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非遗传承培训方案

非遗传承培训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非遗传承培训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非遗传承培训方案

非遗传承培训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间工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2014年,苏州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苏州市政府专门出台《苏州市传统工艺美术产业优化发展规划》,助推民间工艺产业快速发展。目前,苏州市从事民间工艺生产的从业人员已超过20万人,年产值近300亿人民币。但是,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之后,受全国经济形势变化影响,苏州民间工艺产业的产能过剩,市场下滑问题已日益显现,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2016年6月12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了《核雕:凋零的市场》节目,报道了苏州市舟山村(中国核雕村)核雕市场不景气的现状。苏州日报等媒体也对苏州玉雕市场低迷的问题进行了报道分析。众多专家学者也纷纷撰文,对如何化解苏州民间工艺产业产能过剩问题进行探讨研究。专家普遍认为,苏州民间工艺产业近几年发展速度过快,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作品风格单一,缺少创新,导致市场下滑。因此,解决民间工艺传承与创新人才匮乏问题,是苏州民间工艺产业走出发展困境的必由之路。一、民间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传统工艺的传承主要是子承父业或师傅带徒弟等方式。这样的人才培养方式存在着知识传播视野狭窄、技能传授形式单

一、工艺传承范围局限等问题,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对工艺美术人才的需求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已明确提出,要依托职业教育体系,保护、传承和创新民族传统工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各民族文艺人才,支持高等职业院校加强民族文化和民间技艺相关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

(一)践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是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有效方式,实施现代学徒制已成为世界各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标志。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及相关文件精神,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为实施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有效途径。院校应通过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传统的民间工艺传承培养方式,兼顾家族与师徒传承的优势,整合产业化发展需要,建立民间工艺大师工作室,构建有利于培养适应时展需要的工艺美术高技能人才的现代学徒制创新模式,以加快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致力于民间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二)制定特色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是指对人才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直接决定了培养过程与教育结果。为解决民间工艺行业人才培养的瓶颈,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专门成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引入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积极推进“产、学、研”全面合作,制定民间工艺人才培养方案、基于工作内容的专业课程标准、多方评价考核体系及行业标准等。根据工艺美术岗位职业能力要求重构课程体系,以工作过程开发项目课程,设置公共基础、工艺基础、工艺技能、工艺创意和工艺拓展5个课程模块,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与项目考核方案,开发基于岗位工作内容、融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专业教材。同时,由行业、企业、高校等专家执笔,制定实习实训考核评价标准,建立“多方考核评价”体系,完善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

(三)组建“大师指导、专家授课”师资队伍

根据行业标准和职业岗位技能要求,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创新“请进来”的人才引进模式,不断将沈德龙、俞挺、周建明、杨林川等工艺大师请进学院。此外,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与合作企业共建校企互聘共用教师机制,积极推进双导师制,完善校企双重教学管理体系,组建“大师指导、专家授课”师资团队,共同开发传统工艺美术类课程与系列教材。大部分实训类课程及重要的专业课都由具有10年以上丰富工作经验的工艺大师或行业专家进行授课。同时,学院注重加强师资培训,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培训学习,提高教师的操作技能。名师出高徒,学生在学院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的共同培养下,职业岗位技能得到极大的提升,获得了更多的高薪就业机会,学生、学院和企业获得了共赢发展。

(四)依托产教联盟共建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为了探索产教融合新机制、新平台,加强校企协同发展,搭建现代学徒制框架下学徒校外实习平台。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依托苏南工艺文化创意产教合作联盟,加大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院师生按照教学安排进入企业进行实践学习,参与企业各类培训和技能大赛等活动,以赛促学。目前,学院已经与周边50多家民间工艺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与苏州刺绣博物馆、舟山核雕村、相王玉器城等单位共建“民间工艺美术人才培养基地”“中国核雕人才培训基地”等校外基地。这些基地与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在民间工艺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为民间工艺专业的学生“走出去”提供了生产性实习实训场地及就业岗位。

二、民间工艺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成效

(一)提升学生质量,培养“非遗”创新人才

实施现代学徒制后,90%以上的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了专业能力。通过三年的实践,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培养了320名“非遗”人才。学生先后被宋水官核雕艺术馆、姚建平刺绣艺术馆、苏州相王玉器城等企业录用。学生专业水平获得民间工艺大师高度肯定,学生通过在校实训和企业实习毕业,三年后均可达到苏州市工艺美术大师水平。学院同时承担行业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任务,为舟山核雕村、镇湖刺绣文化街和相王玉雕城等培养了328名行业专业人才,为社会提供服务再就业平台。

(二)提高双师团队专业水平,形成人才培养创新机制

通过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实施,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形成了由政府主导、学院与企业共同参与的双主体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了艺术设计和雕刻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政府引导、学校搭台、大师唱戏、校企合作、共促发展”的运行机制和民间工艺大师工作室运行模式,推动了教师教科研创新,提高了教师创新意识。

(三)创建大师工作室,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是职业教育重要体现。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与苏南工艺文化创意产教合作联盟等合作成立“政校行企”合作办学理事会,将民间工艺大师请到学院参与核雕、玉雕、刺绣等专业课程教学,成立工艺大师工作室,实现“五合一”模式。结合“非遗”传统工艺,利用3D打印技术,大师工作室与企业共同跨界研发多种核雕、玉雕、刺绣等工艺产品。例如,周建明核雕工作室自2014年10月开始,联合苏州市文化旅游局开发寒山寺“和合二仙”工艺品、盘门景区旅游工艺品等系列产品。又如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与姚建平刺绣艺术馆进行技术创新和茶席产品创意研发,创作出系列题材的工艺产品。学院不断鼓励学生创新就业,毕业生中部分学生选择大师工作室直接就业,还有部分学生选择进行创业。

(四)获得社会认可,扩大社会服务影响力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探索民间工艺美术人才培养创新模式获得了社会的认可。2013年到2016年间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民间工艺美术人才培养基地”“中国核雕人才培训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苏州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单位”等在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正式挂牌。姑苏晚报和高新区宣传部分别以《“现代学徒”传承创新民间工艺》和《培养“接地气”民间工艺人才(苏南民间工艺学院“三创”结合)》为主题进行宣传报道。创意工作室推出的《心有千千结》盘扣设计制作活动走进社区,被苏州电视台采访报道。2016年11月,《校企合作,探索苏南民间工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案例,被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评定为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十大推荐案例。

结语

民间工艺美术人才培养应秉承“保护中求发展、传承中求创新”理念,努力培养高技能工匠人才,推动民间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助力工艺美术产业创新发展。民间工艺的发展不仅需要技艺传承,同时也需要理论总结,人才培养的过程不仅是在培养人才,也必须成为学术研究的课题。在未来的发展中,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将开展民间工艺文化的研究,形成工艺文化理论体系。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实现民间工艺的蜕变新生,让民间工艺产物不仅能作为民族发展的历史记载存留于博物馆,还应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内容,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点和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Z].2014-8-25.

[2]张明.非遗传承创新语境下的文创设计人才培养新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2).

[3]徐子淇.高校艺术人才培养与非遗传承相结合的实践探析[J].艺术教育,2014(3).

[4]梁琳,高涵.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初探[J].职教论坛,2015(10).

非遗传承培训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非遗传承;职业教育;非遗教育

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第18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第七条第三款中指出:“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等途径使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后继有人,能够继续作为活的文化传统在相关社区尤其是青少年中得到继承和发扬。” 2013年的《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相结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研究和管理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借力于学校教育的一大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此举是教育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切实可行的措施之一。

一、非遗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

1.非遗是中华文化的富贵财富,时代要求职业教育更有文化内涵,内容更加多样化,而引入非遗的内容,无疑迎合了这一需求。一旦与非遗结合,职业教育将成为非遗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解决非遗问题的有力途径之一。

2.作为地方性院校的职业教育,从地方学术和教育的功能性上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前沿阵地。一方面,职业院校担负着培养技术实用型人才的任务,与此同时,他们还担负着文化传承的任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之一是其典型的地域性,作为地方类职业教育,本应牢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地域文化发展,文化育人、进而传承和开拓创新。与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结合之后,职业教育将更具亲和力,在教育和人才资源上拥有优势,可以为非遗传承提供良好的平台,并有利于相关的科研创新的发展。

二、职业教育与非遗相结合的意义

1.非遗教育有助于提升职业教育水平。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极其丰富的教育资源,体现出了爱国主义情怀、创新精神、审美意识、意志品质等教育价值。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人文历史的根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培养一大批非遗研究的专业人才。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不仅有利于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也具有重要意义。

2.职业教育有力推动非遗保护。职业教育增加了非遗保护的传播途径,依靠职业教育培育传承人,为非遗储备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断层问题日益严重,作为一大教育群体的职业教育一直是丰富非遗传承人的受众群体的最佳方式之一。在职业教育院校内做好相应的人才储备工作可以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顺利传承。另一方面,通过职业教育加强了非遗项目理论建设。

三、非遗进入职业院校的问题:教育基础相对薄弱

1. 在校学生对非遗了解不深,尚未形成很深厚的校园基础。根据一些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大师的介绍,目前一些“年轻大学生不愿意学习传承项目,成长速度又太慢, 非遗代表人们只能干着急。”人才短缺、对年轻大学生的吸引力不足,如今已经成了制约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一大短板。另外,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特色,缺乏与地方文化的充分融合。院校开展具有“非遗”色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更是少见。

2. 目前,职业院校开始开设非遗教育类的课程,但是数量有限,且师资力量相对比较薄弱。从事非遗教育与研究的师资队伍也严重匮乏,非遗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的匮乏等问题也比较突出。非遗保护工程的迫切需要和社会对非遗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日益增长与“非遗”人才培养缺少系统性和理论形成了矛盾。

3. 教育领域与非遗的学科发展与课程建设尚未进入实质阶段。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我国还没有创办国家级的文化遗产管理学院,教育部也没有较高级别的文化遗产学科设制,基本是以相近专业替代式发展文化遗产专业学科的。对于文化遗产实践的需求,教育领域的学科开拓严重滞后。同时,专业研究缺乏社会学视野,具有针对性与实践意义的个案研究成果较少,大量科研项目资金的投入,得到的是文本式的空泛理论,而现实的文化遗产问题并没有得到建设性的研究或解决。

四、非遗传承与职业教育结合途径的探索

要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相结合,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调整专业设置,加强专业建设,更新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实施对口培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研究和管理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1.结合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建设开展“非遗”教育。首先,结合学校的教学实际与人才培养特色,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及选修课,培养新一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其次,教育主管部门也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设置上向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倾斜。除此以外,还可以请非遗方面的专家、代表性传承人以及相关研究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进一步增强学生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积极性,深刻体悟当地“非遗”文化精神。

2. 发挥第二课堂作用开展“非遗”保护与传承各种主题活动。由于职业教育学时较短,课时比较紧张,可以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积极开展“非遗”保护与传承各种主题活动。树立高职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文化观、艺术观,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加强“非遗”教育师资建设与传承人培养。职业院校应制定“非遗”教育师资队伍培养方案,邀请相关专家以及民间文艺工作者,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类课程师资队伍的培养,有计划地对相关教师进行培训,定期举行相关“非遗”教育实践活动和教学研讨等,培养一批集保护、科研和传承为一体的专业教师队伍。

4. 在现实生活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往往依靠师徒授受的传、帮、带教习模式,因此,还应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传承人聘为学校的名誉教授,承担部分实践内容的教学或专题讲座,民间艺人大师与学校教师共同授课,进行示范教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教学实践密切结合,使教学和传承融为一体。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在学校开设“非遗”工作室,使之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实训中心,并挑选一些有潜质的学生收为徒弟,成为后辈的传承人。与此同时,还可以发挥高职院校学科专业交叉、专业人才聚集的优势,推进“非遗”教育人才队伍的建设。

非遗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然而,目前大多数非遗项目面临着传承危机。如何更有效率、更科学地传承非遗,与职业教育相结合显然是一个值得尝试和关注的途径。基于时代的要求,职业教育将面临巨大挑战,使得其更有文化内涵,内容更加多样化。那么在职业教育中引入非遗传承,无疑迎合了这一需求。在各大职业院校中开展“非遗”教育,对我国非遗保护和发展职业教育都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G].于海广,王巨山.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概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Z].北京:国务院办公厅,2005.

[3]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4] 乔晓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学教育[J].集美大学学报,2007 ( 2):30- 32.

非遗传承培训方案范文第3篇

从2010年元月开始启动的“桑皮纸制作技艺(岳西县)保护工作实施方案”至今已历经一年,在这过去的一年中,岳西县文化馆作为保护单位和传承人王柏林一起携手合作,将桑皮纸制作技艺保护工作开展的有条不紊,卓见成效。本人作为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将这一年来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在和大家的学习交流中获取经验,共同进步。

一、制定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的方案

保护工作践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思想。尊重技艺的原真形式和文化内涵,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本规律。确保文化部批准的项目保护五年计划得到具体落实,确保千年技艺在遗产搜集、完善建档、理论研究、推介展示等静态保护和装备、工艺复原、师徒技艺传承、产业科学发展的动态保护两个层面都取得实质性的成效。严格执行文化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的各项规定。项目保护工作力求做到:规划科学、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分工合理、务求实效。

至2013年底,项目保护工作将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和条件,分阶段组织实施,先后实现以下目标:

(1)全面、完整重置复原桑皮纸制作技艺的全部传统工艺装备和器具,为后续保护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2)运用行政、经济、法律和社会的各种形式,初步建立并逐步完善技艺的传承机制,真正实现传统技艺在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与人之间连续不断的传承。

(3)完整复原全部原真工艺流程和工艺操作,并以文字和影像形式进行详尽纪录,规范与完善技艺档案,为后世研究与复原技艺提供准确、充分的依据。

二、明确工作机制与保护责任的范围

为切实有效保护和传承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加强对保护工作的领导、管理和监督,依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项目保护责任单位岳西县文化馆将在主管局的领导下开展项目保护工作。定期向主管局和各上级职能机构报告项目保护实施情况。保护经费专款专用,注重实效,接受主管局的监督与管理。主管局为保护工作提供必要的指导、支持与帮助。项目保护单位引入现代企业“项目经理”机制,实行领导主持下的“项目专人负责制”,将保护工作总体目标分解为相互关联的若干个项目,确定专人全程负责每个项目的实施。并将实施成效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以确保各项保护措施全面落实。认真组织,科学规划。组织实施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对我县民间文化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未雨绸缪,在工程启动之初早在2009年时,我们便起草了《桑皮纸制作技艺保护规划草案》,对今后将开展的各项保护内容进行可行性探讨研究,多次制定多次修改,仅是保护计划草案就制定了很多套,做到先练兵,再打仗,多计划、防变化。一旦保护工作开展就能有最大效率最快速度的工作反映。

三、完善总体方案与实施办法的细节

传统的桑皮纸的手工制作周期长、技术复杂,所用设施、装备器具繁多。历史上事纸业户约定俗成地遵循与延续着行业传统,一些不可或缺的大型设施、装备如:皮碓、皮甑、纸槽、纸焙等,由各业户共同出资添置,所置设施装备共同所有、共同维护管理,轮流使用。而另一些小件的可移动装备、器具,则由各业户自行购置,独自使用与管理。

目前,由于传统手工造纸作为一个行业已凋败多年,传统工艺设施、装备已基本绝迹。凤毛麟角存在的个别从业者,即无力独自承担传统设施装备的购置投入,也无需继续采用繁杂费力的传统工艺。他们无一例外的采用机械加工,化学处理、高效便捷的现代工艺方式。所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工作的第一步,便是全套传统工艺装备的完整复原。这既是以后原真工艺流程与工艺操作复原和纪录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又是师徒授艺、培养技艺传承人与其他一系列静态保护工作开展的必要条件。是全部项目保护工作的基础目标。计划在2010年度完成此项工作之后,在此基础上,将依次展开一系列项目保护工作。

计划2010年度选定第一批2-4名后续传承人,拜师王柏林学习技艺,到2011年底完成第一批传承人的培训;2012年至2013年完成第二批2-4名后续传承人的培训。并在两批传承人中优选若干人进行晋阶培训。计划在2011年和2012年的造纸季节完成技艺的原真工艺流程和工艺操作在传统装备上的复原与详尽纪录, 2013年完善建档。

2011年起,计划在传统装备环境形成的特定文化空间或省市有关非遗宣传活动中,进行技艺的展示与宣传推介。探索建立项目固定展陈演示场所和体系,推动项目研究和保护工作交流,以促进项目资源共享和技艺传承。项目静态保护工作按拟定计划进行。

四、免除后顾之忧 保障经费来源

在国家文化部对非遗保护经费的大力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全力支持下,在县文广新局领导班子的指导下,确保了国家文化部下拨的保护经费专款专用,全部用于该项目的保护工作。县委、县府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列人重要工作议事日程,文化主管部门与文化馆明确了保护工作的意义、具体要求、方针原则、保护范围、保护制度等,落实了组织保障、工作职责、经费来源、宣传交流等工作责任。确定了县文化馆为保护桑皮纸制作技艺具体实施单位,在长达一年的保护工作进程中,从来没有发生因经费不足、发生拖延工期、消极怠工、扯皮推诿、耽误进展的问题。这是保证该项目得以顺利开展的决定性因素。

五、营造全民参与 主动保护的和谐氛围

保护非遗既是国家大事,也是全民己事,在保护工作开展的一年来。我们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和相关职责部门的大力支持。文化部门的老专家、老学者不遗余力的为该项目保护工作出谋划策;社会各界仁人志士参观学习;《岳西周刊》的宣传报道;岳西新闻广电中心多次追踪采访,不谈条件,无私奉献,都尽到了各自的社会责任,体现了本地人民爱非遗的大山胸怀。尤其是国家级传承人王柏林同志,从保护工作一开始就给予了最大程度的合作。作为一名靠造纸、务农为生的普通农民,在保护经费尚未到位的情况下,自己出资提前购置用于保护项目的原材料,为保证工程材料的质量过硬,他不辞辛苦往返各地挑选甚至前往他县鉴别购买。这一年来,他放弃了个人的生意财源,累白了头发、累瘦了身体,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真正做到了主动参与、主动保护,无愧国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光荣称号。

非遗传承培训方案范文第4篇

    一、所做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效

    今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的安排部署,针对创建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重点,细化目标任务,狠抓任务落实,扎实推进创建工作各项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切实把创建工作责任落到实处

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会议精神,在对全县创建工作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临泽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2015年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了相关单位的工作任务和创建指标,明确了工作完成时限。上半年,县委、县政府召开研究文化工作的会议3次,对创建工作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对重点工作任务进行了安排部署,安排县财政拨付创建经费20万元,并将创建工作任务指标纳入各镇和相关单位的年度工作目标责任书中进行考核,从而形成了职责明确、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创建工作格局。县文广新局配合省、市“乡村舞台”建设、农村社区文化大院建设、公共文化权益保障等课题的调研,组织开展深入调研,撰写调研报告3篇,为创建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二)强化硬件建设,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

一是“三馆”改造提升工程进展顺利。加快推进城区公共文化项目建设进度,至目前,县博物馆扩建工程已完工,工程决算已报县财政评审中心评审;陈列布展大纲已上报省文物局评审通过,陈展形象设计已通过市文物局初审,8月份即可进入布展。工程完工后,博物馆可新增场馆面积1043平方米。县文化馆、图书馆改造提升工程已完成原县交警大队业务楼的整体划拨和相关服务设施的搬迁,场地布置工作已全部完成,已正式向社会免费开放。通过实施改造提升工程,县图书馆新增场馆面积1230平方米,总面积达2320平方米;县文化馆新增场馆面积2319.93 平方米,新开设了艺术研究室、群文创作室、书法美术、摄影展厅、非遗展览厅和舞蹈排练厅等场所,场馆总面积达到3823.23 平方米。

二是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扎实推进。积极向上争取文化惠民项目资金,组织实施蓼泉、板桥镇两个综合文化站新建、改建工程和板桥镇板桥村、倪家营镇汪家墩村文化广场建设项目。至目前,蓼泉镇综合文化站主体工程已完工,文化广场已完成工程招标,现正在加紧建设;板桥镇综合文化站已完成原计生服务站业务用房的划转工作,近期正在购置相关设施、设备;鸭暖镇白寨村文化室已完成改建任务。新建的蓼泉镇唐湾村文化活动室主体工程已完工。板桥镇板桥村、倪家营镇汪家墩村、新华镇明泉村、蓼泉镇双泉村等四个村级文化广场正在加紧建设当中。

三是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起步良好。结合“数字张掖”、“智慧城市”建设,积极探索建设文化馆数字化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有效整合文化活动资源,促进地方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和文化辅导等资源的共享。积极争取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项目,组织实施的7个镇和4个城区人员密集场所的11个“电子借阅机”已完成安装调试工作。扎实组织实施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新建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点一个,上半年放映电影**场次。进一步创新数字电影院管理经营模式,积极提升服务水平,至目前,累计播放影片**部,接纳观众**人次。

四是“乡村舞台”建设有序推进。按照市、县为民办实事方案,今年我县计划重点建设29个行政村“乡村舞台”。为确保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县上筹集建设资金210万元,并有效整合组织、教育、民政等相关部门的资源,为建设“乡村舞台”的村配套相应设施和建设资金。至目前,已有14个村已完成村级舞台建设任务,5个村的村级舞台正在修建中,下剩的10个村正在办理招投标手续等前期工作。加上去年已建成的28个,全县已累计建成“乡村舞台”42个。结合“乡村舞台”建设,完成了新华镇新柳村、明泉村、宣威村、倪家营黄家湾村、板桥镇东柳村、鸭暖镇小鸭村等6个村的文化长廊和文化墙的配套建设任务。我们还进一步加大对村级自娱自乐班子和民间文艺社团的扶持力度,去年下半年至今,先后筹资50多万元,为全县15个自娱自乐班子配发了移动音箱、话筒等设备,为7个镇文化站配置演出服装658套。

(三)打造文化品牌,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一是节庆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启动了第六届“中国枣乡•魅力临泽”旅游文化艺术节,精心策划16项系列活动,成功举办了全县农民社火汇演、“韵祥杯”中国男子篮球(CBA)临泽四强对抗赛、甘肃省百姓文化广场惠民演出、民间民俗作品展、书画摄影展和第三届广场舞大赛等系列文化活动。结合文化艺术节的开展,全县各中小学组织开展了校园文化艺术节、少儿文化艺术节,社河镇各社区分别牵头举办了社区文化艺术节,为不同领域的干部群众和青少年演出节目。今年前7个月,全县开展节庆文化活动50多场次。

二是广场文化活动有声有色。我们充分利用文化体育广场这一场地优势,组织开展了周末广场文化活动,先后举办了全县青少年歌手大奖赛、戏曲大赛、临泽小调、百姓舞台大家唱和“乡村舞台”周末大家乐等系列品牌文化活动。县直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纷纷编排文艺节目开展义务展演,演出活动达20多场次,做到了月月有主题,周周有安排。依托广大文艺爱好者,组建社区和农村广场舞健身队80多支,利用周末和农闲时间开展排练演出。目前,广场文化活动已经成为城乡一道亮丽的风景。

三是“快乐老乡”引领示范活动深入开展。为了进一步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结合开展的“快乐老乡”群众性引领示范活动,我们组织县文化馆文艺专业人员和业余文艺爱好者经常深入各镇、各村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利用各镇的赶集日时间,分乡镇举办集中示范活动7场次,为农民群众义务演出节目7场次,书写赠送对联1万多条幅,送书画作品800多幅,发放文化宣传材料4000多份。县文化馆业务工作人员走进乡村、社区和学校,开展各类辅导培训20多场次。

(四)加大人才培养,文化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我们进一步加大文化队伍建设力度,采取“送出去”培训和“请进来”交流的方式,组织各类文化艺术培训班,加大对农村文化人才和文化实用人才的培养力度。今年上半年,全县举办文化骨干培训班4期,培训200多人次。同时,大力鼓励支持各类文化人才的成长,相继成立了传习所4个,基层文艺辅导基地15个,组建了社区文艺团队5支。积极引导镇、村组建文艺队、社火队、健身队90支,发展民间自娱自乐班子30个,新招募文化志愿者150多人,累计达到858人。全县基本建立了一支素质高、业务强、具有一定事业心和责任感的文化工作队伍。

(五)狠抓项目建设,文化产业稳步发展

紧扣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和“3341”项目工程、文化产业“6551”体系谋划项目,编制文化招商引资项目11项,借助深圳文博会、兰洽会、省文博会等重要节会,抓好宣传文化旅游项目的宣传推介和招商引资工作。至目前,文化项目已完成招商和签约4项,协议引资20亿元。其中,河西民俗博物馆建设项目签约资金0.2亿元,华夏牡丹观光园文化旅游建设项目签约资金10亿元,丹霞大景区君庭文化商贸街建设项目签约资金4亿元,临泽县民俗文化村建设项目签约金额3.5亿元。华夏牡丹文化旅游观光园丹霞花海项目规划初稿编制已完成,项目立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环评、能评、风险灾害评估报告已委托相关单位编制,定植防风林网3.4公里,栽植核桃、水晶杏等苗木3.5万株,定植薰衣草860亩;河西民俗博物馆建设项目已完成土地审批、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7月上旬开工建设,主体一层工程已封顶。与北京江山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的临泽县民俗文化村建设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到位资金0.2亿元。县上还加大对文化社团和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原创剧目补贴、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皓首剧社、大鸭剧社等文艺社团开展演出,组织成立文化产业协会、赏石协会9个,开发了临泽奇石、剪纸、雕刻葫芦、印章、瓷盘等文化旅游产品。上半年,全县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4700万元、增速48%。

(六)注重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成效明显

结合全县已普查的66项335个子项情况,积极申报具有地方特色的“八仙马子”、“仙姑信仰”、“打席筐”和“放河灯”等20个项目列入市级非遗传承项目,设计制作了《河西宝卷》、《手工挂面》等非遗项目光盘40多张,完成了甘肃省第一届文化资源普查基础信息资源的录入和登记工作,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保护名录和重点保护项目传承体系。对濒临灭绝的民间民俗项目进行了挖掘抢救,开展了传统社火调演、民间小调演唱、民间故事搜集整理和民俗文化征文等活动,积极挖掘民间文化遗产,编辑整理了《临泽饮食文化》《临泽民间小调》、《临泽宝卷》、《临泽传统农耕文化》、《临泽文史》等相关书籍资料。相继建成了甘肃秦腔、临泽民歌、刘青年剪纸和河西宝卷四个传习所。组织申报了第三批和第四批市级非遗传承项目,全县15名非遗传承人被确定为市级非遗项目保护传承人。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项目逐步得到恢复,并且在传承利用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七)注重舆论宣传,不断提升文化工作的影响力

认真贯彻落实《临泽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宣传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宣传内容、宣传方式和工作要求,细化了工作任务。自去年以来,累计投入宣传经费11万元,在各镇主干道制作固定宣传展版75块,宣传专栏143个,电子大屏15块,悬挂张贴宣传标语、标识794条,印发宣传单4万多份,媒体“文化创建”专栏2个,城乡电子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1300条(次)。加大对文化工作的总结交流,积极做好信息报送和宣传报道工作,今年至目前,全县在县级以上媒体刊发有关创建工作的信息300多篇,有效普及了党的文化惠民政策,提高了城乡群众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知晓率。

二、存在的困难和不足

今年以来,我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具体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创建资金短缺。主要是县博物馆扩建工程面临陈列展览经费短缺的问题,新扩建展厅面积1200平方米,需陈列展览经费500多万元,除积极争取国家文物局陈展补助经费200万元外,还有300多万元的缺口。蓼泉镇综合文化站主体工程虽已完工,但文化广场建设资金仍有缺口。桥镇文化站也因资金等制约因素,建设进度滞后。

二是农村公共文化设施还不完善。这些年,虽然县上逐年加大了对村级文化阵地的建设投入力度,但由于部分村集体积累薄弱,村级文化场地建设相对滞后。至目前,全县仍有39个村未建成村级舞台,有29个村未建成标准化的文化广场。

三是创建工作进展不平衡。部分镇、单位对创建工作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镇、村两级对公共文化阵地、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不够,有严重的等、靠、要思想,工作推进不够有力,工作进展缓慢,创建工作的最大合力还没有完全形成。

三是镇、村文化阵地作用发挥不够。个别镇的综合文化站阵地设施被人为地挤占、挪用。一些村级农家书屋管理使用不够规范,对外开发不够正常,文化阵地的作用发挥的不够好。

四是乡村舞台建设难度较大。今年,全县“乡村舞台”建设任务数为29个,至年底要实现70%的行政村建起“乡村舞台”的目标。但部分行政村的经济条件有限,特别是一些偏远村建设难度大。

五是基层文化力量仍然薄弱。按照验收标准,各镇文化站须配备3名以上文化专干。但由于各镇综合文化站工作人员调换频繁,近年来招考到镇文化站的干部大多不在文化工作岗位工作。一些村级农家书屋管理员由村、社干部兼任,开展文化服务的时间不能保证。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加大公共文化阵地建设力度。认真落实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县博物馆陈列布展工作,争取9月底完成布展并投入使用。加快实施县文化馆、图书馆改造提升工程,进一步完善各厅、室的硬件设施,积极创新服务方式,充实免费开放服务内容,营造免费开放环境,使免费开放服务项目更接近群众,便利群众,提高免费开放的知晓率和服务群众的满意度。加快实施好蓼泉镇综合文化站和板桥镇综合文化站的新建和改建工程,重点是加快蓼泉镇文化站的文化广场建设进度,及早做好两个文化站的设施、设备的购置和配套建设工作,使其尽快投入运行。同时,积极争取财政资金,为运行良好、管理规范的45家农家书屋各补充更新图书100册以上。

二是扎实推进“乡村舞台”建设。加大市、县为民办实事的力度,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和责任,列出任务清单,制定推进计划,抢时间、赶进度,有计划、分步骤抓好组织实施。重点是组织实施好文化惠民工程,抓好4个村级文化广场建设;加快“乡村舞台”设施、设备招标和采购手续的协调办理进度,严把工程质量关,组织实施好舞台建设和电子屏架设;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配套完善和规范化建设,重点抓好“乡村舞台”建设村的文化长廊、农家书屋、村级阅览室的配套建设,分批次配套一批文化活动器材、设施,力争10月底完成29个“乡村舞台”建设任务。

三是积极培育发展文化产业。抢抓“一路一带”战略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机遇,以张掖丹霞被确定为全省首批重点建设的8个大景区之一的机遇,加大文化项目招商引资和建设力度,扎实推进丹霞民俗文化村、西游文化园、流沙河丝路文化园、河西民俗博物馆等重点文化旅游项目。着力培育文化创意、文化产品开发、文化传媒、电子商务等重点文化企业,扶持发展雕刻葫芦、丹霞水晶石、麦秆画等特色文化产品,拓宽市场,提升效益。

四是精心组织好群众性文化活动。组织实施好先进文化引领工程,精心办好第六届“中国枣乡•魅力临泽”旅游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组织开展好“快乐老乡”群众性引领示范活动、“千台大戏送农村”、“百姓舞台”、民间自乐班子展演、摄影大赛等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政府购买文化服务力度,扎实开展文化惠民系列演出,下半年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20场次以上。同时,切实发挥“乡村舞台”繁荣农村文化、引领乡风文明的作用,依托“乡村舞台”,广泛开展“优秀读书家庭”、“12345家庭文化示范户”、“五星文明户”、“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评选表彰和群艺表演活动,真正使“乡村舞台”成为教育群众、凝聚和传播正能量的主阵地。

五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抓好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加大协调力度,配齐配强镇文化专干和村农家书屋管理员,加大指导和检查力度,促进农村文化工作的正常开展。建立健全文化人才培养引进机制,通过“送出去学、请进来教”等方式,提升现有文化人才的素质。通过举办文化培训班、选派文艺专业人员到基层开展文艺骨干培训和送文化下乡等方式,全力做好群众文化培训和辅导工作。

非遗传承培训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三区”人才支持计划 基层 人才队伍

2013年开始,国家正式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专项,旨在通过派遣和培养等人力资源的方式辅助,解决既有的公共文化硬件投入软件配套,解决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这些贫困落后地区与全国公共文化体系均等化建设的短板。虽然各具体情况不一,但是从云南省“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实施情况来讲,各地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上有很多共性问题。

一、云南省“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各级可供选派的文化人才总量不足

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及所属文化业务单位直接可供选派的人才基数非常小。县一级的公共文化机构比较明显,越到基层制成比例越失衡,选派难度比较大,开展培训帮扶就更困难。原县、区文工团队专业人员老化现象严重,编导创作人员匮乏,文化馆收集整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及文艺辅导人员紧缺,工作人员编制偏少,没有空编,难以招录专业文化艺术人才进入基层文化单位,体制内可直接调配的人力资源也就随之缩减,文化工作人员为乡镇府所辖事业编制人员,大多身兼数职,平时大部分时间被抽调到乡镇其他岗位配合乡镇党委、政府开展其他中心工作,真正用于文化工作上的精力不多,文化倒成了文化专干的“副业”,每一级都处于人员紧张的情况所以整体上推进也就越发困难。

(二)选派人才类型同地方需求时常有错位,导致人才和受援地方实际工作结合度不高

选派人员在专业门类、人才层次以上经常出现错位,来了以后没事干、干不了,或者根本就不需要的现象也是基层单位普遍反映的问题。在统筹选派的过程里面我们有些人员派出单位根本没有注意基层需求,或者是基层文化部门没有把自己的需求摸清和表达出来,双向选择沟通不清的情况,选派人员和当地供需脱节,造成派出的效果大打折扣。比如民族歌舞本来就是一些民族地区的强项,也是我们歌舞专业人才的涌现比较集中的地区,本来对一般的专业歌舞类辅导需求较之其他地区较小,但对非遗传承整理以及编导创作的需求就比较大,如果再派一个舞蹈人员去就是“派错一个人,耽误两台事”。

(三)选派人员服务工作方式和服务周期不够灵活

我们现在各级选派人员主体主要是文化指导员,服务形式上主要是在乡镇进行以短期兼为主要形式的文化服务工作,服务期为3个月。从选派方式上,每个乡镇一般每一期驻点1个人。这种方式适合于单一性、周期比较短的专业技术辅导,但不适应需要团队开展以及可以联片带动的文化服务工作。从选派的周期来看,规定3个月的选派期限对于短期指导比如地方开展的具体的文艺活动、群文辅导较为合适,但对于周期性较长或不定期的文化服务工作就难以满足需要。还是拿石屏县当例子,古籍藏书资源比较丰富,古籍修复工作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很难在较短的选派期内实现相关技术和工作方法的指导和传授,所以就要考虑其他的选派方式或者周期。

(四)培训层次、类型及方式不够丰富

当前“三区”文化专项的培训工作主要在省级层面统筹开展,培训范围和方式受到经费和名额的总量限制,内容以文化素质和综合各类专业技术的讲座授课为主,首先是满足不了技术方面的培训的效果,因为技术问题解决起来还是靠上手操作;其次是覆盖面比较有限,培训主题比较单一,最后回到岗位上还是学非所用,供需脱节,精准度不高;再有就是需要高层次专家实地教学和解决现场问题的情况得不到满足。就像有些地方在引进了新的灯光、音响设备的情况下没有人进行操作培训和辅导的;有些地方需要的是考古文博人员到现场指导、帮扶传授又得不到实际培训内容。

(五)“三区”工作整体的宣传力度不够

由于“三区”文化专项是中央财政支持,由组织部门和文化主管部门牵头的工作。虽然牵涉的有关方面比较多,包括财政、民宗等一些部门,但是具体实施单位只是文化部门,如果对外宣传力度不够,主动性不强,动态性不足,只是限于总结和汇报,就很难引起足够的关注和支持,而且社会传播效果不明显的话,对于文化志愿者的招募也有比较大的影响。

二、优化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总量及结构的对策及建议

(一)滴灌培养,发挥选派人才的涓滴效应

财政保障可能是对贫困县的进行中央财政的直接转移支付,尝试从省级“三区”办开始,对本级选派各类专业人才采取逐级轮训的形式,层层带动,向下延伸。在教学上也探索对受训人才进行政治素养、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等提供系统化的授课,全方位的培训,达到复合型培养的效果,提高下一级选派人员的整体水平,并且实现滴灌培养,让每一级受训人数逐级增加,发挥人才服务倍增式帮扶的涓滴效应。

(二)拓宽渠道,多管齐下弥补选派人员总量不足

根据各地上报的需求情况扩展选派人员渠道,组织派遣、社会招募、退休返聘多管齐下,逐步扩大体制外和非在职的文化志愿者加入“三区”工作的渠道。思路可以逐步扩展,比如对于一些青黄不接的文化艺术门类,可以返聘退休人员帮助进行人才匮乏门类的培养工作。对非物保护传承需求可尝试聘请相同或相近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作为志愿者参加专项服务工作,发挥其“传帮带”的优势,并形成较好的社会影响。

(三)横向合作,加强同其他“三区”专项工作的协作

加强同高校、科研机构的科技和教育专项沟通合作;对于留守儿童、弱势群体的文化服务可考虑与社会工作专项的结合。把需要分解完成的一些支持项目整合起来,和其他专项一起完成相关的工作目标。

(四)沟通协调,健全各级“三区”统筹机制

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工具,搭建全省“三区”文化专项工作实时沟通平台,并设立专项工作信息上报机制,编制专项工作简报,并通过定期举办专项工作会议,加强工作交流和经验沟通。同时,树立外宣意识,协调好各级媒体宣传部门,结合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做好“三区”工作典型宣传和资询传播。

(五)动态管理,立足各地实际做到精选细派

综合各地调研的一手资料形成需求类型明细,并汇总相关人才储备情况,根据动态实时掌握各地需求变化,提供合理的选派支持方案,解决人才选派供需脱节的问题。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安全、公共文化服务盲点以及活态传承项目需求加以重视,创新形式,使选派服务更接地气,更见实效。

(六)整合项目,摸索团队协作柔的形式

在选派服务工作的形式和周期上,以地方实际开展工作项目为依据,在严格按照经费使用计划和执行规定的前提下,确定服务派遣方式和期限。除单个人员的短期兼职服务外,还可尝试与用人单位签订整体合作协议的方式开展对口支持、团队打包派遣等方式实现专项服务工作的目标管理,促进服务供需双方在服务项目基础上的良性合作,消除服务方式和周期的刚性规定对工作实际开展的制约。

(七)定向帮扶,利用专题培养解决基层急缺的人才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