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艺术的美

传统艺术的美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艺术的美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传统艺术的美

传统艺术的美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艺术小学美术教学有效策略

一、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艺术的意义

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传统艺术是承载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国家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培养具有民族认同感的人才。将中国传统艺术合理地融入中小学美术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树立优良的传统文化保护意识,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而且可以促使其更积极地为社会和国家贡献自身的力量。

2.提升学生的美术创造能力

中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涉及的方面较多,既包含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又包含一些基础性的欣赏教育。如,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泥塑制作,可以使学生在体验传统艺术的过程中对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有更加直观的了解,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具有积极意义。基于此,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应将传统艺术发展过程中有影响的环境因素和相关历史全面、细致地介绍给学生,并积极收集多种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对其加以赏析。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到专门的艺术展览会参观,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和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在中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融入中国传统艺术,有助于提升教学的整体效果和质量。具体而言,将绘画、游戏等应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传统艺术与相关美术知识的兴趣,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与学生积极互动、利用多种现代化教辅工具为学生展示中国传统艺术作品等方式,可以引导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与美术有关的传统艺术知识,促使学生更好地将艺术技能与相关知识相结合,对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具有积极影响。对于传统艺术而言,教师应在具体实施教学时引导学生基于自身的理解,自行挑选方式进行鉴赏,体验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文化精神;同时,通过合理的引导方式,使学生能够在美术作品创作的过程中科学地应用传统艺术。

4.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对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美术教学具有培养其综合素质、提升其艺术素养等作用。将中国传统艺术融入中小学美术教学过程,可实现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目的。现实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捕捉美、欣赏美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其积极、乐观、热爱生活的性格,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中国传统艺术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1.有效应用策略

(1)提升教师的民族文化素养

在将民族文化素材应用到中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美术教师对教学效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教师树立现代化的美术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十分重要。基于此,中小学美术教师应积极学习,提升自身的民族文化素养,在课堂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将民族文化有效、全面地传授给学生。

(2)发挥民族美术资源的实效性

其一,丰富教学内容。民族文化素材的种类较多,将哪种或者哪些素材良好应用于中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以发挥美术教学的积极影响,是中小学美术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从教育学角度出发,教师在挑选和应用各种民族文化素材的过程中,应选择正面、积极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存在密切联系的素材;同时,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以达到有效丰富美术教学内容的目的。其二,重视收集民族美术素材。在应用民族文化素材开展中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中国传统艺术,教师可以将一些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服饰中的刺绣、剪纸等艺术形式融入美术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自愿了解和学习相关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对其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具有积极影响。

(3)优化课堂教学手段

其一,提升题材设计的科学性。为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手段,充分发挥美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应基于中小学美术教学的基本规律,在充分考量教材及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科学设计教学素材。教师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提倡就地取材,这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印象,提升教学效果。合理应用本地的各种传统文化素材,可促使学生在开展美术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直观体验等方式,更全面、具体地认识与了解本地的传统文化和艺术。教师引导学生开展美术实践创作,可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使教学实效性大幅度提升。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利用传说、故事或者引导学生完成调查日记等方式,引导学生开展相应的美术课程学习;也可以通过服饰、电影、歌曲等多种载体,收集和整理相关的美术信息,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从而使其在实践创作的过程中更灵活地应用传统艺术。其二,融入民族文化素材。在实际开展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要想使传统艺术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出来,合理地应用民族文化素材十分重要。教师不仅需要通过对民族素材的应用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而且应引导其养成良好的美术素养。具体而言,教师可以某民族为例,将其美术文化的特点、历史以及功能等相结合,随后将总结的知识融入美术教学。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瑶族服饰的过程中,既需要对相关的知识开展系统化分析,又应确保展示过程的完整性,还应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分析此类服饰的制作工艺与方法等。又如,在教导学生学习壮锦图案绘画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以新的视角探索和理解图案蕴含的时代意义,这对于学生创作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影响。

2.实践应用分析

以中国传统皮影艺术为例,在具体开展中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分阶段的模式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如,由于多数学生对皮影艺术的了解程度较浅,教师可以优先引导学生认识此类传统艺术,以带领其了解相关的知识为主,在实际教学中,促使学生循序渐进地了解皮影艺术的风格和特点,进而使其对皮影艺术产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效率。

(1)教学目标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传统皮影艺术,感知皮影艺术的特点,促使其通过欣赏皮影作品的方式,了解皮影艺术的发展历史。随后,教师可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使学生了解皮影表演过程中光和影的变化,明晰影子是如何形成的,将自身对皮影戏的感觉表达出来,培养其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兴趣。

(2)活动设计

首先,教师可以提前收集一些类似《白蛇传》《杨家将》等学生比较熟悉的皮影艺术作品。其次,教师应准备好一套完整的皮影道具,包括强光灯泡、白布帘等。

(3)活动流程

其一,导入阶段。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欣赏博物馆皮影展示录像,使学生大致了解皮影艺术的风格、起源等。其次,教师可以将学生合理分为多个小组,针对皮影艺术的特色展开探讨。再次,教师可以设置问题:“你是否喜欢此类表演?理由是什么?”在该阶段,教师应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对其新奇的答案予以鼓励。由于皮影艺术的历史较为悠久,个别学生可能在短时间内难以完全理解。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表示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促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更好地融入课堂学习。最后,在上述过程均完成以后,教师再次提出问题:“请筒述你对皮影和其他文化娱乐表演的观看感受,再谈一谈这两者的区别。”其二,发展阶段。教师应展示事先准备好的皮影作品,以《白蛇传》为例,同时设置问题:“画面上观察到的人物有哪些?分别在做什么?”学生经由观察和思考得出答案:“作品以《白蛇传》为原型,分别有白蛇、青蛇、许仙和法海四个人物。”随后,教师再次设置问题:“表演皮影戏时应该提前准备哪些材料?”学生经由思考后得出答案:“白色布帘以及强光源等。”上述过程中,教师通过展示皮影操作过程并搭配背景音乐的方式,引导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传统皮影艺术的魅力;随后,可以要求学生自主动手进行皮影戏表演,体会皮影艺术的神奇,再通过搭配童谣等方式,促使学生完全融入皮影表演,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兴趣。其三,总结阶段。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中国传统皮影艺术与美术教学相结合,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皮影艺术,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进而培养其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兴趣。这对于学生美术学习的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均具有积极意义。

结语

中国传统艺术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对我国美术教学的影响较为深远。在具体开展中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将中国传统艺术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出来,引导学生细致、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对其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对其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也存在积极影响。

參考文献:

[1]舒亚亚.蓝白相映趣妙手传统生一论民间艺术在中职美术色彩教学中的应用.美与时代(+),2018(11).

[2]张艳华.浅析江苏传统工艺美术资源在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延续发展.美与时代(±),2018(9).

传统艺术的美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现代艺术 传统审美 写意 冲突

中国传统艺术是经过几千年文化沉淀而蕴育形成的,是中国传统审美的认知。不论在思想上还是行为上,无不影响着人们审美理念与艺术创作。在传统审美的理念里,“写意” 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核心部分,也是中国美学界特有的定义。“写意”是由有感之物而起,用情观物,以情动人,从而使得内心与感物相交融、达到主体与客体相合并的境界。现代艺术是科学化、工业化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社会变迁与历史前行的产物。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西方文化的不断融入,使得各类因素促使形成了今天独树一帜的中国现代艺术。

1 传统审美理念

所谓传统审美理念,其表达的不仅是个人的主观感受,更多的是对整个社会的审美实践,其深刻地表达着特定时代所提出的理性要求。在众多社会因素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了审美理念。

中国的传统审美思想丰富多彩。寓物而明心,多强调“写意”,情景交融。不仅局限在简单的描摹客观事物,更不是随意拼合的主观意识,是画家通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将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高度融合,体现中国传统审美的统一和谐,从而达到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统一。当然,该传统审美也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重要的精华,是中国传统审美思想的灵魂。

此外,中国传统审美思想中还强调了“传神”和“天人合一”。传神,是艺术中传达美的一种方式,是指艺术作品应对物象最具审美价值的特点进行描绘,通过概括、提炼和再造,表现出鲜活生动的艺术形象,充分表达物象的神态、气韵,所以“传神”又称“形神兼备”。天人合一,是从战国末期到西汉时期发展的一种传统审美思想。先后将儒家和道家思想综合起来,逐步形成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主张。该主张深远地影响着中国文化和艺术创作的未来。对于明式家具而言,无论选材、设计还是装饰等诸多方面均有考究,无不体现天工与人工的完美结合。

2 对传统审美的质疑

随着社会不断的演变进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日星月异的变化使人们开始怀疑旧的事物,质疑传统的审美。审美思想具有相对性,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怀疑,作为一种本能反映,是体现思想活跃的。同时,这种活跃的思想并不只是否定力量。相反的,它可能有着极大的引领性,从而常常是人类认识进步的有力先驱。正如这样一句名言,“接收新的就必须重新估价、重新组织旧的,因而科学发现和发明本质上通常都是革命的。所以他们确实要求思想活跃、思想开放,这是发散式思想家的特点,而且确实也只限于这些人。”

3 现代艺术氛围

19世纪末20世纪初,已完成了工业革命的欧洲,在人们物质生产领域得到空前发展的同时,思想领域也得到了空前的活跃。这样的历史背景为现代艺术的萌芽及其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也为艺术的大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一时期表现出艺术发展的一片繁荣,艺术家们高涨的创作热情,轮番上阵的艺术流派和各类新颖的艺术形式都充斥着人们的思想和眼球。这种变化影响着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活和观念,同时也影响着宗教与艺术。其中,印象派最具代表性,它对传统法则的质疑则是后来产生现代艺术的起因。而后,后印象派反传统、反印象派的追求,是新艺术的开始。艺术家们将关注点转入内在的精神世界,选择新的视角去创造内心所感受的新事物。这一新艺术的出现标志着传统审美和现代艺术在逐步由相互冲突变为相互融合。

随着西方现代艺术向中国的引入,写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同时对中国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中国艺术界对许多艺术的概念性和主观性问题有了分歧和争论,但在一定意义上也有了新的认识。现代艺术家们通过创作来展现他们的内心世界,这类作品强调艺术家自身的价值,表达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同时也为后世创造不少值得借鉴的艺术表现方法和大胆的创新性材料。

4 中国现代艺术的现状思考

目前,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中,市场和商业化的诱惑太大,导致一部分平庸艺术家利用所谓的流行艺术语言来进行大量的复制和抄袭,这种复制对于现代艺术的发展没有任何意义。为了在短时间内获得应有的市场和利润,使得有人打着与国际接轨的幌子,追求着表面的形式感来取得效应。

在现代艺术的大环境下,艺术家的创意是潜伏在现代艺术中的内在动力。然而,现代艺术家的创作源于艺术家本身所处的文化大环境,在文化信息的影响下感知环境所反应出的能力。对于中国现代艺术,可能以全球化的资源作基础,以传统文化内涵转换的艺术创作会成为新的契机。

5 现代艺术和传统审美的冲突

西风东借、洋为中用,很多人就是借此发挥,赢得了相应的市场和利益,导致由此传统审美与现代艺术间发生了正面冲突,并且气氛越来越烈。中国传统审美理论强调“意”,也看重艺术家的“德”,艺术水准相当的创作,艺术家的“德”会提升相应的艺术价值,因此,艺术家的“德”不仅影响着创作的艺术价值,也影响着大众审美理论。在中国现代艺术氛围里,艺术家的名气会成为人们审美、品评的一个重要标准。

艺术家名气的由来有两类,一是通过市场的炒作和相关机构的宣传得来的,二是通过艺术家自身在艺术长河里的修养和锤炼造就的。后者相比前者来说是属凤毛麟角,在当今这个社会经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商品市场社会,“好饭不怕晚”已不再流行。由此使得一些缺乏市场包装宣传的有才之人被埋没,一直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艺术是需要创造力、需要新鲜感的,若现代艺术一味地缺乏新鲜事物则使得艺术氛围变得单薄无力。市场的宣传在迎合社会和大众的需求,可也正是这样一味地迎合使现代艺术失去了传统审美的韵味,也是造成现代艺术和传统审美理论冲突的重要原因。

现代艺术和传统审美经历冲突和纷争后,在社会大环境的条件相互刺激、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某种意义上讲,传统的审美激发了现代艺术的产生,激励了现代艺术的进步,稳固了现代艺术的发展,是现代艺术生命形成的营养剂和催化剂。“冲突”已不是本来意义上的“冲突”,而是一种全新的力量,促使着现代艺术的萌芽和发展。同时,现代艺术和传统审美的冲突也将接受未来的各种考验。现代艺术与传统审美的不断碰撞和冲突,是推动艺术发展的初始动力。

参考文献

[1]李超德.设计美学[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4:46.

[2]杨辛,甘霖,刘荣凯.美学原理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48.

传统艺术的美范文第3篇

关键词:瑶族舞蹈;民族文化;审美艺术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8-0165-01

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的瑶族,有着与其他各民族不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色,比如它所拥有的舞蹈文化。在很长一段时期里,瑶族人民过着以高山密林为生存地的生活,因此,它的民族文化时刻与大自然相契合。可以说瑶族独特的山水文化是瑶族祖先辛辛苦苦创立的,瑶族独特的民族舞蹈也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创立的。本文通过审美的角度去看待瑶族的民族舞蹈艺术,进而领悟到它独特的美,为了更好的传播瑶族的民族文化,提升瑶族文化的影响,进而更好的促使瑶族舞蹈艺术的发展。瑶族舞蹈的美不单单表现在它美丽的舞蹈动作上,更展现了它在民族文化和自然艺术的美。在这样的审美艺术下能使人们了解瑶族艺术文化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更能展现瑶族的风俗习惯,从而达到保护和发扬瑶族文化的目的。

一、瑶族舞蹈的艺术美

(一)瑶族舞蹈的民俗美

在瑶族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渐渐创立了具有独特民族特色的舞蹈,因此,他们也将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民俗融入到了自己的舞蹈中。瑶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之一,他们有着勤劳勇敢的民族传统,既能够载歌载舞,又外向活泼,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所以说,瑶族的舞蹈传递给我们的是他们热情好客的民族文化。瑶族的舞蹈基本上都比较欢快活泼,这些舞蹈动作都是由瑶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发展而来的,因此,他们的舞蹈生活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瑶族人民大都生活在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方,这些地方的生活环境大都由山脉和森林组成,生活在这里的瑶族人民都有着狩猎的生活习惯。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在瑶族的民族舞蹈中,经常贯穿一些与狩猎有关的舞蹈动作。这些关于狩猎的瑶族民俗文化,全都体现了瑶族舞蹈的民俗美,同时也体现了瑶族人民勤勤恳恳的勤劳朴实的生活美。我们还可以发现瑶族的民族舞蹈也表现了瑶族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和希冀。所以说,我们可以透过瑶族舞蹈了解瑶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体会瑶族勤劳勇敢的民族文化特色。

(二)瑶族舞蹈的动作美

瑶族的传统舞蹈有各种各样的形式,不但可以让我们看到瑶族人民日常生活的场景,也可以表现瑶族舞蹈的动作美。例如,在瑶族的“鼓舞”中就可以展现瑶族舞蹈强有力的艺术美。“鼓舞”是在瑶族舞蹈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起初只是作祭祀之用,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舞蹈形式。瑶族最有名的鼓舞有两种,其中一种是盘瑶的“长鼓舞”,另一种就是白裤瑶的“铜鼓舞”。长鼓舞的舞蹈动作表现的是瑶族人民祭祀时的场面,表达了瑶族人民敬畏神灵、崇拜神灵的感情,也表现出他们所传承的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思想。在表演打鼓舞蹈时,长鼓必须与人的身体紧密相贴,无论是头顶还是身旁,都应当一边绕圈,一边进行舞蹈表演,同时也要注重舞蹈动作的流畅性。长鼓舞既能表现瑶族舞蹈动作美,又能向人们展示瑶族独特的民族舞蹈艺术。与盘瑶“长鼓舞”不同的白裤瑶“铜鼓舞”的舞蹈动作是通过模仿猴子创作出的。对于“铜鼓舞”的舞蹈要求较高,既需要打鼓人员对动作了如指掌,又需要打鼓人员拥有熟练的打鼓技术,在表演时节奏要准确,动作同时也要到位。由于“铜鼓舞”是根据模仿猴子创作而来的,因此舞蹈主要以蹲步和跑步为主,需要表演者从头顶一直到脚下,并且不能中断,要求动作融会贯通、一气呵成。观众既能够感受到表演者所传达的流畅美,又会被表演者娴熟的打鼓技术所吸引。

(三)瑶族舞蹈的信仰美

对于常年生活在高山密林中的瑶族来说,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经常收到自然的侵害,因此瑶族人们逐渐拥有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信仰,面对突发的自然灾害瑶族人们都会努力克服各种困难,积极的面对生活。我们可以通过瑶族的民族舞蹈了解瑶族人民的信仰美,体会他们热情好客的方面。瑶族舞蹈基本来自于瑶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和他们的祭祀生活,他们利用祭祀来来祈祷明年的风调雨顺,来使他们过上更加幸福快乐的生活。因此,这些瑶族舞蹈都体现了瑶族人民的民俗文化,他们既积极面对生活,又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同时他们还对自然文化有着特殊的情感,尽量与自然和谐相处,处处体现出瑶族人民的信仰美。

二、总结

瑶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我们可以从瑶族舞蹈表演中,体会瑶族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同时也可以增强人们对民族舞蹈的认识和了解,也能对瑶族的民俗文化作进一步的保护,更好的促进了瑶族民俗艺术的繁荣发展。加大对瑶族文化的保护,可以进一步促进广东经济、文化的发展进度,同时也可以促进我国民族文化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大兵.论象征性在民俗中的表现及其意义[J].民俗研究,2012,7(3):26-27.

传统艺术的美范文第4篇

相关热搜:美学  美学原理  科技美学

【论文关键词】美学;公共艺术;西方美学;中国传统美学

【论文摘要】本文以传统美学理念为切入点,论述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对中西方传统关学观念的传承,强调西方羡学观念的核在于形式论,而中国传统美学中,意境说、格调说和气韵说占主导。

1.传统美学观念

1.1表理论

美是一种直觉,直觉就是表现,纯粹的直觉获得纯粹的表现,直觉是具有特殊的目标知觉,是一般意志的实践转化为道德活动。因此,美既不是有用的,也不是愉悦的或者真善的。

1.2朦胧论

认为美是一种朦胧的清晰、模糊的明确、似是而非、不似之似、似而不似的直觉感受。美的理论是凭直觉中的感受,美中含有一定成份的真与善,但是美的事物特别是形式美,当美达到相对的审美标准时,具有一定虚假和丑恶成份的事物仍然觉得美。

1.3幻觉论

美是“观念的外观”("dasscheienederidee")。这一定义,部分是形而上学的,部分是实在主义的。美,依赖于这些第二性的质的组合,因此,美不能存在于外在世界真实的物理对象之中。

1.4精神分析论

弗洛伊德(freud)及其许多门徒初创并发展了精神分析美学的基本原则。133229.CoM

基本原理的主要定义是怎样从永恒的“冲突”的观念出发,再进一步,这一压抑的行为又是怎样在无意识当中创造出一个观念相冲动的体系。这一体系,从人格的其他部分孤立出来,术语上称“情结”(complex)。

1.5体验论

近代科学美学创立者费希纳,把关于美的科学当作普通心理学的一个特殊领域,他所开创科研理论,是把实验的方法介绍到美学中来,就是一种“从下而上”("vonunten")的方法,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他用这一方法来代替旧的形而上学的方法,即“从上而下”("vonunten")的哲学方法。

1.6移情论

对于这一特别生动的美感经验—近年来多数哲学家都称之为移情(einfuhlung)—所作的还不够成功的解释,不是在《小宇宙》中找到的,而是在《德国美学史》中找到的。在这本书中,作者批评了赫尔德的极其类似的看法。在赫尔德方面,曾经以炽烈的想象的热情维护过内在生命的自由而又完整的表现。作者告诉我们,这一过程是建立在观念多样化的联想或回忆上面的。

1.7现象学论

只从事于现象("phanomene")的描述,只关心显现在知觉中的对象,而完全不管对它们在因果上的说明。它抓住对象本质的内在特性。“所采用的是一个特殊的例子中抓住每一个对象的一般特性。象这样所显示出来的事物的内在基本特征。

1.8完形心理学美学论

完形心理学美学是当代西方美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完形心理学又称“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一词的音译。他通过对音乐曲调的研究,认为音乐绝非仅仅是曲调音响的总和,音乐中的曲调旋律除了一系列的音响外还有别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格式塔特质”。

2.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对西方传统美学观的传承

2.1模仿说

古希腊美学家认为:艺术就是模仿自然。准确地说,就是艺术是模仿自然、社会和现实。依据模仿论的美学观,艺术品的审美判断标准就直接取决于模仿的真实与否,这样艺术家的创造力就大大削弱。

如今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很多设计作品就是这种对生活和现实的再现,特别体现的城市雕塑上。

2.2表现说

艺术表现论认为:艺术起源于情感表现,艺术的本质也在于情感的表现。

所谓艺术的表现论,主要指:艺术家作为个体感情的存在,强调艺术的目的仅仅只是表现个体独特的、微妙的、难以言说和不可重复的感性体验。而产生与人类心灵之中的情感有一种内在的力量,一种冲动,只能借助外在的形式把感情表达出来,成为可以观照,可以感受的东西。

2.3形式说

形式之于艺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就艺术而言,反映现实生活也好,表现主观感情也好,都必须纳人一定的审美形式,才能成其为艺术。“艺术的形式性”就是认为形式构成了艺术之最根本的特征。

对形式的认识,后来逐渐发展为“有意味的形式”。

具体显现为:对称与均衡;反复与节奏;多样与统一。

城市公共艺术设计通过对交通的组织、用地功能的分区、各种公共设施的配套、绿色环境的开发、街景形象的塑造、特色环境的创造、城市天际线的表现,把城市的各种环境要素进行合理的安排,从形态、功能、人的行为心理等各个方面,使景观组群由无序变为有序,使城市的景观环境得以发展和完善。

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创作中必须把握好组织与被组织的关系,在制约中寻找自我,使设计师更客观地对待创作的客体,进人无模式的境界之中,再自由地走出来。这样创作出来的客体不会与其他的城市公共设计雷同,不会是随便从别处抄来,也不能随便搬到他处,而是“特定”环境中的特殊表现。

3.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对中国传统美学观的传承

3.1意境说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观念。

意,指创作者在作品中流露的主观思想感情。

境,指创作者对客观形态的描绘与刻画。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写实,不是自然主义的描绘对象具体的形态,要求达到内在精神的神思,强调“似与不似之间”,现代画家齐白石说:“不似为欺世,太似为媚俗,象用在似与不似之内”。

当今,许多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继承了意境说美学特点,尤其是雕塑作品。

3.2格调说

中国传统美学往往强调“虚实相生”、“以简就繁”、“计白当黑,妙在无处”、“无法而法,乃为至法”。城市公共设计是对人类的生存空间进行的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的对象是构成人类生存的空间,而产品设计创造的是空间中的要素。这就需要设计师对其进行总体的综合的规划与设计,首先要注意协调各对象之间的关系,协调各要素之间的虚与实,简与繁的关系。

3.3气韵说

气,本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概念,指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韵,本指和谐的声音。气构成事物,韵则决定事物的雅与俗,高与低,美与丑。气韵,就是说,具有高雅气质的人才能做出高雅的艺术品。

中国古代美学重神而轻形,这种美学理念直接影响当代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在城市雕塑和城市水体设计时,往往追求一种意境。如由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等单位合力完成的奥林匹克公园,主要创意是整个设计像荷花在荷塘中繁茂生长一样。运动员、裁判员和其他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好比被荷叶呵护的水中和水面上丰富多彩的生命活动。中央的步行区域和必要的交通设施是关键。整个设计弱化了具体形态的描绘,极力营造出一种荷塘意境。

4.小结

本文重点对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美学传承进行概述:

4.1以传统美学理念为切人点,首先阐述传统美学观念,解决什么是美?什么是美学等问题;

传统艺术的美范文第5篇

从我国的岩壁画及彩陶来看,可以发现远古人类已有运用色彩的强烈意识。但从这些留存的上古之迹看,所用色彩仅为红黑二色。之后这两色在漫漫数千年的美术发展中,依旧占据着最主要的位置,无论是唐时的“金碧辉煌”,还是元季的“水墨华滋”,红黑二色始终尊享着崇高的地位。自上古时期开始,红黑颜料除了较易得到而使用的因素之外,此二色亦因在文化法中逐渐糅合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人文价值而在中国美术史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可以说这二色是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情愫,渗透着民族的文化精神,富含了民族的独立个性和特色的,故而这两个色彩及其所衍生的色系更可以被视为中国美术色彩的灵魂。进一步来说,红黑色在整个美术范畴内也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与文化和审美有着密切的关联。

1 与传统美术文化的关联

孔颖达疏引梁皇侃曰:“正谓青、赤、黄、白、黑五方正色也。”[1]明确中国传统的五色作为正色的身份,而赤色和黑色则都在正色之列。古人更是将正色与五行四象相关联,将色彩空间化、时间化,于是赋予了正色更多的文化意义。例如,《说文》中,将正色上升到哲学角度,红黑颜色衍生出相对的意义――“赤,南方色也。从火。属太阳”;“黑,北方色也。从水。属太阴”。杜甫诗《戏为韦偃双松图歌》所中所写的诗句“白摧朽骨龙虎死,黑入太阴雷雨垂”,[2]用极致对比的手法来增强诗歌的力度。从这个角度说,红和黑就成了意义相对的一组代名词。

孔颖达疏引黄侃云:“正谓青、赤、?、白、黑,五方正色也”。邹衍将之配合五行,认为“土克水、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的规律进行,都是必然的结果,从而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提出了“五德始终”说。之后,《吕氏春秋》也沿用了类似的说法,其文曰:“……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乌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水。”[3]于是秦帝国“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

作为正色,红黑色更是奠定它们在中国美术史中的重要地位,它们承载的文化积淀和审美价值代表着正气、堂皇、大方,沉稳等中华民族所看重的品格,又含有富贵、典雅、雍容、吉祥等中华民族最喜爱的审美内涵,甚至特意彰显红黑正色的可贵和尊崇,如《礼记》记载“木盈,天子丹,诸侯黝,大夫苍,士黄圭。”[4]即帝王诸侯用红黑色代表上层阶级。红黑色不仅是视觉艺术上的主要元素,还蕴含了美学以及体现民族文化思想和精神的哲学意义,如《论语?阳货》中所说:“恶紫之夺朱也。”因为古人认为紫色属于杂色,遮盖朱红的正色,故而引申为异端邪说蒙蔽正理的行为。明朝画家戴进因画乡野渔夫身披代表官阶的红袍而受到统治阶级对其“违制”的嫌恶,于是终生落魄。[5]历来吉祥喜庆的场合都会用到红色作为主色调。例如,清帝就要在“朝日”的典礼时穿红色朝服,而民间美术中用红色来表示喜庆辟邪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晚清海派画家任伯年常用纯朱砂绘制钟馗图,从表现手法和表现内容都能在文化范畴内得到统一。

黑色的地位除了在五行的因素外,还受到道家文化传播的影响,老子《道德经》中有“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说法,后世“玄妙”一词即由此句而来。因为深邃而不可测的意味,唯有黑色才能充分诠释出这种缥缈虚御求“意”的内涵,故而道家崇尚黑色,建筑服装皆多黑色,与道家的追求精神甚为契合,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画家多是文人士大夫,追求精神的崇高,接受的是当时普遍的道学思想,故而也影响到对中国绘画的审美标准,认为只有把神仙与山水联系在一起,山水才会和人类越来越亲近。[6]

张彦远曾提出“运墨而五色具”,[7]中国绘画讲究“墨分五色”,只用水墨而不用色彩的手法是可以成为一张士大夫心目中格调高标,抒写胸中逸气的绘画作品的,因为浓淡不同的黑色是可以反映出一种恬淡冲和而又有笔墨趣味的情感的,尤其到了元朝,士大夫们消极避世,更是将这种强调墨韵,饱含荒疏山林之气的画风发挥到极致,文人画的理想境界与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描述的诗的境界,即“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所传递的意思完全一致。[8]

2 红黑色在绘画美术中的使用

绘画是中国美术范畴中的大宗,种类繁多,如岩画、壁画、卷轴画,以及用以装饰器物的纹饰画和漆画,并呈现出相互发展相互借鉴而又保持自身独立的复杂关系,如庙底沟出土的陶缸上所绘的《鹳鱼石斧》图,因其绘画观念和以线条为主的绘画手法则是其后数千年的主流形势,故而被称为是“国画之祖”。[9]几乎任何画种都离不开色彩的作用,吴昌硕曾说“事父母色难,作画亦色难”,[10]说明绘画艺术的成功是离不开色彩的因素的,而色彩的运用可以说是与美术同时产生,相互发展的。春秋时期的《考工记.画缋》曰:“‘绘画之事后素功’。谓先以粉地为质,而后施五采,犹人有美质,然後可加文饰。”就已经谈到了色彩在绘画中的运用。在独立绘画文献中,晋朝顾恺之在《画云台山记》中就有运用多种色彩的记录,随后南齐谢赫在六法中所列有“随类赋彩”,将色彩运用放到了正式的地位,而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卷二《论画体、工用、拓写》中则对色彩的成熟使用方法有所谈及,之后历代文献对于色彩的描述层出不穷,分类也愈加细腻,到明朝杨慎在《论画家檀色》中曾谈道:“画家七十二色…”可见中国绘画发展到彼时,颜色种类已臻完备,清人邹一桂在《小山画谱》中将色彩的制作使用归为体系,化为篇章详细阐述,近人于非?的《中国画颜料研究》更是有着非常高参考价值的关于国画颜料的著作,可见对于色彩的研究历史之源远流长,红黑色彩施用于作为常见的绘画艺术形式的卷轴画中的效果自然不必说,在其他画种中红黑色同样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色彩角色,可以说,红黑色必定是这些作品中所必然涉及的色调。

中国早期的绘画形式以岩画为多,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早在北魏的地理名著《水经注》中就记载了各地约20多处的岩画,到之后北宋的《太平广记》所引《宣室志》中记载了在福建华安仙字潭的岩画,再到《宁安县志》所记载的黑龙江海林县岩画,关于岩画的记载历代均有较丰富详细的记录。[11]可以发现,在绘画性的岩画作品中所采用的颜色基本是以红黑为主,因为用黑色用做勾勒和涂染与岩壁的对比最为鲜明,存在感强烈,适合表现形态,而描绘的物体的质感内在则需要用有彩色系的色彩来表现,既可以增加画面的装饰性又将形体表现得非常醒目。鲜血、火焰,太阳的色彩是最直观最容易对人类的视觉造成冲击的,从而在思想上会与意识形态等相关联,可以说对于红色的偏好,是人类原始意象对于色彩的一种共同的巫术观念。[12]

壁画在南北朝至唐朝时期为盛,红色用的基本都是用厚重的矿物颜料加以提炼而成,如朱砂、银朱、矾红等颜料,如今壁画中黝黑发暗的部分原本是朱红色氧化后的结果,原作势必富丽堂皇,黑色则是黑漆。用浓烈厚实的颜料画出的作品方能“厚上加厚,美上加美”。[13]在中国绘画颜料的制作中,尤其是卷轴绘画所用的颜料,则相对提出更细腻更顺滑更纯净的要求,对于正色提取也是最为严谨小心的,赤色颜料的代表是为朱砂,从原料的选取和制作的过程都一丝不苟,如《小山画谱》所记载:“朱砂以镜面砂为上,乳细,取中心用。” 绘画中的黑色,在墨之外用的是烟煤和漆,烟煤其实是做墨的原料,但未捣磨加胶,使用范围有限,故使用远不及墨广泛。

漆画往往是作为器具上的纹饰而存在的,《韩非子?十过篇》中则记载了虞舜时期漆器的色彩:“流漆墨其上。禹做祭器,黑漆其外而朱画其内。”正是红黑两色的漆的运用,一内一外。在湖北随县擂鼓墩所出土的战国早期的五件楚衣箱漆器皆是器内髹红漆,器表髹黑漆,印证了古文献的记载。这些作品周身绘有朱色的鸟兽图案,有件描绘28星宿的作品中间用朱漆写了篆文的“斗”字,[11]而尤其巧妙的是,器盖上只描绘了青龙与白虎而用器身本身的红黑色来替代朱雀和玄武,构成四象,以抽象方式与文化相结合。而在他处的漆器绘画,亦是“髹朱饰黑,或髹黑饰朱”,可见红黑色一直是作为漆画的主色而运用的。早期马王堆的棺椁彩绘则以红色和黑色的油漆打底,上绘图案,[6]直至北魏司马金龙墓中的彩绘漆屏,依旧是红黑二色为主,即古时所称“油画”。

3 红黑色在其他美术中的运用

红色在中国传统书法中也曾起到过重要的作用,古代的碑刻制作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步骤――“书丹”,顾名思义是以笔蘸红色颜料将所要凿刻的文字书写于石上,是按笔迹进行凿刻前的一个步骤,后来泛指为书写墓志,往往由书法名家完成。因为一般石碑色泽偏暗,用墨书写并不明显,唯有用红色方能辨识清晰,后世拓印碑刻则用墨,因为白纸上拓印,黑色最为明显。篆刻艺术更是以这种印拓手法来完成创作的方式作为中国特有的艺术种类而立身世界艺林,印面为朱,边款拓印为黑,并呈一纸,相得益彰。

在书法范畴中,除了作为批文的红色字迹,只有黑色占据着书法的主脉,以适合任何字体而为正格。然而,不像绘画中的墨色是可以丰富变化的,墨色的浓度在一张绘画作品中是可以有着很大的跨度的,对于传统的书法艺术,墨色统一才是书法的正道,浓黑饱满被看作是堂皇的气象,自被明成祖誉为“我朝王羲之”的沈度与其齐名的胞弟沈粲那工整匀称,平正圆润的楷书风格风靡而始,[14]乃至清时形成以“乌方光”作为书法真诀的馆阁体,统领了书法艺术的审美,讲究端庄正气,只有浓郁的黑色才有这种效果,一度占据书法的主导位置,虽然后世对馆阁体拘谨而缺乏意趣的面貌不乏贬低之词,但是其最初目的还是为了求得端庄肃穆堂皇正气的楷书作为记录重要文件的书体而存在的,还是以美观清晰易识作为标准的。在白纸上,越是黑越是拉大对比度,使得字体十分精神活力。

4 单纯色彩意义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