的天根道魂。用他们的智慧把人类带进了中原,进入了农耕文明。这才让现在的人不用冒着生命危险去抢,能用从地上长出的植物来保证基本的生存。

第二,是黄帝这座宝山,其给了人们一个祖根,“我们是炎黄子孙。”黄帝继承了伏羲祖师的天根道魂,表示人们离不开自然。自然赋予人们很多需要的东西,同样,人们也给了自然一个很好的生长之地。

第三,是秦始皇这座宝山,这是帝国根。他把我国的疆域从黄河流域扩展到长江流域。制定了什么是国土,什么是疆土,并且统一了疆土,统一了文字,统一了度量衡。

第四,是这座宝山,他给了我们世界根,世界魂,“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可以挺立在世界疆土上。”

现在国家的发展可以用“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来描述,耿莹强调说,“文化要有家国情怀,从国家历史层面来弄清楚文化的来龙去脉。”

谈金融:要有良心

非遗热,吸引了很多社会资本进入。记者问及耿莹的想法时,耿莹说她不懂什么金融,但是从文化角度来看,却可以分析出一二。

就拿“秤”字来说,其背后的含义很深远,“它维系了几千年华夏人的信誉。”从秤的设计来看,一斤是十六两,秤杆上的星星有16颗,其中7颗是北斗,6颗是南斗,还有3颗是福禄寿星。秤盘上盛的是对方需要的物资,另一方是秤锤,是倒着的心,代表着卖家的良心。

为什么是倒着的心呢?“心到了,就问心无愧了。”耿莹解释说,如果卖家少给买家一两,就把福给劫走了,卖家自己心里虽然乐,但心里不惭愧吗?晚上睡得着觉吗?同样,二两三两劫走的分别是禄和寿。“一定要心到,一生才坦坦荡荡。”

对于金融或资本界人士,“要少往钱眼里钻,看看这改革开放30年,丢了些什么。”说到这,耿莹有些激动地说,“文化全都丢了。”钱可以买到一家医院,能买到很多医生,但能I到健康吗?“特别是非遗与金融的结合,更要注意。”

都说国外的文化保留得好,日本天皇是怎么做的呢,他每年给25个传承人补助,让他们坚持做和服、人偶,使其一直传到现在。“这些好的经验我们可以借鉴。”耿莹说,就像当年给农民找出路一样,政府搭桥。非遗里面的资金池可以来自社会,可以来自政府。“一年给一点,让非遗传承人感觉有了靠山,有了动力,慢慢也就发展起来了。”

做金融的人有个特点就是想赚快钱,这在非遗领域是行不通的。“要有水滴石穿的恒心和毅力。”

非遗传承人的责任与使命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家风传承;学校教育;学生品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136-01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部长刘奇葆提出要将家风教育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刘奇葆说,“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润物无声地影响孩子的心灵”。常言说,家风浊,国混乱;家风正,国兴旺。辩证地说明了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的哲理,说明文明家风建设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德育的第一责任在家庭,在家风

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在于新-代的素质,有人说,智育不好是次品,体育不好是废品,德育不好是危险品。而德育的第一责任在家庭,在家风。人的品德没有遗传基因,但父母道德与政治倾向往往影响孩子的一生。父母长辈那里得益越多,接受慷慨无私,乐于奉献,勤奋上进,礼让谦虚之风的熏陶就越深,他的举手投足间就越能透出高雅淡定的风格。品格素养具有的积极意义越多,就越能不断迸发出健康向上的正能量。

案例:八年级学生王某,因不堪邻居家的女孩欺负妹妹动手打了女孩,被女孩的父亲暴打了一顿。儿子挣脱后边跑边喊:“你欺负我、打我,现在我打不过你,这个仇我十年后也要报。”这件事让全家人很生气,都说要为孩子出口气,孩子的父亲却冷静地说:“大孩欺负小孩不对,家长出面欺负孩子也不对,我们再拉人去替孩子报仇,去打人,就更不对。”他讲了人们都爱自己的孩子,看到孩子被打有些过火行为,咱们要理解和谅解。我们不能助长儿子欺负小孩。晚上,王某的父亲和王某到邻居家,检讨对孩子教育不够,不该动手打小妹妹,他们的诚心感动了对方,当面向他们认错。回家后王某的父亲又对儿子进行关心和教育,要他学会宽容和包容,友善待人。父母的言行潜移默化的成了孩子们做人的标杆。

二、家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作为国家的细胞的家庭,家风一刻也不能远离政治。任何道德无不打上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烙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家风必然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来统领。只有这样的家风才能造就社会主义所需要的人才。

有人说,家风不能讲政治,道德也要远离政治,主张学雷锋也要非政治化。这些观点我们是不赞成的,它有悖与党的要求,我们深深懂得家的命运是由国的命运决定的,国的命运是由政治信仰和制度决定的。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风貌,是思想旋律;而每一个家庭又是组成社会的细胞,是社会大家庭精神乐章中的一个个音符。在这个社会大乐章中,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主旋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层面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而这一目标正是通过家风教育和学校共同来实现的。离开了良好的家风的影响,学校教育是很难完成这一任务的。

家风的培养也需要与时俱进。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断被发扬光大,家风也在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含的丰富内涵,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会使当下优良家风的内容得到极大的扩展。

三、家风对学生人格的影响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

众所周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影响一个人人格形成的三个重要方面,其中,家庭教育最为基础,社会教育不可忽视,而学校教育的重要性也有目共睹。中学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要求教师立德树人,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完善的人格教化人,但归根结底,这种言传身教、润物无声的学校教育必须与学生的第一任老师――父母长辈的家庭教育相得益彰,才能联手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的使命。

家长们都希望孩子健康成长,但有的家长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抓家风教育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可以说,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但是却掷地有声,对于孩子成长的心灵都是一种极大的震撼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