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海洋监测规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为了健全海洋法制,推动海洋保护、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进程,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计划##年底前编制、出台《xx市海洋功能区划》,《海洋功能区划》将在对全市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调查的基础上,对xx市沿岸平均大潮线至领海基线之间海域的功能区进行明确的划定,内容包括海域勘界、功能分区及环境标准等诸多方面。新的区划是对《胶州湾及邻近海岸带功能区划》中不适应我市新形势发展的内容的修改、补充和完善,区划编制将对合理配置海洋资源,促进海域整体功能,推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市海洋经济蓬勃发展,为了减小经济发展对海洋环境保护带来的压力,有的放矢开展海洋环境保护,计划编制以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环境容量、污染物总量控]制等为主要内容的《xx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将对近岸海域污染的有效控制、陆源污染物排海、大规模围海造地对海洋环境影响的累计效应、突发性海洋污损隐患等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规划的编制将致力实现规划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力争实现其为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的作用。
二、加强、完善海域使用管理。
进一步完善海域使用管理制度,全面搞好海域使用登记制度,进一步规范海域使用审批程序和海域使用证年审制度,严格按照《xx市海洋功能区划》和《胶州湾及邻近海岸带功能区划》规范海域使用,把海域使用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国际化提升到一个新水平,##年全市海域使用项目登记率达到100%,海域使用办证率达到100%以上,海域使用证年度审验审证率达到100%。
一、大力推进了海洋环境监测站的建设步伐,海洋环境监测、预报能力稳步提高
2004年青岛市在海洋环境监测站的建设方面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工作:一是进一步推进了机构建设。为了进一步明确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海洋环境监测和预报的职能,今年,我市在原来海洋环境监测站的基础上成立了青岛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该中心的建立使我市的海洋环境监测、预报职能以及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的职能得到进一步明确。二是大力提高了能力建设。为了保证我市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今年,我局在进行了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咨询有关专家,制定了实验室建设方案,对已有实验室进行了改造装修,并将实验室建设面积扩大到400多平方米,目前青岛市的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在技术设备上已建立六个实验室,拥有43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为了提高现有科技人员的工作能力,选派了8名技术人员参加了技术培训,人员培训率达57%。
二、进一步加大了海洋环保经费的投入,确保海洋环保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2004年青岛市用于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经费累计达到1043.2万元。其中,奥帆赛区的海洋浮标系统建设投入573.2万元,海洋环境监测仪器设备投入350万元,海洋环境监测经费投入120万元。海洋浮标系统主要包括三套浮标系统、一套波流测量系统和一套常规单要素监测系统。监测仪器设备上添置了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精密仪器。在监测上主要的投入为:海洋环境监测经费38.5万元,渔业环境监测经费11.5万元,奥帆赛区海洋水文、水质监测预报系统建设可行性研究前期经费35万元,青岛文昌鱼水生野生动物市级自然保护区建区监测、调查经费10万元,海洋环境执法检查和巡视以及“白泥”污染治理前期调研的经费5万元,各区(市)海洋及渔业环境监测经费约20万元。
三、我市开展的环保工作
(一)制定了地方性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制度、规划、标准并做到了严格执行
1、进一步完善了青岛市海洋环境保护法规
为保护和改善我市海洋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推动我市海洋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健康发展,今年我市完善了一系列青岛市地方性海洋环保法制法规。起草并送审了《青岛市无居民海岛利用与保护管理办法(草案)》;按照市政府的立法工作计划,完成了《青岛市海洋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立法调研和草案的编写工作、完成了《青岛市渔业资源增殖管理办法》、《青岛市胶州湾海域管理规定》的起草工作。
2、以制度和规划来规范和指导海洋环保工作的开展
为了促进我市海洋环保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施行,制定了《海洋与渔业系统实施〈行政许可法〉办法》;结合青岛市海洋环保工作的实际需要,开展了海洋环境保护规划编制的前期调研,在青岛市编制的《海洋功能区划》的基础上,委托中国海洋大学拟定了《青岛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编制方案》。准备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以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海洋生态保护为重点,以海域环境容量控制陆源污染物和海上污染物入海总量为手段,进行《青岛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及海洋环境管理的对策研究,为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实现海洋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和谐发展。
3、制定了标准并做到了严格执行
为了推广生态养殖,减少因养殖而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损害,2004年青岛市重点制定了《青岛市无公害食品日本对虾生态养殖技术规范》、《青岛市无公害食品刺参池塘养殖技术规范》、《青岛市无公害食品菲律宾蛤仔底播增养殖技术规范》等10个技术标准,并严格执行了已有的现行标准。
(二)认真组织落实海洋环境监测预报、海洋信息、海洋工程、保护区等方面的工作
1、建设了海洋水文、水质监测暨预报系统,准确提供了海洋环境预报信息
为了保证2008年奥帆赛的顺利举办,满足国际帆联关于奥帆赛对海洋水文的专业需求和对水质的要求,青岛市积极组织开展奥帆赛区海洋环境监测预报系统建设工作,完成了海洋水文数据通信系统改造扩容和“波浪骑士”浮标的电池更新改造工作,初步完成了小麦岛海洋环境监测站的技术改造,进行了通讯试验。自2004年8月1日起每天小麦岛监测站的部分海洋环境监测信息,并应奥帆委的要求,在雅典奥运会期间和残奥会期间同步向奥帆委提供小麦岛监测站逐时海洋环境监测信息。
2、海洋环境保护信息工作全面加强
为了提高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对政府、公众等各方面的服务作用,今年海洋环境保护的信息工作得到长足发展。主要工作有:为了让公众及时了解海水浴场的海洋环境状况,暑期在新闻媒体、浴场显示屏上每天了海水浴场的现场监测数据;向国家海洋局、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省海洋与渔业厅等部门报送了12篇海洋环保信息;筹建了青岛市海洋与渔业网海洋环保专栏,专栏内将定期有关海洋环境保护的各类信息,目前该网站已投入试运行,市民可以上网查看;在各类报纸上了20多篇青岛市的海洋环保信息;在中央电视台、青岛电视台、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上了青岛市人民政府与国家海洋局共同开展奥运会帆船赛场海洋环境保护合作安排等内容的大量海洋环保工作信息。
3、强化了对海洋、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
随着海洋环保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以及《胶州湾及邻近海岸带功能区划》的实施,青岛对涉海工程项目的管理已逐步完善。今年对7项涉海工程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初审、审批,对在建涉海工程项目进行了跟踪检查,开展了施工期监测,实施了对涉海工程的全过程管理。
4、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开展
2004年,青岛文昌鱼水生野生动物市级自然保护区获市政府批准建立,该保护区的建立推动了我市的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开展了大公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联合有关部门加强了对保护区海域的执法检查,及时发现、制止各种违法行为,有效地保护了保护区的环境和资源。开展对保护区的资源环境调查,在综合调研的基础上开始选划长吻虫珍稀动物保护区和胶州湾特别保护区。
5、海洋标准计量工作
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关于海洋方面的标准,根据国家标准公布青岛市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总体状况。
(三)开展海洋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依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1、进一步强化了海洋执法监督和巡查力度
加强了海上执法队伍的建设,加大海上执法的力度,认真贯彻《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涉海工程项目实行严格控制和监督检查,建立起了海洋与渔业环境监视举报信息网和联动共管机制,重点打击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及海洋资源的违法行为。我们今年开展了保护海洋国土“蓝箭专项执法行动”,有效地保护了我市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在“海盾2004”专项执法行动中,查出了多起围填海和海洋污染案件,并对相关责任人给予处罚。
开展海域使用、海洋生态保护执法检查,查处沿海一线的乱圈、乱占等违法养殖行为,对与青岛市海洋功能区划相抵触和违规破坏海岸自然景观的海水养殖建设项目坚决予以打击,爆破清理了在青岛前海一线非法筑造的3000余平方米鲍(参)池。通过执法行动维护了法律的尊严,规范了海域使用秩序,树立了海洋执法部门依法管海的权威,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严厉打击了非法采挖海砂行为,保护了我市的海洋资源和海洋生物栖息地。在海砂执法检查中,我们坚持长期检查和阶段性突击检查相结合,专项执法与联合执法相结合,做到常抓不懈,从严打击。自开展示范工作以来,共查处了多起船舶非法采砂行为。
2、强化了海洋赤潮防灾减灾工作
我们开展了赤潮防灾减灾和应急监测工作,编制并实施了《青岛市赤潮监控方案》,建立了青岛市赤潮监视信息网,成立了全市海洋赤潮防灾减灾领导小组。为避免赤潮对2008年奥帆赛带来不利影响,我市编制并开始实施了《青岛奥帆赛场及邻近海域赤潮防治行动项目建设方案》。主要内容包括赤潮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应急反应预案等内容。
3、进一步强化了海洋环境监视监测工作力度
我市已经建立了青岛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新建了常规、微生物、病毒及生化等实验室,先后开展了近岸海域养殖区的环境监测和水产品产地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养殖产品药残监测和贝类残毒监控等工作,初步发挥了监测机构为奥帆赛区服务的职能。制定并实施《2004年青岛市海洋环境监测工作方案》,开展了近岸海域海洋环境污染现状与趋势监测,海水浴场泳期环境监测预报、胶州湾底部重点底播养殖功能区等海域海洋环境监测和小麦岛污水处理厂、青岛碱厂、团岛污水处理厂排污口监视性监测及邻近海域环境状况监测,重点加强对奥运帆船赛区的监测,目前,各项监测已按计划要求完成任务。《2004年青岛市近岸重点海域海洋环境监测评价报告》也已编制完成。
4、如期了青岛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今年上半年,按照国家海洋局的要求,以2003年青岛市海洋环境监测结果为依据,对海洋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完成了2003年青岛市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的编制工作,并进行了,同时将质量公报上报了市政府、国家海洋局等上级部门和相关单位,为社会各界和广大公众进一步了解海洋环境质量状况提供了保证。
5、开展监测机构计量认证
青岛市的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在技术设备上已建立了六个实验室,拥有43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其中2名技术人员获得了省技术监督局实验室内审员资质,并组织多人参加了培训;我市的海洋环境监测与预报中心与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和北海监测中心采取合作共建的模式,实行边监测边建设边发展的原则,目前主要工作依托北海分局预报中心和监测中心来开展。与省计量认证委员会签订了计量认证咨询合同,由对方指导进行计量认证申请工作,正在积极申请进行我市海洋环境检测、渔业养殖水质的监(检)测和水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监控能力的计量认证资质,
(四)开展海洋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
为了提高全社会海洋与渔业法律意识,保护海洋环境。在“两会”召开之际和“海洋节”开幕前夕,我们通过青岛日报、招商周刊等新闻媒体,以“提高海洋综合管理水平,履行海洋行政管理职能”、“大力发展高效渔业、加快渔业现代化进程”等为标题,分别以6个整版的篇幅进行报道,宣传效果明显。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利用重大节庆活动和深入基层召开环保知识宣讲现场会等广泛宣传环保知识。利用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介,对严重的违规行为予以曝光。我们还多次在开展海洋和渔业环境监测时,邀请记者进行现场采访,向群众直观、详细地介绍监测的方法、过程,以及环境监测对海水养殖的重要作用,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提高了全民海洋与渔业生态环保意识。
(五)积极开拓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新领域
1、开展了我市首例海洋生态污染损害整治恢复工程项目
根据历年对胶州湾东岸青岛碱业公司排污口附近海域的监测结果,在征求我市海洋环境保护咨询委员会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治理胶州湾东部海域“白泥”污染的方案》,提出在政府的扶持下,由污染单位进行“白泥”污染治理的建议,力求通过“白泥”污染治理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市实际的海洋生态恢复的路子。目前,市政府正在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该建议的可行性进行论证。
2、建立了我市范围内的第一个野生动物保护区——文昌鱼自然保护区
自去年开始筹建青岛文昌鱼水生野生动物市级自然保护区以来,我局开展了一系列文昌鱼自然保护区的申报工作。委托海洋大学编制了《青岛文昌鱼水生野生动物市级自然保护区论证报告》;组织专家对论证报告进行了评审,并通过了评审;协调了市环保局、市规划局、青岛海事局、部队等有关单位的意见,并获得了相关单位的支持;将建立该自然保护区的建议提报了市长办公会,并获得了市领导的支持;今年又按照《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需经省政府批准”的要求,将建立该自然保护区的建议提报了省政府及省海洋与渔业厅、省环保局等相关单位,获得了省政府及有关单位的支持。8月10日青岛市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建立青岛文昌鱼水生野生动物市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为野生动物类型,保护区面积61.81平方公里。文昌鱼保护区的建立标志着该保护区申报工作的完成,建设、管理工作的开始,成为我市范围内(包括陆地)建立的第一个野生动物保护区。
四、我市积极开展开创性工作
1、推进了国家级海洋环境监控区建设
为做好奥帆赛区海洋环境保障工作,青岛市政府和国家海洋局积极磋商,于今年7月8日,在青岛国际新闻中心签署了《共同开展奥运帆船赛场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合作安排》。通过双方的合作,将进一步加大奥帆赛场及附近海域的海洋生态环境监督和整治,为使青岛承办一届最出色的奥帆赛,实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总体目标将产生积极作用。这是全国沿海地方政府首次与国家海洋局合作共同开展海洋环境保护工作。
协议签署后,为保证该项合作的顺利开展,我局又会同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就合作具体方案进行了认真地论证,编制并上报了《奥帆赛场及邻近海域国家级海洋环境监控区实施方案》,准备在国家海洋局和青岛市政府同意后,尽早组织实施。
2、在国内首次开展了大面积赤潮的监测、科研及防治项目
为从根本上改善我市前海海域环境质量,杜绝赤潮的发生,根据青岛市政府的指示精神,我局会同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等科研单位编制和上报了《青岛奥帆赛场及邻近海域赤潮防治行动项目建设方案》,准备在前段赤潮研究和监控的基础上,整合和优化我市赤潮研究、监控资源和力量,联合开展“奥帆赛场及邻近海域赤潮防治行动项目”,该项目目前已经立项。
我们针对目前青岛近海赤潮发生特点和发展趋势,在奥帆赛场及邻近海域布设37个站位,进行了大面积的监测,监测项目包括水环境、沉积物环境、生物环境指标。据此,我们编制了《青岛奥运帆船赛区及邻近海域海洋环境质量状况》和《浮山湾海洋环境质量状况》专题报告。
另外,我们还强化了海洋赤潮的日常监督监视工作,组织项目承担单位不定期地对奥帆赛区的重点区域实施了不间断的监视和监测,并对近岸海域发生的两起赤潮现象进行了应急跟踪监测监视,对赤潮可能发生的概率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预测。
3、开展青岛奥帆赛区海洋监测预报系统建设项目,建成我国近海岸最先进的海洋环境监测和预报系统
我市正在积极开展奥帆赛区的海洋水文、水质监测系统建设,主要建设内容:浮标站建设、高频测流站(地波雷达)建设、移动监测车和监测船定制、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海洋预报中心建设、前期海洋环境基础调查。该系统将成为我国目前近海岸最先进的海洋环境监测和预报系统。
该系统建成后将根据需要,比赛海区及临近海域的海洋水文预报,提供奥运水文监测预报现场服务。主要包括:过去24小时水温、波浪、潮汐的逐时监测数据;水温、波浪、潮汐、潮流的实时监测数据;实时卫星遥感图像;未来24小时的逐时水温、潮汐、潮流、波浪预报;未来48-72小时每天4个标准时段的水温、潮汐、潮流及波浪预报;未来一周每天2个时段(上午下午)的水温、潮汐、潮流、波浪预报;未来10天的台风中期趋势预报;比赛期间的海洋灾害(台风、风暴潮、巨浪)警报;奥运帆船比赛要求的其它预测预报服务项目。
【关键词】 南日岛 水质 沉积物 调查
1 南日岛社会地理概况
南日岛位于兴化湾口,是莆田市第一大岛,主岛东西长,南北狭,中间平坦。分为东半岛和西半岛(原来南日岛为两个岛屿.后海湾变浅相接)。总陆地面积52平方公里,岛岸线总长66.4公里。它由111个岛礁组成,其中面积0.1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8个,故有“十八列岛”之称。 南日岛盛产石斑鱼、龙虾、鳗鱼、黄瓜鱼、蟹、红毛藻等100多种名特优水产品。现共辖17个行政村,总人口5.5万余人,主要从事捕捞和养殖业。
2 监测结果(表1)
3 现状评价
3.1 水质评价
3.1.1水质评价标准:
本评价海域水质按《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的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
3.1.2 水质评价方法
水质的评价因子有: pH、化学需氧量、溶解氧、无机氮、活性磷酸盐、铜、铅、镉、汞、砷、石油类,共11项
3.1.3 水质评价方法
根据算术平均值进行统计的监测结果,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和超标率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即: Pi=Ci/Si
式中:Pi环境质量指数;Ci为i因子在环境中的浓度;Si为该因子的环境质量标准值。
DO的标准指数为:
式中:Pi―pH环境质量指数;pHi―pH监测值;
pHsd―环境质量标准值中规定的pH下限;pHsu―环境质量标准值中规定的pH上限。
当Pi≤1,表示未超标;
当Pi>1,表明已超标。
样品超标率为:Nover/Nr ×100%,
式中:Nover 指Pi>1 的样品数,Nr 指总样品数。
3.1.4水质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见表3. 结果表明,评价海域的各站位的11个评价指标的监测平均值均符合《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的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
3.2 沉积物现状评价
3.2.1沉积物监测结果
3.2.2沉积物评价标准:
本评价海域沉积物按《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GB16868-2002)中的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进行评价。
3.2.3 沉积物评价因子:
沉积物的评价因子有:汞、镉、铅、砷、铜、锌、油类、硫化物、有机碳共9项。
表4 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摘录)
3.2.4沉积物评价方法:
以第一类沉积物标准为参考,采用单因子评价方法,对监测站位的沉积物进行评价,其计算方法如下:
Pi=Mi/Si
Pi―污染物的污染指数
Mi―污染物的实测浓度,×10-6
Si―污染物的标准浓度,×10-6
3.2.5沉积物评价结果:
监测结果表明,监测区域海区沉积物质量总体良好,监测指标平均值全部符合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仅个别样品的油类含量超标,但其含量略超一类标准。
4 结果与讨论:
该评价海域水质的监测平均值均符合《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的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其中一类水质点位达标率91.7%,总体来说评价海域水质较好。监测海域沉积物质量总体良好,监测指标平均值全部符合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参考文献
[1] GB17378.4-1998,海洋监测规范[s]
[2] GB3097-1997,海洋水质标准[s]
[3] GB16868-2002,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s]
(葫芦岛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站,辽宁 葫芦岛125000)
摘要:2013年通过采集兴城市邴家湾海水增养殖区的海水、沉积物和养殖贝类样品,利用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总汞含量,综合监测数据对该养殖区渔业环境汞污染现状及健康风险进行分析评价。该海水增养殖区海水总汞含量范围在0.012~0.194 μg/L;沉积物总汞含量范围在0.008 4~0.057 6 mg/kg;养殖贝类总汞含量为0.006 10 mg/kg,均符合国家标准。以100 g/(人·d)的水产类摄食量估算,食用贝类汞摄入量占JECFA制定的汞暂定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TWI值的1.4%;甲基汞摄入量占PTWI值的4.2%;占美国EPA设定的甲基汞RfD值的9.7%。结果表明,辽东湾兴城海域所产贝类对消费者引起的汞暴露健康风险很小。
关键词 :汞;甲基汞;渔业环境;养殖贝类;增养殖区
汞是一种对人体有剧毒的非必需元素。由于渔业资源减少,海洋水产养殖面积增加,养殖水体呈富营养化,水中的汞可以通过有机质和微生物等作用转化成甲基汞被养殖生物吸收,并通过食物链逐级积累、放大从而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水平[1-2]。目前相关国际组织规定了贝类产品汞或甲基汞的最高限量[3-4]以保护公众安全,特别是避免敏感人群受甲基汞暴露的风险。
兴城市邴家湾海水养殖区位于辽宁省西部辽东湾海域,养殖区面积约1 926.4 hm2,主要养殖生物为紫贻贝,养殖方式为粗放式浮筏养殖,在养殖过程中不投饵不投药。本研究在2013年对邴家湾海水增养殖区的海水、沉积物及养殖贝类体内的总汞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对该养殖区渔业环境中汞污染状况及其在养殖贝类体内的水平进行分析;并对所产贝类对消费者引起的汞暴露风险进行评价。
1材料与方法
1.1样品的采集
在邴家湾海水增养殖区设置7个站位即XY-1~XY-7,其中养殖区内均匀布设6个水质测站,在养殖区外1 000 m范围内设置一个对照站位,如图1所示。表1详细列出各站位地点、采样时间和采样内容。海水采样分为表、底两个层次。所有样品的采集、固定、保存和分析方法均按照《海洋监测规范》[5]和《海洋调查规范》[6]进行。
表1邴家湾养殖区海水、沉积物、
图1邴家湾海水、沉积物、养殖生物采样站位
1.2样品测定方法
按照《海洋监测规范》的原子荧光法对海水、沉积物、养殖贝类样品的总汞进行分析测定。测定使用仪器为XGY-1011A型原子荧光光度计,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物化探研究所生产。
1.3汞污染状况及健康风险评价标准与方法
1.3.1汞污染状况评价标准与方法邴家湾海水增养殖区环境汞污染现状评价标准参照《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7];《海洋沉积物质量》(GB18668-2002)[8];《海洋生物质量》(GB18421-2001)[9]。评价方法采用《海水增养殖区监测技术规程》[10]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方法。
1.3.2汞健康风险评价标准与方法食用贝类汞健康风险评价标准采用FAO/WHO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制定的汞暂定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TWI)值为5 μg/kg bw,甲基汞PTWI值为1.6 μg/kg bw[11];以及美国EPA甲基汞参考剂量RfD值0.1 μg/(kg·d)[12]。成年男子体重参考《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选用63.0 kg[13]。根据2000年中国总膳食研究成果[14],北方一区(黑龙江省、辽宁省、河北省)水产类膳食汞摄入量为0.42 μg/(kg bw·d),水产类外的膳食汞摄入量为8.44 μg/(kg bw·d)。由于受到贝类甲基汞测定方法的限制,且汞在贝类体内多以甲基汞形式存在,评价方法以李秀珠[15]的方法进行估算,即以总汞含量作为甲基汞含量估算,且水产类膳食消费量按100 g(贝肉)/(人·d)。
2结果与讨论
2.1海水、沉积物和养殖贝类总汞含量
表2显示,2013年5、7、8、10四个月份监测兴城邴家湾海水增养殖区内7个站位表层与底层海水总汞水平在0.012~0.194 μg/L之间。被调查的4个月份中,海水中总汞各月份平均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10月>5月>8月>7月。沉积物总汞水平在0.008 4×10-6~0.057 6×10-6之间。8月被监测的4个沉积物站位中,汞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XY-6>XY-7>XY-3>XY-5。采集该养殖区养殖贝类样品为紫贻贝,站位选取XY-5,样品的干湿比是18%,测得贝类鲜重总汞含量为0.006 10 mg/kg。
表2邴家湾海水增养殖区海水、
注:贝类检测样品以去壳部分的鲜重计。
2.2海水、沉积物和养殖贝类汞污染指数
根据2013年兴城邴家湾海水增养殖区监测结果分别计算各介质汞污染指数见表3。
表3邴家湾海水增养殖区海水
结果表明,邴家湾海水增养殖区海水96.4%未受到汞的污染,3.6%受到汞的沾污;沉积物与养殖贝类尚未受到汞的污染。总体来说,邴家湾海水养殖区海水和沉积物中没有明显的汞污染,且养殖贝类未受到汞污染,符合养殖水域环境质量要求。
2.3食用贝类汞和甲基汞摄入量估算
2013年,兴城邴家湾海水增养殖区贝类总汞含量为0.006 1 mg/kg,该养殖区贝类产品消费者汞摄入量估算值见表4。
表4兴城养殖区贝类产品消费者汞摄入量估算μg/(人·d)
注:①ADI值,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添加剂的每日允许摄入量 μg/(ind·d);②100 g贝类体汞含量+其他膳食摄汞量(8.44 μg)。
以总汞含量作为甲基汞含量,并按100 g(贝肉)/(人·d)计算,食用贝类的汞或甲基汞摄入量为0.61 μg/(人·d),占JECFA相应ADI值的1.4%~4.2%;占美国EPA甲基汞参考剂量相应ADI值的9.7%;此贝类产品符合产品卫生标准和无公害产品质量要求。若水产类膳食以贝类计算,居民膳食汞总摄入量占JECFA相应ADI值的20.1%。食用该养殖贝类消费者摄入量低于JECFA推荐的PTWI值和美国EPA设定的RfD值,此类消费者引起甲基汞暴露的健康风险很小。
3结论
2013年辽东湾兴城增养殖区养殖环境中海水总汞含量符合第二类国家海水水质标准,沉积物总汞含量符合第一类国家海洋沉积物标准,所产贝类总汞含量符合第一类国家海洋生物质量标准。该养殖区海水、沉积物和养殖生物中没有明显的汞污染,符合养殖水域环境质量要求,可以满足贝类增养殖生产。
辽东湾兴城增养殖区的贝类符合有关国际组织的贝类产品甲基汞限量要求,对食用该养殖贝类消费者引起甲基汞暴露的健康风险很小。
参考文献:
[1]
蔡文洁,江研因.甲基汞暴露健康风险评价研究进展[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8(1):79-81
[2] 闫海鱼,冯彩艳.水产养殖对水生生态系统中汞甲基化影响研究进展[J].环境化学,2012,31(11):1782-1786
[3] WHO.Guideline levels for methylmercury in fish[S]. CAC/GL7-1991.Geneva :1991 :1.
[4] 欧盟委员会(EC)466/2001 规章
[5] GB 17378-2007,海洋监测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6] GB 12763-2007,海洋调查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7] GB/T 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8] GB 18668-2002,海洋沉积物质量[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9] GB 18421-2001,海洋生物质量[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10] 王立俊.海水增养殖区监测技术规程[Z]北京:国家海洋局,2002
[11] JECFA,Summary and conclusions of the 61ST Meeting of the Joint FAO/WHO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R].JECFA/61/SC,Rome,Italy. 2003.
[12] US EPA,Mercury study report to congress,Office of Air Quality Planning and Standards and Office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Washington,DC.1997.
[13]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14] 李筱嶶.2000年中国总膳食研究-膳食汞摄入量[J].卫生研究,2006,35(3):323-325
关键词:椒江口海域 环境质量评价 水质特征 富营养化
中图分类号:X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b)-0109-05
椒江水系流经仙居、天台、临海、黄岩、椒江入台州湾,全长209 km,为浙江第三大河。椒江是浙江省中部的一条独流入海河流,上游干流为灵江,与支流永宁江汇合后称椒江,流域面积达6750 km2,椒江流经海门、牛头颈,注入台州湾,它具有山溪性强潮河口的性质。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1.72×10 8m3,椒江流域的径流主要由降水形成,其年内分配与降水量基本相应。受梅雨和台风雨影响,径流量的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主要集中于汛期(4~9月),占全年总量的75%;枯季(10月至翌年3月)径流量仅占全年的25%。其径流携带着上游乡镇生活污水和工农业废水进入河口海域。
由于近年来随着台州地区工农业的迅猛发展和城镇化及外来人口的激增,工农业污水、乡镇生活污水产生的污染物排海量迅速增加,特别是营养盐类和有机物质的过量排放,引起椒江口海水水质下降和富营养化,从而给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了分析当前椒江口海域环境质量现状,该文根据2011年春季和秋季、2012年夏季椒江口海域环境质量监测主要结果进行评价,从海域生态环境方面探讨了椒江口海域富营养化程度,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系统修复和渔业增养殖提供科学依据。
1 调查海域和分析方法
调查和监测海域和采样站位见图1,调查和监测时间为2011-2012年。根据《海洋调查规范》(GB/T12763-2007) [1]和《海洋监测规范》(GB17378-2007)[2]的要求,水质采样在大、小潮的涨、落潮时分别进行,水深小于10 m的站位仅采表层水样,水深大于10 m小于25 m的站位采表、底层水样,水深大于25 m的站位采表、中、底层水样;石油类仅采表层样。
水质样品的现场处理及分析测定均按《海洋调查规范》(GB/T12763-2007)和《海洋监测规范》海水分析( GB 17378.4-2007)方法执行。NO3-N测定用锌片还原分光光度法;NO2-N测定用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NH4-N测定用次溴酸钠氧化分光光度法;活性磷酸盐(PO4-P)用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COD测定用高锰酸钾氧化法;重金属(Cu、Pb、Zn、Cd、Cr)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g用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s用原子荧光法分光光度法;石油类用荧光分光光度法。
2 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2.1 评价标准
该文主要从环境现状和水质富营养化程度考虑,水质监测选用 pH、DO、COD、无机氮(NO3-N、NO2-N、NH4-N)、活性磷酸盐、石油类、重金属(Cu、Pb、Zn、Cd、Cr、Hg、As)等为主要评价因子;沉积物采用硫化物、有机碳、重金属(Cu、Pb、Zn、Cd、Cr、Hg、As)、石油类为主要评价因子。
椒江口海域的主要海洋功能为农渔业区,因此水质现状评价选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 [3]二类海水水质标准进行;海洋沉积物质量按《海洋沉积物质量》(GB18668-2002)[4]第一类标准执行。
2.2 评价方法
(1)单因子标准指数法。
水质评价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其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第i站评价因子j的标准指数;---第i站评价因子j的监测浓度(mg/L);
---评价因子j的评价标准(mg/L)。
(2)DO的标准指数计算。
DO的标准指数为:
DOj≥DOs
DOj
;
式中:--第i站上溶解氧的标准指数(mg/L);DOi--溶解氧实测值(mg/L);DOf--现场温度和盐度下的饱和溶解氧浓度(mg/L);DOs--溶解氧的评价标准值(mg/L)。
3 结果与讨论
3.1 水质评价
3.1.1 2011年春季海水水质现状监测与评价
2011年春季椒江口海域各水质现状评价因子的特征值详见表1~2。由表看出,各评价因子中,除了无机氮、活性磷酸盐、CODMn外,其他评价因子pH、DO、石油类以及重金属Cu、Pb、Zn、Cd的标准指数均小于1,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在大小潮期间均超标100%。CODMn在大潮期超二类标准的比例为37.5%;在小潮期为7.5%。
3.1.2 2011年秋季海水水质现状监测与评价
2011年秋季椒江口海域各水质现状评价因子的特征值详见表3~4。结果表明,各评价因子中,pH、DO和重金属Cu、Pb、Zn、Cd、Cr、Hg、As的标准指数在大小潮均小于1,能满足环境保护目标的需要。CODMn在大潮期间超二类标准,超标率为3.7%;在小潮期间能够满足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在大小潮期间均100%超海水水质二类标准。
3.1.3 2012年夏季海水水质现状监测与评价
2012年夏椒江口海域各水质现状评价因子的特征值详见表5~6。由表可知,各评价因子中,pH、CODMn??、石油类、Cu、Pb、Zn、Cd、Cr、Hg、As的含量均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溶解氧的含量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活性磷酸盐的含量符合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无机氮的含量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
由数据统计结果表明,无论是秋季还是春季和夏季无机氮及活性磷酸盐两项超标,说明该海域水质状况最为突出的就是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
3.2 沉积物质量现状评价
椒江口海域沉积物质量现状评价因子特征值详见表7,由评价结果表明:2011年秋季椒江口海域沉积物质量各评价因子的标准指数均小于1,其中铜有15%的站位超一类标准,标准指数范围为0.69~1.03,超标倍数均相对较小。沉积物质量沉积物质量能满足环境保护目标对沉积物质量的要求。
3.3 椒江口海域环境质量演变趋势分析
为了分析椒江口海域海洋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和富营养化现状,该文收集了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在椒江口海域分别于2006年3~4月和2008年5~6月进行的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表7为2006年、2008年和2011年春季椒江口海域的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统计结果,其中,2006年为11个监测站位,2008年为20个监测站位。由表中可以看出,2006年春季监测中CODMn浓度在1.03~3.79 mg/L之间,平均1.87 mg/L,2008年浓度范围为1.08~2.53 mg/L,平均1.84 mg/L,2011年在0.97~4.00 mg/L之间,平均2.10 mg/L;2006年无机氮含量在0.458~3.060 mg/L之间,平均1.625 mg/L,2008年在0.179~3.787 mg/L之间,平均2.503 mg/L,2011年则在0.808~3.488 mg/L之间,平均2.164 mg/L;2006年PO4-P含量在0.022~0.169 mg/L之间,平均0.098 mg/L,2008年在0.030~0.201 mg/L之间,平均0.155 mg/L,2011年则在0.048~0.206 mg/L之间,平均0.128 mg/L。统计数据能反映椒江口海洋环境质量整体变化趋势。从现有指标分析结果看,椒江口海域水环境质量近期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根据监测结果分析,椒江口海域环境质量表现出如下特征:监测海域水质pH、DO、COD、石油类和重金属(Cu、Pb、Zn、Cd、Hg、Cr、As)等评价因子均能满足监测海域所处功能区水质类别的要求;营养盐(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大、小潮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评价海域沉积物中各评价因子均能满足所处功能区相应类别的要求。结果表明本海域水质状况最为突出的就是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表8)。
表9为2006年、2008年和2011年椒江口海域的沉积物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统计结果,其中,2006年为5个监测站位,2008年为12个监测站位。统计数据基本上反映本海洋环境质量整体变化趋势。从监测结果看,椒江口海域沉积环境质量近期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各次监测期间均能够满足《海洋沉积物质量》的一类标准,总体上来说,椒江口海域沉积物质量良好。
综合分析表明椒江口海域的环境质量问题主要是水体富营养化。通过对椒江口海域的现状调查、监测与评价以及与以往的历史资料相比较,反映出该海域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
近岸海域水体富营养化目前已成为我国海洋环境污染比较突出的问题,尤其在冬季生物活动减弱,对氮、磷的消耗减少,评价海域受到长江冲淡水与杭州湾(钱塘江等上游入海水)水系一起合并沿岸南下的影响。由于长江、钱塘江径流量大,流域面积广,入海之前汇集了沿途地表河网所接纳的各类工业废水、城镇生活污水以及富含营养物质的农业面源污水,使得富含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水体进入沿岸海域,从而造成浙江沿岸海域的营养盐含量较高。目前椒江口上游及周边的城镇污水大部分处于直排状态。近年来农村进行了城镇化建设,村镇生活污水大多还没有纳管,椒江口周边人口密度增大,城镇外来人口增多,特别是农村人都普及了自来水,家家户户都用起了抽水马桶,改变了农村将粪便作为农肥的传统观念,这样产生粪便全部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地表水,雨水与生活污水合流排放,这是导致椒江口水域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3.4 椒江口海域水环境承载力分析
通过对椒江口海域水质现状调查结果分析,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的含量属劣四类海水水质标准。这说明周围海域水质已表现为富营养化,海水中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的含量均超标,基本无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的环境容量,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的环境承载力不足。
根据调查,椒江上游的乡镇农村,尚未形成独立完善的排污系统,生活污水排入雨污合流管网或直接排入水体,对椒江口海域造成比较大的影响。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有效防止水系污染,改善水源水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台州市正大力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以总量减排重点工程为抓手,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
根据《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临海东部(含椒北)近期准备建设椒北、杜桥和北洋等三个处理厂,其中椒北污水厂,规模8.0万 t/d;杜桥污水厂,规模10.0万 t/d;北洋污水厂,规模5.0万 t/d。台州城区准备扩建椒江污水处理厂(也就是台州市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新建滨海污水处理厂。为了防止污水处理外排海域对海域环境承载进一步施加压力,还将新建临海(杜桥)中水厂和滨海中水厂。
其中路桥滨海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已于2010年8月12日开工,2012年10月26日竣工,其服务范围为路桥区金清镇、蓬街镇区范围、台州市金属再生产业基地和滨海居住区南片,其处理污水量为1.95万 t/d。该工程的投入使用,基本解决了路桥东部污水直排的历史。为进一步减轻水体污染物负荷,有效利用水资源,改善本海域的水环境状况,路桥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一期及滨海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已启动。路桥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一期工程拟建设1.95万 t/d的中水回用厂一座,污水处理工艺采用强化除磷脱氮功能的深度处理工艺,出水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滨海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新建规模为4.05万 t/d,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接收滨海工业区南片,包括金清镇全部镇区范围、台州市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园区废水和蓬街镇镇区和滨海居住区南片生活污水。
随着周边污水处理厂和中水厂的陆续建设和投入使用,以及椒江区医化产业的转型升级,排入附近海域的污染物将明显减少,椒江口海洋环境质量将进一步得到改善。
4 评价结论与对策措施
4.1 评价结论
通过椒江口近年来的监测结果分析表明,椒江口海水中,单项指标pH、DO、COD、油类、重金属含量变化不大,基本稳定在一类至二类海水标准的浓度范围,可满足各水质类别的要求,水体主要受无机氮和PO4-P的影响,椒江口海域水质现状呈富营养化状态。
造成椒江口海域水质富营养的主要原因,是椒江口上游乡镇人口密度大,城镇外来人口增多,乡镇污水大部分处于直排状态,排放了大量的无机氮和PO4-P化合物,对椒江口海域的富营养化状态有很大的贡献。
4.2 对策措施
针对椒江口海域水质现状的富营养状态,应在控制污染物入海量的同时,注重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提高自净能力,使水体保持动态平衡。该文提出以下对策措施。
(1)加强对入江陆源污染的治理,加大沿岸中心城镇的污水处理厂建设和生活污水纳管力度;
(2)加快周边各乡镇污水处理厂以及排污管网的实施进度,提高农村生活污水的纳管量,确保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达标排放,减少对区域海洋环境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海洋调查规范[S].GB/T12763-200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海洋监测规范[S].GB17378-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