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承人对非遗传承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法律保护;文化生态;活态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3)02-0046-0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在一些国家兴起,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该公约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我国于2004年加入此公约。2006年国务院批准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开始实施。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官员、学者纷纷为非遗保护献言献策,但在这种“非遗热”的背后,非遗传承人却成为讨论的缺席者。而他们却是活态精神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与传递者。最该有话语权的传承人的失语注定我们的各种讨论在一开始就存在致命的弱点,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对他们的社区母体或族群的民众具有现实意义,他们对非遗的生存前景具有相当程度的决定作用,没有他们参与并适时反馈信息,保护措施是否得力就无法及时得到检验。所以,调查传承人对非遗法律保护措施的认知,了解传承人的真实意愿和面对的现实问题,对提供行之有效的保护具有基础意义。
河北省拥有不少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4年启动实施“河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2006年出台《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实施意见》和《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审暂行办法》。各地市县也根据自身情况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河北省同样缺少对非遗传承人的后续调查和跟踪研究。本文以河北省传承人对非遗法律保护的认知为视角,对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再思考,希望能对河北省的非遗保护工作有所贡献。
一、传承人对非遗法律保护工作的认知与诉求
笔者对河北省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进行了调查,相关内容包括传承人对国家和河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政策法规的认知、所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入选名录后的传承情况、最佳保护方式和发展前景以及商业化等问题,综合分析有关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初步了解传承人对非遗法律保护工作的认知与诉求。
(一)关于“非遗”法律保护效果
传承人对相关保护政策、法规有一定了解,“非遗”法律保护取得一定效果。他们普遍反映,被确定为“非遗”后,所传承的文化遗产知名度得到提升,媒体关注度增加,有媒体或机构、个人对其传承的“非遗”进行记录、拍照或录像,有的得到国际交流的机会,想拜师学习的人有所增加,也得到政府一定的资金支持,生存情况较被确定为“非遗”前有所改善。
“非遗”中的民间文学、民间音乐、美术、歌舞等属于民间文化表达的部分可以在《著作权法》中获得一定保护,还有一些传承人主动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版权登记。也有一些传承人选择通过商标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尤其是那些已经投入市场竞争的“非遗”。一般来说,市场化程度越高的非遗项目,其传承人商标意识越强,生存能力也较强,反之则较弱。还有少数传承人使用专利法保护自己的权利,但总体来看,传承人的维权意识普遍较弱,能主动为“非遗”寻求知识产权保护的传承人目前还是少数。
(二)“非遗”的演变、传承情况
许多传承人都认为,与传统相比,现在所传承的“非遗”已经有不少变化或内容减少较多;使用的场合也有很大变化,尤其是民间音乐舞蹈类,传统的使用场合多为民间节日、庙会、庆典、拜神祭祖等活动,不少与民间有联系,在形式的背后有丰富的文化意蕴,而现在的使用场合很有限,有的已转为商业演出。即使这样,传承依然很难。相比而言,传统技艺类的生存、传承情况较好,有的还有发扬光大的趋势,比如衡水老白干传统酿造技艺、安新芦苇画、曲阳石雕等。可见传承情况与“非遗”自身性质有很大关系。
(三)“商业化”问题
同样,因“非遗”自身性质的不同,传承人对商业化的看法也不相同。一般而言,与民间、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非遗”项目传承人对商业化的态度比较矛盾,他们了解商业化带来的好处,但也担心商业化会淡化、破坏所传承项目的文化底蕴与精神内涵,影响传承者的学习动机,不利于真正传承。更有一些传承人明确表示所传承项目完全不适合商业化,保护非遗不是为了牟利,而是为了传承、光大传统文化。而与民间、文化传统等关系不太密切的“非遗”项目传承人对商业化持欢迎态度,甚至主动寻找商业化机会,其中不乏成功的例子,尤其是传统技艺类。
(四)影响传承的因素
传承人对影响传承的因素认识较为一致:缺乏有效地传承机制,年轻人不愿意传承;人们已经改变了原有的生活方式,非遗失去了生存环境;非遗缺乏创新,没有市场前景等,甚至传承区域群众对保护的认识问题也被提及。
(五)最好保护方式
鼓励地方政府及民间团体举办文化活动为非遗项目搭建平台,加大宣传;保留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希望政府加大投入、鼓励民众积极参与保护等都在传承人的选择之中,而让文化产品商品化也是一些传承人的考虑方向。安新芦苇画传承人杨丙军说,传承非遗文化,一方面要把传统技艺完整地保护下来,延续民族的血脉,另一方面还要紧跟时代步伐进行创新,在坚守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形式、载体的创新,使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1]。杨丙军公司良好的销售业绩就是对他这种做法的一种肯定。而井陉拉花传承人武新全曾经着力创新拉花艺术,但他越来越感觉到拉花必须回归原生态,因为很多创新后的拉花都失去了原有的韵味,已经变成一般舞蹈了。所以,不论在什么时候做什么样的创新,古老的原生态的拉花艺术不能丢[2]。总之,让大家了解非遗,使用非遗,让非遗真正走进群众的生活,非遗才会有活力,才能传承下去。
(六)主要保护责任承担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传承人能用在传承、发展非遗项目上的时间较为有限(当然以此作为职业或主要生活来源的传承人除外),事实上,不少传承人只是出于责任才坚守至今。面对现实难题,传承人非常强调传承区域群体的传承责任,同时认为传承人、国家和地方政府、社会力量也应该承担责任,有了政府的支持,传承人对传承前景还是乐观的。
二、关于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工作的思考
河北省的非遗保护工作取得很大成绩,但从传承人认知的角度来看,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
(一)保护内容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难保护,问题不仅在于其表现形式的“非物质性”,更在于其表现形式背后的与民间信仰、文化传统相关的精神内核。因而单纯技艺类的保护起来比较容易,越是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文化遗产保护起来越困难,但这恰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华所在。所以对于此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连同传承区域群体的文化认同、传承一同考虑,这样才不会得其“形”而遗其“神”。
(二)文化意义与经济利益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意义远大于其能带来的经济利益,但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许多人看重的实际是其经济效益,如果保护的出发点有问题却希冀得到好的结果无疑是自欺欺人。我们看到的“非遗异化”现象就是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结果,我们必须摒弃那种以经济价值大小来衡量“非遗”是否值得保护的思维模式,更不能有把非遗当摇钱树的想法。
(三)原生态与创新问题
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来不是一个凝固的、一成不变的对象,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特别强调“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原生态并不是排斥创新,而是排斥脱离所处环境、脱离传承区域文化认同、破坏非遗精髓的创新。相反,越是与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相适应的创新,越能促进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这种创新反过来又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
(四)行政干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我国原本就是一项自上而下推动的工作,行政干预从保护工作一开始就存在。实际上行政干预在某种程度上抢救、保存了那些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唤起人们保护非遗的意识。但是过度干预,违背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传承规律的干预不是保护而是破坏。有些学者认为这样做的结果是让“民俗”成了“官俗”。笔者认为,从国际、国内非遗保护的实践来看,完全去除行政干预是不可能的,对非遗保护也是不利的。政府要做的是如何顺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传承规律给予良性干预,实现由濒临灭绝的民俗到政府扶持的民俗再到传承群体认同的活态民俗的转化,最终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
(五)传承机制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有生存问题,还有传承问题,当前的难题是非遗后继乏人。非遗的传承不仅需要传承者,还需要有接受者,现在的年轻人原本对非遗就不感兴趣,再加上非遗的学习并不容易,需要下苦功夫,但学习之后的前景并没有什么吸引力,仅靠项目传承人个人的努力,许多项目难以实现顺利传承。因而有学者提出要在加强对传承人保护力度的同时,加强对被传承人的激励机制的研究,要关注被传承人的切身利益[3]。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提升传承群体的文化自觉,依靠国家、地方政府、社会、教育机构、传承区域群体、传承人多方力量,形成合力来传承。比如梅花拳的保护,广宗县政协协助政府采用民间传统形式向一些资深拳师授予“武术世家”的称号并赠送木刻门匾,还每年组织以梅花拳为主题的民间艺术节,让日渐式微的梅花拳文化重新得到社会关注。广宗县政府在农村小学体育课中专门增设了以了解梅花拳为主的课程。在县政协的积极推动下,广宗县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激发城镇、农村对梅花拳及其团队建设的重视和保护,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梅花拳焕发出新的活力[4]。这种群体认识的提高才是非遗传承的最好土壤。
三、建议
首先,政府必须彻底摒弃功利主义思想,提高认识,从保护文化多样性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角度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次,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传承规律,注重传承区域群体的培育,营造适合非遗传承的文化生态。
国际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探讨一直强调“要尊重文化持有者自身的意愿”,从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于对传统文化和民间传统保护的倡议”到2003年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一直贯穿了这一原则,我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仅仅为了收集一些歌舞或故事,更重要的是要让它们在母体社区作为一种活体文化传承下去,留住我们多样的文化。“礼失求诸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乡野,其保护也应该回到乡野。我们必须尊重传统知识来源群体或个人的文化习俗与意愿,尊重他们对非遗的一切自然权利,尊重其自然的传承特点和传承方式,尊重他们发展所传承项目的自,政府可以鼓励、引导,但不能代替传承区域群体作决定,当然更不能命令必须如何发展。
现在所看到的“非遗”只是其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至于将来发展成什么样,我们只能引导,无法决定。在当前社会环境下,政府应注重对传承区域群体的培育,教育民众珍视当地文化传统,提高文化自觉意识和保护意识,营造适合非遗传承的文化生态,这样非遗才不会失去生命力。
再次,把握个性,区别对待。非遗保护应把握个性,区别对待。对于适合商业化的,给予其政策、资金、税收等方面的支持,鼓励其做大做强;对于不适于商业化的,尽力打造展示的平台,加大宣传,在不破坏其自身文化内涵的前提下可以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提供展示舞台,结合各地乡土教材建设,推动非遗进课堂,从娃娃抓起,解决后继乏人问题;增强传承人和传承区域群体传承的自豪感和使命感。鼓励、帮助传承人著书立说,对濒危项目作好抢救式记录,多收集其作品,使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再有文献上失传的遗憾。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文化上的根,它的流失是我们难以估量、无法弥补的损失,我们必须立足现实,从文化多样性的大视野上、从中华文化传承角度来理解非遗保护工作,培育文化生态,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课题组成员:董保莉,温芽清,王岩云)
参考文献:
[1]非遗博览会白洋淀芦苇画抢风头[N/OL].http://,2012-09-08.
[2]武新全.原生态的拉花不能丢[N/OL].http://.cn,2008-03-07.
【关键词】“互联网+”;徽州民歌;创新;传承方式
中图分类号:J64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073-02
一、问题的提出
去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是首次将这一创新理念从国家的层面予以提出,虽然晚于该概念的诞生,但足以看出国家、中央政府对互联网在国民经济运行与发展中的重视程度。什么是“互联网+”行动计划?李总理在报告中强调“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1]“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并实施,对我国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一年多来,以“互联网+”为政策导向的改革和创新在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内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摆正位置、改变传统观念、创新生产模式,积极顺应时展的需要。例如:传媒产业推出的数字出版;广电产业推出的手机电视;图书馆行业推出的网上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等,都是基于互联网的技术和优势进行的成功的产业转型实践,对文化产业的消费者来说,这一转型更有助于消费。除了科技含量增加之外,人性化的理念在转型中尤为凸显。因而,“互联网+”行动计划又是引导创新实践的指导思想……以用户为中心,社会为舞台的面向知识社会、以人为本的下一代创新模式,即创新2.0模式正逐步显现其生命力和潜在价值。[2]联系到文化管理领域内的非遗保护和传承,作为文化产业改造提升的一个子方面,在“互联网+”和创新2.0模式的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下,主导者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如何改革传统保护的思路,如何创新传承方式,将互联网、大数据、多媒体等当代领先科技手段交互运用于非遗保护和传承,是当下创新非遗传承方式的议题。
二、口头非遗传承理念的创新
近日,中国文化报发表了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方李莉教授的文章《非遗保护3.0层级和中国文化的当代复兴》。文中,方教授阐释了非遗保护的三个层级,即:第一,做先行的记录和调查研究,摸清家底,确立非遗的保护名录,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非遗保护的1.0 层级;第二,当我们确立了非遗的保护名录以后,需要确立非遗传承人,并为他们传承非遗文化和技艺提供必要的条件和经费,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非遗保护的2.0 层级;第三,科学家、艺术家们挖掘非遗资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或艺术上的创新,发展出具有原创性的科学或艺术的成果,贡献给全世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3]依据方教授对非遗保护层级的界定,就徽州民歌来说,第一层级在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已经开展了工作。当时以屯溪区文化馆刘凡馆长、歙县文化馆汪继长馆长为主要负责人的徽州民歌抢救小分队,对徽州地区进行大量的田野工作,搜集并整理了徽州地域的民歌200余首,并记录成册,以文本形式加以保存。在这一基础上,2008年,徽州民歌成果入选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老一辈音乐工作者的努力换回的卓越成果为徽州民歌的进一步发展和传播奠定了基础,也使得外界知道徽州是有民歌存在的,徽州民歌是汉族民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二层级是继徽州民歌申遗之后,依照《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规定,对徽州健在的民歌艺人加以认定、命名与保护。作为徽州民歌载体的传承人,对于他们的保护是徽州民歌保护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徽州民歌传承不可或缺的工作之一。所以,经过申报,最后确定了操明花、凌志远为第一批徽州民歌省级传承人。从任命以后,这两位传承人一直在为徽州民歌的传承出自己的一份力。对于第三层级的工作,当前,徽州民歌的传承仍然以各位传承人的传承为主,但也有突破这一常规模式的做法。比如,F为黄山市音乐家协会主席的刘凡老师,亲历了徽州民歌的抢救,对徽州民歌的艺术魅力体会很深。近年来,他多以徽州民歌的音乐元素为创作的元思想,写出了《老街盛世》、《碎月滩的月亮》等歌曲,并改编了屯溪民歌《螃蟹歌》成为新的地方性小调《小石桥》。这些作品并非全部是新的创作思想、新的创作手法。徽州民歌的音乐元素与音乐风格是这些作品主要的音乐特征。刘凡老师的这种传承理念是直接的、朴实的,体现着他本人对徽州民歌的热爱,这份感情需要后人来延续。刘凡老师的这种传承手段顺应了当时社会的发展,是创新1.0模式的主要体现,即传统的以技术发展为导向、科研人员为主体、实验室为载体的科技创新活动……[4]在当下互联网时代,基于创新2.0的模式指引下,我们不仅需要像刘凡老师那样的淳朴的传承理念来做好徽州民歌的传承工作,还需要结合时展的特点,利用互联网技术综合各个领域的优势,以及大数据、多媒体等新兴的媒介物,来传承徽州民歌。这一理念的建构是创新2.0模式精神的贯彻。去年,黄山市文化委员会改编的新版徽州民歌《四绣红绣鞋》,是用通俗音乐风格的旋律、数字化控制下的LED灯光效应、现代的舞台服装和效果多维包装下的现代风格的表演类节目,这种传统节目融合现代因素进行再创作和新包装的做法,可谓创新2.0模式在徽州民歌传承中的首次尝试。该节目获得全省“群文杯”比赛一等奖,深受观众的喜爱。所以说,在“互联网+”时代,改变传统的传承理念,迎合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使之能为传承服务,是做好徽州民歌传承创新的首要方面,也是传统音乐自身发展的需要。
三、口头非遗传承方式的创新
方李莉教授对非遗保护第三层级阐述时突出了“科学性”这一关键词。这不仅是对口头非遗传承理念的定位,更是对口头非遗传承方式创新的指引。联系到当前“互联网+”这一推动产业改革创新的大趋势之下,首要的是认清楚“互联网+”的本质。“互联网+”的本质是传统产业的在线化、数据化。[5]也就是说,利用互联网的技术手段将信息转换成二进制的数字模式进入计算机的系统,再依靠互联网传播面广、传播速度快、使用便利的优势加以共享。这一过程是多学科知识的运用,是多种类技术、多要素参与互动的实施过程。传统产业数字化的进程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实践过程中运用创新的融合体。技术进步和应用创新两个方向可以被看作既分立又统一、共同演进的一对双螺旋结构, 或者说是并行齐驱的双轮――技术进步为应用创新创造了新的技术, 而应用创新往往很快就会触到技术的极限, 进而鞭策技术的进一步演进。[6]就文化产业的发展来说,双螺旋结构推动了文化产业传统发展模式的解构,并顺应形势重构以互联网为发展平台的新型发展模式。具体到口头非遗的传承方式来看,针对目前口头非遗前期保护的成果,比如书面文本、口头文本、传承人的活态形式等,都可以进行数字化的保存,并在线予以进一步的组合和传播。就拿徽州民歌来说,前人的研究成果目前已经公开发表的有《徽州民歌100首》(2005)、《古歙音韵》(2011)、《龙池湾民歌集》(自编本)、《歙县新安小学徽州民歌乡土教材》(自编本)等书面文本,还有《徽州民歌集》(操明花演唱)、《黄山之歌》(黄山市文化委编)等口头文本,这些文本资料是徽州民歌传承的主要依据,也是传承徽州民歌的传统传承方式之一。这些文字资料在传承过程中的不足是受保存的时间、环境以及使用的次数的影响很大,不能长期完好地保存。另外,这些文本资料不能同时给予多人使用,也不利于徽州民歌的传播。在徽州民歌申遗之前,音乐界和当地老百姓对徽州民歌知之甚少,也有人对徽州地区是否有民歌存在疑虑,这里有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民歌的大海洋中,徽州民歌因其影响力太小,而往往会被忽视。如今,在“互联网+”时代浪潮的推动下,基于WEB2.0的技术平台,对徽州民歌已有的文本资料开展的数字化保护,将信息以二进制形式录入电脑,并结合互联网整合大数据的优势,与徽州文化、徽州地域的历史、地理信息相融合,构建徽州民歌的文化数据库。且在技术可能达到的前提下,基于这一数据库建设,搭建人机互动的交互式、触摸型平台,并以制作终端的样式广泛运用于徽州的文博馆、交通服务窗口、旅游、餐饮等场所,来拓展徽州民歌在地域内外的传播纬度。以数字化、在线化的技术运用来对口头非遗进行传承,是当前“互联网+”时代对传统博物馆式保护和传承人口授式传承模式的打破,同时又是在此基础之上的大幅度技术提升。建设徽州民歌数字化平台与用户终端,既可以提高传统传承方式的科技含量,又可以达到传承人口传所不能及的效果,是现阶段创新传承方式的主要方向和重要举措。
四、结语
“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促进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和升级。作为文化产业发展重要一环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获得比原先更为有效的方式、方法成为可能。徽州民歌数字化、在线化传承模式的构建,是“互联网+”行动计划在传统音乐保护领域内的尝试,从理念上和方式上同样具有前沿性和科学性。可以肯定地说,以徽州民歌为代表的传统音乐传承和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已经到来。
参考文献:
[1]黄楚新,.“互联网+”意味着什么――对“互联网+ ”的深层认识[J].新闻与写作,2015,(5):005.
[2][6]宋刚,张楠.创新2.0: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创新民主化[J].中国软科学,2009,(10):61,62.
[3]方李莉.非遗保护的3.0层级与中国文化的当代复兴[N].中国文化报,2016-6-28(003).
[4]宋刚,唐蔷,陈锐,纪阳.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科技创新[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2):31.
[5]宁家骏.“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背景、内涵及主要内容[J].电子政务,2015,(6):33.
作者简介:
积淀
“让天下非遗传承人没有难做的生意”,是李斌强抢在2016年底付诸实施的事情。在经历了艺术经纪人、策展人、博物馆馆长、企业家的身份转换后,他选择了“风头正起,但群龙无首”的非遗领域。这与他儿时的记忆有关。
李斌强儿时过年的年味很重,农村各家各户,老老少少都洋溢着年的喜悦和幸福。贴春联、挂灯笼、粘窗花、放鞭炮,“热闹”。
当下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生活在变化。年虽然还是那个年,但味儿变了。“现在过年,攀比的多了、勤俭的少了,‘低头’的多了,和父辈、家人、朋友沟通的少了。”李斌强时常会想,为什么会是这样?
这大概是来自他们这一代人的经历和感悟。
1991年,李斌强开始任职于多个政府部门;2004年,他进入北京大学进修,出于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和内心的喜爱,进入文化行业;2006年,他发起参与成立了河南省第一家民营美术馆,并成功举办了上百场个展、联展、主题展和巡展。“一方面弘扬传统文化,一方面推广中原画派。让更多人通过文化了解河南、认识河南、接受河南。”李斌强给人的感觉总是那么随和朴实。
2013年,李斌强又发起成立了河南第一家民营紫砂壶具博物馆。博物馆系统完整地展现了中国紫砂文化发展史,让紫砂文化通过茶文化的复兴在中原大地上生根发芽。而且,他通过不断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让更多人参与其中,让人们在生活方式中接触紫砂、了解紫砂、喜欢紫砂、使用紫砂。
如今,李斌强已经实现了现在人所追求的财务自由。但他内心的价值观迟迟没有被释放出来,“我并没有觉得自己很成功,我只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儿。”
李斌强喜欢喝茶。他常说:无事喝茶、喝茶无事。“每当我喝茶的时候,内心都出奇的安静,能想明白很多事……犹如茶叶在壶中的两种形态,浮着、沉下。端起茶杯的那一刻无非两个动作,拿起、放下。喝茶如此,生活何尝不是如此。”他说。
多年的工作经历和从事传统文化行业的经验,使李斌强在中国传统文化领域形成了自己的认知和见解,他认为,“文化”这两个字说起来很宽泛,但在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下,需要“文以化之”。“恰恰是这个‘化’还缺点火候。”李斌强说。
落地
2016年底,李斌强终于开始落地这个他酝酿了很久的想法――搭建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易平台,创建中实传承(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实传承”),深入开发、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链”,使散落在祖国大地上的文化遗产“活”起来。
公司里面的人对李斌强的评价是“像一位家长”,李斌强给自己的定位是“为大家服务的人”。“不摆架子,反而很亲和。”一位刚来的实习生对《经济》记者说,她刚到公司,扫地毛糙总是不干净,李斌强拿起扫帚,一声不响地跟在后面扫。这位实习生一转头,发现老板跟在后面扫,顿时红了脸。此后,她每次扫地都很用心。
2017年初,中实传承完成了从0到1的过程,随着团队不断扩大、企业慢慢步入轨道,李斌强带领着团队所有员工一起宣誓“中规中矩做人,老老实实做事,传功、传习、传承”的司训。
李斌强说,这不仅仅是一个形式,是让企业文化深入每位员工的心中。“这也是设立中实传承的初衷。”
李斌强觉得,这么多年一路走来自己所做的事情和接触到的人,离不开文化。自己看到的、吃到的、听到的、学到的都是文化。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力、文化是效,只有传统文化复兴了,中国梦才能实现。
这颗文化的种子在他内心深处扎根了很多年。而非遗,则是最大的痛点,也是最有意义的一部分。“因为其来源于生活,是我们喜闻乐见的文化,同时也逐渐走远。”李斌强强调说,他不愿意看到老祖宗留下来的手艺变成遗产被埋葬,如何让这些遗产“活”起来是他需要做的。
不仅如此,生活中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文化在李斌强心中的分量。他吃饭从来都是盘干米净,他认为农民种出来的粮食不容易,打小父辈们就是这样教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生活中很多事看似离自己很远,但又离自己很近,仔细想想,表面是习惯的问题,实际上是文化的根源出了问题。外来文化不断流入,使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逐渐失去阵地。“多么可怕,越想越可怕。”李斌强担忧地说。
26年了,李斌强的“非遗梦”终于落地了。
如何让传统文化让当代人接受,形成文化消费。一直是李斌强在思考的问题,他想做这件事。让人们觉得文化不那么阳春白雪,而是以“好玩、好吃、好看、好听、好学”的方式出现在生活中,因为传统文化本砭屠丛从谏活,是老祖宗留下来的。
内容摘要: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宝贵文化财富,应用于旅游开发将产生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是保护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佳形式之一。目前四川江油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得到合理利用与开发。灾后重建中,如何实现其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有深刻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灾后 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 可持续发展
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
(一)旅游开发的意义
弘扬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神。李白是世界级文化名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在于传承其历史文化价值、增强旅游吸引力、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等。在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过程中,游客能够尽情地聆听李白民间故事、传说,参加有关祭祀诗仙李白活动,体验有关李白的传统手工艺技能,陶醉于李白非物质文化空间之中,既满足了旅游者求新、求异、求知的旅游心理需求,又增强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培养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旅游业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使文化遗产得到保护的功能。实践证明:文化旅游、遗产旅游可以让一些逐渐消失或濒临灭绝的传统文化再次出现。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具有积极作用(张春梅,2009)。
(二)旅游开发的可行性
从旅游活动本身来看,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具有可行性。旅游者旅游的目的是希望获得新的感觉、新的知识,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力量。因此旅游资源必须具有知识性、新颖性和参与性。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原汁原味,完全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和文化需要,能够吸引旅游者到四川江油参观游览,具备了旅游开发的主观因素。
(三)旅游开发的有利条件
江油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旅游资源丰富,而且旅游环境得天独厚。地震发生后,河南省对口援建江油市,河南省文物管理局迅速启动了江油市灾后文物援建工作。2008年11月,江油市灾后旅游规划正式出台,打造“国际李白文化旅游名城”成为江油旅游灾后恢复重建的首要任务。2010年5月,河南省对口支援四川省江油市文物抢救修复正式完工仪式在李白故居―江油市青莲镇陇西院举行。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仪式上讲到:“李白故居的重建,是四川省首个完工的灾后文物建筑群抢救保护工程。希望江油的文化重建项目在李白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扬光大中发挥更大作用”。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灾后旅游开发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
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原则
(一)原真性保护原则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正确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整体性,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或滥用。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江油人民千百年集体智慧的结晶,旅游开发是当前发掘其潜在经济价值的最佳形式之一。在进行旅游开发时,一定要坚持原真性保护原则,避免将某些有吸引力和开发价值高的文化遗产剥离原生态环境和其赖以生存的整体。通过原真性开发,让旅游者产生神秘感、距离感。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旅游产业是利用文化资源发展起来的,不可再生的原生态文化资源是其开发和利用的基础与前提。只有地区的、民族的文化原生态得到有效保护,才能谈得上对其文化资源的永续利用,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的需求(胡绍华,2007)。在对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时,必须先整理和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原貌,在此基础上进行开发利用。既要注重保护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文化环境,又要搞好遗产传承人培养,注重可持续发展及可持续利用原则。
(三)独特性原则
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才有生命力。盲目模仿,亦步亦趋, 绝对失败。李白故里是李白出生地和青少年成长地,留下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就是最大的特色和最大的优势。通过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充分展示本乡本土的李白文化,展示青少年李白的成长历程,体现出唯一性、独特性和垄断性,使游客在这里了解到一个在别处了解不到的李白,感受到正是故乡的山水、民俗、民情才孕育了这样一个伟大的诗人。
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
(一)整合开发
根据目前江油旅游发展现状和趋势,整合开发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其一,将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与窦山整合开发。将李白非物质文化遗址地点磨针溪、洗墨池、太白渡等旅游景点与窦山连成一体,进行旅游宣传、组团。其二,重点整合开发江油李白纪念馆和青莲的李白故居,建设唐代民俗文化城和青莲李白文化名镇。陇西院、太白祠应当是充分展现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平台,可以采用沙盘、模型、场景复原、电子触摸屏、多媒体等现代传媒技术,使李白的民间传说故事、传统手工艺技能活起来。其三,围绕“体验”进行整合开发,激发旅游者跃跃欲试的兴趣。在李白纪念馆建立雾山石刻作坊,将“李白邀明月”、“学士砚”等一些经典的文化项目让旅游者进行现场表演、临摹。
(二)实景舞台剧
李白民间传说、故事反映出老百姓心中的李白神奇而浪漫的人生色彩:勤奋好学、见义勇为、热爱祖国、浪漫多情、百折不饶、蔑视权贵。李白非物质文化极具表演性,可通过大型舞台剧展现李白独特的旅游文化。编创以李白非物质文化为主题的大型歌舞演出节目,将音乐、舞蹈、服装和景观融为一体,形成实景舞台剧。如2004年3月20日,在桂林阳朔举办了主题为“印象刘三姐”的山水实景演出剧。2006年7月31日,在西安华清池芙蓉园举办了主题为“长恨歌”的大型山水历史舞剧(马木兰、汪宇明,2008)。
(三)重点节事活动开发
祭祀李白节事活动历史悠久,李白出生地青莲的太白长寿会,青林口古镇表演的高抬戏和重华“烟火架”都艺术地再现了李白的家乡人对李白的崇敬之情。2001年纪念李白诞生1300周年暨李白文化节活动、2004年“甲申年李太白公祭大典”在“李白故里”江油太白祠隆重举行、2006年绵阳市举办的“国际李白文化旅游节” 都展示了李白文化旅游现象,成为“李白文化之游”的一大亮点。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民众为主体,充分发挥民间团体的作用,恢复已中断了半个世纪的太白长寿会等民俗活动,一年一度如期举行,使之真正成为民间制度化的活动,这样的民俗活动才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旅游产品
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可根据特色开发出一些文化生活产品,建设旅游纪念品集散地。四川江油市已将雾山石刻列为特色旅游纪念品,李白纪念馆有4人专业从事雾山石刻制作,每年生产砚台80余方,产值达20余万元。由江油汇星实业公司控股的江油市李白故里酒厂生产的“诗仙阁”系列酒年产值达3000万元。标有“李白故里”、“李白头像”的“中坝酱油”名扬全国,年产值达4000万元左右。“太白花茶”成为旅游者必购的特色纪念品。
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一)可持续性传承人研究
我国当代民间文化抢救保护的发起者冯骥才先生谈到:“当代杰出的民间文化传承仍是我国各民族民间文化的活宝库,他们身上承载着祖先创造的文化精华,具有天才的个性创造力。……传承人是民间文化代代薪火相传的关键,天才的杰出的民间文化传承人往往还把一个民族和时代的文化推向历史的高峰”。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由于工作条件较差,生活待遇不稳定,特别是外来文化入侵,前景令人担忧,许多方面不是流失就是渐渐淡出人们视野。培养优秀的传承人有利于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当务之急必须重新梳理其传承人,绵阳市文化局公示的有关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中:李白民间故事的传承人李戎,青林口高抬戏的传承人符恒余,雾山石刻的传承人邓国军,重华烟火架制作工艺的传承人冯沛建和张敏,政府应对他们进行特殊帮扶,免费上人身意外保险,鼓励他们收徒授艺。通过由传承人组建李白民间文化歌舞艺术团、设立“李白非遗传承人奖励基金”等,让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
(二)可持续性教育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具有教育功能,对民族心理、心态有积极的影响。大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绵阳师范学院建有“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李白文化研究中心”,具备对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搜集、保存、整理、归档、传递的能力。李白文化研究中心的建立既为专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研究平台。将李白民间传说故事、雾山石刻手工、李白祭祀活动作为地方文化史课程在大学课堂上讲授;大学教师利用课堂内外、各级文化场所、学术研究活动开展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讲座及培训;在举办李白节庆活动时,组织大学生去参观、现场感受;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力争将李白研究会由省级晋升为国家级学会;在理论和实践上实现突破,为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新的生命力、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三)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的长期工作机制
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是由老百姓创造的,经过上千年演变,形成了现在这种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地震发生后,河南省对口援建江油市,河南省文物管理局迅速启动了江油市灾后文物援建工作。江油市人民政府和文化旅游部门应该发挥积极作用,坚持政府的主导地位,将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协调于江油的可持续发展计划之中:将太白公园、李白纪念馆扩建为一体,力争创建国家5A旅游景区;设立保护专门机构,遴选专门人员,划拨专门经费;开展普查、研究、保存、建档、传承等工作,力争不出现濒危现象;积极做好申报工作,尽快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落户省级、国家级名录。
(四)努力营造民间可持续传承氛围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尊崇是前提。江油人民自豪地认为李白不是一张牌,而是一座碑。然而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大群众不完全了解,年轻一代特别是青少年学生更是陌生。5•12地震后江油学校通过系列活动重塑师生精神家园:让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教堂、进教材、进学校,以李白高洁人格品行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以李白百折不饶的精神激励学生战胜困难。同时让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社区、进入千家万户生活中,努力提高广大群众对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意识。
结论
联合国加拿大全球大会上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表述是: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效应与经济效应的理解,强化其生态意识;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改善旅游产品所在地区的生活质量;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产品;保护未来旅游产品开发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刘淼,2007)。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既要形成因地制宜的开发模式,又要江油市政府政策上、资源上、财力上给予支持,还要社会和传承人承担起传承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使命,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张春梅.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探讨―以承德市为例[J].江苏商论,2009(5)
2.胡绍华.三峡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利用原则[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1)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第二条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具体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民俗和节庆、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等五大类。2004年,我国加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步增强。
二、大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现状
大连不仅拥有“浪漫之都”的美誉,同时还保留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这些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构成了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大连地区有满、回、锡伯、蒙古、朝鲜、壮等45个少数民族,在长达数千年的文化演进史中,作为东北文化和齐鲁文化的交汇地,大连的文化特别是民族民间文艺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包括各种神话、歌谣、音乐、舞蹈、戏曲、皮影、绘画、说唱及各种礼仪、习俗、节庆等,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大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目前大连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5项,省级代表作24项,市级代表作75项,种类繁多,内容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中呈现以下特点:
1.种类齐全,资源价值高大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了民间文学、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及医药等众多项目,内容丰富,品种齐全。这些为开发类型多样,互补性强的旅游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其中长海号子、庄河剪纸、复州皮影戏、谭振山故事和康德记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遗产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广泛民间影响的文化资源,为发展旅游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基础。
2.参与性强,体验空间大非物质文化作为一种民间文化,是由民众创造、使用、传承并能为民众广泛参与的一种生活文化。通过对民俗传统的宣传和弘扬,激发游客现场的体验和观赏的兴趣,这为发展体验性旅游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3.地域特色鲜明,体现浓郁文化地域文化的差异性是吸引旅游者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海滨城市的大连,庄河的放海灯,大连的海神娘娘祭奠、海参娘娘传说、旅顺的渔人节等与海相关的民俗文化活动为大连旅游业增添了浓郁的文化内涵。此外,普兰店传统打铁手工技艺、马驷骥根艺、庄河剪纸、大连吹咔乐等一系列传统民俗也构成了大连独具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存在的问题
1.遗产保护意识不强,面临灭绝危机目前,大连地区的民间艺人不过300位,其中以中老年人居多,老年人成为非遗传承的主力军。其中非遗市级项目传承人75人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40人,占53%,而其余的传承人,年龄也多在50岁以上。由于外来文化、主流文化的冲击,很多年轻人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缺乏兴趣,使得很多以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现“人在技艺在,人走技艺失”的现象。一些优秀的民族传统技艺伴随着老辈人的逝去而销声匿迹。
2.资金投入不够,开发力度不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需要传承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去演练,一些老艺人并没有在社会上获得相应的尊重,生活经济来源也没能得到保证,制作的产品收入仅够个人生活,要想发展非常困难。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的展览厅和传习所,在建立过程中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有效地保护和整理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实物资料,同样需要人力和物力。但由于目前缺乏专项资金的投入,大量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不能征集和整理。为此,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采取有效措施,抓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进行征集。
3.缺乏系统规划,挖掘力度不够大连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时更多地采用表演、展览形式,而对这些非物质文化的起源、发展历史、特色等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停留于外在形式上,给人留下的概念不全面、印象不深刻,一些企业出于急功近利的思想,打着开发特色旅游资源的旗号对文化资源进行低水平开发和过度利用。例如有的民俗景点呈现在游客面前的表演粗制滥造,甚至张冠李戴,给游人留下了低端、粗俗的印象。
三、大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模式
(一)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的建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一项有益探索。通过保护基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分类指导,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途径和经验。同时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搭建了更直接、更广阔的展示、交流平台,保护基地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常态展示、集中展演活动开辟了重要的宣传窗口,也是外地游客了解城市文化底蕴的一个重要平台,在保护基地中能够进一步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营造保护氛围、增强游客的保护意识。
(二)依托节庆活动打造非物质文化品牌
大连市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形成服装节、赏槐节、国际啤酒节、国际马拉松赛、海滩文化节等众多国际知名的节庆活动。节庆活动也成为游客来大连的重要旅游目的之一。在节庆活动中,传统的戏剧、民间舞蹈、民间美术、传统的手工艺异彩纷呈,既烘托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又达到了对非物质文化的宣传效果,游客在观看表演的过程中,体味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游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
(三)打造独特的非物质文化旅游纪念品
大连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多彩,而且其中涵盖了特殊的服饰、居住、饮食、歌舞、宗教等内容,这些内容对游客来讲也同样具有吸引力,而且其中很多实物可以成为具有特殊意义的旅游纪念品。如普兰店传统手工布艺技艺、核雕、马驷骥根艺、普兰店玻璃画艺术等,这些物品既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又具有收藏价值和纪念意义,受到了游客的欢迎。针对目前大连地区旅游纪念品市场上品种较少,品位不高的现状,旅游纪念品生产企业应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充分挖掘其内涵,藉此提升旅游纪念品的魅力。
(四)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创意公园
大连目前没有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内容的产业链,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也鲜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为此,建立一个集代表性、真实性、独特性、直观性、艺术性、体验性、互动性于一体的主题公园显得尤为必要。主题公园可将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相对集中在一起,对大连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进行展示,并与物质文化、旅游业、市场化产品相融合具有休闲娱乐性旅游价值,旅游者也容易融入其中,获得独特体验。在公园内,可以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每天在固定时间进行表演。例如,金州龙舞、复州高跷秧歌、董家沟太平鼓舞及金州梅花螳螂拳之六合棍等。也可通过一些室内节目,进行民间音乐、传统戏剧、曲艺的表演,包括长海号子、复州双管乐、市群众艺术馆吹咔乐、金州古琴音乐、单鼓音乐、复州鼓乐和东北大鼓、普兰店辽南民歌和普兰店鼓乐,庄河双管乐、复州及庄河的皮影戏,瓦房店辽南二人转等,通过直观的展示和游客的参与,让游人对大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