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孩子叛逆期的心理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青春期的外在表象
首先,青春期的孩子往往会表现得很浮躁或者很烦躁,做事不够认真,心态不够沉稳,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但是这些看法往往不够成熟,也不够合理,但是又不乐意接受别人尤其是长辈的意见。表现在学习方面,经常是老师一讲他们就觉得自己会了,但是真正自己做的时候又不会了。背书的时候最多看几眼就觉得已经背熟了,然而书一合上就背不出来了。其次,青春期的孩子易怒,往往是一件很小很平常的事情,就会激起他们的不满和愤怒,这个时期的孩子对自己不满的事物的包容度约等于零。比如,有的时候,父母做的饭菜不合胃口,也要大发一通脾气。第三,也是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叛逆,说白了就是跟家长、跟老师对着干,很多学生甚至觉得这样做很“酷”。你说东,他偏偏要往西。就我接触的孩子里面,具有这一特征的孩子基本上是以此为乐并且乐此不疲。我曾经在一个初三孩子的QQ好友印象里看到如此的评价:“有个性,和老师唱反调。”而这个孩子在平时也很喜欢跟老师、家长唱反调。如此看来,叛逆在青春期的学生中普遍存在,也是备受推崇甚至是羡慕的一种特质。
二、隐藏在青春期背后的心理分析
青春期,是学生从少年慢慢过渡到青年的阶段。这个阶段,除了身体上的变化之外,学生的心理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再是那个对老师和家长言听计从的乖宝宝,也不是男孩、女孩手拉手两小无猜的小可爱。他们的内心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以及经历的慢慢积累,他们的心智变得比以前成熟,他们的人格也变得越来越独立。当这样的变化到了一定阶段的时候,他们便对各种事物有了自己独立的看法,并且他们觉得自己的看法足够成熟,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但是在成年人看来,他们的看法又比较幼稚,所以,大多数老师和父母对青春期孩子的看法,都给予了无情的否定。孰料,正是这一个个否定,最终导致了这些孩子的叛逆。而且在给予否定结论之后,老师和家长们往往也没有给出一个能够让孩子完全信服的理由或者其他结论,这就让敏感的青春期孩子感觉到强烈的不被认同且又不被说服,他们认为这是极其粗暴的否定和不信任,潜意识里的敌意由此萌芽。时间一久,孩子跟老师以及家长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敌对情绪也与日俱增。而这个时候的孩子也没有真正的分辨能力和自控能力,他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朝着与老师和家长的对立面走去,专干“唱反调”的事情,用自己的想法和实际行动去和否定他们自身价值的人抗衡。更有甚者,会去寻找一个看似能够实现所谓“自身价值”的精神依靠,只要是老师和家长反对的,都是他们所崇尚的,而这往往是早恋或者暴力……
三、影响青春期孩子的客观因素
青春期每个人都会经历,但是青春期的表现却是因人而异的,这背后的客观原因错综复杂,总结起来主要有两个大的方面。
1.家庭的影响
家庭尤其是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决定性的。首先,父母的思想层次、日常的行为习惯,孩子都会耳濡目染。如果父母不能在生活中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孩子往往也不会行得正。另外,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心理健康发育的重要保证。一般来讲,幸福家庭里的孩子心理相对比较健康,而不幸的家庭往往会使孩子的性格变得脆弱、孤僻或者叛逆。在青春期的时候,这些性格上多多少少有些缺陷的孩子就会表现得比一般孩子更加难以管教。
2.社会环境的影响
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日渐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使得现在的孩子汲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这是好事,但有时也是坏事。比如,网络中有很多不健康的或者非主流的东西,这些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好的影响。青春期的孩子对于事物的好奇心正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他们对新鲜事物的吸收能力也是不可小觑的,所以他们吸收不利信息的能力和吸收有益信息的能力几乎是相当的。当不健康、不正常的思想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青春期孩子的表现就会显得异常强烈。
四、如何教育好青春期的孩子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面对的孩子可能来自不同的家庭,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所以每个孩子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特质也千差万别,我们不可能也没能力制定对于他们每个个体都适用的教育方式。但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在某些方面还是有共性的,我们的教育工作就需要从这些共性着手。
1.青春期的孩子需要被“尊重”
青春期的孩子相信自己有分辨事物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建立民主的氛围,在非原则性的事情上要与孩子商量,在孩子提出合理的想法或建议的时候及时予以充分的肯定以及赞赏。只有充分地尊重他们,给他们平等、公平的感觉,才能拥有跟他们沟通的钥匙。
2.青春期的孩子敏感、好面子
青春期的孩子比较敏感,很怕没面子,尤其是在同学和朋友的面前。所以,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千万不要在公众场合批评他们,可以在私下里单独与他们沟通。不分场合的批评,不但起不到教育的效果,反而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从而阻碍他们与我们之间的沟通。
3.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多鼓励
青春期的孩子喜欢表扬,喜欢鼓励,也就是心理学所说的“正强化”。很多案例表明,适当的正强化可以使内向的孩子变得开朗,使自甘堕落的孩子变得积极、自信,使青春期的孩子变得温顺、听话。这种鼓励可以是精神上的,也可以是物质上的,无需拘泥于形式。但是,这种鼓励要自然、不刻意,要让孩子觉得你是真诚的。
4.青春期的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还不强
关键词:人本主义;教育教学;师生关系;自主学习
人本主义心理学起源于20世纪50、60年代,不同于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和精神分析的生物还原论,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倡对人性、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的研究,被誉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而这种对人性和人的尊严、价值的研究,成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实践者关注的教育哲学。
1马斯洛人本主义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中的需要层次理论包含: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只有当人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时,才会产生其他需要,一个衣衫褴褛、食不果腹、无家可归的乞丐不太可能产生自我实现的愿望。而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一种高水平的需要,当个人需要得到满足时,学生自然会继续进步,达到自我实现的完美境界。而教育的作用,恰恰是创造良好的条件,以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鼓励学生的成长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完成自我实现的目标。笔者认为,对于学生来说,重要的需要包括:尊重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认知的需要。
2马斯洛的教育观
2.1关于爱与尊重
马斯洛认为如果教师用爱和尊重来对待孩子,那么即使出现失误,孩子也会以同样的态度包容老师,爱是培养孩子的前提,在爱的前提下老师应该做的是以下两个方面。2.1.1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去自己做选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专制会使孩子失掉原有的个性,阻碍孩子自由发展的能力。尤其是初中时期的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叛逆阶段,由于“独立感”和“成人感”的驱使,容易和父母与老师产生“摩擦”或闹情绪。尤其反感把他们继续当成小孩子来教育,认为父母和老师管得太多,是一种“控制”、“不尊重”、“不信任”他们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马斯洛认为,健康的孩子有一种良好的品质,叫做“内在的智慧”。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所以老师应该尊重并鼓励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自己选择。而老师所要做的就是尊重他们,在他们需要保护、关爱时站在他们身边,并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舒适和满意的氛围。2.1.2教孩子尊重他人,学会接受青春期是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他们十分关注自我的发展和变化,存在“自我中心”的特点,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是特别的,所以往往容易对父母、老师的一些言行产生反感,导致排斥、否定或轻视某一群体。面对这种现象,马斯洛认为,孩子需要有学习、发展、自我发现、提高技能的自由,但与此同时,他们也需要一定的规则和限制去规范他们自己的行为,学会接受批评,处理挫折,严格自律。所以作为教师和家长,需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把握尺度,进行适当的监管,避免孩子走极端,误入歧途。例如,允许孩子进行一些同龄人之间的社交活动,但应回避酒精、香烟和药品等事物,并且要按时回家。为青少年建立一个自由和规则并行的成长空间。
2.2关于学习氛围
马斯洛认为学习的核心意义是让学生直接参与学习评价、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结果的决策。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同时,还必须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意义。马斯洛批评传统教育只让学生接受书本内容而没有感受现实生活的意义。他说:“让年轻人学会思考复杂的问题,意识到任何问题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学会选择自己的位置。”因此,“我们必须让所有的学生接触与现实生活相关的问题,让他们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是让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让知识的种子生根发芽。老师不是专家,而是学习的促进者。实现这种有意义的学习的关键是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创造学习氛围的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这种态度是基于对学生的信任,信任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3关于教学过程
马斯洛评价教育过程:一是学生学习的是别人的实验结论,而不是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得出的。他指出,经验是不可能代表知觉和创造力的。二是培训和教育过程忽略了知觉和创造力。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过程,而不是教学生一些无用的知识。三是理论和实践经验不应分离。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马斯洛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教育应关心学生自发性和创造力的发展。鼓励学生主动进行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老师要进行正确的指导。2)课堂教学应结合生活。“让学生学会如何区分好的和坏的;明白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是有害的;应该选择什么,不应该选择什么。一个人所获得的能力、智慧、成熟、优雅和性格,都需要实践经验,反复经历成功、失败、挫折、痛苦……”这些都与真实的生活紧密相关。3)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这样的绑定,人们无法真正得到发展。4)了解学生,同时了解自己的主观感受。也就是说人们应该知道一个人的局限性,想要健康发展,人们必须正确认识自己。邪恶来自无知,良好的行为需要良好的认知作为前提。马斯洛认为,良好的行为是良好认知的开端。
3基于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师生关系
3.1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
3.1.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中心,学校和教师为学生服务。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是老师单向的,缺乏情感互动的。缺乏民主和信任的不平等的师生关系,通常会使学生感到怀疑和恐惧。而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使传统的教育面临变化发展、协调适应。笔者认为每个学生健康成长的潜在条件,是要给他们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他们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使学生和老师处于一种相对平等和稳定的关系之中。师生之间的平等和尊重会加强学生对老师的信任,产生安全感,使他们能够更加自由地发展。3.1.2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是作为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体。韩愈曾说:“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者也。”“传道”就是给学生指明道路和方向。“授业”就是教给学生进步的方法和技巧。“解惑”就是当学生在发展过程中遭受迷茫、阻挠时,老师给以点拔、提醒和帮助。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老师的责任是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延续人类社会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角,教师只是知识的推广者、指导者和合作者。老师应该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改变传统的纯知识理论教学,加强对学生学习、合作和协商的引导。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不是权威和依赖关系,而是双向参与、双向沟通、平等和相互帮助。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帮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3.2如何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
师生关系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含义:在教学领域,是给定的关系;在人格领域,平等的关系;在道德领域,是尊重的关系。因此,师生关系的处理也会影响其他教学活动的进行。然而,在当今社会仍存在一些师生问题。例如,一些逆反心理较重的学生叫老师“猪”或教师用体罚的方法教育学生。因此,如何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教师可以使用一些心理学知识,学会分析初中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学生真诚交流和接触。无数成功的教师经验表明,对学生真诚的爱、理解、关心、信任和尊重是有效教育的基础,这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哲学。笔者认为,和谐的师生关系将会给教育带来更大的发展,教学也会得到越来越多的丰硕成果。总的来讲,学习是一种师生之间的人际互动。如果教师和学生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就可以更加顺利地引导学生发挥潜力,早日满足自我实现的愿望。因此,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1)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是民主、平等、互助关系。(2)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应该建立在爱的基础上。(3)师生关系之间应形成“我-你”对话,老师会影响学生的性格力量。综上所述,人文主义可以称作“情感的花园”,它关注和研究人性的各个方面,包括人的经验、内在情感、智慧、潜力、目标、爱好、兴趣和价值观。马斯洛认为,教育实质是教育人们进行自我实现。学习是发展个性、潜力和实现价值的过程;教学是一个行为控制的过程。也就是说,教学是创建一个安全、放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进行自我实现的过程。同时,马斯洛表明,学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学习不涉及情感和个人意义,是一种头脑“学习”,与完整的人无关。另一个是有意义的学习,不仅涉及到知识的累积,也包括个人行为、态度、个性的变化。这不仅是一种知识的学习,更是一种经验的累积。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形成了以情感力量作为教学内容的新的教学模式,以学生“自我”为核心,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重点从以教师教学活动为主到以学生的思想、情感和经验作为主体进行教学,促进个性化教学的发展。在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中,人文教育符合时展潮流。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胡敏.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6,21(3):85-87.
[3]贺丽娟.试谈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对我国学校实施性教育的启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6(4):207-209.
[4]张艺.人本主义心理学与教育改革[J].河南社会科学,2003,11(5):208-209.
[5]吴培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J].学园:教育科研,2012(9):36-37.
关键词:青春期;家庭教育
家是每一个人成长的地方,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永远的背景和底色。青春期的孩子心理变化错综复杂,处于从幼稚到成熟的过渡阶段,极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因此,有效地开展青春期家庭教育,有利于孩子顺利度过这一阶段。
一、目前青春期家庭教育的现状
(一)过度干涉保护孩子,忽视孩子的心理需求
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有着强烈的要求独立的愿望,试图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反对父母的各种干涉、指导和控制。并随着独立性的发展,开始产生成人感,渴望被成人平等而尊重的对待。现实生活中,在父母的心目中,一般习惯于把自己的孩子看得比他们的实际年龄还要小些,还需要保护。同时,由于现在的初高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被视若珍宝,在父母长辈眼里是永远的孩子。并且,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中国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成绩极为重视。因此,很多家庭出现过度溺爱和保护的家庭教育方式。父母过多的干涉和控制青春期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导致孩子产生种种不满情绪,逆反心理严重,与父母关系紧张。
(二)家族传承的不良教育方式
虽然我国的家庭教育思想有着长远的历史和发展。但在中国的大多数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仍然存在着诸如“棍棒教育”“父母专制”等通过唠叨、埋怨、指责、或者打骂来达到教育目的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很多家长会不知不觉受到从父辈、祖辈那里所接受的思想观点、行为习惯等的影响。会依照自身原生家庭的教育管理方式来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和管理,从而忽略了孩子个体本身的特殊性和时代的发展性。
(三)父母不在位和隔代教育
父母不在位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父母外出打工之后的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常年缺位,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存在缺失,从而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第二种是离异家庭。单亲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也是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第三种则是父母在家庭中并没有处在父母状态。比如说,有一位初三的家长,因为和女儿在生活事件中的几句口角,一连几个月和孩子之间彼此不理不睬,直到孩子中考前的最后一次关于志愿的家长会前一个小时,母亲还在犹豫要不要去参加女儿的家长会,她觉得如果自己主动去了,在女儿面前就输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一对母女的关系就类似于两个孩子。这种情况就属于父母不在父母状态。父母缺位或不在位,就容易出现隔代教育。隔代教育是指祖辈对孙辈的一种抚养教育方式。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隔代教育存在着较多弊端。
二、青春期家庭教育之浅见
(一)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身教重于言教
德国著名教育家卡尔•威特曾经说过“孩子是父母的翻版”。我国近代朱庆澜将军在他的《家庭教育》一书中曾经提出过家庭教育的原则,其中一个就是父母要给孩子“做个样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家庭中成长,父母的言传身教随时可见,父母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思想行为,这种影响虽然是零散的,但却是大量的和随时随地的,并且是不断持续的。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通过潜移默化和熏陶而发挥作用的潜在教育因素。家庭氛围融洽的孩子在家里感到有安全感,情绪稳定,生活乐观,能很好地适应青春期的各种变化。反之则容易紧张和焦虑、容易发生情绪问题。青春期孩子的情绪本身不稳定,容易波动。因此,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极为重要。
(二)以了解和尊重为基础,加强引导
青春期存在着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一方面希望摆脱成人的约束,要求自主和独立。另一方面,青少年从心灵深处并不能完全摆脱对父母及其他成人的依赖,只是依赖的方式和程度与小学阶段相比有所改变,更为需要的是父母的关心、尊重、理解和信任。他们更希望从父母那里获得生活经验、情感支持和心灵沟通。与学龄前和小学阶段相比,家长“养育者”和“玩伴”的角色逐渐淡化,而“心灵陪伴者”和“方向引领者”的角色需要则逐渐凸显。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内在趋向,强调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主体性。青春期孩子的家庭教育也是如此。他们更需要的是父母作为方向引导者来肯定他们的做法,指出他们的不足,促进他们的思考。青春期的家庭教育应该是父母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引导,而不是生硬的说教。
(三)加强沟通,注重良好亲子关系的培养
青春期的青少年在心理发展上存在着闭锁性和开放性的矛盾。他们一方面不愿意向父母敞开心扉,让父母看到自己的“秘密”,另一方面却又感到孤独,希望被人理解。作为父母,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加强和孩子之间沟通,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好的关系胜过一切,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亲子关系是人生社会关系的起点,中学生通过与父母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获得成功愉悦的体验,将会对其面对其他社会关系建立信心以及积极的影响。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首先要学会与孩子沟通。父母通过倾听、理解、接纳、鼓励、尊重和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当孩子感觉被父母所理解,自然就会向父母敞开心扉。父母的指导、建议和帮助也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三、结语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接触社会和认识社会的起点。青春期孩子的家庭教育,需要父母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对孩子进行科学的引导;提升父母自身的素质,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从而保证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杜丁,孔悦.家长与子女为何频发“战争”[J].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16(06):2.
一、巧用“同辈群体效应”来消除叛逆
同辈群体是指同龄人或相近年龄人组成的群体。在同辈群体中,因大家有共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相近的爱好、兴趣和共同的行为倾向,因而彼此之间容易认同,且易相互转化与感染。同辈群体中积极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倾向若能与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目的大体一致,置身其中的个体学生就会较为正常、合理;反之,则会产生不良影响,心理学将此称为“同辈群体效应”。所以,对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来说,同辈眼里的自我形象要比在父母老师眼里的更重要,老师和家长苦口婆心地说教常常比不上同龄人的一句评价。
班上有一名偏爱穿奇装异服的学生,我曾多次暗示他这样的穿着不适合中学生,要求他更换,但他却依然是我行我素。后来,我意识到这是逆反心态在作怪,我借用“同辈群体效应”:通过班长召集他“朋友圈”的兄弟们一起来讨论关于中学生如何着装的问题,诱导他们私下讨论评价该同学的穿着。结果,这次交谈后的第三天,该同学就在“兄弟们”的“评头论足”中悄悄地改装了。每每班上出现棘手的问题时,我都会借用“同辈群体效应”,以生管生,难题常会迎刃而解。
二、巧用“期待效应”来创造奇迹
期待效应又叫皮革马利翁效应。传说古希腊有这样一个神话故事:古代塞浦路斯国有个国王叫皮革马利翁,他非常喜欢雕刻。一次,他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美女雕像,每天以深情的目光观赏不止,并倾注了全部的热情和期望,终于使这尊雕像奇迹般复活了。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布森从这则神话故事中受到很大的启发,1968年他们对学生进行了一次预测儿童发展可能性的“发展测验”,并以赞赏的态度将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有关的老师,使老师从内心认同这些学生的发展潜力,8个月后,这批学生的成绩有明显的进步。罗森塔尔认为,因为教师接受了“权威谎言的暗示”,对这些“优秀”学生,有了很高的期望,教师把这种期望表现在了行为和态度上,学生感受到了,于是学习成绩进步了。后来人们把这种权威的暗示,称为“期望效应”。
实践中多用此效应,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曾教过这样一个女孩,由于生理上的缺陷—兔唇,说话口齿不清,常遭人取笑。自懂事起,她便以沉默自卫。长期的沉默使她变得自我封闭,不与任何人说话,也不与任何人交往。实际上,这是一个生理不健全的孩子在得不到爱的阳光后形成严重的心理障碍。为此,我暗下决心:我虽不能改变她残缺的生理,但我一定要让她拥有健康的心理,帮她找到应有的快乐。每天到校,我都主动跟她打招呼;每次上课,我都用期待的眼光看着她;每个课间我都安排同学陪她玩耍。但她始终独守着那份沉默,从不主动跟别人说一句话,班上的同学都失望对我说:“老师,她该不会是个哑巴吧?”我知道久旱的心田却非几滴雨露就能润透,久闭的心扉绝非几句良言就可开启。我还是一如既往的、竭尽所能的去关心着、期待着,每天都在她的作业本上留言。一次我在她的作业本中写道:“沉默的小鸟,老师怎样做才能听到你那清脆的歌声啊?跟老师说几句话吧,老师多么渴望听到你清脆的歌声啊!”也许是被我的真情打动,也许是被我的期待激励,就在当天晚学后,她来到我跟前,吞吞吐吐地说:“老…师…我不…是不…愿意跟你说…话,我怕…别人笑…话我…”听着这断断续续、含含糊糊的话语,我激动地将她紧紧的揽到怀里,“你终于肯跟老师说话了!老师知道会有这么一天的。”在我充满期待的关爱下,她逐渐克服了障碍,象一颗冲破云雾的星星,走出了阴霾,浑身散发着自信的光芒。
三、巧用“标签效应”激发学生的潜能
二战期间,美国心理学家招募了一批行为不良、纪律散漫、不听指挥的新士兵并作如下实验:让他们每人每月向家人写一封信,说自己在前线如何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奋勇杀敌、立功受奖等。结果,半年后这些士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真的像信上所说的那样去努力。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标签效应”。
在孩子的叛逆期里,很多过去看上去不错的“亲子关系”好像一下子出了问题。为了改变孩子,父母从批评、斥责、吵闹到无可奈何、焦虑不安。其实,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父母从改变自身开始,重新建立正面的亲子关系。
要建立正面的亲子关系,首先父母要明确,教育的目的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满足家长虚荣心的一个物品,或者延续父母意志的复制品;其次要明白培养的唯一方式就是引发孩子自身的成长力,让他有意识地自己去成长,而不是让他为了父母或者别的什么去成长。
在亲子关系的建立中,有“三条高压线”和“两个陷阱”是家长应该特别注意的。“三条高压线”分别是忽略孩子的存在、破坏性地批评和强迫,它们会极大地损害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独立意识,破坏亲子关系。“两个陷阱”是“有条件的爱”和“输不起的心态”。
千万不要用物质奖励去激发孩子做某件事的动力,这是交易而不是爱,在这种条件下,你无论做什么,孩子都不会感受到你的爱,他不会感激你,他认为这是有条件的交换。调查数据显示,仍然有23%的家长保有此种心态,他们认为满足了孩子的物质需求,孩子就应该好好学习。
“输不起的心态”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不信任孩子,想知道孩子的所有事情,甚至希望时刻监视孩子,知道他(她)的一举一动,这会让孩子非常反感,破坏你们之间的信任和关系。现场调查表的统计数据显示,近一半的家长表示关于孩子的任何事情都想知道,这说明,至少近一半的家长都可能陷入了“输不起的心态”这个陷阱中。
“八个工具”助你建立正面亲子关系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成为真正的人,具体说起来,就是要培养孩子的六种人格: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进取精神、学习兴趣和好习惯。糜仁海说:“其中,孩子有了前三种人格,就一定不会出问题,会健康地成长,如果他还具备后面的人格,他就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要想培养孩子的六种人格,正面的亲子关系至关重要,如何建立正面的亲子关系?糜仁海介绍了“八个工具”:爱、表扬、鼓励、确认、理解、陪伴、制定规则和批评。“只要家长能够用好这些工具,就能够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每个父母都会说自己的是爱孩子的,但是孩子是否能感受到你们的爱呢?“做好听、说、看、做这四个方面,运用好‘爱’这个工具,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爱。”糜仁海说,“要像听领导说话一样听孩子说话;有话要直接和孩子说,永远不要说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不要人前教子;要充满爱意地看孩子,不盯着孩子的成绩单;为孩子所做的事情要适度恰当,不要过多和过少。”
表扬是一个使孩子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好工具,但是近三分一的家长却认为表扬会让孩子骄傲,“只要表扬的方式得当,就能起到很好的正面作用,包括表扬孩子的优点和即时表扬,具体步骤是:陈述事实,确认值得表扬的原因,表达高兴的心情和期望他(她)继续保持的愿望,最后还要有身体接触,比如拥抱一下孩子、拍拍肩膀和拉起孩子的手等等。”
无论在孩子失败还是成功的时候,父母都应该多鼓励孩子,给孩子重新再来的勇气和再接再厉的信心。如果父母希望孩子怎么做或者具备什么品质,那么当发现孩子某次这样做了,父母就要大声地说出来加以确认,这会让孩子记忆深刻,几次之后,孩子就会形成好的习惯。父母要多和孩子轻松地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以及做某件事情的原因,真正地去理解孩子。父母要尽可能和孩子呆在一起,只有在一起,父母才能知道孩子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怎样做的,才能和他们交流,让彼此更多了解和信任。制定规则时一定要和孩子商量,只有孩子自己同意的规则,他才能遵守,才有用。发现孩子犯错后给予批评时,应该就事论事,陈述事实并指出后果,注意一定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并表达正面的希望。
只盯成绩单会破坏亲子关系
家长不要只盯着孩子的成绩单。“如果你只盯着成绩单,就会忽略孩子的学习状态和心理成长,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也会破坏你与孩子间的亲子关系。”从调查数据看,超过三分一的家长表示,自己的情绪跟着孩子的成绩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