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变压器实训总结

变压器实训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变压器实训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变压器实训总结

变压器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机器人工作站 变压器自动化生产 实验实训教学 生产经营活动

中图分类号:TB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7(b)-0000-00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等,按用途可以分为:电力变压器和特殊变压器等。随着变压器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各类变压器装置的性能参数、质量等级、使用寿命等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和更高的发展目标,目前随着原材料性能的提升以及智能制造技术的出现和发展,能够研发并制造出性能优越,质量过硬的各类变压器产品已经成为各生产制造企业和科研机构的首要任务,传统的手工制造方式已经不能有效满足各类变压器的生产要求,同时人工操作的固有偏差性和人为差异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变压器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为此,有必要设计一套人工智能化柔性生产制造系统,使变压器生产制造去人工化,实现变压器智能化生产。

1 工作站设计方案

变压器自动化生产工作站是一个实际应用系统,包括硬件系统的详细设计和软件系统的编写优化。在硬件设计中,经过研究分析,最终确定该系统应包含以下三部分功能机构,分别是:(1)变压器绕制;(2)变压器搬运;(3)变压器焊接和质量检测。在软件设计中应包含以下四部分功能程序,分别是:原点复位、绕制程序、搬运动作、放电焊接和质量检测。

2 系统硬件设计

对硬件结构进行设计,主要包括如下三个部分。

2.1 变压器绕制部分

选用NITTOKU全自动高速绕线机,最高转速可达10000 RPM,实际使用控制在5000~6000 RPM,加减速时间控制在3~5 s,可以满足24 h不间断生产,同时通过编制绕线程序控制机器运行,绕制状态稳定高效,中途断线可将电子信号传递至搬运系统,机械手可直接将不良品送至不良品区。

2.2 工件搬运部分

工件在搬运过程中为达到不同位移要求,故分为机械手搬运,搬运车搬运,转换夹搬运三个部分。

机械手主要负责在抓取骨架和将绕制完成的线圈进行焊接和检测时进行工件位移,经过选择后,可选用MITSUBISHI-RV-6SDL型工业机器人,此种型号最大可承重6 kg,具有6自由度方向,可在立体空间任何一点进行位置编辑,具有移动精度高,工作稳定的特点。

搬运车和转化夹主要负责在绕线机和后续生产系统之间的工件位置相互转移,可利用尼龙块制作搬运车,并将其固定在传送带上,转换夹可选用钢质材料,夹取工件时有力度,耐磨度高。

2.3 变压器焊接和检测部分

焊接部分采用PC-PAS 301t型放电焊机,焊接时注意须调整放电电流至1.0~2.0 A之间,放电时间控制在0.5~1.0 s之间,焊接时与插针有接触的顶针在完成焊接操作500次后,须进行打磨处理,并检查牢固程度。

检测部分采用HIOKI 3541型电桥,使用时须依据生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设定电阻值合格范围,对于合格品和不良品可由绿灯和红灯指示,与线圈插针接触的顶针须检查其牢固程度和氧化情况,有问题时须及时更换。

3 软件系统设计

软件系统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1)工作站复位程序。

在每日开机后和机器故障修复后,需要将工作站的各个机械电气部分进行原点复位,其中包括机械位置的校正,传感器检测是否正常,工作站各系统有无故障等。

(2)变压器绕制程序。

变压器绕制程序应符合绕制规则,编写后的程序须经过实验试生产,并逐步优化绕线程序。

(3)各部搬运程序。

具体编写搬运程序时,先编写主体框图,按照工作的先后顺序编写顺序流程图,存储为主程序。然后依次编写各部位搬运的具体程序,并存储为子程序。

(4)焊接和检测程序。

编写焊接程序应根据搬运程序的信号触发焊接程序,同时,可依据示教手柄检证插针最佳焊接位置,要求须正对插针顶端,距离1~2 mm。

检测程序即收集传输过来的电阻值大小,看是否符合设定要求,符合亮绿灯,超出范围亮红灯,达到质量检测的效果。

4 工作站调试和故障修复报告

4.1 使用环境

工作站可在4O的区域内进行布置,供电电压为AC 220v 50~60 HZ,气动部分须接压缩空气,焊接部分须接氩气。

4.2 系统调试说明

根据方案的要求,调试过程共分3大部分:硬件调试、软件调试、软硬件联调。硬件进行手动调试,观测有无撞击和运动不畅,软件进行模拟调试,在编程软件中进行示教演示,找寻可优化程序点,进行逐一优化,软硬联调为试生产调试,让工作站依据控制程序自行进行生产,看有无错误报警和可改进的地方。

4.2.1 硬件调试

(1)变压器绕制机、搬运车的滑轨的滑动部位动作缓慢,发现缺少油脂,随即涂抹油脂,减小摩擦,故障得以修复。(2)机械手抓取工件时,与夹具配合较紧,发出较生硬的声音,随即拆下较紧夹具,对配合部位进行细微研磨,磨薄0.3 mm后,故障得以修复。

4.2.2 软件调试

(1)绕线程序在编制完成后,模拟时出现语法错误,检查时发现A,B程序块同时运行时,程序块跳离语句少编入一字符,导致语法错误,随即编入该字符,故障得以修复。(2)搬运车程序出现限位报警,检查程序时发现,搬运车在左移动时的位置量编写错误,导致触及限位报警,随即更改位置量,故障得以修复。

4.2.3 软硬联调

(1)绕线程序存在绕制偏槽的现象,通过更改槽间起绕位置,故障得以解决。(2)机械手在抓取线圈进行焊接时,出现焊接不良,经分析原因为焊针和插针未正对,随即对机械手和焊针在程序中的位置进行微调,在保证正对和距离1~2 mm后,焊接良好,故障得以修复。

5 结语

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的变压器自动化生产工作站是结合笔者个人所学和工作经验逐渐积累并实践总结出的,是笔者对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这类制造系统在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制造柔性化等诸多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兰虎.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2] 郭洪红.工业机器人技术[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变压器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职业学校;电工实训;教学模式;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9-0283-01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工实训在培养合格人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存在诸多不足,影响了实训教学的效果。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电工实训基本上还是以老师指导为中心,采用现成的线路进行实训,实训内容和实训方式长期未变,教学手段陈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实训前,教师根据实训内容准备好实训工具和材料、调整好仪器设备。实训时,教师讲授实训内容,面面俱到无所不包地演示。学生对内容不预习、不思考,只是按照教师讲授内容照搬。这样难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新意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强,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因此电工实训教学有必要进行改革。

1.教学观念的更新

为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树立“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的观念,激发学生实训的主动性,使师生间能够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进行交流和沟通,增强学生的实训主动性和实训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强化学生的“学习最终必须靠学习者自己完成”的观念。在教改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主动地学习,实训中提问的深度在不断增加,所提出问题也不再局限于指导书,有的学生还超前进行自学,少数学生还主动地开始自己进行电气产品的设计。

2.借鉴CBE教学模式

CBE是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体系,其显著特点是最大程度地满足市场经济对培养对象的要求。根据实训教学大纲的要求,吸取生产、管理第一线的技术管理人员的意见,制订出相应的综合能力,列出对应于各综合能力的专项能力,再对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进行分析、修改、完善,最后形成DACUM表。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分解岗位职责为若干项综合能力:(1)安全用电常识;(2)电工基本操作工艺;(3)照明电路的安装与维修;(4)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5)常用低压电器的检修;(6)常用电机的拆装与维修;(7)变压器的维修;(8)电力拖动基本控制线路的安装。然后将每项综合能力又分解成若干项专业能力。例如:第(8)项综合能力可分解成如下8项专项能力:①常规管理要求(包括安全操作、文明生产等);②电动机单向运转电路的安装;③电动机可逆控制电路的安装;④双重联锁电路的安装;⑤鼠笼式电动机Y-启动电路的安装;⑥电动机反接制动控制电路的安装;⑦自动往返控制电路的安装;⑧双速电机控制电路的安装。这样就可以制定出DACUM表,它给学生提出了能力和考核测试的具体要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完成,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以此来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使电工实训内容实用、实效、新颖,能使知识与技能融为一体,并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能力的要求来组织教学,实践证明,通过CBE的引入,学生的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

3.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电工实训教学中,实施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与实训现场教学相结合,辩证地处理好这三种教学过程中的相互补充与相互渗透作用。例如:在安全用电、操作规程、电机和变压器的制作工艺流程等内容,通过屏幕展示,只需用几分钟或几十分钟的时间就可以系统地、科学地把原来需要几十个小时才能完成的内容展示完毕,并收到更好的效果。经过认真研究讨论,针对专业的特点选定了一批适合电工实训内容的多媒体课件,加上自己动手制作的一批多媒体课件,总共约16个学时,就能完成内容涉及安全用电、操作规程、操作工艺、电工仪表、电气照明、电动机、低压电器、变压器、电力拖动、机床电路,甚至还包括一些国外大公司的工艺要求等。使学生对电工实训内容有一个概括的了解,这种教学方法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在现场教学中,学生置身于各自工位上学习,不仅能在教师的讲授中对设备、工具的结构、原理容易理解掌握,而且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动手操作就学会了使用技能,所学知识易于巩固,学生感觉技能也得到了锻炼与培养。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把学生不易理解的教学内容,经老师的演示操作,学生由模仿到学会操作,就迎刃而解了。这种潜移默化的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既保证了教学质量又提高了教学效果的同时,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4.“一体化”新型师资的培养

实施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需要新型的师资。目前,教师队伍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专业理论教师不能指导操作技能训练,实训指导教师理论基础薄弱,不能讲授专业理论课。故此,急需培养一批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技能训练的“一体化”新型师资,这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是刻不容缓的事。为了加快“一体化”进程,学校加强专兼结合的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将学校实施的“双师型”工程推向深入,定期分批派遣实训教师到对口企业进行锻炼,为教师创造更多实践的机会,提高实际操作技能。二是鼓励实训指导教师报考研究生,尽快提高理论水平,充实新型师资队伍。三是施行外聘高级工程师和高级技师作为实训指导兼职教师,采取讲课、辅导、绝活表演等多种形式传授技艺,达到改进实训方法、丰富实训内容、提高实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庆哺:在实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理工职教研究》,2010年8月第15期.

[2] 王艳新:电工技术教学的改革和研究,《教育研究》,2010年2月第3期.

[3] 陈洪亮:变压器自动运行控制的教学,《电工技术》,2011年5月第12期.

变压器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一、制作实物教具模型,例如转子、定子、铁芯、线圈等,让学生首先对设备由直观的认识,这样在前期的教学讲解中学生对专用名词才不会感到太陌生和茫然。

二、录制介绍电机原理、结构与制造过程的教学录像片,使学生通过观看录像直观了解电机的结构和生产制造过程,增加了声像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

三、制作多煤体课件进行动态仿真演示

这一教学手段是前两种手段的结合及提高,有许多意料不到的效果。归纳有几大特点:

一方面是直观展示,辅助抽象思考。如电机学中的电磁变化都是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如果学生没有建立起电磁空间变化的概念,那么对于变压器怎么利用这一关系而改变电压、电流大小的,电机是怎么利用这一关系而动起来的就更加难以理解了,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将电磁变化这一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的过程用动漫的形式演示出来,能使许多学生豁然开窍,所以可以通过制作相应的多媒体课件,解决这些教师难以直观表述及演示而学生又难以理解的知识点的教学。

另一方面是在课间中利用资源开发电力系统运行的仿真演示,模仿变压器和电机的各种动态过程,如“变压器副边短路”, “空载合闸”,“并列运行”,“不对称运行”等运行情况。学生可以如同在现场一样,进行各种实际操作。通过动手实践,加强理解和操作能力。

第三方面是增加诊断程序。让学生通过程序进行各种故障分析与处理。在人为设置的故障中,学生可以显示出的故障状态参数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进而进行故障处理,大大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现场处理故障的能力,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无法实物展现的故障、学生无法体验的实际情况得以显现,教学实用性得到充分体现。

以上三种多媒体教学能够的广泛使用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全方面立体展示大量教学信息,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又发现传统的板书教学也不能全部摒弃,板书授课更容易抓住学生注意力,并能更好的引导学生的思路,因此各种方法是互补的,不宜过分强调哪一方面,而是应当配合教学内容的需要,综合运用合适的教学手段。

笔者经过探索,认为以演示、讲解、练习相结合的方式是最为适合课堂教学的。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通过课件或录像演示教学内容,让学生观察电机运行时的各种现象,提出要讲述的内容,然后对基础知识精心讲解,最后,配合课堂练习。加强了师生的及时交流,便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便于对基本知识的牢固掌握。例如,交流绕组基本知识一节中,教师先用课件演示电机的结构和绕组,提出绕组如何绕制的问题。这样,既让学生建立了绕组的空间概念,又清楚了自己要学习的内容,做到有的放矢。然后,教师讲解交流绕组的基本概念,划分相带的规律,举例分析单层绕组展开图的画法,总结规律。最后,改变绕组参数,让学生自己动手,课堂完成绕组展开图。课程结束,在异步电机的工艺实习中使学生真正理解和体会绕组在电机中的重要作用。

此外,我们在教学中加入对比,案例引导等方式,将会使整个课程内涵骨架更完整,内容更丰富。知识点相应联系,使学生建立一套完整的电机理论体系。例如:异步电机的分析时,要时刻与变压器的分析相对比,学生理解可以达到把旋转的异步电机,等效为静止的异步电机也就相当于变压器,这样,就可以采用变压器的分析方法来分析异步电机。当然,要仔细对比两者各参数的不同。

利用生产实际中的典型案例,紧扣“电机学”应解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对案例的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解剖、总结,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相应技能等多个目的。再例如,三相Yyn连接的组式变压器带单相负荷时会造成中性点位移现象,以及对供电产生的影响。课堂教学从理论上定性分析变压器不对称运行的电磁过程,然后在实验室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使学生能够加深理解中性点浮动的概念。通过案例教学,提高了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最后笔者认为作为专业课程,必须以现实环境强化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重视现场教学。

变压器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理论类课程 吸引力 绪论 教学方法 教材

笔者发觉,现在技校的电工理论课越来越难教了,学生对电工理论课提不起兴趣,课堂上出现睡觉、玩手机、甚至旷课的现象。笔者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进入技校的学生大多数只有初中学历,他们的物理和数学基础较差,而电工类理论与数学、物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生学起来感到非常吃力;二是学生来技校的目的是学一技之长,以为学会了电工、钳工、汽修工等的操作就可以了,不肯动脑学习理论课;三是电工理论课抽象、深奥,学生学起来枯燥、费劲。作为一名电工专业理论课教师,笔者一直在摸索如何提高电工理论课吸引力的方法。经过多年的实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提高电工理论课的吸引力。

一、利用绪论课,快速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奇心与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信心是学好的保证,三者都是学好该门课程的关键。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实用性及学习方法等及时传达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树立学生的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笔者非常重视第一堂课的教学。

如在上电机与变压器的第一堂课,笔者会让学生明白电机和变压器在电能的产生、传输和使用中的重要性。首先提出三个与我们生活有关的问题:“电从哪里来?”“电是怎样从遥远的发电厂送到我们身边来的?”“我们的衣食住行是靠什么生产出来的?”。一番热烈的讨论下来,再加上笔者的点拨,学生们就会明白,电是发电机发出来的,电的输送离不开变压器,我们的衣食住行甚至国防科技都离不开电动机。于是学生就明白了电动机与变压器的重要性,有了学习该门课程的欲望,迫不及待要想知道电动机和变压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性,笔者再趁热打铁,告诉学生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有了兴趣又有信心,何愁学不好呢?

事实上,学生们一方面渴望了解电气化知识,一方面对电又感到害怕。所以笔者在电工仪表与测量的绪论课上,以身边频发的触电事故为例,告诉学生,其实电对于不懂它的人来说是“老虎”,而对于懂它的人来说是“绵羊”。所以我们只要学好了电工仪表与测量课,学会了各种电工仪表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就能对电能的质量及负载的运行情况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就可以保证供电、用电设备和线路安全、可靠、经济地运行,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样就激发起了学生的好奇心,笔者再告诉他们一些学习方法,如电工仪表其实主要就是由测量机构和测量线路构成,测量机构是整个仪表的核心,多种仪表的测量机构是相同的,首先要掌握各种测量机构的构造、工作原理和特性,然后在其基础上配合适当的测量线路,就可以组成各种不同类型的电工仪表。一堂课下来,学生既明白了学好《电工仪表与测量》课程的重要性,也知道了该如何去学。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如果把“利用绪论课,快速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兴趣”比喻成让学生们“尝鲜”,那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就是提高课堂吸引力的必不可少的 “保鲜”手段。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讲授,直接地、系统地学习前人总结的知识点和规律。但由于电工课概念相对抽象、难懂,学生基础又差,如果一味地采取填鸭式、灌输式教学,就会显得很枯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听不懂的内容越积越多,学生就会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和信心,甚至放弃这门课程。所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合现在的技校生。电工类理论课教师要想让学生学起来轻松、愉快,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主要采取了如下几种方式:

1.巧设疑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学生带着一个个问题去学习,有了目的,有了求知欲,才会开动脑筋,去听、去看、去思考。大家或独自思考,或互相讨论,或听老师分析总结,课堂气氛自然而然也就活跃了。当一个一个问题迎刃而解,学生就会产生较强的成就感。如我们在学习电工基础课时,电磁感应是一个难学的章节,为了讲清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笔者设计了一个简易的电磁感应实验,让学生思考三个问题:(1)看到了什么现象?(2)感应电流从哪里来?(3)感应电流有多大?学生们为了解决这三个问题,就会认真观察与思考,然后得到答案:(1)条形磁铁快速地插入或拔出线圈,线圈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电磁感应现象;(2)感应电流产生的磁通总是阻碍原磁通的变化——楞次定律;(3)感生电动势的大小为e=N——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解决了这三个问题,这节课的重点内容也就学懂了。所以课堂上教师应注重课堂提问,鼓励和启发学生去思考、讨论、总结,让学生全面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学生也就不会感到那么枯燥与无聊,课堂显得轻松愉快。当然,教师提问要有水平,一定要围绕本节内容的重点设问,切忌过多、过难、过易、不切主题与不切实际,否则只会招来学生的反感,学生们也会感到疲于应付。

2.尽可能多地利用各种教具,采用直观教学法

电虽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在电工类课程教学中借助各种模型、实物、挂图、实验电路,甚至是实际应用,对深奥、抽象的理论的理解与记忆是很有帮助的。笔者尽可能找出相应的教具,如教电工基础之前,笔者准备了电阻、电感、电容、磁铁、线圈、检流计、万用表等;教电机与变压器之前,笔者准备了三相变压器、仪用互感器、三相笼型电动机、三相绕线型电动机、单相电动机、直流电动机等实物、模型和挂图;教电工仪表与测量之前,笔者准备了交、直流电压表、电流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模拟万用表、数字万用表、单臂电桥、双臂电桥、兆欧表、接地电阻测量仪、功率表、电能表等仪器仪表与挂图,这些教具都有助于学生理解课堂内容,使教学更生动、更直观,学习效果更佳。

3.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理论联系实际

多媒体能实现文字、图像、声音和动画的结合,使原来抽象、乏味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起来,更容易吸引学生,激活学生的思维。如在电机与变压器教学中,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原理是比较难懂的,笔者就制作了动画课件,用彩色动画一步一步演示电动机转动的整个过程,结果学生很快就明白并记住了电动机旋转的原理。又如在电力拖动与控制线路教学中,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也是一个难点,为了帮助学生们理解与记忆控制线路和工作原理,笔者也制作了动画课件,每按一个按钮,相应的电路的电流就像人体的血液一样流动起来,各种触头也是该断开的断开,该闭合的闭合,让它们全都动起来,非常形象地将这个复杂的电路分解成几部分,这样分析起来就容易多了,学生们也不再感到难以驾驭,不再惧怕。彩色动画效果,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们学起来容易多了。

教学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学生们今天坐在教室里学习理论知识,就是为明天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实际是相辅相成的,实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所以笔者平时在教学中尽量多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比如在电机与变压器教学中,笔者会带学生实地观察学校内的变压器和各种电动机;在电工仪表和测量教学中笔者会采用一体化教学,带领学生一个一个仪表地学习如何使用;在学习接地电阻测量仪时,笔者还带着学生们将学校教学楼、实训楼和男生宿舍的接地电阻进行了测量和数据分析;在教电力拖动与控制线路时,笔者带学生们到附近工厂参观厂里面的实际控制线路和电柜,使学生们更直观地学习相关知识。

三、根据实际,优化组合教材

变压器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一、授课

改变传统的讲课方式,把授课的重点转移到学生“会做”上,再在“会做”的前提下弄“懂”,即“先会后愤”的讲课方式。具体地说就是:程度较差的同学学会做,即“会”。程度好一些的学生,要在“会”的同时,还得要弄懂原理,即“既会又弄懂”。讲课的顺序是:首先由学生在看书的基础上教师示范“怎样做”;再由学生“练习”怎样做,使全部学生学会怎样做;最后老师讲解为何这样做,原理是什么(程度稍好的同学能理解),即:老师示范―学生练习―原理分析。它们之间的时间分配应掌握在2:5:3的范围。例如我在讲授《电工技能与训练》中“日期光灯的安装与维修”一节时,在学生看书预习的基础上,我用了10分钟时间向学生演示日光灯线路的连接方法;然后给学生22分钟的时间,根据老师的示范,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连接线路;再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分析讲解日光灯的工作原理――灯管的发光原理、起辉器的启动原理、镇流器的工作原理及构造等等。最后几分钟,找出存在的问题,总结和布置作业。经过这一节的练习和讲解,全部同学都能够完整地安装一架日光灯,学到一项技术,部分同学还能知道日光灯的工作原理和各部件的作用。

二、实验实训

根据学校现有的实验实训条件和学生接受能力,打破教材安排的实验实训内容和顺序,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适时进行实验实训。对学校内部有条件做的实验实训要及时完整地做好,对学校内部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实验实训条件的实验实训课题,要创造条件,采用走出去观察,或借用器材,或用其他材料顶替,或用其他实验实训说明,或用讲解实验的方法等,把教材中所有涉及的实验实训都要有所交代,不能因学校条件限制把原因推到学校,把实验实训去掉。因为实验实训课是专业课的重要内容,也是真正学习技术和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做好实验实训,才能让学生真正学到一技之长。例如。我在讲授《电工技能与训练》中“防雷常识”一节内容时,我采用了走出去观察和用其他材料顶替等实验实训手段。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如下:讲“接闪器”和引下线“时,学校没有条件实训,我就带学生到校外、去楼顶,观察各种接闪器的形状结构、材料规格,到变电室,到楼房墙体看引下线;讲“接地体”时,我带领学生到建筑工地现场,观察接地体的形状、埋没深度等。

三、学生作业

在学生作业的布置上,不是过去的单纯书面作业,而是把作业分了三种形式;一是书面作业;二是实际操作;三是小制作。并且加大实际操作和小制作的作业分量。例如,我在讲授《电工技能与训练》中“电动机全压启动”一节时,作业是让每位学生自己安装一套“电动机可逆运转控制电路”并试车成功。试车成功者为完成作业,试车不成功者要重做,直至试车成功。同学们用了三个多小时才完成这次作业。虽然用的时间比较长,完成后也比较累,但每位同学试车成功后都感到很兴奋,有种胜利的喜悦,也学到知识。这类作业学生也喜欢去做。把“让”学生去做作业变成了我“要”去做作业。对学生来说把做这类作业变成了一种乐趣。克服了职业学校的学生厌学习厌做作业的现象。而且通过做这类作业,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验证学生对本技术的熟练掌握程度。再如我在做《电机与变压器》中“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首尾端的测定”实验时,我布置的作业不是让学生写出实验报告,而是让每位同学在我面前亲自操作一遍,测定出三相绕组及首尾端。正确者才算完成作业,否则重做,直至测出为止。

四、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