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阅读教学的路径

阅读教学的路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阅读教学的路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阅读教学的路径

阅读教学的路径范文第1篇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方法和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中高段的学生对语音是比较敏感的,一旦读得不准,形成习惯,改起来是有一定困难的。例如,许多高段的学生都有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如:阅读时唇动和低声读、用手指着所读内容、不断回读、脑袋摆动等,这些都直接影响阅读速度,进而影响阅读效果。因此,应在实际教学中尽量使用标准的录音,让学生模仿,以培养学生形成标准地道的语音、语调。针对中高段学生采取主动参与型策略。这种策略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自己阅读理解,因为现今的阅读教材与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极有利于将知识化难为易。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拼读能力也是十分重要

在日常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尤其是中低段学生对掌握单词的拼读感到困难,因此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针对中低段学生所采取的师生互动型策略。这种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师生共同积极参与,关系融洽。教师首先可以通过自己绘生绘色地讲述故事、运用实物、播放录音、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手段引出阅读材料,使学生初步感知,并产生要阅读的兴趣。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在学生的交流、老师的讲解下理解一些单词、词组的含义与用法。

三、培养学生阅读之前思考能力也很重要

阅读之前,教师应提出一两个指导性问题,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带着问题快速阅读,其目的是给学生的第一次阅读确定一个目标或任务,实现对阅读过程的监控。接着再抛出一些细化的问题,要求学生细读课文后,生生间或师生间展开交流、讨论,来梳理全文信息。然后要求学生跟读录音,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培养语感,加深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技巧也很有必要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提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也应当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技巧。具体来说,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妨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一)设置情景,提出问题,感悟教材

阅读是对书面信息的理解的吸引,是受一定的目的或需要支配的。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类型和不同内容的课来选择不同的导入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他们的心智,使他们觉得英语课好学,易学,产生兴趣。再进入课文的阅读,带着目的去读,学生就感觉比较自然了,也有了亲切感,学习起来自然更容易接受。

(二)认真朗读,理解教材

理解教材是一个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辩证过程,学生对阅读对象有了感性认识,给理解教材奠定了基础。阅读理解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对课文进行多层次的阅读。我们可以先布置任务,这些任务应该是分层次的,让学生带着具体任务去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寻求答案,由浅入深的进入学习,学生完成起来会更有成就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能适时的启发学生根据上下文或运用构词法知识来猜测词义。

(三)反复操练,巩固运用

阅读教学的路径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学习;初中生; 阅读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4-0155-01

"没有坏习惯不可能失败,没有好习惯不可能成功"。一个好的习惯能够使人终生受益,一个好的阅读习惯可以有效提升学习的效果和成效。对于英语学习更是如此,作为一种语言学科,英语学习重要是通过阅读教学来完成的。所以,广大初中英语教师要特别注重对学生英语阅读习惯的培养。我国新制定的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强调,要在英语教育教学中不断强化对学生英语阅读学习习惯的培养。要知道,良好的英语阅读学习习惯的形成不仅有利于掌握科学的英语学习方法,也有利于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和效果。

1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习惯培养的三个方面

阅读习惯的养成需要把阅读习惯自身所内涵的实质内容作为起点。因此,必须从探讨英语阅读习惯本身包含的三个方面来加以引导和训练,以期对初中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1.1注重英语朗读的训练是培养英语阅读习惯核心内容。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必须要说出来才能显示其自身所具有的语言魅力。而从学好英语的角度来说,只有从最基本的英语朗读开始,才能逐渐进入英语的精彩世界。初中英语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真正学习英语的入门环节,从此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不仅可以强化自己在英语发音方面的优势,还可以提升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兴趣。朗读作为一种任何学科尤其是语言学科,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果学生能够准确掌握和正确运用基本的朗读方法,才会在阅读英语中更好地表达情意、增强对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

1.2强化课堂阅读习惯的训练是培养英语阅读习惯的有效平台。课堂是英语老师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广大中学生学好英语的关键场所,自然是培养英语阅读习惯的有效平台。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共同学习的空间进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通过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相关的英语教学活动,从而达到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的效果。英语教师也可以利用课堂时间对书本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知识问题进行详细阐释,在释疑解惑中明确学生阅读英语的目的就是强化自身的语感和训练自己正确的发音方式。应要求学生养成做笔记的习惯,这可以使学生听课时的注意力更加集尤其是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教师可以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民主、平等而又轻松、祥和的学习气氛。通过计算机这一载体来演示英语教学中学生不易理解的难点问题,使自己朗读的英语和电脑带声朗读的英语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找出不足,以求改进。当然,英语教师也应该注意教学方法,例如可以采取英语小品话剧演练、英语歌曲比赛等活动来补充书本英语阅读的不足,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其英语阅读习惯能力的提升。

1.3课外英语阅读是培养英语阅读习惯的有益补充。初中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使广大学生树立这样的观念,要想真正学好英语、理解英语世界的奥妙,仅仅阅读英语课本上文本还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进行大量的在课外阅读。既然课外阅读是培养英语阅读习惯的有益补充,那么对于广大中学生来说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书籍呢?这就要求英语教师给予积极的引导,例如可以向学生们推荐一些难易适中的文学作品和报刊杂志进行阅读,英语版的童话故事、励志演说就是比较不错的选择。通过这些课外阅读,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了解一些相关的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风土人情等知识;另一方面,在阅读这些书籍时也隐性地提升了学生英语阅读的能力。对于有关的语言教学尤其是像英语这类的教学实践活动,只有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英语的能力和水平,并从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初中英语教学中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的有效路径

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必须加以引导和培养才可以逐渐形成的。所以,英语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对广大学生英语阅读习惯的培养,进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同时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在对初中生英语阅读习惯培养中,英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2.1英语教师注重对学生阅读基本技能训练,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能够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训练方式,如略读、扫读等快速浏览英语文本的整体,在基本掌握文章整体结构的基础上,对内容的核心观点做出相应的推理判断和理解,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

2.2英语教师要准确掌握阅读能力的结构和其所包含的内容要求。通常来讲,英语阅读能力有三个基本层次:识记性阅读,即通过工具书读懂阅读材料,并通过记忆积累下一步阅读所必需的基本知识。理解性阅读,即运用已积累的知识与经验进行理解分析,不但要能够读懂而且要能够剖析讲出道理。评判性阅读,即在分析理解能力有所提高的基础上,能够做出一定的评判和鉴赏。掌握了这三个英语阅读层次,才能有的放矢地对学生阅读习惯进行培养。

阅读教学的路径范文第3篇

可是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语文课变成了练习课,缺乏读书的内在要求,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普遍不高。学生课外阅读甚至语文课都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大量的时间都被占用,课外阅读计划难以实行,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变得越来越差。对于名著阅读教学面临的困境,如何走出一条名著阅读的康庄大道,是值得大家深入探讨的话题。

一、文学名著阅读教学面临的困境

(一)名著阅读功利化

名著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福建省高考考试说明》确定了七篇具体的名著,划定了考查的篇目范围,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复习操作不再盲目,但又使得一些教师指导的时候变得功利,给学生整理主要情节,订阅文学名著的参考资料,就高考考查的题型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一切围绕高考的指挥棒转。过于功利化的文学名著阅读指导已经使“传承优秀文化”这一高考考查目的失去了正常的方向。名著成了考生们进入大学的敲门砖,他们为了考试而读名著,一旦考试结束则把名著弃之脑后。这样的名著阅读并没有使学生的文学修养得到真正的提高,反而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二)学生对语文学习认识产生误区

学生读到高中,已经具备了读写能力。也就在这个时候,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识上有了误区,他们认为不必在语文这门功课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多数学生早晨背诵英语单词,晚上演算数、物、化习题。他们认为语文考试往往是碰运气,与其花大量的时间去阅读名著原文,还不如临考前突击一下名著复习指导资料,并且阅读原著的学生考试分数有时还不如临考吃“快餐”的同学,名著阅读就这样被他们打入了“冷宫”。 语文变成了边缘学科,成为可有可无的摆设。

(三)影视与网络对阅读名著产生冲击

影视与网络的娱乐性、便捷占了学生读名著的时间和空间,使名著阅读陷入困境。学生对名著的热情远远低于他们对各种动漫、武侠、科幻、时尚杂志、校园小说、网络小说、偶像明星的爱好和追捧。疏远名著,减少阅读,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

二、文学名著阅读教学出路探索

(一)教师转变自身角色,起阅读示范作用

教师要转变角色,发挥榜样和指导作用,将名著阅读教学常态化。教师要热爱名著,成为一个读书人,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读好名著,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精神“底色”。教师不仅要在口头上大力倡导阅读名著的好处,更要做好榜样,自己要多读书,让学生因你的博学多才而欣赏你,进而仿效你广泛地阅读名著。教师可向学生介绍自己的读书经验,读书领悟等。

(二)发展独立阅读能力,倡导个性化阅读

1.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想方设法从教本的学习延伸到名著的学习中去,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倡导个性化阅读。阅读教学,不是为了向学生解读文本,也不是为了向学生讲述文学名著的内容,更不是讲述文学名著那些经典的故事情节。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一个根本要求,就是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教师还要处理好“引导”与“讲授”的关系。我们的教育向来提倡因材施教,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教师教学时要关注的。教师要引导发现,鼓励质疑,使学生敢想、敢说,用自己的方式解决疑问。对于文本中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他们各抒己见,自己去寻求答案。在张扬学生个性的同时,对学生模糊不清、错误的东西,教师要加以引导点拨,使学生感受到名著的艺术魅力,提高审美情趣。

(三)营造阅读名著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学校和教师都必须“挪”出一定量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读书交流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名著阅读活动,如名著朗诵会、作品研讨会和文学专题讲座、读书笔记展评、专题剪贴墙报等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热情,营造阅读的良好氛围,提高阅读能力。

2.家长与教师要配合,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和机会。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向家长宣传阅读的意义,增强家长们重视阅读的意识。同时,教师要倡议家长配合学校在家创设阅读条件,营造读书氛围,为孩子营造优雅美好的阅读环境。

3.让学生寻找心目中的偶像,开设专题研究课题,如关羽专题、曹操专题、诸葛亮专题,利用“偶像效应”快乐地走进名著世界。

(四)加强阅读全方位指导,努力培养持之以恒的信念

教师应指导学生循序渐进的阅读名著,制定阅读计划,确保阅读时间和阅读的持续。通过阅读方法指导,在教给学生基本语文技能的基础上,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民主商议制定一些制度,发挥约束作用。要让学生明白,阅读长篇名著要想有所收获,必须长期坚持,有较强的意志,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五)审视阅读文本,掌握解题的技巧和方法

高考对名著的考查应该侧重于学生对名著反映的时代和人物的命运性格的审美思考以及对生活、生命、历史、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独立思考与感悟,但当前的考查侧重于“经典情节、经典细节、经典对话”的复述或者选择判断、填空,以至于经常有阅读原著的考试分数不如临考突击复习资料的情况发生,这无形中挫伤了一些学生阅读名著的热情,也助长了一些学生投机取巧的心理。在当前高考名著试题还没有多大变革的前提下,为了让这一尴尬不再发生,除了要求学生阅读原著之外,教师还应教学生一些名著题的答题策略,掌握解题的技巧和方法,使学生在阅读名著,提高人文素养的同时,阅读兴趣得以保护,应试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六)正视时尚流行文化的冲击,把影视作品作为名著阅读的补充

阅读教学的路径范文第4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口语交际;农村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94-01

尽管国家的财政与政策扶持,农村小学在教学设备和教学方法上获得了有效的提升,但是由于传统教学观念和当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限制,学生阅读和口语交际能力较低的现象在西部农村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依旧存在。对此,广大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通过科学的方式将阅读和口语交际进行合理的融合,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两方面能力的提高,进而实现学生个体语文素养的综合提升。

1.传统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状况

在传统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观念下,很多教师往往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进行"填鸭式"的教学。这通常表现为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命令式的教学,而学生则被动地听讲。在这种模式下的教学,学生家长甚至学校单纯地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会写字即可,对学生包括阅读、口语、写作和人文素养熏陶方面的培养弃之不顾。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对汉语魅力的认知和对语文使用价值的认识。进而认为语文的学习不过是为了认字、考试考高分即可。这种功利性的想法也让学生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并且这种热情的缺失也会导致教师的教学动力不足,从而陷入"教"与"学"的惰性的恶性循环。

2.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现阅读与口语交际共同提升的方法

2.1 情境模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提高阅读与口语交际能力,首先需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加之农村的小学生接触的各种新奇事物在客观上较城市学生少,所以他们更会对首次接触的新鲜事物产生兴趣。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通过情境的创设模拟阅读文章中的场景,引导学生利用表演等方式将文章中的内容进行具体的展现。

比如在讲解《晏子使楚》的课文时,笔者就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程度,将其改编成课本剧,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在创作剧本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内容的大胆创新,并且在不违背课文主旨和线索的基础上进行故事情节的增删和修改。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学生在表演之前通过自由结组的方式积极主动地对文章进行了深入的阅读,同时对于事件的起承转合与人物特点都做了自行的研究,对于在改编过程中有争议的内容,学生还会和笔者进行交流,通过探讨共同给出合理化的改进建议和措施。在表演过程中,不同小组的学生表演出了不同的神韵,并且精彩的表演让台下的学生兴致高昂、使得表演迭起,不仅让学生对课文拥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在表演的过程中也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并且对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2 课前演讲实现双重能力提升。尽管农村的小学生相较于城市的学生在知识和信息的获取较少,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获取知识的欲望,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对于知识的需求可能会比城市的学生更强烈。针对这个特征,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课前演讲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知识和信息的交流,这不仅可以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还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获得阅读和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的选材,可以包括童话寓言、经典散文、长篇小说选段、唐诗宋词、历史故事,或者具有充足的趣味性和知识性的科普内容,这些内容都很容易引起其他学生的共鸣。如果教师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演讲的问答和互动,会更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举例而言,在一个学生即将演讲之初告诉笔者他学习《月球之谜》后,对月球的知识很感兴趣,希望拿出更多的知识和大家分享,只是他不知道去哪里找这些知识和信息。于是笔者带着这名学生在学校的图书室并通过互联网查找了关于介绍月球的文献。学生在仔细研读相关的内容之后将其整理成了演讲稿。在演讲时,该学生的演讲内容受到了全班的高度关注,并且还互动问答了很多关于月球的知识和趣闻。由于课前演讲按照学号或座位顺序实现了每个学生都能拥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机会,所以他们在准备、编写、演讲和交流过程中既提高了自己查阅文献或研读文章的能力,也在表达和互动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语交际水平。

2.3 互动交流促进学生能力培养。加强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交流与互动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理想方式。对此,教师可以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实现学生的互动交流。首先,教师应当让学生在课文预习的基础上进行阅读讨论,让学生对于文章中的生词意义、不懂的语句进行讨论,从而让他们在进行口语交际的过程中进行课文的初步认识。其次,教师在进行课文分析时,还可以针对重难点问题让学生进行交流。在整个的互动交流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际活动,将全班分为若干个四到六人一组的小组,让他们对问题进行讨论。之后在探究、交流和分析中总结出答案,并选派小组代表进行回答。

例如在讲解课文《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之初,教师就可以询问学生公路都是让汽车过的地方,为什么"我们家"也可以跑到公路上?之后让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当学生初步地了解课文的内容之后,教师可以询问信息高速路指的是什么?"我"家是怎样跨上了信息高速路的?事实上,如今很多的农村都开通了互联网,学生对于网络并不陌生。倘若没有开通互联网的农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课前准备和相互交流的方式了解什么是互联网,互联网究竟能给"我家"带来什么。具体提问方法因人而异。

等文章学习完毕,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交流和探讨互联网对自己家带来的变化,或者如果自己家有了条件,那么自己希望通过互联网了解哪些东西。通过交流,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可以获得有效提高,也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促进阅读能力。

总之,在新课标理念的引领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实现小学生课堂阅读与口语交际能力的双重提升,从而催化他们语文能力的快速提升,进而为农村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翠婷.浅谈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中华少年.2016.6

阅读教学的路径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 心理障碍解决路径

语文阅读目前在初中语文教学及考试中所占的比重较大,但是目前学生阅读能力的现状却差强人意,部分学生阅读兴趣较低,阅读面窄,在阅读过程中缺乏理解分析能力。其原因有的来自于学生本身,有的来自于老师,而心理障碍问题作为阻碍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提高的一大因素成为了语文教学工作者关心的焦点。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所存在的误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实践中学生依然存在着一些心理障碍问题,多表现如下:

1.1 曲解和过分夸大了初中语文阅读的困难程度

初中语文阅读在中考中所占的比重一直都在调整,寻找其所占比重的平衡性也是中考语文命题人员关注的重点。其原因并非初中语文阅读困难度较高,而是由于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母语,每个公民都有义务正确和熟练的使用和驾驭汉语,阅读能力作为汉语能力在书面层次的表达更需要加强。相对于小学较为简单的阅读和看图说话层次,初中语文阅读对学生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在深度与广度上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正确说明初中语文阅读的困难程度,同时没有理性的看到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困难及原因。所以在错误的心理暗示下,学生会对语文阅读感到畏惧甚至抵触。如果心理上对语文阅读的学习产生了厌恶,那么对整个初中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更无从谈起。

1.2 语文阅读教学的方式局限于练习而非实践和运用

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通常以书面题目的练习为主,通过做大量练习对于其中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讲解。然而语文阅读是来源于生活并且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中如果只是简单的进行题目练习,不仅会使原本灵活且富有生命力的语文阅读变的形如死水,而且在呆板和枯燥的练习中,学生既无法提升学习兴趣,又会失去在日常生活中对语文阅读的实际运用能力,这是与教学的根本目的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相违背的。

1.3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评分机制的不合理存在

快捷是普通性的评分机制的最大优点,其在评定学生阅读情况时,能够在短时间内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从实践来看,初中阅读教学是以书面练习的方式进行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引发之后进行评分的连锁机制。对于成绩相对较好且心理素质优秀的同学,评分机制影响不大;然而对于那些成绩一般或者在语文阅读方面特别薄弱的学生来说,统一评分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热情,甚至会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态度造成不良影响。

1.4 教学过程中采取“一揽子”的方法,不考虑学生具体情况

初中语文阅读是关于语言能力和阅读能力的训练和提高,要求通过对于课内文章进行阅读分析并结合课外文段进行联系和训练。这一系列的训练上承小学基础性的阅读能力培养,一些学生由于前一阶段不够重视语文阅读和缺乏强化措施等原因,导致在初中环节的阅读基础更为薄弱,无法适应此阶段不断深入的学习要求。所以如果只是不分实际的一味的教学,会使原本基础薄弱的学生更加跟不上教学的步伐。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误区的解决方法与思路

虽然在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中有许多的误区,但是这些问题恰恰为初中阅读甚至整个初中语文教学方式的改进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思路。

2.1 对初中阅读的地位和难易程度进行客观的评价和判断

在任何教学开展进行之前,对该学科知识点的地位和难易程度进行客观且辩证的评价和判断是必不可少的阶段。通过结合初中语文阅读以往的教学经验和成果,同时在当前新课标的指导和要求下,对阅读在教学中的地位进行判断,此步骤虽然看似无关紧要,但是对于此后教学的路径进行了清晰的划分,也为教学提供了信心和动力。对于学生来说,在接受了正确的思想的引导和心理作用的影响下,会对阅读学习产生兴趣和动力。

2.2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应以实践运用为主

知识的运用和实践是任何学科的根本目的和任务,语文阅读也不例外。虽然考试时知识会以题目的方式呈现,然而任何题目都是具体情形的映射和反应。在阅读教学实践中,一定要适当选择一些模拟情景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比如对话表演、电影观赏等,以此来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的形式免于呆板,并且能在轻松欢快的气氛里进行知识的汲取和充实。同时也不应废止和排斥必要的练习,用贴近生活的练习来对获取的知识进行检验和考察会使教学的成果锦上添花。

2.3 教学中注意合理的运用评分机制

评分机制目前在各阶段的教育中都有所体现,不仅仅是初中语文阅读,对于评分机制的运用也曾引起了社会上的热烈讨论。如何合理的运用练习测试的评分也成为了教学中的一个着眼点和突破口。所以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学生,分类运用评分,在激发学习动力的基础上不造成攀比心理,在检验知识获取程度的前提下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这些都需要教学工作者通过具体分析学生情况进行判断和采纳。

2.4 教学中注意根据学生的程度因材施教

鉴于阅读学习的延续性,在教学中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由于学生所受教育环境和程度各有不同,所以在初中阅读学习阶段获取知识的能力也因人而异。对于程度相似和相近的学生可以进行分层次的教学和讲解,这样就不会造成由于基础薄弱而跟不上进度所引起的厌恶甚至放弃阅读学习的情况。

结束语

本文主要对初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初中生语文阅读的心理障碍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解决当前实践中存在着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涉及到诸多方面,只有全面分析其中的原因,才能有的放矢,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