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纺织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纺织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纺织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纺织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纺织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第1篇

会议围绕全球化纤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区域合作潜力和产业政策调整等内容与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展开对话,重点关注了近年来化纤纺织领域在基础研究、生产工艺、产品开发、装备技术、标准评价和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会议为平台,加快行业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的转型,培育和形成以创新、质量、品牌、服务为核心的新的竞争趋势,实现产业链、价值链向高端跃升。为期两天的盛会,主办方为参会者呈现了70余场专家精彩讲座及国内外嘉宾高端访谈。

汇聚英才,共论产业发展新趋势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在开幕致辞中指出,调整、转型、升级是未来很长一个时期中国纺织行业的中心任务和大趋势,创新是对行业可持续发展强有力的保障。在行业正开展“纺织强国纲要”修订和“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的关键节点上,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的召开将对整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在题为“关于全球和中国化纤工业发展的几点思考”的主题报告中,抛出了化纤总量、全球产业分工调整、技术进步等重要问题,提请同业共同思考。端小平指出,随着全球经济增长和人均纤维消费量的提高,全球纤维加工量仍然会进一步增长,预计年均增长速度在2.8% ~ 3.0%,增量绝大多数是化纤;中国占全球纺织纤维市场份额提升的趋势放缓,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格局也将发生变化。此外,端小平判断,技术进步对常规纤维在成本控制和规模效益方面可带来的利润越来越窄,而对生物基纤维和高性能纤维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会议的嘉宾研讨环节,欧盟、美国、日本、韩国、印度、泰国、中国台湾的化纤协会分别分享了各国化纤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顺势而为,把握产业发展新契机

把握趋势才能抓住发展新契机。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在会议发展论坛环节对纤维发展的新趋势将为中国化纤产业和企业带来的发展新契机进行了解读。他指出:“纺织产业科技发展必须跟上世界新科技发展的步伐,纺织新材料的发展也面临更多机遇与挑战。纺织材料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发展生物基纤维,充分利用纤维素、淀粉、蛋白质等再生资源发展生物基原生纤维、生物基再生纤维、生物基合成纤维;纤维性能趋向高性能化,碳纤维、芳纶、无机纤维进一步向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等方向发展;纤维品种趋向多功能化,强调多重技术融合,产业链整体发挥作用,实现纺织材料的多功能化。”

对于未来市场的新契机,纤维年鉴咨询公司总经理Andreas Engelhardt做了题为“全球化纤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市场供求预测分析”的报告。他指出:“在过去25年中,全球化学纤维市场规模已经翻了一番,2013年首次超过9 000万t。尽管未来消费总量仍会增长,但区域可支配收入和人口增长的预测数据却预示,由于发达国家在纤维消费总量中的占比下降,全球纤维需求的增长速度会放缓。这些发达国家目前的纤维消费水平高于世界平均数。不过,市场力量的自由释放和市场驱动的投资将淘汰那些过时低效的生产设备,经过洗牌的市场将迎来多赢的局面。”

就中国化纤产业和企业而言,端小平则以“未来全球的增量可以是中国人做,但是未必是在中国做”亮明自己的观点,指出了中国化纤企业面临的走出去境外投资整合全球资源的新机遇。

创新驱动,呼唤产业发展新活力

为了激发参会者的思想火花,探求推动产业发展的创新活力引擎,根据行业热点问题以及行业的亮点会议特设了“高性能纤维与车用纤维技术”、“环境友好纤维技术”、“品牌与价值”、“毯用纤维技术” 4 场专题论坛和“纤维领域的先进技术专场”、“帝人纤维技术专场”、“先进的维纶技术专场” 3 场技术交流专场。论坛和技术交流专场邀请了来自香港理工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东华大学、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等知名高等学府的国内外纤维领域知名的专家和教授及化纤产业链先锋企业代表进行交流和分享,他们精彩的报告和实时互动为参会代表带来无限启发,同时也为产业和企业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示了方向指引和活力坐标。

专题论坛和技术交流专场,一方面总结了中国化纤产业加强前沿基础研究,拓展行业创新之源的最新成果,另一方面更侧重讨论了先进适用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和品牌价值的塑造。如从“生物法原料研究的最新进展与应用”、“绿色生物基原料”、“聚酯反应工程的创新”、“纳米纺织新材料的最新发展”、到“绿色纤维及其产品的研发趋势”、“功能性纤维的开发与应用”、“高分子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聚酰胺酯纤维及其仿棉纺织品开发”、“创新型壳聚糖纺纱系统的研究及其应用”、“聚乳酸纤维的最新研究成果与产品开发”、“锦纶的特性及应用”,再到“高性能纤维与车用纤维发展新趋势”、“毯用纤维技术”、“环境友好纤维技术”贯穿化纤完整产业链。明确产业链合作将成为中国化纤产业新活力的又一可持续创新发展模式和活力源泉。更为重要的是,会议还延伸探讨了如何提高产学研效率,不仅关注科技创新,更应该考虑创新的多元融合,注重品牌与价值的提升等话题。更好地体现全面创新对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

纺织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第2篇

(一) 实习目的:了解专业、认识设备、明知未来

(二) 实习时间: 2008-6-14~2008-6-20

(三) 实习单位:**市电子有限公司

(四) 实习内容: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原料消耗国。由于中国具有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能力,所以,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中国都必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机械和纺织仪器的市场。也必然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纺织行业从纤维原料到纺纱、织布、印染、服装、或其他制成品的工艺流程很长,为了控制和提高产品质量,必须对复杂、多环节的工艺流程中各个过程进行在线检测和监控,对原料、半成品、成品进行质量检验和质量控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今的二十年里,我国纺织仪器和在线检测、监控设备有了长足的发展,已基本能满足我国纺织工业发展的需要。

在实习期间,我们不仅提高了动手实践操作的能力,而且还听取了专家的讲座,加强了 思想方面的认识学习,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

课外认识

首先,**市电子仪器有限公司销售部总经理**和我们举行座谈会,张总是一个讲话幽默风趣,工作干净利索、认真执着,和蔼可亲的老人,开始张总大致介绍了自己方方面面,讲述了自己对待人生的态度,包括家庭、工作、学习以及生活上等等。他的一番话使我深深的认识到一个人的情商也是很重要的,现实中许多大学生为追求高学历努力提高智商,而忽略了情商。对于一个将来做贸易的大学生尤其重要,协调处理好各方面的问题甚至能够关系到自己的前途命运。张总还把自己多年经商积累的经验传授给我们,教育我们先要从做人开始,正确的看待自己的人生价值。做任何事情首先有一个正确态度,因为“态度决定一切”。张总都是微笑的对待每一天,他在工作上一丝不苟、非常认真、非常热情。更令我惊奇的只是小学毕业,但是他非常热爱学习,特别是电脑。一个近七、八老人真正把电脑当成自己的“好朋友”。他拼借能力是饭碗,工作上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积极好学的态度,从一个普通的员工成就了今天的辉煌,总体用一句话来概括张总“他是在玩事业、玩工作、玩人生”,努力培养自己人生的兴趣。

纺织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第3篇

关键词:纺织产业;产业转移;因子分析法;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407.81 文献标志码:A

On Evalu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extile Indus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y Transfer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slowdown in the growth of textile economy and the rising of comprehensive costs of enterprises, the Chinese textile industry has entered into a new peak period of industry transfer. The paper tries to carry out a full-scale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textile industry in some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y transfer by using factor analysis method, and it also analyzes the developing trend of industry transfer in China by discussing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factors,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to the textile industry in facilitating its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nd optimizing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industry.

Key words: textile industry; industry transfer; factor analysis method; influential factors

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是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自2005年以来,我国纺织产业进入了新一轮的产业转移高峰,东南沿海地区的纺织企业大量向中西部转移,这是东部地区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西部地区创造发展机会,促进双方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2014年,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纺织行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2015年,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纺织产业转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产业转移的研究非常复杂,涉及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经济增长理论等学科领域。产业转移的实质和关键问题是资本转移,主轴是技术转移,人力资本能否有效地供给是产业地区转移过程中重点考虑的问题。在纺织产业转移的新阶段,本文以产业转移为视角,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全面度量和评价了我国部分省市纺织产业的发展状况,并通过对不同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我国纺织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纺织产业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提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

因子分析法是最常用的多变量统计方法之一,能客观有效地确定观测变量的综合指标,并可基于数据分析确定各因子对于综合指标的权重,指标之间信息交叉少,具有较好的客观性和可比较性。本文根据产业转移相关文献和纺织行业特点甄选了产业转移视角下可能对纺织产业发展评价产生影响的18个相关指标,并采集了2014年我国30个省市纺织产业的相关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法,探讨、评价我国30个省市纺织产业的综合实力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着重分析了我国纺织产业转移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数据来源于《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采用SPSS20.0软件,在适用性检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因子分析,得出了最能反映观测数据规律性的 5 个公因子及其主要的反映指标(图 1)。并通过式(1)分别计算得出 5 个因子的权重,进而通过式(2)计算得出我国30省市综合得分。

二、我国各省市纺织产业发展概况

通过计算得出的2014年我国纺织产业综合得分排名前 5 位的省市如表 1 所示,分别为江苏省、贵州省,山东省、广东省和浙江省,排名最后的是海南省(综合得分-0.82),综合得分大于 0 的有13个省市,综合得分小于 0 的有17个省市,我国30个省市纺织产业综合实力差距较大。综合得分排名前 5 位的省市中除贵州省外,其余 4 个省与我国纺织产业集聚地分布与纺织产业发展现状相符。这 4 个省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纺织产业基础雄厚,但是这些地区纺织产业效益在下降,产业增长乏力。在产业转移视角下,贵州省因其强大的产业增长能力综合得分第 2,这主要是由于贵州省资源丰富,产业扶持政策到位,GDP增速在过去几年里一直位于全国前列的原因。

总体而言,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纺织产业状况仍落后于东部地区,但中西部地区纺织产业发展迅速,河南、江西、湖北、陕西、安徽综合得分均高于全国水平,产业增长能力居全国前列,产业效益良好,反映出这些省纺织产业正处在快速发展成长期。

三、我国纺织产业转移趋势评价

1. 传统纺织强省中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产业转移需求迫切

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和福建是我国传统纺织产业强省,这 5 省分列产业规模前 5 强。如图 2 所示,江苏省、浙江省和福建省由于其区位条件的限制,未来很难再扩大产业规模,广东省虽不受区位条件的限制,但产业效益下降明显,因此这 4 个省产业转移需求迫切,应坚定纺织产业转移战略,积极探索产业转移路径。在五大传统纺织强省中,山东省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快速发展的经济,使得其支撑纺织产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产业效益和产业增长能力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因此山东省的纺织产业可寻求本地发展或本地发展与转移延伸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2. 中西部地区具备承接产业转移能力,东北地区竞争力弱

如表 2 所示,中部地区中河南、江西、湖北、安徽4 省产业综合排名分列第 6、7、8、11位,说明前些年的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取得一定成效。这 4 个省是中部地区发展的龙头,且他们在产业规模、效益、增长能力、区域条件方面发展都较好,具备承接转移的能力和潜力,但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还比较薄弱,需加强技术创新能力,使产业发展具备持续动力。

总体而言,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不如中部地区,但是贵州、陕西、四川 3 省分列产业综合排名第 2、10、12名。其中贵州省产业增长能力排名全国第 1,陕西省产业效益排名全国第 1,四川省区位条件排名全国第 1,是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省份。西部地区凭借丰富的资源和政策支持,成为未来纺织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

在东北地区,黑龙江、辽宁、吉林 3 省产业综合排名分别是第19、22、28名,且各个公因子排名均未进入前10名。说明东北地区已无传统产业优势,也没有未来承接产业转移的支撑,未来纺织产业在东北地区难有大发展。

3. 河北、河南、江西、贵州、四川、陕西、新疆等地将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表 3)

东部地区中河北省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的承接地,是承接纺织产业转移的重省份。中部地区中的河南、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省由于其区位条件前些年已经承接了部分纺织产业的转移,具备了一定的产业集群的基础,需要更进一步做好产业承接工作,积极创造承接产业转入的条件,完善产业链。西部地区的四川、贵州、云南、陕西、宁夏等省资源丰富,政策优势突出,园区建设如火如荼,人力资源有保障,有较强的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将成为承接纺织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此外,新疆地区由于其原材料优势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承接国内纺织产业转移趋势迅猛,将成为未来纺织产业转移的亮点。

4. 以技术创新带动东部提升,实现中西部全产业链建设

技术创新是今后我国纺织产业发展的关键。北京、广东、上海是我国知识密集程度最高、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最发达的城市,技术创新能力排名前 3 强,远高于全国其他省市(图 3)。东部地区除海南省外都是我国纺织产业强省,又毗邻北京、上海和广东三大技术创新中心,具备向高端发展的潜力和向中西部地区辐射的能力。东部地区应注重自身产业结构升级,发展高端纺织服装业,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应理性选择产业转入地,由简单的低成本驱动向价值创造转变,增强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产业链之间的联动与合作,促进我国全产业链的结构调整和创新型发展。

四、结语

我国纺织产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产业转移升级的发展趋势日渐明显。各地区应抓住时机,结合本地区基础条件和产业状况,着眼于区域产业链协作,适时转入或转出部分纺织企业,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推动我国纺织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呈阳,周海波,胡汉辉.产业转移中要素资源的空间错配与经济效率损失:基于江苏传统企业调查数据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4(12):130-142.

[2] 何天祥,李明生,我国纺织行业区际转移的分析及其对西部发展的启示[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485-490.

[3] 陈建军.中国现阶段产业区域转移的实证研究――结合浙江105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报告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2(6):64-74.

[4] 叶茂升,肖德.我国东部地区纺织业转移的区位选择――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解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3(8):8-94.

[5] 吴爱芝,李国平,孙铁山.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区位迁移[J].地理科学进展,2013(2):233-242.

纺织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第4篇

浅论简化、统一及有序化

信用信息专项分析与信用指数应用研究

我国危险品物流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欺诈防范与控制标准化发展趋势研究

菜品标准化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研究

英国QAA标准化教育质量管理的运行机制及其借鉴意义

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方法研究

基于组织文化的知识管理标准化

农产品物流标准化探析

浅论“十二五”期间标准化工作的主要任务

关于科研院所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模式的探讨

在政府部门推行绩效管理的几点思考

军工集团公司多级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汽车用制动器衬片质量安全影响因子识别、分析和评价

对国家监督抽查中影响抽查合格率真实性的要素分析

论过程方法和系统方法应用于军用软件质量管理

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模式探究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浅论我国地理标志产品的法律保护——通过鲶鱼标识判例进行分析

2009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英国华裔科学家、“光纤之父”高锟

标准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实证研究——以高技术产业为例

俄罗斯标准化改革历程引发的思考

试论集成化物流的协同管理

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标准体系的研究

关于量子通信标准化的思考

我国再制造产业法规与标准初探

DPM技术标准化发展探析

电视气象预报节目质量定量考核体系探析

物流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过程质量的度量

绿色经营——企业发展方式的“”

打造国际知名品牌树百年企业——中国一拖集团公司“东方红”品牌建设纪实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机理及作用模式研究

构建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研究

小作坊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研究

欧盟标准化外部性条件下的企业应对模式研究——以中欧打火机贸易摩擦为例

欧盟“产品销售”立法新框架解读

欧盟PFOS指令对我国纺织业和皮革行业的影响及对策

墨西哥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纵览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品牌评价技术委员会(ISO/TC231)国内技术对口单位

IAF-ISO就2008版ISO9001标准转换认证联合公报

建立我国生态环境基础标准体系的理论探讨

广州市标准化现状及工作机制研究

R软件及其在标准化中的应用

世界航空航天工业标准化现状及发展探索

我国风险管理标准体系建设初探

浅议我国精制白糖的标准质量水平

21世纪的企业标准应该归入组织标准

发展中的韩国标准化

我国电子政务标准化基本形式选择刍议

基于工程建设三类因素内部关系的工程目标评价研究

白俄罗斯加大国家标准与欧洲标准趋同力度

白俄罗斯标准化与认证工作近况

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与离职倾向间关系问题的研究进展

关于产品质量承诺的再思考

独联体国家标准化会议在比什凯克召开

食品安全管理中信息不对称的研究

纺织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第5篇

废旧纺织品的来源及回收再利用

所谓废旧纺织品主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下脚短纤维、废纱、回丝、边角料等,以及废旧的纺织服装及其制品。废旧纺织品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1]:一是来自生产企业,企业在纺纱、织造和成品生产及加工各工序中会产生下脚短纤维、废纱、回丝、废布落棉等。另一方面是来自日常生活中废弃的纺织品,如旧衣服、床上用品、毛巾、地毯等。

废旧纺织品回收和分类对废旧纺织品能否被充分有效地再加工利用尤为重要。并非所有的废旧纺织品都可回收利用,废旧纺织品回收之前必须经过拣选分类工作,拣选分类工作主要目的是:

(1)评估可利用性。对纺织废料可利用性的评估主要是看其是否可用于再加工。对使用过禁用偶氮染料和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纺织废料以及目前尚无法回收利用的纺织废料拒之门外。只回收一些可以再利用的废旧纺织品。

(2)废旧纺织品分类。废旧纺织品品种多,因而分类工作非常重要。按照加工特性,纺织厂在对纤维除杂、混合、梳理工序中产生的车肚花、盖板花、落棉等,称为软质废料,可直接利用。若纤维已经形成纱线或织物,称为硬质废料,不可以直接使用,必须将其开松梳理成单纤维状态。通过对废旧纺织品的分类,再分别使用合适的方法加工处理。

(3)鉴别废旧纺织品的纤维成分。回收的废旧纺织品中的成分往往不是单一的,所以在回收再加工利用之前需要纤维鉴别。成分的鉴别包括纤维品种、颜色、含杂情况等,回收时可初步鉴别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等纯纺、混纺制品。若有可能可细致分为:a.纯天然纤维制品;b.纯合成纤维制品;c.纯再生纤维素纤维制品;d.混纺制品。

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方法

目前,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方法[2]主要有:物理回收、化学回收和能量回收。

(1)物理回收是用机械辅助分解或粉碎纺织品,不破坏高聚物的化学结构,不改变其组成,通过将其收集、分类、净化、干燥、添加必要的助剂进行加工处理,然后重新用于织物的生产。物理回收常用于单组分的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如废旧的毛纤维的回收和聚酯纤维的回收。但对于混纺纤维,因分类比较困难,使得其适用性相对较差。物理回收利用技术要求高,分类困难,前处理应用的机器设备多,成本高,回收工艺复杂。

(2)化学回收是用化学方法处理废旧纺织品,将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类的废旧纺织品中高分子聚合物解聚分解和重新聚合抽丝,得到单体,再利用这些单体制造新的纤维。化学回收不适用于天然纤维。因为天然纤维的成分复杂,几乎无法分类回收。而对于合成纤维,可采用化学回收,但化学回收工艺相当复杂,且要添加许多化学溶剂以及化学物质,使得回收成本相应提高而难于适用。

(3)能量回收是将废旧纺织品中热值较高的化学纤维通过焚烧转化为热量,用于火力发电,对于那些不能再循环利用的废旧纺织品适合采用此方法。

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再利用

废旧纺织品经过回收分类和处理加工后,一般可得到以下几类产品[3]:

(1)再加工纤维织物。回收的毛纤维一般长度较长,可以直接纺纱织成粗纺面料或编织毛衣裤,由这种废毛生产的粗纺呢或毛衣裤其质量并不比原毛生产的逊色,对于纤维长度较长的再生毛纤维也可掺入其他好纤维使用,采用环锭纺或转杯纺、摩擦纺和平行纺等纺纱机均可,所纺纱线可用于制作家居面料、工业用织布、过滤材料及各种毛毯、面料、服装衬里等。

(2)再加工纤维非织造布。这是纤维回收再利用的最广泛的领域,主要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各生活领域,由于非织造布生产工艺流程短、成本低且对原材料的适应性好,因而纺织废料用于非织造布的加工正在逐步扩大,对于一些化纤短纤维可以加工成针刺毡等无纺布用作汽车中的隔音网、车座的衬里、地毯等,也可做家具业的装饰用品、土木工业的土工布,过滤产品等等。

(3)再加工纤维填絮料。对于一些质量较差的、长度较短的再生纤维经过适当处理可做填絮料使用。如隔热、隔音层的材料,也可做运动场上聚酯泡沫塑料垫内的填充物。

(4)再生纤维素纤维。回收的废棉可以用作粘胶纤维的原料。

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的现状及前景

随着原材料资源的紧缺和保护环境的需要,对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越来越被重视。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相配套的机械设备的制造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废旧纺织品种类也在增加。

(1)国外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再利用的发展现状。在一些发达国家,纺织品的回收利用率很高,化学纤维是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对于如何利用这些废旧原料成功开发出新产品的技术日渐成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20世纪90年代西欧国家就开始探索锦纶的回收再利用技术,美国造纸公司开辟了用废旧纺织品生产优质的造币用纸的新技术。日本利用聚酯瓶再生树脂生产出的Ecole纤维已日渐成熟。法国、德国、瑞士等一些发达国家都设立了废旧纺织品的回收体系,并制定出相关政策来促进其发展。

(2)国内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再利用现状。我国一直相当重视废旧物品的回收,但在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再利用的研究中才刚刚起步。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设计出多功能的切割开松设备可用于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内蒙古毛纺厂用废旧毛采用环锭纺纺纱织造粗花呢织物,苏州苏纶纺织厂用废旧棉采用转杯纺纺纱开发了牛仔布,还有一些企业利用废旧纺织纤维制造各种针刺毡。北京地质大学用旧服装开发了石油钻井材料,这说明废旧纺织品可利用的价值无限。我国还开发了废旧腈纶服装材料生产水解聚丙烯腈铵盐的新技术,是废旧纺织品的高端利用途径。

总体而言,我们国家对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再利用相关研究还比较滞后,这归结于我国还没有一个相关废旧纺织品回收的政府管理要求,人们对再加工产品认可程度不高,再加工技术水平有限,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再加工的使用率还很低,因此,要想发展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再利用仍需纺织行业人士的进一步研究探索。

目前我国棉、羊毛、化学纤维等纺织原料50%以上依赖进口,资源严重不足。据有关方面测算,如果我国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率达到60%,每年可节约原油1880万吨,节约耕地1634万亩,占全年棉花耕地面积的近一半,极大地减少了我国纺织原料对外依存度。从整体来看,我国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工作刚刚起步,这个产业的潜力远远没有发挥出来。推动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提升整个行业水平,使之产业化、阳光化、专业化、集聚化、高值化,毋庸置疑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

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再利用是一项资源丰富、投资少、效益显著的新兴行业,它不仅可以缓解纺织行业资源短缺的现状,而且可以减少纺织品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利国利民。结合我国纺织工业的现状,我国纺织品回收再利用应着力于:组织制定针对纺织品回收再利用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指导、规范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的过程;加强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再利用行业的规范管理,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增强人们回收再利用的意识,让人们逐步接受再生服装;加快研发回收再利用的新技术,提高回收效率。

参考文献:

[1]史晟,戴晋明,牛梅,等.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J].纺织学报,2011(11):147-150.

[2]罗艳辉,蒲宗耀,黄玉华.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纺织科技进展,2012(03):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