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承非遗的意义

传承非遗的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承非遗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传承非遗的意义

传承非遗的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非遗文化四川扬琴校园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代传承、口传心授的“流变”文化遗产,被我们称为民族记忆的背影。四川扬琴是我国四大扬琴流派之一,作为巴蜀地区独有的民间文化艺术,于2006年8月列入“四川省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8年进入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川扬琴的保护与传承是至关重要的,而学校是发展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阵地之一,是传承文明的殿堂。2006年,教育部将每年的九月份定为“非遗传承月”,目的是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中的宣传与教育。2008年,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入教材、进校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党的十以来,多次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化教育事业保护做出重要批示。2014年12月“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界专家、官员就此提出建议和意见。可见其重要性。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动因,一定程度上是中国“非遗”文化传承的产物;而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是我国教育的目标之一,并且是服务于教育的。“非遗”文化的传承与教育的关系,无疑是教育学探讨的重要论域之一。2007年5月,中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举行,四川地区也陆续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采用学生们乐于接受的形式来进行宣传。四川扬琴就是其中的一项。如何使这项艺术在校园中得到更好的传承,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四川扬琴进校园的现状调查

本次调查范围是在成都地区的中小学和高等院校展开。主要内容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各学校为传承“非遗”文化所开展的工作;在校师生对于四川扬琴的认识;被调查人对于校园传承四川扬琴的一些建议。调查对象主要针对在校的老师和学生,以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并辅以重点走访、个别座谈及电话访问等途径。调查问卷共发放90份,其中,中小学50份,高等院校40份;收回有效问卷86份。在调查的学校当中,有将近23所学校在进行“非遗”文化校园传承的工作,并入选了“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民族音乐”四川省课题实验项目。其中,成华小学在常规的音乐课堂教学外,还把川剧、曲艺纳入小学生的第二课堂和课余活动当中,引导孩子们学习。青羊区的万春小学、树德实验中学等等也都开展了“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让孩子们感受戏曲、曲艺的巨大魅力。在高校当中,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分别选择了川江号子、羌族民歌以及羌笛作为研究课题。据电子科技大学该课题负责人何帆介绍,学校已经从各个学院选出对川江号子有兴趣多名学生,通过传承人和专家的传授,他们在逐步了解并掌握这门古老的音乐。电子科技大学还准备将川江号子纳入公共选修课并编制教材。来自成都师范学院的校长刘存绪表示,“传承文化是高校的四大职能之一,我们成都师范学院音乐系一直在积极地思考和探索着,四川扬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这一古老文化艺术,不仅是传承人和文化部门的责任,也是成都师范学院作为高校传承文化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成都师范学院于2014年7月2日,与来自川渝两地的国家级、省级“四川扬琴”传承人、专家及学者聚集成都进行交流研讨,“四川扬琴”传承培训基地当日在成都师范学院正式挂牌成立。基地的挂牌成立,使得四川扬琴的保护与传承正式走进校园,让更多的在校大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四川扬琴,并感受其艺术魅力,从而愿意传承这一艺术形式,主动参与到四川扬琴的保护传承工作中来,使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散发新的活力。

二、四川扬琴校园传承的措施

从上述调查的结果来看,在所调查的院校中,基本都上开展了“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有的还开设了有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课程,但对于四川扬琴的宣传与学习还远远不够。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政府途径或者面向社会,对四川扬琴进行宣传。其中,学校的板报、报刊、海报都是很好的宣传阵地,可以定期开展曲艺文化的系列活动,以丰富学生的曲艺文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可以通过系列活动的专题版块来举办“四川扬琴”保护的相关活动。如举办图片展和宣传栏,开设相关的专题讲座,或组织以“爱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扬琴”为主题的文艺汇演。这些都可以通过学校和相关的曲艺机构或团体的合作来实现。其次,对学校而言,引进相关师资,甚至将传承人邀请到课堂让学生现场拜师学艺等,并由此增加相关专业课程及第二课堂。也可以对专业团体进行实地参观与考察,挂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培训基地,并建立相应的实习基地。另一方面,可以招标图书馆资源建设,购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文本或影视资料,重点收藏四川扬琴等相关曲艺类的图书音像资料,倡导并支持对已有相关资源的利用,通过组织相关的趣味活动来鼓励更多的师生参与到四川扬琴的保护传承中去。再次,对于学校的艺术团或音乐学院等相关的专业机构来说,可以在现有的艺术人才中选择适当的人选来进行四川扬琴的学习与专业训练,比如说通过对扬琴、民族打击乐、二胡等专业的学生进行选拔,此部分学生是有一定的器乐演奏技能的,在此基础上通过普修或选修声乐,再进行四川扬琴的专业培训,从四川扬琴的培养上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随着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可以定期进行一些演出与实践,来扩大四川扬琴的影响度,由此,我们可以成立相关的扬琴社团。通过社团的演出与宣传,扩大四川扬琴在校园中的影响力,获得更好的阶梯式的宣传与影响,以达到传承的目的。

三、四川扬琴校园传承的思考

在当今整体物质化、市场化的经济时代下,特别是在我们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还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曲艺四川扬琴的保护与开发。结合我们对部分学校的实地调研,学校课程设置与相关活动开展还不够,专业教师甚少。虽然部分学校都有相关的课程或系列活动,但其开展的内容大多是停留在对四川扬琴的具体艺术形态进行介绍,在落实到艺术形式方面的传承与如何保护等重点问题上却涉及较少。而且对于四川扬琴或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多是在“文化遗产日”前后段时间,组织一些相关的图片展或是以演出等形式进行简单的宣传,周期不长,而最终对于这些活动的影响也少有关注。且相关社团还不够强大,在校园中的影响较小,此外,学校所藏相关资料并不多,运用也不是特别充分。另一方面,大多数师生对“非遗”文化的认识大多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上,对于四川扬琴这种技艺性的艺术形式多半只停留在兴趣性的观赏上,很少会去进行下一步的学习,也不会去过于深入的进行了解,更不会对其进行研究。虽然师生都对非物质文化保护持积极的态度,但是真正付诸行动的却很少。就算有学生参加了相关团体,多也是一时兴趣,能够坚持下来的并不多。相比于其他的非遗文化项目来说,四川扬琴有她自身的局限性,比如说,她需要乐器的演奏训练与声乐唱腔等训练为基础,而每件乐器的学习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声乐训练更是对学员自身的嗓音条件有一定的要求,且两者之间还需要一定的磨合才能把这门说唱艺术演绎好。四川扬琴的学习周期比较长,对技术的要求较高,这也是四川扬琴校园传承中所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

我国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辉煌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更是中华文化的根和魂。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对于整个中华民族具有深远的意义。四川扬琴的保护开发与校园传承模式是非遗文化传承中的一个很好的尝试。虽然这个过程中会面临一定的问题,也有其自身的弊端,但只要能将她坚持下去,并不断地完善下去,四川扬琴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即将会迎来更加骄人的成绩。(责任编辑:尹雨)

参考文献:

[1]彭科伟.浅论四川曲艺的保护和传承[J].中国音乐. 2013(4);

[2]张强.四川扬琴中扬琴的运用与演奏艺术[J].大舞台2015(11)

[3]洪霞.四川扬琴坐地传情谱新春[J].四川戏剧. 2012(01);

[4]李高.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的困境、意义及途径―――以铜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为个案[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6)

传承非遗的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非遗;文化传承;创新研究;校企合作

广东是我国四大制鞋基地之一,位居沿海发达城市,地理位置的优越,省外、海外品牌纷纷入粤,使广东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鞋都和鞋业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有“中国十双鞋,广东有其五”“全球十双鞋,广东有其三”之称。在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有广东鞋的踪迹。但无须讳言的是,广东自主品牌及产品的研究及创新工作做得相对有限。近些年来,广东制鞋行业正奋起直追,着力加快品牌发展。要发展,就要有创新,要创新就要有新的技术和艺术灌入其中。非遗创新,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聚焦非遗与时尚融合之美,推动非遗活化传承、价值转化的过程。作为时尚之都的广州,助力文化产业新发展是当下发展的重中之重。今年,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省级非遗工作站申报工作,其中服装服饰工作站落户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广东省非遗工作站(服装服饰工作站)应运而生,将深度整合时尚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通过非遗文化赋能,优化提升全产业链,促进跨界合作,形成多业态、跨区域影响力,推动湾区时尚产业融合发展。制鞋行业作为服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品牌建设及产品创新等方面有重大突破。

1价值所在,引领国潮

1.1应用价值

要推动非遗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融合,以文化产业为载体,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改造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方式,提升广东制鞋在中国乃至世界制鞋行业中的主导地位。使我国制鞋行业一改往日低端、廉价的加工状况,能够健康、飞速的发展,在这种情形下,以传统文化催生经济转型发展,在弘扬传统文化上具有很好的现实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近几年,随着我国在传统文化的大力推广下,国潮品牌应运而生。其设计理念将本国文化、元素添加在设计中从而形成。广东制鞋紧抓社会发展命脉,经过多年发展和培育,现已形成非常完善的皮革、制鞋产业链。据中国市场调研在线的中国女鞋市场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17年)显示,虽然我国制鞋行业受欧美市场受金融海啸影响进口数量下降,而消费者对品牌的需求日益旺盛,所以在未来的十年里,中国制鞋市场仍将呈现迅猛上升的趋势。而广东,作为我国制鞋行业引导国内潮流的重要基地,接受最新国际流行讯息以及时尚元素的重要城市,企业对设计水平的发展非常重视,品牌建设更是行业转型、产业升级的重要发展趋势。产品升级、品牌转型、发扬传统文化,无疑未当今鞋类设计师提供了很好的设计灵感,产品遵循在不同品类或风格的鞋产品当中,融入中国元素,既展示出新时代鞋靴个性的一面,又发扬我国传统文化。

1.2学术价值

目前在全球经济与文化一体化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已经融入各行各业。广东制鞋产业链以达到全国领先的生产制造水平,年产品出口总值远超越其他生产制造国家,如印度、越南、巴西等国。而在设计与文化引领方面,国外一线大牌仍处于主导地位,中国制鞋业没有形成属于本国独特的文化创意,加之当前本土鞋类优秀设计人才紧缺,中国鞋类设计环节较国际一线品牌有明显欠缺。如何打破设计环节,打造属于中国的鞋类世界品牌,广东制鞋行业的转型与升级是发展必然趋势。提高整体制鞋产业链,向全球制鞋产业链上游迈进,是广东制鞋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品牌建设、产品研发设计是目前广东制鞋企业迫切需要加强培育的方面。随着新时代文化创意全球发展的步伐,呈现以传统文化为主导,以产品创新创意为主要导向的发展现状。本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创新精神”的宗旨,以弘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动传统制鞋行业转型升级,对广东制鞋行业的资源整合、技术创新、文化素质提升等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非遗文化传承下广东地区制鞋行业设计目的、开发方向与工艺技术等问题,行业、企业以及高等教育制鞋专业进行研究探讨,有利于转变当今制鞋行业“模仿”设计现状,努力推动和发展广东制鞋行业产业升级,企业转型。同时,依据企业、社会需求,对高等教育鞋类专业提供行业需求,从而提高专业教师综合素质、教学质量,有利于高职、本科等鞋类设计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好的培养适合新时代企业需求的高级专业人才。

2行业快速发展,引导新型人才

制鞋行业属于工业密集型产业,而中国在全球制鞋行业中一直处于生产大国、出口大国和消费大国,其鞋类产量、出口产量和消费产量分别接近全球的60%、70%和20%。中国鞋业的发展,可以说为全球鞋业消费市场提供了来源稳定的产品供给,与此同时,中国鞋业发展的外溢效应,为周边国家依托中国鞋业强大的供应链从而实现鞋业快速崛起,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但中国鞋业同时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其自主品牌及产品的研究及创新工作做得相对有限。基于此种原因,借助文化创意的全球化兴起,越来越多的原创品牌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兴起,而要独特,就要创新,要发展中国制鞋行业,弘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将两者紧密结合,提升广东制鞋业的同时,提升全民文化素质水平,创造属于自己的特色品牌,就要了解鞋靴,了解鞋的各个构造以及从鞋类演变的历史开始。要发展就要创新,无论是从工艺技术创新,还是造型设计创新,只有根植我国传统文化,汲取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精华,才能彰显中国鞋靴设计师的人文情怀,并由此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鞋靴品牌文化产物。目前,国内对于鞋靴文化的整体发展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研究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的学者,以及研究纺织服装学的学者对此都有一些研究成果,例如:《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鞋履艺术在现代鞋靴设计教学的应用研究》温州大学,刘阳,硕士论文,2018年;《论鞋靴设计中传统文化的运用》温州大学,顾任飞,中国皮革,2013年06期;《继承传统文化与鞋类时尚创新》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彭艳艳,西部皮革,2011年21期。但专门研究非遗文化并应用到鞋靴产品当中的机构、学者或企业还相对较少。在企业方面,设计师具有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社会使命,是一切文化作品的创造者。只有顺应时展,不断通过新品理念、产品质量、产品特色、产品服务等方面提升品牌产品价值,这就要求鞋类设计师既要有丰富的鞋产品技术设计能力,又要掌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在审美,同时,鞋类产品必须符合当下时代的审美产物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处理好技术与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与现代科技等之间的关系,设计出代表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潮品牌产品,向社会展示创意转型成果。在院校人才培养方面,随着市场整合、消费者需求的提升,使得制鞋行业从早期的培训机构上升到中专层次的《皮革制品设计专业》、高职层次的《鞋靴与工艺设计方向》等,以及本科层次的《皮革专业》、《鞋靴与皮具设计方向》,至现今《鞋屡设计》研究生方向等。教学层次不断提高,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逐步细化,涉及鞋靴工艺制作、鞋靴款式设计、鞋靴样板设计等分门别类的进行高等教育教学。依据不同层次鞋类专业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从技能型专门人才到设计类创新型高级人才,通过院校理论教育,让学生掌握该层次教育教学过程中基本理论知识,基本素养,加强非遗文化知识,以及在鞋靴设计当中给予创新,为根除中国鞋靴设计的一味模仿、抄袭现象提供有力依据,为高校鞋类专业及制鞋企业培养具有强烈民族意识,保护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新一代鞋类设计人才,给予有益意见。

3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共赴新时代

企业发展是高校教育的风向标。近年来,职业性院校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提高院校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增强高校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形成了以学校为主,企业参与教育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多方位合作办学等模式。如:企业管培生合作、学生就业合作、订单式培养、冠名班合作、名师工作坊等。培养了一大批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型劳动者。对于广东制鞋而言,早期的样板师已退出时尚设计舞台,成为幕后支撑的主力军,而鞋靴设计师更多为年轻、潮流的90后、00后,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汲取时尚新理念,将制鞋行业引领国潮达到创新设计新高地。

4总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真实见证,也是一个国家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在研究和传承前人文化的同时,我们看到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然而即便如此,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遗资源受到很大的冲击。很多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因此,在加强保护非遗工作的同时,各行各业也将非遗文化资源、文化传承引入行业建设当中,力争通过自己行业向中国乃至世界展现我国特有的文化底蕴。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的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广东制鞋行业着手,挖掘并深入中国非遗文化特色,结合院校人陪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为努力推动或发展广东省乃至中国制鞋行业的发展里程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周凤华.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形成命运共同体[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7).

[2]高鸿.企业举办和参与是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7).

[3]覃大立.传统手工艺自主创新之我见[J].新美术.2012(03).[4]徐燕琳.广东传统非物质文化[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08).

[5]郑士林,张冬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与高校素质教育对接路径新探———以广东行政职业学院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8.

传承非遗的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川剧展演;活态传承;代表性传承人;文化空间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11)03-0010-6

主持人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创造的世代相传的精神和文化宝贵财富,体现着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是激发人类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目益受到国际社会和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十分关注。2011年2月25日,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5月29-6月11日,“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将在成都举办。值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和“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举办之际,我们特开设研究专栏。

本栏日刊登的文章,或对我国新公布的矧物质文化遗产法》核心理念进行解读,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方法、策略进行理论探索,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及其生存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或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实践提出新的思考,希望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推进有关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将进入新的阶段,希望更多的人们能够关心、支持、参与到该项工作中,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近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野覆盖下,作为传统表演艺术的川剧展演活动掀起一次次波澜,一拨又一拨的大戏剧目和褶子戏精品搬上舞台,可谓场面壮大,气象万千,大戏琳琅、褶戏精出。从汇演、调演、展演到川剧代表性传承人的示范演出,可以说,川剧的演出活动,不仅走出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探索戏剧的情境,而且借助经济的力量,政府的力量,也逐步走出了以发掘与抢救为主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初始阶段;从一种看守、封存、珍藏的居高临下地姿态中走了出来,开始步人了以保护与传承为重心、并将保护措施与传承原则具体细化的较为理性成熟的阶段。关注川剧的保护与传承,即应该更多地关注这一过程,而不是它不确定的结果;应该更多关注这一过程中人文的重构以及传统的意义增殖与生成,而不是急于给它定性定论。伴随着川剧传承与保护活动的展开过程,我们应该更多思考的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的川剧展演对于川剧文化归属的示范意义,是川剧代表性传承人演出带来的文化空间开拓的契机和衍展可能性的问题。

一、活态传承与川剧大戏的文化归属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质,即在于它是活态的文化,它存在于当下特定的民间生活方式中,甚至就是他们生活本身。因为它获得普通民众的认同,也就成为一种积淀丰厚的历史精神的活的标本与文化传统的鲜活载体。川剧要实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首先要从观念上解决什么是“活态”传承的问题。

所谓“活态”传承,是能够充分调动和挖掘蜀地的文化资源,多向度阐释和实现川剧的文化归属的。那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下,如何开掘在特定历史阶段深深影响蜀地民众生活的川剧文化价值,展示当下蜀地人的生存需要、精神诉求?近年来的川剧展演以《易胆大》、《死水微澜》、《巴山秀才》、《尘埃落定》、《青铜魂》等一批经典大戏,为我们奉献了_一场又一场的视觉盛宴,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了寻找文化地标、实现川剧活态传承的尝试和探索。这其中,我以为,新编考古题材剧《青铜魂》和实验哲理剧《尘埃落定》,在这方面取得的实绩尤其引人瞩目。《青铜魂》以三星堆考古文物青铜纵目面具、青铜神像为媒介,不仅以铜匠与村姑的旖旎恋情与悲情故事,复活了远古时代普通人的情感世界和社会生活;而且以灵叟为代表的青铜家族前赴后继、生死不悔铸造青铜神像的情节,再现了鱼凫王朝神秘深邃的祭祖盛典,唱响了青铜时代的英雄颂歌;更以天上、人间、历史、现实凝融一体的多维空间的移动和措置,映射出青铜记忆的艺术之魂与人性之美。此剧更打动我的,则是它营造的凝重的历史光影与烂漫的时代激情形成的舞台张力场:从男女主角眼中牵出的长长细线勾勒出富有时尚气息的爱情表达,跌宕灵动的川剧唱腔摇曳古蜀文明绵绵的辉光,纵目神悬照的姿态与穿透历史的凝望浸透蜀地人虔敬而温润的生存理念,火红的绸缎演绎亘古绵延的具有时代流动感的生命意志,还有乡村的宁静明媚、爱情的轻艳芳馨,劳役的苦涩沉重、光焰的炽烈闪耀,一起构筑了那个时代劳动者的生存状态与当下普通人的精神困惑之间延伸、对接和融人的精神通道,从而实现了青铜精神的历史意义向现实功能的转化。这种承载着蜀地民众生命智慧的历史记忆通过戏曲想象的复活,显示了观念的力量,隐性地推动历史向前的步伐。

而实验哲理剧《尘埃落定》充分估量了现代剧场观众对小说原作的认知期待和文化品昧,将本不易改编的原小说“过于专业化”的哲理意味,作为重要元素在剧中穿缀出来。本剧最成功的地方,是在简化矛盾的同时,对人物之间离合关系的趣味表现。全剧的主干矛盾是在陈智林扮演的老麦琪土司与两个儿子之间围绕着争夺权欲之柄展开的。麦琪传位的矛盾心理,集中体现在他的那句“我的两个儿子,傻的真聪明,聪明的真傻”话中。若传位给大儿子,对于头脑简单、蛮武霸气、机心太重、比自己更权欲熏心、一眼就能窥破其心思的大儿子,虽然不是理想的人选,但自己可以掌控局面,仍然具有太上皇的地位,操纵大局,不失权欲之柄;传给傻儿子,对于这个在麦琪看来傻的时候不够傻,聪明的时候不够聪明的儿子,老麦琪有些琢磨不透,一旦傻儿子即位,一定会行善举受子民拥戴,自己则会失去土司统治之位,丧失极欲之柄;更因为傻儿子身上无法预见的神异性,老土司对控制局面的神力消失充满了焦虑和恐惧感。其次,此剧在主干矛盾的,以几对人物的身份离合和关系紧张感,刻意凸现了富有后现代意味的光怪陆离、充满善恶纠葛与人性困境的人物关系场。第一层是沈丽红扮演的土司夫人与麦其土司合作与对抗关系的隐伏。土司夫人的大段唱腔,极富抒情的韵味性,减弱了高腔高扬叱咤的调性,一变而为低调沉吟的叙说,华丽与悲悯的趣味糅合,透过身世叙说勾连二人昔日惺惺相惜、今日若即若离的关系。一句“他看不到现在,

只能望着未来”,表露了她的爱子之切、识子之真。第二层是“新英雄”哥哥和傻子弟弟紧张关系的凸现。教傻子用枪,看似扶教弟弟尽为兄责任,但却暴露了他欲借手打死麦琪篡夺土司权位的野心。当“未来的土司究竟该谁来当”的话题扯开,傻弟弟道出“只有父亲心里最清楚”时,新英雄对观众发问“他是个傻子吗”,揭开了他疑忌、挑衅老土司和傻子关系的一系列预谋。而傻儿子行动的“谐”与内心的“庄”之间的对应亦得到很好的映照。第三层是麦琪土司与戎贡土司明争暗斗、打情骂俏。麦其土司也有他的可爱之处,如他嘲笑戎贡土司自以为是、想独揽土司大权坐拥天下的狭隘,可见他还有“居一隅、望国中”的一点眼界,这可看作是近代革命风潮影响在麦琪土司身上投下的一抹亮色的影子。而“老树枯藤要开花”高扬的拖音――“这一句帮腔帮错了,再来”甩出的趣话,营造了跳出剧情之外的瞬间惊悚与幽默感。第四层是傻子与戎贡土司女儿的恋情,反向地建构了与主干故事多重套叠的戏剧空间:这一次又是权欲之柄惹的祸,但却是天下最漂亮女人觊觎至高无上权力的关目。她不但想通过掌控傻子一步到位,登上麦琪家主人――王后的位置,而且欲玩弄麦琪的两个儿子于股掌上,替母亲打新天下。此剧借助对川剧唱腔抒情调性底蕴的挖掘,以及直插云霄的转经筒,精致亮丽的唐卡、低沉压抑的天空、红艳欲滴的罂粟、诡异暖昧的家事氛围、欢快流动的民俗事相等舞台布置和场景转换,刻意营造了各种人物之间离合关系的多重趣味,不断推进和次第展开着故事叙演的空间和层次:不但重新诠释了近现代革命史视野覆盖之下、又富有后现代色彩的哲理剧,而且在舞台表演张力场的营造中巧妙地激荡和考验了不同社会阶层观众的情感接受维度。

不可否认,作为展演的川剧表演活动,是经过精心组织策划的集中展示行动,它与民间自发存在的、原生的川剧演出相比,显然是非常态的。但近年来展演的川剧大戏,正是通过对历史与人性问题的拷问,对充满民间生活情调和地域风情的蜀地文化性格的重塑,以集成的、精品的、超越物质的演出形态,不断激活、增殖着川剧文化的传统价值和现代精神内涵。从汇演、调演、展演推出的以《青铜魂》和《尘埃落定》为代表的一批经典大戏剧目看,川剧的展演活动可以说越来越显示出它从原生的演出形态中自然延伸、挖掘和开辟出来的一种活态基质的力量。

二、代表性传承人与川剧褶戏文化空间的多重建构

2010年6月5日至7日,在成都锦江剧院举行了三场川剧代表性传承人的示范演出。这种专门由代表性传承人担纲的川剧褶子戏名家展演,作为川剧展演的一种实验和探索,以即时即事的个性演绎、使褶子戏故事的多重趣味得以丰满呈现,更引发了我们对川剧展演形态未来发展方向的进一步思考。究竟该怎样理解传承人的代表性?这种代表性如何勾连展演态与原生态、新生态演出之间的关系,更好地解决传与承的对接?如何将非常态的调演、展演形式与民间自然聚落的原生态演出活动、以及新民间语境下川剧的一系列娱乐化、舞蹈化、民俗化、碎片化的新生态演出实现移人和新的融合?

与大戏通过宏大叙事构架历史与现实的通道、提升人性的“向上一路”探求不同,与留给观众场内的沉醉、场外的回味和审美的沉思不同,川剧褶子戏的专场演出,可以说从题材、故事段落和表演形态上,都体现出“向下一路”、回归世俗、面向普通大众,娱乐底层众生,充分调动现场热闹感和观演互动性的鲜明特色。如《石怀玉惊梦》和《花子骂相》两出褶戏,就以各见其长的唱做和白口,掀起了剧场观众的声浪和轰动效应。《石怀玉惊梦》是川剧相当经典的“鬼戏”。肖德美扮演的石怀玉,先是通过高扬叱咤的唱腔追忆了上京应考、途中染病、遇狐仙莲娘相救、结为夫妻、赠以丹珠、助其夺魁的故事前境。接着交代了他入赘相府、另结新欢、恩将仇报、杀害莲娘的罪恶行径。在场观众的阵阵喝彩是对扮演者的表唱技艺最热烈的褒扬。而随着卧帐内外,梦醒之间,丧心病狂,无可救药的石怀玉与千里寻夫、讨珠索命的莲娘真幻叠印,虚实相生,鬼的温柔迷恨与人的狡诈乖张交缠一气,艳事与悲情往复沓来的故事展开后,与跌宕旋变的唱段相得益彰的,还有高难度的做工和绝技。伴着蜡烛的明灭、影子的提挈、三襟的踢踏、水发的狂甩、帽翅的摇摆、黑袍的抖动、鬼脸的涂抹、僵尸的惊倒,石怀玉的扮演者把观众带人了自己杀妻后彷徨愧疚、人梦时恍惚焦虑、索命时恐惧惊骇,最终精神崩溃、惊厥而亡的人生迷途;而“亏心事儿做不得”煞尾帮腔,不仅将观众带离了剧情,而且恰到好处地点化了此剧的道德谴责意味。此剧是小生唱做并重的应功戏,肖德美的表演唱做俱工,使观众真正领略了川剧鬼戏亦真亦假、亦正亦邪、亦热亦冷、亦喜亦骇、亦冥顽亦娇媚、亦风情亦凶煞的境界。又如《花子骂相》,许明耻扮演的陈仲子,能将那种迂腐、食而不化、一味受人调弄嘲笑却自恃自得的人物演得满场活趣、历历生风。此褶花子一角的扮演,让我对川剧襟襟丑的艺术魅力大长见识。许明耻的白口戏,―人上场,满眼是戏;一人在台,满场活气。有时看似不紧不慢,内在的张力却因为方言的调谐、典故的串缀、包袱的揉入而显得充满力度,有时又如口吐莲花、遍撒珍珠,顶真、谐音、俚语、俗话及莲花落、绕口令、歇后语、三句半的化用,真是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出神人化、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高度。观众轻松诙谐、笑料不断的气氛中,体味了一个乞食为生者胸怀天下、考量世情高低的情怀,理解了一个闲云野鹤替满腹经纶、怀才不遇的失意文人打抱不平的义气后,充分欣赏和享受了看似玩世不恭的打趣将底层百姓宣泄愤怒的“骂的艺术”发挥到淋漓尽致说话艺术的盛宴,也最终深深认同了卑贱者最聪明的民间智慧的力量。

又如《华容道》和《马前泼水》两出褶戏,更・以精彩的表情和身段极大地调动了观众入戏出戏的情绪。《华容道》中孙谱协和王厚盛分饰曹操和关羽,二者的表演可谓相得益彰。没有刻意铺排惊心动魄的大场面,而专力贯注于友敌狭路的小动作渲染,这样的艺术处理,因为满足了普通百姓对使气逞强、你恩我怨的好奇,所以故事演来眉眼生风、煞是好看:尤其是拂去了“白脸奸臣”脸谱的曹操面部表情、身段细节的跌宕变化,令人叫绝:败走奔逃时意味深长的三笑、狭路相逢时苦心算计的周旋,扯旧交情时絮絮叨叨的试探,脱身逃走时一时}夹意的狠话……二人唇枪舌剑的言语机锋,不仅衬托出关羽忠与义的两难,而且让观众看到了一个又惊又怕、亦谄亦懦而又处变不乱、能伸能屈的乱世枭雄形象,禁不住为这一个心计琐碎、卤莽可爱、狂妄自得,无论使尽何种招数定要闯过人生风口浪尖的民间草头王形象不断喝彩。《马前泼水》是陈巧茹第一次尝试扮演的“坏女人”――嫌贫爱富、自讨休书的崔巧凤。但这个人物却让观众恨不起来,甚至更想为这弱女子一掬同情怜爱之泪。面对披红挂绿、高头大马游街而来的昔日丈夫,身处旧情难忘、有心悔改却遭

遇马前泼水的境遇,她以低徊哀婉、迤逦不绝的唱腔,让观众体贴人微地领受了她内心积聚的痴情苦恨和愧悔不安。哀婉含情的眼神、柔弱无助的身段、飘拂无依的水袖,表演的充分舞蹈化和诗意化,召唤着观众重新打量这个因希望生活平安富足而导致覆盆悲剧的女子的内心真实。而小心迎拜、泣诉跪求、愕然端盆、收拾倾水、呼天抢地、失神疯癫的身段做工,不仅把因丈夫无情弃绝而悔恨交加、无地自容的小妇人的心理变态刻画得极尽传神,而且也让观众屏息在回头不知错、忏悔不容谅的小女子情毁心碎的惨烈情状中不能自拔,对遭受身心蹂躏而难以立生的旧时代女性的卑微无助发出深深的憾惋和叹恨。

呈现在舞台上的表演如果没有观众的参与,戏剧即无法完成自身。褶子戏展演的精彩,正在于这种当下的沉醉感和俗谐热闹的互动性。《拿虎》以幽默诙谐而稍带讽刺意味的四川方言,以三七字句穿插顺口溜的大量念白,调侃本无英雄胆气的伍三被县令逼着上山拿虎的故事。任廷芳扮演的伍三丰表情生动,时而佯装大笑,时而哭泣,时而皱眉,时而憋屈;一会儿讨好老虎,一会儿与土地老儿争理,一会儿怒骂县令不仁,一会儿发愁身后家亲,把观众带入了碎片式的唠叨家常的亲切氛围里,小人物的慵懦恐惧和子民无力反抗官长生杀予夺、随意驱遣的无奈也获得了观众的宽慰、理解和同情。《堂会三拉》一剧,魏益新老先生演活了包城知县这个周旋与妻子、妻弟、妻父之间的尴尬角色。因为家事风情的包袱、滑稽诙谐的白口、委曲求全的无奈、怜恤亲朋的挚情,将看似平常的家庭故事演绎得充满夫妻娇憨、温情与赏爱,而斗嘴怄气中又往往笑话不断,观众充分感受了一场家庭闹剧变成了风情趣剧的鲜活气息。《马房放奎》最精彩的部分是老伯陈荣的表演。年届七十的杨昌林先生表演功底不粘不滞、深湛老到。奉命斩奎的陈荣,以丰富的面部表情变化,尤其是不断穿插的弹须、理髯、吹须的动作,将痛下杀手、于心不忍,难禁哀求、担心被罚,吐血自杀、舍身救奎的矛盾心态和最后抉择形象生动地传达出来,从而以济困扶微,张扬道义的自我牺牲,开释了小民的愤怒和不平。而《闹隍会》则舍弃了威官加恩垂怜小民的套路,将传统的清官题材加以变形。与城隍同庚的县太爷为生日清冷,乔装扮城隍,微服察民情,胡瑜斌扮演的“官丑”石知县一路上坐轿玩竿、渡河涉险,将一个波澜不惊、并没有多少剑拔弩张的官民矛盾的故事,演来跌宕起伏,充满风趣。在一个注重实务、亲民爱民的清官形象跃然场上的同时,娱乐元素的输入,张扬了乡里隍会的热闹风俗和巧设计囊、调弄城隍的小民大智慧。

传承非遗的意义范文第4篇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音乐系,广西 桂林 541001)

摘 要:旅游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曲艺项目,在地方民俗旅游中具有深远意义。曲艺可与高校教育相结合,有的放矢地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能为旅游开发所用的曲艺人才。这不仅为旅游产品增添地方色彩,提高文化含量,也能较好地传承保护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能解决高校学生的就业问题,达到“一箭三雕”的目的。

关键词 :旅游开发;“非遗”传承;戏曲艺术;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15)05-0158-03

收稿日期:2015-04-01

作者简介:周琳(1962-),女,广西桂林人,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一、曲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1.曲艺的发展在历史上的精华作用

首先,我国传统曲艺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千百年来在培育中国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灵方面,一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统一团结、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以及讲求“和合”、“团圆”和崇尚“德行”的人生态度,这些无一不在那些传统曲艺内容中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张扬。

其次,传统曲艺在丰富发展自身审美创造形式的同时,还孕育出了众多的其他艺术形式,具有“母体艺术”乃至“母题艺术”的多重作用和功能。例如许多地方戏曲中,无论是从声腔到剧目,多是由相应的曲艺发展而来。

最后,传统曲艺促进了中国优秀文学名著的传播。我国不同时期的戏曲、评书的演出剧目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都是取材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优秀的文学作品的故事。民间艺人们或是将某一名著,用数日或数月的时间连续表演完,使中国古代那些优秀文学名著在民众之间得到了极大的推广。

2.曲艺的发展对现代社会的建设性作用

曲艺在我国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传统曲艺的丰富和发展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曲艺节目,学说逗唱,雅俗共赏,老少皆宜。通过这些曲艺节目的演出,能够极大丰富人民群众的休闲娱乐文化活动,既为这些喜庆的日子里营造了热情有趣的气氛,也使人民群众在娱乐消遣中获得文化享受。另一方面,曲艺节目能对现代社会的人民群众起到广泛的政治时事教育作用。我国不同时期演出的曲艺节目,都十分重视根据当时的时事政治和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来创作曲艺内容,使广大人民种群通过观看曲艺节目时,既能获得文化享受,又能受到不同程度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政治时事教育的熏陶。

二、曲艺的传承对旅游经济开发的作用

1.传统曲艺可以丰富地方旅游产业资源

尽管曲艺可算作是地方旅游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可是却不能将曲艺归类为一般的旅游商品。由于曲艺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绝大部分优秀的民间曲艺都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曲艺应多以旅游文化产业资源的姿态出现。旅游产业资源的开发,离不开资金、物质、技术的流通和文化的传承。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曲艺需搭建起先进的商业营销模式,从而将自身所独有的文化辐射作用和商业效应相结合,如此便可在丰富地方旅游产业资源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促进开发传统曲艺艺术的发展和利用,对于丰富人民精神生活也有着特殊的意义。伴随着人民生活和文化需求水平的逐步提高,如果将曲艺艺术融入地方旅游产业中,人们在旅游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得物质层面的享受,同时还能获取良好的精神享受。所以,在开发地方旅游产业资源时,需格外重视对曲艺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尤其是根据现代人的旅游需求和精神需要,对属于“迟缓的艺术”的传统曲艺的针对性改革,使传统曲艺在不失掉传统文化价值的基础上,更容易满足现在人的精神追求。这样便可在很大程度上丰富旅游产业资源,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2.传统曲艺与大旅游理念相契合

所谓“大旅游理念”,就是在为了满足游客的不断增长、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需求的基础上,旅游产业链需不断延伸和扩展而形成的具有高度产业关联性和综合效应的旅游发展模式,其特征在于强调整个旅游产业系统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和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系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大旅游理念的提出,着重强调的是旅游产业的开发不仅仅要能满足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需求,更应该满足人们对于精神、休闲、美学和娱乐方面的需求。从这层意义来看,推动发展传统曲艺融入旅游产业,能够让地方旅游产业更加凸显出对大旅游理念的认可。首先,将传统曲艺作为一种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不会对地方生态环境造成恶劣影响,同时也不会耗费过多的硬件设施,只是紧紧围绕传统曲艺表演并凸显出曲艺的美学特征和地域性特征即可。其次,传统曲艺在丰富地方旅游产业资源的同时,还可以成为旅客了解地方民俗和地方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这正契合了大旅游理念突出文化效应的特征。

3.曲艺旅游资源的开发能够推动地方曲艺的发展

随着现代城市流行文化的不断蔓延和发展,现代歌舞类艺术和话剧艺术无时无刻不在挤压着传统曲艺的生存发展空间,导致传统曲艺的受众人数越来越少,这是制约传统曲艺发展迫在眉睫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现代流行文化的打造和制作多数依托于现代社会生活,人们在欣赏现代流行文化的过程中,能够打出和自己生活烙印有相似之处的共鸣。相比之下,传统曲艺无论是形式和内容,都与现代人的实际生活十分疏远。因此,虽然我国许多优秀的传统曲艺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保护,但是残酷的现实中却出现了传统曲艺生存和发展中令人担忧的现状。因此,探讨我国传统曲艺如何进行创新来适应现代受众的需求以及时代的变革,将传统曲艺与旅游资源开发结合,使更多的普通人了解关心这些我国传统智慧与文化的结晶,将传统曲艺与社会大众之间搭建起情感沟通的桥梁,将成为我国旅游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曲艺借助旅游资源的开发,一方面能够丰富旅游资源多元化,反过来也能为曲艺本身找寻更广阔的发展之路。

三、广西戏曲艺术发展的危险趋向

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有桂剧、彩调、文场、刘三姐歌谣、渔鼓等。2006年5月20日,广西戏曲彩调、桂剧、刘三姐歌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桂林渔鼓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在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大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流失甚至失传的窘境,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

1.专业艺人流失严重

广西戏曲艺术出现发展困境,人才危机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尤其以专业戏曲艺人的流失问题最为突出。戏曲艺人的流失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年龄老化的艺人陆续退出戏曲演出舞台。年龄老化的艺人的离开是客观规律,这个因素造成的人员流失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数量上都是可预见的。二是由于个人原因而离开了戏曲行业。三是因为其他原因而离开了戏曲行业。如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一些戏曲剧团、剧院在成立的初级阶段,大量的基础工作和调查统计工作需要完成,造成人才培养和安置工作不得不延后。

2.承业艺人稀缺断代

本来像老艺人隐退、中生代艺人出走这样的问题,如果能在后备人才方面进行良好的规划和输送,是可以有效弥补戏曲人才匮乏问题的。可是目前广西各地方的戏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隐忧。众所周知,学戏是一个比较苦的行业,一是学的周期长,学员得从娃娃学起,没有个五六年的培养是难以成才的。二是艰苦,学员每天要起早贪黑,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三是没有人身自由。生源的减少导致戏曲后备人才培养出现断代,这种断代现象的出现对广西戏曲艺术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后果。

3.传统戏曲剧目失传失真

近些年来,我国民间传统曲艺失传的消息屡屡见诸报端,戏曲行业也未能幸免于难。据统计,中国戏曲剧种从上世纪50年代统计的368个,减少为80年代编撰《中国戏曲志》时的317个,再锐减到2005年的267个。多达101个剧种在短短50年间已化为历史。即便有些剧种被及时的保护延续了下来,可随着那些老艺人的离去,很多还未得到及时传承的古老的优秀剧目和表演技巧,也很有可能就随同老人一同永远埋入地下。以著名的广西彩调为例,广西彩调是广西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广西北部农村,流传甚广。可是在1927年前后,彩调艺人备受摧残,彩调濒于衰亡。1962年广西文化局委托广西戏剧研究室召开了为期64天的彩调老艺人座谈会,共有43位彩调老艺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共挖掘记录了传统彩调剧目568个、传统剧本245出、各种唱腔、曲牌、锣鼓牌444个。虽然这次会议拯救了一批彩调艺术作品,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剧目随着一些老艺人的离世而失传。

四、曲艺艺术传承开发的建议

1.对传统艺人加强保护

首先,相关政府单位应加强对曲艺艺人的普查、认定和建档工作,对艺人进行活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归根到底是对传承环境、传承制度和传承人的保护。而千百年来这些传统曲艺的传承人都是通过能工巧匠的口传心授,使那些民族的记忆和文明的脉络得以保留和延续。虽然对曲艺艺人的调查和认定是一项十分繁琐复杂的工作,可却能最大限度避免那些珍贵曲艺项目和剧目的消失。其次,关心曲艺艺人的生活。曲艺艺术的传承和发扬,单纯地依靠艺人个人虔诚的艺术信仰支撑是脆弱的。艺人们没有良好的生活条件保障,他们究竟能唱多久、能演多久就是个未知数。艺人们的生活现状必然会影响到曲艺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改善艺人目前的生活窘境,给予他们一定的物质待遇保障,才能使他们无暇他顾地全身心投入到艺术的创作和传承上来。

2.将传统曲艺继承性人才的培养纳入高教课题

高校可与曲艺艺术合作,利用学校的高品质教育文化资源,为曲艺艺术的传承找到适合的载体。例如高校先在学校里将曲艺艺术的普及工作先做起来,随后将曲艺资源转化为具体的教育内容,同时结合本地的人文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开发有关曲艺的课程资源,并将其转化为专业教育和研究的内容。同时,为了使学生能适应将来的曲艺教学和研究工作,高校可经常性的邀请一些曲艺名家艺人来为学生演出,使学生能近距离的感受领会曲艺所蕴藏的神韵和意境。高校还可以开设包括曲艺内容的公选课,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曲艺的热情和兴趣。

3.加强曲艺与旅游的联姻

曲艺文化和旅游的联姻,两者之间是个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关系、必将获得双赢的效果。例如广西桂林除了在旅游方面,拥有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之外,还有这历史悠久,种类丰富的曲艺品种,如桂剧、桂林文场、桂林渔鼓、零零落等等。凭借深厚的曲艺文化底蕴,完全可以打造民俗风情文化旅游,将观光旅游与曲艺表演和民俗风情结合起来,创建文化旅游产业。使文化旅游成为本地区的品牌,如此便可以大大带动曲艺艺术的传承,为曲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更广阔的途径和空间。

总之,要解决目前城市旅游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共同面临的严峻问题,需大力开发旅游的“非遗”产品,扩大旅游资源市场。同时,还需将曲艺艺术的传承与高校教育结合,用制度化教育产业化的方式,帮助曲艺实现由“输血”向“造血”方式的转变,努力为地方曲艺团体、各旅游景点民俗演出等输送合格人才。这样将实现旅游开发、“非遗”传承、高校发展的三方共赢,达到“一箭三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何红玉.广西曲艺的历史、现状与发展[J].桂林研究,2010,(1).

[2] 唐晓云,田穗文,吴忠军.桂林地方曲艺、戏剧旅游资源的开发思考[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4,(1).

[3] 管岩松.曲艺是离人民大众最近的艺术——也谈“大曲艺观”[J]. 艺术百家,2010,(7).

[4] 周新友.高职音乐学生就业专业分析[J]. 教育与职业,2006,(7).

[5] 潘莉.宁波地方的传承曲艺与发展[J].宁波大学学报,2011,(2).

传承非遗的意义范文第5篇

曹州面塑的百年传奇

位于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在城西20多里的万福河畔,是近年来兴起的唯一个旅游乡村。穆里村最出名的是面人儿,历史非常悠久,号称“中国面塑第一村”。1984年时,随着日本电视台拍摄的《丝绸之路》红遍海内外,菏泽的面塑名家李俊生、李芳清凭这门昔日走街串巷只为养家糊口的行当被授予了“工艺美术家”的称号,面塑艺术家史振山则走出国门传艺立业,拥有了美国“绿卡”。

菏泽古称曹州。曹州面人是在古代祭天地、敬鬼神的“花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传早在尧舜时代,地处黄河流域的菏泽就常因黄河决口,天灾人祸几乎不断。当时,当地人们为避灾祸、求平安,常捕杀猎物,敬天地、求神灵、祭奠列祖。后来为了节约,便使用面粉调和后捏成猪、羊,代替活物,即所谓的“花供”。这就是早期的菏泽面塑。

“天下面塑出穆李。”数千年间,当地面塑历经沧桑变幻,几度沉浮兴衰。据碑文记载,1852年(清咸丰二年)江西弋阳的米塑艺人王清原、郭湘云游艺菏泽,来到穆李村,与当地的花供艺人郝胜、杨白四合作,把米塑与花供技艺结合起来,形成了今天的“曹州面人”。

图腾崇拜、生命崇拜是曹州面塑艺术的主要内容之一。女娲一直以来都被视为人类繁衍的始祖,人们便将“蛙”与“娲”进行谐音相连,是“蛙”的生命繁衍内涵更加突显出来。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刘海戏金蟾”、“枣山蛙(娃)”,通过精美的捏制艺术,反映出对粮米丰收、早生贵子的期望。

此外,曹州面塑中也有许多以鸟类为主题的作品,如“凤凰戏牡丹”,和以锦瓜、桃子、葡萄、石榴、葫芦等植物为主题的面塑作品,实际上都不同程度上体现了民众的多福、多子、多寿的精神观念。

在面塑艺术的发展过程中,穆李村面塑艺人走南闯北,影响全国,逐渐形成了三大流派,即山东菏泽的李派、北京的汤派、上海的赵派。三派各具特色,而菏泽市李派一直独占鳌头,其代表人物先后有李俊生、李芳清、李金成、时振山、穆绪建、李双虎等。他们及其弟子,曾多次到国外表演展示面塑艺术,大量地吸收新鲜元素。

2008年6月,曹州面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名录。

胶东剪纸:

“伎俩人”的棂间文化

“八个饽饽一只鸡,磕头作揖去求妻。光头磕了三千六,黄毛丫头世难求”。一首民谣,把山东烟台民间剪纸艺术娶亲的场面生动活泼,饶有情趣地展现。胶东称手巧的女子为“伎俩人”,“伎俩人”不管出在哪个村,都是人们引以为荣的事。她们的花样子常常用烟火熏在土纸上到处流传,成为远近乡村剪花的样子。

胶东剪纸的流传时间,据史料《招远县志》、《莱阳县志》记载,从元末明初道教音乐剪纸,明代中期表现戚继光练兵的“盾牌舞”、“小刀舞”以及表现南音演奏的剪纸来看,明、清时期胶东各地的民间剪纸已经流行。

早在汉、唐时期,民间妇女就有使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方胜、花鸟贴上鬓角为饰的风尚。后来逐步发展在民俗节日中,用多种颜色的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人物等多种题材的内容,贴在窗户上(称“窗花”)、门楣上(称“门笺”),构成了系列性的“棂间文化”。

清代胶东风俗,新婚人家往往根据新娘所剪的窗花来判断新娘的巧拙。因此,姑娘在出嫁前学剪纸也和学习缝纫和刺绣一样认真。所谓:“二八闺秀绣罗衫,巧剪花样百家传”。故胶东妇女剪纸的技艺很精。剪细密窗花时除上面有一张熏样外,下面只垫二三层薄红红纸,因而剪的纹样细腻而不走样。

民间艺人高友三的《胶州八景图》剪纸作品在上世纪20年代便被当时瑞典籍牧师以重金购买收藏。1957年10月,主席视察山东,在参观工艺美术品时接见了高友三,并在其剪纸作品一侧题下一个“翼”字,以示鼓励。高友三堪称一代剪纸艺术大师,他剪的《冬景》精妙绝伦,被认为与《清明上河图》相比,毫不逊色。他的剪纸作品《高友三窗花集》20余卷迄今仅存两卷藏于胶州市博物馆。

凭借这门传统的民间手工艺术,胶州被授予“中国剪纸之乡”,近年来,艺人们还将绘画中的山水、油画、版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引入剪纸,胶州剪纸界泰斗级人物郭维全的奥运长卷便是其中浓墨重彩的典型。

高密泥塑里的佛教心理学

东汉永平年间,印度佛教传入我国,之后,在武则天及永乐皇帝的大力提倡下,佛寺庙宇一度遍及全国各地。在明清时期,僧、道、儒融为一体。伴随着2000多年庙宇文化的兴衰跌落以及高密特殊的地理环境及民俗特点,逐渐形成了庙宇泥塑和聂家庄泥塑两大派别。

当年,高密准庭庵香火最旺,庵中神像很多,尤其是40厘米以下的小型泥娃特别多。此庵有拴孩风俗,每逢吉日,成群的大闺女、小媳妇云集准庭庵。她们根据自己的理想,定下意中的孩子,婚后择日抱回家,天天侍奉,直到怀孕生子后将泥娃密封墙皮中。这泥娃也就完成了“替身引子”的使命。

此庙中,大批拴孩用的泥娃,均出自庞来如为代表的庞派体系,该庵尼姑讲,庞师傅塑的泥娃相当漂亮,形态各异,活泼可爱,色彩艳丽。不孕女子看好哪个泥娃,就在他脖上拴一根红绒线,绒线上串有三个铜钱,付三块大洋就可抱走。有歌谣咏之:“正月十五四月八,娘娘庙里把香插,人家烧香求儿女(即拴孩),小女家烧香求丈夫”。

庞来如是高密清末民初的泥塑宗师,基本包揽了东至崂山西至泰山铁路沿线的所有庙宇的泥塑绘画,著名的高密三阁(毗卢阁、白衣阁、凤凰阁)每次重修,别派都插不进来。

到了清末,庙宇泥塑日益衰落,并于1946年彻底绝迹,而聂家庄泥塑却逐步完善日臻成熟,特别是它借鉴了扑灰年画的色彩,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现在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据聂氏家谱记载,在明朝隆庆年间,聂成富自蒲台流落到姜庄,并长期居住聂家庄。当时这里地薄欠收,仅靠地里收的粮食难以维持生计。他发现聂家庄有种土和成泥不裂且坚硬结实不易破碎,于是试着用这种泥巴做成外壳,里面装上土火药,顶部留有小孔,制成一种叫“锅子花”的东西供节日燃放。后来又把装火药的泥坯塑成娃娃型,焰火放过以后,再当玩具或装饰品摆设。最后泥塑的品种逐渐增多,有“老虎”“狮子”“猴子”“小狗”“小猫”“鸡”“鸭”等动物,也有“白蛇传”“孙悟空”“牛郎织女”等传奇故事,并且涂以各种颜色,使其生动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