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美丽乡村长效机制

美丽乡村长效机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美丽乡村长效机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美丽乡村长效机制

美丽乡村长效机制范文第1篇

关键词:河道保洁;长效管理;实践;启示

中图分类号: TV147 文献标识码: A

一、问题的提出

河道具有蓄水、排涝、供水、灌溉、旅游、环保和航运等综合功能,是水的“动脉”、是水环境的重要因素。在我国的许多城市和农村依江傍河,河道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剧增,污水量相应增加,水葫芦等漂浮物面积骤增,“脏、乱、差”问题日益突出,带来阻碍河道行洪排涝安全、水质污染威胁饮水安全、影响水电站等水工建筑物的效益及运行安全、河道水环境日趋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与此同时,随着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与日俱增。

河道长效保洁管理是河道管理中的一项突出工作,开展河道保洁是确保行洪排涝畅通、饮用水源安全、水工建筑物安全运行、沿河景观、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是浙江省委提出“五水共治”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改善水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环境的具体体现。

1.是确保行洪排涝畅通的需要

水面漂浮物堵塞河道,使河道水位上升,特别是遭遇暴雨洪水时,水面漂浮物积聚水库大坝、拦河水闸等水工建筑物坝前,致使水位急剧上升,危机防洪安全。影响水库或水闸的安全运行。

2.是保障饮用水源地安全的需要

河流两岸分布着众多的人口,居民饮用水源大部分就近取之于河道,如我县昆铜溪两岸有多个取水口,是沿河居民的主要饮用水源。

3.是保护沿河景观的需要

主要河流两岸分布着不少风景秀丽的风景旅游城市。大量的水面漂浮物影响河面的景观,给城市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4.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大量的水面漂浮物覆盖水面,造成水体与外界阳光及空气的隔绝,使水体中的溶解氧减少,造成其他需氧动物的大量死亡,引起水生态环境恶化。漂浮物腐烂后又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引起新的生态灾害。

5.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水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保障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主体的人水和谐文化伦理形态,河道保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内容。

开展河道保洁,对保障行洪排涝畅通、供水水质安全、发挥水工建筑物的效益、确保水工建筑物的安全、改善城乡水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安吉县河道保洁长效管理的实践

安吉县辖区内共有1264条河流,总长度1571.3公里,其中省级河道(西苕溪干流及两大水库至交汇处)全长81.4公里,主要支流大溪、浒溪、递铺溪、浑泥港、昆铜港、里溪,统里溪、西港等河道总长193.6公里,除主要的一级支流外,还有大量的的一级小支流和二级小支流,少量为东苕溪的小支流。合计长度为1296.3公里。

2012年以来,安吉县对辖区内河道保洁实施社会化管理,按照“定河段、定人员、定标准、定职责”的“四定”配置,充分发挥政府、企业、保洁员三方合力,建立河道保洁长效机制。尤其是近年来开展“四边三化”、“五水共治”行动以来,河道保洁成效明显。其中2013年合计投入河道保洁资金676万元,共拆违53800平方米,清除垃圾1530吨,蔬菜2680平方米,配合安吉县交通局打捞沉船27艘(只),配合矿资办拆除废旧码头9座。河道“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整治,河道保洁覆盖率100%。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全县河道水环境基本实现 “河面无漂浮物、河中无障碍物、河岸无垃圾、水质有提升”的工作目标。河道保洁长效管理工作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肯定和上级领导的重视。2014 年被评为省级河道管理保洁一等奖。根据安吉县实际,经过实践探索,创新出一些富有成效的管理制度:

1.明确职责分工,保洁全覆盖

安吉县河道较多,为了实现河道保洁全覆盖。我们将河道养护管理职责进行了区分:省级河道西苕溪由水利局西苕溪管理所负责,西苕溪干流从递铺六庄到梅溪镇小溪口全长46.44公里,2012年10月成立西苕溪管理所,落实编制5人,具体负责西苕溪的管护,并制定了《西苕溪管护制度》,配备了1艘巡查艇,与沿途乡镇签订责任书。落实保洁人员和经费,总计共拨付管护经费376万元;建城区内河道主要有递铺港、铜山港、梅园溪由安吉县城市管理执法局负责,与物业公司签订保洁合同,定期维护河道的水面清洁,共投入资金30万元;其它农村河道1260条,全部纳入美丽乡村长效管理考核范围。明确乡镇为河道保洁的责任主体,自2013年以来安吉县农办牵头组织8个部门修改完善了《安吉县美丽乡村长效管理考核办法》,增设了河道保洁的具体内容和赋分,增加了以奖代补的额度。县水利局共参与暗访16次,发现河道存在的问题72处,都及时向所属乡镇(街道)进行了反馈并得到有效整改。乡镇(街道)根据自身实际与物业公司签订保洁合同,落实人员,建立台帐,规范制度,实现每条河流有人管、管的好。

2.落实刚柔相济,执法规范化

为保障河道的安全和洁化,安吉县对涉水违建和倾倒垃圾开展“三级劝告式”执法模式,即针对违法建筑在调查取证后行政处罚前,由村、乡镇、水行政主管部门逐步上门进行法制宣传和思想劝说工作,争取让当事人主动拆除违法建筑。对自行拆除违法建筑、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依法不再给予行政处罚。通过刚柔相济的“三级劝告式”执法方式,增加与相对人的沟通,减少执法中的冲突与社会矛盾,积极主动地与相对人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关系,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实现无震动拆违,不花钱拆违。2013年共查处涉水违法案件21起,结案18起,拆除违建面积36000平方米,同时“三级劝告式”执法被《中国水利报》刊登。

3.坚持不懈推进,整治常态化

为落实省委夏宝龙书记“安吉每一寸山青,每一滴水净”的批示精神,安吉县及时起草下发了《安吉县“山青水净”三年行动计划》并召开了全县万人动员大会,全面建立“河长制”,在普遍明确河长、明确治理任务的基础上,对全县主要担任21条河道33段落实“五级河长”,分别是县、乡、村领导担任三级河长,派出所长、民兵连长担任河道警长、连长,增强了工作合力。全面排查影响水质的污染来源,制定计划,挂图作战,特别是省委省政府提出“五水共治”以来,安吉县政府增加了办公室人员力量,县人代会决议通过即每月的第四周周三作为全县环境综合治理集中推进日,做到每月有集中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县水利局共单独组织活动5次,内容包括拆违、清淤、湿地建设、河岸杂草清理,各乡镇(街道)借机强势推进,有效地扼制了随意向河道倾倒垃圾(渣土)、挤占水域、污染水源的案件发生,为河道的“洁化”注入了动力。

4.强化综合治理,创新有特色

2012年以来安吉县全面启动河道综合治理,已完成的项目有港口溪生态河道建设1.3公里,景溪河道的治理2.97公里,昆铜港一期工程治理4.5公里。中小河流重点县项目的南溪片已完成8.8公里、大溪片完成3.8公里、孝丰片及昆铜片应急段已启动建设;还有天荒坪三期、鄣吴溪三期工程、苕溪应急段9.8公里。在河道治理过程中,我们主动与乡镇协调,在工程完工后由乡镇及时落实河道绿化工作,做到治理一条河道,美化一处环境;为巩固西苕溪全面禁采成果,在西苕溪管理所和县环保志愿协会的倡导下成立了巡河“武工队”,组织6名队员,采购自行车6辆,相机2架,风雨无阻在西苕溪上巡查,他们的感人事迹被《浙江日报》刊登,去年还被评为“安吉骄傲”,有了这样一支队伍的守护,安吉的母亲河“西苕溪”变得更洁净;今年安吉县电视台组织开展“寻找不可游泳的河”活动,发动全社会参与,已曝光黑臭河2条:目前天子河道1.3公里已完成清理,东河浜5公里完成全面清淤,并引进活水。3条垃圾河:泥河、浑泥港、西亩溪各10公里,已完成清理。通过媒体的参与,河长重视了,各乡镇(街道)重视了;为抓好村级河道管理示范我们从全县17个精品示范村中挑选8个村作为水环境优美村创建单位,编制了《安吉县水环境优美村创建实施意见》,明确了任务,制定了标准和考核办法,通过创建水环境优美村,安吉的河道会更洁净,环境更美化。

三、河道保洁长效管理取得的成效

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安吉县范围内的河道保洁长效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

1.河道水环境明显改善

西苕溪流经安吉全境,汇流面积占全县国土面积的97%,自2010年西苕溪全面实行砂石禁采以来,生态系统得到了恢复,水质由原来的Ⅴ类上升至Ⅲ类,昔日的鱼、虾又从太湖回游繁殖。

2.河道防洪能力进一步增强

通过全县开展的“河边三化”、“清理河道”行动,清除河岸杂草6.4公里、河道清淤32公里,堤防加固37.5公里,使我县河道防洪能力进一步增强,在去年的防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美丽乡村建设得到了提升

通过全县开展的“河边三化”、“清理河道”行动,美丽乡村的品质的得到了提升,改善了农村水环境。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带动当地旅游业、农家乐的发展,去年农家乐共接待游客180万人次。

4.促进了基层群众的环保意识

通过全县开展的“河边三化”、“清理河道”行动,进一步提高了基层群众保护水环境、关爱母亲河的自觉性,有效增强了基层群众的环保意识,并逐渐转化为自觉行动。

四、几点启示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环保意识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主流新闻媒体作用,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水环境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宣传先进典型,曝光突出环境案件,尽可能提高群众环境卫生意识。同时加强河道保洁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力求使每一位河道保洁员成为水环境宣传员,引导群众、企业自觉养成良好习惯。提高沿岸居民的整体环保意识。为顺利开展该项工作创造了前提条件。

2.健全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乡镇(街道)政府应高度重视,应建立责任清晰、目标明确、保障有力的河道保洁机制,并落实到实处;各部门要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做到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相关部门协同抓、合力抓。县治水办统筹协调,及时掌握并通报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工作进展情况。把长效机制建设的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3.加大资金投入,加强软硬件配备

河道保洁是一项长久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实现长效管理需要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应将保洁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或水利建设基金项目,加大财政投入,增加补贴费用,用于购置船只等装备,以及提高保洁员工资奖金等,以此来提高现代化率,提高保洁员积极性,提高保洁工作效率。

4.加强监督检查,充分发挥考核作用

河道长效管理保洁责任、任务、目标明确,资金、人员落实之后,是否出成效,关健靠监督检查。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督查、明查和暗访相结合,月检查、年考核、专项督查与专项通报等多管齐下的形式对各镇、街道、村进行统一考核。对明查暗访和群众投诉中发现的突出问题,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督促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力、推诿扯皮的进行通报批评。根据年终考核达标情况,兑现相关政策,支付保洁费用。

5.细化工作措施,严格落实“河长制”

自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各级领导对水环境治理高度重视,水环境治理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此,坚持实施“河长制”,充分发挥河长作用,对于促进水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在实行“河长制”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一河一档”和“一河一策”,提出行之有效的河道水环境治理工作措施,明确目标、明确完成时间,督促责任主体切实落实措施,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是实现河道长效保洁提供有力保障。

五、结 语

河道长效管理保洁工作是一项基础性水利工作,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深入开展河道长效保洁工作,对保障河道泄洪、排涝,畅通、改善城乡水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安吉县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需要在科技和体制、机制上不断创新,继续推进,以确保河道清洁畅通,巩固河道综合整治成果,改善河道生态环境,保障灌溉引水、防洪排涝安全,发挥河道综合效益,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服务。

参考文献:

[1].周志新 赵翔《农村河道长效管理保洁的实践与启示》《水利发展研究》2010年10期

[2].陈冬云 吴婉玲 温新丽《农村河道长效保洁管理模式的初探》《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年07期

[3].余玲燕 方锋《长兴县河道保洁和长效管理的探索与实践》《浙江水利科技》2010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