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

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景观生态学;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1-0209-02

一、前言

景观生态学作为我国高等院校生态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生态学体系中一个新兴的、活跃的分支。该学科以景观为研究对象,基于等级理论、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及渗透理论等一系列基本理论,探讨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之间的关系,并为科学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景观生态学体现了当前环境保护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主旋律,在自然保护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农业发展规划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前景(邬建国 2007)。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教育信息化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教育信息化是对现有应试教育的一种挑战,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大胆尝试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促进教育改革。目前,起源于美国的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日益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改革热点(朱宏洁 and 朱S 2013)。本文在简单论述了翻转课堂定义及发展的基础之上,结合景观生态学和翻转课堂的特点,分析了翻转课堂在景观生态学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其相应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希望能够提升教学效果,实现信息技术与景观生态学的有机结合。

二、翻转课堂的定义及发展

翻转课堂又成颠倒课堂,是学生通过视频课外学习知识,然后再回到课堂中进行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与传统的课堂讲授课外交流的教学模式形成了转换(崔艳辉 and 王轶 2014)。翻转课堂的基本理念最早出现于19世纪早期西点军校西尔维纳斯・塞耶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学生通过课前学习获得知识,然后课堂上师生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困惑。1991年哈佛大学教授埃里克・马祖尔(Eric Mazur)指出未来教育中计算机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教师的工作,为翻转课堂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2000年,美国迈阿密大学三位教授让学生在课外通过视频学习知识,然后回到课堂分组完成作业,成为翻转课堂的实践。2004年,萨尔曼・可汗制作了一系列教学视频放在网站供大家学习,成为翻转课堂的雏形。2007年,可汗成为了非营利的在线可汗学院,上传视频及在线学习,以帮助完成课外学习,推动了翻转课堂的极大发展。自此,世界各国教育界逐渐加入到翻转课堂的实践中来,翻转课堂成为风靡全球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三、翻转课堂在景观生态学教学应用中的可行性分析

结合景观生态学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自身特点,从以下四方面分析了翻转课堂在景观生态学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1.景观生态学超强的实践性。尽管景观生态学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既有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模型,还有景观格局与过程关系的相关理论;同时,还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与地理学、植物学、经济学、可持续性科学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不可否认的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最终目的还是通过景观格局与过程的研究,进行功能规划的合理布局,最终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因此,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翻转课堂本身就是问题导向、项目推动的一种教学模式,与景观生态学的最终目的是非常吻合的。

2.丰富的教学资源。景观生态学起源于1939年,尤其是二战之后,由于欧洲各国百废待兴,高效合理进行土地规划成为关键。因此,景观生态学在欧洲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在其中的德国、荷兰、捷克斯洛伐克三国。20世纪80年代,景观生态学开始在美国得到发展,促进了景观生态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贾宝全 and 杨洁泉 1999)。如此漫长的发展历史中,景观生态学涌现出了一系列经典教材及相配套视频。同时,在实践应用方面,一系列的相关案例,如自然保护区规划、园林设计、城乡规划、水库建设等也为景观生态学实现翻转课堂模式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3.多方位的师生交流。传统的教学模式尽管也以学生获取知识及能力作为最终目标,同时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是,由于景观生态学本身更加关注景观格局的配置,以及相对抽象的研究内容。因此,传统的景观生态学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会难以理解这种抽象的研究对象,久而久之对景观生态学产生厌恶、反感情绪。因此,在知识学习中,景观生态学往往需要更多的师生交流(杨三红 et al. 2015)。同时,景观生态学会用到一系列的软件,如ENVI,ArcGIS,Fragstatic等,这些软件可以辅助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分析,并应用于景观规划的各个步骤。在这些软件应用过程中,不仅需要基础知识的理解,还需要相应的实践,这些也是基于更广阔的师生交流基础之上。因此,景观生态学需要更加频繁的师生交流,这也是翻转课堂的一个重要特色,将会在景观生态学中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四、基于项目的景观生态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景观生态学自身的特点适合采取以项目开发过程为主轴的教学方式,按项目的构建过程为线索安排教学步骤,整个教学任务由项目任务来驱动,以一个独立的项目开展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过程(李海龙 et al. 2013)。可以考虑将整个班级分为四组,按照自然保护区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湿地保护规划四个项目进行开展。景观生态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有课前学习、课堂讨论、课后实验三部分组成。

1.课前学习。课前学习主要是以视频学习为主。首先,教师根据本课程的特征、教学目标与知识体系设计出每一堂课的基础理论知识与训练习题,然后将制作成的精简视频上传至学习平台,以供学生学习。结合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特点,视频内容应该主要集中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软件操作、应用领域四个方面。通过四个方面的学习,学生可以对景观生态学有一个基本的概况。

2.课堂讨论。课堂讨论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是对学生课前学习的基础知识中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每组学生进行组内讨论,然后由组长汇报展示小组任务进展,并同时提出本组的疑难问题。在各个小组汇报完进展情况和疑难问题后,排除掉已有的小组解决的问题。最后针对剩余问题,由教师统一解答。另一方面,围绕着各个组的项目内容,各组内围绕项目的实施开展进行详细讨论。之后,组长进行项目进展的汇报,并允许其他组成员针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提问。最后,针对项目进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中的疑难问题,并和教师进行讨论,确定项目开展中的各个关键问题。

3.课后实验。课堂讨论的主要目的是确定项目开展的技术路线和方案,真正的实施还是要通过课后实验开展。课后实验既是项目实施的具体过程,也是对所学知识的一个固化过程。各组学生依据课堂讨论的最终结果,进行组内分工,然后逐步的开展相应工作。例如数据收集工作,考虑到各个项目中的数据要求非常多,可能需要分为气候数据、遥感数据、统计年鉴数据等不同的方面进行收集。当然,在数据收集完成后,还需要进行相应规范的数据整理工作,以便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支持。

五、结语

翻转课堂实现了传统课堂中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颠倒。考虑到景观生态学的实践性、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方位的师生交流需求,翻转课堂适用于景观生态学教学;基于项目的景观生态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为课前学习、课堂讨论、课后实验三部分。翻转课堂将大大提高景观生态学教学效果和实践能力,有助于推动景观生态学与现代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崔艳辉,王轶.翻转课堂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

[2]贾宝全,杨洁泉.景观生态学的起源与发展[J].干旱区研究,1999,(16).

[3]李海龙,邓敏杰,梁存良.基于任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

[4]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杨三红,郭晋平,张芸香,白晋华,郭跃东.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5,(17).

[6]朱宏洁,朱S.翻转课堂及其有效实施策略刍议[J].电化教育研究,2013,(08).

Flip the Classroom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Landscape Ecology

ZHANG Qing

(Department of Ecology,School of Life Sciences,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Hohhot,Inner Mongolia 010021,China)

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范文第2篇

通过生态平衡原则进行生态系统的创建,以此增强其稳定性,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必须从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出发,对绿化系统和自然地形地貌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调节,应用生态学原理,建立结构健全、功能齐全的种群复层群落结构,确保各种植物之间相互共处,合理进行植物之间的配置。

二、生态理念下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现状

植物生态学、水文生态学、环境生态学等都是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景观设计中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景观设计中生态学中的整体论、系统论与协调机制都是对其起到指导作用的基本理论。随着生态学的快速发展,景观生态理论也越来越完善,这对大规模景观设计的指导作用越来越重要。在进行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必须有效结合生态科学技术与景观美学原则,在确保园林景观质量的同时,更应符合设计原理及美观。上世纪70年代,生态理念已开始逐渐融入到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但生态学(以能量流和物质流为研究对象)和景观设计(以空间结构为研究对象)之间并没有关联点及共同点,这种情况下,就增加了生态学向景观设计应用的难度。80年代后期,景观生态学得到了广泛地推广,其主要研究对象为景观要素之间的关系、联系与景观整体结构、功能等。土地或景观是园林景观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在一定范围内利用空间、生态系统实现特定的美学效果。为此澳德姆提出了土地利用分类系统的“分室模型”如图1所示。1986年在这个前提下哈贝在景观规划设计中不仅应用了景观生态学理论,并完善了景观生态规划方式。目前,在经济高速发展下,我国还面临着自然资源严重缺乏及科学技术水平较低的问题,这些都给生态景观设计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由此可见,生态设计在现阶段还不能等同于一般的规划设计方式。传统景观设计主要是以人的需求为基础,并遵循功能性、艺术性及社会文化性的原则进行设计,进而对人们的各种需求进行满足。相比传统园林景观设计,生态设计则需要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进行充分考虑,必须考虑其长远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现阶段,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一般都会将生态设计与传统设计完美结合,在对城市近期发展需求最大限度满足的同时,还要将可持续发展观合理、恰当地引入到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并提高人们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三、生态理念下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城市化发展步伐越来越快,在中国景观园林设计中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必然为其带来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此时,我们必须抓住机遇,把握未来,将生态规划设计理论充分融入到现代城市生态景观设计中,推动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快速发展。1、注重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原则在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必须注重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建设。在生态景观设计中其重点必须为生态环境与设计的结合,也就是说必须对自然提供的潜力进行充分利用,同时严格遵循自然的限制条件进行景观设计。在设计中选用的材料应为再生材料,尽量选用施工现场原有材料进行循环应用,并将材料的功能性进行最大限度地发挥,避免生产、加工及运输过程中对能源的过分消耗,并对当地传统文化特色进行保留。注重与自然结合的设计,倡导全新的设计理念,并以此形成生态设计理念。同时遵循生态规划设计理论,合理规划与设计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在我国文化中自古以来讲求的就是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但景观园林设计中往往认为只是将自然元素添加要设计中并没有与自然有效结合。为实现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设计工作者必须将生态规划设计理念融入到设计中,在充分尊重自然及景观园林地域性的前提下,寻找与当地自然环境、城市发展相适应的设计方式,并在设计中对当地文化特色加以利用,以此提升景观园林的功能性与审美性。2、向多元化、科技化发展现代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多元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审美观与生活需求也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对园林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地要求。基于此,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必须对景观个性化设计不断追求并向精细化方向不断发展,对人们日益增多的需求进行最大限度地满足。伴随现代城市结构的完善,作为一项规模较大的综合工程项目,景观园林设计在城市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为此,设计工作者必须不断对园林设计的理念加以更新,注重生态园林设计,并不断进行有效创新,这都为景观园林设计的合理化提供了可靠地依据。目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科学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这都为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提供了科技保障,选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机械设备实现优化绘图设计,并进行模拟城市景观园林的构建,这也是今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四、结束语

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生态学 理论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Ecological Theory Teaching Reform and Consideration

GONG Lu

(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Sciences, Xinjiang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46)

Abstract Ecology theory lectures covering a lot of knowledg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difficult to achieve good teaching results. Combined with the discipline of theoretical teaching, this paper from the theory with practice, teaching content, multimedia combined blackboard, diverse teaching methods, emphasis extracurricular areas, to promote awareness of the student, the reform of the examination form, such as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evaluation perspective on how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quality of teaching theory, teaching reform carried out ecological theory, proposes thinking.

Key words ecology; theory teaching; teaching reform

全球变化背景下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生物多样性保护、资源开发利用、区域环境治理以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均与生态学有极为密切的关系。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当前,生态学已提升为国家一级学科,重要性凸显,并渗透到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各个领域,全面指导人与生物圈的协调发展,为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作为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生态学理论授课体系庞大,包括基础生态学、植物生理生态学、动物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恢复生态学、数量生态学、生态规划与设计、生态工程等课程,涉及范围广,涵盖了大量的知识点。面对诸多繁杂的理论知识点,传统教学很难起到优良的教学效果,如何全面提高生态学理论课程教学质量、开展相应的教学改革与思考已迫在眉睫。本文结合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生态学专业的教学实践,提出如下几点思考。

1 理论联系实践,丰富教学内容

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会加剧理论课程的抽象与乏味。虽然生态学课程包含了实验、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环节,但课时数较少,因此,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加强课堂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践。一方面,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内容编排上要体现主次分明、脉络清晰,在对基本理论知识解析的同时,通过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探讨学生关心的国内外热点问题,增强对案例和示范性内容的补充,来加深学生对生态学理论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可补充具有干旱区特色的示例,讲解生物对荒漠化、盐渍化环境的适应,加深学生对个体生态学中动植物适应温度、水分和土壤的策略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师可发挥整体科研实力较强的优势,重视教学环节中科学研究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可将自身的研究背景和学生的知识背景融合,灵活处理教学内容,体现个性教学。例如,学院生态学专业教师大部分都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可将教师的科研项目与研究成果中涉及到生态学教学内容的部分添加到课堂讲授中,增进学生对生态学学科前沿方向的了解和把握,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空洞的说教。

2 多媒体结合板书,多样化教学方式

本院生态学专业教师积累并自制了大量具有丰富案例的多媒体课件,极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的课程信息量,并将自己的科研工作以课件专题形式向学生介绍,有助于学生把握国内外学科的学术动态。同时,为了加强学生对生态学各种理论的感性认识,可通过多媒体播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电教片、知名生态学家的专题讲座,也可在课堂讲授过程中穿插表述生态学现象的视频短片,结合课程不断创新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虽然多媒体教学有其显著的优势,但如果不能适当、科学地使用多媒体的功能,会产生不良的教学效果。学生被大量的图片和视频吸引,忽略了教师对理论知识点的讲解,教学过程生动但缺乏深度。因此,多媒体教学需要与板书教学相结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将章节主要内容列于多媒体幕布旁边的黑板上,使学生从总体对一堂课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一目了然。而多媒体的部分可以是对所涉及理论内容的有益补充,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主线,合理、适当地安排多媒体内容。两种教学方式相互取长补短,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环境生态学 农业院校 教学内容优化 教学方法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b)-0034-02

环境生态学是20世纪70年代随着环境问题的逐渐发展而兴起的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交叉学科,它运用生态学的理论,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类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目前我国《环境生态学》的教材有10余部,其主要内容介绍生态学基本理论,而联系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实际内容很少,并且教材之间及教材与其它相关课程存在大量的重复。过去对环境生态学教学内容优化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针对环境科学专业的环境生态学课程,而与农业院校生态学专业的环境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本人结合多年环境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及学生的反馈意见,对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1 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优化措施

1.1 选择适宜教材,自已编写教学大纲

通过比较国内外多部环境生态学教材发现,国内教材比较简单,但对环境生态问题阐述的不够深入;而国外教材对环境生态阐述比较深入,但知识点太多,知识面太广,条理不够清楚。结合本院生态学专业的自身特点,选择盛连喜主编的《环境生态学导论》第二版为主要教材,以卢升高主编的《环境生态学》为辅,从生态系统的破坏与恢复―― 区域环境污染―― 生物入侵生态学―― 全球性环境生态问题―― 环境质量的生态评价为主线,重新编写教学大纲,作为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见表1)。

1.2 精简压缩或删减与其他课程重复的内容

根据本院生态学专业培养方案大纲,二年级开设一门专业基础课普通生态学,然而该课程与环境生态学课程教材前四章内容完全相同,必须删减这些重复内容。三年级开设了一门专业核心课“生态环境监测”,然而该课程与环境生态学课程教材中的第六章的部分内容完全相同,这部分内容也必须删除。三年级还开设了一门专业选修课“景观生态学”,与本教材的第六章也有部分内容相同,也同样精简压缩,以避免教学时间和资源的让费(见表1)。因此,根据本院生态学专业的特点性,生态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重点应放在生态环境的实际应用性方面,再穿插一些普通生态学重要的理论展开讲授。

1.3 结合专业特点,合理增加教学内容

生物入侵是我国当前生态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特别是烟粉虱和紫茎泽兰等的生物入侵,已成为我国目前重点攻关的科研项目之一。根据本院生态学专业教学培养方案重点是农业生态学方向。因此,在讲授“环境生态学”课程时必须增加一些与农业生态类相关内容(见表1),而且又必须当前生态学方向的研究热点,同时,也更能体现出教学的时代性和前瞻性。这样使农业院校生态学专业的本科生对生物入侵渠道、危害和控制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也能体现农业院校生态学专业学生的特殊性。

1.4 对生态学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整合优化

环境生态学课程内容优化必须建立在对农业院校生态学专业培养方案深刻了解的基础上,制订详细的教学大纲和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要有良好的延续性和关联性。所以,建议在大学二年级阶段设置普通生态学专业基础课;在大学三年级开设环境生态学、生态监测污染和农业生态工程等专业核心课;而在大学四年级阶段开设“景观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污染生态学、植物生态学”等多门生态类的专业选修课程。而且必须根据专业特点确定每门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实现生态学系列课程的无缝衔接,避免重复,提高教学资源的整体效益。

2 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2.1 课堂讨论与课堂讲授相结合

环境生态学课程的知识面广和多,大多是生态学理论原理。如果教师的知识面不广,而又不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整个课堂会枯燥无味和沉闷。因此,这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授课时要不断提出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课积极性,启发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们快乐和轻松得学,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特别讲解一些枯燥无味和难懂的基本概念或理论时,可针对性的采用讨论式、互动式、启发式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鼓励师生之间相互提问、相互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同时,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与科研有的效结合

教学是基础,科研是主导,只有将教学与科研效结合在一起,才能使讲课的内容理加具有前沿性、独创性和启发性。教师自身的科研工作对教学也有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的素材。在讲授“全球性环境问题及生态对策”这一章内容时,其中有一节内容是“温室效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内容明确指出产生温室效应的是主要温室气体是CO2。而本人就将自已获得一个基金资助的课题(高CO2升高下褐飞虱抗逆性变化的分子机制研究)的设计,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案等融入教学环节,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认识。根据课题需要,让部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作为助手参与实验,老师可适当的给学生发放一些科研补助,同时,也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有一个好的促进。通过鼓励学生生申请和参与大学生科学创新项目等,提高其科研素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也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其团队精神和自信心。

2.3 采用研究性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研究性学习

在讲授“环境污染的生态对策”这一章中“区域污染中的水污染”内容时,先通过实例介绍世界十大污染事件,引入水污污的危害。再由此提出问题,然后布置水污染会造成怎样的危害?有怎样的防治措施?对农业生产有什么样的影响等相关教学内容。教师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组,安排每组学生在课前分别收集相关资料和制成PPT,然后每组派个学生代表在课堂上讲解,讲完后每组相互进行讨论,最后老师进行总结与评价。采用这种研究性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本来枯燥无味的理论课变的生动有趣,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4 合理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为改善教学效果与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改变传统课堂中的教学模式,应采用传统式和多媒体手段相结合方式。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通过多媒体手段把抽象的内容变成合适的文字、图形、图像等多媒体信息,将抽象内容转变为生动形象的感性素材,再结合传统式教学方法(板书形式)的讲解,降低了教学难度。通过增强和丰富教学过程的外部刺激的方法,大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思维和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3 结语

近年来,随着国际上生态理论的迅猛发展,以及全球各种环境问题的出现,使得“环境生态学”课程体系必须紧跟当前形式的发展需求,需要不断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具科学性、前瞻性和动态性。作为农业院校生态学专业该课程更应突出实际应用性和时代性。通过教、学、研的全方位结合,全面提高环境生态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持.生态学[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52-168.

[2] 卢升高,吕军.环境生态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214-243

[3] 盛连喜.环境生态学导讨[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92-302.

[4] 雷泽湘,谢勇.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信息,2008(2):44-45.

[5] 杨桂英,廖周瑜,曹子林,等.高等林业院校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2(12):632-633.

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范文第5篇

经过十几天的部队基层实习,让我充分的感受到了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对于武警森林部队来讲,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就更显得重要,这对于森林部队将来的发展有着其他专业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实习的中队是武警森林延边支队合龙大队龙井中队,地处龙井市三合镇,与朝鲜隔江相望,三合镇有着国家一级陆路通商口岸,距朝鲜清津港只有87公里,龙井距罗津港227公里,是经朝鲜进入日本海,走进太平洋的理想通道。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培养具备生态学、旅游学、景观生态学、森林保护学等基本理论,具有森林游憩资源评价、规划设计、经营管理和森林资源保护基本知识,掌握森林游憩及森林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方面的技能,具备森林生态、森林资源保护、游憩资源经营管理、森林游憩市场营销及协调森林游憩与资源关系等能力的专门人才。从上述专业培养目标不难看出,与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密切相关的专业有林学、森林保护、旅游等。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并不是数个相关专业的简单相加,而应该是在生态学、林学、旅游学有机融合的基础上创建的新学科。因此,森林资源得到真正的保护与满足旅游需求同等重要。武警森林部队的职责主要是保护国家的森林资源,防止和扑救森林火灾。如何将我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森林防火灭火更好的结合起来,如何与基层部队的建设发展结合起来是我们这次实习的重点。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在武警森林基层部队建设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一、中队环境建设方面的应用

基层部队环境好坏直接关系着官兵的工作和训练状态,关系着人的身心健康,同时还关系着中队的业绩。

在部队环境建设和改进上,就能显示出森保专业的优越性,对大环境下的植被选择,景观效果都有重要作用。就拿龙井中队来说,这里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冬冷夏热。年平均气温为5.6℃,七月最热,平均气温为21.2℃,一月最冷,平均气温为-13.4℃,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7.1℃,极端最低气温-34.8℃。年平均降雨量为549.3mm,属于湿润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29.1小时,初霜平均日期在9月27日,终霜平均日期在5月6日,无霜期平均为143天。所以在选择植被时就的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不然就会对植被的成活率产生很大的影响。

再者在选完树种以后还要考虑景观上的效果。怎么去合理的搭配才能达到最佳的视觉观都要值得我们这些学森保专业人去深思的。同时还要考虑季节变化对景观影响,春季要鲜花盛开,可以选择一些当地的金达莱或者部分果树都可以。夏季要显得丛林茂盛,榆树、柳树、等,秋季要在伤感的同时还不能缺乏活力,这就需要想枫树这样的树种来增加活力了,冬季要在单调的白色里有绿色的点缀,我们可以选一些四季长青而且要耐寒的树种,如一些松科植物。

所以,在环境建设上是很值得我们去努力的,只有环境好了,官兵的工作和训练才会更有激情,才能为部队做出更多的贡献。

二、中队农副产品生产的应用

农副产品生产对基层部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可以为部队节省经费、二可以改善伙食。但是在生产上也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例如蔬菜、果树受病,作物生长不正常等,都会对产量造成严重影响的。如能提前进行防治就可以减少这样不必要的损失,这就需要有这方面专业人才,要是去专门的机构找专家来诊断,勿必会有一些花费。

森保专业在这方面也是有专长的,大学里学习的植物病理学、植物化学防治等都是解决这方面的知识,这样就更帮助部队节省一部分开支,将这些经费用在其他方面也会为基层部队创造更多的业绩。

三、对防火灭火作战的应用

森林防火是一个由测报、阻隔、观察、通讯、运载和航空护林等要素构成的复合式系统,存在于林业这个更大的系统之中。森林防火系统的功能如何,不单单表现在各要素的好坏,更重要的是组成防扑森林火灾系统诸要素间结构的有序性如何。

森林灭火是当森林受到火灾攻击后执行的灭火措施,我们可以通过三种方法达到灭火目的,①隔离可燃物或减少可燃物燃烧气体的释放量,使其低于能够燃烧的下限;②隔离空气或使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低于18%;③降低温度,使燃烧处的温度降到燃点以下。森林保护专业可以应用所学的生态学、林火生态管理、气象学等对火灾进行综合性的判断分析,尤其是气象学在灭火过程中将会起到更大的作用,也是保障人员安全的一个基本方面,从而达到快速、安全、有效的灭火目的。

四、促进森林部队从单独的防火灭火作战向多方面综合发展

目前森林部队的主要职责是防火灭火,保护森林资源,包括野生动植物。随着社会的发展,部队官兵的学历会越来越高,这样就会促进森林部队从单独的防火灭火作战向多方面综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