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自然资源的整体性

农业自然资源的整体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自然资源的整体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业自然资源的整体性

农业自然资源的整体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复习 ,高中地理

地理学科核心能力的构建应该是贯穿于学生初高中地理课程学习的全过程,但从现实情况看,很多的学生到了高三面对文综地理复习的时候,对地理学科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还非常欠缺,因此在高考复习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

地理知识外,还要有意识、系统地让学生在高考复习的全过程中构建基本的地理学科核心能力,为高考目标的实现和终身学习地理目标的达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多措并举。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系统的知识结构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只有当知识系统化和结构化之后。我们才能方便地对知识进行记忆、提取和运用。因此想使学生达到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程度。我们就应该想方设法让其建立系统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做:

1.1以高考大纲为蓝本、编制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也就是说。我们按照高考考试大纲的要求。以知识点的形式为其设计出自主学习提纲和针对性训练题。并以学案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照学案进行自主学习。这样一来。学生就不会只是课堂上的听众。而是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整理与归纳。找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薄弱环节。从而进行重点复习和针对性训练

1.2联系生活实际、积极开展探究活动 高中地理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如果条件许可。我们应该在高三复习过程中安排一些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探究性实践活动。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认识到地理原理的重要性和科学性。形成适用于地理学科的思维方式

1.3归纳问题、梳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即教师对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突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对重点的知识进行分类总结和梳理。对于较难理解的理论和规律进行拓展。这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形成网络。提高学习效率.

1.4精选例题、引导质疑 在选择例题和探究性问题时。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疑点来选择。如果题目的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独立解答:如果题目难度较大。则宜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和探究。教师适当地加以引导。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

1.5变式练习、巩固提高。在完成每节课的教学任务之后。我们还应该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学生存在的疑点设置适当的练习题目。以实现当堂训练、当堂巩固的教学效果。在学生做练习题时。教师在教室内来回巡视。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在学生做完练习时。引导学生反思练习过程。总结练习中的经

验和教训。并与前后知识相联系.

二、构建地理区域整体性的能力的养成

要让学生能够很好地了解一个区域,合理地看待区域的发展,就要在高考复习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步构建地理区域整体性的能力。教师要在整个高考复习的过程中不断整合各要素间的联系,为学生构建完整清晰的区域整体性思路,即区域

的地理特征包含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两大方面,自然特征包含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水文、植被、自然资源,人文特征包含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工业、农业、第三产业)、交通、主要环境问题。高考复习的过程中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时间在对区域进行熟悉的过程中不断沿用上述基本思路对区域进行单一要素分析和要素问联系的分析,这个过程不但提升了学生构建地理区域整体性的能力,也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对重点内容加强指导

3.1地理基本概念方面:地理基本概念有能说明某种特点地理现象的特定概念,如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低气压、高气压、地球的自转、公转等;有反映某种地理事物类别的特定概念,如气候类型、陆地水类型、自然资源类型、农业地域类型等。有些地理基本概念容易混淆,指导时应说明概念的差异。特别是要注意这类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分析。比如太阳辐射强度与气温,太阳辐射强度是地面获太阳辐射能的多少。它与太阳高度有关,与大气削弱有关;而近地面气温与地面获太阳辐射有关外,还受下垫面性质的影响,受大气状况不同的影响。又如自然资源与能源,它们的外延相交但内涵不同,用两个圆圈分别表示自然资源和能源,它们相交而不重合,这样采用图示的方法加以指导,简单有效。

3.2地理基本规律与基本原理的理解与应用方面:“理解地理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运用所学地理及相关学科知识和观点。用地理事实材料。简明地推导或定性地说明地理规律与原理。”这是地理高考十大能力要求之一。而这一类能力要求

的试题在自然地理中体现最多。这一部分知识较难,但规律性较强,多采用理科的方法复习。

3.3地理内容的文字逻辑表达能力方面:“描述、概括、理解各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和发展变化过程。”“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达。”这是高考十大能力要求的两个方面,而这种能力要求在考试中难度最大。这种能力要求。如果按照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以及地理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首先引导学生从题目中获得给定的信息和最终结果要求。再利用信息与要求之间建立某种逻辑联系或者用反推的方法,问题就能得到解决。比如:诺曼底登陆为什么选择在六月?不妨这样分析:有利渡海作战一风浪小一风力小一温差小一北半球夏季南北温差小。这样从大气运动到风浪,从地表受热不均匀到大气运动进行反推,建立逻辑推理的链条,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结语:

老师应当引导学生发现适合自己学习的复习方法,并做到适时点拨学生,为学生答疑解惑,营造一个好的复习氛围,切实提高高中地理的复习效率。

高考复习是一项系统性极强的工作,必须综合考虑、巧妙安排,才能取得最佳的复习效果。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时间有限,在第一轮系统复习的基础上,专题复习不宜过多过深,不必面面俱到。真正做到突出框架,提高能力的效果。切切实实地提高复课效益。

参考文献:

[1]高中地理复习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 大观周刊 - 2012(23)

农业自然资源的整体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林业;航空;影响因素

现阶段,我国农林业对于航空领域的发展十分关注,农林业航空也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情景,本文对于农林业航空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就是需要解决我国农林业航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农林业航空建设。

1农林业航空发现基本现状分析

1.1农林业航空发展的总体情况

我国从1951年开始开展首次农林业航空依来,通用航空一直在代替农林业航空开展工作,但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进步,农林业航空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农林业航空作业时间并没有得到显著性增长,存在一定波动。目前农林业航空一年一共能够飞行35000小时,但是仅仅占据着通用航空飞行时间的6%左右。农林业航空整体水平还较为低下,所使用飞机较为陈旧。

1.2农林业航空主要经营项目的作业量统计情况

我国农林业航空主要经营项目为人工降水、航空播种、农业飞行。其中农林飞行时间占据农林业航空整体时间最多,其中占据时间最少的为人工降水。为了保证我国生态系统稳定,可持续使用自然能源,我国开始植树造林工作,近年,已经增加了造林面积搞到550万公顷,森林生态系统整体面积也在不断增加,也带动了我国农林业航空领域的发展。但是我国农业种植推行的政策为“”,这种农业政策中大型的农业机械推广就受到一定限制,农林业航空中的航空播种比例逐渐下降[1]。

2农林业航空发展影响因素

2.1自然条件

我国土地辽阔,土地面积居全世界第四名,其中农业耕地能够使用的土地面积在世界范围内也占据前列,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每人平均仅仅能够获得866.7平方米耕地,人均耕地面积明显低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提高单位面积内的农林业产量对于我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还能够改善我国农林业资源现状。农林业航空在实际应用中通过飞机作业具有成效显著、快速、播种均匀等优势,对于单位面积农林业产量提高,国土绿化面积增加具有推动性作用,能够有效改善我国生态系统,让沙漠化的土壤重新恢复耕种能力。

2.2经济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发生了显著性改变。我国统计局对于我国人均生产总值调查中发现每年的数值都在稳定增加,人均收入也有了显著提高,人们在实际生活中也不再满足与基本生存需求,更加关注对于精神世界的建设,生活质量有了提高。农林业航空发展需要充足的经济条件作为基础条件,经济建设的波动对于农林业航空领域发展具有一定意义上的影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虽然一直在增加,但是农林业航空领域发展速度较为缓慢,根据经济建设的波动存在一定变化[2]。

2.3产业资源

农林业航空领域产业资源最为核心组成就是飞行员情况,对于我国《中国民航驾驶员发展年度报告》中的数据分析中发现,我国飞行员招生数量一直在稳定增加,对于我国航空运输公司建设具有推动性作用,也得力于航空运输公司在近几年的发展。我国航空飞行员的数量增长现象十分可喜,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飞行员数量还是不能够满足我国航空运输公司的建设。

2.4作业技术

我国在农林业航空播撒药品方面研究时间较为短暂,相关性科研机构也并没有农林业航空施药提供系统性的研究。实际应用中的农林业航空施药关键性技术还处于尝试阶段。科研人员对于农林业航空施药作业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

2.5政策管理

现阶段,我国法律方面对于农林业航空发展给予了一定的保证。但是法律对于农林业航空领域保证中还存在一定缺陷,例如,农林业航空与通用航空一样缺乏有力扶持政策的推动,农林业航空对于政策十分敏感,政策的制定对于农林业航空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3]。

3农林业航空发展对策

我国农林业航空发展中存在最为显著问题就是我国耕地及森林资源较为零散,不同地区经济建设水平不同,拥有的自然资源产量也存在差距。农林业航空在发展中可以创建阶梯式发展模式。对于经济建设较为良好,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域有限发展,科学设计农林业航空发展方案,对于经济建设较差,生态系统恶劣的地域应该一直是发展重点,进而提高我国耕地森林整体性覆盖面积[4]。

4结束语

农林业航空在实际应用中虽然被各种条件所限制,但是还是具有成效显著、低廉、安全等优势,在农林业发展中占据着不可替代作用。农林业航空发展是农林业发展主要衡量标准,对于我国农林业整体性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龙维昌 单位:贵州省威宁自治县东风镇农业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周志艳,臧英,罗锡文,LanYubin,薛新宇.中国农业航空植保产业技术创新发展战略[J].农业工程学报,2013(24):1-10.

[2]刘灵芝,刘欣,黄悦怡.社会经济因素对林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以江西为例[J].世界林业研究,2011(06):72-75.

农业自然资源的整体性范文第3篇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内容编写依据的是《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这条“标准”。从“标准”内容要求看,旨在学习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是要求改变以往高中地理课程系统讲述自然资源的状况,二是要求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深刻认识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把握本条“标准”应注意渗透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观念。

自然资源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纽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因此不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但是,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开发利用程度,会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人类通过生产活动,把自然资源变成有价值的社会物质财富,使自然资源具有社会属性。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还属于历史范畴,表现为在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下(历史阶段)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存在很大差异,即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然要素成为自然资源,对同种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越来越深化。湘教版教材紧扣课标要求,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认识自然资源,涉及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和特征;二是以煤炭为例,探究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三是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明确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及开发利用条件等,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本节内容知识结构如图1所示。

二、重难疑点解读

1.教学重点分析

*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分类

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的知识是理解整节教材内容的基础,对后续知识的学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自然资源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纽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然要素将变成自然资源,对同种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也将越来越深化。理解自然资源的内涵,抓住自然资源的特征,明确自然资源的类型,才能更好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的内涵可从以下方面理解:自然资源是自然过程所产生的天然生成物;自然物成为自然资源,必须有两个基本前提:人类的需要和人类的开发利用能力;自然物是否被看作自然资源常常取决于信仰、宗教、风俗习惯等文化因素;自然资源的范畴随着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自然资源的分类则应注意掌握:从不同角度划分,自然资源有不同类型;自然资源可再生与非可再生的分类是相对的,具体如图2所示。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也是本节重点内容,了解相关知识是为更好地对自然资源加以开发利用。教材改变了以往高中地理课程系统讲述每一种自然资源的状况,以煤炭资源为例,通过不同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下自然资源利用状况(表1),深刻认识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且进一步以历史的观点看待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该部分内容还应强调我国能源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未来能源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本节教材的核心内容,是课标要求在教材中的具体体现。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数量、质量、分布及开发利用条件等,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所起作用不同;在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下(历史阶段)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存在很大的差异。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等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深入理解自然资源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明确自然资源的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有利于学生学会用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懂得利用自然资源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2.教学难点剖析

*自然资源的双重属性及特点

对于自然资源的双重属性及特点,学生理解起来较为抽象,很容易成为学习的难点。教材首先从概念入手,揭示自然资源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和,即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属性),人类通过生产活动,又可以把自然资源变成有价值的社会物质财富(社会属性)。从属性来看,自然资源具有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和社会性等特点。自然资源的双重属性及特点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三、重要图表使用

该图反映了产业革命以后能源结构的变化趋势:19世纪中后期,煤炭的比重超过了木柴的比重,使木柴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不断下降,而煤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读图时,首先读取显性信息,引导学生通过图例以及横坐标、纵坐标的数值,明确世界能源结构的转变及时间点;然后注意引导学生挖掘其中的隐含信息,分析能源结构转变的原因。

农业自然资源的整体性范文第4篇

1.确定区域位置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前提和基础

首先应选择10条经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W、160°E、120°E),在脑中形成以经纬网编织的脑图。然后在学习时要养成左书右图的习惯,对书本上提及的大洲、大洋、地形区、气候类型、河流和湖泊、植被、土壤、自然资源、自然带、板块、重要的国家、人口分布、农业区、工业区、交通线、城市与旅游点等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可以按位置、范围、相互关系的形式,逐一落实或定位到区域图上去掌握,尽量把众多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归纳到同一幅图上,以便更好地把握自然与人文要素的分布规律或相互联系,形成空间概念,形成“数字化”、“立体化”、“综合化”的空间脑图。最后要准确进行空间定位,可以利用经纬网定位法、海陆位置定位法、大陆轮廓定位法、地理景观定位法、利用区域地理环境的典型特征定位法等。

2.突出地理区域特征,掌握综合分析的基本方法

区域特征分析是高考区域地理的主旋律。分析比较的内容多为区域要素、区域特征、特征成因等。在区域分析比较过程中,强调区域地理的地理事实与系统地理的基本原理有机的结合。对区域问题的分析,需要关注区域内自然各要素之间、自然与人文要素之间、各人文要素之间的关系,形成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观念,能经常性地思考某一地理事物形成或地理现象发生的关联性因素,能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原理来阐释、论证和探讨重要地理事象的成因和发展变化规律。因此,区域地理的学习中,应以区域特征分析为着力点,重视分析方法的培养。

2.1综合分析区域的自然和人文要素。

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需要从自然和人文地理两大方面进行,自然地理方面应思考地形、气候、植被、土壤、水文和资源等的分布特征,人文要素方面则要关注人口、农业、工业、城市、重要交通线等的分布特征。

在综合分析区域特征时,不能将区域自然和人文要素进行简单的罗列,而要运用系统地理的基本原理来重新梳理知识内容,解释各种地理现象的成因。要坚持以区域为背景,以区域的具体事例为案例,自然和人文地理并重,区域与系统地理结合,将知识进行加工、整理、重组和联系。要理解自然要素的时空演变规律,关注人文要素的整体分析和相关典型案例,包括资源和能源分布特点,工业、农业的地域类型和区位因素,交通运输方式和发展趋势,城市化进程,文化景观与文化扩散类型,旅游资源特征与旅游业发展,人口与环境问题,国土整治与可持续发展等。

2.2研究自然要素之间、人文要素之间、自然和人文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重点思考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并以此推断气候、水文、植被、土壤、农业、人口、交通、地质作用等。例如对于我国东部季风区而言,东部季风区位于亚欧大陆的东侧、太平洋的西侧海陆热力差异明显季风环流季风气候森林、森林草原植被土壤多为森林植被下的土壤(肥力较高)。临海的位置参与海陆水循环为外流区、地势西高东低河流流向自西向东河流在山区外力作用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在平原以沉积作用河流的泥沙含量。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雨热同期、河流众多水源充足人口众多、农业发达城市密集交通便利环境问题(以环境污染为主)。

2.3综合区域特征对比区域差异。

复习区域地理,不仅要掌握区域特征,而且要通过区域特征的比较了解区域差异。例如中国区域的差异不仅要掌握三大自然区的差异,还要掌握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和华南热带湿润地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三个经济地带的差异;山区与平原的差异;农区与非农区的差异,等等。了解认识并综合区域特征,分析比较区域异同,以人地协调观反思人类活动,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4把国土整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融入区域复习之中。

从落实地理考试说明的要求和高考命题趋势来看,区域地理的考查已从传统的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和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为主,转变为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及相应的价值观为主。因此高三阶段区域地理复习与初中区域地理学习的差异在于:前者在后者的基础上,重点把握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并以此作为区域地理复习的指导思想,带动相关地理学习和学科内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夯实初中区域地理的基础知识。例如,在进行南方低山丘陵专题复习时,应以协调人地关系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为线索,通过对初中地理基础、必修地理原理和选修案例内容的整合,突出农业资源优势、问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包括立体农业和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及生态建设,能源基地与有色金属冶炼,环境污染的防治,实现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关注热点区域,回归地理基础知识

农业自然资源的整体性范文第5篇

按照人类利用的目的分类,自然资源可分为:①空间资源:即人类生存活动的地球外层各个层圈(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大气层外空间。②物质资源:以空间资源为载体,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人类能够利用的包括非生物资源和生物资源。③能量资源:包括太阳能和转化太阳能、水能、风能以及地热。

建立自然资源经济补偿机制的基础

是否应该建立自然资源补偿机制的根本点在于自然资源是否具有价值,这里专指经济价值,即市场价值。

长期以来我国对自然资源价值的研究甚少,资源低价或无价现象严重。这一观点的盛行一方面是由于马克思的价值论比较重视讨论了人的劳动,使得我们忽视了自然资源的社会属性,片面强调它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由于自然资源国有制的长期实践,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下,自然资源产权、使用权、经营权交易市场发育的不完善。这种体制对我国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就企业层面而言,负的经济外部性,使环境污染的成本无偿转嫁给社会,同时掩饰了企业低下的管理、生产效率;其次,就区域层面,在自然资源价值价格缺位的约束条件下,各个地区各个单位都尽力多占、多用自然资源,“跑马圈地”而不考虑成本,对环境的整体性造成了影响;就全国而言,忽视自然资源的价值导致现行GDP计算公式长期以来建立在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基础上,使得当前生态建设欠缺,资源利用恶性循环。

因此,应当抛弃自然资源无价值或低价的观点,明确树立自然资源价值观,从而为建立自然资源经济补偿机制奠定基础。其理论基础有两点:其一,西方经济学的边际价值论,认为自然资源的价值是由其稀缺度决定的,即萨缪尔森所说的“狗尾巴”(稀缺性)决定“狗身子”(价格);其二,从反面考虑,即自然资源被耗用破坏、自然环境被污染对整个社会的负价值,如缺水造成工业的减产、停产,治理环境污染的巨大费用等都是缺少自然资源时的负价值。

自然资源的经济补偿机制具体形式

按照国务院“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自然资源补偿的实践中应贯彻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具体办法如下:

1界定自然资源产权,完善自然资源产权、经营管理权交易市场,优化自然资源管理制度。由于自然资源的公共产品的特性以及中国自然资源管理的实践,现阶段政府必然在自然资源的经济补偿制度中发挥重要作用。政府管理的临界点应当是政府、企业和市场这三种制度的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处,当政府管理自然资源的边际成本高于市场交易的边际成本时,就可以采用市场制度去配置自然资源。当自然资源的产权明晰,经营权和管理权按照市场资源配置的要求合理分离同时相互制衡时,就可以最大限度节约交易费用,同时对所有者、经营者、监督管理者产生最大的经济激励,驱使他们各安其责,以最小的成本使自然资源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以这样制度性的安排使自然资源的利用得到最可靠、最完善的经济补偿。

2对于经济消费型的自然资源而言,占用资源的经济补偿方式应当区别非消耗性资源和消耗性资源。对于非消耗性资源,即空间资源,可以考虑实行租用制,即根据占用资源的数量确定租金,而不必涉及占用资源后的生产经营规模。对于消耗性资源,即物质资源,可以实行补偿制,即不仅要根据占用资源数量的多少,还要根据消耗资源的多少来确定租金。当资源消耗不易计量时,可以用产量或产品销售收入代表资源消耗。对于恒定性资源,即能量资源,由于资源消耗后能够即时自动补偿,在经济上可以理解为未发生消耗,因此可以参照非消耗性资源的处理原则。

3对于公益型的自然资源,由于其具有很强的公共产品的特点以及正的生态外部性,应当考虑政府采用法律制度的形式对自然资源加以保护和补偿,同时引入市场机制,以确定合理的经济补偿金额,优化资源的补偿制度。以我国对于生态公益林的生产经营者所进行的经济补偿的实践为例。我国政府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把全国30%的森林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并规定把补助金纳入国家每年的公共财政预算内。2001年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选择了11个省区的658个县(单位)和2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生态效益补助金的试点,从而正式拉开了中国实施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的序幕。专家认为:在现阶段,中国的各级政府应该是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提供者,即中国的各级政府是生态效益的主要购买者。森林这样的消耗性的物质资源,由于其生态效益的消费者为全社会,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生态林的所有者经营者,因此政府理应代表社会支付其经济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