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程序教学的主要原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斯金纳程序教学的主要原则有五条。一是积极反应原则。一个程序教学过程,必须使学习者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学习的状态。也就是说,在教学中使学生做出一个反应,然后给予强化或奖励,以巩固这个反应,并促使学习者作进一步反应。二是即时反馈原则。程序教学特别强调即时反馈,即让学习者立即知道自己的答案正确,这是树立信心、保持行为的有效措施。一个学习者对第一步(学习的前一个问题)能做出正确的反应(回答),便立即呈示第一步(第一个问题),这种呈现本身便是一种反馈:告诉学习者,你已经掌握了第一步,可以展开第二步的学习了。三是小步子原则。程序教学所呈示的教材被分解成一步一步,前一步的学习为后一步的学习作铺垫,后一步学习在前一步学习后进行。由于两个步子之间的难度相差较小,所以学习者的学习很容易得到成功,并建立起自信。四是低错误率原则。程序教学的设计要按照教材内部的逻辑程序,既要保证学习者在学习中把错误率减少到最低限度,又要合理地设计教材,使每一个问题(每一小步)都能体现教材的逻辑价值。五是自定步调原则。程序教学允许学习者按个体自己的情况来确定掌握材料的速度。这与传统教学中一般以“中等”水平的学习者为参照点的教学法不同,传统教学法使掌握快的学习者学习能力被拖住,而学习慢的学习者又跟不上,致使学习者之间学习水平差距放大。程序教学法相对“合理”,每个学习者可以按最适合自己的速度进行学习。由于有自己的思考时间,学习较容易成功。
近年来,许多幼儿园在幼儿语言教学中使用程序教学法,希冀通过强化理论为支撑的教学法帮助和引导幼儿迅速掌握语言。不过在具体运用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难题,比如适龄入学幼儿因为年龄较小,认知能力较低,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以感性认识和机械记忆为主,未能充分融入教学情境。此外,幼儿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发散能力不足,也导致程序教学法在运用时效果大打折扣。一部分老师尝试“填鸭式”教学法,通过大量的机械输入向幼儿传输字、词、简单语句等内容,不仅不能提高幼儿的语言储备,反而降低了幼儿对语言的兴趣。对于教学中出现的此类难题,本文试图运用斯金纳强化理论进行阐释并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法。
二、强化理论在幼儿语言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1.营造浓厚有趣的语言环境加强幼儿自我强化意识
幼儿语言习得的过程不是孤立的,是与老师、家庭、学校、大自然等多方环境共同作用和影响的互动过程。语言的发展促进了幼儿认知能力的提升,认知能力与语言习得相辅相成,认知范围的扩大,丰富了幼儿的语言内容。因此,发展幼儿语言能力应与认知能力发展相结合,为幼儿创设必要的条件和生活内容,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认识世界,让幼儿在直接感知中丰富知识和发展语言,实现自我强化。教师在指导幼儿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孩子们按顺序翻阅,学习仔细观察画面细节,理解故事人物、情节,并逐渐将听到的语句、词与书上的印刷符号对应。教师还应经常鼓励幼儿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述作品,并学会评价别人的讲述。在此过程中,幼儿养成了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并锻炼了初步的阅读技能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早期阅读在幼儿语言发展过程中有着独特的价值。
2.把握幼儿认知规律进行循序渐进地启发引导
斯金纳提倡的强化理论核心之一,即学习目标的达成是循序渐进的。在教学中根据迁移原理,结合每阶段教学的重难点和共同点迁移式地强化知识。语言的功用在于交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必须加强语言训练。词是语言的基础,幼儿掌握多少词,理解词的深浅程度,直接影响着语言表达质量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幼儿期是掌握词汇最迅速的时期,但幼儿的思维是具象的,知识储备不足,理解上存在很多障碍。针对幼儿这一特点,我们需借助一些直观形象的教具、玩具和主题鲜明的环境创设,开展丰富有趣的游戏活动,通过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丰富幼儿的词汇,帮助幼儿理解词义。此外,教师必须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提高幼儿口语听说能力,如开展故事讲演、趣味问答、观看影视作品等,帮助幼儿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平时就要求幼儿复述故事,并尽量为幼儿提供口语表达机会。总之,我们身边存在很多教育契机,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并充分利用,就会使幼儿受益颇丰。
3.运用合适的强化措施保持幼儿学习语言的积极性
斯金纳的“反应―强化”重在强化这一环节,因此活动组织中教师要采取正确的强化方式。汉语拼音是抽象的表音符号,学起来枯燥无味,这种“小学化”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很容易使幼儿产生厌学和畏难情绪,因此,在以游戏为主的活动组织中,教师必须采取不同的强化措施。首先考虑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幼儿的趣味性、主动性、积极性。幼儿在园的语言习得归结于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幼儿学习语言的途径主要是听、说、跟读等,但这些不足以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我们应在教育活动中,不仅为幼儿提供模仿的环境,还应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欲望,让幼儿敢说能说会说。鼓励他们去构想不同的答案,语言内容也就新颖、奇特,表达生动,进而促使幼儿的思维活动呈现多向性、独特性、变通性,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斯金纳强化理论;学习积极性;激励;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0-0295-02
引言
斯金纳强化理论自产生之日起,就开始对管理实践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但如何真正把斯金纳强化理论艺术化地应用于小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励,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老师面临的一个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本文在介绍斯金纳强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践,探索运用斯金纳强化理论激励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程序方法和艺术手段。
一、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B.F.斯金纳,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和新行为主义教育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强化”是斯金纳从巴甫洛夫那里借用来的一个概念,但是内涵发生了变化,在他的理论体系中,强化是主要的自变量,他认为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就是因为强化的作用,对强化的控制就是对行为的控制。因此,强化理论是斯金纳学习理论中最重要的部分和基础。
1.按照强化物的性质。斯金纳根据强化物的性质,把强化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阳性强化和阴性强化或正强化和负强化)。积极强化是指由于某一刺激物在个体做出某种反应(行为)后出现,从而增强了该行为(反应)发生的概率,该刺激物称为积极强化物。消极强化是指由于某一刺激物在个体作出某种反应(行为)后而予以排除,从而增强了该行为发生的概率,该刺激物称为消极强化物。
2.人类行为受强化影响的程度。斯金纳根据人类行为受强化影响的程度,把强化分为一级强化和二级强化。一级强化是指满足人和动物生存、繁衍等基本生理需要的强化。二级强化是指任何一个中性刺激如果与一级强化物反复联合,它就能获得自身的强化性质。
3.根据行为和强化的间隔时间。斯金纳和同事们在研究什么条件下强化能发挥最佳作用时,根据行为发生与强化物出现间隔的时间,把强化分为连续式强化(也称即时强化)和间隔式强化(也称延缓强化)。连续式强化是指对每一次或每一阶段的正确反应予以强化,就是说当个体作出一次或一段时间的正确反应后,强化物即时到来或撤去。间隔式强化是指行为发生与强化物的出现或撤去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或按比率出现或撤去。
二、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励技巧
(一)提高小学生学习积极性,要恰当地运用程序教学法
教师要做好强化的最有效的安排,即教师要把非常复杂的行为模式逐渐精致地做成小的单位或步骤,也就是把教学目标进行具体分解,确定每个步骤所保持行为的强度,以使强化的效果能提高到最大限度。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基本思想是对小学生的正确学习效果必须给予及时的强化,以鼓励小学生继续进行学习。编制程序学习的流程,一般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积极反应原则。一个程序教学过程,必须使小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学习的状态。也就是说,在教学中使小学生产生一个反应,然后给予强化或奖励,以巩固这个反应,并促使学习者作进一步反应。
2.小步子原则。程序教学所呈示的教材是被分解成一步一步的,前一步的学习为后一步的学习作铺垫,后一步学习在前一步学习后进行。由于两个步子之间的难度相差很小,所以学习者的学习很容易得到成功,并建立起自信。
3.即时反馈原则。程序教学特别强调即时反馈,即让小学生立即知道自己的答案正确,这是树立信心、保持行为的有效措施。一个小学生对第一步(学习的前一个问题)能做出正确的反应(回答),便可立即呈示第二步(第二个问题),这种呈示本身便是一种反馈:告诉小学生,你已经掌握了第一步,可以展开第二步的学习了。
4.自定步调原则。程序教学允许学习者按各人自己的情况来确定掌握材料的速度。这与传统教学在课堂传授中一般以“中等”水平的学习者为参照点的教学法不同,传统教学法使掌握快的小学生被拖住,而学习慢的小学生又跟不上,致使班级小学生之间学习水平差距越来越大。程序教学法相对显得比较“合理”,每个小学生可以按自己最适宜的速度进行学习。由于有自己的思考时机,学习较容易成功。
5.低错误率原则。程序教学的设计要按照教材内部的逻辑程序,既要保证学习者在学习中把错误率减少到最低限度,又要合理地设计教材,使每一个问题(每一小步)都能体现教材的逻辑价值。
结合斯金纳的强化理论,通过有效运用教学程序法,使得老师授课的方式方法以及进度安排更加符合记忆及理解规律,也能够有效刺激小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在教育中灵活运用正强化和负强化
1.积极强化的应用。教学是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恰当运用强化理论。首先,教师要针对班上不同的小学生提供不同的强化物系列。教师要注意观察和了解小学生对什么强化物感兴趣,可以事先侧面了解小学生各种情况。其次,老师需要在课堂上不失时机地灵活运用各种强化手段。“鼓励”是经常运用的一种强化手段,比如小学生做的好的话,老师就可以给予其赞许的目光和微笑的面容。同时教师也可以用抚摸小学生的头、轻抚小学生的肩膀等肢体语言表示对小学生的赏识与赞许。老师的这些做法可以使小学生得到极大的鼓励,容易在今后做出相应的积极行为;老师也可以把分数作为强化物,如把平时作业成绩算入最后总评成绩,这样会强化小学生平时做作业的认真态度;奖品的发放也是极有效的强化物,它的适时运用也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力。强化理论在教学中有多种多样的用途,因此,教师要合理地应用,以促使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积极的奖励方式有助于孩子良好行为的养成。物质奖励是对小学生的积极行为进行强化的常用方式,这种奖励的初衷是好的,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过于依赖物质奖励有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教师在运用过程中要把握一个“度”。在对小学生进行强化的时候,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小学生的年龄差异、性别差异采取不同的强化方式。同时也要谨记,积极强化要恰到好处,否则就会过犹不及。
2.消极强化的应用。在学校教育中,在塑造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不仅要采用积极强化,也要适当地对孩子进行消极强化。当小学生出现错误的行为时,如打架、骂人、不按时完成作业等情况,老师就要对小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并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使影响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行为尽量减少。例如,邻居家里有一个孩子,家长为了孩子买了电脑,孩子可以想上网就上网。但是孩子又是小学还没毕业,不能很好把握上网和学习的时间,导致学习严重下滑,我告诉家长,以上网作为惩罚的刺激物,只有当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或者只有孩子完成作业后才可以上一会网,否则无论如何都不让他上网。坚持一段时间后,发现孩子的成绩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对小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老师要做到以德服人,对小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妙用批评和惩罚。批评和惩罚要讲究方式和艺术,在教育过程中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对自己的过失负责,勇于改正,帮助他们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结语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对当今的学校教育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在学校教育中,通过对小学生各个方面的强化,教师可以修正小学生的行为方式,塑造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教师不断地强化,引导其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教师可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奖惩措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努力刻苦地学习,不断地提高学习成绩,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教师在进行教学管理中,善于运用不同的强化手段和方法,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王统军,季红.论强化理论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6,(6):151-152.
[2]张全民.浅析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1):29-30.
[3]钟力平.斯金纳强化理论及其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8,(2):70-71.
[4]余江敏.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1,(1).
关键词:教育学理论;数字化课程;课程建设
数字化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属于教育技术的范畴,但它并非仅仅通过计算机技术就能解决,而更多地需要教育学理论的指导。教育学理论揭示教育现象的一般规律,能为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提供思路、方法或途径。但教育学理论不是死板的教条,“它随着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吐故纳新———扬弃过时的部分,生发新的内容”[1],哪怕是最新的教育实践都可以从中获得启发。过去的数字化课程开发往往存在技术研发与教育内涵脱节的问题;只有在科学的教育学理论指导下进行数字化课程开发,才能更好地适用于教与学,发挥最佳的教育传播效果。笔者在参与《课堂内外》杂志社“电子书包”的研发实践中,发现教育学理论中有不少观念、学说、原理和模型对数字化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具有诸多启示,能够为教育数字出版编辑在数字化课程的程序设计、内容制作、编辑流程等方面提供颇有价值的指导。
1教育发展观树立开发理念
1.1教育现代化观念明确了数字化课程开发的意义
教育现代化包括观念层面的现代化、制度层面的现代化和物质层面的现代化。观念层面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和核心,渗透于教育现代化的各个方面,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终身教育观和公平教育观。数字化课程开发从中得到的启示分别是:内容建设应该基于学习者的视角,以学习者为中心设计课程;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数字媒体和网络平台为学习者构建移动学习环境,完善终身学习的条件;通过数字化课程开发丰富教育资源,依托开放共享的互联网络,减小因资源分配不均形成的教育水平地域差异。课程现代化是教育物质层面现代化的核心。数字化课程既是一种现代化教学的手段,又是现代化教学内容,也是教学内容的一种新型载体。因而,数字化课程“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就构成了课程现代化的工具层面”[2]。首先,它要求课程结构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其次,它需要教学方法、手段和设备的现代化。一方面,数字化课程的开发本身就是一种课程资源生产,从“课程即教学内容”的观点出发,数字化课程开发的实质就是生产供师生使用的教与学的内容。萨缪•鲍尔斯(SamuelBowles)和赫伯特•金蒂斯(Her-bertGintis)认为“课程即文化再生产”,而数字化课程就也是数字形式的文化产品。另一方面,教育数字化直接引发了传统教育方法、手段和设备的革新。因此,数字化课程的开发承担着课程现代化的任务,它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教育现代化的规模和速度。
1.2信息化、知识经济与教育变革观念证明数字化课程开发的价值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正在明显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信息社会带来教学模式的巨大变革,课堂教学突破了传统方式,多媒体的引入为课堂教学带来探索空间。知识经济是一种信息化、网络化、创新型的经济,它必将对教育的改革提出全新的要求,同时也为教育的革命性变化提供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条件,特别是对网络教育、创新教育、个性教育、综合学科教育和教育的国际化提出了要求并提供了可能[3]。此外,教育还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变革,例如近年来网络幕课、视频微课和翻转课堂等的兴起就是很好的例证。数字化课程开发与传播的目标和价值之一,是它通过教育的数字产品引发人类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人们合理使用媒介和网络,养成良好的数字化学习习惯,提高数字化学习的效率。数字教育的继续发展,必然使得教育和学习超越时空限制,让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成为可能,促进全面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2课程论和教学论揭示开发方法
2.1泰勒原理解决课程内容遴选的问题
拉尔夫•泰勒(RalphW.Tyler)经过8年的研究(1934-1942),最终在其《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1950)一书中,把课程理论归结为从事课程编制活动必须回答的4个问题:(1)学校应力求达到何种教育目标;(2)如何选择有助于实现这些教育目标的学习经验;(3)如何为有效的教学组织学习经验;(4)如何评估学习经验的有效性[4]。泰勒原理的编制过程可以简约为如下模式: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教学内容)—组织学习经验—评价学习结果。泰勒原理对开发数字化课程内容的启示是按照怎样的步骤遴选课程内容。编辑人员首先要明确课程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然后进行内容的收集,科学设计内容的组织构架方式,最后检验内容的效用。泰勒原理旨在促使课程开发的所有环节紧紧围绕“目标”进行:确立目标、根据目标选材、为实现目标进行编排、检验是否实现目标。这正如传播学发展到较高阶段之后重视对“反馈”和“传播效果”的考察。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提倡碎片化,学习者接触的教育内容应该是精细化的。“课堂内外电子书包”所设计的“同步学习”板块,把学科同步课程全部打散细化为单个知识点。碎片化既方便数据库管理与信息调用,也方便学习者各个击破地学习知识。这种内容开发的首要问题是编辑人员如何从丰富的资源中选择内容,按照怎样的顺序来组合内容和设计教学环节。如果利用泰勒原理加以思考,编辑人员的思路就会明朗起来。因此,在正式进行内容开发之前,编辑和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必须进行充分的交流,由教育工作者给出专业的目标和编排意见,指导编辑人员编制出课程的内容框架和逻辑。
2.2赫尔巴特学派教学理论解决课程内容划分问题
赫尔巴特(J.F.Herbart)从目的与手段出发构建了他的教学理论体系,为后人提供了一种关于教学的解释框架,提出了著名的四阶段教学理论,即: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理论。这个理论被赫尔巴特的弟子席勒(TurskenZiller)、赖因(WilhelmRein)等人补充和修正,发展为五阶段,即准备、提示、联想、概括和运用。五段教学法后来风靡世界,尽管现在称之为传统教学法,但它“注意运用心理学于教学,重视系统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对教学过程的阶段划分体现了教学过程一般规律,便于教师编制教案,使课堂教学有序可循”[5]。因而,赫尔巴特学派的教学理论非常值得在数字化课程内容建设和程序开发中作为基本参照步骤,指导编辑人员按图索骥。在形式上,“课堂内外电子书包”中的“同步学习”板块主要通过文字来呈现课程,同时在必要位置插入图片、音频或视频。从内容和形式上看,该部分课程的教学资源比较丰富,但摆在编辑人员面前的关键问题是按照怎样的步骤呈现已经圈定的教学内容。如果参考赫尔巴特学派的五段教学法,我们就可以把所选的教学内容分为5种类型,即:预习类、引入类、讲授类、总结类和练习类,然后将5类内容依次排列或呈现。从教学过程来看,这个数字化课程的组织形式自然而然就有了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3程序教学模式解决程序设计基本原则的问题
程序教学是20世纪50年代具有全球性影响的教学改革运动。斯金纳(B.F.Skinner)通过动物实验建立了操作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并据此提出了程序教学论及其教学模式。程序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教学的目的就是提供特定的刺激,以便引起学生特定的反应。程序教学中,学生通过选择、填空或解答问题,对系统呈现的问题或表述做出操作,程序在每一个操作之后及时反馈,学生马上得知学习的结果,然后依次进入下一步的学习,直到学完所有阶段的课程。程序教学原本就是通过教学机器来呈现程序化教材而进行自学的一种方法。在经历过以程序教学、广播电视教育和多媒体教学等为代表的电化教育阶段以及以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教育和数字校园等为代表的数字教育阶段之后,第四次教育革命正在向智慧教育阶段转变[6]。程序教学模式始终作为一种基本的教学模式为现代化课程提供思路支持。对于数字化课程的开发而言,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即小步子、积极反应、及时强化、自定步调和低错误率原则,为课程的内容开发和程序设计提供了最基本的原则性指导。小步子,要求数字化课程的最小单元必须碎片化,将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为小步骤进行;积极反应,要求程序在学习者进行操作之后,立刻向用户显示反应———这一原则特别适用于UI设计,用户操作行为之后程序是否有所反馈和如何反馈,直接影响用户后续的操作和对程序使用的黏度;及时强化,要求课程内容讲练结合,做到同步测评;自定步调,要求设计程序时多采用非线性方式,方便学生根据自身水平有权限地选择性学习———这既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考虑,也是因材施教的要求;低错误率,要求评价反馈(练习)的难度应当适中或偏低,让学习者保持程序学习的信心。
2.4掌握教学模式,解决讲-练内容关系的问题
长期以来,在数字化课程的内容开发中,编辑人员对讲授内容的呈现与提供测评内容的关系上常常存在疑惑,即:讲授内容和测评内容在比例上如何设计,在组合上如何安排。布卢姆(B.S.Bloom)的“掌握学习”模式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思路。“掌握学习”就是在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以集体教学为基础,辅之以经常、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供所需要的个别化帮助以及所需要的额外学习时间,从而使大多数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标准[7]。因此,教师要为掌握而教,学生要为掌握而学。而保障学生达到掌握程度的重要因素,是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的教学评价———形成性测验。按照掌握学习教学模式的要求,数字化课程每呈现一个最小单元的知识点,就应该配套提供测评内容。编辑人员把课程分解为一系列学习单元,并针对每个单元按照目标编制简短的形成性测验,以诊断学生对本单元学习内容掌握的广度和深度。这样,学习者每学习一部分内容,就可以及时获得测评机会。如果评价良好,说明掌握了知识,学习者可进入下一阶段学习;如果评价不合格,则说明知识掌握不到位,学习者就应在本阶段继续学习。学习进度的晋级与保持,由系统根据测评分数控制。形成性测验可以使学习者确认自己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况,及时调整学习活动。已达到目标的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的满足感,积极地参与下一单元的学习;未达标的学生可以了解自己有哪些基础知识或能力未能达标,以便明确努力方向,及时矫正。开发者可以借鉴游戏通关升级的方式来设计数字化课程的推进程序,这样符合掌握学习教学模式理论的要求。
2.5“做中学”理论解决技能与知识同步训练问题
杜威(JohnDewey)从“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与改造”出发,提出了“做中学”的理论。过去的传统班级授课教学缺乏“做中学”环节,其原因不排除受到教学条件限制,仅仅基于教室中的黑板、桌椅和书本,确实难以过多地开展“做中学”。如今,在数字化课堂环境中,数字技术、数字媒体和数字化课程为广泛开展“做中学”教学提供了可能。“做中学”后来发展出“动手做”。法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乔治•夏尔帕(G.Charpak)倡导的“动手做”科学教育计划,在法国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8]。可见,现代化课程的研发非常值得参考“做中学”理论,尤其是自然科学类数字化课程的开发。“做中学”中“学”的对象既包括操作技能,也包括知识、思维、素养和能力。做中所学,不是简单的技能学习,更是通过技能的操作,掌握知识、训练思维、提高判断能力。数字化课程需要充分利用自身条件,将课程内容转化为可操作的交互式设计,并将知识融入技能当中。实际上,杜威并没有把个人的直接经验与人类间接经验对立起来,而是看到了个人直接经验的局限性,在强调使儿童最终获取较系统知识的同时,又能在学习过程中顾及儿童的心理水平[9]。例如,中小学实验性课程“科学”、物理和化学学科当中的实验课程,都非常适宜借鉴“做中学”理论,利用程序引导学习者动手动脑,让他们在探究活动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从现象中发现规律、掌握知识。因此,课程编辑人员必须深刻理解学科知识,研究如何将学习内容嵌入到“做”的每个环节。
3教师作用论阐明开发中的人机关系
在师生关系当中,关于教师的作用,我国学者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主导”作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想弥补了教师或学生中心论、主客二元对立论思维的不足。当计算机教学引入课堂教学之后,尤其是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语境下和在用户中心论的影响下,有人认为教师的作用可以被弱化,教师可以被教学机器、教学程序和数字化课程所代替。正如早期有学者认为借助自动化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指导或调节学生学习过程方面的功能被加以编码,以便其在时间和空间上能被移走或被延伸,并根据需要加以复制。的确,教育技术的最初理念之一是替代教师,然而,我们今天知道,替代教师这件事不会发生[10]。教育学理论中的教师作用论告诉我们,在数字化课程的开发过程中,编辑人员决不能试图通过信息技术或智能媒体去替代教师。例如在班级智能教学系统中,教师扮演着为学生提供外部学习资源的角色。一切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括预习资料、学习资料、复习资料和练习资料都存储在数据库中,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因需调取———甚至这些资料都已经按照既定教学过程和组织形式进行了科学的编排。即便如此,数字化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样需要教师的智慧和劳动,例如引起学生的注意,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选用“先行组织者”(先于学习任务呈现的引导性材料),灵活地收集学生的反馈并适当迁移等。学生自主地运用智能技术进行学习,但“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指导可使学生的学习少走弯路,提高学习效率,更好地实现目标”[11]。因此,在进行数字化课程内容建设和程序设计时,需要为教师利用数字化课程教学创造条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强调用户体验,注重交互效果,倡导以用户为中心,很容易确认学习者是中心,而忽视了教学媒体以外的教师。在数字化学习当中,教与学的双方同时构成用户主体。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姬建峰.教育学理论的开放性品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4):103-107.
[2]陈旭远.论课程现代化的四个层面与时序模式[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6):96-100.
[3]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4]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罗康,张阅,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5]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72.
[6]钟晓流,宋述强,胡敏,等.第四次教育革命视域中的智慧教育生态构建[M].远程教育杂志,2015(4):34-40.
[7]徐继存,赵昌本.现代教学论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15.
[8]郝志军.当代国外教学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124.
[9]张斌贤,王晨.外国教育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359.
[10]加涅RM,韦杰WW,戈勒斯KC,等.教学设计原理[M].王小明,庞维国,陈保华,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83.
课程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下位概念。教学设计作为一门学科,20世纪60年代初诞生于美国,80年代中期开始引入我国。在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过程中,理论研究成果的不断丰富和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课程教学设计在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课程教学设计作为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一种工具与方法,非常巧妙地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在了一起,它是联结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教案的纽带,对上承载着人才培养需求,对下衔接着学员认知基础、指导着课程教学。
一、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课程教学设计作为一种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工具,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在它的发展中,系统理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对它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构成了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学习理论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包括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他提出了著名的三大学习律。准备律:对学习的解释必须包括某种动机;效果律:满意的程度越高,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就越强;练习律:重复刺激越多,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就越牢固。俄国生理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极大地发展了这一理论,提出了著名的条件反射规律。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发展与改善了这一理论,创造了“刺激――强化――反应”公式。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奠定了认知发展理论基础,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纳赛尔的《认知心理学》标志着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正式形成。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据此编制课程教学设计,要抓住两点:知识点的呈现方式不仅要有助于学员理解,而且也要有利于知识的贮存与提取;为了尽可能让学员在短时间内学习较多的知识,就必须把知识组织成有意义的模块。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并非是一家之言。教育专家从建构主义出发,总结出了一系列课程教学设计原则:强调以学员为中心;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性,因为学习必然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相联系;强调合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因为学员的思维和智慧最易被整个群体共享;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即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
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促进学员的全面发展,关注学员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当今教育改革的最强音。其实,早在20世纪中叶就已经萌发了这一理论,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罗杰斯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并为我们确立了课程教学设计的根本目标:以学员为中心,设计符合学员特点、经验、需要和个性发展的教学。
(二)教学理论
1.发展性教学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是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这种理论的基本思想包括:发展对象要体现全体性,为此,课程教学设计要面向全体学员;发展策略要体现多元性,要根据不同课程、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发展动力要体现主体性,必须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
2.结构主义课程教学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他的一个重要观点是,任何学科的内容,都可以用更为经济的、富有活力的简便方式表达出来。这一理论为课程教学设计提出了基本要求:要结合学员特点科学选择教学模式;要按照经济性原则合理规划教学内容;要科学设计信息反馈环节与方式。
3.有意义教学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他创造了先行组织者概念,这些在新知识之前提供的相关的、引导性背景材料,能有效地组织学员理解和记忆新知识。运用这一理论开展课程教学设计基本步骤是:明确课程目标、提出先行组织者,唤起学员对相关知识和经验的意识;设法让学员理解学习内容与先行组织者的关系,帮助学员寻找新知识与现存认知结构的相关性,从而固化学员的认知结构。
(三)系统理论
课程教学设计是针对教学系统进行的规划活动,因此系统理论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最具指导意义的是整体性原理,这是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遵循;反馈原理,要求强化教学员间、学员间信息交流,对整个教学过程实施有效控制;有序原理,要为学员讨论交流创设情境和条件,促进教学系统由较低级向较高级的结构转变。
(四)传播理论
教学过程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所以教育传播理论必然是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反过来,要想使教学传播过程有效进行,就需要对教学系统进行设计。
二、课程教学设计的实践路径
课程教学设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许多多的过程模式。但是,不论哪种过程模式,其实践路径都由分析、设计和开发三个环节构成,每个环节都必须建构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之上。
(一)分析环节
1.课程教学需求分析
课程教学是一个系统,每个系统都有个目标。教学系统就要有个学习目标,明确这个目标,可以引起学员注意并把他们导向正确轨道,这对学员的学习是重要的,对教员的课程教学设计也是很有帮助的。根据程序教学理论,学习目标越精细越好,所以课程教学需求分析,就要从基本要求层面,对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进行细化;按照系统论的原则,教学系统的目标,应该根据更大的教育系统的环境要求来确定。所以,我们的分析首先从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入手,然后提出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2.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重点是按照信息加工分析、层级分析等方法,揭示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衔接、搭配、内在联系及其特点。在文字分析的基础上,最好搭配使用知识结构图或者概念地图等。如果能够将分析的思维过程编制成思维导图,效果可能更好。
3.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分析通常包括学员当前的状态和特征两个方面。当前的状态,就是目前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与应该知道什么、期望知道什么、需要做什么之间的差距,或者说就是要弄清,学员现有发展水平与在同伴和教员指导下能够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这就是最近发展区理论,是我们教学的起点和依据。学员的特征,主要是学习风格和学习态度。重点是从生理要素及心理要素的角度分析学员的学习风格。
4.实施条件分析
实施条件分析是一种学习环境分析。在现代教学论中,学习环境既要包括教学设施设备、教学材料等物理因素,还要包括教学环境中存在的人员、文化等社会心理因素,比如,教员的个性特征、特长爱好会影响到学员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的形成,各教学班的文化特点也将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产生重要影响。
(二)设计环节
1.教学总体思路――宏观教学策略设计
依据不同的学习理论有不同的设计。比如,根据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教学总体思路的设计,主要包括学习环境的设置、课程材料的设计、学员行为的管理三个方面,并据此为学员提供特定的刺激,从而引起特定的反应,教学策略设计和课程教学的艺术就在于如何安排强化;如果以学习活动为设计中心,那么按照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设计内容应包括学习活动、学习环境和知识传递三个方面。
2.具体落实措施――中观教学策略设计
中观层次的教学策略设计,必须要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满足课程教学的需求。为此,一定要把知识与技能具体体现在教学目的里,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设计中。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内容及教学媒体等,按照模块分别设计不同的教学策略。
比如,根据斯金纳程序教学理论设计的程序教学策略:小步骤呈现学习材料――体现程序教学理论指导下的课程教学设计的循序渐进原则,对学习者的任何反应立即予以反馈――体现即时反馈原则,学习者自定步调学习――体现促进学员积极参与原则;对于适合自主学习的模块,可以设计启发式、支架式或抛锚式等教学策略;对于现代化教学媒体运用较多的模块,可以设计视听强化教学策略,重点是设计强化程序、确定强化时机、选择强化物等。
当然,在设计实践中多数情况下是综合考虑的,而且同一模块可以设计不同策略。同时,由于教学工作的不确定性和生成性特点,在课程教学设计中,即使是中观层次的教学策略设计也不是适用于具体课堂的,更不适用于所有课堂。
多样化现代教学模式是取向于各种教学模式的综合运用,有的取向于教学内容,有的取向于教学安排,有的取向于学员与学员之间的关系,有的取向于师生之间的关系,有的取向于技能学习,还有的取向于学员的心理发展。这些教学模式都是让学员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这就说明各种教学模式多有自己特定的使用范围。多样化现代教学的模式就是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它是以程序教学模式、自由组合教学模式、问题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互帮互学等多种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并加以灵活运用从而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的一种教学模式,以指导现代军事体育教学模式在军体课中的运用。
1.程序教学模式。在军事体育的教学中,将军事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根据技能形成的规律和认识规律,把教学内容分解成为若干相互关系的小步骤,使之成为便于学习的一套逻辑程序,同时建立相应的评估信息反馈系统。如果学生在学习时达到了预定标准,则进行下一步的学习,如果没有达到预定标准,则需要返回去重新学习,并配以相应的矫正措施。
2.发现式教学模式。发现式教学模式,也被称为“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在军事体育课程的教学中,“问题”教学模式就是来解决学员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种教学模式是由“感觉疑难—确定疑难—提出可能的答案—考虑各种结果—选择一种解答”五步程序组成的。主要是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系列的问题情境,启发引导学员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通过验证学习、集体讨论、归纳问题、得出结论等几个学习阶段,求得对问题的解决,获得知识和技能。
3.自由组合教学模式。在军事体育课程的教学中,改变过去的分组教学形式,让兴趣一致、关系良好的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个小组。目的是营造出一种愉快、和谐、团结互助的课堂气氛,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和奋斗目标,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
4.掌握学习教学模式。在军事体育教学中,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以及学员初始技能水平测试的结果,把体育课程教材的内容分解为不同层次的目标体系并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在教学的各个阶段,分别对教学状态进行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反馈信息提供给教员和学员,使教员始终了解教学目标所达到的程度。
5.协作式教学模式。在军事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员根据学员的身体素质优劣情况和对动作、技能掌握的程度,也把学员分成为若干个小组来进行练习,在分组时要把一部分较好的学员和一部分较差的学员适当的安排在一起。在学习中通过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互帮互学来提高学习质量,以达到共同标准为目的。
二、多样化现代教学模式中教员角色的转化
1.由“教”变为“导”。信息社会中交互式网络教学的应用,学员已经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所有的教学资源都必须围绕学员进行最优化配置,教师的任务是指导学员如何获取信息,帮助学员形成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员由“教”变为“导”,帮助学员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指导学员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情景,激发学员的学习动机。
2.合作者。面对以互联网为特征的各种技术把跨学科领域联结起来,形成一个全球化的课堂,对军事体育教学也提出了重大的挑战,即建立新型的伙伴合作关系。教员与学员可以一起合作,设计课程,讨论学习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交换难题的解决办法等。教员成为学员的伙伴和榜样,帮助学员形成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等时代精神的各种优秀品质。
3.学习者。军事教员为了适应多变的社会挑战就必须转变军事体育的教学观念,掌握军事体育最前沿的知识,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完善自我,充实自我。总之,知识、能力、素质是军事体育教学的新思维。构建新型体育教学模式是一件长期而复杂的研究任务,任何新型体育教学模式都需要体育教学实践的检验,以不断完善。
三、运用多样化现代教学模式的分析与讨论
1.改进了军体课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在多种的现代体育教学模式的实践中,均采用了问题指导语。从学员心理需要出发,按好、中、差自愿结合,适当调整为原则,注重感情等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活动的调控作用及团体的内聚力对学习的影响,加强学员与学员之间的“横向联系”,突出了学员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合作”、“掌握”、“案例”、“问题”等教学模式则应用设问法结合讨论式学习。教员设问,使学员的求知欲处于积极的状态,通过在学员之间的讨论与争辩,激发他们探索问题的兴趣,便于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