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玻璃节能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1建筑玻璃幕墙的发展趋势
目前,在现代化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建筑玻璃幕墙的应用要满足轻巧、灵活、时尚的外观要求,并要具备良好的性能,能够体现出较高的抗弯强度和密封性,同时起到隔热、隔音的效果。所以在未来玻璃幕墙发展的过程中,会利用自身的优势加强产品的耐用性和耐腐蚀性,使其可以全面应用在建筑工程中,提高推广应用的力度。基于节能理念,建筑玻璃幕墙在大量使用的情况下,也要对其能源的消耗量进行有效控制,彻底实现节能生产。因此,通过控制建筑玻璃幕墙的热交换效应,加强建筑工程玻璃幕墙的节能环保技术,已经成为当前建筑玻璃幕墙的重要发展趋势。
1.2建筑玻璃幕墙的限制因素
在建筑玻璃幕墙趋向于节能与环保的发展形势下,建筑工程就需要明确应用玻璃幕墙的基本意义,克服存在的滞后性因素问题,确定应用模式,确保可以发挥出玻璃幕墙的功效,达到节能控制标准。玻璃幕墙技术结合传统建筑设计思想,对玻璃幕墙节能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研究,但是在实际推广的过程中,还是受到传统设计方法的制约,推广难度比较大。很多建筑工程并没有深刻领悟到节能技术的重要性,节能意识也不高,由于缺乏对建筑节能的正确认识,节能玻璃幕墙并没有全面渗透到建筑建设当中。应用的建筑部门也不能合理划分玻璃幕墙节能预算工作,节能建筑玻璃幕墙产品市场的混乱都是制约建筑玻璃幕墙节能技术发展的因素。
2玻璃幕墙的节能技术分析
2.1玻璃部分节能技术需要满足的要求
玻璃是建筑玻璃幕墙的主材,只有在玻璃生产过程中实现了节能标准,玻璃幕墙才能满足节能要求。玻璃具有良好的导热能力,是控制热传递的关键因素,所以玻璃部分的节能技术需要满足的要求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采用节能型玻璃、降低玻璃的传热系数。目前,为了适应现代化的建筑要求,建筑玻璃幕墙所采用的玻璃种类很多,如低辐射镀膜玻璃、光致变色玻璃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节能,基于此,建筑工程部门可以加大对节能玻璃使用的力度,结合建筑设计与节能性能需求,合理选择不同性能的玻璃类别,在满足建筑标准的同时达到节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降低玻璃的传热系数,也可以提高玻璃的节能保温性能,降低对能源的消耗量,首先可以选择中空玻璃处理技术对玻璃结构进行处理,使玻璃呈现出多层结构,在玻璃空隔中充入惰性气体和干燥气体,以此来降低玻璃的传热系数,减少热量的传递。采用节能型玻璃、降低玻璃的传热系数两种节能技术要求可以保障玻璃的保温隔热性能,同时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满足技能要求,Low-E玻璃处理技术针对降低玻璃的传热系数具备更好的效果。充分体现出了玻璃的良好性能,大幅度减少室内热量的流失,而在夏季又能将室外的热辐射反射出去,减少室内热量。采用节能型玻璃、降低玻璃的传热系数处理基本要求就是要保障玻璃自身的性能,避免加工技术的应用而破坏玻璃自身的结构。
2.2铝合金部分节能技术需要满足的要求
玻璃幕墙节能技术的研究除了玻璃之外,还需要明确铝合金节能处理模式,铝合金也是热量传导的主要导体,热量通过铝合金的传导是建筑玻璃幕墙热量传导的一半以上。因此,只有通过技术的研究才能合理控制铝合金型材的热传导功能,基于玻璃幕墙技能技术研发的标准,对铝合金部分的节能技术应用需要结合具体的建筑类型,在实际建筑时,尽可能选择隔热节能型的铝合金型材,以此来提高节能水平。通过分析发现,影响隔热铝合金型材的热导率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隔热条的形状设计、隔热条的宽度、辅助措施应用模式,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需要根据铝合金隔热条的热传递途径,对热量的传递进行阻断处理,保障铝合金隔热能力。铝合金通过隔热条来体现出自身的隔热能力,所以需要严格规范隔热条生产的质量、尺寸、内部结构,使其可以进一步完善铝合金的综合性能,提高节能标准。选择隔热型材的考虑因素要结合隔热断桥相关技术,对铝合金的节能性能进行确定,进而研发出具体的节能技术。这个过程需要基于产生环节的内容,在生产一个连续的隔热区域时,会利用材料为聚酰胺尼龙66的隔热条把铝合金分为两个部分,进而保障铝合金型材的隔热保温效果不受到影响。节能技术就需要结合隔热条的生产过程,在保持铝合金型材截面不变的基础上,改变隔热条的尺寸,使其可以达到隔热的效果,实现节能生产。
3结语
【关键词】玻璃幕墙;建筑节能;技术应用
一、玻璃幕墙的物理性能以及分类
1.1 玻璃幕墙的物理性能
玻璃幕墙因其应用的根本目的而涉及到较多方面的物理性能,包括耐撞击性能、水密性能、气密性能、平面内变形性能、风压变形性能、空气隔声性能、热工性能以及抗风压性能等,在这其中,抗风压变形性能、水密性能和气密性能的性能测试试验被统称为幕墙三性试验,由此也可以看到,这样三个方面的性能对于幕墙的设计和应用而言都是最为关键和重要的。按照相关方面的规范要求,在进行交收验收的时候是必须要有幕墙三性试验的结果的,这主要是因为这样一个结果才能够将幕墙工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逐一的暴露出来,而这样一个具有权威性的试验的进行也同样需要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来进行才具有相应的效应。
1.2 玻璃幕墙的分类
玻璃幕墙就是建筑物的维护结构,在建设的过程当中是悬挂在建筑主体结构的上的,能够相对于主体进行必要的活动,但仍然是一个非常完整的结构体系。由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玻璃幕墙是具有相对于建筑主体结构位移的能力,也具有在自身平面内的变形能力。
我们来对玻璃幕墙的分类进行说明:玻璃幕墙按照立面装饰能力来进行分类时,可以具体的分为全玻璃幕墙、半隐框玻璃幕墙、隐框玻璃幕墙、明框玻璃幕墙,下文中我们针对于这样一些具体的玻璃幕墙形式来对其特点进行说明和分析。全玻璃幕墙也就是说玻璃的不加设金属框架,直接采用玻璃肋或者是点式钢爪来作为玻璃幕墙的支撑体系,这样就能够保证整个玻璃幕墙体系的全透明和全视野,全玻璃式玻璃幕墙还可以根据其具体形式的不同进一步的分为拉索式全玻璃幕墙、点式连接全玻璃幕墙和玻璃肋粘结全玻璃幕墙。半隐框玻璃幕墙同样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包括立柱外露、横梁隐藏的竖现横隐幕墙和立柱隐藏、横梁外露的竖隐横显幕墙。隐框玻璃幕墙则是指玻璃幕墙墙板快与金属框之间完全依靠结构胶来进行粘结,因此在隐框玻璃幕墙中就需要结构胶来承受玻璃板块的自重、风载荷以及地震等外作用力的影响。而全玻璃幕墙则是最为传统的一种玻璃幕墙形式,在这里不做详细的介绍。
二、建筑玻璃幕墙节能的关键技术分析
下文中主要是对建筑玻璃幕墙节能的几个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和说明,主要是包括镀膜玻璃技术、Low-E玻璃处理技术和双层中空玻璃等玻璃处理技术,下文中逐一的对这样三种玻璃处理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
2.1 镀膜玻璃技术
镀膜玻璃顾名思义就是在玻璃的表面上多涂镀一层或者是多层的金属、金属合金或者是金属化合物的薄膜,这样就能够较好的改善玻璃本身的光学性能,从而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一定程度的降低热交换,因此就能够在建筑中起到隔热的作用。根据镀膜玻璃隔热性能上的差别我们可以将镀膜玻璃细分如下:热反射玻璃、低辐射玻璃和导电膜玻璃。热反射玻璃主要是在玻璃的表面涂镀了铬、钛或者是不锈钢等金属,因此能够使得玻璃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颜色来,由于可见光具有较为适当的透射率,对紫外线有着较高吸收率的同时对红外线有着较高的发射率,这也就是能够对阳光进行一定的控制,在建筑节能玻璃幕墙中的应用比较广泛。低辐射玻璃表面所涂镀的主要是银、铜或者是锡等金属,这样一些金属膜对于可见光有着较好的吸收率的同时对于红外线有着较高的反射率,但是低辐射玻璃膜层的强度一般比较差,因此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往往都是制作成中空玻璃来使用。而导电玻璃则是在玻璃的表面上涂覆了氧化铟等具有导电性质的薄膜。通过上文中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镀膜玻璃都是有着其固有的特点和性质的,因此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要根据需要来进行取舍。
2.2 Low-E玻璃处理技术
Low-E玻璃从本质上来说也是镀膜玻璃的一种,但是这样一种镀膜玻璃更多的是应用于建筑物门窗的制造之中,能够极大程度的降低热能由室内向室外的传递,因此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就能够得到相当好的节能效果。Low-E玻璃对于太阳光中的可见光有着较高的透射比,但是反射比则非常低,这也就意味着Low-E玻璃相对于传统的玻璃来说在光学性能上是有较大的改进的。从室外来对其外观进行观察和评价就会发现其透明度和清晰度更高,这就能够保证建筑物更好的采光,于此同时还能够避免大面积玻璃幕墙的应用所带来的不良的光污染。Low-E玻璃所营造出的光环境相对而言更加的柔和和舒适,在我们国家是被大力的推广和使用的。
2.3 双层中空玻璃
双层中空玻璃就是在两层玻璃之间留出适当的间隔来,中间部分独立的成为一个空间,在这样一个空间内充入惰性气体,就能够较好的减少玻璃内外的热交换,以这样一种方式来实现玻璃的隔热保温作用,实现节能的目的。实际上双层玻璃之间也可以不充入惰性气体,也就是让空气自由的在这样一个空间内实现通风和流动,在这样一种状况下实际上就相当于在两层玻璃就相当于是单层玻璃,但是相比于单层玻璃的话又具有更好的热绝缘性能,也就是在起到自由通风的同时还能够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应用双层中空玻璃的时候需要在外层的幕墙上采用透过率比较大的单层透明玻璃幕墙,而在其内层使用中空玻璃幕墙,这样一种设计主要是希望在两层玻璃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空气通道,以便于上下两端之间的空气交换。
三、建筑玻璃幕墙工程实践中应该注意的细节问题
3.1 选择合适的建筑朝向
建筑的实际方位以及其朝向对于整个建筑外墙的节能设计都是有着非常重要影响,是建筑外墙节能设计中的重要参数之一,在对建筑的朝向和方位进行选择时要综合性的考虑到日照、采光、通风和遮阳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来进行朝向的选择。在我们国家,坐北朝南一般都是不错的选择,但在实际的施工环境中还是要以当地的地域气候、周边地形环境、建筑需求等来进行决定。在城市建筑群的建设中,由于总体的规划布局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原因,往往是不能够保证建筑的实际朝向保持在最佳状态的,在这样一种状况下就只能够通过布局的调整来进行解决。
3.2 采用遮阳设施
在实际的建设施工环境下,玻璃幕墙上这样系统的设置才是最大建设阳光直射的最有效方法,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室外的热量进入到室内来,这样就能够保证室内的温度不至于过高,从而降低室内空调系统的能耗,而在一些极度炎热的地区也是建筑防热的重要措施之一。除此之外,建筑的遮阳系统还能够在建设的过程中未整个建筑营造出一种更加生动的氛围来。
四、结语:
本文在简要介绍玻璃幕墙的性能与分类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玻璃幕墙建筑节能技术在实际环境下的应用。
参考文献:
[1]佟万泉.浅谈节能建筑的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07 (34)
关键词:大型公共建筑;绿色节能技术;双层玻璃幕墙;智能幕墙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玻璃幕墙打破了传统的墙与玻璃的界限,它不仅仅对现代的大型公共建筑设计的理念进行了改造,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现代建筑设计的新发展。但是玻璃幕墙的气密性和保温隔热性能不够从而提高空调和暖气的能耗量,这个问题现阶段在大型公共建设中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我国在幕墙设计和使用的时间还比较短,现阶段我国提高玻璃幕墙绿色节能技术的主要措施还处于消极设防的阶段,一般采用的都是镀膜玻璃、热反射玻璃、中空玻璃及隔热断桥铝型材来降低传输的热量系数,消除结构体系的热量传输途径,降低空气渗透热损失,建设开启窗扇的面积、提高密封度等。在大多数的公共建筑中采用的都是单层的镀膜玻璃、热反射玻璃来达到保温的最佳效果的,在冬季比较寒冷的北方地区一般对大学公共建筑的隔热要求较高,通常使用的是中空玻璃和隔热断桥铝来进行隔热,从而降低暖气的耗能,达到节能的效果。我国对双重玻璃幕墙和智能玻璃幕墙等现代先进的幕墙技术的应用还比较的落后。如何提高幕墙在大型公共建筑中的绿色节能作用是当前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门窗幕墙设计应用所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设计单位缺乏绿色节能知识
我国目前是世界上对门窗幕墙进行生产加工以及使用量最大的国家,但是门窗幕墙中的绿色节能技术含量却不高。我国主要是由建筑单位对绿色节能门窗幕墙进行设计,其中对于其设计的追求标准是不相同的,并且定义非常的模糊,因此也就导致其归属权限不够明确。
(二)门窗幕墙设计机制落后
目前,门窗幕墙的设计机制还比较落后,从而对其设计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我国对于门窗幕墙的设计则主要是以施工为主,必须要把建筑施工放在首位。就是因为对于幕墙的设计过分的依赖于建筑施工,其也对其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另外门窗幕墙设计的市场竞争力,主要集中在价格低廉、采光性好以及美观大方等,这也就导致在进行门窗幕墙节能设计中失去了一定的动力。
(三)窗墙面积比
由于建筑幕墙的设计中窗户也占了很大一部分的面积,很多设计师在考虑设计效果是否美观的同时很容易忽略了窗墙面积比对设计性能的实用性的影响。一般而言,窗户和墙面的比例应该是3:7,也就是说透明玻璃所占的面积不能超过幕墙设计中总面积的30%。这样才能在透明玻璃和实体墙面设计中体现出虚实对比和立体美感。同时,这也说明了设计师们应该在创新时充分尊重设计原则,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我国建筑门窗幕墙的设计机制相对落后
如今,我国建筑门窗幕墙的设计过程中,存在着设计机制落后于发展速度的情况,这就阻碍了建筑门窗幕墙的发展进程。由于我国在进行建筑门窗幕墙的设计工作时,通常更加注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往往是以建筑施工为基础和原则开展设计工作。因此,造成了设计过分依赖建筑施工的情况,严重阻碍了建筑门窗幕墙设计的发展。另外,在建筑门窗幕墙的市场竞争中,常常将重点放在门窗幕墙的价格、外观和采光效果等方面,一般来说,价格低廉、外观美观、采光性能好的门窗幕墙在市场竞争中占有比较大的优势。
(五)建筑门窗幕墙的设计没有与建筑设计理念结合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居住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在对建筑进行评价时,不仅仅看重建筑具体的功能,建筑门窗幕墙的设计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如今工作人员在对建筑门窗幕墙进行设计时,往往忽略建筑设计的设计理念,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出来的建筑门窗幕墙,必然不符合建筑的设计理念。因此,就会出现不合适、不协调的情况。所以,设计人员在开展建筑门窗幕墙的设计工作时,要将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理念相结合,让两者实现融会贯通的效果,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建筑门窗幕墙的设计质量和水平。
二、绿色节能技术在大型建筑玻璃幕墙设计中的应用
(一)低辐射玻璃和多功能镀膜玻璃
低辐射玻璃和多功能镀膜玻璃可以称之为保温镀膜玻璃,这种材料的优点就是可见光的高通透,特别是对红外线的反射率极高,可以保持80%以上的可见光进入到室内,同时又能够将90%以上的室内物体所辐射的长波长时间的保留下来,使得室内的通透性变强。在大学公共建筑玻璃幕墙的设计中采用低辐射玻璃和多功能镀膜玻璃大大的降低了能耗的利用率,在寒冷的冬天这种材料能够有根据实际的温度有选择性的传输太阳能量,同时将大部分的热能保存在室内,在采暖的建筑中起到了很好的保温和节能的作用。这种材质一般都应用在中空玻璃的制造中,不会单片的使用。一般的中空玻璃采用的材质传热系数都比较的低,多功能镀膜玻璃在建设热量上有很大的优势。
(二)新型建筑遮阳材料和工艺
现今最为流行的遮阳构件材料当数金属。钢格网遮阳同时具有很高的结构强度,可以同时满足人员走动和上下通风的需要,广泛应用在可通风的双层玻璃幕墙中。轻质的铝材可以加工成室外遮阳隔栅、遮阳卷帘以及室内百叶窗。在生产工艺方面,金属遮阳构件的生产无需像过去那样依靠人工打制,电脑控制生产的准确性使每一个构件看起来都精美绝伦,同时批量生产使大规模的应用成为可能。先进技术控制的施工又使得丝丝入扣的榫铆交接成为可能,于是“高技术”确保了金属遮阳构件的精确和精密。采用高性能的隔热和热反射玻璃制成的玻璃遮阳板,以及结合光电光热转换的遮阳板,则使得遮阳材料和技术更上一层楼。弗莱堡沃邦生态村的屋顶和弗莱堡太阳能电池厂中庭的侧面,都布满了太阳能光电板,既接受太阳光转换成电力,又能够遮阳,弗莱堡的旋转别墅还将光电与光热转换综合起来加以运用。
(三)断热型材的应用
通常玻璃幕墙所用材料基本上包括骨架、玻璃和封条材料。按材料的组成及构造形式分有四种:型钢骨架、铝合金型材骨架、不露骨架结构及无骨架玻璃幕墙。其中不露骨架结构及无骨架玻璃幕墙均无金属框架,其幕墙的导热系数均有玻璃本身和封条材料的性能来决定,封条材料的材料大多为密封胶和密封条。型钢骨架及铝合金型材骨架玻璃幕墙因采用金属框架,容易形成冷桥和热桥,因此,金属框架材料的选定对于玻璃幕墙的节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采用的新型断热金属框名称很多,但大多数都是在内外两种高导热性的金属框料之间插入低导热性的隔离物,形成有效断热层,阻断通过门窗框或窗扇型材散失热量的途径,统称为断热型材。断热型材结构合理、结合牢固、强度高、刚性好、热阻大,而且具有优良的隔声节能性能、抗风性能和气密水密性能。断热型材早期多用于平开窗,后来逐渐用于有框玻璃幕墙。
(四)封闭式内循环双层玻璃幕墙
该幕墙一般在冬季较为寒冷的地区使用,外层玻璃幕墙原则上是完全封闭的,一般由断热型材与中空钢化玻璃组成,内层一般为单片钢化玻璃组成的玻璃幕墙或可开启窗。两层幕墙之间的通风间层厚度一般为300-700mm。通风间层与吊顶部位的暖通系统排风管相连,形成自下而上的强制性空气循环。室内空气通过内层玻璃下部的通风口进入通风间层,在夏季的白天将室内热空气排出室外;在冬季将温室效应蓄积的热量通过管道回路系统传到室内,达到节能效果。通风间层内设置可调控的百页窗或垂帘,可有效地调节日照遮阳,创造更加舒适的室内环境。
结束语
玻璃幕墙是现代大型公共建筑的一种时尚,玻璃幕墙包括窗户的能耗可以占到建筑总额的一半以上,要想达到低耗能的作用,采用高效节能的玻璃幕墙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在建筑设计中对玻璃幕墙进行合理的设计,并且选择适合的玻璃材质,采用合理的构造,这样就可以达到节能的效果。双重玻璃幕墙的节能性能较好并且环保,适合应用在冷、热负荷相当的大学公共建筑上。双重玻璃幕墙和其他同类型的建筑耗能相比较,节能效果很明显。
参考文献:
[1]王飞.绿色节能技术在大型公共建筑玻璃幕墙设计中的应用[D].河北工业大学,2007.
关键词:玻璃幕墙;构成形式;风格;节能理念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design of glass curtain wall on the premise of functional, economical and practical, to maximize performance of a glass curtain wall decoration effect and form, so as to improve the use of the building and ornamental value, the energy saving advantage it also revealed, contribute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words: glass curtain wall; form; style; energy saving ideas
中图分类号:J5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筑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建筑的功能也从最初的实用性进化出审美性这一特征。人们对建筑的外观要求更加多样化,现代建筑的发展使得玻璃幕墙在建筑中广泛使用。玻璃幕墙是一种美观新颖的建筑墙体装饰方法,是现代主义高层建筑时代的显著特征,有着轻巧美观、耐候性好、密封佳、安装方便、维护简便、现代感强等特点。所以,玻璃幕墙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展迅猛,形成一种流行风格。
二、玻璃幕墙结构形式
在现代建筑中,玻璃幕墙面积超过外墙面积的50 %,即称玻璃幕墙建筑。玻璃幕墙由玻璃面板、横梁和立柱组成,横梁和立柱由铝合金型材或钢型材组成,称之为“框”。有金属横梁和立柱的玻璃幕墙称之有框玻璃幕墙。横梁、立柱和玻璃面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决定了有框玻璃幕墙的形式。
1、明框形式玻璃幕墙
明框玻璃幕墙是金属框架构件显露在外表面的玻璃幕墙。它以特殊断面的铝合金型材为框架,玻璃面板全嵌入型材的凹槽内。其特点在于铝合金型材本身兼有骨架结构和固定玻璃的双重作用。横梁立柱可见,形成了水平和垂直的格线,如图1 所示。
2、隐框形式玻璃幕墙
隐框玻璃幕墙的金属框隐蔽在玻璃的背面,室外看不见金属框。隐框玻璃幕墙又可分为全隐框玻璃幕墙和半隐框玻璃幕墙两种,半隐框玻璃幕墙可以是横明竖隐,也可以是竖明横隐注。隐框玻璃幕墙的构造特点是:玻璃在铝框外侧,用硅酮结构密封胶把玻璃与铝框粘结。
幕墙的荷载主要靠密封胶承受。
3、点支式玻璃幕墙
点支式玻璃幕墙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支承方式,按照支承结构的不同方式,点式玻璃幕墙在形式上可分为以下几种:
(1)金属支承结构点式玻璃幕墙这是目前采用最多的一种形式,它是用金属材料做支承结构体系,通过金属连接件和紧固件将面玻璃牢固地固定在它上面,十分安全可靠。充分利用金属结构的灵活多变以满足建筑造型的需要,人们可以透过玻璃清楚地看到支承玻璃的整个结构体系。玻璃的晶莹剔透和金属结构的坚固结实,“美”与“力”的体现。增强了“虚”、“实”对比的效果。
(2)全玻璃结构点式玻璃幕墙通过金属连接件及紧固件将玻璃支承结构(玻璃肋)与面玻璃连成整体,成为建筑围护结构。施工简便造价低,玻璃面和肋构成开阔的视野,使人赏心悦目,建筑物室内、外空间达到最大程度的视觉交融。
(3)拉杆(索)结构点式玻璃幕墙采用不锈钢拉杆或用与玻璃分缝相对应拉索做成幕墙的支承结构。玻璃通过金属连接件与其固定。在建筑中充分运用加工的精度,使构件均为受拉杆件,因此,施工时要加以预应力,这种柔接可降低震动时玻璃的破损率。
4、单元式幕墙
单元式幕墙是指在工厂将骨架和板材预拼装成一定大小的安装单元,再运至建筑现场逐个安装。由于是在工厂组装,可用各种构图组合安装单元,设计出不同风格的异形幕墙以显示出艺术效果,格线可以依据构图而定。
三、建筑装饰风格:
玻璃幕墙墙面过于简单、规则的造型,容易彼此相似,手法雷同,造成缺乏建筑的个性特征,因此,体现后现代主义装饰手段成为目前的趋势。如果将玻璃墙面视为虚墙面,钢板、金属铝板、石材为实墙面,变大面积的玻璃幕墙为分散的玻璃幕墙的点、线、块,与实墙部分相互镶嵌,形成有虚有实、虚实结合的丰富立面,在材质的质地、面积、形状、颜色上多采用象征性手法,较多地使用铝材、石材,与玻璃材料结合形成组合幕墙的虚实对比是该风格的一大特征。
四、节能理念在现代幕墙设计中应用的主要形式
在现代幕墙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关注的往往是设计理念的新颖与幕墙整体美观效果的实现,而相对忽略了对于节能理念的应用,这对现代幕墙设计的科学发展与进步是极其不利的,难以优化设计工作的科学、全面、长远发展,以及时代进步的需求。节能理念在现代幕墙设计中的运用,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1、双层呼吸式幕墙
幕墙,节能环保型门窗幕墙的开发、应用、推广已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空玻璃已成为高档项目幕墙的主流配置,而单元体玻璃幕墙、双层玻璃幕墙设计技术的应用,则是当今建筑幕墙的主要模式之一。双层幕墙呼吸式幕墙主要由双层博路幕墙和和总监形成的一个通风换气通道组成,根据结构不同可分为:封闭式内循环体系和敞开式外循环体系两种类型。
内循环热通道幕墙通常在冬季较为寒冷的地区使用,其外层玻璃幕墙一般为全封闭,内层玻璃幕墙下部设有通风口,热通道与室内吊顶内暖通系统抽风管相通,室内空气通过通风口进入热通道,通过强制性空气流动循环,便内侧幕墙表面温度达到或接近室内温度,从而在靠近玻璃幕墙附近区域形成良好的工作环境。
2、单元式幕墙
近年来,现代建筑幕墙设计工作中,节能观念的应用越来越多地方及添加其中,单元式幕墙是当前国内外幕墙先进的设计方案之一,其安装方式主要为三维调整式,这种安装方式可以有效防止螺栓脱落,螺栓、螺母和垫片均有牙齿咬合,有具备全柔性,强性的功能,单元式幕墙可以有效节约建筑材料的应用率,并且有较好的效果,现已在建筑工程项目幕墙设计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五、结束语
[关键词] 体外震波碎石术 输尿管结石 多角度 低能量
[中图分类号] R322.6+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23-01
Treatment of Ureter Stone With Low-energy and Multi-angle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of 244 Cases
Xu XiangdongWang DaweiLiu BoZhao Yongwei
(Department of Urology,Taian City Central Hospital ofShandong,Taian,2710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quire into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the side-effect of low-energy and multi-angle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Methods ESWL was carried out for 244 cases of lithureteria with Dornier Compact Delta .Treatment energy is Level 2.Results The pulvirizing rate of calculi has been 100%.The complete discharging rate of Ureter stone was 96.8%,The complete discharging rate of Ureter stone at 1 months was 98.6%.Side-effect was small.No serious side effect has been observed whatsoever.Conclusion Low-energy and multi-angle is near to high-energy lithotripter on curative effect. However,The side-effect of the former is lesser and lighter than that of the later.
[Keywords]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 Lithureteria; Multi-angle; Low-energy
多角度、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是近几年我院日常采用的一种新式体外冲击波碎石技术。我院自2007年6-10月应用多角度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244例,取得了十分满意疗效,并发症较少且排石效果上佳,现就244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244例,男132例,女112例,年龄7-73岁。输尿管上段结石126例,输尿管中段结石24例,下段结石94例。其中阴性结石3例;19例输尿管结石伴绞痛者行急诊治疗,1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经外院高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治疗3-6次失败后来我院行体外冲击波多角度低能量冲击波碎石治疗。
1.2 治疗方法 采用德国多尼尔“小王子”体外冲击波碎石机。除病情急者外,所有患者在作碎石治疗的前二天进食易消化、产气少的食物;部分患者采用口服中药缓泻剂配合清洁肠道。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治疗前稍憋尿,使膀胱充盈;特别是输尿管中段结石患者治疗前禁食并清洁肠道。所有结石患者都取仰卧位,根据肠道气体多少或脊柱横突等因素调节治疗反射器,以选择正确的治疗角度。一般上段结石采用背侧冲击波途径,中段及下段输尿管结石采用腹部冲击波途径。以避开各种因素对冲击波的阻挡。治疗时涂匀涂实偶合剂,使水囊与人体紧密接触(输尿管末端结石必要时备皮),定好位后开始治疗,一般冲击次数1000次左右暂停,上段输尿管结石治疗时将治疗反射缸向头侧旋转15°-20°,再继续治疗。若结石在髂嵴连线以下者,则将治疗反射缸向足侧旋转15°-20°,再继续治疗。阳性尿路结石均采用X线定位,阴性尿路结石均采用B超定位。结石患者用2级能量,工作电压冲击800-2500次。初震和复震两次治疗间隔时间为15-20天,治疗前和治疗中不用任何麻醉、止痛或镇静剂。每次碎石后,常规给予抗炎及排石药物,并嘱病人多饮水,适当增加日进水量。不主张剧烈运动。
2 结果 本组24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复查均采用腹部透视、摄片和/或B超(阴性结石仅用B超复查)。124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个月排净碎石108例,占87.09%,2个月排净碎石12例,占9.67%,合计占 96.76%;2个月未排出/排净碎石3例,占2.41%;24例输尿管中段结石患者半个月排净碎石18例,占75.0%,1个月排净碎石5例,占20.8%,合计占95.8%;1个月未排出/排净碎石1例,占4.1%;94例输尿管下段结石粉碎后均见排石。半个月排净碎石84例,占89.3%,1个月排净碎石6例,占6.3%,未排净碎石5例,占5.3%, 合计占95.6%。
每次碎石后有轻度肉眼血尿217例,占88.9%,其中个别仅有2次淡红色肉眼血尿。碎石后有肾绞痛14例(5.7%),局部皮肤瘀斑54例(22.1%),输尿管石街形成7例(2.8%),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随着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体外冲击波碎石机越来越应用于临床,体外冲击波碎石技术及经验也越来约区域改进和推广。现已成为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主要手段之一。但随着各种不同技术含量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的大量运行,技术含量低、做工粗糙的高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对泌尿系的损伤越来越被重视,其损伤程度与冲击波能量有直接关系,能量越大,损伤越重。因而降低冲击波的能量,是降低组织损伤程度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改进了冲击波波型质量,治疗反射缸C型轨迹作球面按解剖结构运动,使震波呈多角度冲击结石,大大提高了碎石效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说明多角度较单一角度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效率高,疗效好。
本组24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在治疗中的反应均较轻,无须使用止痛或镇静剂,患者较安全,能较好地完成碎石治疗。术后血尿程度轻。术前准备完善情况下ESWL造成的皮肤红斑、瘀血、破损及出血也大大改善。出现的皮肤轻微损伤,表现为皮肤瘀斑。由此说明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可有效减低或避免皮肤损伤。本组患者更未发现肾实质及包膜下出血及肾周血肿等其他严重并发症,说明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对泌尿系损伤明显减小较小,并发症较少且恢复快。
本组14例曾在外院经过一般较高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失败的患者,治疗后11例结石全部粉碎排净。本组有2例带双“J”管进行多角度低能量ESWL原位治疗,结石全部粉碎排净。而我们未采用任何辅助措施,特别是输尿管结石绞痛患者急诊ESWL治疗后,疼痛89.1%立即消失,其余缓解,复查均排石干净。笔者有理由认为,多角度体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有力地保障了治疗效果,大大降低了治疗损伤,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参考文献
[1] 韩见知,吴开俊.体外冲击波碎石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9-47.
[2] 吴开俊,李逊,梁志雄等.输尿管结石的现代处理(附285例报告)[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1,12:163-165.
[3] 经浩,张禄荪编著.体外震波碎石[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04-106.
[4] 张泽,李逊,汤凤玲等.复式脉冲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附717例报告)[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4,25:448-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