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慧课堂研究报告

智慧课堂研究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慧课堂研究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智慧课堂研究报告

智慧课堂研究报告范文第1篇

“叙事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是指借助“叙事”进行研究。运用叙事研究的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统称为“教育叙事研究”。广义的教育叙事研究是指借用叙事研究的方法进行的所有教育研究,狭义的教育叙事研究通常指教师叙事研究[1]。

一、教师叙事研究的立场与内涵

叙事研究之所以能成为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重要方式,笔者认为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首先,与确定假设、验证假设的科学主义路线相比,叙事的方法更古老,也更朴素,顺应着“人是天生的讲故事者”、“人是天生的意义创造者”[2]的天性。教师亦喜欢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渴望赋予自己的教育行为以意义。

其次,叙事研究中“研究者通过收集和讲述个体的生活故事,描述个体的日常生活,进而对个体的行为和经验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3]的过程能有力地支持教师主动地去经历、体验,去融通教育经验、教育思维与教育行为,生成教育智慧。众所周知,教育需要智慧。智慧是个体生命活力的象征,是主体自身一种融会贯通、灵活巧妙、发明创造的能力[4]。教学智慧以实践性方式存在,难以直接传授,它是教师个体在教学实践中,依据自身对教学现象和教学理论的感悟,深刻洞察、敏锐机智并高效便捷地应对教学情境而生成的。其中教师个体对整个教育教学的现实存在的个人感受与教师对前人总结的理论的个人领悟是教育智慧的主要来源[5]。叙事研究是教师获得个人感受与个人领悟的科学渠道。

再次,叙事研究赞同“在人类现实领域不存在绝对真理和关于某一文本唯一正确的阅读或解释”[6]的假设,支持教师在教育理论的发展中发出自己的声音。教育学从根本上是一门实践的学问。教育行为的意义究竟由谁决定?“叙事研究”把阐释行为意义的工作交给了感知者:叙述者与读者(听众)。叙述者作为经历事件过程的人物,通过观察、分析与叙述,走进自己的教育生活,获得并组织个体经验的知识。这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公设“实践+反思=成功”不谋而合。同时,此过程反过来也塑造和建构了叙述者的个性和生活现状——故事就是个人的自我认同,并在生活中不断被创造、倾诉、修正和重述。叙述者通过叙述故事,了解或发现自己,并向他人展示自己[7]。读者通过文本(叙述者的叙述)获知并解读事件,在与文本对话的空间中赋予行为以意义,这是一种带有读者个体认知特点的意义,而这种意义的重构常常能很自然地达成,因为叙事本身是原始的、朴素的知识组织方式,带有天然的融通优势。

然而,“叙事”并不等同于“研究”。研究的本质是用科学的方法探求问题的答案,这种探求是主动的,探求的方式是科学的,它强调有计划、有系统地收集、分析和解释资料。而“叙事”则完全有可能是被动的——常常在事情发生之后并未想到要及时从中提取经验。比如,有的教师在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并没有想到要及时提取经验,而是后来在某种契机的作用之下,才感受到曾经事情的意义(经验)。这样的情况并不鲜见。因此,只有当“叙事”是为了主动地、有计划地、有方法地探求问题答案时,“叙事”才可以称得上是“研究”。

综上所述,教师叙事研究是站在“知识由主体与外部世界不断互相作用而逐步建构”的认知立场上,运用人类组织知识的古老方式“叙事”,在个人体验世界中赋予教育行为以意义,以获得实践性知识,提升教育智慧的教师专业成长方式。具体表现为,教师主动地就某一教育问题,有计划地去经历、感受、领悟,寻求答案,并将此过程用叙事的方式进行知识组织,达成知识共享的行动。

教师叙事研究以教师研究自己为主,也可以是教师研究他人,如某教师对一位特级教师教学行为的叙事研究,对某一种类型学生学习特点的叙事研究等。无论是教师研究他人还是研究自己,其目的都是对教育行为的意义进行考察,并做出解释性理解,增进教育智慧。其关注的重点是个体的实践性知识,诸如教师个体在实践情境中应怎样思考、怎样决策、怎样行动、怎样从中抽取经验。其推进过程需要教师个体亲自去经历(包括观察、倾听、收集),并将经历之事解构和重构,发现和解释其中隐藏的意义。

二、教师叙事研究的行动框架

上文强调“研究是主动地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美国教育研究的科学原则委员会在《教育的科学研究》一书中指出:“判断教育研究的科学性要考虑:研究设计的背后是否有一套清楚的研究问题?所用的方法是否适合回答研究问题并排除其他可能的答案?该研究是否考虑了以前的研究成果?是否有理论基础?收集数据是否根据当地的情况并得到系统的分析?研究过程是否能被清楚描述以供检验批评?一项科学研究越符合这些原则,其质量越高。”[8]与此对应,教师叙事研究亦应从主动地厘清一个研究问题开始,经历选择具体的研究方法、检索相关的研究成果、设计研究方案、收集并分析研究素材、撰写并评估研究报告的过程。

1.选择叙事研究的主题:厘清问题、检索相关成果

在确定选题之前,一般需要思考三个问题:第一,问题是否清晰;第二,是否确信叙事研究能回答此问题;第三,他人的研究成果是否已经回答了此问题。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大量的研究问题可以归纳为互相联系的三大类:描述性问题——正在发生什么?因果性问题——是否有系统的作用?过程性或机制性问题——为什么发生或怎样发生”[9]。叙事研究关注的是“人的体验世界中行动的意义”,并不直接寻求回答因果关系,一般在描述“正在发生什么”中聚焦与“行为”有关的问题。如某中学语文教师发现班中大部分学生讨厌写命题作文,但有几个学生不但不讨厌,还写得很好,他希望通过叙事研究发现那些作文写得好的学生是如何写作的,以便为改进自己的作文教学策略提供借鉴;某数学老师希望通过叙事研究弄清楚自己在班里实行的“小先生”制对数学学习困难的那几个孩子究竟有何帮助;某班主任希望通过叙事研究弄清楚那个行为怪异的孩子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举动,自己又该提供怎样的帮助……研究问题一般与研究对象相伴相生,“作文写得好的学生是如何写作的”、“‘小先生制’对数学学习困难的同学有何帮助”、“那个行为怪异的孩子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举动”等等都包含了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当研究问题从“正在发生什么”的真实情境中浮现后,须对问题进行文献检索。如果检索不到清晰的答案,答案是零零星星不成体系的,或者有答案但自己并不同意,都可视为选题成立。反之,则选题不成立。

选题完成后,应从价值、新意与可行性三个方面对选题进行评判。从叙事研究“关注体验世界中行动的意义”的特征出发,选题价值可以从“是否支持教师发现并积累教育经验”的角度来衡量,选题的新意可从文献检索的结果来判断,选题的可行性需从主客观条件去判断,如研究者的知识储备、能力能否驾驭研究,研究内容是否涉及隐私,研究对象是否愿意合作等。

2.设计叙事研究的方案:考虑成果及其获取渠道

研究设计是教师主动系统地解决问题的重要保障,其文本表征即研究方案。叙事研究的设计须重点考虑“怎样创生并收集研究故事”。事实上,研究故事是伴随着研究的展开自然生成的。研究如何展开,则须思考:研究成果是什么,通过何种渠道获得,需要谁提供什么素材。以“研究作文写得好的学生是如何写作的,以改进自己的作文教学策略”为例,思考上述问题可得到以下研究框架:

将研究设计表征成研究方案时,一般分五个部分表述:(1)问题的提出;(2)相关文献的检索综述;(3)研究目标;(4)研究内容与策略(包含研究对象、成果的具体表征、获取渠道、素材及提供者等);(5)研究的时间规划。

一份好的研究方案应达到三个要求:问题清晰;成果具体;研究的具体方法(如访谈、自述、档案等)与成果的匹配度高,即研究方法是合理又合情的。

3.叙事研究的实施:构建现场文本

叙事研究的实施,即按照研究方案展开研究行动,其中最重要的工作是在研究现场中构建现场文本。将叙事作为研究方法引进教育科学领域的加拿大著名教育学者康纳利和克莱丁宁,将“由研究者和参与者创造的代表现场经验的各个方面的文本”[10]统称为“现场文本”。它代表了研究者从不同资源中收集的信息,包括对研究对象的观察记录、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互动的过程和体验记录及其他相关资料,如研究对象的日记、作品等及其获得渠道的记录……记录形式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照片、录音或录像。

现场文本一般通过现场记录的方式建构。现场记录要尽可能详尽地表现研究现场的信息,如访谈记录不仅要记录访谈对象的言语,还应记录访谈对象的动作与表情,因此最好能邀请合作者参与记录,也可借助录音笔等工具进行记录。现场笔记主要是对研究现场冷静观察的记录,应从行为、对话、场景等多维度展开,以保证研究信息的丰富与完备。如果实在没有条件进行现场记录,也可在事后追溯研究现场,建构现场文本,但事后回忆多是选择性的记忆,容易遗漏重要的细节,造成记录失真。因此叙事研究提倡现场记录,以避免“故事存在虚构、塑造和选择,不大真实可靠”[11]的问题。

对现场文本的阅读与思考也是实施研究的重要工作。现场文本是对研究现场客观真实的记录,离开研究现场后,阅读现场文本是为了及时琢磨其中的意义与联系。教师应将自己的理解与解释记录下来,以备最后撰写研究报告之用。可以说,教师叙事研究的实施,其实就是按研究方案展开研究,在研究现场建构文本,事后阅读,思考并解释其中意义的循环过程,直到研究问题的答案基本明晰。

4.撰写叙事研究报告:将“故事”作为研究单位并提取“意义”

研究本质上是一个探寻答案的过程,研究报告其实就是一个展示问题答案以及答案诞生的过程,是供检验批评的文本。教师叙事研究报告亦应是一份包含研究主题、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结果与分析以及研究结论的文本,并非教师“说出自己的研究故事”[12]。其文本结构形式可参照研究报告的“常规结构体例”。与教师用其他方法进行教育研究的报告相比,教师叙事研究报告最大的区别在于,其研究结论的得出建立在对“故事”的分析的基础上。现场文本所反映的“故事”是研究的“单位”。因此,将现场文本转换成“故事”是撰写叙事研究报告别重要的工作。

在将现场文本转换成故事前,首先需要思考“对应于问题,从故事中可以探寻到什么答案”。事实上,如果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对现场文本进行反复阅读与思考,那么答案已经基本明晰。对于“答案”,康纳利和克莱丁宁认为要“超越现场文本中捕获的经验的特殊性”[13],即要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教师可根据答案产生的过程将现场文本加工成故事,组建故事间的逻辑关系,以便故事能更好地被读者所理解。叙述故事的常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教师将自己视为“说书人”,在故事之外,作为信息的中介,讲述、评论、解释故事,与读者交流;另一种是直接铺陈事件,似乎没有讲述者,读者阅读时好像亲历了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重组故事,都要注意“避免科学的专门化的说话方法,采用朴素的生活世界的说话方式。因为科学的专门化说话方式掩盖了科学起源于生活世界这一事实,使用生活世界的朴素的说话方式有助于从科学的、观念化的世界回归到活生生的直接经验的世界中去”[14]。

因为叙事研究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由故事中的角色、叙述者、读者共同建构意义世界的过程[15],因此在将诸多现场文本转换成相应故事时,要尽可能保留丰富而多元的真实信息,为读者建构意义留出空间。

叙事研究报告公开前,应将报告送给研究合作者、参与者、研究对象阅读,征求他们的意见,与他们协商,修正研究报告。

参考文献:

[1][3][11][12]傅敏,田慧生.课堂教学叙事研究: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4、2、109、154.

[2][6][7]艾米亚·利布里奇等著.王红艳主译.叙事研究:阅读、分析和诠释[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1、2、6.

[4]吴安春.回归道德智慧[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0.

[5]杜萍,田慧生.论教学智慧的内涵,特征与生成要素[J].教育研究,2007,28(6):26-30.

[8][9]理查德·沙沃森.丽萨·汤著.教育的科学研究[M].曹晓南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91、93.

[10][13]康纳利,克莱丁宁.丁钢译.叙事探究[J].全球教育展望, 2003,32(4):6-10.

智慧课堂研究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新课程;师资培训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2-00-332-01

一、实现自我超越

未来的教师应当成为学习型的人,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精通教学内容,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并以积极健康的人格魅力和高超的教学技艺指导学生学习。

1、确立现代化学习观 面对新课程,教师应树立全新的学习观,学会终身学习,适应未来教育的发展需要;学会创新学习,能够把知识转化成智慧,在实践中形成新的方法论、价值观;学会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交流和研究,快速完善和更新自我,加快自身的专业发展的进程。

2、采用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教师要通过自主学习,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保持专业知识的先进性;通过团队学习,发挥群体优势,从而相互促进,共同提高;通过探究学习,改进教学行为,革新教学策略和方法,朝着“教育专家”的目标发展。

二、改善心智模式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就必须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自觉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反思、创新中不断完善自己的心智。

1、开展行动研究,反思教学实践 教师要为行动而研究,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使自己的教学活动找到科学理论的依据,提高教学实践的科学性;要在行动中研究,反思教学实践的全过程,在实际行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改善实践行为,形成自己的典型案例和教育故事。

2、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实践技能 改革课堂教学评价,关注学生差异,从学生的参与度、交往度和达成度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革课堂教学技术,运用多媒体组织教学,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大脑“动”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提高自身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三、建立共同愿景

教师的共同愿景是实现专业发展。为此,中小学教师应积极参与新课程培训,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和培训目标的达成休戚相关,自觉地把专业发展的共同愿景和培训目标紧密联系起来,加快角色转变,改进工作方式,始终实现专业提升。

1、加快角色转变 面对新课程,教师要确认自己新的身份,成为学习的组织者,认同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要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变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做教学实践的反思者,在教学中发现自身不足,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

2、加快转型步伐 随着社会主义市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中小学教育管理也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这就必然要求中小学教师通过培训实现由教育型转向专业型,由经验型转向创新型,由修身立业型转向教书育人型,由教学封闭型转向开放型,由单一教学型转向教学、教研、科研型,由学科知识型转向综合知识型。

四、整合团体智慧

教师要实现共同愿景,就必须通过合作来发挥团体智慧。在合作中,每一个教师都可以自由交谈,发现有碍团体发展的消极因素,进而通过发挥集体的智慧优势来加以解决。

1、加强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的最常见的方式。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可以整合团体智慧,形成高质量、高水平的教案。为了防止集体备课流于形式,教师要在个人自备的基础上参加集体议课,在集体议课过程中交谈自己的观点、困惑和建议,也倾听别人的看法、想法和感受,在议课中形成比较完善的教学思路。

2、加强互动研讨 互动研讨是一种合作性的教研形式,教师通过互动研讨可以加强教师间的交往、沟通与合作,实现教学经验的共享和教学技能的共同提高。为此,教师要参与集体性听课活动,在讨论中把自己听课的收获、感悟和困惑都提出来,就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与其他教师一起探求解决的方案;要善于和专家交流、对话,共同分析教学研究中的重点、热点问题,接受专家的先进思想和正确建议,以获得专业引领。

3、加强课题合作 课题合作是一种高层次的教师合作方式,要求教师齐心协力,共同攻关。这就意味着教师既要有较高的研究能力,又要具有较高的组织协调能力。为此,教师要参与重点科研项目的研究与实验,与同事、专家一起合作攻关,提高自身的研究、合作、协调等能力。

五、学会系统思考

系统思考是以系统动力学为理论基础的一种思考方式,要求人们掌握问题整体运作的本质,以提升组织整体运作的智力。

1、学会系统思考 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从整个教育系统着眼,对教学体系进行思考和改革。因而,教师要学会系统思考,对教学进行整体改革,能从实施新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的宏观角度分析问题。

智慧课堂研究报告范文第3篇

1 教育叙事研究的特点

教育叙事研究所叙述的内容是已经过去的教育事件,而不是对未来的展望。它所报告的内容是实际发生的教育事件,而不是教育者的主观想像。教育叙事研究特别关注叙述者的亲身经历,不仅把作者自己摆进去,而且把自己经历过的事件表述出来。

教育叙事研究不仅是叙事,还要对所述事件进行分析,写出教育叙事研究报告,所报告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情节性”。叙事谈论的是特别的人和特别的冲突、问题或使生活变得复杂的任何东西,所以叙事研究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记述有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故事。比如:教师在某个教育问题或事件中遭遇困境时,就要思考和谋划解决问题、走出困境的出路,这里面就会涉及很多曲折的情节。教育叙事研究获得某种教育理论或教育信念的方式是归纳而不是演绎。也就是说,教育理论是从过去的具体教育事件及其情节中归纳出来的。

2 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

教育叙事研究主要是教师自身同时充当叙说者和记述者,而当叙述的内容属于自己的教育实践或解决某些教育问题的过程时,教师的叙事研究就成为“教师叙事的行动研究”。它追求以叙事的方式反思并改进教师的日常生活。教师本人通过叙述自己的教育生活史,形成教育的自我认识,达到一种自我建构的状态。

教育叙事研究特别适合于教师。因为教师的生活是由事件构成的,这些事件就如同源于教师经验的短篇故事。对教育事件的叙说,能使教师看到平时视而不见的例行事项的意义,并把自己遇到了什么问题、遇到这个问题和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整个过程叙述出来。除了课堂教学的叙事以外,教师还可以叙述课堂以外的生活事件。

3 教育叙事材料的发掘和选择

教育叙事包括课堂题材和课外题材,课堂(课外)题材是发掘教学(或活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精彩场面即亮点、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可以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就学生题材而言,包括学生的“思维火花”(创意性思维活动、对问题的不同见解、独特的思维方式、个性化学习方法、超常的学习能力),学生的心理情感,学生的家庭故事,学生成长故事。教师题材的发掘方面,包括成功的教育教学活动、心理困惑、教学探索活动、难以忘怀的事、教学中的遗憾。

4 教育叙事的方式

一般是先叙事,后解释。叙事的写法是将调查研究中所获得的材料整理成一份有情节的有内在线索的故事。在整体上保持故事的完整性和情节性,但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个相应的教育主题或教育道理。而且各个教育主题和教育道理之间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具体的“写法”要么显示为“夹叙夹议”,要么显示为“先叙后议”。

教学叙事示例片段:例如:笔者开设“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公开课内容,有这样一个片段:

上课时,教师请学生阅读第102页第二段:“1864年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做了一个实验:他把绿叶先在暗处放置几个小时,“”目的是消耗掉叶片中的营养物质。然后,他让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他用碘蒸气处理这片叶,发现曝光的一半呈深蓝色,遮光的一半则没有颜色变化。这一实验成功地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氧气外还有淀粉”,请指出其中值得改进的地方。

学生阅读并分组讨论,从中找出与现代设计一般原则不一致的内容。然后请小组代表发言,有的小组指出:消耗掉叶片中的“营养物质”(应改为淀粉);也有小组指出:实验中曝光的部分形成的产物会转移到遮光的部分,这样实验结果不可靠。

教师在听了各组学生发言后,还指出了两点:用碘蒸气处理这片叶(叶片没有脱色),蓝色不易观察;这一实验成功地证明光合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这个实验没有证明有氧气产生。

听课老师的反映:有的老师听过以后,认为这样处理很好,值得推广。但有的老师认为这样处理应该放在一轮复习中进行,那样效果会更好。

反思:笔者所带班级学生素质比较高,上新课时可以这样处理,如果在一般班级可以在复习课中进行。这种处理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让学生认识到课本中的经典实验,如果用现代观点来分析,可能也会有不足。同时,为了解决光合作用产物转移_的问题,可以再进一步延伸,介绍常用测定光合作’用产物的方法:半叶法。这样既可以排除了光合作用产物的转移问题,又能定量测定。

5 研究报告的撰写要求

根据前面对教育叙事的理解,叙事还是停留在讲故事加感想阶段,叙事是研究的开始,也是提供材料的阶段,要形成研究成果,不仅要有叙事,还要有一个研究报告,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应包含以下四个要素:

(1)教育思想:叙事研究首先要体现教师的思想、理念。教师具有怎样的理念、秉持怎样的信仰,决定着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做法。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的信条会引导着教师在言行举止中时时处处从学生的立场出发,考虑学生将怎样看、怎样想,从而采用有益于学生成长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思想具体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当中,如上述教学叙事片段中,通过学生讨论、质疑课本中科学史内容,体现了合作学习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教学主题:有了问题,学生就会产生心理困境,有心理困境才有学习的动机。问题解决的前提是有需要解决的问题,问题解决的动机因素取决于问题情境。显然,无论是问题的提出,还是问题情境的建构都必须孕育在某个环境中,针对教学而言,就必须要有明确的教学主题。如上述教学叙事片段中,质疑科学史中内容与现代实验思想的矛盾就是一个主题。这个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智慧课堂研究报告范文第4篇

2013年至2014年,我有幸参加了第六期全国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培训,在学习过程中,我接触到“有效教学”这个概念,“有效教学”有一系列标准,其中包括两个重要维度――高认知和高参与。“有效教学”的课堂应该是高认知、高参与的课堂。那如何达成“有效教学”的课堂呢?我引领新华小学数学教研团队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最后与“课例研究”不期而遇。

课例研究是教师在校本研修中研究改进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是教学相长的必经阶梯。许多国家和地区把课例研究作为教师校本培训的基本途径,它是教师对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所展开的合作性研究。

课例研究也被称为“授业研究”,起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日本,上世纪九十年代趋于成熟并引起西方各国的关注。2005年、2006年在香港召开“课例研究”年会,这标志着“课例研究”作为专门的研究领域已登上世界教育的舞台。

课堂观察是“课例研究”的重要途径之一,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听课、评课活动。日常的听课、评课主要凭借听课者的经验和直觉,很容易囿于同水平的重复,而专业背景下的课堂观察是指经过专业训练的研究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的感观并借助有关工具,从课堂情境中有选择地收集资料、信息并加以加工、分析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课堂观察的目的是用课堂观察的结果改进课堂教学的过程与绩效,提高教学质量。

我国正式的教研活动始于1952年教育部的文件规定――《小学暂行规程(草案)》《中学暂行规程(草案)》,至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在我国的日常教研活动中,课例分析往往是经验判断多,而实证数据和归纳式结论相对较少。

一、课例研究的实践探索

本研究以新华小学数学教研组为实验组,历时两年多,在行动研究中,老师们从初识课例研究、学做课例研究到自己开发观察工具,再到形成研究小组,十几位老师在教学行为、反思能力、合作意识等方面均有惊人的变化。

我使用了北京师范大学顺义“有效教学及干部教师能力”项目组《有效教学二十问》(征求意见稿)中的课堂观察量表。

有了研究工具之后,我们成立了观察团。第一轮课例研究观察团由分管主任和骨干教师担任;第二轮课例研究主要由骨干教师组成;第三轮课例研究由“师徒结对”,即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承担。参与课例研究的人数越来越多,迄今为止,全校各学科的老师都会做课例研究。目前,我们的行动研究已经形成了三个完整的课例研究报告:《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分数的意义》《认识比》。

二、课例研究对教师的促进作用

两年多的行动研究证明,课例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

通过几轮的课例研究,提高了教师提问的有效性;提高了教师的理答水平;教师的“行动路线”“语言流动”逐步面向更多的学生。教师教学行为发生的改变,带动了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下图为《认识比》三次教师理答数据分析: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第一次授课教师的理答数据非常凌乱,到第三次授课,饼型图的块状已经非常整齐,说明教师的理答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下图为《认识比》三次课学生学习投入状态观察量对比图:

通过观察、对比,我们可以看出:第一次课学生的投入状态,尤其在课堂教学的最后时段非常糟糕;第二次授课明显提升;第三次课学生的投入状态直到最后都持续高涨。

(二)教师反思能力的提升

课例研究历经两年多,参与研究的教师增强了自觉反思的意识,提升了多方面的反思能力,同时加强了教师团队深层的反思,并通过反思自己,创造出了新的观察工具。

三次课例研究的报告总计九万余字,执教教师的反思开始自觉地细分为:教学环节的反思、 课后反思、三次教学对比反思。观察团教师的反思如下:第一次五位教师反思1000余字;第二次有2800字;第三次达到10000余字。

观察团导师王月风在反思中这样写道――课例研究是以课堂教学为载体,通过一节课的全程描述形成教学者系统反思的过程。课例研究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教研活动过程就是搭建桥梁的过程。而搭建桥梁并不是目的,目的是到达提升专业水平,提升教育研究能力的“彼岸”。我很幸运地成为“搭建桥梁”的一分子,在搭建过程中我的变化是显著的……

观察团学员李立老师写道――通过这次课例研究,我亲身体验到了课例研究带给我们的改变。从我的角度讲,我不但发现了别人课堂中的问题,更默默反观自己的教学习惯。有意识地调整自己不合适的、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在听其他研究成员的报告时,反观自己是否也存在同样问题。所以,我在研究别人的同时也研究了自己,提示别人的时候也改变了自己。

最让我们惊喜和珍视的是老师们自己开发出了新的观察工具。

(三)形成研究共同体

培育合作文化,提升研究小组的实践智慧,教研组、观察团、阶梯式研究小组随之形成。

智慧课堂研究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身边项目教学法 社会工作 专业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6.058

The Use of "Side Project Method" in College Social

Work Professional Teaching

YAN Xueqin

(The Ethnology and Sociology Institute of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54)

Abstract Social work profession has a strong practical, but the reality on curriculum classroom and practical teaching often far apart in terms of timing and so on, so that the time difference played a practice teaching effect is very limited. "Side project method" for low-grade students, college students by digging around social issues, design projects, and carry out the project on the basis of education, capable of classroom and practical teaching closely together, through practice, reflecting better effects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

Key words side project methods; social work; professional teaching

1 身边项目教学法的提出

“项目教学法”顾名思义是通过“项目”形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式,在实践性较强的高校专业教学中经常采用。一般来讲需要在授课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或组成小组设计项目的相关流程,包括项目需要解决的问题、搜集资料的方法、搜集资料的途径、分析资料的方法以及最后成果的表现形式,需要学生整体参与设计项目实施方案并最后撰写项目研究报告。近年来,也有一些项目教学方式是利用教师已有的研究项目,吸收学生加入项目研究小组参与项目的方式来实施。该方法较为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将课程所学知识活学活用,并在实践中检验和作出最终评价,能够极大程度上调动学生自身的多方面能力。

近年来,“项目教学法”在一些高校教学中在学生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采用,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就社会工作专业而言,由于其专业本身就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随着近年来 “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及越来越多的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的建立,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教学能够接触一些实际操作项目,在项目实践过程中,锻炼自身的综合技能,体现出了很好的实践效果。就实习形式而言,目前在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形式中采用并行实习和集中实习两种形式。①并行实习一般指实习活动与课堂的学习活动同步进行;间隔式实习指实习活动与课堂的学习活动间隔开,单独集中一段时间进行实习,如假期实习和毕业实习。②刘茂香、杨峥威等也提出了社会工作专业实践过程中与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结合的路径问题。③④然而,很多高校在社会工作课程设计中,由于实习经费限制等原因,往往重毕业实习,轻日常实习,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往往分裂开来。实践教学环节往往到大三才开设,这样的课程设置造成的问题在于学生在大一、大二的专业课学习过程中基本没有项目实践机会。集中实习方法并不能达到预想的让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效果。

为了探索将日常实习与课程结合的方法,笔者在社会工作专业高校学生的教学中尝试使用“身边项目教学法”,主要面向大一大二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即在学习基础专业方法课(如社会研究方法)时通过引导学生分研究小组设计“身边项目”,通过学生的调查实践,来研究自己身边的社会问题,并在学期末当成一项重要的活动公开报告研究成果。通过实践,笔者发现该方法是避免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割裂的有效途径。

2 身边项目教学法的实践

所谓“身边项目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与日常实习结合,由大学生组成研究小组,围绕大学生身边生活中发现的社会问题,设计相关小型研究项目,研究内容可以涉及大学生群体,也可以涉及校园服务行业等方面。研究方法大部分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搜集基本资料,并最后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报告研究成果的形式。在实践过程中,身边项目教学法的整体设计和实施过程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设计阶段。项目设计阶段是“身边项目教学法”的初始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所做的主要工作包括:设计整体教学方案、培训内容、考核方案等。如在设计过程中,笔者设计了相关的教学大纲、培训内容,并对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评分,作为课程的平时成绩。为了进一步激励学生勇于参与,笔者设计了成果环节,通过在期末举行公开成果会并奖励优秀的方式,进一步提升研究成果的质量,并锻炼学生的报告成果能力。在课程开始后,教师要公布整体计划和考核内容,并将学生按兴趣分组,开始思考相应选题。如在笔者组织的学生具体实践过程中,首先把班级30名同学分为5组,每组6名同学。然后引导学生围绕身边大学生群体设计研究主题。学生们开动脑筋,经过积极讨论,围绕自身生活中遇到的感兴趣的话题最后确定了以下五个项目选题:大学生民汉合宿现状研究;大学生消费观念研究;大学生对网络交友的态度研究;大学新生入学后的适应问题研究;大学生在校区搬迁后的适应问题研究五个题目。

(2)培训阶段。项目培训阶段是“身边项目教学”的准备阶段。一些项目的具体如何实施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社会工作专业基础课有社会研究方法等方法课,专业课有小组工作、团体工作等,涉及的方法也不一。本项目实践主要针对社会研究方法基础课。在实践过程中,笔者设计了几个相应的培训主题:如何设计问卷、如何抽样和实施、如何数据录入分析、如何撰写调查报告四个方面。并在四次课堂中分别有一节课的时间来专门向学生强化培训相关专业知识。

(3)小组讨论阶段。小组是项目实施的基本单位。“身边项目教学法”需要学生分成小组进行问题讨论和实践工作。如笔者在项目实践中,让5组同学自己召开小组座谈会,讨论研究问题与问卷设计,最后再通过指导老师参与现场讨论的方式制定出问卷初稿。通过学生互相讨论的方式可以进一步发现问卷中的问题,通过不断修订,最终制定出调查方案及问卷的终稿。

(4)具体实施阶段。项目实施阶段是“身边项目教学”的核心内容。以最为普遍的身边问卷调查项目为例,项目的具体实施方面包括几个阶段:抽样阶段、调查阶段、整理录入资料阶段、数据分析阶段。在抽样阶段需要做的工作主要是明确样本总体,设计较为科学的抽样方案和抽样样本数。如研究学校大学生群体的项目,就需要列出学校的主要宿舍楼和专业分布,并设计科学的抽样方案。在调查阶段需要做的工作主要是问卷调查和回收。在整理录入资料阶段需要做的主要工作包括整理问卷、编码、编订录入模板和具体数据录入并检查。数据分析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核对数据有效性,挑选分析变量,并做单变量、双变量方面的试分析。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相关工作,小组长扮演者项目督导的角色,同时教师要经常关注项目的进展情况。

(5)成果撰写与成果报告阶段。成果撰写和报告阶段是检验项目实施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身边项目教学”的最终阶段。成果撰写与报告阶段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成果撰写。考虑到大学本科生大部分并没有很多的接触到学术研究的文献,对于学术文献的熟悉程度不够,很多都不清楚研究报告的具体写法。因此在撰写研究报告前,笔者特地专门召开了相应的专业培训,并挑选了部分典型的调查报告进行逐一解析,并让各小组围绕样本调查报告进行写法方面的讨论,取得了一定效果。经过前期的培训和讨论,学生基本掌握了数据研究报告的写法和流程,并能够按一定的规范写出较为完整的数据分析报告。

在成果报告阶段,笔者特地设计了公开报告会,并设立一定奖金奖励优秀的小组。报告内容包括项目的组织与设计、项目的实施、数据的分析、主要结论与反思部分,整个小组都需要集中智慧来促进项目的成果完善。报告会吸引了全院近200多人旁听,并邀请了领导讲话,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通过整体过程,学生的参与度提升,锻炼了学生的集体参与能力、现场报告能力、小组协作能力等。可以说是专业知识的一次系统化运用。

3 身边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效果评价

与传统的“项目教学法”相比,“身边项目教学法”不仅具有“项目教学法”的大部分优点,在设计和执行方面还具有以下优点:

(1)经费要求少。因为涉及的都是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大学生群体,调查也主要围绕本校展开,因此花费经费仅包括印刷问卷等费用,基本没有交通费用,对于经费较为缺乏或较难获得日常项目支持的学校来讲非常适用。(2)容易设计和实施。身边项目大部分都是研究大学生群体或周围非常熟悉的社会现象,比较熟悉研究对象,受访率较高,容易发现关注的核心话题和问题,容易调查获得相应数据。(3)实施过程整体可控。由于各个小组基本都在校园内或周边进行研究,项目整体控制者可以随时掌握项目实施情况,随时抽查,避免了项目在校外实施中可能存在的不可控以及弄虚作假问题。

在身边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项目对学生的锻炼可以是多方面的,老师不仅扮演课堂知识讲授者的角色,更需要结合课堂知识内容诱导学生思考,进一步挖掘身边的社会问题,设计选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进行有效的监控,保证项目有效实施。学生需要设计题目、小组讨论、具体实施、报告成果,从这个方面看,对学生、对老师都是一项综合方面的锻炼。可以说,学生和老师都有可能从中受益。同时,“身边项目教学”也能为集中实习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促进集中实习这样的专业性更强的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在一些如社会工作等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中,“身边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具有独特的优势,值得进一步发展和推广。

注释

① 库少雄著.社会工作实习[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② 陆飞杰,付晓萍,孙鸿平.构建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初探[J].社会工作(学术版),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