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理素质差的原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素质;认知品质;个性;适应性;调查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4)03-0086-07
一、引言
心理素质是在中国素质教育背景下提出的本土化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心理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忽视一关注一重视”的发展过程。心理素质在维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发学生潜能和促进能力发展,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塑造完整人格以及提高学生适应力等方面占据重要作用。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教社政厅[2002]3号)中提出,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之一是要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强调要优化心理品质并提供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教育部在《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教政法[2014]1号)中进一步强调要“深入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升计划”。林崇德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张大均则一直强调“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根本途径是培养其健全的心理素质”。王鑫强通过近一年的追踪研究也证实个体的心理素质对心理健康状态(比如抑郁和生活满意度)有直接作用。既然心理素质如此重要,那么现阶段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究竟呈现什么样的状况?在个体因素和背景因素上存在什么样的差异?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要想了解并进一步培养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则有必要先弄清楚这些基本问题。但现有的心理素质现状研究存四点不足:第一,部分研究仅探讨某一特殊人群心理素质状况,比如师范生或西部大学生,未能全面有效反应普遍大学生的现状;第二,部分调查样本的年限已久,大多是在近十年前后,而辛自强通过横断历史的元分析发现,近十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在下滑,这预示着可能现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也在变化;第三,部分研究是基于作者主观经验的总结,而非客观调查的分析;第四,以前研究在做统计推断时均仅从推论统计的显著性水平进行判断,并未结合效果量指标真正显示自变量对依变量的实际影响。鉴于此,在科学修编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基础上,抽取五大地区大学生共2100人,通过比较他们在个体特征(性别、年级、专业、是否学生干部)和背景特征(家庭背景:父母教养方式;学校背景:学校层次)上的差异,分析我国大学生在心理素质水平和结构上的特征,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事实依据和参考。
二、方法
(一)调查被试
从西北、华东、华北、西南、华中地区抽取有效被试1 931人,具体分布如下:男生850人、女生1066人、缺失15人;大一924人、大二620人、大三318人、大四56人、缺失13人;文科572人、理科697人、工科380人、艺体248人、其他10人、缺失24人;学生干部546、非学生干部1361、缺失24;自评为权威型父母教养方式899人、专断型230人、溺爱型227人、忽视型298人、其他为277人;重点本科378人、普通本科1 365人、三类本科55人、专科119人、缺失14人。
(二)调查工具
本研究的工具是参考心理素质的相关文献和量表,以王滔等2002年编制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为基础,依照心理测验学规范修订而来。《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由三个分量表共118道题(包含信度题3个,测谎题3个和重复测量题1个)组成。分别是认知品质分量表(共44道题目,包含精致性、深刻性、敏捷性、开放性、好奇性、发散性、目的性、应变性、表现性、迁移性、意识性和监控性),个性品质分量表(共37道题目,包含求知性、求成性、情绪体验性、情绪调控性、坚韧性、自制性、独立性、自我认知性、自我体验性和自我调控性),适应性分量表(共30道题目,包含学习适应性、生活适应性、生理适应性、人际适应性,社会适应性和职业适应性)。
该量表所有项目均采用五点记分制(非常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不确定、比较符合和非常符合),以单选迫选形式进行调查,得分越高说明心理素质越好。该量表具有良好的测量学特征,各因素的a系数在O.51到0.84之间,大部分均在O.60到0.70之间,分量表的a系数分别为O.91、O.87和0.88。多位专家和硕博士研究生对因素定义及项目表述的反复考察保证了本量表的内容效度。相关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也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总之,通过试测、初测和正式测量过程中反复的探索保证了本研究工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三)数据处理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测试,所得数据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此调查样本较大,微小数据差别也会造成显著差异而致误判,故采用“效果量”指标(该指标不依赖样本大小而能反映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联强度)来检验数据差异的实际意义。对独立样本t检验的效应量的估计通常用d值,科恩(Cohen,1988)给出的估计0.2、0.5和0.8在行为科学中分别对应于小、中和大的效应量。方差分析的效应量通常用η2度量,科恩(Cohen,1988)约定小、中和大的效应量的η2分别对应着0.01、0.05和O.12。
(一)大学生心理素质总体特征分析
为考察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总体特征,对心理素质各因素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进行统计,其结果见表1。因各因素所包含的题项数量各有不同,因此,表中的平均数和标准差都是全体被试在各因素上所有项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最高5分,最低1分,中点3分。从下表中可见,心理素质的总均分是3.43,认知品质总均分为3.39,个性总均分为3.43,适应性总均分为3.46,各心理素质成分得分在2.94到4.36之间,其中最低的是自制性和独立性,最高的是应变性和求成性。
(二)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性别差异
分别以认知、个性和适应性中及其下属因素和总心理素质得分为因变量,性别为自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并计算效果量指标d值。结果表明,男女生在认知特性及其下属深刻性、敏捷性、应变性、表现性、意识性及监控性和适应性中的学习适应性得分上具有实际的差异(d>0.2)(见表2)。
(三)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年级差异
因变量同上,以年级(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为自变量,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参照效果量指标η2,发现不同年级大学生在精致性、求成性和生活适应性得分上具有实际的差异(η2>0.01),多重比较发现,在精致性上一年级非常显著地高于二、四年级(p
(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专业差异
因变量同上,以不同专业类型(文科、理科、工科和艺体)为自变量,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参照效果量指标η2值。结果发现,不同专业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认知特性及其下属发散性、应变性和表现性,个性下属的坚韧性和独立性,适应性及其下属的学习适应性、社会适应性和职业适应性上均存在实际性的差异(η2>0.01)。进一步多重比较发现,在总体心理素质、认知特性和人际适应性上艺体生和工科生显著地高于文科生和理科生(p
(五)大学生心理素质在是否学生干部上的差异
因变量同上,以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为自变量,做独立样本t检验,并参照效果量指标d。发现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在整体心理素质、认知特性及其下属开放性、好奇性、目的性、应变性和表现性,个性及其下属情绪体验性、自我认知性、自我体验性和自我调整性,适应性及其下属社会适应性和职业适应性上均存在实际的差异(d>0.2),且前者非常显著地高于后者(p
(六)大学生心理素质在父母教养方式上的差异
因变量同上,以父母教养方式(权威型、专断型、溺爱型和忽视型)为自变量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参照效果量指标η2值。结果发现,不同父母教养方式下的大学生在整体心理素质、认知特性及其下属的深刻性、发散性、目的性和表现性,个性及其下属求知性、情绪体验性、坚韧性和自我调控性,适应性及其下属学习适应性、生活适应性、社会适应性、人际适应性和职业适应性上均存在实质性的差异(η2>0.01)。进一步多重比较发现,在其他方面权威型均非常显著地高于专断型、溺爱型和忽视型(p0.05),在情绪体验性上权威型与溺爱型无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在坚韧性和学习适应上其他父母教养类型均显著优于溺爱型(p
(七)大学生心理素质在学校类型上的差异
因变量同上,以学校类型(重本、普通本科、三本和专科)为自变量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参照效果量指标η2值。结果发现,不同学校类型的大学生在认知特性及其下属深刻性、敏捷性、目的性、表现性、意识性和监控性,个性及其下属求成性,适应性下属的学习适应性、生活适应性和生理适应性上存在实际的显著性差异(η2>0.01)。进一步多重比较发现,重点本科院校在认知特性及其下属的深刻性、敏捷性和监控性上显著优于普通本科、三本院校和专科院校,在目的性、表现性和意识性上重本和普通本科同时优于三本和专科,各级差异显著(p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研究探讨了大学生心理素质总体状况,并初步比较了不同性别、身份、年级、专业、家庭教养方式和学校类型学生之间的差异,得出如下结论:
1.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整体上偏属于积极正向范畴,但是总体水平亟待提高。
2.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各成分发展不均、喜忧半参。
3.男生在认知品质及学习适应性上的得分整体高于女生。
4.心理素质并不会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增长,其中在精致性、求成性和生活适应性方面表现出一、三年级显著优于二、四年级的趋势。
5.学生干部心理素质优于非学生干部,并在认知、个性及适应性上均有表现。
6.不同专业大学生心理素质存在实质性的差异,呈现出艺体类>工科>理科>文科的趋势;并主要体现在认知品质和适应性上。
7.不同父母教养方式下的大学生心理素质存在实际的差异,呈现出权威型最优、专断型和忽视型相近、溺爱型最差的趋势。
8.不同学校类型大学生心理素质存在结构性差异并各有特色。
(二)建议.
1.加强对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急切性和务实性的认识
本研究发现大学生总体心理素质得分为3.43,虽尚属正性范畴,但离“比较符合”(4)尚有较大距离,这表明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仍需大力提高。同时,可见心理素质结构内部不同因素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比如应变性和求成性均超过4分,但独立性、自制性均低于3分,且学习适应性和职业适应性等得分均偏低。这凸显出大学生意志品质和重要领域适应能力的发展较差。这提示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对心理素质培养重要性和急切性的认识,在注重整体发展提高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弱势因素,将全面发展和重点加强相结合以使个体心理素质获得健康而完整的发展。此外,还可见心理素质水平整体上并没有随年级增长而提高,这表明了心理素质发展的特殊性,也凸显了心理素质教育需要增强务实性。心理素质本身是一个多层面的复杂系统,兼具相对稳定性和衍生性,心理素质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在心理素质培养的过程中必须认识到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意识到心理素质培养的困难性、注重心理素质培养的实质性、强调心理素质培养训练的延续性。只有这样才能在进一步完善心理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并真正贯彻落实心理素质训练的基础上真正提高个体的心理素质,从而从源头上减少层出不穷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2.以正视差异性为重要准则,因地制宜地开展心理素质培训
调查发现,不同性别、专业、父母教养方式和学校类型的大学生在心理素质水平或结构上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为我们更好地进行心理素质训练提供了很好的启示。首先,我们需要正视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入学之初就建立完整而有效的心理素质档案,并收集其他的重要个体背景变量,比如父母教养方式等。其次,在差异分析的基础上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究差异产生的原因,比如不同专业上的差异可能与不同专业本身的学科属性有关,也可能是受不同专业就业前景认识对大学生自身期望、计划和实践等的影响。最后,在明确差异及可能性原因的基础上,既要有组织有针对性地提高弱势群体心理素质的水平,又要重点关注多个弱势因素结合下的高风险性个体或群体,因地制宜地选择群体团体辅导、课程训练模式或个体咨询辅导模式以更好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
3.以实践活动为中心,将课堂与生活串联到心理素质教育培训之中
一、中学生心理素质的现状
1、有的同学学业水平差,自觉无颜见人。
有的同学学习基础较差,各门功课学的都不好,就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便破罐子破摔,与同学、老师和他人相处时,感到自卑,觉得无颜见人,变离群索居、独来独往,长期以来 ,就养成孤僻的性格,不利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2、有的同学家庭经济状况差,自觉低人一等。
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居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的使用上也开始追求档次,相互之间进行攀比,有的同学由于家庭贫困,无法在吃、穿、住、用、行等方面与其他同学相比,自我感觉低人一等,这样就势必会影响到自己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影响到自己的健康成长。
3、有的同学自认为相貌不尽如人意,在同学面前自渐形秽。
有的同学看到身边的同学一个个都很靓丽,变对自己求全责备,认为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自渐形秽,不敢与其他同学交往,久而久之,形成孤僻的性格,孤言寡语,不利于自己各方面的发展。
4、有的同学看到就业压力较大,对前途丧失信心。
有的同学看到当前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家中有人下岗人员的同学,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不能正确理解和面对,感到前途渺茫,对生活的前途丧失信心。
5、有的同学存在逆反心理,社交困难。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有的同学对事事存在逆反心理,在学校不听老师的,在家不听家长的,认为老师和家长处处与自己作对,对老师和家长的教导和劝告置若罔闻,要求他这样,他偏偏那样,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思想品德的培养和智力水平的发挥。
二、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培养的心理素质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健康,不但是指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健全与最佳状态”。可见、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心理素质已成为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根据调查发现,中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的占调查人数的20%左右,说明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合格率较低。学生中普遍存在虚荣、自卑、孤僻、离群、逆反等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思想品德的培养个智力水平的发挥。因此,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塑造他们的健全人格,已成为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当务之急。
2、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21世纪是全球经济、科技和人才竞争异常激烈的世纪,能否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良好的心理素质将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丰富的科学文化素质,更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随着我国中学生阶段独生子女的普遍化,多数中学生存在着心理素质不高的问题,心理素质不高越来越成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绊脚石”。所以,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和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着现实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三、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渗透心理教育,激发成就动机。
心里不健康,学习会受到严重影响。有的同学各门功课学的都不好,学习基础不扎实是一个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强烈的成就动机,没有下切实的功夫去学习。因此,要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将心理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以营造心理品质教育的良好氛围。教育,引导学生培养力争上游,无坚不摧的意志,增强自信心,靠勤奋努力,学习就会越来越好。
2、引导学生适度消费,不盲目攀比。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真实情况,如家庭成员的身体状况、职业状况、受教育程度等等,都影响着每个家庭的经济收入。因此,应教育、引导学生适度消费、合理消费,不要盲目攀比,尤其是家庭贫困的学生,要仔细分析自己的家庭经济结构,找出经济状况差的原因,制定切实的脱贫解困措施,尽快提高家庭收入,抑制不合理的要求,克服自卑的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而没有必要因此自觉低人一等。
3、加强自身修养,反对以貌取人。
每个人的相貌都是生来俱有的,我们应该正视而不应当回避这个现实。徒有一张漂亮的外表,而不是加强自身修养,没有一颗纯朴、善良、充实的内心,是不能为他人所敬重的。我们应教育、引导学生摒弃以貌取人的陈旧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来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就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4、增强竞争意识,正确应对挑战。
有市场必然存在竞争,竞争的结果必然是优胜劣汰。将来我们踏上工作岗位时,同样也要面临着繁重的工作任务和艰辛的工作环境,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自我的完善和提高。要做好这一切,在市场竞争的大潮中站稳脚跟,就必须教育学生,让他们懂得“技不压身”的道理。从而努力学习,从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等方面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提高综合职业能力,理智的对待生活中的挫折,从容地应对挑战。
5、培养广泛兴趣,满足学生多方面求知的需要。
青年学生正处于精力旺盛、求知欲极强的时期,凡事都想探个究竟,这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并注意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因为学生只有在学习生活中产生有兴趣的心理状态,才能导致积极地心理效果,激发顽强拼搏的精神,养成勇于进取的良好品质。
【关键词】违纪学生 道德心理教育
在大学中,违纪已经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它对于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有着严重的影响,研究表明,学生的违纪行为与其不良的心理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面对频发的违纪行为,教育者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研究违纪行为发生的原因,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加强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减少违纪行为的发生。
一、学生出现违纪行为的原因
社会原因。随着社会的经济不断发展,各种经济、文化利益的冲击逐渐加强,对金钱利益的渴望、攀比、炫耀的现象屡见不鲜,对于各方面发展还不完善的大学生来说,极易受到这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和诱惑,而且网络技术的日益更新,学生通过网络会接触到许多不良的信息,严重侵蚀着学生的身心,出现堕落、自暴自弃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健康心理道德的形成。
家庭原因。学生的心理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到家庭的影响,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开端,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心理素质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不良的家庭教育、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各方面发展都有极大的负面影响。有些家庭的父母不会教育孩子,对孩子过于溺爱;有些孩子由于生活在单亲家庭,缺少关爱等等,这些都会使孩子的发展出现问题。
学校原因。在学校教育中,学校的教师更加关注的是学生的成绩,教师对学生的道德修养很少关注,而且部分教师的自身素质也存在很大的问题,责任感不强,职业道德差。同时在学校管理中,对于出现违纪行为的学生,学校的处罚力度不够,不能引起学生们的重视,这也是违纪行为频繁发生的原因。
学生个人原因。大学阶段的学生,生理、心理发展逐渐完善,但也极不稳定,容易受外界的影响,产生消极的心理特点,经常会出现冲动、叛逆的心理,长此以往,就很容易出现违纪的行为。
二、加强违纪学生道德心理教育的对策
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中,学生的违纪现象十分严重,主要是由于他们的心理素质出现问题,为改善这一状况,高校的领导和教师就应该积极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其逐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自己未来的生活。在以往的教育中,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大部分教师都只是关注学生成绩的好坏,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不够重视,甚至是忽视,这也使学生的发展呈现偏差,不能全面的促进自己的成长与进步。所以学校要积极的采取措施,向学生宣传心理知识,开设各种心理教育讲座,举办各种心理知识的竞赛、演讲等活动,让学生逐渐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还可以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网站或热线,为违纪的学生解决心理困扰,帮助他们逐渐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加强教师的素质能力,建设高素质队伍。教师的能力素质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要促进违纪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改正自己的问题,教师首先就要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去感化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讲课时,适当的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长此以往,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就会逐渐的形成,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同时,要使教师认识到加强违纪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使所有教师都能够投入到心理教育的工作中来,切实提高违纪学生的心理素质。
组织学生学习校规校纪。要使违纪行为得到降低,加强学校的校规校纪的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刚进入学校的学生,由于对周围的所有事物都不熟悉,在这一时期加强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教育的效果。当前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以自我为中心,凡事骄纵、任性,遵守纪律的观念意识差,加强校规校纪的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遵守纪律的意识,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和了解,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遏制住违纪行为的滋生和成长,做好预防工作。
加强学生的心理引导,避免违纪行为的出现。学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要积极的对学生进行心理的引导,使学生对自己的生活、学习充满信心,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面对问题。例如,对于大学生新生来说,可以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专业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使学生明确自己未来的方向,更快的适应新的生活、学习环境,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有效的遏制违纪行为的出现,从源头上杜绝。
平等的对待和尊重违纪的学生。对于受到违纪处分的学生,教师和学生依然要平等的对待和尊重他们,同时要与他们多沟通多交流,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防止出现嘲笑、冷落的现象,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同学的关心和尊重,帮助学生找到他们的优点,并鼓励他们发扬,使他们重新树立信心,开始自己新的生活。
做好违纪学生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对于违纪的学生,要进行处理后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关注他们的心理情况以及心理教育的作用,保证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可以适时的撤销处分,对其进行鼓励,帮助他们健康、快速的成长,对于那些问题没有改正或改正不到位的学生,应及时的指出错误,帮助他们进行改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违纪行为在学校中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我们要积极采取措施,从源头抓起,努力加强学生的道德心理教育,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实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梅香.高校违纪学生的道德心理教育[J].湘南学院学报,2010,(4).
[2]徐士博.大学生违纪行为心理分析及对策探讨[J].理论观察,2011,(3).
1什么是良好的心理素质
心理学认为:所谓心理素质,是个体整体素质的基础,它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自身努力和外界环境与教育的作用下,所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发展水平的总和。心理素质包括的内容很多,如思维能力、想象力、情感、气质、意念等因素都属于心理范畴。心理素质既能给人带来心理障碍对人的行为效能造成不利影响,也能改善和提高人的行为效能。
心理素质的好坏关系到声乐表演的成败。举个简单的例子:有的人平时在台下能够演唱的很好,可是一上台情况就大变,常常会出现脸色发白、手冰凉、腿发抖、口干舌燥,演唱中出现气息上浮、节奏不稳、忘记歌词、走音里调等现象,以致影响演唱效果,真实水平得不到发挥。这种状况的出现,大多是由于紧张、胆怯等心理因素给声乐演唱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见,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声乐演唱艺术是多么的重要。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表演者进行表演的必要条件,也是使表演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那么,什么是良好的心理素质呢?心理素质包括的内容很多,但就其在社会实践中的效果而言,我们把那些积极向上的,能够促进社会活动向成功的优秀的声乐表演,就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保障。
2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很多声乐艺术家都非常重视歌唱过程中的心理素质能力,在他们谈及歌唱艺术时,都会从不同的角度来论述这方面的问题。如意大利歌唱家卡罗索在《怎样唱歌》一书中,谈到紧张心理对歌唱者的困扰时说:“歌唱者的艰苦命运,广大观众很少知道,歌唱者有时由于极度神经质而痛苦到何种程度,以及他们在出场前如何处于舞台激动的影响。”成功的歌唱艺术家都会在他们舞台实践中有意识地进行心理素质的训练,只有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使他们的艺术常青。
2.1提高学生的声乐学习自信心
无论你从事哪个领域工作,都不能缺乏自信。只有自信才能让成功离我们更近。当然,在声乐学习和表演中,更需要一种自内而外散发出的自信。正因为如此,声乐课堂教学才采取一对一的模式,这不仅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谈心”,同样对控制一些不良情况的出现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笔者发现只要对学生加以鼓励,多称赞他们,表扬他们,消除他们心中的顾虑,课堂就会非常轻松活跃,学生也能在相对愉悦的氛围中找到一些突破,不再紧张与不安,能完整地完成一部作品。在教师的微笑中,学生也感受到了歌唱的喜悦。
2.2增强声乐艺术的表现力
个人的心理障碍是在诸多表演艺术中最为突出的。对声乐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心理训练可有效地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使他们在课堂上,甚至于以后的表演中时能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发挥出最优的艺术水平。只有在不受到心里约束的环境下,才能完全沉浸在艺术氛围中,更好地去解读艺术魅力。同样更好地解读了艺术的魅力后,心理素质的能力也会随着对艺术理解的加深而渐渐增强。
3如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声乐表演临场前的紧张是一种普遍的现象,甚至有些歌唱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严重者会出现气息上浮,跑调,忘词的现象,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究其根本原因:
第一,缺乏自信心。由于文化传统和历史的原因,过去大家错误地认为展现自己是一种不虚心的表现,只知道谦虚是一种美德,不知道自信更是一种美德。大多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自信心。
第二,单纯的技术观点,有些同学酷爱声乐,非常认真寻求歌唱的方法,对理论也能说出几点,但只要一唱,他便精神紧张地想到所有“方法”,结果是什么也没用上。原因是他的歌唱心理已经极度紧张,故而气不通顺,浑身僵硬,声音难听。
第三,个人的得失感太重。这类学生演唱时杂念很多,怕丢面子,他们在考试或上舞台时心理紧张。完全顾不上表达歌曲的感情;另外,在技术、心理都不到位时就想唱大歌,结果给自己的心理造成了过重的负担。
针对这些原因,许多表演艺术家和声乐教育家们结合自身的表演经验,提出了一些克服紧张和怯场的有效方法,笔者把它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要有正确积极的表演态度。切忌心存侥幸心理和虚荣心,对自己的表演作更高的期望,如:成名成家,一炮走红等等,那样就会对自己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以至于适得其反。只有真正地热爱音乐,为了表现音乐而演唱,才能从根本上端正表演态度。
第二,加强舞台实践。频繁的演出会使表演者更快地适应不同的表演环境。演出得越多,得益越多。这是避免临场紧张和怯场的一个重要途径。
第三,表演者必须熟悉自己的身体部位和表演动作在紧张时会出现什么情况。这样即使出现紧张地情绪,也会随机应变,不至于在舞台上出丑。
第四,反复地练习所演唱的曲目,以加强表演的自信心。中国有句话叫“艺高人胆大”,意思是在艺术上只有具有充分地实力,才能在表演时无所惧怕。
关键词:歌唱表演;心理素质;构建
在歌唱表演中所出现的谨慎紧张、手足无措,甚至大脑一片空白的现象反映出演唱者的自信心不强或自我控制能力差,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以致影响了演唱水平的正常发挥。大量的实践证明,演唱的成功与否除了技术和生理上的因素外,心理素质的好坏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只有在掌握技术的基础上,构建起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歌唱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水平。可见,良好心理素质的构建在歌唱表演中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目前在声乐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往往注重声乐技巧的训练,而忽视良好心理素质的构建,导致不少学生“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制约了学生演唱水平的全面提高。因此,广大声乐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把声乐技巧的训练与学生心理素质的构建有机结合起来,着重培养声乐技术精湛、心理素质过硬的高水平演唱人才。
一、构建良好心理素质在歌唱表演中的重要性
从《心理学》中我们得知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心理调节下进行的,心理活动直接影响到人的实践能力,歌唱实践也一样受演唱者心理素质的影响和制约。实践证明,构建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歌唱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它能充分激发演唱者的表演欲望,准确把握演唱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自然流畅地完成整个演唱过程。相反,如果在演唱中出现高度紧张的心理,则会导致提气、气浮、高音不稳且上不去、低音下不来,甚至出现破音,这必然造成表演者的演唱水平不能正常发挥,影响演唱效果。例如,一名抒情男高音上高音很方便,平时b2、Hight C都唱得很稳。但一次音乐会上,他演唱了一首艺术歌曲高音仅到g2,他却没站稳,刚唱到这个高音便匆匆而过,给人感觉他对这个高音难以胜任。同样还是这个演员,在另一次音乐会上与几个男高音演唱《今夜无人入睡》,在最后的高音b2上,唱得通透、明亮、松弛稳定,并延长了许多拍。后来别人问他为什么这次这首有难度的咏叹调反而唱得比上次好,他回答说那是大家一起唱,人多底气足。“底气足”这个词充分说明构建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歌唱表演中是相当重要的。
学习声乐的人都知道最佳发声状态是由良好的身体状态、技术状态和心理状态三部分组成。只要有一方面状态欠佳,歌唱就会受影响,而歌唱者心理素质的好坏是能否进入最佳状态的关键。因为“歌唱的乐器”长在演唱者身上,歌声是以人体为乐器“演奏”出来的音乐,心理因素直接影响“乐器”的发挥。例如:有的学生自然条件很好,在课上能够掌握的技巧,如气息的控制、歌唱的位置、共鸣的运用、咬字、吐字的讲究等都很好。但在遇到考试、汇报、演出就会出现“怯场”现象。考场与考官、舞台与观众以及演出气氛造成学生心理上的压力,表现为心跳加速、口干舌燥、身体僵硬、两腿颤抖、气息上浮、用不上歌唱方法等,更有甚者,大脑一片空白,忘词跑调,与课上南辕北辙。即便是练得滚瓜烂熟的歌曲,一上场就接连“卡壳”,影响正常发挥。可见,怯场所造成的影响不仅使歌者平时熟练的演唱技巧不能正常发挥,给歌者带来困难甚至失败,而且还会使歌者蒙受自我破坏的委屈而难于言表,并对自己失去信心。由此我们清楚地认识到,除了掌握娴熟的演唱技巧外,歌唱者构建起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整个演唱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二、影响歌唱心理素质构建的主要原因
(一)思想负担太重
有的歌者在演唱时杂念从生,怕出差错,怕丢面子;有的歌者在技术、心理都不到位时就想唱大歌;有的歌者演唱时“走神”,跳出所应表现的情与景,使歌声失去情感的真实性,变得苍白乏味,缺少艺术价值。这些都会使人产生过重的思想负担,造成歌者的高度紧张,使人的血液循环加快、毛细血管扩张,表现为脸红、心跳加速,手脚出汗、身体僵化、思维呆滞等,这些状况的产生导致舞台表演失控。当然,紧张到非常强烈的程度时还会出现声音发抖,此时歌者无法控制口唇的肌肉,出现嘴唇不自觉地抖动,导致音准差、喉头不稳等一系列问题,最终使歌者不能发出有效的声音,以至破坏声音的自然流畅,也不能很好地表达作品的情感内涵,演唱效果不佳。
(二) 缺乏正确、客观地自我评价
有些歌者在选择演唱曲目时缺乏正确、客观地自我评价,好高骜远,急于求成,一心想唱“大歌”,有深度的歌,在歌唱表演时挑选了勉强能胜任的高难度作品,甚至是力所不能及的作品。这样内心就会对此作品产生恐惧感,心里不踏实自然容易怯场。所以,歌者应该正确估量自身的能力,客观地看到自身的不足之处,选择作品切忌贪大求洋、冒险,一旦失败,还会带来长期的怯场心理。
(三)舞台经验不足
目前的声乐教学基本上是习惯于面对教师一个人练唱,在课堂里面对教师的练唱与舞台上面对听众的演唱,无论是环境氛围或是对心理产生的影响都明显不同。因为舞台上具有的灯光、音响、观众、舞台场面、演出气氛等在平时的课堂里是没有的,如果歌者没有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控制与调节情绪、行为的能力较差,一上台便会打破正常的生理机能的活动规律,出现心律加快、胸闷、气粗、尿频、出汗等现象。这就破坏了正常练习时多种机能协调一致的配合,使歌者无法正常发挥演唱水平。
(四)自信心不足
周小燕教授在《声乐基础》一书中说:“演唱者的自信心要比有优越的专业条件更重要。”可见自信心在歌唱学习中的重要性。然而由于文化传统和历史的原因,过去人们错误地认为展现自己是一种不谦虚的表现,只知道谦虚是一种美德,不知道自信更是一种美德。相当一部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自信,在歌唱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例如:两个考进学校时分数不分上下,嗓音条件与音乐素质也相差无几的学生,在同一个教师的指导下,经过一年的学习,一个进步很快,另一个却进步甚微。这除了主观是否努力的因素外,更为关键的还是自信心的问题。因为前者有着较强的自信心,在学习中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心理状态是“我要唱”“我能唱好”;而后者明显自信心不足,学习中采取消极的、被动的态度,心理状态则是“要我唱”“我唱不好”。
三、歌唱表演中良好心理素质的构建
(一)集中注意力,减轻心理负担
集中注意力是歌唱表演者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要想使自己在歌唱时全神贯注,在平时的训练中就应把所获得的种种技巧体验与心得融会在歌唱的潜意识里,再转化为潜能,使其成为一种条件反射,以此来支配自己进行歌唱表演创造,力求完美地把在准备过程中全部的表演设计,化为一种新的即兴的状态表演出来。这种歌唱表演就会使人感到酣畅淋漓、表情逼真,听者就会被歌唱表演所吸引,随歌者忧而忧,随歌者乐而乐,收到歌者与听者融为一体、心灵沟通的艺术效果。此外,在演唱中不要把听众当作检查者,要把听众当朋友,用歌声倾诉一种情感,传达一种艺术境界,和听众一起分享歌声所带来的震撼与乐趣,与听众是平等的关系。这样才能放松心情,忘我投入,尽情演绎,把演唱发挥得淋漓尽致。
其次,要学会歌唱前的自我心理调整。在上台前,要稳定自己的情绪,慢慢进入到平时练声、练唱时的状态,心里默唱一下将要演唱的歌曲,这样将会更有利于发声器官的生理机能自由活动。要排除诸如“听众会喜欢我唱的歌吗?”“我会唱砸吗?”这些杂念,缓解心理压力。
(二)准确定位,选定合适的目标
在歌唱表演前根据自己的知识与能力,设定合适的艺术目标。如果目标设定过高,要想达到并没多大把握,使自己感到望而生畏,高不可攀,“期望”就会变成“失望”,必然会产生心理障碍。如果目标设定合适,让自己看到成功的希望,就等于为自己营造了一种最佳的歌唱表演心态,演唱起来既能调动最佳的情感状态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能力。为此,技能技巧在心理的把握上同样应该做到不要演唱那些超过自己发声能力范围的、难度较大的歌曲,演唱歌曲时,应给自己的嗓音留有充分的余地。因为平时掌握的发声技能技巧水平为十成,而演出时能用上七八成就不错了。
(三)主动积极实践,丰富舞台经验
在平时训练时应按先易后难的原则进行,除了演唱的作品是先易后难外,还可在初始阶段选择一些自己熟悉的人作为观众或在一些非正式场合进行演唱,慢慢的应积极主动参与大大小小的各种类型文艺活动或比赛,多熟悉舞台的环境及设备,如灯光、音响、乐队等。只有经过大量演出实践的磨练,经历无数次舞台实践的锤炼,才能不断积累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增强舞台感和驾驭舞台表现的能力,锻炼现场表演的心理素质,使自己逐渐适应演唱时的舞台气氛,提高成功率。
(四)提高歌唱记忆力,增强自信心
学习歌唱的整个过程是不断记忆的过程,记忆的好坏,对演唱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通过记忆,才能将歌唱的方法与艺术的各种信息进行有效结合。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许多学生不爱背诵歌词,而歌词背不下来熟练程度达不到“自动化”,在演唱中就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歌唱。如果一边唱还一边想着下边应唱什么词,自然心理控制难以达到良好的状态,自信心也会大打折扣。作为教师,应当对学生阐明背会歌谱、唱熟歌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还要让学生认识到通过练习,增强音乐记忆力是培养声乐人才,提高素质的最基本一环。
更进一步说,学生不但要背熟歌词,还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内涵、风格特征等,并通过歌曲旋律与歌词情感的内在联系进行音乐记忆的训练。这样既领会了曲调的内涵,歌词也背下来了。久而久之,学生就增长了潜意识的音乐记忆本领,不断增强演唱的自信心。此时的歌唱就会达到一种正常的、情绪饱满的、有信心的状态,进而把自己所理解的歌曲内涵充分表达出来。可见,提高歌唱记忆力、增强自信心有助于掌握精湛的歌唱技艺,真正做到心中有“底”,演唱时才会充满信心,镇定自如,使演唱达到最佳效果。
结语
在歌唱中良好心理素质的构建是影响歌者演唱水平正常发挥的极为关键的因素,因此,广大声乐教师要高度重视。在注重提高学生歌唱技巧和艺术表现能力的同时,注意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帮助、引导他们进行良好心理素质的构建,着力提高他们的演唱心理素质,使他们充满自信,更顺利地走向舞台,更完美地进行歌唱表演。
参考文献:
[1]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102-105.
[2]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8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