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兽医流行病学研究

兽医流行病学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兽医流行病学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兽医流行病学研究

兽医流行病学研究范文第1篇

>> 小反刍兽疫的流行趋势与防控 小反刍兽疫流行趋势及防控研究进展 小反刍兽疫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小反刍兽疫防控 浅谈小反刍兽疫的流行趋势与防控 山羊小反刍兽疫的防控 论小反刍兽疫及其综合防控措施 小反刍兽疫的诊断及防控措施研究 一起因外引羊只引发羊小反刍兽疫的防控报告 小反刍兽疫研究进展 小反刍兽疫预防与控制 小反刍兽疫的综合防治 小反畜兽疫的临床诊断及防控 山羊小反刍兽疫疫情调查诊断报告 一例小反刍兽疫疫情处置 浅谈小反刍兽疫综合防治措施 西山区伤害流行现状及防控对策研究 乙型脑炎的流行现状及防控策略 猪瘟的流行现状及防控策略探讨 贵州省沿河县山羊小反刍兽疫疫情应急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 蒋梅,杨仕标,张念祖.小反刍兽疫的流行趋势与防控[J].动物医学进展,2007(增刊1):88-91.

[5] 刘永宏,赵丽,曹胜波,等.小反刍兽疫在中国的流行趋势及应对措施[J].动物医学进展,2015(1):110-113.

[6] 王哲剑,马妍.羊小反刍兽疫在国内的流行现状及鉴别诊断[J].畜牧与兽医,2016(1):154-155.

[7] 陆必科,黄伊颖.浅析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控要点[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5):119.

[8] 翁善钢.小反刍兽疫的流行、诊断与防控[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2(6):48-51.

[9] 米玛次仁(小).小反刍兽疫(PPR)的流行诊断防控及对阿里地区动物防疫工作的启发[J].科技,2011(1):34-36.

兽医流行病学研究范文第2篇

应该选择动物医学专业。动物医学专业通俗来说,就是培养“兽医”的专业,它是以生物学为基础,研究动物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防治,保障动物健康的综合性学科。

扩展资料

主干课程编辑: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免疫学、兽医药理与毒物学、动物病理学、动物传染病学、兽医流行病学、兽医寄生虫学、兽医内科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兽医外科学、兽医手术学、兽医产科学、中兽医学、动物性食品卫生学、兽医公共卫生学、实验动物学、动物福利与动物保护、兽医法规等。

(来源:文章屋网 )

兽医流行病学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狂犬病;流行病;预防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患者病死率几乎100%,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为了提高对该病的预防控制水平,笔者就狂犬病的流行病学及预防方法探讨如下。

1 狂犬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1.1传染源带狂犬病毒的动物是引起狂犬病的传染源,狂犬病毒是一种多宿主感染的病原体,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对狂犬病毒易感。在亚洲,犬类是携带和传播狂犬病毒的主要传染源,其次是猫、猪、牛和马等。我国狂犬病主要传染源是患狂犬病的犬,一些无明显临床症状或看似健康的犬的唾液中可带病毒,带毒率可达22.4%,也可成为危险的潜在传染源。

1.2 传播途径狂犬病毒主要是通过病犬咬伤、抓伤传播,也可由带病毒犬的唾液,经各种伤口侵入。少数人可在宰杀病犬、剥皮、切割等过程中被感染。也有少数病例为猫咬伤、抓伤后而感染。

1.3 易感人群人对狂犬病普遍易感,兽医、动物饲养者与猎手尤易遭感染。一般男性多于女性,冬季发病率低于其他季节。

2 免疫预防方法

由于犬、猫类等动物作为宠物与人类关系越来越密切,更增加了狂犬病毒感染及传播的机会。目前,狂犬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因此,为了有效控制狂犬病的疫情,要以预防工作为主,增强防范意识。除了各级卫生防疫部门应制定长效的狂犬病防制策略及措施,建立完善的狂犬病监测系统,提高人们对狂犬病的认识,加强犬类等动物的管理之外,针对病原微生物的免疫防护十分重要。狂犬病预防和控制的最有效的手段是实施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接种。正确的方法是人被动物咬伤后,应及时就诊并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清洗伤口,对伤口消毒处理后,按0,3,7,14,28d共5针全程足量接种疫苗。伤情较重的病人需要局部和全身注射抗狂犬病免疫血清紧急防治。对于伤情较重的病人,破伤风抗病毒血清的应用也是必不可少[1]。另有研究资料[2]显示,开展对狂犬病病毒接触高危人群暴露前的免疫接种非常必要,也使预防工作更加主动。预防接种不仅可以保护尚未感染过狂犬病病毒人群,也可以预防感染后短潜伏期者早发病,减少暴露后接种疫苗的针次,更有效地降低于狂犬病发病水平。目前,狂犬病疫情未得到有效的控制,除了暴露后处置不及时、不规范的因素,犬类等动物免疫接种率低也是狂犬病疫情回升的重要因素。因此,对犬类进行强制性免疫非常必要,以便形成有效的动物间免疫屏障,从而控制狂犬病病毒的感染及传播。然而,在免疫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即使及时、全程、足量接种狂犬疫苗仍起不到保护作用的现象。这说明选择高质量、高效价的狂犬疫苗至关重要。所以,预防接种要求的一定疫苗要保质保量、保证免疫效果。我国目前使用的狂犬病疫苗主要是进口的维尔博疫苗和国产狂犬病纯化疫苗。经研究证实[3],这两种疫苗接种2月后免疫效果基本相同,但进口的维尔博疫苗比国产疫苗保护性抗体出现早、效价高,维持时间长。安全性上两种疫苗都比较高,但进口疫苗副作用要比国产疫苗少,症状轻。不过,进口疫苗价格昂贵些,因此,接种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安全、有效的疫苗。

【参考文献】

[1] 邵丽华,苑林,邱振燕.北京市第六医院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就诊情况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8(8):831.

兽医流行病学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口蹄疫;流行病学;诊断;防控

中图分类号:S85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4-0027-02

口蹄疫(FMD)在临床上也被称为“辟癀”、“口疮”,该疾病属于一种口蹄疫病毒(FMDV)所导致的偶蹄动物热性、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疾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病畜、蹄部和口腔黏膜发生溃烂和水疱等。口蹄疫具有易感动物类型较多、潜伏期短、发病速度快、传播途径和感染方式较多等特征。

1 口蹄疫的流行病学

病畜是口蹄疫的主要传染源之一。病畜呼出的气体、奶、粪、唾液、水疱液和水疱皮都含有大量的具有致病力的病毒, 一旦吸入或食入,则会导致不同程度地感染。不同病程的阶段及不同种类的患病动物,排出的病毒毒力和数量均不同。研究结果证实, 个体牛可带毒5年,非洲野生水牛群体带毒可长达24年。在10年未发生过口蹄疫的地区,应用食管探杯采集牛食管咽部的分泌物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少数样品中存在口蹄疫病毒。

不同地区口蹄疫的流行表现出一定的季节性。例如,牧区在冬季、秋末流行,春秋缓解,夏末基本平息;农区则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跳跃式和扩散式是口蹄疫的主要流行方式。扩散式指的是从一块或一点逐渐蔓延扩散向四周;跳跃式指的是从一点跳到远距离的地方出现新疫点。气温较低时,口蹄疫主要表现为远距离传播。口蹄疫具有周期性流行、传染力强、宿主广泛性、多型性等特点。

2 口蹄疫的诊断方法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对口蹄疫可进行初步诊断。口蹄疫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烈性传染病,必须通过实验室诊断,下面主要介绍实验室诊断方法。

2.1 分子生物学诊断

常用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包括核酸序列分析法、电聚焦法、聚合酶链反应、核酸探针技术等。核酸序列分析是核酸序列与RT-PCR相结合的诊断方法;电聚焦法是以不同的等电点为基础分离两性电解物;聚合酶链反应(PCR)在反转录酶作用和特殊引物介导下实施PCR扩增;核酸探针技术利用FMDV的cDNA克隆片段标记生物素或32P后制备探针,按照不同的标记片段,对某一型或各群口蹄疫病毒进行检测。

2.2 血清学试验

病毒中和试实验(VNT)是利用血清中和抗体与病毒特异性的结合作用,使病毒失去吸附细胞的能力或抑制其侵入和脱衣壳作用,丧失对易感动物和敏感细胞的感染力。VNT不仅能够对抗原进行鉴定,而且能够对抗体实施定量检测。在微量板上通过IB-RS-2或BHK-21细胞培养进行微量病毒中和试验,由于该方法通常会对细胞污染和变异造成较大的影响,且操作时间较长,因而应用价值有限。病毒感染相关抗原(VIAA)琼脂扩散试验仅仅能够对动物是否存在口蹄疫病毒感染进行检测,但无法定型,因而主要应用于疫情普查和活畜进出口检疫。

2.3 病毒分离

主要用于敏感性较高的原代牛甲状腺细胞和羔羊、牛、猪原代肾细胞的病毒分离,也可用于IB-RS-2和BHK-21传代细胞培养。同时,日龄为2~7 d的幼鼠也常被用于FMDV分离。

3 口蹄疫的防治措施

3.1 预防接种疫苗

(1)传统疫苗。传统疫苗主要包括灭活疫苗和活疫苗。活疫苗经过充分致弱,动物接种后会出现无症状的感染,进而提高其自身机体免疫力。但由于FMDV具有较强的变异能力,因而活疫苗存在免疫原、致弱程度和残余毒力难以把握等明显缺陷,因此,很多国家都已禁用活疫苗。灭活疫苗是现阶段较为常用的FMD预防措施。然而,灭活疫苗也存在自身的缺陷,主要包括有:免疫期较短、使用剂量大、成本较高、生产难度大、生物安全隐患明显、操作规程复杂、防范设施严格以及免疫性较差等,因而抗原性强、稳定性好、多价、高效、安全新型疫苗的研制已经成为各国口蹄疫防治的主要方向[1]。

(2)感染性克隆疫苗。该类疫苗能够将毒力较弱的病毒或丧失毒力的病毒转化为核酸疫苗,进而提高动物自身免疫力,且其免疫效果与自然毒相近,因而又被称为感染性克隆疫苗。机体接种毒力减弱的活毒后,具有较弱的致病性,且生活周期能够恢复正常,因而其在家畜体内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基因疫苗[2]。

(3)基因工程疫苗。该类疫苗的基本作用原理是将口蹄疫的免疫原性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植入微生物的活载体内部,并形成同时具备传统灭活疫苗和活疫苗的优点,其主要价值在于载体疫苗,病毒载体还能够激发灭活苗所不存在的CD8+T细胞应答作用,因而应用价值较高[3]。

(4)核酸疫苗。核酸疫苗(基因疫苗)其原理是将携带有免疫原编码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直接导入动物体内,通过宿主细胞的表达合成免疫原蛋白,诱导免疫应答。

3.2 消毒

使用酚制剂、碘制剂、氯制剂等消毒剂,或是甲醛和环氧乙烷等消毒家畜毛皮;使用1%强力消毒灵、0.2%~0.5%过氧乙酸、10%石灰乳、2%~4%烧碱液对家畜用具、场地、畜舍等进行消毒;对疫点进行全面消毒,使用5%氨水消毒疫点,或是发酵处理堆积家畜的粪便。

3.3 综合防控措施

做好预防工作是口蹄疫防控的首要原则。目前,发生口蹄疫疫情的国家主要采取消毒、进口检验、肉及肉制品检验、疫情观察和检疫等预防措施。而未见口蹄疫疫情的国家,通常拒绝进口存在疫情国家的进口家畜产品和动物,如确有需要,则需在政府部门的严格控制下进行消毒和检疫,以降低口蹄疫的发生率。一旦周边地区或国家发生口蹄疫疫情,则应及时采取紧急预防性注射,保持畜群相对平衡的抗体水平,同时要加强饲养管理,搞好栏舍环境卫生,定期给畜舍消毒,做好灭鼠清源工作,并做好其他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避免继发感染呼吸道疾病和其他疾病。

病畜疑似口蹄疫时,应立即报告畜牧兽医局,病畜要就地封锁。确认后,立即进行严格封锁、隔离、消毒及防治等一系列工作。由当地政府依据小、严、快、早的基本原则,准确划定受威胁区、疫区、疫点等,对这些地区进行严密封锁,将发病畜群全部扑杀深埋做无害化处理,对被污染的区域以及病畜舍等采用2%甲醛溶液和2%氢氧化钠溶液等进行集中消毒处理。被污染的垫料以及饲料等进行深埋或集中焚毁,将家畜的粪便等集中进行处理。周边家畜进行疫苗接种,在可能被感染的区域形成免疫带。设立临时检查消毒哨卡,严格控制疫区物品和人员的流动。政府各有关部门之间相互协作,共同防御疫情。

4 讨论

在口蹄疫的诊断过程中,应对自然感染动物和口蹄疫免疫动物进行准确区分。FMDV非结构蛋白抗体检测时口蹄疫临床诊断和鉴别的主要标志。因此,接种口蹄疫疫苗是一种较为有效且可靠的口蹄疫特异性预防方法,选择有效、安全的口蹄疫疫苗可作为消灭、控制和预防口蹄疫的主要先决条件[4]。现阶段,对于包括抗独特型抗体疫苗、活载体病毒疫苗、合成肽疫苗等在内新型疫苗的研究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且随着我国现代化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新型口蹄疫疫苗也有望实现进一步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李 伟.口蹄疫流行病学、病理变及防控措施[J].甘肃科技,2009,5(8):412-413.

[2] 马睿麟,蔡金山,沈艳丽.猪瘟、口蹄疫、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多种疫苗免疫试验[J].畜牧与兽医,2010,15(10):489-490.

兽医流行病学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牛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防控;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S854.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7-0273-02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鲁氏菌病”)是人和牛、羊、猪等动物共患的传染病,也是国家法定检疫和扑杀被感染家畜的三大疫病(口蹄疫、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之一[1]。对奶牛危害极大,怀孕牛感染后主要症状是流产,并且流产后可能发生胎衣滞留和子宫内膜炎,从而继发不孕症。据对豫北地区的调查显示,个别奶牛养殖小区布鲁氏菌病阳性率高达30%,第1胎流产率达60%,空怀率达35%,严重影响豫北奶牛业发展,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另外,阳性奶牛奶中排菌,饮用含菌的奶制品将成为人群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2-4]。近年来,该病在全球范围呈不断上升的流行趋势,从而被视为再度肆虐的传染病,引起各国政府及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也表明了控制和消灭此病的必要性。

1 病原

1985年WHO布鲁氏菌病专家委员会将布鲁氏菌属分为6个种19个生物型,即马耳他布鲁氏菌(羊布鲁氏菌B.melitensis,3个生物型)、流产布鲁氏菌(牛布鲁氏菌B.abortus,8个生物型)、猪布鲁氏菌(B.suis,5个生物型)、绵羊附睾布鲁氏菌(B.ovis,1个生物型)、沙林鼠布鲁氏菌(B.neotomae,1个生物型)、犬布鲁氏菌(B.canis,1个生物型)。我国已分离到15个生物型,即羊布鲁氏菌3个型,牛布鲁氏菌8个型,猪布鲁氏菌的1型和3型,绵羊附睾布鲁氏菌和犬布鲁氏菌1型[5]。20世纪末,英国和美国陆续从海洋哺乳动物如海豹、鲸、海豚等中分离出布鲁氏菌,暂时命名为海洋种布鲁氏菌(Brucellamarls)。

布鲁氏菌对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水和土壤中存活72~112 d,在粪尿中存活45 d,在乳内存活60 d,在冷暗的胎儿内存活6个月[6]。但对湿热较敏感,60 ℃ 30 min或70 ℃ 5~10 min可以杀死该菌。一般消毒剂都可以杀死,2%苛性钠、2%~3%煤酚皂溶液,1 h可以杀死该菌。利福平、强力霉素等抗生素对布鲁氏菌有杀灭和抑制作用。

2 流行病学

2.1 易感动物

布鲁氏菌病的易感动物范围很广,如羊、牛、猪、人、水牛、野牛、牦牛、羚羊、鹿、骆驼、野猪、马、犬、猫、狐、、狼、野兔、猴、鸡、鸭以及一些啮齿动物等,但主要感染羊、牛、猪[6]。布鲁氏菌病往往先在家畜或野生动物中传播,随后波及人类。流产布鲁氏菌的主要宿主是牛,奶牛、黄牛、水牛和其他动物和人都易感。牛对布鲁氏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感受性,但6个月龄以下的犊牛不易感。一般随着性成熟年龄接近而增高,成年牛较幼年牛易感,性成熟的牛和体弱牛较易感染该病。

2.2 传染源

传染源是患病牛和感染牛。危害最大的是感染的妊娠母牛,它们在分娩或流产时将大量布鲁氏菌随着胎儿、胎衣和羊水排出,流产后的阴道分泌物以及乳汁中都含有布鲁氏菌。

2.3 传播途径

布鲁氏菌病传播途径有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黏膜。主要是消化道,即通过污染的饲料与饮水而感染。皮肤感染也是主要途径,试验证明,通过无创伤皮肤,使牛感染成功,如果皮肤有创伤,则该菌更易感染。其他如通过结膜、也可感染。吸血昆虫蜱可以传播该病。奶牛流产和分娩之际是感染机会最多的时期。

2.4 流行特点

该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病,冬、春2季和产仔季节更易发生。近年疫情季节逐渐弱化。母牛发病率高于公牛。在疫区大多数处女牛在第1胎流产后则多不再流产,但也有几胎连续流产。牧区发病率高于半农区和农区,最近几年农区发病率快速上升。

3 国外牛布鲁氏菌病防控措施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共患病,又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对布鲁氏菌病的防控十分重视。但布鲁氏菌病流行范围广,易感动物多,传染源与人接触密切,传播途径复杂,所以布鲁氏菌病很难控制和消灭。FAO/WHO布鲁氏菌病专家委员会曾预言:“布鲁氏菌病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但是少数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瑞典、丹麦、芬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经数年不懈的努力,已净化或根除了布鲁氏菌病。国外牛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措施主要有以下3种。

3.1 检疫隔离(或淘汰)

3.1.1 丹麦、瑞典奶牛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措施。该地区对各个奶牛场的奶进行环状反应检查。一旦发现有阳性检测结果,就将全场的所有奶牛进行血清凝集反应试验,及时隔离或淘汰阳性奶牛。经检验确定为阳性奶的必须要经过消毒之后才能出售。国家对淘汰牛给予一定的补贴[7]。

3.1.2 希腊牛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措施。该地区对各个奶牛场的奶牛、肉牛都进行严格检查之后将确诊为牛布鲁氏菌病的牛进行屠杀。国家对其进行补偿,一般有2种补偿方法,一种是畜主将染病的牛出售,然后由国家补贴其中的差额;另一种是国家将健康的牛与畜主染病的牛进行交换,由价格委员会决定补偿金额。

3.1.3 英国消灭布鲁氏菌病采取的措施。该地区对消灭布鲁氏菌病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4种,一是建立清净畜群。首先要对畜群进行3次血检,每隔3个月检测1次,必须保证所有被检测的畜群均为阴性。如果在3次检测中有1次为阳性,则需强制进行屠宰,然后再重新进行3次血检,直到最后所有被检测的畜群均为阴性。二是对消灭布鲁氏菌病的畜主进行补偿。三是对进口动物进行严格检查。在进口动物入境前先在输出国的出口口岸进行全面检查,在检测后确定所有牲畜均为阴性时方可入境。当进口动物运送到英国后,要先在隔离区进行隔离28 d,然后再全面血检1次,如果检测结果为阴性,则放在1个农场6个月,在这6个月中再进行详细的检查。四是对病畜流动要经常进行监察和控制。

3.2 菌苗接种

布氏菌苗对家畜保护力一般是70%~80%,疫苗的应用严重干扰了检疫和诊断,因此达不到根除此病的目的,只能用来在暴发时减少经济损失。因此,单纯依靠接种菌苗来消灭家畜布鲁氏菌病是不可能的,并且是根除布鲁氏菌病的障碍。国外只有阿根延、印度等少数国家对牛采用菌苗接种办法。

3.3 检疫隔离和菌苗接种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以澳大利亚牛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措施为例,其防控措施如下:一是畜群疾病认证计划。在20世纪30年代,澳大利亚许多地区制定了畜群疾病认证计划,该计划的顺利实施,其原因是被宰杀阳性动物的畜主能够得到政府的补贴。二是疫苗接种计划。主要采取皮下接种弱毒活疫苗S19,在维多利亚230个农场进行的试验显示,接种S19疫苗后母牛的流产率从37%降到5%。三是根除计划。开始于1970年,此期间对所有的畜群进行严格的诊断检测,阳性动物及时宰杀,疑似阳性动物隔离3个月后再检,若为仍未阳性宰杀。牛只处死后用密封的装置运输到指定地点,根据当地的要求采取焚烧或深埋的方法进行处理。畜群场所、用具及运输工具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毒。另外,国家还制定了一些日常监督措施、提高公众的安全卫生意识,督促畜主及时地上报流产、产死胎、弱胎的牛只,以防疾病在畜群之间的蔓延及自身的感染等。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为监测根除计划的进展,还引进了尾标法,通过该种方法可以及时地追踪屠宰场动物及动物尸体的来源。在根除计划执行的过程中由于贸易交易受阻、市场失范、畜产品的损失等所造成的经济损失80%由国家政府补贴,20%由相应的产业机构提供。澳大利亚于1989年宣布消灭了牛布鲁氏菌病。

随后,又采取了一种牛的终身身份标记系统,以对根除计划的完成进行监督,该系统通过一块微电子芯片以耳标或瘤胃处作标记的形式,作为一头牛的身份证,关于该牛的身份、迁移情况、疾病状况等均通过它记录在由澳大利亚牲畜协会管理的一个数据库内。如果发现传染病动物,则根据数据库资料,立即准确跟踪其他与其接触过的动物及患病动物的来源[8]。

4 目前国内牛布鲁氏菌病防控措施

我国牛布鲁氏菌病防控措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地区,采取的防控措施和模式是不完全相同的。目前,依据《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的要求,重度流行区以免疫和检疫为主,轻度流行区以监测和扑杀为主,日常管理以消毒和个人防护为主原则。

4.1 疫情监测

按照农业部要求开展布鲁氏菌病监测工作,采用流行病学调查、血清学诊断方法,结合病原学诊断对牛进行监测。血清学监测的范围是新生犊牛、未免疫、免疫18个月或口服免疫1年以后的牛进行监测。奶牛每年应进行2次血清学监测。

4.2 检疫

包括海关检疫、铁路检疫、公路检疫和动物交易市场检疫,《传染病防治法》《动物防疫法》分别在有关章节做了详细规定,这些法律的颁布实施给检疫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2006修改的《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对布鲁氏菌病检疫作了明确规定。异地调运的动物,必须来自于非疫区、同等风险区域间的调运或低风险区域可向高风险区域调运,凭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的检疫合格证明,防止疫情跨区域传播。对调运的种用、乳用、役用动物进行实验室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出具检疫合格证明。调入后应隔离饲养30 d,经检疫合格后,方可解除隔离。

4.3 免疫接种

在布鲁氏菌病呈地方流行的地区,对牛进行接种。免疫期在1年以上,所用的布鲁氏菌病疫苗是S2株、M5株、S19株以及经农业部批准生产的其他疫苗。种用、乳用牛的免疫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4.4 消毒

加强养殖场消毒、无害化处理等防控措施,对养殖企业和养殖小区实行封闭饲养,规范养殖行为,不断提高生物安全水平。饲养场及牛舍出入口处,应设置消毒池,内置有效消毒剂,如3%~5%来苏尔溶液或20%石灰乳等。牛舍内的一切用具应定期消毒;产房每周进行1次大消毒,分娩室在临产牛生产前后各进行1次消毒。养牛场每年应进行2~4次大消毒。染病的牲畜居住的场所、用具等需要进行严格消毒才能再继续使用。可以采用火焰消毒、熏蒸消毒等方法对饲养场的金属设施、设备消毒;可用2%烧碱等消毒养畜场的圈舍、场地、车辆等;对于饲养场的饲料、垫料等,可以进行深埋或是焚烧处理;病畜的粪便需要进行密封发酵处理。

4.5 人员防护

密切接触牲畜及其产品的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助产和诊疗时,戴口罩、眼镜和手套,穿防护衣,皮肤有伤口者应暂时避免接触家畜。防护设备应常消毒。饲养人员每年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发现患有布鲁氏菌病的应调离岗位,及时治疗。

4.6 宣传培训

通过电视、广播、宣传册等手段广泛地宣传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特别是在牛产犊的季节,要有针对性地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布鲁氏菌病的危害性,提高群众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各级业务部门加强对技术人员开展业务技术培训,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提高防控能力和业务水平[9-11]。

5 参考文献

[1] 吴清民.动物布鲁氏菌病防控技术研究对策[J].兽医导刊,2010,151(3):21-23.

[2] 孙承恩,马恒之.布鲁氏菌病[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

[3] KLANS NIELSEN,J ROBERT DUNCAN.Animal Brucellosis[M].USA:CRCPress,1990.

[4] 还锡萍.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江苏卫生保健,2002(4):176-178.

[5] 吴清民.兽医传染病学 [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187-193.

[6] 陈溥言.家畜传染病学[M].5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135-141.

[7] 张士义,工森林,聂志文,等.国内外防治布鲁氏菌病主要技术措施的实施及评价[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1999,14(6):347-350.

[8] 严玉宝,胡娟,周岷江.澳大利亚动物疾病现状及防制措施[J].中国动物检疫,2010,21(7):41-43.

[9] 傅义娟.青海省海东地区牛羊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制效果分析[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