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慧医疗起源

智慧医疗起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慧医疗起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智慧医疗起源

智慧医疗起源范文第1篇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gallstonepancreatitis,AGP),是由胆石症引起,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起病急骤,病情变化快,病死率较高。2004年6月~2006年12月我院用腹腔镜对21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实施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组21例,其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29~67岁,平均46岁。所有病例均有剧烈腹痛、呕吐、高烧及明显腹膜炎体征;6例有休克中毒症状和肠鸣音消失;4例腹部叩诊出现移动性浊音。全组病例经B超和或CT证实有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胰腺密度不均匀。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外科学组1997年制定的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1]。根据入院时APACHEII评分,判别轻、重症急性胰腺炎。评分≥8分者为重症,<8分者为轻症。21例中,轻症者17例,重症者4例。

2.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一经确诊,在发病后一周内进行早期腹腔镜手术治疗,全组患者手术前均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方案,包括禁食、胃肠减压、吸氧、营养支持、药物抑制胃酸、抑制胰腺分泌及胰酶活性、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防治感染与脏器功能衰竭及对症支持治疗等综合性治疗。均在全麻下进行腹腔镜手术。操作方法为“5孔法”,即脐孔置镜,剑突下、左右上腹部、右髂窝分别戳孔,视情况行肝胃韧带切开,胃结肠韧带开窗,部分胰包膜切开,部分胰床松解等。对检查仅发现胆囊结石的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仅作胆囊切除术或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手术;对重症AGP者,即使B超和CT检查未提示胆管有结石存在,亦切开胆管减压引流。胰腺手术根据其病变程度决定,对术前B超和CT检查示胰腺肿块明显,边缘模糊,胰腺有坏死、出血,胰周渗出多者,以及腹腔镜探查见腹腔有血性渗出液,腹膜和网膜皂化斑多者,我们将胃牵向上方,将横结肠牵向下方,显露胃结肠韧带,用电钩或超声刀经无血管区分离胃结肠韧带,打开网膜囊,吸净网膜囊内渗液,充分显露胰腺后,纵向切开胰腺被膜减压,清除胰腺坏死组织,并用大量温生理盐水冲洗。手术结束前,有选择于小网膜囊内胰腺表面置两根双套管,网膜孔处置一根双套管,如术中示腹腔内渗出多,再分别于左右结肠旁沟和盆腔各置一根引流管,以备术后行腹腔灌洗引流用。要求腹腔镜直视下将各引流管放置到位,尽量应用原腹壁戳孔分别引出腹外,或另作腹壁戳孔,缝线固定。术后继续腹腔冲洗引流。

结 果

本组21例中1例重症患者术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余20例治愈出院。术后并发胰腺假性囊肿2例,1例囊肿直径在3 cm以内,患者无明显不适,未作处理;另1例经后期手术治愈。

讨 论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关键是早期手术解除胆胰管梗阻,一旦错过时机,疗效会明显下降。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创伤较大,手术创伤的打击和手术操作致腹腔内的干扰往往打破机体的防卫机能,破坏局部逐渐建立的防御屏障,出现全身应激性功能代偿,加重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特别是重症患者难以承受,病死率较高。腹腔镜技术属微创外科,是21世纪外科发展方向之一,腹腔镜手术以其对机体的创伤小、痛苦轻、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成为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新发展方向,目前,国内外均有学者将腹腔镜技术应用于手术治疗急性胰腺炎。而对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我们主张在全身支持疗法的基础上,尽早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其理由如下:①早期手术的好处是尽早解除胆胰管梗阻,消除胰腺炎发病的诱因,可使胰腺炎的病理过程得到控制,阻止胰腺炎病情进一步恶化,有利于患者早日恢复[2~4];②术中冲洗腹腔,术后灌洗引流,及时清除腹腔内积液和炎症介质以及胰腺毒性物质,可降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并发症和病死率[5];③开腹手术对胆源性胰腺炎的患者创伤大,特别是对重症患者,影响其预后及疗效,而腹腔镜手术是一微创术式,对患者的影响相对较小;④胆囊切除术是一相对彻底的手术,可一次性完成根本性治疗,避免遗留隐患;⑤在发病的早期进行上述手术虽有风险,但比在后期病情严重时的被迫手术来说则要小得多。我们对21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即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我们的体会是:在发病的早期,只要诊断明确,患者可耐受手术,在积极对症支持治疗下,一次性用腹腔镜手术解决胆系疾病的问题是可行的。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手术常包括胆道疾病和胰腺疾病两

方面,手术方式选择应根据患者病情及在手术中探查情况决定。①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手术耐受力相对较好,常规切除胆囊,并尽量争取彻底性胆道手术,有胆道梗阻者,直接作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如术中探查腹腔内无血性渗液,胰腺水肿不明显,尚无感染、坏死发生,可不作胰腺被膜切开清创;②对伴胆道梗阻的重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手术重点是胆道减压,及时腹腔引流,去除腹腔内毒性物,术中术后灌洗。因此,手术应立求简单、有效。对一般情况尚可、手术耐受力好的患者,常规行胆囊切除术,术中应争取取净结石;对一般情况差的患者,手术耐受力差,不强求取出全部胆管内结石,以免手术时间过长,对患者的创伤过大,反而加重病情,取不出的结石,可留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再行手术取石。

早期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具有微创的优点,患者创伤小,对腹腔干扰少,能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术后护理容易,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疗效优于传统常规手术治疗,是改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预后的一种可行的有效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外科学组.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及分级标准[S].中华外科杂志,1997,35(12):773-775.

[2]Ammor BJ, Davides D, Vezakis A,et al. Laparosopic cholecystectomy : are patients with biliary pancreatitas at increased operative risk? [J].Surg Endosc,2003,17(5): 777-780.

[3]Isla A, Griniatsos J, Rodway A. Single-staged definitive laparoscopic management in mild 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a[J].J Laparoendosc Adv surg Tech A,2003,13,(2):77-81.

智慧医疗起源范文第2篇

    为了保障破产企业实行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的基本医疗,根据《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规定》(2001年2月2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第68号令),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现就其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破产企业实行社会化管理的退休人员,应当按照基本医疗保险有关规定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大额医疗互助,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险待遇。

    二、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累计缴费年限男不满25年、女不满20年的,应当按照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由个人一次性补足应缴费用后方可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险待遇。

    因企业破产而提前退休的人员,累计缴费年限男不满25年、女不满20年的,补缴费用时提前退休年限对应的企业缴费部分,由破产企业补缴。

    三、为了减轻破产企业实行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后个人医疗费用负担,按以下办法为其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制度:

    (一)预提补充医疗保险资金。以企业破产上一年本市职工平均工资的6%为基数,按破产企业实有退休人员数以及全部退休人员实际年龄距本市居民平均期望寿命的年限进行预提。企业预提的补充医疗保险资金应当一次性足额缴纳到所在区、县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区县按照规定时间上缴到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并纳入市社保财政专户管理。

    补充医疗保险资金从企业破产财产变现收入或土地使用权转让所得中预提。国有破产企业,预提资金不足部分由同级财政补足。

    (二)补充医疗保险资金的使用。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内(不含起付标准以下的部分)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补充医疗保险资金支付50%;大额医疗互助资金支付范围内(不含门诊1500元以下的部分)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补充医疗保险资金支付60%.四、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在移交社会化管理前由单位办理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手续,移交后由户口所在街道社会保障事务所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如汇总退休人员医疗费用并到区县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审核结算手续等。

    五、外商投资企业中方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后,除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和大额医疗互助待遇外,享受本企业的补充医疗保险待遇。

    外商投资企业也可参照破产企业实行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补充医疗保险的标准预提费用并一次性足额缴纳到所在区、县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后,对其退休人员的补充医疗保险实行社会化管理。

    六、已经实行社会化管理的退休人员,应按市里的统一部署,在规定时间内到街道社会保障事务所办理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关手续,并从次月开始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大额医疗互助和补充医疗保险的相关待遇。

    七、本文件自2002年5月1日起执行,以往与本文件规定不一致的,以本文件规定为准。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北京市财政局

智慧医疗起源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健康管理;健康体检;移动健康;健康保险

健康管理,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词。自2000年健康管理在我国兴起以来,我们不断被健康管理学、健康管理师、健康管理产业等等衍生名词冲击着,但是健康管理在生活中如何应用?健康管理到底离普通百姓有多远?健康管理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又如何?这一系列的问题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健康管理的意义何在。

一、健康管理的起源

健康管理起源于美国,随后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也纷纷效仿。之所以美国是健康管理的发源地,是因为美国医疗保险制度的特殊性。美国的医疗保险类型多样、种类繁多,包括学生医疗保险、私营保险、儿童医疗保险等等,总的来说,大致分为公共医疗保险和私人医疗保险。美国的医疗保险是以商业保险为主,保险公司基于经济利益,希望投保人都能保持身体健康,尽量减少生病次数和生大病的机率,于是积极推出一系列的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同时,在投保时,公司需要进行健康风险评估,根据健康状况决定保险费用的多少。此外,慢性病负担和人口老龄化也不断加剧医疗费用的持续攀升,导致医疗费用对国家的经济和发展产生了威胁。这些主客观原因都促进了美国健康管理的发展。

受发达国家影响,健康管理在21世纪初在我国逐渐兴起,特别是2003年全国经历了“非典”大劫难之后,民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需求有了显著提高,健康管理的概念、技术和产品逐渐引入国内,健康产业迅速发展。

二、健康管理的概念

说到健康管理,就不得不先谈谈健康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48年提出:“健康是一种身体、精神与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良好。[1]

健康管理是对人类身体从生理到心理状况需要长期保持符合科学的标准指数并为此努力的一种现代、精品化、多元化服务过程,同时也是人类运用现代技术关注生命质量并不断提升的研究过程。[2]健康管理的实质是将管理学概念应用在健康领域,包括健康维护、疾病预防、临床治疗及康复领域,主要分为三大职能:健康监测、健康维护、健康促进。[3]从管理的层面说,健康管理的核心是管理学中的风险管理,一方面需要找出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另一方面尽量控制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因此,健康管理是基于管理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提炼后形成的交叉学科。

三、健康管理的应用

提到健康管理,普通民众的反应几乎是一致的,他们认为健康管理是一门学科或是产业,是专业人士涉及的领域,离日常生活很远,暂时没有应用在生活中。事实上,健康管理具有形式多样化的特征,在生活中应用的方式和手段复杂而多变。

1、健康体检

健康体检不等于健康管理,但它是健康管理的一部分。健康体检,顾名思义是以健康为中心的身体检查,是指在身体尚未出现明显疾病时用医学技术、设备、手段进行全面检查,目的是筛查疾病,找出潜在威胁健康的因素,及时控制和治疗疾病。

健康体检与传统体检有所不同。与传统的以治疗为主的体检不同,健康体检是以预防为主的利用医学技术和手段对身体进行全面检查的现代医学模式。体检结果也从传统的一张看不懂的化验单演变为具有良好操作性及指导性的健康评估报告,同时为“客户”提供配套的健康促进方案,从而实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的目的。健康管理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体现在将项目检查、“售后服务”、跟踪服务集成一体,进行系统管理,同时依托医院技术和设备,有效整合现有的医疗资源,为客户提供静态和动态的数据分析,既能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医疗质量,又能降低医疗费用。健康体检是个性化的医疗管理,是以“未雨绸缪”为主导思想的预防管理,是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有机结合,赋予体检更丰富的内涵。

2、移动健康管理

近两年,最热的词非“互联网+”莫属,自2015年它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健康领域也毫不例外的被融入到现代科技的大环境中。手环、手表、眼睛等等可穿戴设备进入公众的生活,通过佩戴收集人体健康数据,上传至设备云端,自动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在云端数据库中匹配相应的诊断结果和治疗建议,这就是移动健康管理的基本模式。互联网+“可穿戴”就诞生了智能移动健康管理,标志着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和移动互联网医疗模式的集合和创新,也将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推向智能化、信息化、个性化时代。

3、健康保险

由于慢性疾病患病率的增高和移动健康管理的发达,民众的健康管理需求逐渐增多,在健康方面的投资日渐上升,健康保险就是健康投资的主要方式之一。保险业具有较强的社会管理与资金管理能力,特别是健康保险作为医疗保险的补充,有利于整合和协调各种健康诊疗服务。[4]健康保险和健康管理的共同之处都在于“防患于未然”,也就是由事后管理转变为事前或事中管理。此外,健康保险业还能够通过激励机制以及所掌握的客户资源,利用市场化机制,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费用支付体系的健康发展。

四、健康管理的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21世纪的医患关系不再是单一的医生和患者,而是医学和社会的关系,以慢病防控为核心的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健康管理正是契合国家发展战略,让健康的人更好的拥有保持健康,让患病者更早的发现疾病、及时治疗、恢复健康。同时,基于现代技术的智慧健康和基于保险业的健康保险发展已日趋成熟,未来健康管理产业会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健康体育产品产业、颐养与抗衰老产业、中医养生保健产业、健康传媒与健康文化产业等等都将应运而生。因此,将健康管理与医患关系、生活保健结合起来,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王培玉.健康管理学[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4.2.

[2] 喻陆.现代健康管理体制的现状及展望[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4.2(10)19.

[3] 杨迎春,巢健茜,王小雨,董文慧.健康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2).

[4] 建勋,马良才,于文龙等.“健康管理”的理念和实践[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6.22(1)7.

【作者简介】

白贺伊(1987.9-)女,汉族,陕西西安人,西安广播电视大学理工医外教学部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健康管理.

智慧医疗起源范文第4篇

3物联网技术与智能建筑的融合发展意义

3.1强化建筑资源整合

在传统的智能建筑中,存在着资源整合困难的硬伤。智能建筑中使用的各类产品,由于没有一致的标准而难以协调,为后续的维护增加了很大的难度。物联网技术可以解决这一难题,该技术使用统一的接口、数据库以及开放协议,无需事先集成就可以打通各个网络,使得不同的产品可以顺畅的交互。此外,物联网技术的引入,还可以打造形成开发架构平台,并统一编码传感器,实现数据的互通互联,还可以让使用者依据自己的需求定制产品,将智能建筑的资源最大化整合。

3.2推动智慧产业发展

近年来,我国将更多的关注点集中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上,智慧产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并被列入国家新兴产业之一。智慧产业的战略性地位表明了我国发展壮大智慧产业的决心。在国际竞争的“赛场”上,“智能建筑”已经成为各国展示其技术实力甚至综合国力的关键成果。诸多实践成果表明,物联网技术对于弥补智能建筑的不足、提高智能建筑的价值至关重要。该技术一方面优化了智能建筑的自动化与通信性能,另一方面提升了智能建筑的落地效率。因此,必须要推进物联网技术与智能建筑的融合发展,打造高新智能建筑产品,促使我国在国际赛场上“拔得头筹”。

4物联网技术与智能建筑的融合发展方向

4.1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能源管理

在时代飞速发展、人口持续增长的趋势下,可持续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能源危机问题亟待解决。在建筑行业中,节能降耗统计监测至关重要。物联网技术的引入,可以构建智能化的能源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建筑中水、电、气等能源的耗费量,进一步方便了物业部门的管理,同时也为政府部门采取相关节能措施提供了有效的数据参考。

4.2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设备管理

现代智能建筑中往往会配置大量的高科技设备,比方说中央空调、给排水以及供电智能化系统等。物联网技术的引入,可以构建建筑设备监控管理系统,通过摄像的方式实时监控各类设备的运转情况,并收集设备的运转参数,为设备维护部门开展保养及维修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另外,设备监控系统还可以记录设备维修次数,并及时发送设备维修信号。

4.3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停车管理

物联网技术中的RFID技术被广泛运用智能建筑停车管理,该技术的引入可以自动完成数据的采集与对比,还能控制闸门,从而可以有效节约人力成本。智能停车管理系统一般包含停车场子系统、出入口管理子系统以及数据采集子系统三部分。其中,停车场子系统主要进行无线感应以及数据传递,该系统在车位中埋设探测器,并利用探测器感应车位的利用情况,并将感应结果传输至停车管理系统;出入口管理系统由RFID读写器、ID卡以及射频天线组成。ID卡安装于车内,并记录车辆的相关信息。RFID读写器设置于停车场出入口部位,可以读取ID卡中的信息,并将读取的信息传输至数据采集子系统。射频天线作为信息传输的媒介;数据采集子系统主要用于判断车辆是否具备出入资格,当车辆具备出入资格时,该系统自动打开道闸、放行车辆;当车辆不具备出入资格时,该系统会发出警报并关闭道闸。

4.4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安全管理

在智能建筑中,安全永远处于首位。智能建筑的安全系统包含信息安全、防盗、医疗救助等子系统。物联网技术的引入,可以将智能建筑中的不安全因素及时识别并传输给公安或消防部门,相关管理部门可以依据信息快速制定应对措施,进一步快速解决建筑中的安全问题,避免安全问题发酵扩大,保护智能建筑使用者的人身及财产安全。

4.5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管理

就现阶段来看,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方面的应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最为贴近,因而具备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举例来说,海尔集团在智能家居方面推出了物联网冰箱,这款新型冰箱包含诸多性能,例如放音乐、打电话、看网站等等,有效的将生活与娱乐融为一体,优化了一直以来冰箱单一的使用功能。与此同时,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可以使得人们通过手机、电脑等远程控制生活中常用的电器及其他设施。总的来说,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智能、便捷和多元化。

4.6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健康监测

现阶段,一些先进的医院已经利用物联网技术构建了智能健康监测系统。智能健康监测系统一方面可以详细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以及身体情况,方便医生以及护士开展治疗,另一方面,当患者转院时,智能健康监测系统还可以及时传递患者信息,使得医疗机构之间可以快速的了解患者的医治情况以及病史,为就诊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均寿命。除此之外,物联网技术还可以运用在智能住宅中以打造身体监测系统,以方便住户实时了解自身健康情况。身体监测系统主要依托芯片工作,该系统可以定期测量住户的体温、血压、心跳等,并提醒住户按时休息。另外,应对突发疾病,身体监测系统还可以自动与医院联系,防止危机情况的发生。

4.7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环境监测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条件,因此环境质量的管理十分重要。物联网技术的引入,可以构建智能环境监测系统,一方面可以监测环境受污染程度,另一方面可以科学的评价受污染的环境,得出具体的数据和信息,并提出环境改善和保护的建议。值得注意的是,智能环境监测系统监测的对象不仅仅是空气、水等要素,还包含智能建筑中水、电、气、声、光等要素,且监测的范围包含建筑内部以及建筑外部。

4.8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楼控系统

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打造属于智能建筑的独立楼控系统。该系统中包含能耗管理子系统、故障分析子系统以及设备监控子系统等。此外,楼控系统的监理还可以实现一卡通管理,智能化安保管理以及智能照明管理,使得智能建筑的各个系统与整个智能城市相互关联。

智慧医疗起源范文第5篇

“什么是互联网+?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联通希望扮演的是运营专家的角色。”陈孟尝表示,广东联通未来希望在11个重点领域进行“互联网+战略”的布点,包括公共服务、金融、制造、交通、教育、农业等领域。此外,广东联通表示未来还将孵化1000家移动互联小微企业,并且投资10亿元用户移动互联网应用创新和孵化基地。

事实上,面对移动互联网与微信等OTT冲击,2014年三大运营商讲得最多的就是“拥抱互联网”及“去电信化,而在今年,两方阵营战火逐渐向互联网+领域渗透时,运营商的转型则显得更为迫切。

艾媒咨询CEO张毅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随着产业互联网化的推进,运营商将面临来自互联网公司、民资宽带运营商的更多挑战,如何掌握在“互联网+”时代的主动权,避免成为跟随者,是运营商当前最应该思考的问题。

从推动产业升级到国务院出台《中国制造2025》,从此前两会热词聚焦点再到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不难看出国家欲以产业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促进经济新动能的形成。

“而谁能找准切入点提早布局,谁就能获得弯道超车的机会。”张毅对记者说。

可以看到,早在两年前,加大互联网+建设的声音就此起彼伏,而三大运营商也都在相关领域发力。如中国电信明确提出将聚焦现代农业、工业制造、新兴服务和企业运营四大领域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年将首先在智能制造试点、能源互联网试点、健康医疗云服务、教育云服务、高效物流平台等十大重点项目上发力。中国联通表示持续构筑高速、宽带、互联的智能网络,打造建设新一代数据中心。中国移动则提出推动4G与互联网+的全面融合。

“但事实上,用户的驱动以及产业的转型升级才让互联网+真正落地。”陈孟尝表示,现阶段各行各业都在经历互联网+的演进过程,此前广东联通完成了全省21个的智慧城市签约,但现在才能真正使(这些项目)从梦想成为现实。

“但让运营商动作缓慢的不仅仅是外部的环境,还有自身体制的问题。”有运营商内部人士对本报记者坦言,为了提升收入,过去运营商只是向企业推广解决方案,而很少考虑企业深层次的需要,简单地将原来的信息化应用包装成互联网+应用,比起BAT等互联网企业,少了互联网运用中所需要的灵活与变通。

相比之下,可以看到,除了加大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互联网+”领域的关键技术布局外,BAT甚至开始涉及基础设施领域,包括宽带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等底层技术,并希望以此吸引更多的生态伙伴。

比如在云计算布局上,阿里云在8月份宣布将投入60亿发展阿里云业务;9月8日,百度开放云就宣布了拥抱中国“3600行”计划;而9月15日上午,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汤道生宣布,明年将投入20亿元现金,用于腾讯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未来5年将保持每年投入20亿元的水平,预计将投入超过100亿元

在腾讯的内参上,腾讯副总裁邱跃鹏这样写道,现在是否还需要从底层开始构建云计算这样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我觉得这个时代已经过去,这是上个世纪以来,腾讯这类互联网公司辛辛苦苦做的事情,现在恰恰是互联网基础设施有史以来最好的时代。

“云计算最早起源于互联网公司,互联网产品是云计算的外衣。”邱跃鹏认为,腾讯已经有实力把这种互联网基础设施能力分享出来,给互联网的公司以及传统行业用户。

虽然没有挑明,但从全国智慧城市以及金融、教育等重点垂直领域的“争夺战”中,不难嗅出双方阵营擦出的火药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