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内外证券市场的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证券市场 实证分析 有效性检验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2
一、传统的检验方法
1.随机游走检验
俞乔(1994)、宋颂兴和金伟根(1995)运用随机游走检验的方法验证市场的有效性。俞乔的研究认为沪、深股市不具有弱式有效,而宋颂兴等则认为沪市己经达到弱势有效。然而,吴世农(1996)研究了深沪两市1992年6月至1993年12月20种股票的日收益率,结果表明20种股票日收益率的时间序列不存在显著的系统变动趋势。他认为不能以股价的随机游走性推断出我国股市已达到弱型效率。并且,胡波、宋文力、张宇光(2002)利用随机游动模型,采用了1996年2月12日至2001年7月9日的统一指数数据,对中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进一步研究表明中国证券市场目前还未达到弱态有效,Cumhur Buguk, B. Wade Brorsen(2003)通过对伊斯坦布尔证券交易所的综合、工业和金融指数收盘价格周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个指数序列都符合随机游走,但是非参数检验未能符合随机游走。
2.序列相关检验
李凯、路迹、杨丽琴、张俊国(2000)运用序列相关性和游程检验方法,对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上海股票市场利用上证综合指数周末收盘价(1995-12-22~1999-04-08),深圳股票市场利用深证综合指数周末收盘价(1996-06-07~1999-04-08)。两种方法检验结果表明,两个市场均具有弱有效性。
3.方差比检验
刘剑锋、蒋瑞波(2010)采用方差比方法考察中国证券市场的弱有效性,结果表明,上证指数、深证成指的短期收益率的方差比统计量支持中国证券市场是弱有效市场,但是中长期收益率的方差比统计量不支持中国证券市场是弱有效市场。
Suzanne G.M. Field, Juliana Jetty(2008)在放松对B股的管制后,检验中国市场A股与B股的市场有效性,应用参数和非参数方差比检验方法,以1996-2005年之间370支股票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股比B股市场有效性更强,并且尽管投资者分享的信息质量逐渐提高改善了B股市场有效性,但是中国股票市场还是存在信息不对称。Graham Smith(2008)运用联合方差比检验对非洲11个国家2000年1月到2006年9月之间的股票价格数据进行了随机游走检验,11个国家股票市场都不符合随机走假说。Abdul Haque,Hung-Chun Liu,Fakhar-Un-Nisa(2011)对2000—2010年之间KSE-100指数周数据进行有效性检验,研究表明收益序列不符合正态分布,通过ADF、PP、KPSS、LB和方差比检验拒绝随机游走假说,所以巴基斯坦股票市场未能达到弱有效性。
4.事件研究法
靳云汇、李学(2000)就买壳上市而言,中国证券市场对该信息的反应是过度的,市场不是半强有效的。何德旭、王轶强、王洁(2002)研究表明,监管当局为了加强信息披露和保护投资者利益而新规定的预警披露制度很有实际意义,并且市场反映强烈,其设计具有有效性,我国的股票市场还没有达到半强式有效。
Laurence E. Blase,Laurence E. Blase,Marci Brier,Kendis Brown,Jerry Frederick(1996)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事件为例,研究表明爆炸事件发生当天NASA承包商的股票市场平均回报率出现了显著性的不规则下降,但是任何传导效应仅限于NASA承包商。并且市场能够在事件发生后几天内进行有效的反应。Osman Kilic, M. Kabir Hassan,David Tufte(2000)运用事件研究法检验1994年墨西哥比索危机对美国银行类股票市场回报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美国股票价格能够很快的反映墨西哥比索危机。即市场是有效的。
二、现代检验方法
1.Hurst指数和R/S分析
胡宗义、勋(2001)引进Hurst指数和R/S分析模型并对中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股票市场显然是分形而不是随机游走,股票市场指数一个偏随机过程。
Imen Zgueb Rejichi , Chaker Aloui(2012)通过对中东和北非地区股票市场研究Hurst指数行为随着时间的变化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东和北非地区的股票都具有长期记忆性,市场有效性逐渐提高,进一步研究表明,平均交易成本、市场资本是影响地区之间有效性差异的重要因素。
2.广义普域分析和Kalman滤波的方法
张亦春、周颖刚(2001)运用广义普域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中国股市未达到弱式有效。赵宇(2011)采用Kalman滤波的方法研究沪深股市随时间变化的市场有效性,首先通过构建一鞅的表达式来描述市场有效假说,利用非对称GARCH模型描述收益的波动率,进而利用Kalman滤波来计算波动率与其滞后量系数随时间而变化的关系,从而得出沪深股市随时间而变化的有效性参数。通过研究市场有效性参数与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发现M2与市场有效性参数之间的关系显著,即在沪深股市趋向弱有效性的过程中,M2起了主要推动作用。
3.非线性检验
Kian-Ping Lim(2007)从非线性的视角研究表明美国股票市场有效性是最强的,而阿根廷股票市场有效性是最弱的。Kian-Ping Lim, Robert D. Brooks , Melvin J. Hinich(2008)运用一系列的非线性检验方法对10个亚洲新兴国家的股票市场有效性进行检验,统计结果表明收益序列在剔除线性相关的情况下具有非线性相关。
4.Garch模型和鞅检验
陶庆梅(2005)通过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和GARCH模型对中国证券市场进行有效性实证检验,这两种方法中BP网络的对上证指数的拟合更好,但却无法解释其过程,两种方法都得出相同的结论:拒绝了证券市场弱有效的假设。
Keith Jefferis,Grahaim Smith(2005)运用带有时变参数的GARCH模型对非洲股票市场进行了有效性检验。Graham Smith(2012)运用鞅理论检验了克罗地亚15个欧洲新兴股票市场有效性并且与希腊、葡萄牙和英国三个发达股票市场有效性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土耳其、英国、匈牙利和波兰股票市场有效性最强,而乌克兰、马耳他和爱沙尼亚股票市场有效性最弱。
三、总结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理论角度,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收集和处理了大量数据资料,对证券市场有效性作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由于研究角度、样本选择和变量计算分析方法等不同,他们得出的结论有很大的差异。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股市有效性的检验主要集中于是否弱式有效,从实证支持分析,我国学者自1993年以来开始对中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进行研究,1993年以前的研究数据得出的结论是非市场有效,此后研究大多支持弱式有效,这反映了中国股市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变化,但是也有些学者的研究没有对中国股市弱式有效作肯定或否定的判断。总体来讲,国内学术界对于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研究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1)对于我国股票市场是否具备有效性并没有形成共识。(2)使用的样本数据不具有代表性,表现为:样本时间段短,样本数据少。样本时间为1年、2年、3年或4年不等。有的选取12种股票,有的选取20种股票等。缺乏统一性和代表性。(3)研究采用了多种方法,但是方法是否恰当有待考证。
从国内外学术界比较来看,美国的股票市场有效性最强,基本得到认同。总体来说,随着经济的向前发展,证券市场有效性日趋变强,信息制度逐渐完善。证券市场弱有效性的不同取决于以下因素:(1)地区经济发展程度。(2)证券市场各项制度。(3)地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参考文献:
[1]俞乔.市场有效、周期异常与股价波动[J].经济研究,1994(9).
[2]宋颂兴等.上海故事市场有效实证分析[J].经济学家,1995(5).
[3]吴世农.我国证券市场效率的分析[J].经济研究,1996(4).
[4]胡波,宋文力,张宇光.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7).
[5]Cumhur Buguk, B. Wade Brorsen.Testing weak-form market efficiency: Evidence from the Istanbul Stock Exchange.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2003,(12):579–590
[6]李凯,路迹,杨丽琴,张俊国.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实证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6).
[7]刘剑锋,蒋瑞波.中国证券市场弱有效性检验—来自收益率方法比的证据[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4).
[8]Suzanne G.M. Fifield, Juliana Jetty.Further evidence on the efficiency of the Chinese stock markets: A note.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Finance.2008,(22):351–361
[9]Graham Smith.Liquidity And The Informational Efficiency Of African Stock Markets.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2008,(7):76:2
[10]Xindan Li and Bing Zhang.Has split share structure reform improved the efficiency of the Chinese stock market?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2011,(18):1061–1064
[11]靳云汇,李学.中国证券市场半强态有效性检验—买壳上市分析[J].金融研究,2000(1).
[12]Laurence E.Blase,Laurence E. Blase,Marci Brier,Kendis Brown,Jerry Frederick.Catastrophic Events, Contagion, and Stock Market Efficiency: The Case of The Space Shuttle Challenger.Review of Financcial Economics .1996,5(2):117-129
[13]胡宗义,勋.R/S分析模型与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检验[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2).
[14]张亦春,周颖刚.中国股市弱式有效吗[J].金融研究,2001(4).
[15]赵宇.基于Kalman滤波法的M2对证券市场有效性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10).
大多数国家减免证券交易税的行为与早期传统理论不太相符。Tobin(1984)的研究认为,管理者会为了迎合短期投资者对公司股票进行大量投资的需求,而做出较为短视的、对公司长期发展并没有好处的经营决策。因此,通过增加交易费用抑制短期投资行为,可以使管理者把目光集中到公司的长远发展上。⑥Stiglitz (1989)认为交易费用可以抑制金融市场中噪音交易者⑦的短期投机交易行为,减少过度投机,降低市场的波动性。⑧但是随着金融交易理论的衍生和发展,特别是一系列实证研究的结果改变了各国政府对于证券交易税的看法。从成交量来看,Campbell&Froot(1994)对20个国家的证券交易税和成交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和案例研究,发现一旦交易费用(主要由交易税构成)上升,投资者会选择各种方式避免在本国投资股票,导致本国股票市场的成交量大幅下降,这一研究结果有力地证明了交易费用的变动和证券市场的成交量成反比关系。从波动性来看,早期的实证研究主要支持增加交易费用(Lindgern&Westlund,1990),但由于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受到后来学者们的广泛质疑。Umlauf(1993)利用事件研究方法分别研究了美国和瑞典的证券市场,并最终证明交易费用的变动与市场的波动性呈正相关关系。①此后在芬兰和中国台湾地区市场,其他一些学者利用Umlauf的方法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Swan&Westerholm,2004;Chou&Wang,2006),他们也都提出了减免证券交易税的政策建议。也许是基于上述实证检验的结果,各国政府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减免证券交易税。主要考虑一方面是希望以此提高市场的参与度,让国内外投资者更愿意在本国证券市场投资;另一方面也是相信交易费用的降低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都不会造成本国市场的剧烈波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减少市场波动。
二、股票交易印花税变动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我国自1992年开始对A股市场征收股票交易印花税以来,共调整过8次税率(见表2)。如此频繁的股票交易印花税变动对我国证券市场到底影响几何,我国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史东贤、蒋贤锋(2003)从市场波动性、噪音波动性、股票交易印花税收入和券商佣金收入等方面分析了股票交易印花税调整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结果发现下调股票交易印花税可以使市场波动性和噪音波动性同时下降。②姚涛、杨欣颜(2008)运用回归分析和GARCH模型,对2007年5月30日和2008年4月24日两次股票交易印花税调整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发现股市波动性在股票交易印花税上调后短期内有显著增加,长期有所减弱,而在股票交易印花税下调后变化不太显著。③许赫宁(2007)从法律角度对我国股票交易印花税征收的合法性、征收方式的合理性进行了辩证分析,认为我国政府征收股票交易印花税的行为缺乏法律依据且随意性较高,对股票市场的长期发展和保障投资者的利益都没有好处。④吴昱等(2013)利用2006年11月至2008年8月的股票交易高频数据,实证研究了期间两次股票交易印花税调整对我国股票市场的交易量、买卖价差、价格波动性及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可以增加股票的交易量、降低买卖价差,同时可以抑制股票价格的波动,提高股票价格的有效性。其中,Xi为每个时间区间内的收益率,n为计算周期内的交易天数。结果如图1、图2、图3所示。上述结果显示:第一,无论上调还是降低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在短期内都会引起股市波动,但是2007年5月30日股票交易印花税上调后引起的波动更大;第二,从中长期波动趋势来看,2008年4月和9月降低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后,上证综指的年化波动率呈下降趋势,而2007年5月股票交易印花税上调后,上证综指的年化波动率一直处于高位,且不断上升。这两个结论与前人的研究有些不同之处,但主要发现是相似的,即上调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会造成证券市场大幅波动,从保持市场稳定的角度不支持政府上调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
三、结论
关键词 RQFII 证券市场 人民币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所谓RQFII(RMB 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机制即是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投资者使用境外向境外非居民募集的人民币资金投资于境内的证券市场,又称为境外人民币回流机制。本文在前人相关文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在现阶段建立RQFII的原因以及RQFII的建立对中国证券市场可能起到的积极作用,分析了由于各方面的政策、机制不完善可能造成的RQFII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冲击,进而从完善RQFII机制、消除RQFII的不利影响和进一步发挥RQFII对中国证券市场的有利作用等方面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二、建立RQFII的主要目的
RQFII是QFII(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创新,被市场称为“小QFII”。建立RQFII是在我国进一步推进金融领域的改革开放的背景下进行的,既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建设香港离岸中心的关键一步,也是推动国内证券市场的改革开放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RQFII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步骤。
从国内外的经济形势来看,人民币国际化越显紧迫。中国的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而外贸依存度自03年后基本保持在50%以上,2011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已达到3.64万亿美元。作为全球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中国国际贸易规模的不过扩大使得非居民对人民币的需求也不过增加,人民在境外的流动性也不断增强。另外中国国际贸易额巨大,却使用美元计价,造成我国的巨额外汇储备,这一方面加剧了国内的通货膨胀,另一方面持有美元资产使我国外汇储备面临巨额损失的风险。特别是自“次贷危机”以来,美国实行量化宽松使得美元贬值,美国国家信用风险提升,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在长期而言越来越不利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RQFII是中央支持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的重大举措。
根据香港金融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截止2011年底,中国香港人民币客户存款约5890亿元,人民币现汇日交易量为15亿美元,占全球人民币现汇日交易量的56%,而贸易结算量接近2万亿元人民币。但香港也面临着其他全球金融中心的竞争。如2011年,伦敦银行同业及客户人民币存款达1090亿元,人民币现汇日交易量达6.8亿美元,相当于海外离岸市场人民币日交易量的26%。此外新加坡、台湾、东京等地区也力争开展人民币业务也成为下一个人民币离岸中心。
资金投资于内地的证券市场,这意味着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币资金必须通过香港的金融体系才能进入内地的证券市场,这将使香港成为人民币资金的聚集地。目前香港的人民币存款量约5890亿元,由于RQFII的建立必将吸引大量的人民币资金停留在香港,以寻找投资于内地证券市场的机会,可以预见香港的人民币存款量、日交易量都将大幅增加。
(三)RQFII将进一步推动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
证券市场国际化是我国证券市场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特别是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我国证券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步伐不断加快。加快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有利于引进更多的境外资金支持国内经济增长,也有利于拓展居民、企业的投资渠道,企业和投资者规避国际金融交易中的汇率风险提供有效的交易市场,从而降低我国金融体系的整体风险。1992年,我国允许外国居民使用外汇投资于中国B股市场,而RQFII建立后,非居民可以使用海外募集的人民币资金直接投资于内地的证券市场。
三、建议与对策
RQFII作用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既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同时也可能产生众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何充分发挥RQFII对内地证券市场的积极作用,规避由于RQFII的局限性和内地证券市场的不完善所造成的消极影响,不断完善RQFII机制,是当前理论研究以及实践探索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RQFII自身的局限性以及RQFII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逐步扩大RQFII的额度。
现在试点的RQFII投资额度相对整个市场的规模还是过少,要发挥RQFII对整个内地证券市场的积极作用,RQFII的规模还需不断的扩大。但是RQFII额度的增加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扩大,不断调整,以免RQFII的带来的巨额人民币资金对内地证券造成冲击。
以台湾地区为例,我国台湾地区的QFII启动于1991年,初始额度为25亿美元。1993年我国台湾地区的QFII投资额度增加到50亿美元,经过一年的制度调整和市场适应,1994年投资额度增加到75亿美元,最终于1995年取消总额度限制。
(二)建立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理性的股票市场。
RQFII能否发挥作用最终取决于内地市场的投资价值。要发挥RQFII的作用,并防止内地证券市场资金流失,必须建立性合理、理性的价值投资市场。
要建立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股票市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我国股票市场走向理性和成熟:(1)建立完善的退市制度,实行上市企业摘牌制度,清除不良上市企业。(2)改革股票发行的核准制度,建立市场调节为基础的注册制。
(三)建立更为灵活的汇率机制和货币政策。
RQFII的建立客观上增加了资本的流动性,因此通过扩大汇率波动的合理区间,实施更为灵活的货币政策,可以有效的控制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过快、货币政策效果被削弱等问题。
证券市场国际化是指以证券为媒介的国际间资本流动,即证券发行、证券交易、证券投资超越一国的界限,实现国际间的自由化,原来一国性的证券市场变成了国际性的证券市场。世界各主要证券市场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国际化趋势,这主要表现为世界各大证券交易所已拥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上市公司、各国竞相建立创业板市场、各国证券交易所寻求大联盟。2000年,纳斯达克上市的4829家公司中有429家外国公司;纽约交易所上市的2592家公司中有405家外国公司;伦敦交易所上市的外国公司占全部上市公司的20%,外国公司的市值占全部上市公司市值的66%;其他市场外国公司的比例分别为阿姆斯特丹40%,布鲁塞尔42%,瑞士42%,新西兰34%。欧洲的巴黎、阿姆斯特丹、布鲁塞尔三大交易所一直在寻求结盟;伦敦、法兰克福、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也在探讨合并;纳斯达克近年来一直在尝试将其市场延伸至日本东京和香港;新加坡证交所与美国证交所的合作也在拟议之中。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开放,我国证券市场也逐步国际化,这使得我国证券市场与国际证券市场的关联程度提高,相互影响更加明显。中国加入WTO以后,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步伐必将进一步加快。面对这一新的发展趋势,我们要认真研究,针对当前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现状,制订全面合理的步骤与对策,最终实现我国证券市场的真正开放与发展。
一、证券市场国际化使中国证券市场
与国际证券市场关联程度提高
从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况来看,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的生产、贸易、市场等各方面都参与了国际分工,同时也带动了筹资和投资的国际化。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组织形式,为了获取国际比较利益而进行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融资,对证券市场国际化也提出了直接的要求。此外,资产选择理论在国际范围内的应用、宽松的金融市场环境、金融创新与投资工具的加速发展、会计制度的规范与统一、科学技术与证券交易技术的迅猛发展,都是证券市场国际化的重要原因。
从我国经济具体情况来看,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实行了更为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经济发展速度令世人瞩目。我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者,他们不仅希望通过直接投资的形式参与我国的经济建设,而且还希望通过证券市场来进行更深入、广泛。灵活的投资。我国的上市公司和新兴企业,也希望到海外证券市场筹资、投资,积极参与国际发展与竞争。因此,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必将进一步发展。就当前情况来看,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已经对中国证券市场产生明显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中国证券市场与国际证券市场的关联稷度日益提高。我国证券市场和国际证券市场在整体市场走势、产业结构发展方面都表现了明显的关联性,国际证券市场的发展态势日益成为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走向的重要背景和参考因素之一。
1.整体市场走势头联
证券市场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它一方面表明宏观经济走向决定股市,另一方面表明证券是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能够提前反映经济周期的变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变化都会在证券市场上显现,而各国经济贸易的关联性使得国际化的各国证券市场整体市场走势互相关联,相互影响。发达国家证券市场的走势尤其是作为世界经济火车头——美国证券市场的走势,对世界各国的证券市场尤其是开放度高的证券市场的走势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美国纽约证券市场的道琼斯指数、NASDAQ指数已经成为对各国证券市场走势预期的重要指标。经济全球化使得证券市场波动性的溢出效应即市场价格上的波动性从美国证券市场传递到其他国家的证券市场越来越明显。美国的经济运行状况、其采取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各方面都会或多或少的引起国际证券市场的波动,由于全球信息的快速传播,这种影响越来越直接,中国的证券市场同样也会因此受到影响。此外,中国证券市场还会受到亚洲各邻国和香港地区等与我国经济关系紧密的证券市场影响。
2.产业结构发展关联
人类进步的不同时期都伴随着不同产业的迅猛发展。我们已经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发展到现在以信息产业、生命科学等高新技术产业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主要动力的知识经济时代。这些知识密集型的新兴产业代表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未来经济发展方向,是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它们的蓬勃发展带动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经济、科技最先进的国家,其证券市场上不同产业的发展和调整反映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投资理念对整个世界范围内产业兴衰的理解。美国的NASDAQ市场就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证券市场,高新技术企业的良好发展前景和投资回报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关联性使得各国证券市场中高新技术企业的比重越来越大,高科技板块的发展异军突起。最近,NASDAQ市场的下挫直接影响了我国高科技企业在中国证券市场和海外上市的表现,产业结构发展的关联性十分明显。
二、中国证券而场国际化的现状
从一国的角度来看,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外国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以及国际性金融机构在本国的证券发行和本国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以及国际性金融机构在外国的证券发行,这是国际证券筹资;二是外国投资者对本国的证券投资和本国投资者对外国的证券投资,这是国际证券投资;三是一国法律对外国证券业经营者(包括证券的发行者、投资者、中介机构)进出本国证券业自由化的规定和本国证券业经营者向外国发展,这是证券商及其业务的国际化。一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初期,可能更注重证券市场筹资功能突破国界,但从国际化程度高的证券市场看,则更倾向于筹资主体和投资主体的国际化。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主要体现在国际证券筹资上。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步伐是于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对外发行国际债券开始的。1991年底第一只B股——上海电真空B股发行上市,这是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重大步骤。截至2001年2月9日,我国B股上市公司有114家。此外,我国还发行了H股、红筹股、N股和ADS(美国存托凭证)、国际债务,吸引了大量国际资金。但是,从国际证券投资来看,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很低。一方面,中国证券市场的主体A股市场不对外国投资者开放,外国投资者只能进入B股市场,B股市场规模小、流动性差、信息披露工作不到位,目前,B股市值仅为A股2.8%左右,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外国投资者的投资兴趣。另一方面,国内投资者不能直接投资国外证券市场,我国券商规模小、竞争力差,到国外设立分支机构的也只是少数。所以,国内外投资者的投资范围受到极大的限制,中国证券市场远远未达到投资主体的国际化。
我国即将加入WTO,WTO对证券业的市场准入原则、国民待遇原则、以及透明度原则都作了相应的规定。按照这些原则,中国加入WTO以后,允许外资少量持股(起初为对33%,三年后增加到49%)的中外合资基金管理
公司从事基金管理业务,享受与国内基金管理公司相同待遇;当国内证券商业务范围扩大时,中外合资证券商亦可享有相同待遇:外资少量持股(33%)的中外合资证券商将可承销国内证券发行,承销并交易以外币计价的有价证券。
面对我国证券市场目前发展的状况以及加入WTO后将面对的市场要求,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快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步伐,逐步缩小证券市场国际化程度的差距,使证券市场同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相适应。
三、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障得
中国证券市场走向国际化的现实障碍具体表现为:
1.我国证券市场规模偏小
从纵向看,中国证券市场扩张较快,但从横向看,中国证券市场的规模和融资水平却还处于较低水平,难以抵御国际化的风险。(1)上市公司数量少。1994年,世界范围内拥有500家上市公司以上的国家和地区达14个,其中,拥有1000家上市公司以上的国家达7个(具体情况是:美国7770家,印度7000家,日本2205家,英国2070家,加拿大1185家,澳大利亚1144家,捷克1024家)。中国1994年只有291家,列世界第22位。直到1999年底,中国才超过1000家。(2)上市公司规模小。1994年,世界各国上市公司平均规模就达到了较高水平。例如,日本、瑞士、瑞典、德国、法国、荷兰、意大利、美国分别为16.8、11.9、11.4、11.3、9.88.9.6.5亿美元。中国仅为1.5亿美元,列世界第36位。中国上市公司规模这些年虽有迅速扩大之势,但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准。(3)资本证券化水平较低。评判证券市场规模的重要指标资本证券化率:证券市场市值总价/国内生产总值(GDP),而我国证券市场市值占GDP的比重不但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其他新型市场。1999年底,中国上市公司股票市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为31.5%;若以流通股市值计算,其比例仅为10%。而在1997年,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股票市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就接近或超过100%,例如,美国为147%,英国为156%,加拿大为106%,香港为150%,日本为53%,德国为39%。
2.证券市场结构性缺陷突出
我国的证券市场缺陷主要表现在股权结构不合理。我国证券市场不是依靠投资对象的权利与义务划分为普通股和优先股,而是按投资主体的身份划分为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等。在上市公司中,能够流通的股本平均只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26%左右,有74%左右的国家股、法人股、内部职工股和国家股、法人股转配的部分不能流通,而且在可流通股的投资者中,个人投资者占绝大部分,机构投资者只是极少部分。同一企业根据其发行股票的对象、地点不同,又分为A股、B股、H股、N股,不仅A、B股市场相分离,作为我国股票市场主体的A股市场不允许外国投资者进入,也不允许外国的公司来中国上市,而且B股市场也不统一,上海和深圳的B股市场分别用美元和港币交易。这种结构性的缺陷扭曲了证券的变现机制、市场评价机制和资本运营机制,使得我国证券市场高投机性、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无法成为真正的开放市场。
3.金融管制较严,人民币没有实现自由兑换
证券市场国际化是以证券为媒介的国际间流动,必然会受到货币兑换制度和出入境制度的影响。我国现阶段实行较严的金融管制,汇率决定机制没有完全市场化,投资者参与投资的证券资产流动性和收益性无法保证,这在很大的程度上排斥了国际证券资本。此外,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还造成A、B股市场分离。
4.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不够规范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历史较短,其法律架构和监管制度与国际证券市场存在较大的差距。市场的规范化和透明度不够,仍然存在许多非市场化的操作,行政干预色彩还很浓厚。而且,中国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不够充分有效、及时,会计制度没有完全按照国际化的标准统一。
四、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战略选择
证券市场的国际化给中国证券市场不仅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外资进入,将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拓宽融资渠道,大大缓解证券市场发展中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为企业上市提供更大的机会;新的技术、经验、管理方法及新的金融产品和经营理念也随着开放被引进,我国证券机构也可抓住机遇开拓国际证券市场。开放带来了竞争,这对证券公司、上市公司、证券监督管理部门都将是一个促进和提高。引入外资券商及投资者,从业者的多元化和平等竞争,将促使证券市场有序健康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证券市场国际化也可能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一些功能齐全、信誉优良、实力雄厚、手段先进的外资证券公司的进入,证券市场份额争夺将日趋激烈,上市公司也将受到巨大冲击,而且由于新兴市场国家资源和资金相对贫乏,技术相对落后,很容易遭受国际投机资本的冲击。因此,面对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历史趋势时,我们要制订合理的战略选择。
1.循序渐进的逐步推进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进程
根据中国证券市场的现实情况,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既要促进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又要保证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分阶段实施。我们可以借鉴韩国、印度、台湾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以B股市场为起点,分阶段、按比例将外资引入股市,逐步实现A、B股的合并,推进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渐进式发展。我们可以从有限度的开放阶段逐步推进,直到全面开放阶段,实现中国证券市场的真正国际化。
2.扩大市场规模,按照国际惯例规范证券市场
大力发展国内证券市场,努力扩大市场规模,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这是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基础,也是提高中国证券市场抵御国际资本冲击能力的重要保证。证券市场规范化是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对证券市场的法律、会计准则、上市公司进行改革和调整,规范证券发行和证券交易市场,逐步向WTO准则靠拢,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者。
证券市场国际化是指以证券为媒介的国际间资本流动,即证券发行、证券交易、证券投资超越一国的界限,实现国际间的自由化,原来一国性的证券市场变成了国际性的证券市场。世界各主要证券市场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国际化趋势,这主要表现为世界各大证券交易所已拥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上市公司、各国竞相建立创业板市场、各国证券交易所寻求大联盟。2000年,纳斯达克上市的4829家公司中有429家外国公司;纽约交易所上市的2592家公司中有405家外国公司;伦敦交易所上市的外国公司占全部上市公司的20%,外国公司的市值占全部上市公司市值的66%;其他市场外国公司的比例分别为阿姆斯特丹40%,布鲁塞尔 42%,瑞士42%,新西兰34%。欧洲的巴黎、阿姆斯特丹、布鲁塞尔三大交易所一直在寻求结盟;伦敦、法兰克福、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也在探讨合并;纳斯达克近年来一直在尝试将其市场延伸至日本东京和香港;新加坡证交所与美国证交所的合作也在拟议之中。随着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与开放,我国证券市场也逐步国际化,这使得我国证券市场与国际证券市场的关联程度提高,相互更加明显。中国加入WTO以后,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步伐必将进一步加快。面对这一新的发展趋势,我们要认真,针对当前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现状,制订全面合理的步骤与对策,最终实现我国证券市场的真正开放与发展。
一、证券市场国际化使中国证券市场
与国际证券市场关联程度提高
从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况来看,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的生产、贸易、市场等各方面都参与了国际分工,同时也带动了筹资和投资的国际化。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组织形式,为了获取国际比较利益而进行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融资,对证券市场国际化也提出了直接的要求。此外,资产选择在国际范围内的、宽松的市场环境、金融创新与投资工具的加速发展、制度的规范与统一、技术与证券交易技术的迅猛发展,都是证券市场国际化的重要原因。
从我国经济具体情况来看,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实行了更为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经济发展速度令世人瞩目。我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者,他们不仅希望通过直接投资的形式参与我国的经济建设,而且还希望通过证券市场来进行更深入、广泛。灵活的投资。我国的上市公司和新兴,也希望到海外证券市场筹资、投资,积极参与国际发展与竞争。因此,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必将进一步发展。就当前情况来看,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已经对中国证券市场产生明显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中国证券市场与国际证券市场的关联稷度日益提高。我国证券市场和国际证券市场在整体市场走势、产业结构发展方面都表现了明显的关联性,国际证券市场的发展态势日益成为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走向的重要背景和因素之一。
1.整体市场走势头联
证券市场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它一方面表明宏观经济走向决定股市,另一方面表明证券是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能够提前反映经济周期的变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变化都会在证券市场上显现,而各国经济贸易的关联性使得国际化的各国证券市场整体市场走势互相关联,相互影响。发达国家证券市场的走势尤其是作为世界经济火车头——美国证券市场的走势,对世界各国的证券市场尤其是开放度高的证券市场的走势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美国纽约证券市场的道琼斯指数、NASDAQ指数已经成为对各国证券市场走势预期的重要指标。经济全球化使得证券市场波动性的溢出效应即市场价格上的波动性从美国证券市场传递到其他国家的证券市场越来越明显。美国的经济运行状况、其采取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各方面都会或多或少的引起国际证券市场的波动,由于全球信息的快速传播,这种影响越来越直接,中国的证券市场同样也会因此受到影响。此外,中国证券市场还会受到亚洲各邻国和香港地区等与我国经济关系紧密的证券市场影响。
2.产业结构发展关联
人类进步的不同时期都伴随着不同产业的迅猛发展。我们已经从农业经济、经济发展到现在以信息产业、生命科学等高新技术产业为进步、经济发展主要动力的知识经济。这些知识密集型的新兴产业代表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未来经济发展方向,是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它们的蓬勃发展带动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经济、最先进的国家,其证券市场上不同产业的发展和调整反映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投资理念对整个世界范围内产业兴衰的理解。美国的NASDAQ市场就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证券市场,高新技术企业的良好发展前景和投资回报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关联性使得各国证券市场中高新技术企业的比重越来越大,高科技板块的发展异军突起。最近,NASDAQ市场的下挫直接影响了我国高科技企业在中国证券市场和海外上市的表现,产业结构发展的关联性十分明显。
二、中国证券而场国际化的现状
从一国的角度来看,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外国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以及国际性金融机构在本国的证券发行和本国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以及国际性金融机构在外国的证券发行,这是国际证券筹资;二是外国投资者对本国的证券投资和本国投资者对外国的证券投资,这是国际证券投资;三是一国对外国证券业经营者(包括证券的发行者、投资者、中介机构)进出本国证券业自由化的规定和本国证券业经营者向外国发展,这是证券商及其业务的国际化。一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初期,可能更注重证券市场筹资功能突破国界,但从国际化程度高的证券市场看,则更倾向于筹资主体和投资主体的国际化。,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主要体现在国际证券筹资上。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步伐是于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对外发行国际债券开始的。1991年底第一只B股——上海电真空B股发行上市,这是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重大步骤。截至2001年2月9日,我国B股上市公司有114家。此外,我国还发行了H股、红筹股、N股和ADS(美国存托凭证)、国际债务,吸引了大量国际资金。但是,从国际证券投资来看,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很低。一方面,中国证券市场的主体A股市场不对外国投资者开放,外国投资者只能进入B股市场,B股市场规模小、流动性差、信息披露工作不到位,目前,B股市值仅为A股2.8%左右,这些严重影响外国投资者的投资兴趣。另一方面,国内投资者不能直接投资国外证券市场,我国券商规模小、竞争力差,到国外设立分支机构的也只是少数。所以,国内外投资者的投资范围受到极大的限制,中国证券市场远远未达到投资主体的国际化。
我国即将加入WTO,WTO对证券业的市场准入原则、国民待遇原则、以及透明度原则都作了相应的规定。按照这些原则,中国加入WTO以后,允许外资少量持股(起初为对33%,三年后增加到 49%)的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从事基金管理业务,享受与国内基金管理公司相同待遇;当国内证券商业务范围扩大时,中外合资证券商亦可享有相同待遇:外资少量持股(33%)的中外合资证券商将可承销国内证券发行,承销并交易以外币计价的有价证券。
面对我国证券市场目前发展的状况以及加入WTO后将面对的市场要求,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快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步伐,逐步缩小证券市场国际化程度的差距,使证券市场同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相适应。
三、证券市场国际化的障得
中国证券市场走向国际化的现实障碍具体表现为:
1.我国证券市场规模偏小
从纵向看,中国证券市场扩张较快,但从横向看,中国证券市场的规模和融资水平却还处于较低水平,难以抵御国际化的风险。(1)上市公司数量少。1994 年,世界范围内拥有500家上市公司以上的国家和地区达14个,其中,拥有1000家上市公司以上的国家达7个(具体情况是:美国7770家,印度 7000家,日本2205家,英国2070家,加拿大1185家,澳大利亚1144家,捷克1024家)。中国1994年只有291家,列世界第22位。直到1999年底,中国才超过1000家。(2)上市公司规模小。1994年,世界各国上市公司平均规模就达到了较高水平。例如,日本、瑞士、瑞典、德国、法国、荷兰、意大利、美国分别为16.8、11.9、11.4、11.3、9.88.9.6.5亿美元。中国仅为1.5亿美元,列世界第36位。中国上市公司规模这些年虽有迅速扩大之势,但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准。(3)资本证券化水平较低。评判证券市场规模的重要指标资本证券化率:证券市场市值总价/国内生产总值(GDP),而我国证券市场市值占GDP的比重不但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其他新型市场。1999年底,中国上市公司股票市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为31.5%;若以流通股市值,其比例仅为10%。而在1997年,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股票市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就接近或超过100%,例如,美国为147%,英国为156%,加拿大为106%,香港为150%,日本为53%,德国为39%。
2.证券市场结构性缺陷突出
我国的证券市场缺陷主要表现在股权结构不合理。我国证券市场不是依靠投资对象的权利与义务划分为普通股和优先股,而是按投资主体的身份划分为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等。在上市公司中,能够流通的股本平均只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26%左右,有74%左右的国家股、法人股、内部职工股和国家股、法人股转配的部分不能流通,而且在可流通股的投资者中,个人投资者占绝大部分,机构投资者只是极少部分。同一根据其发行股票的对象、地点不同,又分为A股、B股、H 股、N股,不仅A、B股市场相分离,作为我国股票市场主体的A股市场不允许外国投资者进入,也不允许外国的公司来中国上市,而且B股市场也不统一,上海和深圳的B股市场分别用美元和港币交易。这种结构性的缺陷扭曲了证券的变现机制、市场评价机制和资本运营机制,使得我国证券市场高投机性、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无法成为真正的开放市场。
3.管制较严,人民币没有实现自由兑换
证券市场国际化是以证券为媒介的国际间流动,必然会受到货币兑换制度和出入境制度的。我国现阶段实行较严的金融管制,汇率决定机制没有完全市场化,投资者参与投资的证券资产流动性和收益性无法保证,这在很大的程度上排斥了国际证券资本。此外,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还造成A、B股市场分离。
4.中国证券市场的不够规范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较短,其架构和监管制度与国际证券市场存在较大的差距。市场的规范化和透明度不够,仍然存在许多非市场化的操作,行政干预色彩还很浓厚。而且,中国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不够充分有效、及时,制度没有完全按照国际化的标准统一。
四、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战略选择
证券市场的国际化给中国证券市场不仅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外资进入,将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拓宽融资渠道,大大缓解证券市场发展中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为企业上市提供更大的机会;新的技术、经验、管理及新的金融产品和经营理念也随着开放被引进,我国证券机构也可抓住机遇开拓国际证券市场。开放带来了竞争,这对证券公司、上市公司、证券监督管理部门都将是一个促进和提高。引入外资券商及投资者,从业者的多元化和平等竞争,将促使证券市场有序健康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证券市场国际化也可能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一些功能齐全、信誉优良、实力雄厚、手段先进的外资证券公司的进入,证券市场份额争夺将日趋激烈,上市公司也将受到巨大冲击,而且由于新兴市场国家资源和资金相对贫乏,技术相对落后,很容易遭受国际投机资本的冲击。因此,面对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历史趋势时,我们要制订合理的战略选择。
1.循序渐进的逐步推进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进程
根据中国证券市场的现实情况,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既要促进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又要保证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分阶段实施。我们可以借鉴韩国、印度、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以B股市场为起点,分阶段、按比例将外资引入股市,逐步实现A、B股的合并,推进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渐进式发展。我们可以从有限度的开放阶段逐步推进,直到全面开放阶段,实现中国证券市场的真正国际化。
2.扩大市场规模,按照国际惯例规范证券市场
大力发展国内证券市场,努力扩大市场规模,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这是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基础,也是提高中国证券市场抵御国际资本冲击能力的重要保证。证券市场规范化是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对证券市场的法律、会计准则、上市公司进行改革和调整,规范证券发行和证券交易市场,逐步向WTO准则靠拢,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