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生儿的主要护理问题

新生儿的主要护理问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生儿的主要护理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生儿的主要护理问题

新生儿的主要护理问题范文第1篇

方法:选取我院100例患有外科疾病需要进行胃肠减压的新生儿,分析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总结需要给予的护理。

结果:发现在将胃肠减压实施于患有外科疾病的新生儿时存在新生儿配合问题,胃肠管植入问题,鼻出血问题,以及连接处密封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做出了针对性的护理总结。

关键词:新生儿胃肠减压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314-02

胃肠减压是治疗新生儿腹胀、呕吐、胃食管反流等有效的方法[1]。目前胃肠减压已经普遍用于临床中,但是由于新生儿这类群体生理结构尚未发育完全,具有特殊性。所以在将胃肠减压实施给患有外科疾病的胎儿时,会出现很多问题,本篇就针对其中的问题总结了所需的护理。

1对象与分析

1.1对象。选取本院100名患有外科疾病需要实施胃肠减压的新生儿。均无其他疾病干扰,身高,体重、年龄、性别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大于0.05)。在对100例新生儿实施胃肠减压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并且记录出现的问题,总结出现几率较大的问题。

1.2问题总结与护理。

1.2.1新生儿难配合问题护理。由于新生儿发育尚不完全,不具备知懂性和配合能力,在鼻腔及胃肠植入外来异物时,肯定会有哭闹,挣扎,很容易出现误将胃肠减压管插入气管或管道从口腔滑出,导致插管不成功。对于这一问题,我们主要是利用新生儿吸吮反射反应来解决。使待插管新生儿采用仰卧的姿势,头颈部抬高15度左右,胃肠减压管下段从鼻腔缓缓插入,接近达到咽喉部时稍停顿,由另一协助者用沾有葡萄糖水的棉签刺激患儿的唇边或舌尖部,引起患儿的自然吸允反应,使其发出吞咽动作,操作者顺势将胃肠减压管插入至所需长度,利用此方法安全,简单易行。对于过于烦躁的患儿需要在应用适当镇静剂的前提下进行胃肠减压管置入。

1.2.2新生儿鼻出血问题护理。由于新生儿鼻腔短小,鼻粘膜较柔嫩,鼻道较狭窄,所以在进行胃肠减压管植入时容易弯曲引起新生儿鼻腔出血。因此我们在选取胃肠管的材质时特别注意,有别于成人的,规定新生儿专用硅胶合成的。

1.2.3胃肠减压管插入的长度问题护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常常出现胃肠减压管插入的深度过短不达标。在临床治疗中,我们按照常规的测量方法正确测定了胃肠管插入的长度,可是实际上对胃肠根本起不到充分减压的作用。手术中的医生在对外科患病新生儿开腹手术时扪摸胃管时发现按常规测量长度插入的胃管前端位置仅位于胃的贲门处,位置相对来说较高,所以术后胃肠减压效果较差,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分析主要原因是,测量方法可能是按照了成人治疗中的测量方法,没有针对新生儿的身体构造进行方法改进。或者患病中的新生儿胃被撑大变长,以至于正确的测量变得不精确。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应该做出针对性的分析和政策。

1.2.4胃肠减压管插入的途径问题护理。由于鼻腔的特殊性,从鼻腔插入胃肠减压管关系到鼻腔被堵塞从而引发一系列呼吸问题。临床普遍使用口腔插入。但是考虑到新生儿外科的特殊性,本次实验中还是使用的鼻腔插管,因为新生儿在外科手术中常常要求气管插管并且全身麻醉。经口腔途径插入胃肠减压管后麻醉操作会受到影响,不利于气管插管的进行。另外外科患病的新生儿多需手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应该定期吸痰。在吸痰时,若口腔内留置胃管会响操作。更容易因吸痰操作不慎牵拉胃肠减压管造成管道脱落。因此,在外科患病的新生儿做胃肠减压时,我们一般采用鼻腔插入胃肠减压管。

1.2.5常规负压吸引易损伤胃黏膜的问题护理。新生儿胃的黏膜比较柔嫩,弹性组织及肌肉组织发育相对不完全。常规持续的负压吸引可以导致胃黏膜受损,引起胃黏膜出血。在国外,新生儿临床中普遍使用负压可调节性的新生儿专用胃肠减压器,已取得良好的效果[2]。我们亦采用类似原理。采用20ML的空针间断用手吸取胃内容物。根据手感适度调节吸抽的压力,从而达到既不损伤胃黏膜又可以减压的目的。

2结果

经研究发现将胃肠减压实施于患有外科疾病的新生儿时存在新生儿配合问题,胃肠管植入问题,鼻出血问题,以及连接处密封问题,所以在护理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采取合理方式,比如针对新生儿配合问题我们要巧妙利用其吸吮反射原理。在胃肠减压管插入时严格控制插入的深度,采取鼻腔插入的时候注意呼吸问题。另外在护理时还应该注意妥善固定胃管,发现胶布松动应及时更换。密切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和量,并记录24h的引流量。注意保持引流通畅,患儿如出现恶心、呕吐、腹胀应考虑到引流不畅的可能性,及时查明原因,并进行处理。

3讨论

由于新生儿生理结构发育尚不完全,胃肠黏膜稚嫩,毛细血管丰富等生理解剖的特殊性。在对外科疾病新生儿采用胃肠减压时,常常会出现许多问题[3]。所以在进行此项操作的护理中要格外严格,本篇根据对100例需要胃肠减压治疗的外科疾病新生儿进行观察,总结了常见问题,新生儿配合问题,胃肠管植入问题,鼻出血问题,以及连接处密封问题等。并找到具有针对性有效性的护理方法。当然对于新生儿此项治疗我们仍需要更加努力创新,需要不断提升不断进步,争取更好的保证治疗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淑丽,田玉波,王利君,等.新生儿胃肠减压时两种胃管置入长度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1,25(11):2882-2883

新生儿的主要护理问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新生儿;重症监护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496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973-02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生儿重症已经成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出现,但是由于新生儿的发育尚不健全,而且新生儿的疾病存在多重复杂的因素,因此在临床上容易出现较为严重的后果。同时,由于医院的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因此在新生儿重症监护方面有很多问题。现取我院从2012年3月――2012年9月中6个月收治的261例重症新生儿进行相应的探究。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次的研究对象是我院从2012年3月――2012年9月中6个月收治的261例重症新生儿,其中男性新生儿142例,女性新生儿119。所患的病主要包括新生儿窒息,早产儿,新生儿溶血症,新生儿湿肺,胎粪吸入综合症,急性呼吸窘迫症,新生儿肺炎等。

1.2研究方法将研究的261例新生儿重症患者分为实施改善前和实施改善后两组,分别进行护理操作、护理记录、制度、家长满意的评分,从而进行对比。

1.3统计学方法所得到的数据应用SPSS11.0软件行统计学整理和分析,进行x2检验,P

2结果

根据结果可以看出,在实施改善方案前及改善方法后,护理操作,护理记录,制度及家长满意程度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3讨论

3.1常见风险

3.1.1疾病因素由于新生儿各器官发育尚不健全,同时新生儿疾病常具有伴发性,复杂性等特点,因此新生儿的疾病往往具有发病快、过程严重、死亡率高等特点,因此在看护方面给予了看护人员较大的困难。

3.1.2缺乏沟通新生儿重症监护房要求封闭式管理,因此患者亲属不能与患者接触,导致患者亲属不能第一时间获知患者的病情发展,同时,由于患者亲属对于患者的疾病不够了解,同时护理人员也未能清晰详细的告知患者亲属关于患者疾病的详细情况,致使患者亲属对于患者的病程发展不能理解,对于患者的疾病没有一个科学的认知。

3.1.3期望过高部分患者亲属缺乏对医院治疗过程的认识,盲目的寄托希望于医院,认为患者已经送往医院就一定可以治好,但是由于新生儿疾病的死亡率较高,因此患者死亡是较为常见的情况。患者的亲属由于缺乏对这一现象的认识,因此在患者死亡的时候往往不能接受,认为是医院单方面的原因,从而造成与医院方面的矛盾。

3.1.4医护因素新生儿疾病程度危险,变化多,变化快,因此对于护理人员来说是一项繁重的任务,护理人员若稍有疏忽,则有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灾难性后果。另外,如果护理人员缺乏对新生儿重症患者疾病的了解,则很有可能会有错误的抢救或者相应的看护行为,耽误治疗甚至加重新生儿患者的病情,同时,如果看护人员的护理技术达不到要求,在进行相应的常规检查时不能做出有效的相关诊断,也会耽误治疗甚至加重新生儿患者的病情。

3.1.5硬件因素新生儿的疾病复杂且变化多样,因此要用到的相应医疗仪器种类多,若医院无相应的仪器或者缺乏对相应仪器操作的技术人员,会严重耽误治疗。同时若没有及时的保养检修仪器,很有可能导致在紧急情况下要使用仪器时仪器由于故障而无法使用,从而耽搁治疗。另外,病房的环境因素若是不能达到标准,则会对新生儿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可能造成医院感染,从而加重了新生儿患者的病情。

3.1.6其它因素医院在给新生儿患者安排护理人员时未能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病重程度,导致编制出现问题,安排不合理。另外还有对新生儿患者使用一些仪器治疗时反复使用仪器而造成的损伤等等因素。

3.2改善方法

3.2.1增进与患者亲属的沟通在新生儿患者进入医院时,要将患者所患疾病以及可能有的结果详细的告知新生儿患者亲属,让其有心理准备。在治疗期间,及时将患者的状态通知新生儿患者的亲属。做侵入性及特殊治疗前应告知家长并请家长签名如患儿换血治疗前针对具体情况,采用通俗易懂语言,讲解换血治疗的必要性及换血的方法、疗效及换血存在的风险等,并请家长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名(签输血同意书及换血同意书[1]。

3.2.2完善制度健全并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医护人员在从事日常各项医疗护理活动中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使医疗质量与安全得以保证[2]。

3.2.3强化危机及风险意识将安全风险管理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关注护理过程重点环节的风险,对工作中存在和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并实施,不断改进完善[3]。

3.2.4加强护理人员的技术考评定期对护理人员的相关技术进行测评,对于技术不过关者要进行相应的处理办法。同时,定期向国内外医院学习更加先进的看护方法以及技术,不断提高完善自我。

3.2.5加强医疗仪器管理设专人负责检查及维护、定期检测,新仪器使用前要细读说明书,充分了解性能,掌握操作方法,将操作流程制成卡片贴在仪器旁。[4]

3.2.6加强环境管理及时通风,保证重症监控室内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定时消毒灭菌,防止新生儿患者受到医院感染从而加重病情。

新生儿重症监护具有一定的风险,加强风险管理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管理质量是一个长久的过程。风险一直都有,但是风险是可以减少的。在医院进行监护的过程当中,不断发现问题,善于接受批评,用科学、系统的方法提高医院的看护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青.阳爱云.急救护理人员现状分析及发展探讨[J].护理研究,2010,20(10:2639.

[2]王群.护理安全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2(6:74-75.

新生儿的主要护理问题范文第3篇

【摘要】目的 讨论妇产科临床护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方法将70例孕产妇分成两组进行护理,对两组孕产妇进行临床资料分析以及问卷调查,并且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知识?技能的考核等,此外还要对孕产妇对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进行相关的调查,将其对新生儿护理和孕产妇护理效果的满意程度进行对比,以便改进护理工作中的不足?结果 优化护理组的护理满意程度高于普通组?结论 妇产科中的临床护理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经过改善之后取得较高的满意度,对母婴的健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妇产科;临床护理;问题与对策

在妇产科中临床护理的工作是非常重要,它对母婴的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妇产科中应该更加重视临床护理工作[1]?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各种护理的要求也随之提升,尤其是对于妇产科中的护理工作,其要求更高,这就要就妇产科中的护理人员更加具备各种专业知识,在护理工作中为母婴的健康提供保障[2]?文章主要探讨了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一些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2年4月间的70例孕产妇,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70例孕产妇的年龄在22-37岁,平均年龄为27.34岁,孕周在34-41周之间,平均孕周为37.54周?将70例孕产妇分成优化护理组和普通护理组,每组35例,分别进行护理观察,现报告如下?

1.2 方法

此次研究的主要方法是针对孕产妇进行临床资料分析以及对其进行相关的问卷调查,并且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知识?技能的考核等,主要目的就是发现临床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进行改进,使护理效果有所提升?此外还要对孕产妇对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进行相关的调查,将其对新生儿护理和孕产妇护理效果的满意程度进行对比,以便改进护理工作中的不足?

2 结果

3 讨论

3.1 妇产科护理中存在问题

3.1.1 人才流失问题

在妇产科中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都有一定的要求,并且护理人员一定要具备一定的责任心才能帮助母婴保持健康状态[3]?但是在我们国家大部分的护理人员都是来自一些护理专科学校和一些卫校之中,这样就会造成很多护理人才的流失?

3.1.2 妊娠期妇女的心理状态

处在妊娠期的孕妇一般都会产生互通程度的抑郁和紧张等情绪,甚至有些初产妇还容易患产后抑郁症,孕产妇的心理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本身和胎儿的健康状况?

3.1.3 妇产科护士的工作风险

在护理过程中很有可能因为护理人员的疏忽或者是态度的问题而引发一些护理风险,有可能会对孕产妇带来伤害,甚至还会引起法律方面的纷争对医院的形象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3.1.4 忽视护理制度与规范

一般在医院中都会有一定的护理制度和护理人员的行为规范,但是医院中还有可能会存在一些忽视这些制度和规范的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不尽职尽责而引发一些意外事件?

3.1.5 新生儿护理问题

新生儿的出生环境以及母体的情况都会对其健康产生影响,如果新生儿在刚出生后得不到及时的护理就会容易出现一些脐部渗液?湿疹等问题,影响新生儿的健康[4]?

3.2 护理对策

3.2.1 加强对孕产妇的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该多与孕产妇进行交流,缓解其心理紧张?抑郁的情绪,帮助其建立积极的心态;对孕产妇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鼓励孕产妇与家人多沟通,消除内心的压力感,增强其信心?

3.2.2 增强护理人员培训工作

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知识?技能培训,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规范护理人员的言行,强调其在医院中应遵守各项护理制度和规范,为孕产妇提供一个良好的护理过程?

3.2.3 重视新生儿护理

对新生儿脐带周围进行严格消毒,加强对新生儿的检查,规范新生儿的捆扎方式;知道新生儿家长对其进行正确的喂奶方式和捆扎方式;注意新生儿的卫生护理[5],防止新生儿因为环境问题出现各种不良症状?

3.2.4 进行人性规范化护理

优化对孕产妇以及新生儿的护理措施,对其进行人性化护理?规范护理措施,帮助提升孕产妇以及新生儿的健康指数?加强护患之间的交流,使孕产妇更加信任和理解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始终以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为中心,为其提供最佳的护理方式?

综上所述,对妇产科中的护理措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由于妇产科中的临床护理会对母婴的健康造成比较直接的影响,所以要及时对护理中的问题进行改善,提升对孕产妇以及新生儿的护理效果,对其健康提供一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静.临床护理健康教育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04):58.

[2] 薛协颖.临床护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1(08):170.

[3] 赵艳.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3):125-126.

新生儿的主要护理问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2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9(b)-0180-03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nursing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success of blood sampling in neonatal disease screening.Methods 152 newborns from March 2014 to April 2015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observe group was enhanced neonatal blood sampling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e of routine nursing.The neonates in the two groups through the heel blood collected for disease screening,neonatal blood results and family satisfaction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ime of blood taking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blood spot diameter was less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and a success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93.42% (71/76),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of 100.00%,the incidence of neonatal red and swollen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0.00%,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of 6.58% (5/76),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Key words]Newborn;Disease screening;Blood collection;Nursing intervention

作为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重要环节,新生儿采血不仅是新生儿临床护理工作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对确保新生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1]。经由新生儿筛查后,对可疑患儿送至专科医生确诊,以此确保患儿生存质量。但是当前存在的实际状况是,多数新生儿家长对新生儿采血疾病筛查的重要性缺乏了解,对此应积极做好产妇及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新生儿疾病筛查。当前临床常用的新生儿采血方法为足跟血,为进一步探讨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中有效护理措施,选取我院新生儿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4月产科新生儿152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均为出生72 h且喂奶8次以上新生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76例,男41例,女35例;体重(3.31±0.51)kg;出生时间(81.26±6.57)h。观察组76例,男40例,女36例;体重(3.28±0.49)kg;出生时间(81.65±6.54)h。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新生儿均采用足底定位采血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采血前后的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及方法如下。①健康宣教:在采血前向产妇及新生儿家属详细讲解采血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重要意义,同时向其讲解采血方法及步骤,征求新生儿家属同意后签署筛查知情同意书。②采血时间:对采血时间的选择,应在新生儿出生72 h后,同时确保新生儿经由6次以上足量哺乳,避免其在哺乳前无蛋白质负荷的情况下筛查出苯丙尿酮症假阳性。对存在喂养不足及脱水情况的新生儿,应相应延迟其采血时间,待充分喂养且脱水情况得到有效改善后,再进行采血,但最长时间≤出生后的20 d。③护理:采血过程中取新生儿侧卧屈曲,以便对新生儿身体的感觉、温度及触觉系统给予柔和刺激,使新生儿产生安全、舒适的感觉,减少其躁动。④采血:全过程中给予新生儿非营养吸吮,以此对新生儿口腔触觉受体进行刺激,同时减少对新生儿产生的疼痛刺激。⑤伤口护理:采血完成后给予充分按压,以此防止血管组织损伤及血肿的形成,确保伤口出血停止后,给予碘伏棉签进行消毒处理,并给予一次性医用输液贴进行固定,叮嘱新生儿家属采血后6 h内足部禁止接触水。

1.3观察指标

统计记录两组新生儿采用时间、血斑直径、一次成功率及红肿发生率,对比两组新生儿家属护理满意度[2]。

1.4 判定标准

采用自制问卷对两组新生儿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一般、不满意四个等级,采血后第2天发放给新生儿家属,叮嘱其完成新生儿采用护理满意情况调查[3]。总满意=非常满意+基本满意

一次成功判定标准:一针采血后,所采集血量均于渗透至用于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所需的各个圆圈,则直径为>1 cm。红肿判定标准:采血前后分别采用皮尺对足中点周长进行测量,若同治疗前的周长>0.5 cm,则视为发生肿胀,或采血后足底纹消失,均视为发生肿胀[4]。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新生儿采血结果的比较

两组新生儿采血时间、血斑直径、一次成功率及红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与对照组比较,*P

2.2两组新生儿家属满意度的比较

对照组中非常满意29例,基本满意34例,护理总满意度为82.89%;观察组中非常满意47例,基本满意28例,护理总满意度为98.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新生儿疾病筛查主要是对部分危害较为严重的内分泌性疾病、代谢性疾病进行的群体性普查,通过采血的方法对新生儿进行筛查,从而确保新生儿能够在疾病症状未出现的早期进行及时有效的诊断及治疗,对多种不可逆性机体组织器官损伤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有效降低新生儿残疾、病死发生率[5]。临床报道表明[6],新生儿疾病筛查过程中,采血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采血失败的原因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医源性因素:医源性因素主要是指护理人员或采血操作者的心理素质差,在采血的过程中或受到新生儿家属的压力,急于求成,造成采血失败[7];或因护理人员对新生儿足底解剖以及相关生理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导致采血部位选择不当[8],在草率进针后由于角度不佳或进针深度不够,致使采血失败。②新生儿因素:临床研究表明[9],早产儿、巨大儿等因个体存在较大差异,会造成其在采血过程中的有效进针深度及进针角度不同[10],或者是新生儿存在营养不良及皮肤干燥等问题,均会对采血成功率造成相应影响。③新生儿家长因素:主要是因疾病筛查的相关宣教工作不到位,导致家属对疾病筛查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对采血持抗衡态度,对护士采血带来较大压力[11];④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属于医源性因素的一种,例如采血前准备不充分、室内温度不够及光线问题等,均会对采血造成一定压力[12]。在上述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成功率的几个影响因素中,采血部位选择错误是造成采血失败的主要原因。当前临床常选取足跟内侧后外侧刺血,而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对该部位进行1次穿刺很难采集3个直径>1 cm的血液标本。且过度的用力挤压势必会造成新生儿出现瘀斑及局部水肿,且在发生溶血的情况下会对检测结果产生一定影响[13]。而如果对同一伤口进行两次穿刺[14],其所产生的组织液势必会对血样标本造成污染,不利于检测的准确性[15]。从上述分析来看,选取合适的采血部位,是确保采血有效率的前提。本研究对两组新生儿均采用足底定位采血法,护理人员或采血者左手握住新生儿足底(左右均可),充分暴露足底后,对采血部位进行轻轻按摩,待自然充血后[16],采用乙醇棉签消毒,右手持采血针沿新生儿外侧足踝向足底外侧缘作垂直线,将该线与足底外侧缘交界作为采血点,进针深度2~3 mm[17-18],左手大拇指在穿刺点上方轻轻挤压,血液涌出后会聚成血珠[19-20],持筛选血片使血珠自然滴入规定的圆圈内。

结合上述对导致采血失败原因的分析以及采血部位选择分析,想要进一步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成功率,还应从以下方面入手,完善各项采血流程及相应工作,具体如下。①提升护理职业素质训练:在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的过程中,应尽量选取资历较高的主管护师,并在日常加强对产科合理人员新生儿足底解剖及相关知识的了解,以此提升其职业素质。②加强同新生儿家属疾病筛查前采血的沟通:通过发放卡片资料及张贴院内海报的形式,提升家属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重视程度,以此争取新生儿家属最大程度地配合,促进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覆盖率的提升[21-23]。③规范采血技术及相关流程:制定统一的新生儿足部采血标准技术流程,确保护理人员将严格按照标准流程开展各项工作,同时注意加强对采血后新生儿伤口的护理[24-25]。

在本研究中,加强对观察组新生儿采血前后的护理干预,结果表明观察组新生儿采血时间短于对照组,血斑直径小于对照组,采血一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红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新生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

综上所述,加强对新生儿疾病采用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葳,朱秀.两种下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采血效果的比较[J].护理杂志,2015,32(13):74-76.

[2]刘阿贵.回顾性分析14825新生儿疾病筛查[J].医学美学美容,2015,24(4):730.

[3]郑冰心,廉洁,栾香梅.浅谈新生儿疾病筛查中的采血方法[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4):286-287.

[4]张敏,李凤秋,周钰,等.新生儿疾病筛查可疑患者随访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5,23(8):516-519.

[5]刘毅,靳鑫,杨芳,等.两种采血针采足血过程呢中新生儿疼痛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9):158-159.

[6]王小艺.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疾病筛查足底采血不良反应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4):117-119.

[7]谷梅梅.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法及其护理[J].全科护理,2014,12(8):734-735.

[8]卓贵娜.改进足跟采血法在新生儿疾病筛查110例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5,24(11):33-34.

[9]许成,薜燕妮.两种不同在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中的效果观察[J].今日健康,2015,14(3):254.

[10]刘渊婕.脉冲式挤压足跟采血法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与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10):146-147.

[11]李永.浅析新生儿疾病筛查现状分析与护理研究进展[J].健康导报:医学版,2015,20(2):103.

[12]万满红,李菊梅,黄红英.采血技术改进方法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的临床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7):911-912.

[13]张婷,曹静,董明翠,等.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2, 33(35):7824-7825.

[14]陆敏,卢宏.干预方法采血在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血采集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32):3927-3928.

[15]熊金凤.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成功率的方法[J].临床误诊误治,2010,23(10):997-998.

[16]辛晓敏.胫后动脉穿刺法在新生儿采血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4,(1):126-127.

[17]苏海霞,赵婵,周积逢.指压定点法在新生儿股静脉采血中的应用[J].广西科技,2013,35(10):1406-1407.

[18]周芳.桡动脉采血法在新生儿采血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3):120-121.

[19]黄家瑜,刘净,郭平.胫后动脉在新生儿采血中的临床应用与效果分析[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3,22(1):87.

[20]熊春丽.两种新生儿采血方法在新筛血片采集中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6):111-112.

[21]钱小芳,冻亚岚,林瑾,等.追踪方法学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流程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6):425-427.

[22]刘美华,黎兴盛,杨[,等.宜春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分析[J].江西医药,2015,50(6):592-594.

[23]黄晓红,杨弘,姚小萍.新生儿疾病筛查干预策略及实施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7):29.

[24]张桂芳.新生儿疾病筛查足底采血的护理[J].今日健康,2015,14(3):201.

新生儿的主要护理问题范文第5篇

【摘要】:母婴同室是一个高风险的科室,不可预见性的不安全因素多,如何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确保医疗护理安全就成了护理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影响新生儿护理安全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

【关键词】:新生儿;安全问题;对策

母婴同室作为一种新的医院管理制度在我国已广泛开展[1],其可增进母子感情,为以后的持续母乳喂养奠定基础。但由于新生儿的调节中枢及脏器功能不健全、生活能力差、机体抵抗力低下等,导致母婴同室中的新生儿存在着一些医疗安全隐患。对此,我院制订相应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大大减少了不安全因素。现总结如下:

1新生儿在住院期间潜在的安全问题

1.1院内感染 母婴同室区内空气、物品、工作人员的手消毒不严格;新生儿使用的物品未做到一人一用;终末消毒不合理;新生儿使用的衣物、被褥、毛巾未经消毒;母婴同室区内通风不好,造成空气不新鲜;床单清洁、消毒不严格;新生儿易发生皮肤感染、消化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等医院内感染疾病。

1.2护理工作制度落实不到位护理人员对新生儿观察不仔细;专科知识掌握不够,缺乏对产妇进行指导的能力;新生儿出现异常表现不能准确判断及给予相应措施;因责任心不强,操作手法不规范,动作粗暴,不细心造成新生儿抱错、坠床、窒息、烫伤、冻伤等现象。

1. 3管理制度缺陷 护理人员人力安排不合理,排班公式化,出现人力不足的薄弱时间段,护理工作偏重于治疗,忽略健康教育,减少了对病房的巡视和对新生儿的观察。

1. 4新生儿新项目新技术开展 新生儿抚触及新生儿游泳是近几年来产科普遍开展的护理新项目。如果没有经过规范化培训,没有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也容易导致一些意外出现。

1. 5社会因素 由于利益驱使有违法犯罪人在病区内偷盗新生儿的恶性事件,成为新生儿不安全的潜在危险。

2 对策

2. 1加强母婴同室区的感染管理① 卫生洗手:由于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而造成的医院感染约占30% ,手是医院内细菌的主要传播媒介[2]。张贴正确的洗手程序及认真执行洗手规范的提示语,使护士掌握正确的六步洗手法,并成为其自觉行为。在接触新生儿时做到一接触一洗手。每张婴儿床备快速手消毒剂,利于护士洗手依从性。② 进行护理操作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③ 婴儿床单位用品一旦污染立即更换,保证一人一用一消毒。④病房每天湿拖地两次,通风换气两次,每次30分钟。每天臭氧消毒一次,每次30分钟。每月对病房的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的手进行院感监测。

2.2不断完善母婴同室区护理管理制度 ① 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如病房消毒隔离制度;探视制度;婴儿喂养指引等。② 定期检查母婴同室的设施是否齐全,有无破损。③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④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护士长要重视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尽可能合理地调配人力。有学者提出8O%的安全问题属于系统问题,从长远看,“改进系统”应比“教育员工”效果更好[3]。所以应实行弹性排班,夜间也要保证2人上班,并且高低年资护士搭配,以提高工作质量,降低安全隐患。

2.3加强学习新生儿新项目新技术的知识,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从不同角度对护士进行护理安全教育,严格掌握护理工作制度和护理操作常规。培养慎独精神,教育护士们在无外在监督的情况下,更加自觉的遵守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更加耐心细致的护理新生儿,按质按量完成各项护理工作。如吐羊水或溢奶时,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呕吐物,防止窒息。沐浴时,先试水温,以防烫伤和凉水刺激,注意洗澡的手法正确。

游泳时注意游泳圈的大小和充气量等等。

2.4加强产妇健康教育及家属安全知识的指导, 从产妇人院至产后回到病房进行全程的有序的健康教育①对产妇及家属履行告知义务。② 严格执行探视制度, 以免发生意外。③ 教会产妇及家属防范新生儿坠床、窒息、烫伤等情况的护理方法,让产妇及家属与护士共同承担起新生儿安全管理任务,能有效减少和防止新生儿意外伤害发生。

2. 5加强病区门卫管理①设专人值班,夜间加锁。②病区限制探视时间和人数,每次限探视人员2名,探视5分钟,12:00——14:30及20:3O后禁止探视。③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新生儿交接制度进行交接,各种治疗护理时仔细查对新生儿胸牌和2个脚踝带,新生儿离开病区时,认真查对无误才放行。

2. 6使用安全警示标识。全院有统一的新生儿安全警示标识,如“抱我前核对妈妈的姓名了吗?”,“抱我前洗手了吗?”,“环抱新生儿请勿站立门后”等,警示牌醒目、清晰、规范、易懂。

3小结

通过加强对母婴同室区护理安全管理, 以新生儿为中心,把新生儿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增强护理安全意识,预防为主,降低护理安全风险[4],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自采取预防对策以来,由于我们加强了母婴同室病房中新生儿的护理,杜绝了新生儿在母婴同室中的安全隐患,无1例母婴同室中的新生儿死亡,大大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使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大大提高,促进了医院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顾玉琴.母婴同室管理模式的利弊与改进方法[J].护理研究,2005,19(8A):1482—1483.

[2]牟玉英,王新.不同病区医护手监测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5):440—44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