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劳动经济学相关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3)03-0096-05
【基金项目】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基于行为经济学的创业决策研究”(批准号:10YJC790324)
【作者简介】孙敏,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广东广州510640)
企业为实现一定生产经营目标,需要通过劳动考评机制对雇员劳动进行管理以提高雇员劳动效率和企业经营效益。主流经济学忽视个体的生物性和社会性而过度迷恋于片面的“经济人”假设,其劳动考评机制理论过度强调量化考评,忽略雇员心理对劳动绩效的影响。而行为经济学以实验和调查等经验研究为基础,其基本理论观点包含个体的有限理性和有限计算能力等,比主流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更贴近现实,对个体行为更有解释力。本文借鉴行为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尝试构建企业劳动考评机制的行为经济学分析框架,旨在为雇主和雇员在一定劳动考评机制下的行为选择提供简单而又符合经验现实的理论解释。
一、主流经济学劳动考评机制理论评述
企业劳动考评机制一直是主流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以下重点评述传统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有关劳动考评机制的主要思想和理论。
(一)传统经济学的企业劳动考评机制思想
传统经济学以对经济主体的“经济人”假设和最优化方法为基础,提倡选择能实现劳动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的最优化劳动方法和产量为理想考核标准,对雇员劳动进行相应的量化考核和经济奖惩,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传统经济学的企业劳动考评机制思想及其科学管理实践,适用于生产技术和劳动雇佣关系相对简单的企业。但对生产技术和劳动雇佣关系相对复杂的企业,传统经济学的企业劳动考评机制思想及其实践,由于忽视个体的一些重要属性和行为特点而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传统经济学劳动考评机制思想过度理想化雇佣双方的理性判断决策能力,其主张的最优化决策标准往往不符合经验现实。传统经济学的劳动考评机制思想以具有完全理性并能快速无成本地作出最优决策的理性“经济人”为理论预设,对雇佣双方面临的个人资源能力的生物性约束缺乏考虑。雇佣双方的个人资源和能力存在极限,其判断决策面临信息成本,往往不能在短时间内进行复杂判断计算,更难在复杂信息条件下作出精确的最优化决策。因此,雇佣双方并非完全理性人,而是有限理性人,他们往往采取满意化而非最优化决策标准。可见,传统经济学的劳动考评思想过于理想化而不贴近现实情况,对企业的劳动考评机制设计及实践的指导价值是有限的。
2.传统经济学劳动考评机制思想忽略雇佣双方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完全与不对称等问题及其可能引发的机会主义行为。传统经济学的劳动考评机制思想提倡雇主根据最优化指标对雇员劳动表现进行量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其劳动报酬严格挂钩。雇佣双方在劳动考评过程中进行最优决策需要有完全、对称的信息,但现实中存在的雇佣双方信息不完全与不对称,往往造成考评指标设置不全面和考核信息搜集不充分,从而影响劳动考评的有效性。而设置全面的考评指标和搜集充分的考核信息往往又因信息成本高昂而在现实上往往不可行。因此,在信息不完全与不对称情况下,基于精确测量和计算的最优劳动考评机制难以实现,由此引发的雇员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机会主义行为会降低劳动考评机制的有效性。
3.传统经济学劳动考评机制思想过度强调雇员劳动的数量特征而忽略质量特征,仅仅注重雇员的个人劳动业绩而忽视其集体贡献。企业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性和内部生产管理的复杂性,使雇佣双方以及雇员之间的相互合作支持与和谐关系对企业生存发展非常重要。然而,传统经济学劳动考评机制思想过于强调对雇员劳动进行精确的量化考核和奖励,忽略诸如敬业态度和合作精神等难以量化考核但对企业经营很重要的其他雇员劳动特征,因而不利于指导企业激励雇员提供高质量的劳动。同时,传统经济学劳动考评机制思想仅仅注重考核雇员的个人劳动业绩,而不强调考核雇员对集体业绩的贡献,在实践中往往导致雇员之间的过度竞争而不利于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和相互支持合作的企业文化,从而不利于提升企业的外部竞争力。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劳动考评机制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研究发现企业内部市场对有些劳动的考评机制相对外部市场定价更节省交易成本。因此,选择从内部劳动市场的角度对企业劳动考评机制进行研究。在劳动考评机制上,企业内部劳动市场具有不同于外部劳动市场定价的显著特征:内部劳动市场通过内部晋升等隐性契约方式对劳动进行考核定价,内部劳动考评由各种内部规则和程序决定;而这些内部规则和程序构成企业的内部管理结构,往往受相关惯例和规范的重要影响。新制度经济学对以隐性契约为基础的内部市场劳动考评机制的存在原因做了较多研究。米尔格罗姆从长期雇佣的角度分析归纳为企业人力资本的专用性、长期关系中效率工资的激励有效性以及有利于对雇员长期贡献的评价准确性等几方面原因。由科斯开创并由威廉姆森完善的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企业的显著特征就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对于一些特殊劳动交易,企业内部劳动考评机制因节约交易费用比外部劳动市场更有效而存在。
新制度经济学重点探讨企业劳动考评机制的一般性特点,以及内部市场劳动考评机制的存在原因。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和机会主义行为等理论思想,对雇员劳动的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性,使雇主有必要建立劳动考评机制,对雇员劳动进行监督评价,以防止雇员作出损害雇主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但无论雇主怎样设计考评体系,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性问题都使其不可能完全实时掌握雇员的边际产出价值,并据此支付雇员劳动报酬。因此,雇主对劳动考评机制的设计执行难以达到最优化。可见,劳动考评的现实必要性和完全信息的难以获取性,对新制度经济学是一个不易解决的两难问题。
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劳动考评机制理论没有忽视信息不完全和不充分等现实问题,重视雇佣双方可能存在的交易成本和机会主义行为,因此,比传统经济学更符合经验现实。但新制度经济学依然遵循传统经济学的稳定性偏好、理性选择模型和均衡分析方法等基本假设和方法,以交易费用解释企业内部考评机制存在的原因,仍侧重从经济成本收益的角度分析劳动考评机制和雇佣双方行为,依然具有传统经济学劳动考评机制理论存在的坚持最优化决策标准和过度强调雇员个人劳动业绩及其劳动的数量特征等不足之处。
综上所述,传统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等主流经济学基于其对个体的“经济人”假设和最优化定量研究方法,在企业劳动考评机制研究上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这些研究对雇佣双方行为内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缺乏深入的认识,对个体行为的心理特征及规律缺乏科学的经验研究基础,因此,对现实企业劳动考评机制的解释力和指导价值仍有待提高。对于主流经济学企业劳动考评机制研究存在的上述问题与不足,新兴的行为经济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其不足之处。以下简要介绍行为经济学基本方法和理论,再借鉴其理论分析企业劳动考评机制。
二、行为经济学简介
行为经济学源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卡尼曼及其合作者的一系列心理学实验研究,在研究方法和理论上与主流经济学相比具有一些重要差异。
(一)基本研究方法和发现
行为经济学旨在通过加强经济现象分析的心理基础来改善经济学理论,主要聚焦于对个体的判断和决策等行为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不同于主流经济学对个体行为采取的“经济人”假设和最优化定量研究方法,行为经济学主要借鉴心理学的实验、调查和计算机模拟等方法对个体经济行为进行实证研究,并基于经验事实归纳个体在判断和决策上的主要行为特征,再利用这些研究发现解释预测个体的相关经济行为。
不同于主流经济学对个体的稳定性偏好和理性选择等基本假设,行为经济学基于经验研究发现个体的偏好往往不稳定,而其判断决策等认知过程也并非总是遵循理性原则。行为经济学研究发现个体的认知过程可分为直觉和推理两类:直觉认知自动、快速、自然且不需个体刻意花费精力,常常受情感驱动并受习惯很大影响,因而难以刻意控制调整;推理认知需个体刻意花费精力深思熟虑,速度更慢且呈线性过程,受个体的有意识控制调整并遵循一定逻辑规则。行为经济学还发现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判断决策行为都是直觉式的,基于主观印象自然作出而往往不经过有意识的思考评价,而且个体的推理式判断决策一般也是以直觉式判断决策为基础,往往是对其直觉的有意识推理论证。
(二)前景理论
前景理论对个体的直觉式判断与决策行为提供了基于广泛实验研究的行为经济学理论解释。该理论提出个体的判断决策行为往往不遵循主流经济学有关个体偏好的稳定性、独立性和一致性假设以及最优化决策标准,而具有参照依赖和损失规避等重要特征。
参照依赖指个体进行判断决策需要选择一定参照对象并确定具体参照点以评估个别对象的特征与相关决策的潜在损益。个体对参照对象和参照点的不同选择使其作出不同甚至相反的判断决策,进而导致不同行动后果。个体的参照对象选择往往受认知代表性和可得性等启发性规则影响。代表性指个体倾向于选择相关类别的典型特征作为参照标准而对个别对象进行对比判断。可得性指个体在进行直觉式判断时倾向于选择熟悉易得而非最适合的参照对象。参照对象的认知代表性和可得性受个体经历经验及其所处环境的开放程度和文化习俗很大影响,这导致来自于不同社会文化情境的个体在面对同一事物时往往持不同判断决策。
大量行为经济学实验研究发现,个体在决策时往往将维持现状和禀赋作为决策参照点,具有损失规避的倾向。损失规避指个体对潜在损失与收益往往持不同风险态度。当相对于参照点面临潜在收益时,个体往往会对相关事件持风险规避型态度,不倾向于改变现状而偏向于选择潜在收益更小但风险更低的决策。而当个体感到相对于参照点面临潜在损失时,他们往往会对相关事件持风险追求型态度,更倾向于积极改变现状而偏向选择可能规避损失但风险更高的决策。
三、企业劳动考评机制的行为经济学分析框架
鉴于传统经济学企业劳动考评思想的“经济人”假设不符合经验现实,而新制度经济学难以解决企业劳动考评两难问题,以下借鉴行为经济学的前景理论分析企业劳动考评机制,尝试从雇主和雇员行为选择两方面构建企业劳动考评机制的行为经济学分析框架。
(一)劳动考评机制的雇主行为选择模型
根据行为经济学的认知可得性和代表性启发式认知规则,雇主在劳动考评机制设计上往往会参考同类企业的通行做法。这种参考行业通行机制的设计策略有较大现实可行性,并且设立成本较低,其原因主要在于:同类企业的通行做法容易被雇主知晓了解,即有高认知可得性,而且这种行业通行机制对雇主和雇员都具有高认知代表性,因而具有高认知合法性,容易被双方认可接受。行为经济学研究还发现个体的日常判断决策往往依据直觉习惯,因此除非出现行业性经营困难,一个正常发展行业中的同类企业一般不宜轻易改变现行劳动考评机制,原因主要在于:创立新机制往往会扰乱雇员对其工作和雇佣关系的已有直觉习惯而引起他们的紧张焦虑,从而导致一些雇员为规避现状改变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和损失而离职,这将使雇主面临人才流失问题。因此,在现实中,同类企业在劳动考评机制上往往倾向于遵从已有行业通行机制和规范,在岗位设置、考评指标体系以及薪酬结构设计上往往相似。
然而,雇主在劳动考评机制设计上往往不是盲目模仿同类企业,而会在模仿同行和自主创新之间进行比较以作出相关决策。借鉴前景理论,雇主的劳动考评机制设计可以通过如图1所示的行为选择模型得到解释。在该模型中,参照对象和参照点选择以及损失规避是影响雇主劳动考评机制设计的主要因素。雇主为作出是模仿其他企业的劳动考评机制还是进行自主创新的决策,往往会选择同类企业作为参照对象,并以同类企业通行劳动考评机制的效率禀赋水平(N1)作为决策参照点。当进行自主机制创新的收益评估值(E1)低于参照点水平(N1)时,运用同类企业的通行劳动考评机制对雇主意味着潜在收益,雇主为获得收益倾向于规避风险而模仿同类企业通行做法。当进行自主机制创新的收益评估值(E1)等于参照点水平(N1)时,运用同类企业的通行劳动考评机制对雇主虽没有直接收益,但有助于避免创新风险并获得认知合法性。因此,雇主为获得这种潜在收益仍倾向于模仿同类企业通行做法。而当自主机制创新的收益评估值(E1)高于参照点水平(N1)时,运用同类企业机制对雇主意味着潜在损失,雇主为规避损失倾向于追求风险而进行自主创新。
(二)企业劳动考评机制的雇员行为选择模型
与雇主选择同类企业作为参照对象进行劳动考评机制设计决策类似,雇员的行为选择决策也往往通过比较一定参照对象而作出。根据行为经济学的认知可得性和代表性启发式规则,雇员往往会选择其所熟悉的在同类企业(包括其自身企业)工作的同类劳动者作为参照对象,并以这些劳动者的收益禀赋水平作为参照点进行相关判断决策。借鉴前景理论,雇员在特定劳动考评机制下的相关判断决策可以通过如图2所示的行为选择模型得到解释。
在该模型中,当雇员感到在已有劳动考评机制下的个人收益评估值(E2)不低于同类劳动者的收益禀赋水平(N2)时,他们往往会将此感知为雇主对其劳动的尊重认可和对其自身的公平对待,并认为留在已有机制中对其有潜在收益,故往往会规避风险通过努力劳动等积极支持配合已有机制的行为回报雇主对其的满意劳动报酬,从而与雇主保持互惠公平的良性雇佣关系并继续获得不低于同类劳动者的劳动收益。相关组织行为学研究也发现,雇员往往会将雇主在薪酬待遇和管理举措上对其的良好待遇感知为雇主对其的关心和认可,因此,会对雇主产生感激信任之情,并觉得有必要通过关心企业和努力工作来回报雇主的友善对待。
当雇员感到在已有劳动考评机制下的个人收益评估值(E2)低于同类劳动者的收益禀赋水平时(N2),雇员往往将此感知为雇主对其劳动缺乏尊重认可和对其自身的不公平待遇,留在已有机制中对其有潜在损失,故往往追求风险通过非建设性的工作行为抵制这种劳动考评机制。
四、讨论与展望
上文分析指出主流经济学的企业劳动考评机制理论思想的不足之处,并重点借鉴行为经济学的前景理论,提出企业劳动考评机制的雇主和雇员行为选择模型。以下讨论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启示,并指出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一)理论意义
传统经济学的劳动考评机制思想过度理想化雇佣双方的理性判断决策能力,其主张的最优化决策标准往往不符合经验现实。而本研究提出的雇主和雇员行为选择模型以行为经济学的经验研究发现为基础,指出雇主和雇员往往不是根据最优化决策标准,而是通过选择熟悉有代表性的参照对象进行比较决策,符合雇主和雇员的有限理特征,更贴近经验现实。
新制度经济学引入交易成本和机会主义行为等概念,分析指出雇主进行劳动考评的必要性,同时又指出雇佣双方的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使劳动考评机制的设计执行难以实现最优化。对于新制度经济学提出的劳动考评两难问题,本研究借鉴行为经济学的前景理论,提出雇主在进行劳动考评机制设计时往往不必掌握与雇员劳动相关的充分信息,而可以选择其所熟悉的同类企业通行劳动考评机制作为参照对象进行比较,以决定是接受行业通行机制或进行自主创新。与主流经济学的劳动考评机制理论相比,本研究提出的劳动考评机制雇主行为选择模型更符合经验现实且简单易行,可以更好地解释雇主劳动考评机制的决策行为。
传统经济学的劳动考评机制思想以完备信息假设为基础因而不考虑风险。而新制度经济学考虑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性,因而承认劳动考评对雇佣双方都存在风险,但没有把风险作为内生变量解释其产生机制,及其对雇佣双方行为的影响。本研究提出的企业劳动考评机制行为经济学分析框架,借鉴前景理论把风险作为内生变量分析其心理作用机制及行为影响,指出当雇佣双方根据一定参照对象判断在已有劳动考评机制下自身有潜在收益,他们倾向于规避风险而遵守已有制度规范。而当雇佣双方判断自身有潜在损失,他们往往会追求风险而不遵守已有制度规范。可见,借鉴行为经济学理论分析劳动考评机制,有助于对雇佣双方行为的内在心理机制形成更全面的认识解释,有助于指导企业劳动考评机制设计。
(二)实践启示
本研究借鉴行为经济学的前景理论分析发现,雇佣双方在针对劳动评估进行判断和决策时,往往依赖一定参照对象和参照点并倾向于规避损失,而且不同的参照对象和参照点选择往往使雇佣双方作出不同甚至相反的判断和决策,进而导致不同的行为后果。鉴于此,企业在进行劳动考评机制设计时,应注重对参照对象和参照点的选择,一般应选择行业通行机制作为参照对象,以保证所采取的劳动考评机制不劣于通行机制,从而具有基本的外部竞争力和认知合法性。在遵守行业通行机制的基础上,企业还可以选择行业中的领先企业作为标杆,参照其采取的劳动考评机制,以进一步提高本企业的劳动考评效率。
同时,针对雇员的参照依赖行为特点,企业在劳动考评机制的设计和执行上应重视雇员对劳动收益的公平性感知,确保企业内部同类雇员在劳动收益分配上具有公平性且不低于其他企业同类雇员的劳动收益水平。针对雇员的损失规避行为特点,企业在劳动考评机制的设计和执行上应使雇员感觉在相关机制下有潜在收益从而倾向于维护该机制,同时应避免使雇员面临潜在损失而作出抵制机制的行为。针对雇员根据认知可得性和代表性启发式规则选择参照对象的行为特征,企业可以通过塑造嘉奖优秀雇员来为其他雇员树立参照对象,引导雇员以优秀雇员为榜样作出有利于企业的劳动决策和行为表现,从而简化平衡考评机制,使敬业态度和合作精神等重要但难以量化考核的行为特征受到重视和鼓励,有助于建设企业文化和提升企业竞争力。
(三)不足与展望
关键词:就业;启示;制度
近年来我国就业问题十分突出,对就业问题的研究也开始增多。本文致力于对相关理论进行梳理,阐述在制度变迁的环境与背景下我国就业问题的特殊性与复杂性,以及这种特殊性和复杂性所源于的制度环境,以对我国就业问题的解决起到借鉴作用。
一、国外对就业问题的相关研究
国外就业理论成果颇丰。早期文献较多地关注劳动力需求,具有代表性的是劳动力需求边际生产力理论和凯恩斯的就业水平取决于总需求水平理论。20世纪下半叶,发展到劳动力供给研究,代表人物为加里・贝克尔、西奥多・舒尔茨等,其中贝克尔在劳动力供给研究方面做出了基础性贡献,为后来的劳动力供给理论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古典经济学的就业理论可以概括为“遵循市场法则的均衡就业”理论,它以“萨伊定律”为基础,认为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经过利息率与工资的自动调节,最终使劳动的供给与需求实现均衡,不可能出现大规模的失业。萨伊以后的一些经济学家进一步提出,通过利率的自动调节使得储蓄可以全部转化为投资,形成充足的市场需求,从而最终实现充分就业。然而就在这一时期,自由放任的就业理论也受到一些经济学家的批评与质疑。凡勃伦和康芒斯等一批制度经济学家也意识到古典就业理论与现实不符,即使在庇古的自由竞争框架内仍有可能存在“自愿失业”和“摩擦性失业”,由此可以证明单纯依靠市场的自发调节是很难达到充分就业的。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产生。凯恩斯认为失业的根源在于三大心理规律决定的有效需求不足,确立了国家干预经济、解决就业问题的经济学理念,使经济学及其就业理论进入到了现展的新阶段。二战以后,凯恩斯的就业理论上升到经济学的正统地位,菲利浦斯曲线也成为西方国家制定就业政策的重要依据。美、英等国在40年代中期就分别通过了所谓“充分就业”的立法。
20世纪60年代,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现代货币主义出现,提出了“自然失业率”的概念并以此来否定凯恩斯“非自愿失业”的存在,认为菲利浦斯曲线所表明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此长彼消的关系长期内不会存在,反对凯恩斯主义通过国家干预刺激需求的就业政策。
反对凯恩斯就业理论的还有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供给学派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供给学派批评凯恩斯只注重需求而忽视了供给。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则认为,人们的理性预期会抵消掉政府干预经济政策的政策效应,使之归于无效。并再次强调市场自由放任,反对国家干预。如何选择好适当的市场放任度和政府干预度,在二者之间寻求一个均衡点,是现代西方就业理论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做出较系统研究的是发展经济学就业理论。发展经济学把劳动力就业、人力资源利用看作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认为劳动力利用不足,人力资源大量闲置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困扰,进而提出了一系列的就业理论,力图排除困扰。发展经济学的就业理论包括劳动力闲置标准、劳动者失业原因、就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剩余劳动力迁移规律和就业政策。其中刘易斯-费-拉尼斯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和托达罗的劳动力转移模式在理论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其中刘易斯-费-拉尼斯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和托达罗的劳动力转移模式在理论界产生了较大影响。但是,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以古典经济学假设为前提,把西方早期工业化过程作为其理论的经验依据,把发展工业作为主要目标,而忽视了农业的发展。此后的费景汉和古斯塔夫・拉尼斯对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式给予了补充和发展,对农业给予了必要的重视。托达罗在研究中,强调了收入预期在劳动力迁移中的作用以及制约劳动力迁移的因素,认识到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并从地区与部门结构平衡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调整措施。
总结来看,对于就业问题,西方经济学总的来说可分为两派:萨伊、马歇尔、庇古、弗里德曼等崇尚市场行为,主张让市场去调节劳动者的供求,实现充分就业;而凯恩斯、汉森、菲利普斯则推崇政府行为,主张靠政策去调节劳动者的供求,实现充分就业。
二、我国相关就业理论
由于就业形势的严峻,我国对就业问题的研究开始增多,主要是围绕着两条思路展开的:一是从劳动力市场角度,认为传统的就业和工资制度、非有效就业以及分割的劳动就业市场是我国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二是集中在劳动力需求方面,多数人赞同凯恩斯主义的观点,认为就业需求不足根源于内需不足,提出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扩大需求,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利于就业。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宏观经济政策要不要把促进就业作为一个基本优先目标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我国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认识并不充分和统一。一些学者认为西方国家对就业问题非常重视,就业被列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宏观经济反周期政策无一例外地根据就业信号做出反应。我国也应该把充分就业作为宏观调控政策的优先目标,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等。
从现实情况看,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缺乏对就业问题的研究和明晰的思路及有力的支持,经济增长往往成为唯一目标,政府常常把就业视为个人或企业等的个体行为,不重视发挥政府在解决失业中的主导作用,导致经济社会发展手段与目标的倒置,这也是我国失业状况日趋严重的一个原因。国际上一般把亚洲四小龙作为实行符合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典型,而把一些中南美洲国家作为推行违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代表,从长期来看,不仅前者经济发展绩效优于后者,而且失业率低,收入分配比较公平。由此可见,失业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国的制度选择。
第二,对“奥肯定律”在我国失效,即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出现的非一致性如何解释的问题。关于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问题,目前的研究比较多。从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来看,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一般有着正相关的关系,经济增长速度越快,越能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但在我国,实证数据却显示经济增长与人口就业变动之间存在着较强的非一致性,是高增长与高失业率并存,表现为体制转轨、经济转型时期,传统就业体制积淀下来的存量矛盾的释放和对经济全球化条件约束下的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的就业弹性下降。在我国,“奥肯定律”出现了变异。
蔡等(2004)认为我国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没有能促进就业,是因为国债投入行业的优先顺序与行业就业密集度指数恰好相反,而利率的持续下调鼓励了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提出要把就业作为首要目标来治理周期性失业,从降低经济成本的角度来治理自然失业。
宏观政策归根结底是制度变迁过程中政府选择的结果,将经济增长放在首位的政策取向在我国将来的一段时间内恐怕还会存在。制度对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巨大的,制度因素对我国就业问题的影响也是深刻而全面的,因此有必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第三,从我国的微观结构矛盾的特殊性,即从产业结构、产权制度、分配制度等角度入手寻求对我国就业问题的解释。一些学者从技术变迁、产业结构和具体的制度安排方面对就业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我国的劳动就业存在着“路径依赖”与制度性就业矛盾,并从就业政策的制定、近远期目标的确立以及发展道路的选择方面给出解决方案等。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价及启示
经济学中对就业问题虽然有大量研究,但是因为劳动力市场是一个受非经济因素干扰最多、最不适用均衡模型的市场,一些理论尽管逻辑严密,却不能解决现实中的就业问题,至今一些许多国家的失业率仍居高不下。
第一,新古典就业理论成立的前提是劳动力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但由于劳动力是非同质性的,劳动力市场属于不完全竞争市场;且劳动力的流动有很大的成本,包括劳动力在地区之间迁移的成本、劳动者搜寻就业岗位信息的成本、劳动者技能转换的成本等;另外无论对于劳动者,还是对于雇主,信息都是不完全的。因此建立在这一假定基础之上的充分就业理论无法成立。
凯恩斯的就业理论主要致力于解决经济萧条时期的就业问题,它基本上不考虑解决就业的需求管理政策的长期合理性,例如在扩大政府投资中的各种不合理行为,因此不可能回答长期持续的充分就业问题。发展经济学的就业理论以发达国家的早期发展阶段为基础,与我国的历史背景和已走过的工业化道路并不相符,故也只能用来参考。
总结来看,西方主流就业理论把失业的主要原因归结为技术进步、劳动分工、工资率及消费需求的不足。在解决失业问题的途径上则希望通过经济增长来解决。虽然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提出通过刺激需求、改变工资率等作为扩大就业的途径,但实际上他们主张解决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仍是倡导经济增长。但在我国,由于“奥肯定律”的变异,经济增长已经不能成为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唯一途径,必须寻求其他的解决方式。
第二,就业问题说到底是一个资源配置问题,作为资源配置手段的政府和市场如何发挥作用,在不同的具体条件下发挥作用的程度如何,二者谁为主导、谁为辅助等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约束条件下,尽管不能忽视市场调节的作用,但更要充分发挥政府对就业的宏观调控和指导。因为我国的制度变迁是政府主导型的,政府的力量渗透到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市场有效发挥作用所要求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并且无法替代。
第三,已有的就业理论较少涉及制度因素。新制度经济学兴起之前的主流经济学理论在研究就业问题时其制度前提是既定的,制度从来就没有作为一个变量纳入主流经济学家的研究范畴。对主流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理论中忽略制度分析的倾向,新制度经济学给予了严厉的批评。实际上,由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路径,使得各国所选择的制度模式有着巨大的差异,即使在全球化的今天,制度的模仿和相互渗透也无法改变这种差异。对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国来说,制度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更是深刻而全面的,它必然成为经济研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研究就业问题也不例外。
经济制度与就业密切相关,因为经济绩效是扩大就业的基础,而经济绩效的好坏取决于经济制度安排,并通过对生产率的影响,直接成为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在保持较高经济增长率的前提下,要具体分析我国面临的就业形势和就业矛盾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所导致的就业弹性较低的问题,对就业弹性的分析也应从制度入手。
说到底,一国实行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必然形成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不同的就业结果,导致不同的社会经济后果,而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离不开一定的制度环境,研究就业问题离不开对制度的分析。
参考文献:
1、蔡,都阳,高文书.就业弹性、自然失业和宏观经济政策――为什么经济增长没有带来显性就业[J].经济研究,2004(9).
2、李俊锋,王代敬,宋小军.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研究――两者相关性的重新判定[J].中国软科学,2005(1).
3、肖机灵,徐文华,熊桂生.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非一致性的制度解释及制度安排[J].当代财经,2005(6).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如何科学、合理地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的一门学科,是企业管理者必须熟悉和了解的基本理论知识,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发展起重要作用。从人力资源管理起源到至今,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在不断改进与完善,并且在实践应用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现阶段,人力资源管理已经被大部分企业所认可,并且逐渐取代以往人事管理理念。现阶段,相关研究者将人力资源管理划分六个方面,人力资源的具体内容是指: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通过招聘、筛选、培训、薪资、福利等方式,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管理的全过程。实质上,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具有组织性和协调性的活动,以不断激发员工工作的主观能动性,进而达到企业生产的预期目标。这就要求企业应当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进而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的优势,为企业自身发展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因此,在实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应当达到企业发展的基本目标。
二、劳动经济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劳动经济学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学科,劳动经济学对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起关键作用,劳动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学理论,人力资源管理主要研究管理理论,因此,劳动经济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劳动经济学领域,通常情况下,个人与企业的关系被称为劳资关系,然而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个人与企业的关系被成为雇佣关系,劳资关系与雇佣关系本质相似,但是,研究的对象却有所差别。在劳动经济学中,研究的对象是指劳动力市场,然而,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研究的对象是指企业内部劳动关系。劳资关系是以市场进行调节的,并且不存在交易成本,主要是一种竞争关系,市场的竞争力越大,其资源分配效率越来越高,进而为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对于雇佣关系,协调的对象是企业相关管理层,并且存在交易成本,主要是一种合作关系。在企业内部发展的过程中,合作程度发挥重要作用,合作的程度越高,企业就会获得较好的业绩,进而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劳资关系与雇佣关系研究的内容与目的是不可分离的,两者都是为了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并且调整和优化人力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三、劳动经济学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20世纪50年代开始,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和经济实力都在不断发展,生产条件也在不断完善,社会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力资源发挥重要作用。之后,美国经济学家提出了人力资源基本理论,标志人力资源体系正式形成,并且在不断改进与完善,使企业能够更好的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到了20世纪末期,以往人事管理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管是管理理念的模式、方法、内容,都逐渐倾向于人力资源管理。现阶段,人力资源管理,以传统人事管理为基础,不断完善自身的职能,并且建立健全管理体系,使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不断提高。现阶段,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中,“人”是企业运行的核心,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资源,通过“人”企业为自身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且充分利用“人”具有的价值,科学、合理地分配人力资源。例如,员工职业教育培训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都是优化配置人力资源的主要体现,以不断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发展获得更多的收益。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起步比较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管理水平落后,与西方发达国家仍旧存在很大的差距。伴随我国实施改革开放,并且企业也在不断进行摸索与发展,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也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使其能够逐渐适应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我国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的基本模式等。然而,现阶段,部分企业尚未充分理解人力资源的基本内涵,因此,不能科学、合理地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方法,进而不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导致了浪费人力资源的现象,使企业的生产效率与经济收益较低。在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中,管理方式的不当主要体现在招聘与选拔人员方面,部分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最大限度的获取经济收益,却不重视人员的招聘与选拔,进而造成工作量与工作人员不一致,不利于企业的平稳运行。在劳动经济学中,劳动边际费用是指:在投入劳动力过程中所使用的工资,在一段时期内,企业投入的资本是不变的,然而,投入的劳动力数量是可以发生变化的,企业会通过减少劳动力的方式,为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以上的劳动经济学理论,在不同程度上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然而,大部分中小企业却没有充分利用好这种劳动经济学理论,并且在企业建立的初期,只是依据管理者自身的经验招聘和选拔员工,而这则使得企业招聘的员工的数量不能与企业发展实际相适应。而且,伴随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仍旧没有充分认识到劳动经济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密切联系,不能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配置。
四、结语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本科教学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内容
1引言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类和管理学类各专业的重要基础理论课程之一,是金融学专业、投资学专业、国际贸易学、西方经济学专业和管理学专业等必修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课程的两个组成部分,两者共同构成了现代经济学理论体系。本课程的学习不但为了解其它相关经济管理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基础,而且能够掌握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工具,用来认识和解决现实中的宏观经济问题,尤其是中国宏观经济问题。通过对宏观经济理论的学习,使当代大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宏观经济理论的基本理论观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主要经济理论、发展动态、研究方法和前沿成果,并结合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来分析当前宏观经济中的热点问题,学会应用宏观经济理论分析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探索经济运行中所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对策措施。进而培养当代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之能够分辨出能为我国政府借鉴和利用的理论观点和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此外,通过对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学习,使当代大学生在掌握宏观经济学重要理论观点和经济政策的基础上,熟悉经济学科各门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对其他专业各课程的深入学习奠定基本的经济理论基础,并举一反三地分析、解剖和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宏微观经济问题。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以讲授为主,以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为辅。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案例分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学生自学相关的参考书,完成大量的课外习题,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201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了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几个方面特征:①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③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发生了转化,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④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产业组织新特征;⑤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人口减少,要素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
3宏观经济学教学分析理论框架的构建
本课程以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为主体框架,并且融合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新增长理论。这意味着本课程的教学分析模型主要参考借鉴新凯恩斯DSGE模型。接下来我们忽略数学上的严格性,省略模型的具体推导细节和详细推导过程,重点介绍新凯恩斯DSGE模型的演变、特点、总体框架、分析方法和研究思路。构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进行政策分析首先要区分模型中的经济主体,并描述和分析其经济行为。由于将金融摩擦和金融冲击引入到模型中是近年来新凯恩斯DSGE模型的一个最前沿的建模方向,因此我们在本文以一个典型的包含金融摩擦和金融冲击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为例来刻画、描述和分析模型各个经济主体及其行为决策。该模型的经济主体主要包括:家庭部门、生产部门和政府部门。生产部门包括中间品厂商和最终品厂商。对这些经济主体的行为决策笔者详述如下:①家庭在劳动供给方面是异质的,但在其他方面都是同质的。这意味着劳动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从而将工资粘性引入到模型中。家庭部门是厂商的所有者即股东,通过购买厂商发行的一期债券和权益为厂商提供生产活动所需的资金。家庭部门的收入包括因将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提供给厂商而获得劳动工资、因持有厂商的股份而获得的厂商发放的权益支付和厂商偿还的债务和利息。家庭部门的支出包括通过向厂商购买消费品而进行的消费支出、购买厂商发行的用于融资的一期债券的支出、购买厂商发行的用于融资的权益的支出以及支付一期总额税的纳税支出。最后,在预算约束下家庭部门通过选择消费支出、劳动供给、厂商权益份额持有量及厂商一期债券持有量以使其预期终身效用最大化。②中间品生产厂商使用融资获得的资金购买劳动和投资品,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下通过使用劳动和有效资本(资本利用率乘以资本)两种生产要素并结合一定的技术条件生产出异质中间品,这些异质中间品最后销售给最终品生产厂商。这意味着中间品生产厂商具有一定的产品定价权,处于不完全竞争市场。中间品生产中所投入的资本来自于中间品生产厂商的资本累积,在资本积累过程中面临一定的投资调整成本和投资效率冲击。中间品生产厂商为引入价格粘性使价格调整遵循Rotemberg机制。通过发行债务和权益中间品生产厂商为生产活动进行融资,债务融资相对于权益融资具有税收优势,也即债务融资面临一定的税收抵扣。中间品生产厂商在生产决策中同时面临预算约束条件与借贷约束条件。在生产过程中,中间品生产厂商的收入包括中间品产出和借入资金,而支出包括购买劳动生产要素的工资支出、购买投资品的支出、权益发放支出、融资结构调整成本和偿还债务的支出。中间品生产厂商面临的借贷约束(强制约束)条件意味着,一方面更高的债务会使借贷约束更加束紧也即更加严格,另一方面更高的资本存量则会放松该约束。借贷约束还受反映每单位抵押品可以获得的贷款量的金融冲击的影响。金融冲击值增加意味着单位抵押品可以获得更多的贷款量即生产厂商借贷限制放松,反之则反是。最后,有家庭部门拥有的中间品生产厂商在生产函数、资本累积方程、预算约束条件和借贷约束条件下通过选择权益支付、劳动投入、投资支出、债务发行量和资本投入以使得股东收益最大化。③最终品生产厂商购买异质的中间品,并将异质中间品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生产出同质的最终品,这意味着最终品生产厂商处于完全竞争市场。最终品生产厂商将同质最终品分别销售给其他部门(比如政府购买、中间品厂商的投资品和家庭部门的消费品等)。最后,最终品生产厂商的利润最大化行为产生中间品的反需求函数也即中间品价格。④政府部门包括中央银行和财政部门,中央银行负责货币政策,财政部门负责财政政策。在财政政策方面,财政部门执行预算平衡政策,通过向家庭部门征收一次性总额税为其购买支出和中间品生产厂商的债务利息支出的税收抵扣融资。在货币政策方面,中央银行采用利率规则形式的货币政策,且货币政策同时盯住通胀和产出增长率。当研究最优货币政策时,给定家庭部门和厂商部门等部门的最优化行为决策,凭借最小化不同货币政策下的福利损失函数,我们获得不同的最优货币政策,通过比较不同最优货币政策下的福利损失,我们可以开展不同最优货币政策的比较和选择。很多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经济变量将最后可能收敛于一条均衡增长路径,为此在开始求解模型之前,我们必须首先对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进行稳态经济变换。[1]
4我国高校宏观经济学本科教学改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理论知识不夯实,偏离实际。课程设置不够科学,课程门类有待进一步完善,教材内容不够新,有点陈旧。宏观经济学教材内容有点脱离市场实际,停滞不前。宏观经济学实践教学方面表面化,严格的执行和督导不足;宏观经济学教学资源不够丰富,高校不够重视宏观经济学实践教学;对宏观经济学课程目标认识不完整,宏观经济学课程价值与实际教学不一致。[2]教学方法单一,不重视实践教学。宏观经济学教师素质亟待加强,缺乏全面的理论经济和应用经济知识,实践经验比较缺乏,宏观经济学教师不但要具备深厚的全面彻底的理论功底,更要具备丰富的相关实践经验,真正具备“双师型”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3]当前宏观经济学使用的教材内容显得过于单薄,知识和容量不够宽广,内容缺乏必要的前瞻性、新理论、新知识在教科书很少有反映。宏观经济学教师专业知识面不够广,教与学两方面积极性较低;专业知识不专业,没有掌握相关的方式方法。[4]教师学历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宏观经济学教学方式手段单调呆板,说教式、单向传送式、灌输式的教授法使广大当代大学生容易产生对宏观经济学抵触不耐烦的情绪。较少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考核方式不够丰富,匮乏呆板单一。许多学校宏观经济学主要集中在理论知识,缺乏必要的实践知识。学习兴趣不是很高,对宏观经济学课程缺乏足够的认同感;宏观经济学教材水平较低,且反复出版。当前我国高等学校正式的宏观经济学教育手段教学方式非常单一匮乏,基本都是传统教育单向传输的。教材选用不够规范,不够合理。说教式、单向灌输式已经不符合现代宏观经济学教学理念,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应该是教与学之间的互动,教师应该成为主导,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以知识传播为重中之重,相应专业教师明显不足,当前从事宏观经济学教学工作的教师可以分为四种类型:[5]①教师的本专业就是宏观经济学,②教师本专业为理论经济学方面的专业,③教师本专业为应用经济学方面的专业④教师即非经济学科班出身。其中教师属于第一种类型的较少,属第二、第三种类型的最多,属第四种类型的教师也占一定的比例,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宏观经济学开设初期,绝大多数教师都属于第四种类型,他们几乎没有从事宏观经济学教学经验,他们教学内容局限于自己原来的教学领域,虽然有少数教师通过了宏观经济学相关的进修学习,但也难以完全达到宏观经济学教学的要求。
5完善我国高校宏观经济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
教学内容方面:改革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突出经济学思想方法教学,帮助学生形成经济学思维,重视智力因素,优化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完善宏观经济学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深化教学实力建设,选择合适的宏观经济学教材。教学方式方法方面:改革、创新和优化宏观经济学教学方式方法,避免“满堂灌”教学,重视宏观经济学的引导发现法教学,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机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运用现代化的科学的教学手段。强化宏观经济学教学管理与督导,借鉴集中与分散相统一的教学管理模式。增加案例教学数量,扩大案例的领域覆盖范围,加强宏观经济学案例引导,提高不同能力水平的大学生的案例参与度。考评考核方式方面:建立多方面能力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生考评体系,改革创新考试制度,优化考核方式和教学过程。建立科学、开放、多元、全程化的新型考核评价体制机制,在评价形式的综合性和评价主体的多面性方面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教师方面: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加强宏观经济学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宏观经济学课程组的作用,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建立宏观经济学“双师型”教师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定期开展教师帮助下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提升教师素质,建立教学保障团队,完善课程设置。通过校外引入和校内挖掘等途径强化宏观经济学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完善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打造魅力教师和提供教师更多发展机会等途径打造宏观经济学教学团队。实践教学方面:加强实践教学力度,增加实践教学活动,构建大学生主体平台,激发大学生学习动力。将单一集中的实践转变为“全程式”的分散实践,强化宏观经济学实践教学基础技能课。建构双向共赢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设备和实训基地,加强实践教学的经费保障体制机制建设。增设实践课程类型,培养大学生多项能力。理顺理论与实践关系,建立实践环节培训体系,培养大学生实践操作技能。教材方面:加强理论型与应用型教材建设,挖掘优质教学资源,优化课程种类和课程体系结构,完善自编教材,建立科学的宏观经济学教材体系,强化教材建设,改善实训条件,构筑新型的宏观经济学教材体系。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方面:更新教学理念,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余建干,吴冲锋.金融冲击、货币政策规则的选择与中国经济波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7(2):1-18.
【2】景秀娟.SXPI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硏究[D].西安:西安工业大学,2014.
【3】李煊.我省高校房地产专业教学改革探析[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4】李安娜.地方高校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6.
1.劳动经济学的教学目标
要探究高职院校劳动经济学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必须从根本问题出发,确定高职院校开设劳动经济学课程的目标。同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并不要求其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学术功底,而是注重学生的实践水平、应用能力,将学生培养成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希望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具备一定的工作技能和职业素养,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不能过分注重理论教学,而是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目标。高职院校开设劳动经济学的专业主要是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等经管类专业,作为这些专业的核心课程,劳动经济学的教学目标应该是让学生理解基本的劳动经济学原理、学会运用经济学思维范式来思考、分析实际问题、学以致用,将学生培养成具备一定经济学素养的应用型人才。
2.劳动经济学的课程特点
“劳动经济学是以市场经济为前提,以人的劳动和人力资源为起点,研究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理论与制度的一门学科”,包括人的劳动和人力资源、劳动力市场理论、工资理论、个人职业生涯与职业选择、就业与失业、社会保障等内容。作为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劳动经济学具有理论性强、概念抽象、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经济学和数学功底,另外,它融合了经济、社会、管理、法律、政治等多方面的知识,涉及面广、内容庞杂,以上这些学科特点对于基础薄弱、积极性不高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二、当前高职院校劳动经济学教学现状与主要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劳动经济学的授课教学普遍存在着教材内容枯燥抽象、实践指导性差,教学方法手段有待优化,考核方式单一,学生接受能力有限、兴趣缺乏,教师专业素养尚需提高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对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造成了直接障碍。
1.教学内容枯燥抽象、实践指导性差
劳动经济学具有经济学的一般特征:内容庞杂枯燥、概念抽象、数学模型、公式推导多等特点,如劳动力市场均衡、劳动力流动的主要模式等内容。目前高职院校使用的劳动经济学教材多数是本科生教材的“精简版”而非“提炼版”,部分内容缺乏衔接和背景知识介绍,给学生理解造成了一定困难;缺乏与当今中国社会热点结合的鲜活案例,实践指导性差,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学”与“所用”的脱节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背离。
2.教学方法和手段有待优化、课堂效率有待提高
受到学科特征、教师自身能力和考核方式的限制,目前高职院校劳动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还相对滞后,为完成教学目标和最终考核,填鸭式教学、单一式讲授现象普遍存在,学生参与性差,把主要精力放在生硬记忆知识点、突击式备考上,课堂效率低下。
3.考核方式单一、缺乏应用型人才导向性,对学生、教师的激励性不足
成绩考核是教师授课、学生学习的主要激励之一,但目前高职院校的成绩考核没有突出应用型人才导向性的特点。就目前高职院校劳动经济学期末考核的总体情况来看,普遍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期末考试所占比重大,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社会实践等环节占比小、甚至不计入考核;二是期末考试题中,记忆性题目居多,缺乏对学生能力的考查,题目陈旧、答案固定。校方对教师的考核过分看重学生成绩,忽视就业率提升、学生满意度等因素,导致教师缺乏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动力。
4.学生接受能力有限、学习热情欠佳
相比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高职院校的学生高考成绩不理想,基础相对薄弱。高职院校开设劳动经济学集中在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等管理学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通常理科思维欠缺、数学功底欠佳,也不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功底,因此普遍反映劳动经济学晦涩难懂,失去学习热情。
5.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目前高职院校的劳动经济学教师多数是高等院校毕业的硕博士,受到所接受教育的影响,他们通常学术功底扎实,教学态度严谨,但也存在着注重理论讲授、缺乏实践经验、灵活性差,对学生自身情况和实际需求了解不足、教学方法不当、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等特点,这直接导致教师与学生双方平行无交流,降低了教学质量。
三、高职院校劳动经济学课程改革的主要原则
目的决定行动,高职院校劳动经济学课程改革应始终秉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目标,校方和教师应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动态、企业对于高职人才的技能需求保持高度的关注,以企业所需定学生所学。学生是课程改革的实施对象,根据皮亚杰提出的“建构理论”,学习是学生是根据接受的信息自己主动架构知识体系而非被动地接受知识,要保证课改的有效性,必须坚持学生本位原则。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状况和接受能力,做好前期学习需求调查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做到根据不同学生具体情况因材施教。
四、高职院校劳动经济学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与具体举措
1.教学内容通俗化、简明化、趣味化、本土化
要做到教学内容通俗简明,首先要选取符合高职院校需求的、合适的劳动经济学教材。高职院校的劳动经济学教材不能直接借用本科院校,也不能仅仅是其“删减版”或“精简版”,部分章节的数学模型推导、相对晦涩生僻的国外各流派经济理论与假说、与我国当今社会劳动市场发展相脱离的劳动经济学理论、陈旧的、不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外案例、层次较深的拓展性知识等内容可作有选择性的、适当的删除;长篇大论式的解释性叙述应提炼主要信息,语言叙述上应避免过多使用专有名词,多用通俗化语言;对于与社会、学生个人关联较多的章节,如就业、工资、社会保障、个人职业生涯与职业规划等章节可适当增加篇幅;在案例的选取上,应加入与社会实际、社会热点、企业劳资关系相关联的鲜活案例,如大学生与农民工等薪、毕业生频繁跳槽、公务员辞职潮等,以增强教材的可读性。基于劳动经济学内容庞杂、抽象,高职院校学生接受能力有限的特点,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在课件展示中较多加入图片演示、视频讲解等内容,避免长篇理论叙述,以较形象趣味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展示人才市场图片、招聘会现场照片等帮助学生理解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平衡。鼓励教师自创和使用本土化案例,通过对学生熟知的、身边的社会热点、企业案例的剖析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劳动经济学的理论,比如介绍当地知名企业的员工工资计算方法来向学生讲述工资的生成制度。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学内容的通俗化、简明化、趣味化、本土化并不意味着删减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破坏劳动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否则会使学生陷入思路混乱、似懂非懂的状态;更不能只重视实践而忽视对基本理论的讲解,因为没有扎实的理论作基础,就无法有效的指导实践。教师在课程开始和结束时还要注意帮助学生理清教材的写作思路、框架和体系,并做好学科背景介绍工作,如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等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补充基本的经济学原理知识。另外,根据学生自身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出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施小班、分组教学,避免学生听统一的“大课”。
2.多元化教学方法并用,注重教学实际效果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教师单纯讲述的方式早已不能够适应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需要,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和校园人文环境的日益开放,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教学等教学方式不断涌现。劳动经济学内容庞杂、理论枯燥,高职院校的学生很难产生学习兴趣,学生参与性较差,这对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案例教学是帮助学生理解劳动经济理论、运用经济学原理解决现实问题的有效途径,案例的选取要注重现实性和把握好难易程度;项目式教学作为新式的教学方法也受到广大学生和教师的大力追捧。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度,避免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可以利用课堂演讲、小组讨论、开放式提问、情景模拟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这些方法的运用应注意实际效果,避免出现小组讨论成为个人发言、学生因回答错误造成的心理负担等情况。丰富的网络资源是对课堂学习内容的有效补充,网络资源有内容丰富、实践性强、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等特点,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答疑、向学生推荐与劳动经济学相关的网络资源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如《职来职往》《聚焦社保》等电视节目、前程无忧等招聘网站,以及各高校、调查机构、媒体的劳动力市场调研报告等。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高职院校一般拥有实习基地、合作企业等校外资源,邀请企业管理人员走进校园讲课,带领学生实地参观和调研当地人才市场都不失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劳动经济学、成为应用型人才的好方式。
3.改革考核方式,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
考核是对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授课成果的考察,更是对学生和教师来说至关重要的激励方式。改革考核方式才能从有效地指引高职院校劳动经济学的改革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前进。期末考核应避免单纯理论记忆性考察、复杂计算、生僻难点的考核,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劳动经济学原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和素质,并加大课堂表现、社会实践等在期末考核中的权重比例。对于高职院校劳动经济学教师的绩效考核也因顺势而变,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适当降低教学成绩所占的比重,加大对学生满意度、学生就业率等软指标的考核比重。
4.加强高职院校劳动经济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素养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和主导者,必须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可以通过精神奖励和适当的物质奖励激励调动中青年教师的职业荣誉感、不断探索培养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方法,比如在高职院校劳动经济学教师绩效考察、职称评定中加入相应的培养应用型人才考核指标;还可以通过培训的方式帮助劳动经济学教师改变教学理念、拓宽教学思路、交流培养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先进经验。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