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子电工基本知识

电子电工基本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子电工基本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子电工基本知识

电子电工基本知识范文第1篇

 

2012年,作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为江苏省第一批高职本科试点院校。目前,学校已有机械电子工程等6个高职本科专业,在校生约1000人,占全校在校生的7%。现就三年来学校高职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作一介绍,以期为同类院校提供借鉴参考。

 

一、高职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概念与内涵

 

(一)高职本科的内涵

 

为办好高职本科,学校多次组织同行专家和企业界专家召开专业建设会议,对高职本科内涵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等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关于高职本科内涵方面,首先它是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强调其职业性,依然需要动态地把握和紧密关注地方经济、产业结构和企业需求的变化。其次,高职本科是职业教育的本科层次,与普通本科一样,需要体现其学术性、专业性和基础性,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不同之处在于,普通本科大多以知识为本位,以学科为体系,侧重于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强调基础学和理论研究;而高职本科则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工作为体系,侧重于技术的实用性与应用性,强调的是行业和岗位需求,以动态把握产业和行业发展最新技术来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与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总体可分为狭义说和广义说两大类。狭义说是从人才培养的目的性出发来界定概念,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么样培养人。广义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办学条件下,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或构思的教育、教学式样,包括课程体系、教育途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手段等,其中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其他要素则是为了使课程体系正确而有效的安排和施教从而使培养目标得以落到实处。即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培养目标、教育制度、培养方案、教学过程诸要素的组合。本文阐述以广义说为基本,以避免与办学模式、教育模式、教学模式等诸多概念等同起来,认为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应包括五方面: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与实施过程;管理与评价制度。

 

二、高职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关于高职专科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在高职本科也同样合用,只是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上有所不同。所谓人才培养目标,是对人才的培养质量和规格的总规定,这是人才培养的出发点,也是人才培养的归宿,更是有效实施人才培养的前提。

 

(一)高职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为确定高职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对南汽、史密斯(中国)公司、乐金电子等离子等50多家企业进行了调研,根据对市场和企业调研,我们认为基于某一岗位(群)操作型技能人才是高职专科的培养目标,在生产、服务一线,能够将技术意图或工程图纸变成物质实物的技术技能人才或工程技术人才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高职本科的培养目标。

 

通过与同行专家与企业专家多次召开专业建设研讨会,把高职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为:面向机械电子工程生产线、现代物流设备、通用机电设备、轻工机械设备制造与应用企业;培养具有机械电子工程领域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综合知识;掌握机械电子工程技术操作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敬业爱岗,具有规范的工程素质,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创新能力和奉献精神;善于协同工作,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能在机电设备的设计制造、装配调试、维护维修、技术改造、技术服务与管理等相关岗位工作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

 

(二)高职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高职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招生对象为高中毕业生,培养年限为四年。学校把各项能力要求分成四大类:一是职业技术领域共性专业能力十九项;二是专业方向能力三项;三是方法能力六项;四是社会能力五项。

 

毕业资格要求如下:学分方面,所修课程全部合格,修满189学分;计算机能力要求方面,江苏省或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考核标准;外语能力要求方面,高校英语应用能力A级(毕业资格)、英语四级(学位要求);职业资格证书方面,机修钳工(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按照《学位条例》和学校有关规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证书。

 

三、高职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顶层设计与课程体系结构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学校对胜任机械电子工程岗位或能够完成某一工程技术任务进行具体能力分析,明确列出需培养的职业道德、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并根据相应任务的能力需求进行课程与知识点的设置,以此为依据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进而组织教学。

 

在顶层设计基础上,学校以能力为本位构建了高职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并建立了基于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在“技术平台+专业方向”课程体系框架下,重点围绕强化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综合实训课程,构建起“基于核心课程与综合实训+针对岗位的专项能力训练”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达到培养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整体化解决综合性专业问题的技术能力、思维方法与综合素质。课程体系见图1。

 

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技术平台课、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四大部分组成。课程总学分为189学分计3432学时,其中必修课程173学分3240学时,占91.5%,选修课程16学分256学时,占8.5%。在必修课中,公共与基础课48.5学分808学时,占总学时25.3%;技术平台课78学分1432学时,占总学时41.3%;专业课44学分936学时,占总学时23.3%。课程体系特别注重理实一体化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开设比例:理实一体化课程33学分528学时,占总课时15.4%;集中实践课时56学分1344学时,占总学时39.1%。

 

(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以实验、实训、实习循序渐进落实能力培养的方式设计实践教学体系。专业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全部以学做合一的方式在专业实验室完成;综合实训在校企合作共建校内生产型实训中心完成;企业实践全部在校外实习基地以顶岗工作的方式完成。通过核心课程学习和综合实训项目的训练,使学生具备本职业领域综合职业能力。利用与合作企业共同打造的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习基地来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充分体现了以产学结合为特征的办学模式,并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上“工学结合”的高职本科特色,具体见图2。

 

四、高职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组织

 

(一)招生情况

 

目前,学校的高职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均采取小班化教学,每个班级30人为限,每年招收60人,招生放在本科第二批次,均一次性录满。

 

(二)教材选用情况

 

高职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材选用目前较为困难。市场上普通本科类和高职高专的教材十分丰富,但高职本科或应用型本科的教材却几乎没有。在基础课部分,主要选择普通本科类的教材为主,一般不用高职高专教材;在专业核心课方面主要采用行业企业的培训讲义,并根据教学建设安排。在授课过程中,要求专任教师总结经验,编写适合本专业的校本教材。目前正在与企业和出版社三方联合开发高职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系列教材,已有5本教材正在编写之中。

 

(三)教师配备情况

 

为保证高职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教学实施,配备28名专任教师、28名兼职教师。专任教师中教授6人、副教授、高工13人,其中包括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维修钳工首席专家、鉴定考评专家,省机电设备维修技能大赛专家组成员等,专任教师全部为“双师型”教师。28名兼职教师均为机电行业知名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

 

(四)深度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主要由专业综合实训和企业实践两部分组成,专业综合实训项目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对象,形成一系列递进的综合实训项目,进行完整工作过程的设计训练。同时,校企共建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训基地,其中,与德国FESTO公司共建机械电子工程生产线故障诊断实训室、与瑞士ABB公司共建工业机器人应用创新中心、与韩国现代重工株式会社共建工业机器人工程中心、与台湾AIM公司共建运动控制实训室等。

 

(五)课程教学实施情况

 

1.以引、帮、建、用为宗旨,建立全方位的教学辅导体系

 

在课程教学上,建立了以引、帮、建、用为宗旨的,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辅导体系。“引”是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帮”指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寻找学习方法、解决学习困难。“建”指构建学生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体系。“用”指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成果用于后继课程的学习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引”、“帮”的目的是为了“建”,“建”的目的是为了“用”。

 

2.强化企业实习,实施工学结合

 

为强化企业实习,实施工学结合,在大三的上学期前设置5周企业实习,结合暑期企业实践,学生有三个月企业锻炼时间,这对于学生提升对岗位的认知,培养职业观念有很大帮助。学生在四年级还必须在合作企业参加半年以上的企业实践,全面推进毕业设计选题与企业实践岗位内容结合,提高毕业设计课题的实用价值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与国家职业资格相衔接

 

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应达到的专业和职业资格的认证内容,课程教学及实训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内容的融合。学生在第二学期参加机修钳工I实训后达到中级机修钳工水平并进行中级钳工鉴定,在第七学期参加机修钳工Ⅱ实训后达到高级机修钳工水平并进行高级钳工鉴定。

 

4.注重学生创新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培养

 

在课程别安排了科技创新(课外)1.5学分,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兴趣小组,本专业成立了机械创新、机器人、自动机、嵌入式系统方面的兴趣小组,骨干教师担任指导教师,按照学生的兴趣及特长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并鼓励学生参加各项校内外竞赛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大赛中得到锻炼,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为走上岗位打下经验基础。

 

(六)学生管理情况

 

在学生管理方面,高职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实施了导师制管理,除辅导员外,大一每班两名教授作为专业导师,大三每4名学生指定一名专业教师作为职业导师,指导学生的科技创新与专业学习,并负责学生的专业实践指导以及毕业设计指导。

 

五、高职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评价

 

尽管高职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目前还没有毕业生,但学生优秀的综合素质,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一是班风、学风好,受到广大任课教师的一致好评;二态度认真、主动积极,职业素养高,各项实训任务完成效果好,不仅受到企业导师和兼职教师的好评,而且受到了企业的认可。目前,2012级、2013级高职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所有学生已经全部被奥联科技、中船重工、富士康等企业预先订制,初步达成就业意向。

 

高职本科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类型和层次,它不是简单的“3+1”,也不是应用本科的“转型”,而是“全职业化”过程的本科层次的培养模式。对于高职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仅三年,在“职业”类型上传承高职院强调的技术技能和工程技术等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层次”结构上强调要体现本科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扎实宽厚的基础。

电子电工基本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子电工技术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0-0186-01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提高的电气化和自动化水平,在未来的电工与电子学的相关工作领域中,更要求掌握必要的技术知识和技能,应用型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教师在教学任务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改革。但就目前情况来看,高校在培养电工电子技术人才方面还偏重书面课本知识,忽略实践效果,极大地制约了人才的发展。

一 电子电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近年来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各个行业明确要求技术性人才要充分掌握更多的电子电工技能技术和知识,我国高校学生在接受电工电子技术的学习时主要是依靠高校的教学,电工电子教学的内容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不断的补充和扩展,但同时也在大大缩减高校人才培养的学时数,非电类电工电子技术的课时也在相对减少,面对不断扩充的教学内容和不断减少的学时,就要尽快改革当前的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模式和手段。培养学生掌握基本技能要通过研究电子电工技术的实践和理论教学,全面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这对我国打造全面复合型人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电子电工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1.实践环节有待改善

到目前为止,高校电工电子教学的实验考试仍然是抽考方式,缺乏科学性,一些学生趁机浑水摸鱼,滥竽充数的现象就会接二连三地出现。考查学生是否正确采集实验数据,实验内容完整与否是评价实验课程的标准。但没有真正考核学生在独立思考以及实际操作方面的相关能力,从而使学生重视实验课的程度极大地降低了。有些高校电工电子实验设备性能十分落后,数量不能满足学生要求。对先进的教学手段一些高校很少涉及,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以及综合能力都极度缺乏。

2.落后的教学观念

我国电工电子技术教学长时间采取“填鸭式”教学模式,对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并不重视,单一、落后的教学模式和枯燥的教学内容,没有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更是无法做到,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挫伤。有的高校在进行教学时过于偏重理论而轻实践,实践成为了理论教学的配套设施,这对学生在未来就业中会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三 电子电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1.改革教学内容

电工电子现有的教学内容对理论知识过于强调,容量过大和理论较深,与现在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不符,因此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炼、拓展和应用。

第一,提炼。在对基本知识理念讲述清楚后,以定性分析为主来降低理论难度,对于繁琐的理论指导及用处不大的理论知识尽量删除,适当可加入一些定量计算。教学内容必须要有相应的取舍。第二,扩展。在电子电工技术课程中可对相关知识领域进行扩展,让学生在了解课程专业知识的同时,为今后的发展增添更多空间。各行各业随着电工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都有所获益,应充分结合行业特点来指导各门专业课的教学工作,不断引入全新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创新和探索精神的培养,从而过渡到全面发展。第三,应用。电子电工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因此要注重将理论和实践联合起来,培养学生分析思考等综合能力。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相关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有效地使理论转化为更高层次的技能。

2.改革教学方法

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激发学生的兴趣认识和情感都依靠课堂教学的成功导入。教师要充分重视导课环节,良好的教学效果都是通过精心设计后才得以体现的。一般对教学的导入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设置悬念。教学内容缺乏趣味性是电子电工教学的一大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只是根据书本知识来进行讲解,理论知识在整个教学中占据很大的比重,学生学起来十分枯燥,从而就会降低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有针对性地在教学中设置悬念,一步一步来引导学生去学习,然而问题设置也要具有巧妙性,环环相扣,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2)举与生活相关的例子。教师在教学中举例子时,可以多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选择合适的素材作为出发点,自然地导入课程,学生在面对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事物时就会调动好奇心,这对教学具有推动作用。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中实施教学改革完全是适应社会发展要求,高校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对课程改革的号召积极响应,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协调发展,扩大多媒体教学的比例和加强硬件建设,实施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策略,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争取使学生在未来的就业中成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电子电工基本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工专业教学 教学改革 学习兴趣 学生

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系统性、实践性较强,内容广泛,课时相对较少的课程,它是电子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尽快地掌握高技能人才必备的电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将来从事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是教师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一、电子专业课程改革

课程教学改革必须服从市场需求,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依据,改革目前的教学模式。现行的教学模式都是以前形成的定向教育模式,即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课程,各门课程的设置及学时安排,都是依据学科地位而定,而忽视学生特点及社会所需的要求。电工专业教学中应加大电工基础等专业课程的课时比例。总体上满足全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需求,同时克服未来就业面窄的问题。

二、电子专业课堂教学改革

(一)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首先,树立现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每个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必须强调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突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以理论为基础,从强化技能训练入手,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次,加强电子和电工学科的学习与研究。当今世界科学发展非常迅猛,新产品、新工艺层出不穷,所以要求我们不断吸取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等技能,以求给予学生最前沿的知识,可以跟上社会发展对科学的要求;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地学习和借鉴不同学科间先进的教学方法,重视新教育理论的研究与学习。通过参加学术研讨、观摩示范课、开设公开课、听取学生的反馈评教意见等活动,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第三,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

(二)重视课堂教学方法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有以下见解:

(1)抓住时机,让学生对我产生好感。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实施者,教师本人的言行与精神面貌是一种不可低估的力量,它直接感染学生,可以让学生与你第一次见面时产生好感,产生共鸣,因此我非常注重第一节课的教学。

(2)建立新型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快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平等,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中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精神获得进步、提高。

(3)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班级是一个集体,也是一个家庭,每个同学都是其中的一员,同学之间团结和谐了,这个集体就会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

(4)教学上,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课堂知识学的更有趣、更活、更扎实、更深入。

2.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传授的同时,应注重端正学生的学生态度,加强其目标教育,促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通过分层模块教学,使学生掌握电子电工专业的学习方法(循序渐进法),明确各阶段的学习目标,逐步分解学习难度,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切实做到有的放矢、极大的提高学习效率。

3.以练促教,强化技能训练

电子电工专业课,实验实习多。为此,应注重“以练促教,强化技能训练”。首先设立单项分组训练,其内容立足于操作技能的达标和规范化;立足于学生独立分析、独立操作的能力;立足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学的科学态度。其次设立组装综合技能训练,在单项分组练习达标后再进行综合技能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熟练程度,协调处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群体合作精神,以适应社会实践需要。

4.培养科学严谨的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在电子电工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形成。教师必须提供给学生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的良机,以帮助学生学会对故障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学会排除方法,使其有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

三、电子专业实习教学改革

(一)激发兴趣

作为一个电工实习指导老师,设法让学生对电工实习产生兴趣,是搞好技能教学的前提条件。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了以下一些做法。

1.以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兴趣

例如,讲电的应用时,突出电在家庭电气化及电化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使我们的教学贴近生活。通过讲解,使同学产生好奇心。

2.以实际应用为主体,设计好训练内容,以保持兴趣

在实习课中先列举家庭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电路故障现象,如上《日光灯故障的检修》一课,在课堂上就让学生亲自检修教室里有故障的日光灯,在《单相电动机的结构》课上,让学生当场拆下教室里的吊扇。说明故障原因和维修要点,把训练内容与实际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3.通过竞赛培养兴趣

青少年好胜心强,渴望成功,利用这一特点,组织小组之间的竞赛。在竞赛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形成一个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同时,通过这一活动,也促进了理论课的学习,形成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要做和做好的积极性,提高了实习效果。实践证明,在实习训练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搞好技能教学的重要前提。

(二)采用合适的教法

1.实习与讲授相结合

指导教师在讲完准备知识(包括基本元件、集成电路)后,再给出一个具体的设计要求,由学生自己查资料去设计一个电路。特殊情况下,如果该课题有一定难度,则指导教师可以给学生几条思路,由学生自行来选择。在此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求学生不仅要定性分析,而且要定量分析。也就是说要求学生不仅要说明为什么电路要这么连接,而且要学生用计算证明电路中各关键参数的选择依据。

电子电工基本知识范文第4篇

电工电子现有的教学内容对理论知识过于强调,容量过大和理论较深,与现在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不符,因此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炼、拓展和应用。第一,提炼。在对基本知识理念讲述清楚后,以定性分析为主来降低理论难度,对于繁琐的理论指导及用处不大的理论知识尽量删除,适当可加入一些定量计算。教学内容必须要有相应的取舍。第二,扩展。在电子电工技术课程中可对相关知识领域进行扩展,让学生在了解课程专业知识的同时,为今后的发展增添更多空间。各行各业随着电工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都有所获益,应充分结合行业特点来指导各门专业课的教学工作,不断引入全新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创新和探索精神的培养,从而过渡到全面发展。第三,应用。电子电工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因此要注重将理论和实践联合起来,培养学生分析思考等综合能力。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相关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有效地使理论转化为更高层次的技能。

2.改革教学方法

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激发学生的兴趣认识和情感都依靠课堂教学的成功导入。教师要充分重视导课环节,良好的教学效果都是通过精心设计后才得以体现的。一般对教学的导入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设置悬念。教学内容缺乏趣味性是电子电工教学的一大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只是根据书本知识来进行讲解,理论知识在整个教学中占据很大的比重,学生学起来十分枯燥,从而就会降低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有针对性地在教学中设置悬念,一步一步来引导学生去学习,然而问题设置也要具有巧妙性,环环相扣,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2)举与生活相关的例子。教师在教学中举例子时,可以多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选择合适的素材作为出发点,自然地导入课程,学生在面对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事物时就会调动好奇心,这对教学具有推动作用。

3.结束语

电子电工基本知识范文第5篇

1 研究成果产生的背景

1.1 电子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现状

长期以来,职高电子电工类专业教学,以应试为主,重知识传授轻实践创新,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及几十年不变的课程与教材,使职业学校的教师习惯于过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而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特别是电子技术课程内容往往与学生过去所学的知识联系不大,课程的教学需要专业教师改变自己的角色,以适应新的教学方法。

1.2 地方经济的高速发展形成对实践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

苏州地处经济活跃的长三角地区,电子制造业极为发达,苏州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制造业中心。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已成为苏州工业经济的一大支柱,苏州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对“创新型技术工人”的需求量很大,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工人,既是适应中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1.3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迫切需求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还处于传统型教育阶段,培养出的学生大多按部就班,难以形成创新的意识和精神。与知识经济时代和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模式是很不相称的。因此,广大教师应投入到创新教育的改革洪流中去,努力构建创新型教学体系,并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强化创新教育。

2 创新改革的目标定位

2.1 电子类专业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基本要求

2.1.1 知识结构及要求

(1)具备中等职业教育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熟悉上述电子电器设备采购、推销、调拨、储运及办理索赔等基础知识。

(2)掌握相关电子电器设备的控制元件及典型控制系统的基本知识, 掌握相关常用元器件性能及功能的基本知识。

2.1.2 能力结构及要求

(1)能够熟练使用常用检测仪器,具有安装、调试、检测与维修电子电器设备的能力。

(2)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具有良好的表达、理解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3)具有一定的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

2.2 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目标。职业岗位需要什么,我们的专业就教授什么,以培养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为中心进行专业教学内容设计和人才培养。我们根据电子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功能定位和技术工人需求的发展变化,确定电子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方向,建立了电子行业、企业专家为主体的专业建设委员会,指导和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

3 创新教学的内容和实施方法

3.1 创新教学的内容

创新教学改革基本内容是: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学校精品课程(专业)建设为试点,从教学计划、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入手,创新实验教学,大力开辟“第二课堂”,充分利用苏州有利的IT产业基地优势,着力加强学生实践创新基地的建设。充分借助教师的科研课题、三创项目、“产学研”项目、电子电工竞赛等活动,修制从学生入校开始的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分阶段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计划,构建突出培养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技术工人的培养方案。

3.2 创新教学的实施方法

3.2.1 开放式教学方法。职业教育不是封闭性教学,而是在学习化社会中担当重任的开放性教学。开放式教学方法,紧紧围绕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为目的,以实践技能教学为主线,采用课题、模块的方式组织实施教学,重视理论的学习、运用和指导作用,突出了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是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有效的教学方法。

开放式教学由师生双方共同在实训中心(或专业教室)进行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教学任务。实训中心以先进的生产设备,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为一体。这种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分离的做法,突出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先进性。

3.2.2 学分制教学模式。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也可以采取学分制教学模式。学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要能够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及现代教育观念。学分制教学要求我们彻底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招生按大类专业招生,二年级后再选择专业;进校后,学生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自己选课。学分制教学就是创造一个能激励和满足不同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良好环境和学习氛围。

3.2.3 项目课程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是将某门专业课程按类别分为若干技术或技能单元,每个技术或技能单元作为一个教学项目,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单元式教学,每个单元教学都以应用该项技术或技能完成一个作业来结束,并进行下一个项目的教学。项目教学就是师生为完成某一具体的工作任务而展开的教学行动。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为载体,既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又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独立、积极、主动,有强烈的产品质量和成本意识,非常容易适应未来岗位。近年来,电子电工技能竞赛课程内容越来越趋向专业化和个性化,为我们开发项目课程提供了广阔的社会空间。

3.2.4 创新拓展训练教学模式。建立中职生创新创业中心,加强产学研合作,与企业联合共建实践创新基地,拓展实践创新办学空间,构建学生自主创造、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平台。根据职校生职业意向,科学规划、精心设计素质训练内容。加强与专业培训机构的合作,引入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素质训练,使素质训练与就业岗位要求同步并轨。全面推行 “职校生素质拓展计划”,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强化社会认同,既向社会提供客观、权威的学生个人信息,同时促进职校生更加自觉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按照全员性、全程性的要求,开展素质拓展训练,传授就业创业本领。立足校园,建立“学校就是创业园”,专业与项目就是产业载体,师生员工就是创业人才资源的思想,充分开发学生需求、教师需求、学校管理需求、专业建设需求,创设新的创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