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学伦理学的本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成本收益理论;大学生;兼职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4-0057-03
目前,高等院校大学生在校兼职的现象越来越多,大学生兼职虽然带来一定的收益,但同时也占用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对在校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影响。大学生兼职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文主要针对L大学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和实证研究,目的是为了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兼职现状,以便更有效的了解大学生兼职的经济效益,为我们进行大学生兼职利弊分析提供依据。本次调查对象为当前在校学生,共回收有效问卷132份,调查群体涉及到各个专业,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符合本文调查研究的需要,在数据处理上,运用SPSS19.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一、兼职调查现状分析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发现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对大学生兼职持“非常赞同”态度的占28%,持“比较赞同”态度的占55%,只有17%的学生持不赞同或无所谓的态度,并且在接受问卷调查的大学生中有高达95%的学生参加过兼职工作,其中更有19%的学生一年参加十次以上的兼职工作,这说明大学生兼职已经蔓延到高校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兼职大军”中。
(一)大学生兼职的目的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兼职的主要目的还是经济收益。主要原因:首先,上涨的学费、住宿费等费用的增加给一些家庭贫困的学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其次,虽然国家在近些年来不断地提高了大学生奖助学金的比例,但当今大学生为了满足他们的攀比心理选择兼职。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有36.4%的学生兼职的收入用来满足自己更高的生活要求,比如对手机、电脑和数码等高科技以及对于品牌的追求。第三就是为了增加社会经验,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高校毕业生数量的激增加大了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很多用人单位明确规定有工作经验者优先录用,很多高校的学生选择在校期间兼职,希望能提前体验社会,增加工作经验,为找工作增加筹码,增强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二)大学生兼职状况在城乡的分布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从生源地对兼职状况的影响来看,农村学生中经常和偶尔做兼职的比例要远远高于城镇学生的比例。结合目前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农村学生的经济压力相对于城镇的学生要大,获取经济收入是他们进行在校兼职的主要原因。
(三)大学生兼职的类型分析
从图1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64.39%的学生做过促销,68.94%的学生发过传单,由此可见促销、发传单是大学生最常做的兼职工作,而且兼职种类涉及家教、促销、礼仪等十几种,显示出大学生兼职类型具有多元化,且具有难度系数较低、专业性不强的特点。
表3主要从大学生所学专业与其兼职工作相关度的角度进行分析,发现约有82%的学生所从事的兼职工作与所学专业不相关或相关度很小,仅有15%的学生所从事的工作专业性较强。从表中可以看出,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工作的学生主要是教育学专业,他们的专业可以从事一些家教和辅导班类的兼职,但是这只占了很少的比例,相当一部分学生大多从事一些简单、低级的兼职工作,无专业性可言,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与大学生兼职的最初目标不相符。
(四)大学生兼职的时间分析
尽管大学生有较多的自由时间,但兼职和学习时间却很难有效的安排。当时间冲突的时候,很多大学生选择了兼职,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业成绩。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兼职主要集中在周末和节假日,占到调查人数的74%。很多学生表示,在兼职的同时没有影响到自己的学业,但是在大学生兼职逃课的数据调查发现有46%的学生曾经因为兼职逃过课。
二、基于成本收益理论的大学生兼职分析
袁连生指出:教育成本的本质是为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服务而耗费的资源价值,它既可以表现为教育资源的购买价格,也可以表现为因资源用于教育所造成的价值损失。前者称为货币成本,后者称为机会成本或间接成本。英国经济学家亚当・史密斯(Adam Smith)在“经济人”(economic man)假设中提出人的行为动机根源于经济诱因,人都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就是为了取得经济报酬。这表明当人们权衡收益与成本时,都希望收益大于成本,那大学生兼职的结果如何呢?我们将从大学生兼职的成本和收益来分析一下大学生兼职的利弊。
从私人成本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在兼职工作的过程中必然要花费一定的资金,比如寻找工作中付出的中介费、车费等,这些货币支出属于显性成本;另外,大学生在兼职中存在一些不能被直接表示和记录的成本,例如兼职花费的人力、物力以及利用上课时间进行兼职带来的成本,这些成本属于隐性成本。经济学原理指出,隐性成本虽然不能直接被表示和记录,但可以用学生原本可能用这些时间、精力换取的学业成绩来衡量。显性成本可以用货币来直接衡量,而隐性成本的大小则可认为与学业有关,同时它也是最容易被低估乃至忽视的成本,使很多在校大学生对隐性成本的估算偏离实际,从而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在兼职时的决策选择。
从私人收益的角度看,兼职获得的收益包括物质收益和精神收益。物质收益表现为:获得了经济收入,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精神收益主要表现为:首先,它会使大学生获得一种心理的满足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成功体验,同时可以认识到更多的朋友;其次,它可以作为一个机会,让大学生提前体验社会,锻炼自己在团队中的工作能力,这样既能够获得现实的工作经验而且能够在精神层次上磨炼自己坚定的意志,增加自己就业时的竞争力。除此之外,尽可能多的做兼职能够让自己对未来的择业有一个更好的认知,以便毕业后更好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
但是,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兼职给大学生带来的收益毕竟是有限的,从兼职的工资来说,大学生的工资要远远低于相同工作性质的其他社会成员,而且从兼职的工作性质上来说,大多从事比较单一的体力劳动,大学生几乎学不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能力和知识。因此,大学生进行兼职大部分没有将自己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自己以后的发展帮助很小。
在校期间,做兼职面临的困难有许多,其中最大的莫过于兼职与上课时间的冲突,有的学生不能很好地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甚至不惜逃课去做兼职。调查显示,46%的学生因兼职而逃过课,社会实践经验是有了,但是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却下降了,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我们来算逃课所消耗的成本,忽略其他消费,学费我们按照平均每年4500元来算,住宿费每年1000元来算,四年需要22000元,这仅仅只是大学生求学的显性成本,大学四年还有一些我们看不见的隐性成本:一旦选择上大学,这就意味着我们放弃了工作的机会,因此本应工作获得的收益也应该作为上大学的隐性成本。按照L大学所在城市就业本科生的平均薪资水平来计算,一个月的工资为1800元,大学四年的隐性成本接近9万元,再加上大学四年的学杂费,上大学的成本可达到12万元。
在调查中发现,某专业要求学生在四年内修满138个学分,顺利完成16个课时才能修得一个学分,因此四年的大学生涯里该专业学生总共需要上2208堂课,平均每节课的成本达到54元。若按照每天6节课的平均水平来算,一天的逃课成本可达300多元。根据L大学接受调查学生兼职的工资来看,每天学生的兼职工资大部分在50~100之间,我们按照每天75元来算,逃课半个月收入也不过才1125元,逃课造成的教育成本浪费远远大于兼职带来的收入。因此笔者认为,单从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兼职的弊大于利,大学生因兼职而带来的收益远远低于其成本消费。
三、完善大学生兼职的政策建议
(一)学生:站在经济学的角度上学会理性的思考
首先,大学生在做兼职的同时,应当学会理性的思考,防止出现走极端的现象。部分同学持有“读书无用论”的观点,认为目前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而且本科毕业后的工资还不如高中毕业生的工资高,上课还不如打工赚钱,因此,经常利用业余时间,有的甚至是逃课去做兼职,对学业应付了事,这种做法不可取。根据最近的研究来看,随着学历的提高,工资也会相应的增加,因此,读书无用论是不成立的,大学生应该改变这种观点。
其次,大学生要明确学习目的,理性思考,并进行合理的预期,要把握好兼职带来的收益和自己学习所付出的成本之间的平衡,正确对待兼职与学习的关系,做到兼职与学习两不误,将收益做到最大,影响降到最低。
(二)学校:给予必要的理论引导
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学校教育发挥着重要的引导功能,对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学校要让学生明白占用上课时间去进行兼职所浪费的教育成本远远大于其兼职的工资所得金额,引导学生处理好兼职与学习的关系,合理安排兼职工作与学习生活,使它们两者之间做到不冲突、不影响,做到在学习阶段认真学习,从事兼职工作可以放在假期阶段。学校也应起到中间链接的作用,给需要兼职的大学生提供岗位需求,使得大学生能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三)家长:引导孩子合理的消费
一部分学生缺乏资金的原因是他们存在盲目跟风、攀比消费的从众心理,他们往往没有为自己的未来好好做一个规划,不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点就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沟通,而主要的解决办法自父母主动和孩子交流,通过良好的沟通,让他们找到自己的目标,从而往自己擅长的方面学习发展。
总之,在从事兼职方面,应该考虑其利弊,利用好兼职所带来的积极作用,合理、有效的安排兼职的时间。按照自身条件,明确学习与兼职的关系,从而既不影响学习的效率,也能充分发挥兼职本身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顾 苏
摘要:本文对案例教学法在课程中的实施及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理论对案例教学法的指导作用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阐明了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恰当运用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多元认知能力,多种学习交流的策略和可转换技能,对培养商务英语创新型人才的作用。
关键词:案例教学;案例分析;策略;创新思维;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4(2007)05-0062-05
随着社会对高校外语人才的需求定位为“复合型”“创新型”, 商务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除了培养扎实的语言功底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外,要求有运用外语在商务等各个领域从事相关活动的能力;同时强调创新精神的培养。所谓创新精神,要求我们的学生首先要有对新事物的求知欲望,并且具有独创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文秋芳2002)。这对我们外语教学的课程体系设立、课程内容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标准。我院为中英合作国际商务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开设的是一门必修的语言技能模块的专业课,旨在培养学生切实有效的学习策略、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多元思维和技巧(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判)、创造性思维以及学生在商务环境中的各种沟通技巧与能力。它侧重于学习者多元技能,尤其是终生学习与交流技能的训练,是培养2l世纪理想型外语人才值得推广的课程。其中教学内容简要分为培养自我管理的学习策略和语言技能两大模块。
其中学习策略和语言技能并非完全分离,在培养学习策略的同时,语言技能也会有所提高,因为前者的提高是离不开具体的语言材料的;尤其是训练多层次学习技能方面,如综合分析信息和思维能力的培训,更是需要选取较好的文章作为设计练习和任务的素材。而其中的案例分析是两大模块的有机结合部分,是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的全面总结,通过个案分析和研究,学生召开相关个案的模拟会议,各抒己见,讨论解决问题的具体途径;并要求其笔试中对案例作分析、研究、评判。学生能否在考试中获取好的成绩取决于学生能否在案例研究中运用整个学年内学到的所有技能。此种形式的考试不但考学生的有关商务知识、数据的熟识程度,更是考核他们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一、案例教学法和其理论基础
1 案例教学法 教师呈现给学生的往往是公司商务问题的具体案例,需要学生通过研究相关材料并进行分析讨论、写报告等方法来决定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在案例教学法中,所选案例必须是取之于实际存在于某个(或几个)公司或组织的真实问题。好的适用于教学的案例必须包含以下特征:(1)故事的时间顺序交代清楚。(2)矛盾冲突明显,问题急需得到讨论解决。(3)长短适中,但有普遍性,适合不同情景。(4)要求有原始素材(Honan et al,2002)。
2 案例教学法与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理论 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信息加工理论对人的学习和大脑记忆有了科学发现。信息加工理论家认为,人的记忆分短时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而长时记忆又分多种,其中有意义的语义记忆往往以图式的形式储存在人的大脑中。图式理论的重要原则是学习者只有依据现有的知识信息才能更好记忆和理解新信息(Anderson&Bower 1983)。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帮助学习者广泛吸收、积累知识和信息,并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以便将新旧知识、信息联系起来,以构建新的图式,达到学习的最终目的。同时,以现代认知理论为基础的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师不能仅仅传授给学习者知识,学习者必须主动发现信息并转换复杂的信息成为自己的。建构主义提倡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除了强调学生主动探索的研究性学习,它还提倡学习的社会性,学习者之间需通过与他人的互动达到学习的目的(Slavin 2004)。而重视人类情感和价值的人本主义理论同时注重大脑认知系统以外的人的特征。它强调意义学习。意义学习包含以下几个要素:学习者的个人参与:即学习者不仅把个人的认知投入学习活动,个人的情感也对学习起重要作用;另外,学习是自我发起的,在外因的刺激下,人的内因,即要求发现、获得、掌握和领会的感觉更为重要。教师的作用是协助其获取知识,起到协助、中介、管理、导向、激励的作用。案例教学的运用正符合了以学生为本的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教学理念。在课堂上,教师不再实行“灌输式”和“授收式”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手法,而是课前根据教学大纲中阐述的教学目标和任务,针对学生的需求精心设计教学材料,并组织管理课堂内外的教学,使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对商务案例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商讨,以完成预先设计的教学目标。
二、认知心理学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
对案例教学法运用于技能课程的指导意义
1 提高学生学习的驱动力,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为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策略、创造性思维以及学生在学习和商务环境中的沟通技巧与能力。学习策略包括多方面的学习者自我认识和管理,学习者的合作能力,多层次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学习策略培训贯穿在整个课程中,其中也包括了语言技能。按照认知心理学理论,要让学习者真正掌握学习技能/策略的运用,教师应该设立任务和真实的有意义的情景,让学习者有机会在与实际工作相仿的环境中接受指导训练,知道如何运用原有的知识和技能来面对现实中可能遇到的不同情况,解决问题(Slavin 2004)。因此我们在学年的最后几周安排了商务案例分析的内容,一方面巩固和检测本课程一学年所学内容,另一方面训练终生学习能力和可转换性技能。尽管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我们组织安排的教学活动始终是以学生积极参与为主,教师教授为次要的教学手段,但是案例分析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是较为陌生的学习方法,并且对他们来说内容和形式都存在一定的难度,具有挑战性。为了让学生接受、了解和掌握此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同时为了让学生提高对此种教学法的重要性的认识,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内在主动性和学习效率,教师必须在开展案例教学前使学生了解其教学意义、特点,辅导学生如何实施案例分析。关于案例教学的优势和内容的介绍,我们并没有按照传统的老师讲授,学生记笔记的灌输法,而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和经验,组织四人小组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1)我们为什么要学会案例分析?(2)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我们要完成什么任务?
在学生开始讨论前,应鼓励他们大胆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经验,提示他们回顾在其他中英合作课程中做过商务小项目和课堂教学任务。在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讨论后,让小组代表作简短的发言。老师在此不作任何品评,而是鼓励启发学生回忆旧知识,重新认识曾经参与过的活动。在讨论和发言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以自己的现有知识不能圆满回答老师的这两个问题,于是有了求知的愿望和内在需求,加强了积极参与以后老师布置的有关活动的内动力,
是人本主义提倡的意义学习的保障。接着,老师及时让学生阅读有关材料,用PPT或发材料,以帮助学生完成新旧信息的联系,建构新的知识。
我们的宗旨在于提高学生内在驱动力,最大程度刺激学生的学习需求感,让他们对探询知识有渴望和兴趣,当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学业和应付考试(外在驱动力)时,他们才能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克服学习案例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才有可能成为我们期望的理想的学习者,达到技能课程所设立的教学目标的要求。
2 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发展、培养无论是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还是遵循人本主义原则,都要求我们在安排和组织教学时有意识地树立和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精神。指导学习者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信息,并运用本课程培训过的多元智能技能进行信息处理,最终目标是培养创新能力。实行案例教学法的开始阶段课堂内容和方法应循序渐进,这是决定以后案例分析的成败的关键阶段。教师的中介作用或脚手架作用首先体现在引导学生做一个相对小型的案例分析作为导入,为一周后相对要求较高的案例分析作好心理和技术上的准备。在这个阶段,教师也不仅仅是知识和信息的传授者,而是把案例所涉及的公司概况和经营、管理的有关详情以书面材料形式发给他们,内容既有文字,又有数据、图表等,让学生先自己去阅读和理解新的信息,然后教师提问,提问的内容先简单后复杂,即先问涉及客观事实方面的问题:如公司财务情况,盈利还是亏损,具体的运作情况如何等;然后再让学生考虑思考性的问题,作SWOT(strength,weakness,Oplortunity andthreat)分析。在试图回答这类问题时,学生发现自己必须具备更多的超出原先知识结构的信息,因此需要重构原有的知识。这时,教师提出让学生自己在课外找材料,熟识相似的案例,甚至可以给学生一些有关的参考书目等。为了相互交流信息、开拓思路,确定问题所在,教师组织课堂小组讨论和课堂大讨论。教师在小组讨论时应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协助,但是切忌对学生的讨论作过多的干预。部分学生可能习惯了传统的教授式教学方式,希望甚至依赖教师提示正确的答案,作为案例课堂教学的指导者,应该提醒和重申学生作为独立学习者和思考者的要求和必要性。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解决问题的措施和途径,不应该只简单地判为对与错,而应帮助其分析材料,评估学生是否掌握充分的可靠的信息,引导他们分析自己处理信息和考虑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以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愿望,帮助他们进行反思自己的学习策略,为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创造条件,有助于学生最终掌握解决问题的要领。
在小的案例完成后,教师应及时让学生在学习档案袋的学习日志中反思这一阶段的学习和研究,包括学到了哪些方面新的知识和技能,本课程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程度,在案例分析过程中运用遇到的问题,如何在以后的学习中(包括大的案例分析中)扬长避短等等。要真正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研究精神,教师应该把更多的自交给学生,而且将案例分析与考核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依靠自己的独立探索和同伴的合作互助。因此,在正式的案例分析研究中,我们一开始给学生提供一定量的相关背景阅读材料,但是与第一个小型案例不同的是,我们更多地让学生自己找有关案例的大量原始素材和相关的业务信息和商业规则,要求学生运用多层次学习技能,即在理解材料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这需要作大量的笔记和阅读;然后让学生在班级和小组讨论中设计老师可能提出的有关案例的基本信息和思考性问题,换句话说,让学生站在考题设计者或案例辅导员的立场思考问题,教师这时候充当评价员和反馈者的角色。这样,学生的参与程度更高了,为了提出有效的问题和找到解决问题方案,他们必须不遗余力地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找寻资料,主动寻求同伴和老师甚至其他人的合作互动,不断积极反思改善自己的学习和交流策略,在找到可行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后,他们还需讨论、评审、决定最佳方案;在互相合作和辩论中,进一步巩固和改进交际策略,锻炼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语言的交流表达能力。教师在这个阶段的中介作用是,随时帮助解决和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策略性问题,而不是问题的解决者。通过一段时间的考前准备,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有了全面提升。最终,在笔试中,教师设计的问题以思考性问题为主,不仅考核学生对案例中商务内容的熟识程度,更大程度上考核学生的思维创新和解决问题的技能。考试中,学生可以把所研究的材料和笔记带进考场,但由于问题的设计更多是开放性的,而且考试前反复强调考试考核的不仅是案例内容,更是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内容和技能,包括对信息的理解和利用能力,任何一种抄袭笔记行为将有可能导致考试的失败,因此考试结果能够监测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成果。
三、结语
关键词:高职专升本 建构主义 教学优化设计
一、问题的提出
自1999年以来,国家面向高职专科开展的“3+2”模式的专升本教育,适应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满足了人们对高层次、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专升本毕业生在实操动手能力方面具备较强优势,同时在本科期间理论水平得到夯实,故在就业竞争中表现出较强的综合实力,达到了提升职业教育学历层次和提高毕业生专业技能的目的。但伴随着近几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大力扶持,高职院校扩招带来的生源质量下降、升本目标的功利化、校际间专业培养要求不统一及新增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等因素导致升本学生的质量呈现出明显下滑的趋势,直接影响了本科层次期间教学的组织开展,对专升本培养目标的实现提出了挑战。
二、现行的教育模式难以保证专升本的教育质量
相关通知规定,“优秀高职高专生选拔制”实行专业对口选拔的原则,即选拔的学生只能升入与其原专科专业相同或相近的本科专业学习。但在组织招生中发现,学生的专业类别多样,且和本科专业名称有一定偏差,从高职专业的名称难以鉴别其与相关专业知识结构的契合程度;另外,相同名称的专业在不同高职学校的课程体系组成也缺乏一致性,并且由于某些高职院校专业调整速度较快,新增专业缺乏雄厚的教学师资,致使学生的专业基础参差不齐。
目前承担本科层次教学的学校多为学术性本科院校,虽在尝试进行实用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和转型,但在总体方向上一时尚难脱离研究型人才培养思路的窠臼。面对能力参差、类别多样的生源,这些承担培养任务的院校一时难以做出完全合理的应对和调整。如果坚持沿袭既定的培养计划和培养模式,则很有可能出现学生因跟不上教学进度而导致厌学、大面积补考重修甚至退学的局面;而如果为保证一定的考试通过率,在教学实施中采取减少授课内容、降低考试难度甚至削弱知识架构的方式也会损害学生的利益,导致学生在本科阶段能力无法真正得到提升。所以,如何从根源上解决这一问题,进行合理的宏观教学设计,是打通高职升本渠道的关键所在。
三、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含义及思想渊源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建构主义迥异于传统的学习理论和教学思想,对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建构主义的提出者最早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皮亚杰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在皮亚杰的上述理论的基础上,柯尔伯格在认知结构的性质与认知结构的发展条件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的研究;斯腾伯格和卡茨等人则强调了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做了认真的探索;维果斯基创立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则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以维果斯基为首的维列鲁学派深入地研究了“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所有这些研究都使建构主义理论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为实际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
四、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释疑
(一)规范专升本生源知识储备要求,提高生源质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知识不是从外界得来的,原则上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自己既有经验和知识建构的基础之上的,学习不是教师的简单传授,不是单纯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过程,总是由一个已有的知识结构作为基础的。从中可以看出,原有的知识储备对新知识的接受和掌握是至关重要的,从另一角度讲,如果学生的原有知识储备存在较大程度的不均衡,那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的提升或知识建构结果也必将会呈现不均衡的状态,所以应统一在高职阶段专业分类及基本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的基础上。在具体实施中可参考中考、高考理论和能力要求的统一模式,至少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实现培养标准的一致性。另外,应进一步下放一定的招生选拔自,允许承担专升本教学任务的高校适当提高生源质量较好的高职院校的招生比例及压缩综合素质欠佳院校的生源选拔比例,从而逼迫高职院校重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
(二)在现有条件下推行“双师课堂”模式可部分解决双师型教师不足的窘境
建构主义学说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思维与知识的构建与真实情境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情境性教学模式的设计对专升本阶段的教学应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教育部扶植建设一批中职教师培训基地,用于对中职教师的能力进行提升培训,但对于高校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培训尚无成熟的平台和明确的政策支持。高学历教师没有扎实的实训教学技能,手艺精湛的技师理论层次不够,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长期以来,多数高校遵循的一直是理论教学和实操训练分人承担的模式,教师的更替直接导致的是知识传输过程的脱节,不仅会影响授课效果,也对宝贵的专升本研修学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浪费。
笔者认为,在现有条件下,尝试开展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同时授课的“双师课堂”的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实施可行性――即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协作授课,理论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时,实训教师配合进行实验或实操演示及讲解。对学习者而言,这样的理论实际相映射的真实教学情境对思维与知识构建也是极其有利的,亦可解决双师型教师不足的现实问题。
(三)高质量的硬件设施建设是打造高职专升本培养特色的突破口
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的实现,还要考虑最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的情景的创设问题。目前,多数承担专升本培养任务的高校在实训场所和实验室建设上明显落后于高职院校,过时的实验器材配套的是落后于行业前沿的知识体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学生的知识断层间距,学生在深感理论知识“跟不上”的同时,又要花较多的时间精力去学习本已过时的实训技能。所以,高质量的实验实训等硬件设备建设对打造高职专升本培养特色、实现专升本培养目标是非常必要的。
例如,河南郑州城轨交通中等专科学校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实体验从售票、进站到上车的一整套流程,斥资购进整列处于服役状态的地铁列车作为学生的实训设备。在这样的真实情境中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领会和建构,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水平的提高,还可以实现和未来就业环境的无缝接轨,对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和提升学校声望都不无裨益。对于现在正处于转型期的本科高校,亟须在硬件建设水平上有所提升和突破,真正站在社会需求角度开展学生的培养培训,这样才可有效提升职业教育本科毕业生的竞争优势,从而提高职业教育的整体社会地位,打造职教本科教育特色。
(四)量身定做培养计划和进行课程统筹优化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非常丰富,但其立论的根本是“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主动建构”。所以,应充分考虑学生基础水平不一,和普通本科学生培养路径有较大差异的客观实际,量身定做教学计划,统筹制定合理高效的培养模式。针对目前我校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点入手。
1.制定专属的培养计划
各本科院校要根据学生在高职高专阶段的学习情况,按照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制定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开展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高职专升本培养问题出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培养方案与培养对象的不匹配,这直接导致了培养对象对教学设计方案的不适应和培养目标的难以抵达。所以,应尽快建立教改团队,根据学生在高职高专阶段的知识建构基础和能力水平,做好知识体系的衔接设计,量身制定合乎实际的教学计划。
2.实现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环节的有机衔接
“讲理论的时候听不懂,讲实训的时候不会用”,这种现象同样出现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环节。可见,教与学的脱节已成为传统教学迫切需要改革的核心问题。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实训基础较为扎实、但理论基础薄弱的特点,在学术研究能力培养课程的设计中可尝试将课堂理论和课程设计同步进行或交叉开展的模式,实现教与学的同步;再者,在教学设计中建立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环节的有机衔接。基于目前承担专升本培养任务的高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不得不开出较多课程的客观实际,如何对这些课程进行整合优化,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同时减轻学生的压力,也是宏观教学设计中应该考虑的问题。
目前各科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环节是孤立、割裂进行的,各科任教师间的课程设计平行开设、各自为政。建议在宏观教学设计中做出要求,将课程设计选题和毕业设计选题进行一体化设置,在具体操作中可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提前进行毕业设计选题,并将部分任务肢解在专业课课程设计环节中进行。这样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也可有效增强指导老师对毕业设计进度和质量的总体把控,亦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目前本科毕业论文水平低、质量差及论文交易、抄袭等不诚信行为现象的发生,同时还可以为学生节省出宝贵的求职时间,使学生在顺利完成本科学业的同时,早日成功就业,如期走上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 钟毅平,叶茂林.认知心理学高级教程[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
关键词:以学生为本 教学质量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10-201-02
近些年来,大学教育过程中的教学质量问题一直是备受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党和国家甚至还专门发文规范和指导大学教学质量改善和提高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同样存在着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的问题。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问题的思考便接踵而至:教学质量问题的表现是什么,导致教学质量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教学质量问题产生的后果又是什么。关于这些问题的认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思考的角度和出发点不同,答案也是多种多样。但是,有一点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那就是这些问题都必然直接或间接地作用和影响到学生,必然要与学生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认识问题的突破口在学生身上,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依然在学生身上。只有抓住这个关键,才能真正实现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改善和提高。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漠视学生的存在和需要,将学生单纯作为教学对象,完全以授课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这种漠视学生存在和需要的教学模式十分僵化,缺乏灵活性,严重制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不能正确对待学生自身存在的失范现象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过,只有不好的教育,没有不好的学生。学生身上存在问题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现象。这些问题表现在方方面面,例如,学习态度不端正、价值观迷茫、思想行为失范等等。这些问题必然会或多或少地影响教学效果,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可否认,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成为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有教师抱怨,问题少的学生占主导的班级教学效果非常好,而“问题”学生占主导的班级教学效果非常差。一些教师在遭遇问题学生时,会简单将教学效果不好归为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导致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么无视学生身上问题的存在,该怎么教学还怎么教学,做将头埋进沙子中的“鸵鸟”,要么采用简单粗暴方式直接针对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做专制式的管理者。实际上这两种对待学生身上问题的方式没有本质区别,都不会对改善教学效果产生有效的促进作用。
(二)不能平等地对待学生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只是单纯把学生看作是传授知识的对象和管理的对象。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把学生与教师割裂开来。一些教师看不到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友爱的,认为威严的架子更符合教学需要,才能够有效地掌控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既是教学的垄断者,同时也是教学的管理者。在学生眼中,这样的教师,在教学中很难产生强烈的号召力,给予学生更多的淡漠冰冷的心里体验。这种对学生缺乏关爱的教学模式,实际上很容易将学生与老师对立起来,导致学生排斥教师,排斥教学。在这样的境地下,教学质量的提高无从谈起。
(三)不能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坚持“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缺乏充分的信任,不肯放手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典型的特点是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一些老师几乎囊括了全面的教学活动,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机会,根本无从谈起拥有自主学习的空间。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如果缺乏自主学习的空间,就无法与教师的教学实现互动,这在无形中束缚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结果是,学生得到的只是大量的暂时的知识,失去的却是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四)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个性差异
个性化是新时代大学生的一个典型特征。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般都是大班上课,学生人数往往会多于100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个性差异就非常明显,而且会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来,希望能够得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肯定和接受。但是,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却不能正确对待大学生的个性问题,主要有以下表现:一些教师很难认识到大学生个性的存在,无法甄别大学生到底存在哪些个性化特点;一些教师不仅不能肯定学生的个性,反而压制学生的个性,把有个性化特征明显的学生看成异类,与问题学生划上等号;一些教师忽视学生在学习上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化特征,无法做到因材施教。
二、以学生为本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途径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一种真正富于人性的教育。……将人的内在需要、人的主动精神、人的个性化发展视为崇高的目的,对于促进学生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牢牢树立培养高素质学生的教学目的
很多教师认为,教师的本职工作就是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上好每一堂课。其实这种认识并不全面,只具有泛泛意义,缺乏明确的针对性。教师的本职工作从更深层次意义上说,是培养高素质的学生。这才是教师教学的目的所在。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而言,高素质的大学生,首先就是具有高品质的思想道德素质,其次是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思考能力,另外就是具备很强的适应社会的能力。这些素质与学生的专业素质不同,更加倾向一般意义上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培养这些素质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师教学领域的专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有意识地加入培养学生高素质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的方法创新围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方法在提高教学质量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是不容忽视的。没有好的教学方法是很难有效地传播知识的。在当前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方法仍然还是教师在讲台上讲授,学生在下面听讲,知识仍然还是依靠教师的讲授。这就是目前最典型的但是又最为普遍的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过分依赖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受教师的个人教学素质制约,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力和态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必须加强教学方法的创新,这种创新的核心是实现知识传播方式的转换。这种创新旨在促进学生学习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一方面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另一方面吸引学生的兴趣。先进教学方法创新的效果应该是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三)使学生成为占有重要地位的教学主体
教学并不是一味地由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信息,更不是强制学生听讲。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际上就是单一的教师主体模式,这种模式排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要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换,增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让学生主动发展和提高自己,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二是学生要在课堂教学中拥有足够展示自己的机会;三是教师和学生要有足够的互动。课堂要成为学生的舞台,学生能够在这个舞台上尽情表演。教师不再是课堂唯一的主角,学生也不再是配角。增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单纯的知识接受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学习不再是一种对已有知识的选择和记忆,而是对现有知识的拓展和丰富。
(四)将学生的评价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基本尺度
评价教学质量谁最有发言权,毫无疑问是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重新考虑评价标准。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的好与不好,不能由教师说了算,而应该认真地听取学生的意见。”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将学生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教学质量优劣的基本尺度。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是一个综合系统的指标体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很难都让学生在全面指标上都让学生满意。所以,以下几个方面的学生评价教师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对教师传授获取知识的数量和质量的满意度评价,学生对教师人格魅力满意度评价,学生对自身独立学习能力提高的评价,学生对自身创造性提升的满意度评价。以此为出发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做到真正把学生放在心上,时刻意识到学生是否满意是评价教学质量的基本尺度,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和处理师生关系,做到教学让学生满意。
[本文系2013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编号12534009)“大学生科学思维模式培育研究”阶段成果,东北林业大学学院教改课题(项目编号MYJG1404)成果]
参考文献:
[1] 张禧.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教育探索,2010(9)
[关键词] 翻译美学;本科;英语;翻译专业;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712(2014)22-0052-03[ZW(N]
[作者简介]王荟惠(1983―),男,河南漯河人,硕士,长沙理工大学教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
引言
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创造美和欣赏美是自我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审美需要源于人的内在冲动,审美活动因而成为自我实现需要满足的必要途径[1]。对语言的运用和不同语言的翻译亦是如此;用审美的眼光看待语言,我们就能感受到语言的勃勃生机,我们的文化素养、审美能力也随之提高;汉英语言蕴含着美,汉英之间的翻译本质上就是一个审美过程,从美学的角度而言,翻译是对原作美学价值的再现。
在培养翻译人才的过程中,审美意识的积极参与翻译审美活动相辅相成,对原文进行审美感知、审美认识和审美判断,以及对原文的审美把握取决于学生的审美意识水平。学生的审美意识水平越高,就越能对原文的审美进行完整、深刻的把握,译文的质量就也越高。
一、美学对于翻译的重要性
美学的历史源远流长,20世纪60年代,在现象学和哲学阐释学的基础上,以姚斯(Hans Robert Jauss)和伊瑟尔(Wolfgang Iser)为代表的康斯坦茨学派创立了接受美学。接受美学产生后,70年代逐步发展为重要的文学理论流派,不久便传到民主德国、苏联,而后传遍欧美[2]。
接受美学强调文艺作品并不是为读者创作的,它的社会意义和审美功能只有在读者的审美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并得到实现。接受美学强调读者的主动参与。接受美学视角下的翻译也特别强调译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因此接受美学的研究方法自然能给翻译理论研究带来新的启示[3]。正如有人曾经指出,“在西方,译论之芽是首先依附在哲学-美学之树上,持续达1800多年之久,可以说从西塞罗到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2)和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以辞章论翻译,一脉相承”[4]9。
从接受美学视角审视翻译:译者对原文的理解过程是译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文本意义的实现是译者的前理解和译者和文本的视野的融合,但译者对文本的阐释要有度。文本意义的实现要依赖于译者的阐释,而译者的鉴赏趣味和水平又有所不同,所以一部文学作品的多个译本有了可以同时存在的可能性。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考虑到另一个“信息接受者”,那就是译作读者。再现原作的美是翻译的灵魂,译者是翻译过程中的审美主体,译者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和审美经验直接关系着译作能否准确传达原作的艺术美。
美学的研究成果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翻译研究中。刘宓庆、毛荣贵等学者关于翻译美学的系统阐述将翻译美学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刘宓庆将美学与翻译结合起来,在其著作中系统地论述了翻译美学的范畴和任务、翻译的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翻译审美体验的一般规律和审美标准等问题。刘宓庆[4]68甚至指出,翻译的基础就是美学。他们的研究成果证明了美学对翻译有着强大的指导作用。2005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毛荣贵教授的专著《翻译美学》[5],该书学习并汲取了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对美学理论与翻译实践的结合进行了继承和创新,书中通过挖掘接受美学和格式塔理论的互补及双赢效应,进一步完善了翻译美学的宏观理论体系,倡导美学理论在感性和理性两个层面的实现。
二、美学对于培养翻译人才的指导作用
美学对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美学启示我们,翻译专业的学生应首先具备良好的双语能力,翻译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语言能力的培养,语言能力除了外语能力以外,还应包括应用母语的能力。双语能力和翻译能力之间不能画等号。学生还应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和审美经验,否则无法保证原作“美”在译文中的再现。在美感愉悦中学生的翻译能力能得到更为全面的提高。
刘宓庆在《翻译美学基本理论构想》[6]中提出了“文化素养、审美意识、审美经验”是审美主体的审美条件,提出了译者具备审美能力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毛荣贵在其著作《翻译美学》中论述了汉英语言的美,并揭示了美学对提高翻译能力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并指出了今日译者不识汉语美之要素的遗憾,“于是乎,提笔翻译,其汉语之苍白,之枯涩,之乏味,‘像个瘪三’”[5]200,并结合翻译实践指出了“一定的文言功底有利于形成娴熟而又典雅、明快而又灵动的汉语审美语感”[5]202。美学在语言学习与运用中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审美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自2006年教育部首批三所高等院校(复旦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河北师范大学)试办本科英语翻译专业以来,我国大陆翻译专业的本科教育正式脱离了外语教育的桎梏,发展势头迅猛。然而,各高校对本科英语翻译专业培养方案的设定不尽相同,课程设置也各种各样。纵观我国本科英语翻译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其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关注不足,以至于许多学生在翻译实践中对原文审美感知、审美认识和审美判断不能正确把握,在翻译过程中不能准确传达原作的艺术美。要培养出一批合格的翻译专业人才,课程设置方案中要含有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审美经验、审美能力的相关课程。
三、美学对于本科英语翻译专业课程设置的启示
(一)美学视角下翻译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素养
“翻译专业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具有扎实的两种语言基础、熟悉中西方文化、掌握多种文本的笔译技能和交替传译技能的初级通用职业翻译人才。”[7]然而,美学启示我们:翻译专业的学生应首先具备良好的双语能力。翻译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语言能力的培养。语言能力除了外语能力以外,还应包括应用母语的能力。然而语言或文化的掌握,只是一个必要条件,并非充分条件。没有受到训练的双语能力,并不能保证翻译能力的提高。翻译能力是一种整体性、综合性能力,不是语言能力,也不是几种能力简单相加。“对于译者语言素养,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语言素养不是译者生而知之的,尤其是被忽视的母语素养以及双语素养不经过努力培养是不可轻易获得的。”[8]此外,除语言的形式美之外,“翻译审美的另一个诉求对象就是读者的情感,寻求情感的契合点”[9],这就要求在培养翻译人才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有较好的双语能力,还应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和审美经验相互交融才能再现原作的美感,才能使学生在美感愉悦中有效地提高翻译能力。除此之外,本科英语翻译专业学生还要具备一定的知识结构,听说读写只是翻译教学的准备阶段。因此,翻译教学除了语言技能的提高,还需要通过课程设置安排一定量的人文知识训练和翻译技能训练。从语言上讲,英汉互译要求学生掌握英语与汉语,甚至两种语言的文化。
(二)本科英语翻译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从翻译美学对翻译人才培养的启示来看,课程设置对培养学生审美意识重视程度会直接影响到翻译专业的培养目标。依据刘宓庆在《翻译美学基本理论构想》[6]中将审美主体的审美条件分为“文化素养、审美意识、审美经验”的观点,笔者将课程设置中与美学相关的课程分为三类:文化素养类、审美经验类、审美能力类。结合这一观点,笔者选取有代表性的18所高等院校的本科英语翻译专业课程设置方案进行分析。
通过数据统计、对比分析等方法发现多数高校的汉语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都很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的听、说、读、写基本功,帮助学生多方位了解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的同时,也注重学生的母语能力的加强;但是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关注度不够,具体问题如下:1.课程总数不足,与美学相关的课程较少。美学相关课程数与本校翻译课程总数比例在0%―28%不等。2.美学相关课程普遍受到忽视,不能很好地实现培养目标。在课程中设置中美学相关课程的只有三所学校高于20%,而十所学校居于10%以下。3.有两所学校开始的课程中没有涉及任何美学相关课程。4.关于审美能力、审美经验的课程开设不够普及,开设此类课程的学校只有两所,且内容单一,缺乏交叉性。5.美学相关各课程之间在平衡性和系统性方面有所欠缺。6.对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中,对英文文化素养涉及较多,然而对汉语文化素养涉及过少。
目前开设翻译专业本科的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经验的培养未给予充分的重视,而是更多地关注到了学生的外语能力,然而只具备良好的外语功底并不能达到译文要求忠实原意,语言流畅,更无从谈起再现原作的美;要达到这样的标准,还应注重培养译者的文化素养、审美经验、审美能力;由其是在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方面,不仅仅只注重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还应更加关注学生汉语素养,汉语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目的语及英语的接受与运用能力,对汉语素养培养的重视能帮助学生在英汉语言的深层对比中加深对英汉审美价值和表现法差异的理解。
笔者认为,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本科英语翻译专业课程开设可以考虑以下三个课程群:1.文化素养类(中西方哲学、中西方通史、中外文化素养、社会学等);2.审美意识类(中西方美学、逻辑学、翻译美学等);3.审美经验类(艺术鉴赏、影视作品鉴赏、中西方经典文学作品赏析等)。
四、结语
从美学视角对我国主要外语类高校翻译专业本科课程设置进行解读,能揭示美学对提高翻译能力的重要指导作用。基于美学理论,我国本科英语翻译专业课程设置应该进一步关注如何提高学生的双语能力、文化素养、审美意识、审美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如果能够落实上述相关课程的开设,并在开设课程后加强质量监督,必将对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有着积极的、现实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Encyclopdia Britannica 2007 Ultimate Reference Suite[K/CD].Chicago:Encyclopdia Britannica,2011.
[2]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2.
[3]Jauss H R.Toward an Aesthetic of Reception[M].Trans Timothy Bahti.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2.
[4]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9,68.
[5]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200,202.
[6]刘宓庆.刘宓庆翻译散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295.
[7]仲伟合,穆雷.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外语,200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