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景观设计中的空间设计

景观设计中的空间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景观设计中的空间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景观设计中的空间设计

景观设计中的空间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场所精神人性场所

中图分类号: TU9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市的活力来自于多样性,城市活力的丧失是快速城市化运动的产物,要挽救城市活力,必须真实的体验城市人的生活。

当今中国城市规划在城市化进程中,打破了人们原有公共生活空间的格局,直接导致公共空间的破碎,空间参与性的缺失,城市活力逐渐衰落和丧失,生活意义上的公共空间在现代城市逐渐被忽略,成为了“被遗忘的角落”。

在城市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公共空间承载着人们日常公共生活的需求,是充满活力的人性场所。在西方,中世纪城市广场是典型的公共空间,人们在户外交谈、聚会、进行庆典等,共享“公共生活空间”。在中国,街巷空间、集市聚落作为传统的公共生活空间存在。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这个阶段的城市及聚落由于为人们所使用而独具魅力,有些至今仍然是良好的室外活动空间。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通过多种媒介快速传播且覆盖范围无所不及,人们的社交与公共活动逐渐发生变化,人们也不再需要从传统的公共生活空间获取信息,“非场所的、虚假的公共领域占据了我们的城市空间,我们频繁地经历这种区域和空间,在这种空间中我们以某种社会的伪装会面,加速的穿过场所,而不是体验场所;并且在这种场所中几乎不存在相识的可能性。非场所性的消费地方和交通区域鼓励无思想的行为和单调不变的行为,并且没有时间和地点供人们停留,观看比场所的真实存在更重要。”――理查德・弗朗西斯・琼斯。“速度”改变了人们对公共空间的使用方式,客观上导致城市公共空间的衰落。

尽管城市化速度加快,信息传播方式发生变化,当代生活的私有化等多种原因,导致公共空间的部分功能“过时了”,但城市公园、广场、绿地等公共场所空间对当代生活来说是否真的就不再重要了呢?

在相关理论和研究中,以往城市形态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确认,但却不够重视以往城市的功能或城市功能与形态的相互作用关系。如洛杉矶市市政委员会委员迈克尔・费弗(Micheal Fever)所说:“在一个像洛杉矶那样的分散型城市里,人们常常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孤独,依赖于汽车……我们渴望步行的生活。人们正在寻求摆脱汽车的方式,生活在一个人性化的城市中心”(摩根 1996,P.59)由此可知,人们对公共生活空间仍有诉求,公共生活并没有消失,人们渴望并正在寻求更高品质的空间,能够在其中自由的体验场所、享有愉悦的心理感受。

诺伯格―舒尔茨在力作《场所精神》中指出:“场所是具有独特性格的空间,自古以来,场所精神就被视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得不面对和妥协的有形事实。建筑的意义就在于将场所特征视觉化,而建筑师的任务就是创造有意义的场所供人们居住”。他提出,建筑要回归到“场所”,从场所精神中获得建筑的最为根本的经验。“场所精神”对城市空间规划设计同样适用。对于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来说,创造人性化的公共空间就是创造一种空间场所,人们可以在其中进行各项行为活动获得舒适的、自然的、亲切的、愉悦的体验和感受。在这个场所里,人们赋予寄托和希望并以其为归属,场所感是公共空间必须具备的特征,失去了人的活动、人的故事和精神,公共空间便失去了场所意义。

找回城市中被遗忘的公共环境空间,重新规划和有效利用场所,人性场所无疑使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它能够引导我们以使用者的心理需求作为出发点,从本质上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作为公共空间设计的一个独立课题,人性场所的研究对象是普通民众而非精英阶层,探究寻常百姓在生活中如何随意的使用场所以及自由的体验空间,呈现的是大众和全面性,也这正是被以前的建筑学、规划学所“遗忘”的方面。

人们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空间场所来展示自我,进行社会活动、创造文化,这些就需要空间具有相应的功能和情感内涵,公共空间设计若要增强环境的场所感和可识别性,那么了解人的知觉和感知范围、感知形式是一个先决条件,尺度感是否宜人直接影响着使用者对场地舒适性、归属感等的感受。对于公共空间中的城市广场而言,凯文・林奇提出,一个安全的、健康的、美好的景观应该能够唤起观察者脑中强烈的印象,他认为小尺度空间的可达性和可控制性都适合更好的体验,形成场所精神,所以他建议的尺度是25―100米,杨・盖尔则建议是70―100米。在实际设计中,根据霍尔的近体学理论,他将人际距离分为亲密距离(0~0.45m);个人距离(0.45~1.30m);社会距离(1.30~3.75m);公共距离(大于3.75m)等,在进行空间的规划设计时,把握尺度的宜人度,划分场地设计高差,放置小品或者街道家具等,便能够丰富空间,经过人们长期使用而形成空间内特有的独一无二的特征或氛围。

空间和使用之间的依存关系是城市设计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现代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应当为人们提供户外、街道活动的场所,但这一点在现实环境设计中却常常被设计师们忽略,例如在交通空间中人们习惯“抄近路”,这就要求设计者在设计中能够合理布置空间,为人们提供快速便捷穿越场地的机会,从而提高场地的利用率和活力。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中构图成为追求,缺少了人性化的设计环境就会变得没有人气。不同的空间根据不同特点而性质不尽相同,但每个场所都应具备功能,人们的各种活动应当在空间设计中得到尊重、满足和支持,因为人的参与公共空间才不会失落、不会被人遗忘。

结语

C・亚历山大曾经说过:“我们的生活根本上是由那些不断重现的生活事件所组成……它和我们的生活场所密不可分,而它们互相关联的原则,则由我们的文化来决定和维持,并保持其生命力。”城市公共空间是供人使用的,公共空间设计中如果缺乏宜人的尺度、亲切的氛围和一定的场所精神就无法满足使用的要求,空间的场所意义也不复存在。现代城市设计,应在空间上追求人物一体,从本质上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以使用者的心理需求作为出发点,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塑造安全、休闲、交往和回归自然的有活力有吸引力的空间,推动当前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杰・特兰西克,《寻找失落的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 [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 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林弗朗西斯编著,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 《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 杨・盖尔,何人可译, 《交往与空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景观设计中的空间设计范文第2篇

Abstract: the main task of landscape design is the design of the space, an important means of plants as the space design, the designer's art layout, the composition of a variety of adapt to the space environment landscap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four dimensions of space plant landscape design, and puts forward the three most common types of plant space, creating a space plant was discussed from the angle of ecology and art.

Keywords: landscape design; plant; space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植物是景观营造要素的重要组织部分。它不但能满足景观的空间构成、时间构成、艺术构图的需要,为人们提供遮荫、降暑、防灾等功能要求,更是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是大多数生物种类的栖息地,是园林景观的生命象征,即城市环境绿化能达到实用、经济、美观的景观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景观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1植物空间 植物像其他建筑、山水一样,具有构成空间、分隔空间、引导空间变化的作用。枝繁叶茂的高大乔木,可视为单体建筑。一定株数的乔木栽植成林荫绿带、各种片林,能形成以线状、面状为主要形态特征的环境空间。攀援类植物通常被用为廊架、围墙、屋顶的绿化,能分隔组织空间、遮隐建筑物、增强其安全性和私密性,也可构成框景效果,还可修饰硬质景观的外轮廓线。由于植物材料的多样性和本身形态特征的影响,植物造景在空间上的变化,呈现出了明显的多样化、时序性和生命力。

2景观植物空间的构成 景观空间通常是由山、水、建筑、植物和小品等诸多要素所构成的大小不同、景象各异的多种形式的空间组合。同时,景观空间随着时间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因此景观空间是包括时间在内的四维空间,这主要表现在植物的季相演变方面。可见,景观植物空间主要由基面、垂直面、顶面和时间四个维度构成。

2.1基面 正如凯文·林奇所说,“空间主要是由垂直的面限定的,但唯一的连续的面却在脚下”,可见基面形成了最基本的空间范围物空间主要由基面、垂直分隔面、覆盖面和时间四个维度构成。

2.2垂直面 垂直面是由具有一定高度的植物构成的一个面,是园林植物构成空间的最重要表现。垂直面形成了明确的空间范围和强烈的空间围合感。首先,树干如同直立于外部空间中的支柱,他们多是以暗示的方式来表现垂直面。其次,叶丛的疏密和分枝的高度影响着空间的围合感。阔叶或针叶越浓密、体积越大,其围合感越强烈。而落叶植物的封闭程度,随季节的变化而不同,夏季较封闭,冬季较开敞。落叶植物是靠枝条暗示着空间范围,而常绿植物在垂直面上能形成周年稳定的空间封闭效果。 2.3顶面 大中型乔木的树冠相互连接,构成了园林植物空间的顶面。植物空间的顶面通常由分枝点高度在人的身高以上的枝叶形成,它限制了伸向天空的视线。顶面的特征与枝叶密度、分枝点高度以及种植形式密切相关。夏季枝叶繁茂,遮荫蔽日,封闭感最强烈,而冬季落叶植物则以枝条组成顶面,视线通透,封闭感最弱。

2.4 时间 景观中的植物空间与建筑空间最大的区别在于“时间”。植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季节的变化,自身经历了生长、发育、成熟的生命周期,形成了叶容、花貌、色彩、芳香、枝干、姿态等一系列色彩上和形象上的变化,构成了四季分明的景象变化。植物的这种时序景观变化极大地丰富了景观空间的构成,为人们提供了各种各样可选择的空间类型。当植物空间由落叶植物围合时,空间围合的程度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春夏季,具有浓密树叶的树丛能形成一个个闭合的空间,秋冬季来临时,随着植物的落叶,视线逐渐能延伸到限定空间以外。其次,季相变化中的色彩变化也十分引人注目,通常叶色、花色在一年四季都有着丰富的变化。可见,景观空间是一种带有生命的空间,它是动态变化的。

3景观植物空间类型 植物空间以时间维度为导向,由基面、垂直面和顶面三个构成面通过多样的变化方式组合,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空间类型。

3.1开敞植物空间 景观植物形成的开敞空间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人的视线高于四周景物的植物空间,这种空间没有顶面的限制,其空间的大小形态只是由基面和限定该空间的竖向面决定,但在该空间内,竖向面仅用低矮灌木和地被植物作为空间的限制因素。人们身处其中,视线通透,视野辽阔,心胸开阔,心情舒畅,容易产生轻松自由的满足感。在景观设计中,除了运用草坪和花卉外,应推广使用生命力强、易于养护管理的地被植物来营造此类空间。

3.2半开敞植物空间 半开敞植物空间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四周围不全开敞,有部分视角用植物阻挡了人的视线,方向性强,指向开敞面,是开敞空间向封闭空间的过渡,是景观中出现最多的一种空间类型。它也可以借助地形、山石、小品等园林要素与植物配置共同完成。半开敞空间的封闭面能够抑制人们的视线,从而引导空间的方向,达到“障景”的效果。在景观设计中,其封闭面可采用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三层配置方式,取得较好的生态效益。

3.3覆盖植物空间 覆盖植物空间通常位于树冠下与地面之间,通过植物树干的分枝点高低,浓密的树冠来形成空间感。高大的乔木是形成覆盖空间的良好材料,此类植物分枝点较高,树冠庞大,具有很好的遮荫效果,无论是一棵几丛还是一群成片,都能够为人们提供较大的活动空间和遮荫休息的区域,这类植物空间的营造也是景观设计的主要任务。此外,攀援植物利用花架、拱门、木廊等攀附在其上生长,也能够构成有效的覆盖空间。

4小结 在景观设计中,植物景观已成为城市园林的主体。每种植物都具有不同生态位、占据不同的空间,将乔、灌、藤和草坪、地被植物搭配种植,可以充分利用生长空间,营造出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景观植物空间。这些植物空间会随着植物的生长而发生改变,原本的开敞、半开敞空间可能最终会成为覆盖空间或封闭空间。因此,在进行植物空间营造时,要充分了解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还应对植物的空间特性、色彩属性等艺术构素的特性有熟悉的了解,并挖掘其形态及组合的可塑性及多样造型,使各类景观空间巧妙组合,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 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景观设计中的空间设计范文第3篇

摘要我国的水景建设在近些年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水的造型能力及应用已是传统古典园林无法比拟的。形式丰富了,应用灵活了,不和谐的因素也出现了,这些不和谐主要反映在古板的设计观念、单调的设计形式以及趋同的设计理念等方面。本文基于此,从艺术的角度对水景景观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对这些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和借鉴。

关键词:环境艺术 空间设计 水景景观 艺术认知

中图分类号:TU-859 文献标识码:A

一 环境艺术空间中水景的完善因素

在环境艺术空间设计的诸多元素中,水景受外界条件的影响是较大的,这种影响不仅来源于它所处环境中的条件,如水源、生态条件、小区域的气候条件等等,也来自于人们对它的认识和理解的程度。目前主要有水资源、自然条件、认识和维护四个有待完善的因素。

1 水资源因素

在水景的设计中节约用水是水景设计的灵魂。目前水景的水源一般来自于城市供水系统、雨水、地下水等。在城市中天然水系资源非常有限,而且也不是人人均可享用。我国大部分城市都或多或少存在着水源短缺的问题,像北京等大城市更是水资源严重缺乏、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在公众场合中修建大型水景已引起了多方面的争议。较为普遍的建议就是尽量以中小型水景为主,而且要充分开展水资源的再生利用,以净化的污水或杂用水等用于水景营建。但对于一些尚未推广这些节水技术的地方,水源对于水景建设来说仍是一大障碍,也是最易引发争议的地方。

2 自然条件因素

一个城市所处的自然条件对水景的营建也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北方城市来说,空气较为干燥,水的蒸发量大,降水量不足,冬季又结冰,地下渗透以及污染严重,所以水景需要经常补充水分,从而增加了维护的开支和力度。

3 认识因素

在构建和营造水景的过程中,人们的价值观常常会出现一种失去平衡的情况。如迷信欧式水景,过分追求视觉上的壮观,忽视了人们的心里需求;另外就是在设计中有意识地回避水景,认为这是奢侈的浪费,缺乏对水景的生态认识。因此可以说这是一种认识的失衡现象,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笔者认为需要正确科学的价值观来纠正。

4 维护因素

对于水景来说,最大的考验可能并不是它的设计与营建过程,而是它后期的维护以及由此所需的经费支持。这也说明水景设计不得不考虑维护及管理运营费用。

目前我国的一些城市水景建设,特别是水资源比较缺乏的城市,是否在城市中修建太多的大型水景项目值得商榷:一方面修建的经费比较昂贵,另外需要不断投入运行及维护费用。很多大型水景项目在第一年就陷于维护基金以及运行经费不足的困扰之中。在许多城市,即使第一年的费用被支付了,随后也出现了难以为继的尴尬局面,设计所需水量与最终的景观效果都大打折扣。城市中应更多地尝试利用传统园林的方法,从现有的溪流、湖泊、水道、落水中利用水的能量,并且充分结合环境的特点进行造景,如在欧美一些国家利用太阳能来驱动水泵,以此达到节约电力的目的。

二 对环境艺术空间中水景设计的艺术思考

1 关注水源和水质

首先,水源是水景设计的灵魂,我们的水景设施通常从当地的供水系统获得所需要的水源。同时,合理的利用地下水、中水和雨水也可为水资源紧张的现代城市,提供建设水景的可行性选择。其次,水质问题是关系建设和运作水景设施的基础。城市总体环境的改善对水质有极大的帮助,而水质的好转对水景质量也有极大的提高,因此对水的净化处理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应在遵循城市的总体规划下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严格遵守已制定的相关护条例。建立生态的水循环净化系统,实行充分合理利用雨水资源对污水分流进行中水处理,加强区域水系的管理,减少浪费,为水景观提供优质水源,杜绝对水景的污染。

2 提高公众的社会参与力度,统一社会各方观念

水的设计和使用应该考虑居民及以后对水的使用者,应该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决定。提倡和鼓励人们的创造性是很重要的,因为水本身就具有很丰富的设想空间,有水的广场是最受欢迎的地方。规划应该给人们提供机会去发挥他们的影响力、提出建议,并且赞同这种用于玩耍的空间利用性。

而我国目前的环境设计,无论是水景设计、市政设施设计、建筑设计、绿化设计等,都是由个人、单位或开发商来设计施工,在征求市民的意见与想法方面有一定的欠缺。某些环境设计变成了长官意志的产物或者设计者宣泄个性的场所。环境艺术水景的整体性与复杂性决定了它必然要进行多方协调、共同参与。

3 发掘水景的文化艺术价值,体现水景的地域特色

对水的认识问题,已使我们认识到现代水景缺乏文化艺术设计与地域特色,而设计观念的陈旧和盲目模仿似有东施效颦之嫌。国外一些优秀的环境设计在历史文化的继承、地方性的体现与现代科技的运用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地域特征首先表现为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它包括特定地点或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如地理区位、地形地貌、植被、水体、地质、气候条件,以及人工环境特征,如周围建筑物、道路、交通、城市肌理等。在设计中强调地域环境的特点,使环境艺术水景景观因展现不同的环境,而富于个性与特色。一个地区特有的文化与习俗,孕育了本地区的建筑文化与特有的场所精神,是地域特征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经济与技术因素是地域特征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在现代环境艺术空间水景设计中,不能一味地追求技术至上,甚至不惜破坏生态环境,而是要根据本地区具体的经济技术条件发挥创造力,挖掘地域文化潜力,创造富有特色的环境艺术水景景观。

4 水景设计的多功能艺术性

在可能的地方,整体化的设计总是结合了很多水的主题,但它们又不排斥其他的使用方法。局限于单一学科的理解和思考是不够的,每个参与的个体都应该了解其它相关的专业范畴。为了能够正确地掌握和处理水,我们要身体力行,到水的世界中去体验,学会用整体化的和跨学科间的方式来考虑水的流动性和适应性。

三 现代建筑环境艺术空间中水景的设计原则

1 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环境艺术水景组织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以物质、精神、心理、行为规范等各方面的需求为设计目的,追求舒适和有人情味的空间环境。人们对环境艺术水景观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方位的,概括起来就是人们希望通过各种行为活动,获得亲切、舒适、愉悦、平等、安全、自由、有活力、有意味的心理感受。由于人的需求的多样性、人的心理不定性及行为的复杂性,要求环境艺术水景观具有多样性、包容性和可选择性。

2 生态性原则

生态性原则是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在水景设计中也要考虑。一方面,水景运用必须考虑地域以及气候的适宜性,要综合经济、地域、气候、技术等各个方面来考虑水景利用的可行性和实现方式。只有在设计中因地制宜地结合这些因素,才能达到水景与建筑空间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完美统一。如水池与架空柱廊结合的生态形式,多适用于热带、蒸发量较大的地区,如果在寒冷地区也一律滥用的话,非但不能起到调节微气候的作用,还会弄巧成拙,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另一方面,水景的生态性原则还体现在水景的再生循环系统上。假如只一时追求水景表面的形象,而忽视了水体的生态再循环,从而产生“一潭死水”的不良效果,就违背了水景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不仅不能美化我们周围的环境,反而成为环境问题的“死角”,这与运用水景美化环境、贴近自然的初衷大相径庭。

3 文化性原则

文化是建筑设计中的最高层次,建筑不只以其实体的造型、结构、风格与装饰等向人们传布某种文化信息,建筑空间也同样具有十分深广的文化内涵。如果我们摆脱习惯上的所谓“高敞明快”或“厚重压抑”等直观上的空间视觉印象,深入到不同建筑空间的文化背景层面上进行一些考察,就会发现:空间,较之实体负载有更多的文化内涵,因而也更具有质的方面的意义。而水体是空间载体之一,它在空间中运用的时候,必定会与建筑空间的文化内涵产生交汇,甚至成为空间表达文化氛围的重要媒介。

文化性原则一方面要求环境艺术水景观的设计要遵循文化性原则。这里的文化概念是综合性的,它在空间中隐含的是地域、宗教、哲学、科学、美学、行为、民俗等一种或几种文化因素的综合。我们能够运用水景与建筑要素结合所形成的或封闭、或开放、或内聚的空间来体现建筑的文化含义。

另一方面则要求要遵循地域性原则。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这一点在世界文化融合的大趋势中尤为重要。在运用水体景观进行空间设计时,要考虑建筑所在的社会大环境,认真地研究和探索不同地域文化建筑的深刻内涵,既不能采用虚无主义的态度对传统文化加以否认,也不能盲目地追求现代形式,刻意地模仿外来文化。在设计过程中要将传统建筑的空间规律提取出来,汲取其能运用于现代空间的因素,将抽象的手法运用到水体景观与建筑空间设计中来。

例如,在2000年汉诺威世界博览会上,各国设计师费尽心机地表达其所代表国家的文化内涵。挪威馆和冰岛馆将建筑与水结合起来,象征其蕴藏丰富的水资源和深厚的水文化:挪威馆借鉴了斯泰恩戴尔斯佛森尔大瀑布的“挂流三百尺,效如飞电来”的气势;冰岛馆则采用静水流深的方式,任水由屋顶向四壁缓缓滑落;挪威馆将国内著名的瀑布风光制成电子文件投映在空旷的冥想室的四壁、天花、地面上;冰岛馆将当地大小52个瀑布的大型图像统一整理于不锈钢制成的档案柜中,依据字母顺序排列,可随时抽取查阅,每抽取出一个风景就有瀑布的现场原音重现。

4 风格、环境的整体性原则

水景风格、环境的整体性,是指水景营建时需与所在环境空间的景观特质相互依存、相互衬托。作为环境艺术水景,并不是孤立地存在于空间中,它是与特定环境息息相关的。在设计水景时,其环境原有的景观特质与景观元素无疑是设计者必须认真考虑、谨慎斟酌与取舍的,因为无论静态水景或动态水景都会对环境艺术产生较大的影响。就一般而言,水景风格、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水景的应用形式、水景的观赏特性、水景的色彩表现等方面,应与其所在的空间环境相统一协调。这也是规则或不规则的运用形式、动或静的水态选择、白天与夜晚的色彩设计等诸多方面的统一协调。应与环境中的人文需求相契合,并要与建筑、植物的搭配设计的风格与形式相统一,要作为整体景观的一部分存在,使其能融入整体的环境中,增强坏境固有的景观特质,而不是从环境中突兀而来,或打破环境原有的景观状态和视觉平衡。

5 运行经济的原则

在总体的水景设计中,以组合形式出现的水景,不仅要追求最佳的艺术效果,同时也要考虑系统运行的经济性。不同的景观水体,不同的造型,不同的水势,它所需的能量是不一样的,即运行的经济性是不同的。盲目的水景建设必然会造成相关资源的浪费,高昂的运行成本使一些水景在落成后便陷入停滞状态的尴尬局面,这与我们当前所倡导的生态化设计是相违背的。目前国内的部分水景设计同样存在此类问题。这也说明好的设计不得不考虑维护及运行管理费用,即水景的经济性。通过考虑其优化组合与搭配、动静结合、按功能分组等措施都可以有效降低运行费用。如在水景设计时按功能分组设计,分组运行就可以节省运行费用。平时开放一些简单的功能以达到必要的景观目的,节假日或有庆祝活动时,再分组开动其他造景功能,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实现一定的运行经济性。

参考文献:

[1] 金儒霖主编:《人造水景设计营造与观赏》,中国城市出版社,2006年。

[2] 王小慧:《建筑文化、艺术及其传播》,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年。

[3] 詹姆士・埃里森编,姜怡、姜欣译:《园林水景》,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

[4] 西蒙德・J・O,王济昌译:《景园建筑学》,台隆书店,2007年。

[5] 王建国、张彤编译:《安藤忠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

作者简介:

景观设计中的空间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景观设计绿化设计景观空间 外界环境景观界面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望亲近自然、亲近绿色、亲近闲适、亲近运动。当我们将若干园林景观作品推出让人们去自由选择时,往往最多的选票都会投在关注心灵需求的作品,因为此类作品涵盖了人性最为本质的亲近自然、释放自我的真谛。在设计实践中,契合高级的心理需求无疑是场所认同的绝佳途径。无论是出于亲近自然的心理还是出于休闲游憩的需求、甚至渴求获得喘息的愿望等。

设计中应慎重地处理景观竖向界面及景观构筑物,尤其要注意它们自身的高度、体量以及对园林环境的影响。同时要注意景观空间的节奏组织,对于园林中的景观节点与景观空间尽量要谦卑一些,景观空间的侧界面要控制适宜,空间的强度也要适宜,以利于园林的自然环境进行有机的承接,而整体的景观系统则要注意适时地用比较柔化的界面对园林的总体空间尺度进行修饰,最终使园林的自然环境和谐地与景观共生。无论探讨园林尺度、景观尺度还是设施尺度,最终我们的视角还是基于人的尺度。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事物的感知是不同的,但有时感知的结果却是趋同的。可以认为,在尺度与“人”的关系中,“人”的概念应该是普遍性的,是人的社会群体。E.T.霍尔提出了人往的四种距离尺度:(1)亲密距离:人和人的距离小于0.5 m,主要靠嗅觉和触觉,视觉并不重要;(2)私人距离:人与人的距离0.5~1 m,触觉和嗅觉起到一定的作用,视觉起到主导作用;(3)社交距离:人与人的距离1~2.5 m(较小),2.5~5 m(较大)认知主要靠视觉和听觉;(4)公共距离:人与人的距离5~10 m,这个限定根据文化社会或个人的因素有所不同。人的视觉与听觉的信息摄取量占信息接收总量的90%,加上嗅觉以及社交空间等诸多因素,在边长为20~25 m的立方体的景观空间范围内人们可以获得比较好的视觉感知来进行社会交流,超出此范围感知的强度就会急剧地下降,这一空间的容积范围也为笔者提出适宜人体尺度这一原则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引用自然之美有两层含义:一是借景于自然山水之美;二是借用自然本质之美。借景于山水是出于景观层次的创造目的,将秀美山川作为景观层次的远景引入其中,使视觉美感的空间拉伸至一个更为深远的层次。而借用自然本质之美是出于应用自然元素自身的美学优势创造景观,刘晓光在其博士论文《景观象征理论研究》中将美分为:形式美、具象美、意蕴美三个层次。笔者提出的借景于自然、汲取于自然的设计原则正是期待契合于美的自然景观的视觉体验。引用自然之美,是关注美的意蕴,更是在意于亲近自然的美学趋向。引用自然之美也是在发掘自然景色资源,以一种熟识的美感赋予景观广博的胸怀,以借景的创作方法将大地理尺度的自然景观与人为创作的景观连接起来。

空间之美在于空间自身的魅力给我们以情感的波澜,也在于空间和谐的尺度关系带给我们轻松、顺畅的行为方式。在园林景观中,意会空间之美的原则是抽象的,但确实是存在的,抽象于空间的本质存在于人们的内心。园林景观的空间之美在于空间包容的一切,更在于空间自身是否能够唤醒人们对于这虚无概念的情感意识。意会空间之美是设计的原则,也是我们追寻的目标,但它却是滞后的,只有公众在景观中快乐享受生活与游憩之时,我们的空间之美才会真正美得其所。生态价值观的确立是环境生态性原则的核心,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生态的价值观更是我们设计中必须尊重的观念,它应与人的社会需求、艺术与美学的魅力同等重要。从方案的构思到细节的深入,时刻都要牵系着这一价值观念。以这一观念回应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这一观念支撑生态景观的设计;以这一观念影响着设计师和景观受用的公众,在设计与生活时尊重自然带给我们的生命的意义。尊重生态价值是一种观念的形成,并不能仅凭观念去解决景观中的实际问题,它更像是支配性的原则,让我们时刻有着关于尊重环境状况、理解自然的态度。

外界环境的客观存在决定了景观的微观生态环境,其中噪声、尘土、建筑、季风、不良气流等都对景观的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修正景观的环境就是基于以上不良因素而提出的设计原则,即以景观的界面为媒介调解场地内的生态环境,如:通过营建高大乔木群景观阻隔噪声与不良空气;通过景观界面的营造疏导不良气流;通过场地内大量的绿色植物的引入降低场地温度,等等。修正这一原则以批判的视角观察场地的现状,而批判是否精准还要依靠实践中准确地发掘与不断地实践来加以论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适时而生。生态是对环境而言的,契合乡土正是从环境自身进行挖掘,从而探究环境和谐的本质。契合乡土决不仅仅是观念层面的意识导向,也不仅仅是泛泛的生态设计原则,它的要义在于解读乡土环境以此根植于景观设计之中,契合乡土的意义极为深远,不仅在生态环境的营造上,也延伸到经济、文化、美学等诸多的方面。契合乡土就是创造属于公众的美好园林景观环境,让人们真正地体会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意境。

景观设计中的空间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空间;虚与实;景观;艺术

引言:

中国的古代文化观念属于内向性质结构,对于虚与实空间的研究,有着深刻的领悟和见解。《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十六章)《庄子》中也说:“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庚桑楚》)虚最大,实次之,虚在中,实在四周。这就是中国的哲学思想对空间虚实关系的一种领悟。那么,在景观园林设计是怎么用虚实关系来营造美妙的景致的?我们在下面做一分析和探讨。

一、空间的概念

1.在哲学上空间的概念

在哲学上-空间是指物质的广延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任何物体都占有一定的体积和一定的形式。空间就是表示物体彼此之间的并列关系和分离状态,表示物体的体积、形态、位置和排列顺序等属性的范畴。特点是三维性,即在空间的任何一个质点上,都可以引出而且只能引出三条相互垂直的直线,构成一个立体坐标系。

2.在建筑、景观学中对空间概念的不同解释

现代建筑的空间概念是以笛卡尔三维直角坐标系为背景,从牛顿经典力学的物理空间概念中演生出来的,它指的是经人建造的,从几何化的物理虚空分划出来的部分。在芦原义信讲的《外部空间》这一书中讲到:空间――基本上是有一个物体同感觉他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还有一种解释,是看彭一刚老师的《建筑空间组合论》中对空间的解释具体概述为:空间的三大方面的规定性――量、形、质。这样理解为空间是适合与人对建筑的功能要求来决定的,他把空间比作是装水或其他东西的容器。量是指足以容量物质的容器大小,形是指适合装置这个物质体容器的形状;质是指容器的质量,也就是说所围合空间具有适当的条件以防止物品受到损害和变质。

二、空间的虚与实概念

我们先看它们在字典中的含义,实,本义:满也,塞也。财物粮食充足,富有;虚,空虚,与“实”相对。从“实”的本义来看,我们显然可以从中找到“有”的含义,而从“虚”的含义“空虚”来看,显然可以从中得出“无”的含义。这样一来,我们就从字面上了解到了“实”和“虚”是“有”和“无”的含义。

在哲学中被解释为,实――是指具体的物质客观世界;虚――是指意识,人的主观精神活动。实,也有实在之意;实在是指那些凭我们的感官或借助科学仪器可以发现的存在。

在建筑理论的一些书中,实空间是指范围明确,和密性较强,互不相通,有一定的隔音程度的原建筑结构空间.虚空间是指范围不十分明确,和密性小,处于实空间内,用家具、陈设、色彩、装饰、光源、音响等的围合的虚拟空间。他们通过围合和通透、开敞与封闭来界定空间的虚实形式,如中国古代建筑中讲的“房倒屋不塌”,就是表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房屋结构,以梁柱为支撑、承载,墙只起到围合空间的作用,并利用柱与墙来造成室内外的封闭、半开敞、开敞这种序列空间的虚实关系。

三、虚实空间关系在建筑园林设计中的理解和运用

彭一刚先生在《建筑空间组合论》中讲空间的围、透的处理时,这个道理也等同于空间的虚实。围如同实空间,透如同虚空间,围与透是相辅相成的,只围不透的空间诚然会使人感到闭塞、窒息,忽略了人的对空间生理的功能要求,只透不围,尽量开敞着,犹如在室外,不但人们没有安全感,而且也违反了建筑的初衷。如近现代的小区小住宅建筑,由于围、透和利用现代玻璃等材质,从而把大自然的景色映入室内,或是在室内利用空间虚实手法和现代材料营造出室内的空间大小,或改造空间的格局,使小空间在视觉中变大。

曾经听刘晖教授在给我们讲课时,说过“绘画是造园之蓝本”,作为中国造园“蓝本”的中国山水画,他的理论是和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林文化理论有同工异曲之妙。

潘天寿《听天阁画谈随笔》曰:“山水画之布置极重虚实,即所谓虚能走马,密不透风也。”。所谓“虚能走马,密不透风”的对比效果,这就是所谓画外之境。就像同样是空白,可以联想成云雾,或水面、天空,或者平地等等不同的境界一样,总要借助有画处,即实景的不同形象才能产生相对应的艺术效果。布虚之所以难,就在于虚不能独存于实之外,就像房子的空间结构,必须借助房子本身结构来完成一样。所谓”知白守黑”就是说只有对虚处(即白)的深刻理解和认识,才有可能正确地从实处来着眼安排,所谓“计白当黑”的含义也可从此思路去认识。

在中国古代的造园中,也对虚实关系通过结合园林的建造经验归纳总结出精辟的营造理论和手法。如瞻园中的曲折游廊,它蜿蜒曲折的设计,让人可以移步换景,高低错落、隐隐约约、忽现忽没的看到不同的景色,在其中能感受到不同的意境。还有在造园的手法当中,利用藏与露、疏与密、“曲径通幽”、蜿蜒曲折,甚至在景观园林小品的石景上,对小空间的虚实把握也下了不少的功夫,如狮子林的假山假石就就遵从了中国传统欣赏石景的审美四字原则――“瘦、漏、透、皱”来体现假山石空间虚实美的效果。

所以说,虚实关系的处理是建筑、园林、绘画艺术中最普遍,也是最巧妙的艺术手法之一。就像古典诗词格律中平声和仄声,只要通过适当处理和编排,就可以产生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足以使人荡气回肠的音乐美感。而在设计、绘画中虚实关系处理的巧妙,就可以创造和加强其形势构成之起伏跌宕。景物安排之参差隐显,笔墨运用之驰骋纵横……乃至画面气机之曲折迂回的韵律美感,给人以显明、丰富、生动、活泼的美感享受。

【参考文献】

[01]沈福煦.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02]潘天寿.听天阁画谈随笔[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