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如何打造美丽乡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以前,地处大山深处的铜关村每每有事需要商议,吴珍刚要么通过大喇叭通知大家,要么就得挨家挨户去敲门;对于村民们来说,要想获知谁被批准了小额贷款、谁被列为了“低保户”这种信息,同样不易,他们得翻山越岭去到村委会看告示才行。现在,有了“为村”这样一个平台,铜关村大到村政条令的讨论,小到村民出门求搭顺风车,都能在这个平台上得到解决。
“‘为村’是我们团队最有成就感的项目吧。”谭亚幸思索了一下,给出了答案,“一方面,这个项目非常有战略意义;另一方面,它目前仍然处在一个不断生长的状态,越来越多的乡村不断加入其中,通过互联网连接外部世界。”
“为村”是谭亚幸和他的MSC(Maker Sustainability Consuluing,杭州永续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团为腾讯提炼的一项企业CSR(企业社会责任)战略举措。在谭亚幸介入之前,腾讯在乡村发展项目这条道路上已经耕耘了多年。2009年,腾讯发起了“筑梦新乡村”公益帮扶计划,从捐建希望小学,到定点文化教育、兴建多媒体教室、生态博物馆等等,做了许多尝试,但始终没能找到体现腾讯产品和核心能力的项目―如何让腾讯“连接一切”的大战略在中国成千上万个乡村中得以实现?
2015年5月,谭亚幸和MSC团队走入大山腹地的铜关村,进行了一个月的实地调查,得出的结论是:乡村落后凋敝的根本原因是与外界失联,而腾讯的核心能力,恰恰能解决这一乡村痛点。3个月后,MSC为腾讯梳理出的“连接乡村”概念项目“为村”上线,仅仅过了4个月,全国就有900多个乡村正式加入为村计划,成为国内第一批接入移动互联网生产生活的乡村;发展到今天,全国已有3000多个乡村入驻“为村”平台。
“我们把腾讯一系列的产品、工具放到乡村场景中,引导村民用这些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谭亚幸说,“比如通过腾讯地图,可以看到铜关村美丽的街景;通过微信‘智慧民宿’,可以在线预订当地民宿;腾讯设计部门为铜关村当地的茶和米设计了外包装,并且在京东平台售卖,非常畅销,而收益又将反哺到乡村建设中。”
腾讯只是谭亚幸和他的MSC团队在过去三年中服务过的众多客户中的一员,在MSC的服务对象列表中,不乏阿里巴巴、中国移动、渣打银行、福特、欧莱雅、百威、联合利华这样的世界名企。“正式成立公司是在2014年,到现在我们做过的项目,有100多个了。”谭亚幸笑容里有种掩饰不住的自豪。
“MSC是一家全球且独立的CSR咨询公司,通过以战略咨询与项目开发为核心,为企业提供双赢的社会责任解决方案。以此推动那些想做或者正在做CSR的企业,用自身的核心能力来解决问题,使其获得新的商业机遇。”在MSC网站的“团队介绍”页面中,谭亚幸清楚地阐述了他和他的团队在做什么。至于做这件事情的原因,起于他留学英国的经历。
此前在国内,谭亚幸从事过很多公益活动,慢慢发现了传统公益的局限性。“它的组织和它的效果,比不上商业体,”他说,“因此我产生了很多思考,有没有一种方式可以改变这种局面呢?”
答案在英国初见端倪。在玛莎百货(Marks & Spencer)做CSR时,谭亚幸发现这家企业将CSR完全融入到了运营中。例如,当顾客进入玛莎百货挑选服装时,店员不会重点介绍衣服的款式、功能,而是告诉顾客衣服的面料是怎么制造出来的;他们在收取原材料时为当地社区做了什么事情,并告诉顾客如果感兴趣,他们还负责提供顾客参与服务的志愿者渠道;除此之外,玛莎百货还准备了特别的小手册,告诉顾客这件衣服用什么温度的水清洗是最能够降低碳排放的。
玛莎百货的做法给了谭亚幸很大的启发,在此之前,他一度认为企业做CSR就是去做公益,而玛莎百货的经验告诉他,企业是可以把CSR融入到实际运营中去的。
“我发现那是一种系统性的、有效解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企业家们都在想如何打造百年企业,但真正做到却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内部、外部问题。比如一家工厂制造的环境污染非常严重,但它很赚钱,企业领导觉得没问题。但有一天这里要开一个很重要的会议,那么政府就会责令其停业―这对工厂来说是一种潜在的风险,如果企业能在日常经营中就关注到CSR,有意识地去做环境保护,那么这种被关停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谭亚幸说,“我们所做的,就是结合商业分析和社会调研的咨询工具和方法,融入对企业和市场的深刻洞察,将CSR量身定做到企业的商业战略中,帮助客户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谭亚幸的理念打动了客户,但他的年龄一度遭遇质疑―你们这样一群年轻的90后,能有什么阅历?你们凭什么做咨询?
“凭的是垂直在社会责任这个领域的专业性!”谭亚幸回答得理直气壮。
十年前,我们在肥城这里召开了全省校本研究会议。那个时候的我们肥城是为全省的小本研究提供了经验,也引领了全省校本研究的发展。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又一次相聚在这里,我非常高兴地看到十年间我们肥城仍然在进行着探索,只不过这次他们的研究和探索较之十年前的那种探索具有更深入、更丰富的内涵。因此,它的意义也更大了。甚至是说,他们的这样一个经验已经超过了一个研究的范畴。我们通过这样一个短时间的、实地的考察和学习,我获得了这样几点认识:
第一点,我认为今天肥城的这一经验是我国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一次有意义的探索。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教育改革处在一个怎样的发展阶段呢?那就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在这个体系之中,它的治理该往哪里去?该怎么来治理?这个现代化该如何突破?治理的现代化这里面的核心仍然是正确我们的关系,但是在治理这个层面上不是教育行政部门要放权,它的内涵或者是内容不仅局限于放权,重要的是如何让我们学校都干事创业起来,在今天我们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包括全世界范围内的基础教育改革越来越注重以学校为主体的这样一种改革探索的路子。在这种背景之下,如何为我们愿意干事的学校提供条件,并且我们都知道当一个学校在进行探索的时候是费力不讨好,如何让希望进行探索的学校拥抱在一起,抱团取暖,联手攻关,共同发展这理应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今天我们很高兴地看到肥城,大家认为他背后是大手笔,那么这个“大”它大在哪里?他从这样一个微观的事情入手,但事实上呢是回答我们国家教育治理现代化已经走向了命题。
第二点,今天肥城提供的这样一种经验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振兴乡村教育的一种尝试。我们都很清楚对于我们国家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战略,但是教育均衡发展,并不仅仅限于办学条件的均衡化。那除了办学条件实现均衡化之外,更重要的是教育教学质量要有一个相互对比的一个均衡,这是肥城提出来高位的均衡发展他的一个内涵。在这里一个难点就是如何实现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同步发展。我想对于今天在座的诸位绝大多数来讲,乡村是我们最有情感的地方,它几乎是在座的每一位魂牵梦绕的地方。如何让我们乡村的孩子享受真正的同样的优质教育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更是我们面对的一个难题。今天肥城教育发展的学校共同体,以共同体为核心概念的这样一种探索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今天上午去几处学校看的时候,非常地兴奋,我没有见过肥城如此的美丽,乡村风光跟走出国门难忘的国外之旅是相媲美的。更让我兴奋的是,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一直对乡村教育有情有独钟的地方,十年之后再来肥城这一点让我格外兴奋,这也是肥城经验独到的一面。
第三点,共同体与教研有着不可分割的一种关系,肥城的教育经验是教研教科研运行机制的一种重大变革,在这里通过他们的共同体建设发现这种传统的教研、教科研部门与学校互动的方式正在发生着变化,不再是发命令式的,不再是一个教研员,一个科研人员点对点式的一个服务,而是教研部门把学校发动起来,类似于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层面一种万众创业的一种格局,开创这样的一种局面。并且在这样一种领域,这样一种格局中各个学校在研究,它的重大突破在哪里呢?以前的教研是分学科进行,这次的研究它是打破了学科的界限,突破了学科之间的壁垒。各个学校以问题为导向,以问题为抓手,实现学科与学科之间,学术与学术之间的联合攻关,这难道不是我们教研与教科研运行机制的重大变革吗?
第四点,今天肥城提供的这种经验它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一种有效的行动我们教育治理的现代化,教育均衡的发展,包括教研机制的建立,它的目的都在于提高教育质量,让学校有活力,让孩子们有成效地学,在这里的重中之重呢就是我们这个中介——我们的教师,这支队伍能不能获得发展。在教育发展、教育均衡发展走向深水区的时候,无论你搞什么样的项目都离不开教师队伍的发展。肥城的共同体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我认为肥城的共同体它是一个立体的概念,他有学科的共同体,有教师共同体,还有课堂层面的、学校生活中的学生共同体。其实,这三体是一致的。一个有活力的学校它一定是共同体生存的地方,一支有生命力的、充满生机活力的不断向前发展的教师队伍它往往也是以共同体的面目来呈现的。一个区域的教育是否靑盛有活力就要看有没有自发组织共同体的这种学校,这三者就内在活力来讲是一致的。
因此在这样一个共体当中,就教师共同体的建设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刚才有专家讲到共同体它是精神层面的,更多的注重校内教研组这方面的一个互动。我非常认同这种观点,我认为所谓的共同体有这样几个特征:
第一点,它一定有个愿景,就是有共同奋斗的方向。他不是乌合之众,不是拉郎配。
第二点,这个共同体他往往有焦点,有共同关注的点,来共同上进围绕着共同关注的问题持续地发力,来进行运转。
第三点,我认为他们之间在地位上是基本平等的,我本人是要对学校里进行持续的跟进研究的,我发现有很多人跟随我,但是因为我们地位之间的悬殊,事实上不是真正的共同体。
第四点,注重它的平衡性,真正的共同体心理安全感是必须的,共同体的内部心里上是很轻松的,它可以畅所欲言,可以进行深入的交流。
第五点,需要有自由的选择。
我想这是我们共同体出现的特征,这些特征同样也适用我们的学生。这就给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如何打造这种充满生机与活力共同体,怎样把这种行动推向深入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挑战。
这是我思考的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共同体。
第二个问题就是我们的共同体要做什么?我觉得得这是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刚才大家谈到了校本课程的问题,谈到了信息技术支架的问题,课堂教学方式的问题。我本人有一个观点,我们的共同体重在做什么事,我去学校的时候,有很多学校可能会把校本课程的成果呈现给我。校本课程的成果是什么呢?编的一本本的教材,学校也可能把课堂的成果呈现给我,那么课堂的成果是什么呢?一本本的学案、导学案。我去学校看翻转课堂的时候,大家也往往会介绍这样或那样的模式。这种思路对不对,我认为今天我要表达一个观点,我完全不赞成这样的一个思路。大家都知道建大楼的时候,首先要有一张图纸,而后我们才运进钢筋、水泥、沙子等建材。校本课程我们编写的教材,课堂研究中习题集、导学案等这不就等于我们没有图纸就把建材引进了吗?所以今天我们共同体需要做什么呢?我们需要做的是方案,我们需要做的是建筑师在建大楼的那张图纸。我们需要的不是先把药抓进来,而是医生要开的那个药方。所以这个方案格外的重要,那么我们需要做哪些方案。
我认为第一个方案首先是学校发展的一个整体的规划方案,让我们有这样一个共同的愿景,共同的脚踏实地的基础路线图,那么我们的精力才是不分散的。
第二个方案,需要有学科的打通学段这样一个规划的方案 。学生的发展规划我们往往忽略的一个重要的方面那就是仅仅注重学校层面的顶层设计而忘了你规划的重点是学科教研组有自己的顶层设计,各学科有自己的顶层设计。这也代表你的学科在学科坐标系里寻找你的那个点,当你的坐标系没建立起来的时候,这堂课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堂课的目标该怎样定位你往往是不清楚的。
第三个方案,我们应该做学期的课程纲要或者学期的教学方案。我们的课时教案单元教案它是微观存在的,他与学期教学方案是息息相关的。
最后一点,我们需要研究这种单元的、课时的方案。在这里无论是我们学校的,还是我们学段的、学科、学期的、单元的、课时的都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谈到这样的一个问题之后呢,我想我们这个方案怎么来做。大家是否都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当医生开出处方的时候,大家还会跟医生进行商榷吗?当建筑师把一个楼的图纸设计好的时候,我们还会不会跟建筑师进行商榷,进行质疑?当律师下了诉状书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跟他争吵着商榷,跟他进行质疑?大家的回答是不是都是否定的,可是为什么我们的老师辛辛苦苦地备课、写教案,我们认认真真地上课,上完了课后竟然有那么多的质疑声。
张新庄收入的“倍增”,得益于“龙头企业+合作社+职业农民”的经营模式。
职业农民,是具有新理念、新技能的新型农民。与传统的农民相比,新型职业农民有文化,会技术,懂市场。更重要的是,他们将农村视为施展才华、抱负的舞台,将农业看作一生的事业和毕生的理想。
2013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显然,如何保证种粮农民有利可图?如何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如何培养职业农民?这不仅是破解今后“谁来种地”难题的制度性变革,也是改变农村面貌、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探索。
“小荷才露尖尖角”
“蔬菜大棚里的辣椒个大、皮厚,深绿发亮,能照出人影。”河南省夏邑县刘店集乡吴楼村村民吴科委告诉记者,刚过而立之年的他现在承包土地30多亩,其中21亩种大棚蔬菜,10多亩种粮食,年纯收入20多万元。
说起创业历程,吴科委满腹酸楚:“我考上高中时没钱上,便随村里的伙伴干建筑。为赶工期,我曾一连干过四天三夜。由于没技术,我只能干苦力活,工头还经常拖欠工资,一气之下,我决定回家种大棚蔬菜。”
2006年,吴科委多方筹资在家建了两个占地5亩的塑料大棚。可是连续两年,种的黄瓜、辣椒都亏本。他总结教训后发现主要是因为自己技术不过关。2008年,吴科委到县农广校报名参加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教学班”。这一年,他现学现用,2个大棚蔬菜竟然收入4万多元。有了技术便有了底气,吴科委当年就扩建了一个大棚。
2010年,夏邑县农广校中专班办到了吴楼村,吴科委第一个报了名。中专班的教学全面系统,对蔬菜种植、病虫防治、土壤肥料等进行全方位讲解和技术辅导。吴科委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反复实践。在农广校老师的精心指导下,他的技术水平一步步提高,当年蔬菜每亩增收2000多元。在中专班里,经过3年认真学习,吴科委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获取了中专毕业证书和蔬菜园艺工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2012年秋,吴科委把大棚蔬菜扩大到21亩,粮食作物扩大到10多亩。那一年,他的蔬菜没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病虫害,没出现过一次死苗、枯萎、歉收现象,每亩效益都在1万元以上。很快,吴科委成了村里种地“小财神”,在他的带动影响下,吴楼村种植大棚蔬菜的规模迅速扩大,2年时间就增加了150多亩。大棚蔬菜规模的扩大,也使本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村民到大棚里打工,月收入1500多元。
大棚多了,村民富了,如何再上一层楼?吴科委说出了新打算:“我要建一个蔬菜生产合作社,通过合作社来集中经营,分散管理,为种植专业户提供相关的市场信息、新品种、新种苗以及新技术,进一步提高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与乡亲们一同奔小康。”
去年10月28日,包括吴科委在内的夏邑52名农民,领到了新型职业农民证书。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懂农业技术、善管理农田,且年收入不菲。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对新型职业农民给出一个定义:以市场运作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以农业为稳定职业、具有较高素质和社会责任的农民。
“我们可相对简单地把种植大户、专业大户、养殖大户、农民经纪人、小型农业企业家等理解为职业农民,目前可划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种不同类型。”河南省农业厅科教处调研员石有民告诉记者,职业农民是工业化、城镇化达到相当水平后产生的一种新型职业群体,也是农业内部分工、农民自身分化的必然结果。
现代农业呼唤职业农民
河南省农业厅一项调查表明,从务农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性别结构、年龄结构、从业状况和培训情况看,务农劳动力越来越清晰地表现为“五多五少”:文化程度低的多,文化程度高的少;女性劳动力多,男性劳动力少;年龄大的多,青壮年的少;兼业农民多,专业农民少;未受过系统培训的多,受过系统培训的少。
石有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成为制约“三农”发展的瓶颈。由于大量高素质劳动力流失,先进农业科技推广失去了对象,农业生产特别是单产水平长期徘徊不前。这种状况难以适应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总体要求,难以适应全社会对于农产品数量增加、质量提高、档次提升、结构改善、安全放心的客观要求,也难以适应农民自身创业兴业、增收致富的现实要求。
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培养职业农民,尤其是年轻的职业农民。
从年龄结构上看,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渐显年轻化。他们之中,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居多,年龄大多在40~50岁,属于青壮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和各项经营活动经验丰富,头脑灵活,处事成熟。另外,也有一些“80后”农民加入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他们主要从事规模化经营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现代农业的主力军。但是,从事一家一户种养的农民年龄偏大的状况并未改变。
新型职业农民中很多人有过外出务工的经历,有的甚至在外务工多年。这部分农民见多识广,对“三农”政策非常关注,对新技术新知识接受快,敢想敢干,是致富带头人和未来现代农业的领跑者。在参加各种培训,学习先进农业科技知识的同时,他们更渴望学习先进的经营理念,学习相关政策和法律知识,开阔眼界,打开经营思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在农村的地位。也就是说,他们更渴望过有尊严的生活。
农民从身份变成职业
很显然,告别身份印迹,穿上职业新装,新型职业农民的兴起已不可阻挡。
培养中专学历农民,让吴科委等农民的生活起了变化。“两年理论课,一年实践课,学成后就是全日制中专毕业学生。”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夏邑分校校长何新明说,夏邑是全国有名的无公害蔬菜基地,具有丰富的劳动力和农副产品资源,中职教育能让农民学到多种知识和急需的实用技术。
2012年8月,夏邑被农业部确定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国家级试点县,主要是蔬菜生产。2013年9月,夏邑出台了《蔬菜产业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最终在100名自愿报名的学员中,认定了52名符合标准的农民。
夏邑认定首批新型职业农民时,在学历上要求至少是农业中专学历或从事蔬菜生产经营满3年,户年人均纯收入是当地的3倍以上,并具有蔬菜生产技能和规模化经营管理能力,其单位面积产量、产值、效益均要高于当地水平。认定程序相当严格,村民需先自愿申报,然后经村委会推荐、乡镇审核、系统培训后进行评审。
在夏邑,农民一词正在由一种身份转变成职业。
选择粮食生产类和菜篮子产品类产业,培养认定一批新型职业农民,成为河南破解“谁来种地”难题的重要举措。如今,除夏邑县、西平县、许昌县、浚县4个国家级试点外,河南又确立了固始县、卫辉市等15个省级试点。根据规定,国家级试点县每县需培养认定新型职业农民500至1000名、省级试点县每县需培养认定300至500名。
河南省农业厅还要求试点县重点培养认定生产型职业农民,把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以及回乡务农创业的农民工、退役军人和农村初高中毕业生作为重点对象,选择主导产业分产业、分批次培养认定新型职业农民。
如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现代农业方兴未艾,如何打造素质与现实相匹配的新型职业农民,引导他们安心务农,成为摆在眼前的新课题。
目前,河南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在组织领导、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但是,还存在部分地方措施不到位,工作进展较慢;底数不清,缺少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职业教育培训手段和实践有点脱节等问题。
对此,石有民建议,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将伴随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全过程,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基础性战略任务,一定要系统谋划、有序推进,特别要尽快进行立法等顶层设计,探索制度安排和政策跟进的有效途径。
他表示,作为未来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新型职业农民还是一支新生力量,需要在实践中给予更多的帮扶、鼓励和支持。特别是在土地流转、财政支农、信贷发放、税收减免、农业保险等方面创设政策,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给予新型职业农民倾斜性支持,进一步完善对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管理,逐步形成一套制度化、规范化的配套措施。
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培训中心主任平西栓告诉记者,农民职业化的许多细分工种资格鉴定往往是在培训后,由农民自愿付费进行资格考试,但现实中资格鉴定证书的实用性不大,使得农民职业培训的“考证上岗”自愿性不强。另外,传统培训模式不够灵活多样,比如农民受地域、习惯、农时等因素影响,不能在学校或者培训机构集中长时间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