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劳动经济学相关的热点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1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高校之间对于生源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学生和家长在选择报考高校的时候除了会考虑该校的教学质量、教学资源、师资条件等,更关注的一个指标就是就业率,而就业率可以说是衡量一个学校的人才培养是否符合社会需求的最直接反应。民办本科高校面对的生源压力较大,在办学过程中,学校的培养目标及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要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从而满足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及社会对技能型高级人才的需求。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学科,该学科涉及大量的图形和数理实证分析,经济变量繁多。作为一门经管类的专业基础课,该学科教材相对经典,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该学科并未过多涉及经济学前沿知识和内容,导致经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没有深入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加之学生的高等数学基础薄弱,,致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一、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知识点多,研究方法多
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二者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存在着差异。微观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研究的内容是需求理论、消费理论、市场论、生产论等,研究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而宏观部分的研究是以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为理论,研究的内容是资源如何充分利用。微观和宏观的内容量大,知识点多是该学科的一个基本特点。
(二)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
该学科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西方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以讲授法为主,该课程涉及到大量的图形分析和公式推导,即便是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板书的过程也非常重要,演示法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相对较少。讲授法教学有很多有利的地方,比如可以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讲课的节奏等,但是当一门学科主要的课堂讲授过程都以图形、公式为主的时候,老师讲的累,学生听的也累,学生掌握课本内容已经是力不从心了,更别说在课堂上和学生讨论经济热点问题了。
(三)理论与现实联系存在一定欠缺
西方经济学课程偏重理论分析,但是很多知识点与社会的联系还是比较紧密的,但是在课堂上老师偏重于讲授理论知识,缺少与现实热点结合的案例分析。比如在讲供求理论时,可以引入现实生活中的“姜你军”、“蒜泥狠”等农作物价格偏高的案例,甚至可以结合当下房价过高的案例。适当将课本理论知识与社会热点结合不但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课堂讲课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教学内容略显陈旧
西方经济学的前沿知识发展迅速,但是目前的教材内容过于经典,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时代要求。目前,社会上比较流行的互联网思维,互联网经济学等都没有渗透,教师过多灌输课本上很多属于定论的内容,对学生缺乏启示性,无形中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通过以上对西方经济学学科现状的描述,结合我自己的一线教学经验,我认为目前西方经济学课程在其应用型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学科方面和师资方面。
二、基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西方经济学教学目标
(一)为专业课程和职业课程奠定经济学基础
西方经济学作为经济和管理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为我院各专业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相关职业课程,如投资银行学、劳动经济学、证券投资学、国际金融等提供理论基础,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西方经济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决定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对各专业采取相同的教学模式,应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和有意识地结合高年级的专业课及与理论相关的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抽象概念和理论。
(二)培养运用经济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掌握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法,及培养学生使用经济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老师应保持对经济新闻的独特敏感性,将热点问题结合经济学知识点在讲课过程中传达给学生。
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加强对教学团队建设
教师是教学团队的主要人物,教师的专业性是实施教学的基础,但是教师队伍也应该加强自身建设,学校应该为教师的再学习创造条件。学校除了需要不断更新教学设备和教学仪器以外,还要为年青教师创造培训机会,提升青年教师的视野。
(二)探究新的课堂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善于使用讲授法以外,还需要多应用其他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如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丰富课堂教学方式,有助于使课堂气氛活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三)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在地方本科高校里面,工科等专业的学生有专门的实习基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经管类学生的实习基地和实践机会较少,不利于开展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学校应该加强经管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一、从诺贝尔奖看当前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一)内容上的发展
一般而言,宏观经济学相关理论的发展主要可以分为纵深发展、横向扩张以及模型建立三个方面。从纵深发展角度来看,凯恩斯提出流动偏好相关理论,费里德曼则在该理论基础上建立了货币需求的函数;索洛对经济增长进行了研究,提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进步,这对将资本和劳动力作为促进经济增长重要因素的传统观念进行了补充与完善;费尔普斯对预期的通货膨胀纳入到政策分析当中,让人们对长期与短期的经济政策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从横向扩张角度来看,舒尔茨与刘易斯主要是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进一步拓展了宏观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基德兰德与普雷斯科特将时间连续性纳入到了动态经济学的相关研究当中,为制定连续性的经济政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增强了经济政策的可行性。
从模型建立角度来看,国民账户相关体系是由库兹涅茨与斯通共同创建起来的,它为科学分析与预测经济政策提供了数据参考。希克斯与蒙代尔建立了一般均衡相关模型之后又对其进行了修正,以便对经济政策进行更清晰的分析。克莱因建立了很多相关模型,并在分析经济政策时对这些模型进行了充分运用。20世纪70年代,经济出现滞胀,高失业与高通胀两种现象同时存在于社会上,但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无法对这一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随后费尔普斯在该曲线基础上融入了预期的通货膨胀这一因素,提出了新菲利普斯曲线,对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两者间的关系进行了科学的解释。
(二)研究方法上的发展
从研究方法上看,将数学方法运用到宏观经济学的相关研究当中是一个比较显著的进展。在数学工具的帮助下,宏观经济学领域的专家们认识、分析以及判断经济现实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这为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经济政策奠定了良好基础。纵观历年来的诺贝尔奖可以发现,应用数学方法所带来的成就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创立了经济计量学并推动了其发展,二是在经济学领域中对国民经济相关统计进行了大规模的应用,例如196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拉格纳·弗瑞希与简·丁伯根两位学者创立并发展了经济计量学;1975年获奖者佳林·库普曼斯在经济计量学中对数理统计学进行了应用;1989年获奖者特里夫·哈维莫在经济计量学基础上提出了概念分析法,并将其运用到经济预测当中;库兹涅茨建立了国民收入的核算体系,随后斯通将这一核算体系转变为具体的应用方法,进一步提高了经济分析的科学性。
与此同时,一般均衡相关理论逐渐成熟。希克斯、德布鲁和阿罗三位学者对原有的一般均衡相关理论进行了改进,使经济理论变得更加科学缜密。随后克莱因创立了很多关于市场经济的相关模型,并对一般均衡相关理论与最大效益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化的阐述。希克斯创建的一般均衡相关模型可以用图示来更清晰的展示经济政策实际的应用效果。
二、宏观经济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经济增长相关理论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对于世界上各个国家来说,推动国家经济增长都是最为重要的任务。因此宏观经济学领域的专家在研究时应当找出在保持经济稳定的基础上推动经济进一步增长的有效对策。目前大多数增长模型都是着重从某一方面来对技术进步展开探讨。日后,经济增长相关理论应将对经济增长过程进行解读作为研究重点,以便从政策层面为国家实现技术进步的目标提供有效支持。
(二)宏观经济学相关研究会逐渐转向政策研究
政策研究指的是提高宏观经济学相关理论的实用性,通过分析卢卡斯、詹姆斯·托宾、蒙代尔、普雷斯科特等学者的相关研究可以看出,为制定出更加科学精确的经济政策,他们都嘗试了很多不同的办法,并对各种条件下政策可能与政策后果做出了比较。另外,很多经济学家提出应充分发挥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两种手段的优势,以推动经济稳定发展。
(三)预期在未来研究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1995年,卢卡斯获得诺贝尔奖使得理性预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基德兰德与普雷斯科特对经济政策中时间的延续性进行了研究,这是考虑到预期因素的一种具体体现。费尔普斯在菲尔普斯曲线中加入了预期的通货膨胀这一因素,合理解释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两者间的关系。结合理性预期的基础上,萨金特与西姆斯建立了宏观经济的模型。加入预期因素可以提高政策的可行性,因此预期必然会越来越重要。
(四)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将成为热点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国之间的联系也逐渐增强,国家内部和外部所要面临的均衡问题给宏观经济学相关理论的研究带来了一定挑战。各国要发展经济,就需要实施开放政策,将宏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所以在开放背景下对宏观经济学相关理论与政策进行研究将会是一个热点问题。
参考文献:
[1]郑贺.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宏观经济理论[J].管理学刊,2012(01)
[2]吴海民.西方宏观经济理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6(04)
关键词:高一政治;市场经济;总结;学习方法
高一政治“市场经济”知识点作为高考命题中的一部分,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灵活掌握知识并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教师要结合一定的社会现象与经济现象等热点问题来进行知识点的分析和渗透,引导学生总结知识内容以及学习方法。本文笔者粗略地对市场经济知识点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学习方法。
一、知识点的总结
市场经济知识点涉及面较广,有市场配置资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等等,这些内容都曾出现在高考命题中。笔者结合教材内容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了总结与归纳:(1)市场配置资源。主要内容是市场调节的优点:及时、灵活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在竞争中实现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着一定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引导学生明白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即是:以道德为支撑点,以法律为保障。(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他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有着基础性的作用,其基本特点是: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那么我国的宏观调控目标主要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宏观调控的手段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等。(3)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推动小康经济发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目前小康水平的特征是低水平、不全面的、不平衡的;而全面小康的特征即是:经济迅猛发展,健全的民主,更加进步的科教,更加繁荣的文化,更和谐的社会等等。趁势渗透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提出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目标,并提出推动小康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措施——发展经济。(4)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内容主要是其表现特征: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跨国公司是其载体,其主导是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分析经济全球化积极和消极的影响。(5)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我国是从国家经济的实际发展利益考虑加入世贸组织的,对于对外开放有着很强的作用,缩短了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发展的距离,有助于我国经济环境的国际化。结合实际情况介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借以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国际竞争力。让学生明确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发展原则、战略。
二、学习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方法是学生终身学习、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最佳手段,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总结一定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市场经济不同于其他经济学的知识,其中不涉及计算,更多需要的不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是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如,在2008年中,对于市场经济知识点,笔者以当年发生的热点事件“三鹿奶粉”事件为例来引导学生分析、强化对知识点的运用,即,通过这个事件主要说明了为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国家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以实际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市场经济知识的方法,即,将知识融入实际的经济热点问题中进行学习,锻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同时帮助学生整理知识,构建一定的知识体系结构。
三、考试答题的方法
市场经济知识点在选择题和大题中都有涉及。高中教学面临着高考,作为教师也应结合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适当地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考试答题方法、技巧。就市场经济的选择题而言,笔者主张学生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除非是选错,进而避免选择项内容中各点很相似,对学生视觉上造成的混淆。对于大题,简答类的可以将相关的知识直接运用即可,而分析类的大题则开放性比较强,需要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点,笔者在教学中,就此首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确定知识点的范畴;其次结合材料,找寻材料的中心点,深入了解内涵的知识点;最后知识点与材料相结合,明确地分条进行归纳、总结。对于辩解类的大题,需要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一般是材料题,需要学生对材料进行评价,这样的题目,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综合力强,将资料进行整合,用自己的话阐述出来即可。
总之,市场经济知识点是高一政治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命题中常出现的考点,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应只是单一地讲授知识,而应结合我国实际的经济热点问题、事件来加强引导学生总结、运用市场经济知识,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考试答题技巧等,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学习奠定有效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政治经济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当前研究性教学在国内外大学中得以深入展开,且已取得明显成效。从研究性教学在课程中的实施来看,研究性教学主要集中于工科类课程当中,且主要以开放实验室、开设设计型和综合型的实验等形式来进行。对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如何在经济学专业基础课程《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教学,这类研究和实践显得较为薄弱。在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研究性教学的特点进行了探讨后,笔者拟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一、《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
1、学科地位日益边缘化。《政治经济学》一直是我国高校经管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教学内容主要分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部分,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为以后开设其他专业课奠定经济学基础理论。然而,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后,随着西方经济学的大量引入,《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地位日益边缘化。诚如邱海平所指出,政治经济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和学术上的地位已经是严重下降了,甚至是过度下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学已经被严重边缘化了,并且仍然处在进一步被边缘化之中。《政治经济学》不再纯粹是一门学术课程,更多的成为了一门意识形态课程。大部分高校不断减少《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课时,甚至部分高校的经管类专业课程设置上还剔除了《政治经济学》课程。《政治经济学》课程陷入了“上面重视、基层轻视”“表面重视、实质轻视”的困境。2、课程内容的现实解释力趋弱。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灭亡并且最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经济规律。然而自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不但没有灭亡反而不断发展,与此相反,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后,社会主义遭遇重大挫折。经济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信仰危机。如何正确回答当今的经济社会实践是政治经济学必须直面的问题。基于上述原因,要稳固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地位和增强政治经济学的现实解释力,一方面需要加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推进政治经济学的国际化、应用化、数学化和学派化,必须坚持“马学为体,西学为用,国学为根,世情为鉴,国情为据,综合创新”。另一方面,需要在高等院校大力推进研究性教学。
二、《政治经济学》研究性教学的尝试
1、教学内容的取舍政治经济学是以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为研究对象,揭示了商品经济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律,社会化大生产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运动规律、表现形式及局限性,以及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规律。从教学目标来看,要求学生能运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和方法分析资本主义的经济现象与经济规律,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各种经济现象与问题。当前,中国政治经济学教材体系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有程恩富教授主编的《现代政治经济学》、蒋学模教授主编的新版《政治经济学教材》、卫兴华、张宇撰写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逢锦聚教授等主编的《政治经济学》第四版刘树成等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概论》等。这些教材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研究性教学内容。但是对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上述国家规划教材主要是研究型大学编写的适用于研究型大学的学生使用,存在层次过高、理论性太强等缺陷,为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们遵循一个原则,紧扣现实经济问题和地方经济发展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一是改变以前课程只讲述基本原理和资本主义经济部分两大内容的模式,增加了社会主义经济部分内容的讲述。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政治经济学课程只开设52学时,课时较少,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只讲述商品和货币理论及资本主义经济部分的内容,对社会主义经济部分不予讲述。开展研究性教学后,我们增加了社会主义经济部分内容的讲述。二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纳入讲述的重中之重。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后,很多人认为这是社会主义的失败、的失败。作为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政治经济学自然也受到人们的怀疑。因此中国在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及其所形成的一整套经济方面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最新经验就是该一问题最好的回答。因此针对当前青年大学生重点讲述这一问题,鲜活的事实无疑将是最佳的注脚。三是增加了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新变化的探讨。近年来,资本主义世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新发展、当代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新变化、当代资本主义的金融-经济危机、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等新的经济现象表明资本主义制度也并不是那么完美无缺。因此加强这方面内容的讲述无疑有助于青年大学生辩证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2、研究性教学方法上,更多地采用案例教学法、课题研究指导教学法。研究性教学的本质在于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研究性能力的训练特征,让学生学会研究式学习,学会获取知识的能力,学会创新知识的能力。研究性教学方法主要是培养学生以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学习,不仅学知识,重在学习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第一,案例教学法要体现本土性和实用性。案例教学法是指为深化对相关原理的认识和系统掌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案例为素材,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从而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教师选编案例宜使用发生国内的、身边的一些现实经济活动中的热点或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经济现象。如价值理论中有关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教学,就可以学生自已上大学与不上大学为例进行比较分析;讲授价值规律时可选择常德地区的土特产石门柑桔的价格变化为案例。在进行案例讨论时宜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以学生对案例的分析与讨论为主,教师点评为辅。第二,课题研究指导教学法。课题研究指导教学法是由于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研究能力的限制,指导教师根据课程的内容、性质和要求,帮助学生共同确定研究课题,组建研究团队,查找和分析课题资料,构架论文结构,指导写作等。指导教师一定要进行多形式地跟踪检查,以确保课题研究质量,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中,我们根据课程内容和要求研究了以下研究课题:利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和国民收入的理论即经济增长理论,分析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应如何转变;(2)利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分析我国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生产过程;(3)利用马克思的商品货币流通理论,分析常德物流企业的经济活动;(4)利用马克思的分配理论,分析当前我国的分配方式是否合理,有什么好的改进策略;(5)利用政治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合理性;(6)利用马克思的对外贸易理论,分析当前我国对外贸易摩擦增多的原因,我国应如何调整对外贸易增长战略。3、更多地构建校内外实践平台,强化实践教学诚如南京大学《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目标所说,“旨在引导学生们认识和解决社会主义诸多经济问题。与以往不同的是,这门课程不再过多地对现有制度和现行政策进行论证和宣传,而是立足实际,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和发展进行分析,使学生们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情况有基本了解。”事实胜于雄辩。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也应如此。这就需要在研究性教学中要更多地构建校内外实践平台,强化实践教学。我们的做法一是邀请相关专家、企业家、政府工作人员深入课堂,结合某一具体课题为学生举办报告会,直接与学生互动,当场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二是通过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等形式,有目的地开展实地调研。利用寒暑假时间针对当前经济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研,从而了解这些经济现象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并运用所学理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提升学生的能力。
三、结语
为加强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地位,增强其现实解释力,极有必要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开展研究性教学。通过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实践的强化等,让学生身体力行,自我探究,从而增进教学效果,提升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伟忠.研究性教学中的难点与实施重点[J].中国高等教育,2006(24).
[2]黄运平等.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102-106.
[3]程恩富.政治经济学现代化的四个学术方向[J].学术月刊,2011(7):59-63.
[4]刘树成.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建设-《政治经济学概论》编写原则和特点[J].经济研究,2012(10):150-155.
关键词:产业结构;收入分配;资本有机构成
中图分类号:F1213;F12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4)01004805
一、引言
收入分配问题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收入差距过大不仅会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潜在负面影响,而且不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虽然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3—2012年的居民基尼系数显示,自2008年以来我国基尼系数呈逐步回落的态势,国家统计局指出,我国2003—2012年居民基尼系数分别为0479、0473、0485、0487、0484、0491、0490、0481、0477、0474。
收稿日期:2013112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未来十年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键和重点问题研究”(10ZD&02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农民利益保护研究”(11CSH014)
作者简介:陈娟(1979-),女,重庆人,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农村经济、宏观经济等方面的研究。Email:brendachenj@163com
李文辉(1981-),男,四川南充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宏观经济等方面的研究。但是现阶段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却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国内学者对收入分配差距展开了详细研究,文献集中于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总结[1-2],基于库兹涅茨假说的我国收入分配的实证分析[3-4],以及针对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变动的实证研究[5]和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动态演变[6]等方面。
对于产业结构与收入分配的关系,罗军认为产业结构与收入分配存在双向的互动的影响:收入分配的变化通过产品需求结构的变化影响到产业结构的变化,进而产业结构的变化又会影响到收入的功能性分配,形成新的收入分配[7];冯素杰认为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与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累积循环效应[8];陈斌开和林毅夫从金融市场视角研究中国收入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国家发展战略对于收入分配的影响[9]。
纵观这些文献,它们主要是以现代主流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为基础进行研究的,而从经济学角度进行的研究不多,同时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文献也较少。因此,本文尝试运用经济学来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
二、收入分配差距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一个理论模型
在阐述收入分配差距的形成路径之前,需要对收入来源进行分析。因此,我们借助于经济学中的剩余价值理论来说明国民收入分配的来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资本有机构成理论阐述收入分配差距的形成路径,然后构建一个相应的理论模型。
(一)理论基础
1商品价值构成理论
商品价值构成理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了商品的价值组成:第一,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到产品中的不变资本价值,用c表示;第二,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创造的用来补偿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价值,用v表示;第三,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用m表示。因此,如果用W表示商品价值,则商品价值的构成是:
W=c+v+m(1)
当商品通过流通环节后,其价值得到实现,其中的(v+m)部分是国民收入的来源。企业将根据劳动力的劳动量支付相应的工资,即v用于支撑劳动力的持续供给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而剩余价值m的分配,则是国家代表全体国民进行支配。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用于改善民生的支出比例存在不同。
2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马克思把“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表示。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具有不断提高的趋势。这是因为,“资本家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和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就要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资本积累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密切联系、相互推动的。”[10]当资本积累得到加强后,不变资本的比例提高,企业的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则生产活动将使用更少的劳动力,最终形成更多的剩余价值。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形成了更多的剩余价值,用于改善生产条件的资本积累就得到进一步加强。所以,资本累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互为条件的,而联系它们的纽带就是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表现为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活动带来了更多的经济剩余,这就为提高国民收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我国的国家性质保障了经济发展成果最终是用于改善国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在本质上则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其经济剩余被资本家以资本所有者的身份占有。
(二)收入分配差距的形成路径
目前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具体表现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这三者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形成路径存在差异。其中,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更多是由于国家的发展战略形成的,而行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更多地是由行业特质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