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原生态美丽乡村的描述

原生态美丽乡村的描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原生态美丽乡村的描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原生态美丽乡村的描述

原生态美丽乡村的描述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视文艺专题,原生态记录,人与山水和谐

近年来,由贵州电视台资深编导、著名女诗人唐亚平负责总编导,由贵州省政协和贵州电视合摄制,以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原生态民间文化为题材,着力打造的电视文艺专题“三部曲”《侗族大歌――人与山水的和声》、《苗族舞蹈――人与山水的旋转》、《布依歌舞――人与山水的呼唤》,构成了唐亚平电视艺术创作的辉煌篇章,获得了全国“星光奖”、“金鹰奖”等多个重要奖项。这几部电视艺术片所产生的社会意义自不必说,而就艺术来讲,她将民族文化与电视艺术融为一体,用电视艺术叙述和记录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以哲学和诗的光芒激活和照耀,有力地阐释了自己对民族民间原生态文化的理解和取向,把“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艺术追求刻记在每部作品中,成为电视艺术专题片中难得的精品。因此可以说,唐亚平的作品,是由一系列原生态音乐、歌舞、习俗等符号所构建,以表现对象的生命存在力为内核,以哲学和诗为灵魂,并将其具体化、意象化和诗意化而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的现代艺术,可谓是一曲人与山水和谐的绝唱。

人与山水的原生态记录

原生态文化,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因为我们生存与发展的人文生态传统,既是我们的荣耀,又是令我们十分担忧的“幽灵”。现代人在获取财富和享乐的同时,也正在失去我们的传统和本质,失去我们的精神支柱;现代文明在推进科学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在消融着民族文化这块坚冰。因此,唐亚平在选题的价值取向上,以一个现代人的情怀与眼光关注和关怀着我们的人文生态,力图为我们现代人类挽回良知与责任,在展示这块地域原生态文化的同时,也引导着人们深刻反思,呼唤人们要敬畏大自然、感恩于大自然,呼吁社会保护这种不可多得的原生态文化遗存。

原生态文化是贵州得天独厚的瑰宝,也是电视艺术创作的重要资源。由于历史、地理的原因,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尽管自古就有“天无三分晴,地无三分平,人无三分银”的说法,但贵州人的精神从来不贫乏。恰恰是贵州这种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则成了苗族、布依族、侗族等17个世居少数民族几千年来安居的乐园;恰恰是在这块不够富庶的土地上,各少数民族以一种简朴、平和、自适、快乐的心态和方式安祥地生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些少数民族承袭着自己的传统,经历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积累,创造了绚丽多姿的音乐、歌舞、习俗等民族文化。这种文化,今天仍保存着和传承着,使贵州成为世界上少见的人类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留地区。作为一个诗人、电视艺术家的唐亚平,运用电视艺术专题片的方式,记录和叙述这些民族的歌舞和歌舞的民族,使无形遗产得到永久保存,体现了一个电视艺术家的艺术眼光与人文关怀。

唐亚平对原生态文化的领悟是很深的。她说:“苗族早先没有文字,舞蹈就是民族的历史,舞蹈就是民族的生命,舞蹈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古老的苗族圈舞把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神圣的圈舞是苗族的精神家园。这古老的圈舞,周而复始地旋转,把民族的感情连在一起,把民族的精神和命运连在一起,把民族的希望连在一起。”“侗族是一个平和而细腻的民族,蕴含着山一样高贵的忧郁,水一样明亮的欢乐。侗族的音乐因其平和细腻而丰富微妙。文化的丰富和情感的微妙是来自侗家人真切的生存体验,来自侗家人从容而纯朴的人生。”“贵州的大山守护着布依族的家园,布依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也自觉地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与传统习俗。他们善于用歌声和舞蹈表达人生的喜怒哀乐,用歌声和舞蹈表现生产劳动与日常生活,用歌声和舞蹈创造丰富的民族文化,用歌声和舞蹈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用歌声和舞蹈表达人与山水的呼唤。”她对民族民间文化的领悟如此之深,所以才对这些民族充满敬意,并亲近他们,不厌其烦、不辞劳苦地走进他们之中,成为其中一员,消除文化上的隔阂甚至敌对。

因此,在唐亚平的作品中,无论是画面内容,还是音乐、音响,均是原样的、细致的、充满质感的原生态文化的真实再现。鼓楼、凉亭、花桥,猪鸡、牛羊、鹅鸭,河沟里旋转的老水车,鳞次栉比的村寨瓦房,依山而建的吊脚楼,院坝里的晒架,老人摇着的纺车,牵向家家户户的光亮的石板小巷,长满厚厚苔藓还滴着雨水的低矮屋檐,等等,一幅幅画面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生命延续的力量;而铜鼓、芦笙、芒筒、琵琶、口弦,长号、木鼓、长鼓、竹鼓、古瓢琴、牛腿琴、铙钹以及响篙、板鸽凳等各种地道的民族乐器,拦路歌、踩堂歌、坐夜歌、答谢歌、送客歌、求爱歌、祭祀歌、怀古歌、根由歌、八音坐唱、盘歌等各种淳朴的歌曲,踩鼓舞、芦笙舞、芒筒舞、长鼓舞、古瓢舞、木鼓舞、竹鼓舞、铙钹舞、铜鼓舞、板凳舞、响篙舞、筲箕舞、锦鸡舞、香花舞、踩桥舞、祈愿舞、女巫舞、粑糟舞、织布舞、撒麻舞、大迁徙舞、长衫龙舞、滚山珠舞、圈舞等各种原始的舞蹈,以及与音乐、歌舞有着密切关系的服饰、首饰等工艺和装扮、习俗等等,十分丰富地体现了这些古老民族鲜活的原生态文化色彩。电视片用最直觉的语言,用平视的角度,不露痕迹地记录和叙述,真实地还原了这些民族的心灵与历史、智慧与创造、情感和生活。

所以我们说,唐亚平的作品,是由一系列原生态音乐、歌舞、习俗等符号所构建的。在片子中,男耕女织的劳动景象,行歌坐夜的大歌声音,田间村头旋转的舞蹈,等等,歌声与舞步融汇,劳动与生活交织,只要是山坡上、村子里有的,不管是见到的、听到的,全都予以实录,给观众一种十分亲切和亲近的美感。歌舞就是他们的生活,歌舞就是他们的历史,电视片充分运用这些原生态符号进行解读,真实地再现了贵州少数民族的生活和文化。在片子中,通过歌声与舞蹈叙述生存环境与历史文化背景,叙述生活方式与歌舞的关系,叙述族群的社会结构、民族服饰与民族建筑,叙述族群的祭祀礼仪与祭祀舞蹈,叙述族群的文化变迁与精神传承,使原生态浓厚的文化内涵一层一层展现出来,满足了观众的视觉、听觉欲望,并得到了内心情感的转换和思想的认同,从而达到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与和谐,人与山水的共生与和谐,使选题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

人与山水和谐的主题表达

《侗族大歌――人与山水的和声》、《苗族舞蹈――人与山水的旋转》、《布依歌舞――人与山水的呼唤》三部曲,都有一个共同的关键词:人与山水。“人与山水”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一个 永恒的话题,当然还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话题。人与山水的关系,是一个哲学范畴,同时也是一个涉及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的母题。人与山水的和谐,是人类的福音,不和谐则是人类的祸患。当前中央提出和谐社会建设,提出节约型社会,提出东西部统筹、城乡统筹等,无不是在出现和谐危机的情况下作出的战略决策。因此,唐亚平在选题决策上,是具有犀利的战略眼光和准确的价值判断力的。

这三部作品,总长度130多分钟,然而摄制时间前后花了六年多,可谓用心良苦。据唐亚平介绍,创作摄制《侗族大歌》和《苗族舞蹈》分别用了一年多时间,在侗族地区10多个偏远的乡村采访收集了几十首侗族大歌,在苗族聚居的偏远山区走访了30多个苗族村寨,记录拍摄了30多个苗族舞蹈。从2004年至2005年,又用了两年的时间在布依族地区走访了30多个布依族村寨,记录拍摄了30多种布依族歌舞。通过拍摄这些少数民族的音乐、歌舞、习俗,可以亲近这些古老的农耕民族,认识他们朴实、勤劳智慧的民族性格,可以在记录贵州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同时,去感受他们的生存状态、风情习俗、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环境及其生活方式,这是一件十分有价值的事情。这里,她对“人与自然和谐”的思考,成了她创作这“三部曲”的动因,也成了连缀这“三部曲”的一根红线。

“人与山水”这一主题的深刻性,在于揭示当今人类社会的危机。人们在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运动中,不仅毁掉了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而且也摧毁了我们的人性和文化。人被异化,精神出现荒芜,情感很冷硬,道德失范,中国传统文化一向提倡和追求的“中和”、“仁亲”、“温良”、“大义”一一被消解,人只知道掠夺和获取,不知道敬仰和感恩。现代人正在把自己一步一步推向绝路。因此,“人与山水的和谐”就被赋予一种拯救人类生存危机和道德危机的重要内涵。它在强烈的歌颂“和谐”的同时,进行一种“回归”的引导。当然,这种强烈地歌颂,并不是反现代的号角,而是修补现代社会缺陷的一种自省和反思。所以,有人说,生态文化“是支配和约束人行为的内在动力,是人自我反思、自我警示、自我提升与自然关系的精神结晶”。

“三部曲”在这根红线串联下,其特点又是相对独立和鲜明的。“和声”是一种声音的描述,只有和谐才能产生优美的旋律和美妙的和声;“旋转”是一种动作的描述,只有和谐才能产生整齐的动作和美丽的姿态;“呼唤”是一种情感的描述,也只有和谐才能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这样的主题表达,既是一种特征的描述,又是一种情感的递进;既是对“人与山水”和谐内涵的理解和注释,又是一种文化的思考、审美的思考。因此,“三部曲”在展现和品味“和谐”主题的同时,其终结目的是发出深沉的呼唤,让观众在欣赏节目时,产生一种从审美到审智的转换,从而达到使观众从接受到反思的传播效果。

人与山水的诗意化呈现

历来都有一种说法,诗是一切艺术的源头,诗是一切艺术的通称。也就是说,无诗不成艺术。这并非夸张,只不过是诗在各种艺术中的呈现方式不一样而已。唐亚平电视艺术专题片“三部曲”,采用的是纯记录的方式,目的之一是展现和保全原生态文化色彩。但一般情况下,纯记录因过于质朴单调而容易流于平淡和浅薄。可是,唐亚平的“三部曲”同样质朴得跟生活同步,而内容却毫无单调平淡之感,其原因是,诗意弥漫了整个画面空间,诗意浸染和充盈着每一个电视符号。由于诗意的引发,带来了观众情感的共鸣,带来了审美观照和美的愉悦,在提高电视专题片文学品格的同时,又对“人与山水和谐”的主题起到很好的表达。

唐亚平是著名诗人,在诗的理解和把握上是独到的深刻的。自觉的书写,无意识的表露,一种最本真、最质朴情感的表达,是她对诗意的一种追求。在内容上,这种本真和质朴表现为一种虔敬的、和谐的、自然的、亲昵的关系,使诗与物象、与事物的本质合为一体,传达出一种诗意的强烈浸染和哲学的深沉思考。唐亚平这种诗歌精神在电视艺术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无论是在画面的安排上,还是在音乐、音响和文字(解说)的处理上,都呈现一种诗意的浓烈氛围和纯净境界,使高原的古朴、神秘、宁静,与侗、苗、布依的音乐、歌舞辉映、衬托、交融,传达出人与山水和谐的主题和天人合一的哲思效果。

在《侗族大歌》中,唐亚平是用声音的旋律来营造诗意的。侗族大歌属于民间少见的多声部复调类音乐,大歌的节奏自由,和声完美,复调清晰,旋律古朴优雅。因此,片子中通过行歌坐夜、鼓楼对歌、歌师摆古、情歌对唱、歌唱聚会等形式,反复渲染和强调“大歌”这种美妙和谐的声音,达到一种强烈的抒情效果。在《苗族舞蹈》中,她又用舞步的韵律来创造诗意。她说:“舞蹈是流动的诗”。因此在片子中,各种各样的苗族舞蹈,纷繁呈现,特别是那漫长的圈舞,周而复始地旋转,在旋转的韵律中讲述这个民族的历史,抒写这个民族的欢乐与忧愁、欲望与创造、梦想与希望。在《布依歌舞》中,歌、舞、乐交织,“与高山流水共舞,与流水高山合唱”,共同完成了诗意的营造。尤其是那呜咽单纯的芦笙调和缓慢优雅的芦笙舞,让人沉浸在永恒的祈愿和向往中。

至于画面,“三部曲”在准确再现民族民间客观物象的同时,又体现作者在对这些物象选择、安排和组合时的思想与情感,因而,画面将观众引向感情,又从感情引向思想,其间,诗意的传达起到了和调和的作用。特别是特写镜头,本身就呈现一种诗意,比如在一片叶子上憩息的蜻蜓,缓缓转动的老水车,一片悠悠的白云,清澈见底的泉水,森林、瀑布、田园,村寨、晨雾、炊烟,老人安详的脸,少女晃动的耳坠,行歌坐夜时拉响的古瓢琴,等等,加上它们与音乐、歌舞交融,互为背景,使诗意得到物化,产生一种可触的质感,把观众从画面引向感情和思想,最终使“人与山水的和谐”这一美学意蕴和主题思想得到表达与升华。

另外,在传统歌词的翻译上,唐亚平充分发挥诗人的才能,根据现代汉诗的欣赏习惯,对苗、侗、布依民族语言的歌词进行意译,加强了片子诗化意境的营造效果。如洪州琵琶歌《劝世歌》:“老树守望着我们的村寨/老人守望着我们的家园/老树有浓荫,老人有深情/老人老在家里,守望家守望子孙的成长/老树老在土里,守望山守望风水流转/让我们和老树一起共享阳光雨露/让我们和老人一起共享天伦之乐/让孩子们像禾苗一样成长/让老人像老树一样颐养天年/老树守望着我们的村寨/老人守望着我们的家园/老树有浓荫,老人有深情/老人老在家里,守望家守望子孙的成长/老树老在土里,守望山守望风水流转”这首歌词,低回婉转,回旋起伏,富有韵律,在诗情画意中充满回忆、恬淡、平静和安乐。著名散文作家戴明贤先生曾评价“三部曲”中的歌词是“当代的《诗经》”,的确不为过。“三部曲”中,这种质朴味浓的歌词还不少,由于作者注重对诗意和诗情的发掘与提炼,使之不仅产生了新意和美感,而且消除了广大观众对诗意接受的隔阂。

文学性是电视艺术的核心。特别是纪实性专题片,如果没有 文学的品格作支撑,其作品的档次是提不高的。因此,在“三部曲”中,诗意使片子增加了文学成分,诗意的呈现成了它的突出特色。通过诗意,避免了纯记录的平淡与浅薄;有了诗意,记录的内涵就得到了升华,人与山水和谐的主题就得到了体现。

人与山水的哲理性提升

“人与山水的和谐”是“三部曲”的创作主题,也是一个哲学命题。自古以来,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一种积极的主导精神就是:天人合一。也就是从人出发,重视人与自然山水的和谐与协调。而唐亚平电视文艺专题“三部曲”,恰恰就体现了这个创作特色,注重作品内涵的哲理化。这种哲理化效果包括下列三个方面:

一是画面的禅意化。所谓“禅意”,是指将禅理圣境融入自然山水,产生无为而神化的境界。在“三部曲”中,这样的画面很多:远山与淡雾,田园与村庄,白云和青霭,古树与幽泉,山果与藤蔓,蝴蝶与蜻蜓,明月与小径,火塘与油灯,纺车与空屋,还有悠悠转动的老水车,长满苔藓的老屋檐……这些画面充满诗禅画意,既表现了乡野的清静幽深,又描绘了农家生活的恬静与安适。而这种清幽的乡景,淳厚的民风,正是作者要传达的人与山水和谐的主题和天人合一的哲思效果。

二是歌词翻译的哲理化。唐亚平有着哲学专业背景,又有很高的诗歌修养,在“三部曲”中,她用现代汉语把苗、侗、布依歌词,翻译成优美而隽永的现代诗,不仅诗味浓郁,还有突出的思辨色彩。如《织金苗族歌舞》歌词:“太阳从遥远的东方来/带着祖先的嘱托来看望我们/正午他来到我们的山坡上/照耀我们的玉米和稻谷/下午他走进我们的院子/用温暖的目光看着我们吃晚饭/和我们一起喝米酒/傍晚太阳喝醉了/他躺在大山的背后听我们唱歌看我们跳舞/陪伴我们进入梦乡/他喜欢看着我们快乐地生活/我们的快乐让祖先快乐/明天一早太阳又会和我们一起爬上山坡/我们看见太阳就犹如看见了祖先/我们看见太阳就如同看见了故乡”。再如《台江苗族姊妹节与踩鼓舞》歌词:“白天有太阳陪伴我,太阳是天上的花朵;夜晚有月亮陪伴我,月亮是晚上的花朵;我的生命需要你陪伴,你是我心上的花朵……”这些既质朴又现代的歌词,充满人生哲理,增强了作品的深刻性。

三是解说词的格言化。解说词的格言化,是“三部曲”解说词的一大特点。解说词是构成电视专题片文学品格和艺术品位的重要元素。解说词是对画面的补充,是言外之意的点拨和眉批。“三部曲”中的解说词,凝炼、隽永,意味深长,启悟人心。如下列几则解说词片断,可见一斑:

车江侗族行歌坐夜歌:“歌是恋爱的火焰,歌是节日的欢乐,歌是婚姻的纽带,歌是劳苦中的愉快,歌是悲哀中的慰藉。有了歌,生活就有了光彩;有了歌,日子就有了希望。”

毕节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用生命的欢乐化解历史的苦难,用生命的光辉化解死亡的阴影。苗族舞蹈体现了返朴归真的力量,这出神入化的舞蹈,既是对生命的领悟,也是对心灵的安抚。生命的欢乐与神圣,是苗族舞蹈的主旋律。”

台江苗族吃新节与板凳舞:“酒是欢乐的源泉,酒是梦想的源泉,酒是倾述与聆听的源泉,酒是节日燃烧的火焰。……只要有节日就有美酒,只要有酒就有歌声有舞蹈,只要有酒就有欢乐、有真情、有梦想。”

都匀苗族拦路酒与芦笙舞:“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理想都会在这朴素的舞蹈中获得交流与沟通,因为快乐是不需要翻译的,因为舞蹈就是最真诚最快乐的语言。”

雷山苗族鼓藏节与铜鼓舞:“一个民族的祭祀就是让一个民族的历史从遥远的记忆中回到自己身上。祭祀是远古的回忆,祭祀是祖先的召唤,祭祀是发狂的梦想,祭祀是生命的延续,祭祀是对家园的怀念。一个民族的祭祀仪式凝聚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理想。”

原生态美丽乡村的描述范文第2篇

飞机降落在好似铺着一层绿地毯的牡丹江机场。抵近望去,那层绿色是森林、庄稼、草原形成的自然生态组合。踏出舱门的瞬间,凉爽的清风拂面而来,我感到8月的东北牡丹江,已经远离了“秋老虎”的炎热。镜泊湖位于牡丹江市偏西南的山区,那里是长白山山脉张广才岭的末梢。我们坐上朋友李祥瑞的新面包车,向着100多公里外的镜泊湖出发。

李祥瑞的家,在离镜泊湖60公里远的清代“宁古塔”古城—宁安。他从小喜欢绘画、摄影,拍摄的电影短片曾获美国华语电影最佳短片奖提名。作为常年奔忙在镜泊湖周围专注拍摄原生态民族文化传统的摄影师,他对镜泊湖可以说是了解个底透。他那个新面包车是手动挡,我开起来还顺手。李祥瑞坐在副驾位子上,向我们同行的摄影师王牧,讲起镜泊湖的由来。

“从史志上看,镜泊湖历史上称阿卜湖,又称阿卜隆湖,后改称呼尔金海。 唐玄宗称忽汗海,明志始呼镜泊湖,清朝称为毕尔腾湖,后来人们通称镜泊湖,意为清平如镜。民间还有个神话故事:相传很久以前,牡丹江畔住着一个美丽善良的红罗女。她有一面宝镜。哪里的人们有苦难,她只要用宝镜一照,便可以消灾弭祸。这件事传到了天庭,引起了王母娘娘的忌妒,她派天神盗走了宝镜,红罗女上天索取,发生了争执,宝镜从天上掉了下来,就变成了镜泊湖。当然这是一个没有科学依据的民间神话传说。

其实,最贴切的说法,应该是没有火山爆发,就没有镜泊湖。镜泊湖是由于火山爆发,熔岩阻塞牡丹江河道形成的火山熔岩堰塞湖,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第四纪的中晚期(大约一万年前)的那次火山爆发,熔岩流与来自地下森林火山群的喷发物汇集,形成一道玄武岩堤坝,堵塞了牡丹江及其支流,形成镜泊湖。湖身纵长50公里,呈西南至东北走向,蜿蜒曲折, 湖北端湖水从熔岩堤坝上下跌,形成落差25米,宽40米的吊水楼瀑布,瀑布下的深潭达数十米,向下的部分称为牡丹江。”

我们看见那个叫做吊水楼瀑布的时候,瀑布顶端的熔岩石上已经站满游人。他们在等待一位从岩石上跳入瀑布坠落深潭的表演者。午后的斜阳穿透湖水跌落瀑底时升腾起的水雾,形成一道美丽的彩虹。今年54岁的狄焕然,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在镜泊湖玩跳水,曾经跳过黄河壶口瀑布,2008年获得世界吉尼斯纪录证书。现在,老狄每天做四次瀑布跳水表演。跳水表演的报酬,是这个土生土长牡丹江人唯一的生活来源。

车子转出镜泊湖瀑布峡谷,一路向西。三十多公里外的山岭上,错落分布着大小十几个火山口。李祥瑞告诉我们:“现在我们行走的公路,就修建在火山爆发熔岩流溢的台地上。五千年前火山的最后一次喷发,形成了长约26公里的熔岩河和近400平方公里的熔岩苔地。路两边的森林、灌木和草滩湿地,是五千年来在火山熔岩台地上生成的原生态植被。”

当我们沿着上山的栈道向火山口攀登,无际的森林里从针阔叶混交林到原始红松母树林,一棵棵笔直的身躯高耸入云。如果不是人为提示,您绝对不会相信这是五千年前火山最后一次喷发留下的火山遗产。我们奋力爬到山顶,发现脚下是一个直径有300米,深不见底的天坑。四壁险峻奇绝,令人咋舌。李祥瑞一年四季都来这儿做地质考察和影像记录。我看见李祥瑞户外考察的笔记本上这样写着:这些火山口由东北向西南方向,分布在长40公里、宽5公里的狭长形地带,海拔1,000米左右。镜泊湖火山是爆发的休眠火山,据今在一万年、八千年、五千年的不同时间段内,发生的三次火山喷发,形成了低陷的奇特罕见、蔚为壮观的火山口。在火山口底及周边原生裸地上自然繁衍生成的阔叶红松林是火山地质生态演变而来,人们称这样的原始森林为"地下森林"。

我们攀爬的另一个火山口叫3号火山口,是十几座火山口中最大的一处。直径达550米,深达200米。我们借着人工台阶下至火山口中部,会发现一个巨大的熔岩洞,顺着倾斜的洞向下望去,会惊奇地发现洞的那端居然还有一个火山口(4号火山口)。原来这是火山喷发的时候,3号火山口的岩浆从中部的溢出口顺熔洞倾斜向下,留下的流淌痕迹和一个个巨石,因其中一块酷似雄狮,故得名雄狮岩洞。我们遁着雄狮岩洞向下,石级尽头就是火山口底。抬头仰望,坑底的松树和青杨高达50-60米高,林木周围雾气缭绕,阵阵冷气夹着树木的清香扑面袭来。火山口底还有一个巨大的火山熔洞,熔洞内气温较凉爽,越向里行走,越感到阴冷无比,仿佛走进冰窖一般……洞里弥漫着薄雾,只要你大声一喊,飘到你近前来的雾就会害羞了似的,迅速飘向他处,等声音寂静了,又袅袅地蒸腾出来慢慢围绕在你周围……

莺歌岭,肃慎人的生息乐园

我曾经在《宁安县志》上看到这样的记载:远古的肃慎人(商周时期)在镜泊湖东南侧的莺歌岭上扎根并繁衍生息,先后经过邑娄(后汉、三国时期)、勿吉(北朝时期)、靺鞨(隋、唐时期)、女真 (辽、金、宋、元、明代),发展成为今天东北地区的满族和赫哲族。宁安满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汪君告诉我们:“镜泊湖地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人类活动。”

从镜泊湖中心区的住处,到位于湖区东南的莺歌岭,我们的车子沿着湖畔公路走了大约40分钟。当我们来到东湖一个紧邻山岗的湖堰上时,汪君抱着一个鞋盒子,站在湖边已经等我们半天了。听完我们的来意,这个性格豪爽的东北汉子,边打开鞋盒子边说:“我这些宝贝,就是我说明镜泊湖周围早在新石器时代,便有人类在此生活繁衍生息的证据。”我曾听李祥瑞私下提到:能证明莺歌岭远古文化的石弩和陶猪,除了国家历史博物馆展台上那些个,就只有汪军自己珍藏的那个了。这两个宝贝是汪军在莺歌岭脚下的镜泊湖沿边上找到的,据说考古价值空前。

今年55岁的汪君年轻时娶了位满族姑娘做媳妇。在宁安古城的历史上,满族是这个被老人称做宁古塔老城的原住民。热爱文学的汪君在参加老丈人家传统家族祭祖时,逐渐对满族历史文化的研究和解读产生兴趣。上世纪80年代,做文化站长的汪君随考古队在火山口、镜泊湖周围乡村考察。从发现的陶片、瓦当上看,专家、学者们告诉他一个可能的事实:新石器时代,火山堰塞湖周围就有人类活动。从此,火山口周边的乡野,与镜泊湖为邻的莺歌岭,成为汪君业余时间追寻远古历史遗存的课堂……陶猪、石弩的发现,为专家论证中国商周时期,南通古斯族的一支——肃慎人在莺歌岭和镜泊湖周围的生活,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于怀仁的鱼湸子就在莺歌岭的山脚下。说莺歌岭是山其实也不过海拔600米左右。山下是辽阔的镜泊湖东湖。除了岸边散落的乡村,还保持着原生态的湖光山色。镜泊湖的捕鱼季节,一般在中秋节、元旦两个季节进行。今年整60岁的于怀仁,是当地满族人的后裔。在他不老的记忆里,前辈们只告诉他自己的祖先原来是莺歌岭的女真人,常年以游牧为生。大清统治江山以后,镜泊湖周围的居民日渐增多起来,狩猎和捕鱼的生活方式从那时候起,开始在镜泊湖原住民和流人之间流传开来。

老于用网箱养着镜泊湖胖头、鲤鱼,一年有夏、秋两季,给他带来生活中最大的一笔收入。每年冬季来临,张怀仁凭着打小在湖水里长大学会的捕鱼本领,去家乡镜泊湖后渔村参加冬捕。他跟我们说起自己在上世纪60年代末期,参加冬季捕鱼的情景,一脸的美好。

老于记得:每年冬天,开湖捕鱼那天吃的最好。生产队的妇女们给包饺子、杀猪祭湖。所有的牲畜、车辆、网具都拴上红布条。那时候,拉网用人拽没像现在使唤拖拉机的。大把头喊号子,大工、小工必须都使劲向前拉网绳。谁偷懒大把头一眼就能看出来,马上就不指名道姓地骂几句,直到看见那个偷懒的人也使劲了才罢休。

那几年,来看热闹的都是村里比较困难的。每回收完网具,大把头总会将没装车的鱼,拿出几条分给看热闹的人们。乡里乡亲的,再说那些年冬捕的鱼也不值钱。三十多斤重的大胖头几毛钱一斤。现在,镜泊湖冬捕也用上带绞盘的拖拉机了。出水的湖鱼一般鱼类卖到7-8元一斤,名贵一点的哲罗、鳌花都在12-15元一斤……在于怀仁记忆里的冬捕生活是一种带着亲情的幸福……

山路湿滑,石阶上铺满落叶,我们沿着山路,去寻找湖州古城。这里明显不是经常有人走过。我们不时遇见被动物磕开的松塔和榛子壳。李祥瑞说:“过去,这里就是满族人狩猎的地方,黑熊、野猪出没最频繁。”城墙顺山势而建,在梯次排列的山峰上,用火山石和自然花岗岩石砌成。山峰最高的石崖有海拔500多米。站在石崖上,我们才发现这是个三面临水,一面靠山的半岛。沿着老城墙上遗留下的步道,我试图进到城池里去看个究竟,可是,那没人高的野草和碗口粗的树木给我挡了回来。回望蜿蜒的城墙遗址建立在峭壁天险之上,脚下古城墙外,石砬耸立、怪石嶙峋,不禁由衷钦佩满族先民的勇敢和军事防御能力的发挥。

资料上曾这样描述湖州古城:城建在怪石嶙峋的悬崖峭壁之上。城墙全部用花岗岩和火山石头砌筑,周长3公里,依山筑城,一般高约5-7米。西门完好,高约10米,城内有三眼水井,还有殿基、演兵场、了望哨所等遗址。我按文中提及仰望,看不见城墙的影子,只能在树叶的缝隙间,看见湛蓝的天空和陡峭的石壁。

据考古专家讲:1200多年前,大唐属地、肃慎人后裔渤海国郡王,为防契丹族入侵自己的家园,派遣部分官兵在此山上依险而建这么一个易守难攻的城堡。大清王朝统治中原以后,这里成为满清皇家禁封之地,归属宁古塔衙门管辖。此后,年复一年逐渐荒芜废弃。期间,旧城遗址曾经作为抗联5军的密营,为抗联名将周保中、陈翰章领导的抗联队伍提供粮食、棉衣、草药和宿营……

郡王之都与火山为邻

我们在一个大雾弥漫的清晨,去拜访镜泊湖火山堰塞湖的一个邻居。它们已经朝夕相处了1300多年。这位邻居的名字叫渤海国上京龙泉府。渤海镇坐落在宁安古城与镜泊湖之间的一块平原上。因其曾经是我国隋唐属地渤海国上京龙泉府,今故得名渤海镇。它距镜泊湖火山口仅有不到三十公里的路程。车子驶过小镇,在镇外西去三公里的地方,找到了那座历史上靺鞨人修建在镜泊湖火山熔岩苔地边缘的都城遗址。

我们穿过整齐的草坪,走进古城遗址的大门。举目四望,发现整个都城外城垣残缺不全,内城垣保存完好。外城城垣大多土筑,城垣最高可达5米。内城、宫城城垣使用火山岩石筑成,平均高度2-3米。从经过清理的宫城门址、宫殿址和连接各殿的廊庑址上,可以看出当年宫殿群体的恢宏气势。晨练的人们在宫城南部雄伟高大的武站台基上,悠闲地打着中原传统的太极拳。站在武站台基上俯视这近16平方千米的故都遗址,想象着满族先民粟末靺鞨人首领大祚荣,在公元719年被大唐册封为渤海郡王后,其子孙后裔在这里演绎出的229年春秋故事。

我与王牧在拍摄照片变换位置的时候,不时看见地上散落着残砖断瓦,俯拾仔细观之,有的刻印着文字,有的刻磨着花纹,有的挂染着彩釉……相遇正在遗址上组织考古挖掘工作的考古专家赵哲夫先生,他拿出一块瓦片说:“这种带有细纹的瓦片,可以说明当年渤海人已经掌握了传统的土瓦烧制技术。那些带有彩釉的瓷片,可能来自大唐中原地区。”问起渤海上京龙泉府的建都由来,他认真地给我们解释说:“从建筑风格上看,上京龙泉府都城效仿了唐朝长安古都的建城基调。它外城呈长方形,东西宽,南北窄,与唐长安城建筑形式基本相同。城垣以土筑为主,间有石筑,外城垣周长16千米,现已知有11门,南三北四,东西各二门。外城内的北部正中筑宫城、内城和内苑。外城区有5条大街与外城9门直接相通。中心大街(朱雀大街)是全城的中轴线。经起内城南门(相当于长安城后城朱雀门),全长2100米,街宽110米,直通外城南门,就此将全城分为东西两城区……这种大唐长安的皇家建筑理念,怎么就来到遥远的东北呢?1、渤海国的郡王,派出使节去长安纳贡之际,画来长安都城建设的草图;2、就是请大唐长安精通建筑的学者,来到北疆渤海指导郡王子民,建起与长安皇都建筑相似的恢弘殿堂。”

我很奇怪地问:“当年建成这样宏大的宫殿,那些火山熔岩形成的玄武岩石,是从镜泊湖火山口那里运来的吗?”赵哲夫挥手向北一指说:“离这里不到两公里的玄武湖,就是这些玄武岩石的家。距多年考证,玄武湖是修建宫殿用石料时,地上、地下的玄武岩石被劳工系数挖出,岩石下的自然水系流淌到残留的采石场里,形成了那个有千百年历史的大湖。”

玄武湖的周围,是一片片的稻田。无论春夏秋季,夜深人静的时候,蹲在田埂上,你能听见覆盖着泥土稻秧的火山岩石板下,传来潺潺流水声。于是,人们将这种种在石板上的稻米叫“响水大米”。满族人老鞠的家住在玄武湖村,出门右走50米是玄武湖,钓鱼、洗衣服、游泳。出门左走150米是自家的20多亩稻田地。原来种水稻插秧、施肥、打药、收割,全是自己人工干,现在一切全机械化了。自己没事就是在家门口看湖光山色了。我在玄武湖边遇见他时,这个40多岁壮得像头牛一样的汉子,刚从湖水里游泳上来。他说:“你知道这个湖多大吗?我跟你说有15万平方米。最深的地方有10多米深。我小时候,这儿叫‘渤海泡子’,‘玄武湖’是政府改来叫的。”话音刚落,噗通一声人又钻水里去了……

徘徊在玄武湖的堤岸上,嗅着随风飘来的稻香,我想:镜泊湖火山的几次喷发,不仅在火山口附近形成巨大的火山堰塞湖,也改变了周围几十或几百公里的地质结构及土壤环境,更造就了今天乡村、古都及芸芸众生与火山为邻、和谐共存的平实生活。

tips

交通住宿:镜泊湖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南部,距离牡丹江100公里。北京出发有航班和直达列车到达牡丹江市。然后,坐直达镜泊湖的大巴班车,直接到景区大门。门票一年四季80元一张。游客可以直接住景区内,很多酒店方便住宿。费用标准间每晚从100元—350元的价位,供游人自选。

原生态美丽乡村的描述范文第3篇

最早的乡村旅游源于19世纪的西欧国家,目前在德国、英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已具有相当大的规模,走上了规范化的发展道路。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30多年的发展使大陆地区的乡村旅游形成了田园农业、民俗风情、农家乐、古村落等典型的旅游发展模式,近些年火爆的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以地方性或民族性的乡村民俗、风土人情为核心内容的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因其独具特色的异域或异族文化吸引着大量的旅游者进行民俗文化消费,成为我国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民俗文化中藏有丰富的档案资源,历代的档案资料中也有不少有关民风民俗的记载,关注乡村民俗文化是档案部门作为国家文化事业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档案部门参与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重要举措。档案宣传是提高档案工作知名度,增强社会档案意识的重要途径,是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档案宣传工作融入到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中去,是新时期档案部门扩大社会影响力的创新之举。

一、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意义

以纯净自然的生态环境、淳朴原生的民风民俗为依托的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不仅对我国的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乡村记忆的唤醒与缅怀同样意义非凡。

(一)满足精神需求

旅游休闲,对现代人来说已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消费内容,长期生活在钢筋丛林中的都市人面对着每况愈下的生活环境,不断攀升的生活压力,更是向往亲近自然、返璞归真的休闲生活方式。清新的乡野环境,朴实的乡风民俗,闲适的乡村生活是乡村资源最大的吸引力,其中的文化资源,尤其是丰富多彩的乡村民俗文化更是乡村旅游的灵魂和核心。

“文化体验是乡村旅游需求中最高和最深层的愿望,这种愿望集中表现在旅游者的文化动机和文化倾向上。”乡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承载着民族认同感,乡村民俗中充满情趣的乡土文化艺术,独具一格的乡村民居建筑,富有特色的农事节庆活动等,不仅能够满足旅游者体验农家生活,享受自然风光的休闲度假需求,同时能够满足现代人日益增长“求新,求异,求知”的精神文化需求。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将乡村旅游与乡村民俗紧密结合起来,使游客在欣赏美丽田园风光的同时感受到浓郁的风土人情,让游客亲身体验和寻觅古老的乡村文化与习俗,享受一席原生态的文化盛宴。

(二)发展农村经济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历史、人文资源,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加速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乡村旅游中那些具有可参与性、可体验性的民俗文化容易引发旅游者的兴趣和爱好,这也是开发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原始动因。

乡村中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是文化的传承,开发利用这些民俗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是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例如,北京密云县大力发展民俗村旅游,从事民俗旅游的商户2300多户,综合收入1.4亿元,人均收入为开展旅游前的8-10倍;昌平区麻峪房子村在开发民俗旅游前,人均收入不足800元,通过发展民俗旅游,人均收入可达到6000元,农民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陕西关中地区的袁家村,利用物化民俗中的代表产品,如饮食、服饰、住宅、特产及生产交通工具,打造了一条青砖灰瓦的仿古街道,突出展示关中民间生活形态和传统特色作坊:油坊、布坊、醋坊、茶坊、面坊等,通过几年的发展,袁家村在关中乡村旅游的影响力开始逐渐体现,如今已成为陕西乡土旅游的主要名片之一,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使当地民众多了一条致富路。

(三)传承民俗文化

中华民族几千年创造和传承的民俗文化浩如烟海,如婚丧嫁娶、泥人、皮影、剪纸、祭祀、年节习俗、礼仪等,它们就像一颗颗明星,闪耀在东方文化的璀璨夜空里。由V大人民群众创造的各类民俗文化,在各个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推动着中华文明不断取得辉煌。藏于民间丰富多彩的优秀民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传承弘扬优秀民俗文化,是每个炎黄子孙应担负的责任。“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宝贵的民间民俗文化遗产逐渐被淡忘、被忽略、被毁坏,有的甚至已经灭绝了。老艺人人衰艺绝、老作坊推倒碾碎、老工艺失传掺假,即便是幸存的年画、皮影、剪纸等经典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也已日渐衰落。”

以民俗文化为核心的乡村旅游,保持和突出了乡村民俗文化韵味,是一种将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民俗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的旅游发展模式,让各地区各民族迥异又精深的民俗文化在每位游客的心里留下深深的印记。

(四)唤醒乡村记忆

梁漱溟先生曾说:“原来中国社会是以乡村为基础和主体的,所有的文化,多半是从乡村而来,又为乡村而设――法制、礼俗、工商业莫不如是。”记忆中的乡村有欢天喜地的节庆表演,有热闹非凡的庙会集市,有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有不能打破的禁忌规矩,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这些曾经融于血脉的影像却越来越模糊。2014年,山东省正式启动“乡村记忆工程”,通过因地制宜收集和展览富有地域特色、活态文化特色和群体记忆的文化遗产,彰显山东民俗文化魅力。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发乡村民俗文化旅游,是紧跟国家政策,顺应时展的必要之举。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中“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的民俗风情项目,整修或者仿建的原始民居建筑,富有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等,无不唤起游客“回归乡里、落叶归根”的乡土情结。当过往的场景真实的在眼前重现,当遗忘的记忆被唤醒,那么旅游的意义已不仅仅止于休闲娱乐,更多了一份心灵的触动与慰藉。

二、档案部门参与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性

2003年作家冯骥才在著作《紧急呼救》里呐喊“每一分钟,我们的田野里、山坳里、深邃的民间里,都有一些民间文化及其遗产死去,都有一些风情独异的古村落转眼不复存在。如果我们不动手去抢救,再过二十年,至少有一半民间文化会化为乌有”。面对着逐渐消亡的民族文化、民俗风情,档案部门作为历史原始记录的保管者和开发者,有义务也有责任抢救乡村民俗中具有档案性质的部分,为国家保留优秀的传统文化。历代档案机构保存的资料中,也有很多有关民风民俗的记载,对开发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价值。

(一)有利于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古代档案是历史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是我国几千年文明传承积淀的硕果,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离不开原始的乡村历史资料,而古籍档案中多种多样有关各民族习惯风俗的记载,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民俗资料。如:宋朝孟元老所撰《东京梦华录》,该书详细记载了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的风俗及各种典礼仪式;1920年出版《瑷辉县志》中有边瑾未定稿的《鄂伦春纪事三十韵》,全诗记载了鄂伦春族婚嫁、殡葬、育儿等民俗,是极其难得的了解鄂伦春族的史料;清末民初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沈兆裎为官北方时,创作了很多记叙吉林民俗的诗歌,其中一首描写了东北农村一种名叫“嘎拉哈”的游戏“投壶遗制戏罗丹,兽腕盈堆掷中难。偃仰侧横分胜负,一声帕格众人看”。这些珍贵的档案史料,记载了很多原始的风俗习惯,有一些经过不断的演化流传下来,有一些已经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挖掘并利用相关档案,不仅能重新找回流失在历史长河中的民俗资源,而且提高了乡村旅游中民俗文化来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这种原生态且具有历史可考性的文化是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

(二)有利于开发保存珍贵的民俗档案

那些浩如星辰的民俗文化,若得不到完整的记录与保存,将很快在现实中消逝,保护珍贵的民俗档案,是每一个档案人应有的觉悟。“民俗档案是记录和反映民俗文化及民俗文化保护相关工作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类文献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民俗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材料;民俗的留存状态材料;民俗的标志性物质载体和表现方式材料;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的全景式记录及各阶段成果材料等。”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选址一般都是较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民俗文化相对集中,开发者及村民对于民风民俗的挖掘比较完整,为档案部门宣传和保护乡村民俗文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例如,云南红河州“箐口民俗村”,以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红河哈尼梯田为核心资源,实现对遗产的整体和动态保护,民俗村里的资料中心保留着大量哈尼族特色的民俗文化原始资料,而整个“民俗村”本就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展馆,记录和展示着哈尼族自身的档案。

(三)有利于提高普通民众的档案意识

档案意识是档案客观现象在人脑中的反映,使人们对那些具有考察利用价值的资料加以保护和开发的意识,社会档案意识的高低影响着档案事业的发展。从古至今,我国政府官方保管利用档案的意识并不薄弱,但对于普通民众尤其是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乡村居民来说,档案是高高在上与自身无关的事物。乡村生活中有大量的档案资料被忽视,那些珍贵的民俗档案仅仅依靠档案人员来保护是远不够的,民俗文化的传承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守护。乡村旅游因其大的拉动地区经济功能,使得民众具有较高的支持度和强烈的参与意识,因此,在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背景下,档案部门进行民俗档案、村级档案等的宣传工作更易得到村民接受和认同。同时,系统、完善的档案工作也是促进乡村旅游的强大推力,譬如浙江省天台县九遮村开展的乡村记忆示范基地,结合九遮村的历史原貌和民俗特色,建设了亚父庙、古民生器具馆、乡贤先贤馆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展示厅,为九遮村的旅游增添了人文气息,游客通过参观,不仅对该地的风土人情有了全面了解,对档案及档案工作也产生了新的认识。

(四)有利于增强档案部门的社会影响

档案部门是社会生活的服务部门,档案工作要想真正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更好的发挥服务群众价值,就必须要贴近老百姓的实际生活,融入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建设,是档案部门增强自身影响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湖州市逐渐形成了“景区+农家”、“生态+文化”、“农庄+游购”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东衡村的赵孟\专馆和历史文化综合馆,荻港村的荻港名人馆、渔乡风俗馆和农产品展示区,高禹村的室内文化展示馆等,都已成为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主打产品,呈现出良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双重效益。绍兴县的“越地记忆”档案文化建设工程,充分挖掘各村落的宗族历史、民俗风情,将记忆文化与乡村经济有效对接,推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这些成效充分证明了档案部门参与甚至主导乡村文化旅游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不论对于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还是档案事业的推进,都将是有益的尝试。

三、借力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加强档案宣传

档案宣传工作是是公众获取档案信息、加深档案认知的重要方式,是增强全社会档案意识的重要途径,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档案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当今社会信息数量急剧增长,信息传播手段日益多样便捷,档案宣传应突破传统模式,拓展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增强宣传效果,将档案宣传工作融入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这样的经济项目中,是档案部门树立文化事业单位良好形象的亲民工程,也是档案部门响应国家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号召的必要举措。

(一)建设乡村记忆基地

乡村记忆是民族的记忆,建设乡村记忆基地是扩大档案宣传力度的重要工程,开展“乡村记忆示范基地”建设能够“展示古往今来,感受发展之美;拾掇历史碎片,留存人文之美;构建心灵家园,共享精神之美”。如浙江省平湖市龙萌村“乡村记忆馆”展出了许多从村民手中收集来的实物、照片和文字等具有档案性质的资料,展现了该村旅游节庆、民间技艺、地方民间戏曲等特色,大力弘扬当地优秀历史文化;临安市上田村借助创建乡村记忆示范基地,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着力宣传特色记忆文化和村落民俗;德清县“和美乡风馆”依托行政村原有的村史、村落文化因素,充分挖掘特色民俗文化,传承民风民俗。

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为档案部门建设乡村记忆基地创造了良好的环境。首先,开发地是该地区特色民俗文化的集中区域,为乡村记忆基地的建设提供了许多优秀资源。其次,乡村旅游会吸引大量游客,以真实的历史素材展现当地民风民俗、人文资源的乡村记忆基地是游客了解村落文化的必游之地。

(二)加强传统媒体建设

档案宣传工作的传统媒体阵地主要指广播、电视、报刊、出版文献等,新媒体的发展使宣传档案的方式有了更多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介的消失,我们在关注新媒体的同时还要加强传统媒体阵地的建设,在新时代给予传统宣传手段新的活力。

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建设发展,离不开大量的宣传工作,档案部门可以借机联合开发商制作相关宣传片,以真实可靠的档案资源为核心,展现本地区本民族曾经遗忘和得到传承的特色的民俗文化、民间工艺、节庆活动等,既使旅游景区得到全方位展示,又能扩大档案的宣传范围。在旅游区内,可以向游客散发当地民俗资源指南、民俗档案知识手册等简易又有趣的小宣传品,使游客对该地区的风土人情及丰富的文化资源有更为直观的了解,同时加深对档案及档案工作的认识。还可以依据历史档案资料,编纂与该地区、民族特色有关的刊物,如浙江省磐安县档案局以口述档案的形式,编辑出版了以林宅村历代流传的“大话”为主的故事集――《状元故里的传说》,有效保护了濒临消亡的民间记忆。

(三)利用新型网络媒介

互联网、电脑、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突破了传统媒体宣传影响范围小、形式单一的局面,借助高速准确的网络传播,公众可以及时了解新的档案信息,新媒体的普及便于大众参与交流,增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拓展了档案宣传的途径,提升了档案宣传的效果。

档案网站是宣传档案及档案工作的有效工具,档案部门可以在门户网站上推送参与建设民俗文化旅游的内容,既可以让民众通过丰富的档案史料了解地方特色、民族文化,又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让更多人进入实体档案展厅如“乡村记忆基地”参观学习,对档案产生更加直观清晰的认识。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具有形式简短、方式随意、随时共享的特c,充分利用社交网络是扩大档案宣传的重要途径,如陕西省渭南市档案局自开通“双微”平台以来,转发关注量数以万计,得到了市民群众的热烈反响。档案部门可以结合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开通专门的微博微信平台,及时旅游区民俗文化、人文资源的挖掘、整理情况,还可以设置如:依据档案描述快速找到某处原始遗迹、民俗档案知识小考等趣味性、参与性强的小游戏,使游客在娱乐过程中增加对档案的理解。

(四)微电影里的大世界

“微电影是高科技和互联网发展的产物,由‘碎片化’信息接收方式衍生而来,是专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在移动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得到完善的策划和制作体系支持,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短片。”档案部门紧跟时代步伐,也尝试利用微电影的形式进行档案宣传,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寻找逝去的记忆》是全国档案系统中的首部微电影,由真实故事改编而成,揭示了档案在传承历史、维护记忆方面的特殊作用,得到了拍摄人员和观众的诸多好评。

乡村民俗文化中有许多富有趣味的档案素材,如具有地域特色的族谱家谱、少数民族服饰制作记录、乡贤名人的生平档案等。档案部门可以协同开发商、旅游局、文化局等相关部门,以真实档案信息为依托,制作以宣传当地文化特色、展现地区风土人情为核心的精品微电影,并及时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跟进拍摄过程,加强与媒体部门的合作,做到实时宣传。

原生态美丽乡村的描述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市化;当代;江苏乡土文学;双向文化互动

当代江苏乡土文学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光芒。而根据地域的不同江苏乡土文学也展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譬如苏中地区的乡土文学多以关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为主;苏北地区的乡土文学则多以描写自然风光、天人合一的内容为主。而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江苏乡土文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与此同时,其也对城市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用。本文将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当代江苏乡土文学与城市化的双向文化互动。

一、城市文化与乡土文化的简要概述

(一)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表现在外部则直接体现为城市形象,其中包含三大领域分别为以城市建筑、道路等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的物质文明、以各种制度和法律法规为代表的政治文明以及以知识文化、宗教艺术等为代表的精神文明。城市形象作为城市文化的外在表现和重要特征,其涉及范围广泛,包括经济、政治、市民素质、生态环境等等。而城市文化则指的是人类生活在都市社会组织当中的生存情况、行为方式、精神特征加之城市风貌形成的集合体。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城市文化具有复杂性、集聚性以及开放兼容性的主要特征。鉴于其与人类的都市生活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也有部分学者也愿意将城市文化称之为“都市文化”。

(二)乡土文化

在中华民族上千年的繁衍发展历程当中逐渐积淀形成了一种宝贵的智慧结晶,就是乡土文化。与其他文化不同的是,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能够始终保持先进性和拥有核心凝聚力的根本原因。在乡土文化当中包含物质性的古建遗存、古树名木等,同时也包含众多非物质性的民俗风情、传统技艺等等,然而无论是否为物质性,其在乡土文化乃至中华文化当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江苏省正是在乡土文化的影响之下诞生了一大批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乡土文学,用以展现江苏农村的乡土人情、民俗风貌,致力于将乡土精神的文化内涵代代传承下去。

二、城市化对当代江苏乡土文学的文化影响

(一)乡村习俗逐渐淡化

城市化其实指的就是国家以及地区的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产业结构等均实现大力发展进步与相应调整,将传统以农业为主的乡村型社会转变成以工业、服务业等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而在此过程中,乡村经济得到有效发展,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边界也越来越模糊,在乡村变得越来越现代化的同时,其固有的传统民俗风情等也逐渐被淡化,这一现象也集中体现在当代江苏乡土文学当中[1]。比如说在江苏部分地区有专门的乡村“职业伴娘”,负责为各家各户的婚礼提供伴娘服务,这也是江苏的一大乡村婚俗。在庞宇亮的《出嫁时你哭不哭?》当中有着详细描述,比如说新娘在走出家门前其嫁鞋必须穿在爹爹的大鞋子里,并且一定要穿到门口,这样嫁鞋上将不会带走娘家的一块土,避免新娘出嫁之后过于思念娘家。另外还有迎娶的“轿子船”,在船头需要放一个火盆喻义“兴旺”,而在船尾需要放上一只鸭子取谐音“押子”喻义生活“稳稳当当”,而新郎官则需要手捧的头像站在船头,取吉祥和辟邪的彩头,轿子船上的人只要遇到桥就需要放鞭炮用来敬神。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乡村的传统结婚习俗已经逐渐被淡化,许多传统婚俗已经逐渐消逝。

(二)反映社会历史变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彻底拉开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挡板”,村民可以自由进出城市,感受现代都市的繁华与文明。而在此过程中许多进入到城市的农村人开始嫌弃农村,这也开始对农村人的生活产生一定影响。比方说在高晓生的《拣珍珠》当中寡妇李大婶经过半辈子的努力含辛茹苦的带大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并且盖了新房子搬进了新居,就在李大婶觉得好日子要来临了,想要为儿子娶媳妇的过程中发生了大麻烦。由于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很多姑娘更加向往城里的生活,认为李大婶家房子太小、儿子只会种地没有手艺、进不了工厂是个“呆人家”,家里没有靠山没有出头的机会等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与李大婶的儿子定亲。这令李大婶非常气愤,觉得自己的儿子是一个老实巴交、勤快节俭的庄稼人,长相、力气也不差于其他人,只因为种田而白白遭受别人嫌弃[2]。高晓声在《拣珍珠》当中向人们展现了一个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发展的“尴尬境地”,越来越多的年轻农民想要离开家乡,而留守在农村的朴实憨厚的农民反而成为别人嫌弃和嘲笑的对象,通过作者在文中对乡村的书写,向人们展现了历史的变迁,进而引发人们对农村与城市发展的深入思考。

(三)农民离乡题材增多

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开始,江苏地区的自然经济逐渐受到城市文明的冲击而慢慢开始瓦解,直到改革开放战略实施之后,近代商业文化迅速攻占各大乡村,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村民选择离开家乡前往大都市当中寻求自己的梦想和生存之路,因此在城市化的影响之下,江苏乡土文学当中有关于农民离乡进城赚钱的题材越来越多。比如说高晓声的短篇小说《陈奂生上城》描写的就是中年农民陈奂生常年饱受贫穷的困扰,在村里有着“漏斗户主”的称号,但是在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动之下,党和政府放宽了对农村的政策限制,陈奂生的日子一天天富裕起来并开始进城从事卖油绳的小买卖,希望能够用赚来的钱买顶能够保暖的帽子。结果陈奂生的油绳虽然卖完了,但是其还未能去买帽子就已经着凉,并且栽倒在车站候车室里,随后被路过的县委吴书记发现并好意安排其住进招待所当中。第二天生平第一次住招待所的陈奂生战战兢兢生怕弄坏了房间里的东西,当结账时陈奂生得知睡一晚竟然要五块钱时立刻大吃一惊,随后又觉得愤然最后在房间里“大搞破坏”,当回到村里以后由于其坐过县委书记的车和睡过五元一晚的招待所,陈奂生在村里的地位大大提升[3]。在这部短片小说当中,虽然陈奂生进城的时间比较短暂,但是高晓声利用白描的手法和细腻的笔触,将农民常年生活困苦需要精打细算过日子与城市物价高、人们生活精致之间的矛盾活灵活现的勾勒出来,展现了城市化发展中农村与城市文化之间的冲突和差异。

(四)自然环境遭到破坏

在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当中,人们大肆破坏生态环境,暴力掠夺各项资源以便发展经济,原本美丽淳朴的乡村风貌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赵本夫的《黑蚂蚁蓝眼睛》当中正是由于大力开展城市化建设,使得黄河决堤对女寨主柴姑等扎根在乡村土地上的人原本的生活造成巨大冲击,冲垮了乡村原有的秩序与文明,柴姑后期成为了整天咀嚼蚂蚁的蚁王,与乡村有着浓厚情感的天生决定与黄河大堤相伴到老,而黑马也来到了荒原决定爬到树上安居。随后在赵本夫的另外一部作品《天地月亮地》当中也描写的是在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后人们开始重建家园的故事,用自由的笔法描写出村民淳朴善良的天性与城市文明之间的残酷斗争。

三、当代江苏乡土文学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一)开始关注社会问题

在当代江苏乡土文学当中,赵本夫一直致力于使用现实主义笔法描绘城市化进程中乡村的发展问题。在其《即将消失的村庄》当中,描写到溪口村已经十多年没有建过一座新房,但是却倒了几十座几十年上百年的老屋,并且还会有不断倒塌趋势。甚至在未来的某一天,整个溪口村会彻底消失。书中写到溪口村历史上有过多次如瘟疫、饥饿、匪祸等各种各样的灾难。但灾难过后,人们不管逃离多远,最后还会扶老携幼重新回到溪口村重建家园[4]。这在城市化进程深入发展下,许多村民外出打工发了财,虽然村民的日子富裕了可村子却空了,农村中只剩下一些老弱残疾,随着老屋不断倒塌老人相继离世,身为村长的老乔每天的工作就是料理后事。从《即将消失的村庄》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城市化发展当中,老弱病残“留守”问题等日益严重,村庄逐渐颓败,作者一方面在反映时代变迁,另一方面也逐渐引导世人开始关注“农村留守”等社会问题,而这也成为当前现代化发展当中必须解决的一大社会现实问题。

(二)倡导回归自然人性

受到城市化的影响,现代城市社会当中的拜金主义、金钱主义等也逐渐侵染到原本民风淳朴的乡村当中,譬如说《拣珍珠》当中大儿子对象的悔婚正是觉得大儿子只会种田,一辈子不会有出息,于是最终找了城里的一个工人结婚。但越来越多的作者此时借助当代江苏乡土文学,开始提倡人们回归自然本性,坚持道德底线。比如说在赵本夫《即将消失的村庄》当中,作者提倡的坚持本性、安分守己的观念非常鲜明地体现在主人翁老乔身上。身为溪口村村长的老乔,中年时丧妻,但即使是在面对满村的留守妇女,老乔任然能够守住道德底线不受诱惑。村众有一个因为结婚多年无法生育而被迫离婚的女人刘玉芬,为了向别人证明自己能够生出孩子,于是想方设法地勾引老乔,但老乔依旧“坐怀不乱”不为所动。在赵本夫另外一本《无土时代》当中,留守在乡村中的村长方全林,与老乔一样也是面对满村的留守妇女,但始终坚持安分守己的本性,没有做出任何有悖道德伦常的事情。在赵本夫笔下的村长都有着善良正直、约束力、自律性比较强的形象,廉耻观念非常重,这也是赵本夫想要透过作品向世人传达的做人理念[5]。

(三)保护还原农村生态

在《无土时代》当中,赵本夫描写了一出钢筋林立、到处闪烁着霓虹灯的现代都市向原始、纯真的乡土转变的过程,在小说当中许多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将抹去身上全部的土气、丢掉“农村人”的标签作为其一生奋斗的目标,而越来越多生活在钢筋水泥之后的城里人却开始向往大自然,小说描写了在现代都市当中,几个文化人和民工追逐自然,试图在城市中种满麦穗、豌豆等农作物以改变现代城市所处的“无土时代”,向人们展示出即使身处城市生活却依旧向往大自然的浪漫诉求,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对乡村文化、对古朴农村的深深眷恋之情,彰显其浓郁的乡土情结[6]。在《名人张山》当中赵本夫同样使用现实主义笔法,描写张山是一个村里公认不太靠谱的人物形象,其小时候喜欢调皮捣蛋,经常对老且搞许多恶作剧,譬如在其睡觉的被窝里放蛇等等,但是在张山长大之后离开家乡把山货带到城市销售并且赚了许多钱,后来在张山的带领下村民陆陆续续发家致富,对张山也越来越看重。而在后来张山带着教授和博士进山想要开发的过程当中意外发现山洞中古老的生殖图腾,在张山的脑海中立刻涌现出借助生殖图腾开发旅游项目的计划,而老且则对其表示出担忧。虽然在作品的最后老且还是没有能够阻止张山的计划,但是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引发了人们对发展城市化建设的同时对生态环境合理开发的思考,而这也是未来城市化建设中需要重点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城市化的影响之下,当代江苏乡土文学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其关于农民离乡的题材也越来越多,虽然农村经济得到切实发展,但是在与城市化融合之后原本许多农村习俗被逐渐淡化、农村样貌发生巨大改变,农村原有生态环境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而反过来,当代江苏乡土文学也越来越关注社会问题、对保护和还原生态环境等给予更多关注,同时也在大力提倡回归人类的自然本性,这些也对日后的城市化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此可见,城市化与当代江苏乡土文学之间有着强烈的双向文化互动。

【参考文献】

[1]程光炜,丁帆,李锐.乡土文学创作与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乡土中国现代化转型与乡土文学创作学术研讨会”纪要[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49-67.

[2]李明觯杨明宇.消费时代的审美惰性――论新世纪乡土小说的城乡对立化叙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33-38.

[3]刘依,黄美蓉,丹.评《城市化进程与乡村叙事的文化互动》[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275-278.

[4]许心宏,王颖.乡土漂移的文化怀旧与城市化叙事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85-90.

原生态美丽乡村的描述范文第5篇

阿来中篇《遥远的温泉》详细描述了“我”童年就一心向往能洗涤喜怒哀乐的温泉,扎进水里,被温暖清澈的水轻柔地包围,满眼的明亮,通透的舒畅,让扎进水里的人生命变得简单,抛开了一切烦恼,没有痛苦,没有灰色的记忆。肺被新鲜的空气塞满,呛进嘴里的水像马一样不断地喷吐出来,就这样在温泉里肆意畅游,这是最简单的快乐,也是“我”无比珍惜的快乐。就是这样一汪美好的温泉,为了发展经济,现在已变得面目全非,变成了堆砌着水泥建筑的垃圾场。温泉被毁灭,“我”童年的美好梦幻也破灭了,那简单的快乐被毁灭了。小说通过承载着美好记忆的温泉被毁灭的事实,尖锐地指出贤巴行为的无知。曾经保存完好的温泉毁在了一心只发展经济的人手里,犹如将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悲哉。亦秋的《涨潮时分》中青州城里,曾经的母亲河――永澄河,两岸的稻田成熟,果树茂盛;河里千帆竞技,百舸争流,好似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但这一切都变了模样,为了建造水库拦截河水,永澄河已今非昔比,河道里砂石淤积,河床抬高,河道变窄,泄洪能力极强的母亲河已不复存在。要是连降两场大雨,河两岸的农作物就会遭灾,再遇台风来袭,受灾程度更是难以想象。随着改革放的推进,在金钱利益的驱使下,当地农民纷纷放弃种田开始经商,从来没考虑过开发工厂对家乡母亲河造成的严重污染。终于有一天,人们才突然发现现在的家乡已经面目全非,清澈的河水不复存在,农田不及以往高产,连水果也没有以前甘甜。母亲河失去了勃勃生机,野草飞长,仅存的一点河水还污染严重。为了获取眼前的金钱利益,到处建造污染严重的工厂,同时又缺乏相应的环保意识,恶性循环严重,清澈母亲河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河水加剧污染,空气变得污浊,酸雨代替甘霖频繁袭扰人们。人们的行为正在不自觉地抛弃青山绿水,碧树蓝天。小说再次裸地指出人们只顾眼前利益行为的盲目性,不计后果的代价是遭受大自然的报复,当海啸毫不留情地到来时,建在河滩上的工厂被海水吞噬,损失惨重,只为眼前利益的人们为自己不计后果的盲目行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生态小说毫不留情地指出了现代化进程中,人类行为对自然生态破坏的恶劣行径,以此来促使人们树立保护土地、家园、故乡的保护意识,并通过作品的演绎来探索寻找保护生态环境的道路,为当前岌岌可危的生态恶化的现状寻找出路。在我国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这种力量虽然轻微,却也是很有意义的尝试。作家赵本夫的小说《无土时代》(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展示了一批热爱泥土、热爱自然并极具环保意识的特殊群体,他们生活在城市却怀念乡村,留恋农耕,渴望原生态的生活环境。小说中木城的石陀在这方面的追求达到了极致,他热爱土地、热爱自然,即使在本职工作上,他关注描绘土地、自然的作品集并极力推介。并且身体力行,与做绿化工作的农民工天柱成为好朋友,并和他们一起在工作之余也做起了绿化工作。小说中除了石陀,木城政协委员们的身上都表现出强烈的环保意识,大家所提出的议案都紧紧围绕环境保护这个话题,即使不成熟,大家也都在朝环境保护的方向努力。例如,有的政协委员大胆地提出,为了节省资源,循环利用,在郊外化工厂日夜冒火的烟囱上安装一个巨型茶壶,烧热水供全城人民使用;有的政协委员更创意地提出,把木城上空用一个大玻璃罩罩起来,在城四角安装几个大抽风机过滤空气,人工造氧,以防止不断恶化的空气污染,提出此议案后亲自着手行动进行实践。小说中除了知识分子石陀及政协委员们的提议,还有农民出身的天柱和他一起做绿化工作的农民工,他们是一个更加热爱土地的一群。他们承担起了木城的绿化工作,为了通过上级检查,天柱在城市的绿化带种植了麦子来替代绿植,甚至还种植了各样蔬菜,不但成功通过了上级部门的检查,还受到了市民的热烈欢迎。除了以上人物为生态环境努力外,难能可贵的是,木城里的普通老百姓也都有很强很的环保理念,在生活日常中,为城市绿化和环保努力着。在如何更好地保护木城的生态环境方面,木城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比污染企业必须整改,否则将予以停产;汽车单双号限行,并不得鸣号;双休日所有机动车不得出行(救火车、急救车、警车除外);提倡步行和骑自行车出行等,有力有效,达到了环保目的。小说中另一个人物柴门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更有前瞻性,也更加激进,他把他的环保理念都渗透在他的作品里,他甚至认为人类建造城市是个巨大的失误,成为了罪恶的渊薮。他倡导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重回乡野大地,过简单快乐的生活。这种回归不单单指身体的回归,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回归,人类离不开大自然,生活在钢筋水泥的都市里太久,需要走进自然净化自己,不要忘记自己来自哪里。

小说中一系列环保举措的出台,见证了木城人民清醒积极的环境保护意识及强烈的个人责任感,这与整个城市从上至下倡导与落实是分不开的,小说中人们高度的环保意识值得当前社会各阶层学习效仿,同时小说的贡献已然超越了生态小说批判和反思的程度,开始寻找解决问题的举措。赵本夫描绘了一个人与自然、城市和谐共处的画面,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努力。这部小说“突出表现着现代社会中人与土地疏离之后的反思,形象地演绎了人从城市中突围出来,去寻找曾经栖息着他们祖先、生命与精神的土地,去重建人类的精神家园的漫漫征程。面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城市的发展,小说揭示了人们对城市生活的焦躁和对美好田园生活的向往,反思了中国当今所面临的种种生存问题。……展示了当代民众对土地的执著与眷恋,给予读者巨大的心灵震撼。”

韩少功不仅在创作中传达了皈依田园的渴望,在现实生活中他亲身行动实践了回归乡野。他在海南的农村买地盖房饲养家禽,种植粮食,自给自足,真正过起了简单自然田园牧歌式快意生活。韩少功前期的创作,倾向对本土文化追寻。直到创作《山南水北》《进步回退》,他的认识上升到人类与大自然关系的高度,寻找人生存的最佳模式与理想状态。“融入山水的生活,经常流汗劳动的生活,难道不是一种最自由和最清洁的生活?接近土地和五谷的生活,难道不是一种最可靠和最本真的生活?对于城市人来说,画框里的山山水水真是那样遥不可及?我不相信,于是扑通一声扑进画框里来了。”他以自己的行动努力证明着,远离城市回归乡野才是最自由最清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