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普通话考试技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普通话考试是应试人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标准程度的检测和评定。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是国家语委统一印制,是全国通用的。但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应需先咨询当地有关部门的具体规定。考试的全部测试内容均以口头方式进行。普通话水平等级分为三级六等,即一、二、三级,每个级别再分出甲乙两个等次。一级甲等为最高,三级乙等为最低。普通话水平测试不是口才的评定,而是对应试人掌握和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规范程度的测查和评定,是应试人的汉语标准语测试。
二、考试技巧:
1、注意普通话和方言在语音上的差异。在练习中,不仅要注意声韵调方面的差异,还要注意轻声词和儿化韵的学习。
2、注意多音字的读音。多音字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注意学习,第一类是意义不同的多音字,第二类是意义相同的多音字。
3、注意由字形相近或由偏旁类推引起的误读。
精选优秀普通话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普通话,即标准汉语。普通话是中国不同民族间进行沟通交流的通用语言,以北京语音为基础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学习普通话有技巧可言吗,绝对有的,让小编来为你一一介绍学习普通话的体会,从中发现技巧:
随着社会的进步,交流的不断广泛,学说普通话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为了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近期参加了普通话的培训班,通过学习,使我感受深刻。
首先,我认识到由于自己小时侯在接受教育的时候,由于地处乡村,启蒙老师发音不准,使我从小没有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其次,在上师范的时候,我意识到了学说普通话的重要性,但我只是在表面上进行了改变,至于平舌音和翘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基本不当回事,到了二十世纪,电脑和收集的普及,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我参加了普通话的考试,可连续三次考试都没有合格,为了不误人子弟,我加强学习,参加了普通话的强化班,通过学习,使我纠正了许多不到位的发音,说话时的流畅性比以前有了明显的进步,我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只要坚持说普通话,我的习惯一定会有所改变。
通过这次学习,我深深的体会到,作为一个新时期的幼儿教师,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进步,要当好一名教师不但要掌握专业知识,同时随着知识的更新,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要给孩子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从各个方面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能跟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活到老穴道老,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错,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以知识来武装自己,争取做一个新时期合格的幼儿教师。
普通话,又称国语,它是以北京话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大陆汉语标准。普通话作为汉语的官方发音在全国范围进行推广。
作为师范学校的学生,学习普通话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因为学校是推广普通话的前沿阵地,甚至可以说是主战场,而老师则是这个阵地或战场的指挥官,所以作为老师,学习好普通话是十分重要的。
可是,对于方言口音较重的人来说,由于舌头已经习惯了方言的发音,前鼻音和后鼻音不分,舌前音和舌后音不分,俗读音和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等,学习普通话并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这方面,我有很深的体会和一些经验。
一、在藐视学习普通话难度的基础上,切实重视普通话的学习。热门思想汇报尽管方言口音较重,尽管学习好普通话的难度很大,但是,我们要从战略上藐视这个“敌人”,而在战术上即学习方法方面又要十分重视。既不能怕,又不能不以为然。这是学习好普通话的思想保证。
二、安排专门时间学习普通话。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要注意安排一个学习计划,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比如每天1小时,专门学习普通话。这是学习好普通话的时间保证。
三、勤向现代汉语老师学习。现代汉语老师不仅具有扎实的语言学和语音学基础知识,经过专业训练,而且老师离自己最近,请教也最方便。因此,遇到不懂的和难以纠正的,要及时向老师请教好的学习方法,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这是最常用的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四、整理方言口音和普通话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三”在方言里读shan,舌后音,而在普通话里却读san,舌前音。类似这样的情况,都一一列出拉一,整理成方言和普通话词汇对照表。这样便于记忆和纠正方言的不规范读音。这是对比学习法。
五、跟普通话好的同学学习。多跟普通话说的好的同学交往,或在一起活动,寓学习于娱乐,在语言的交流中提高普通话水平。这是延伸学习法。
精选优秀普通话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为期四天的普通话培训学习,真的是收获不少,受益匪浅。尤其是每一位授课教师优美流利的普通话,更激发了我学好、说好普通话的信心。
在这次普通话培训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我的总体语音面貌不容乐观:我平时讲普通话不同程度的带有自己成长地的方言语调。虽然我讲普通话时有正音意识,但要突破自身的局限还有相当的困难。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认为要学好普通话,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从思想上重视普通话的培训与考试,不能抱无所谓的态度。
2、作为教师,普通话是我们工作的校园语言,所以我在学校得抓紧一切机会讲普通话,并和普通话语言面貌好的老师经常练习。
3、我应该经常收听广播电视的普通话节目,跟学,形成良好的语感。
4、我应该经常读一读经典文章,并大声朗读出来。因为朗读是训练普通话的最好捷径。
5、《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提供了测试涵盖面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内容,我自己应该对照列表多读多练,直到滚瓜烂熟。
相信自己会有更大的提高!
精选优秀普通话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通过本次学习,我感觉说好普通话,首先要端正态度,敢于说普通话。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即多学、多记、多读、多听、常总结、多练习。
多学就是要多学普通话中汉语拼音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声母和韵母的正确发音,掌握音变,比如说,轻声、儿化、变调、变音等等。
多记就是多用心记拼音字母的发音规律,掌握发音部位。
多读就是多出声阅读些带拼音的文章或现代汉语词典等,锻炼说普通话的感觉,或者看到一个字后,就暗暗地朗诵其标准音,并注意与方言音的对应关系,争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多听就是多听电视节目主持人专业的播音;常总结就是把遇到的好方法和难把握的声调及时整理下来,以便在日常的练习中灵活运用。
多练就是多坚持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会话交流,李娟老师说:要把说普通话当成自然而然的事,敢于说普通话,课堂上要说,课下要说,下了班也要说,买菜说,逛商场说,吃饭说,连做梦都在说,跟学生说,跟家长说,跟同事说,跟朋友说,跟家人说,如果到了走火入魔,出神入化的境界,我相信没有说不好的普通话。
关键词:民族地区;普通话;现状;对策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彝族聚集地区,总面积为6万多平方公里,这里居住着彝族、汉族、藏族等13个民族。凉山州是一个多民族的方言地区,因此很多小学生受地方方言的影响,普通话都说不好、学不好,对教师而言,如果所教学生大都来自农村地区,会更明显的感觉到普通话是他们的薄弱环节。普通话学不好对学生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考试丢分,其次还会限制他们在学生时期的才能发挥,比如朗诵、演讲、演唱等,同时会给他们今后的人际交往造成一定的语言或心理等方面的障碍,甚至影响到他们今后的职业选择和日常生活。所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普通话的水平尤为重要,教育应从娃娃抓起,现针对民族地区乡镇小学生普通话水平的现状,结合自己多年从教经验,我认为提高小学生普通话水平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师自身方面
教师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引路人,如果自身字音都混淆不清,不加强自身素质修养,学生读错不纠正,那么又如何来完成国家和人民交给我们的历史使命?我认为我们每一个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刻苦钻研普通话技巧,充分意识到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感。坚持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搞好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回答、讲解等工作。努力学好语言基础知识,严格要求自己,做学生的表率,坚持做到四勤,既勤动手(查字、词典)、勤动脑(加强记忆,找到或摸索出汉语拼音拼读的规律,学习普通话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勤动口(坚持每天练习普通话,用普通话朗读一些文章和用普通话进行交谈)、勤修正(多加强朗读中的语言和因受地方方言的影响而产生的语音错误的修正),不断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
二、学生方面
教师应该严格要求学生坚持用普通话认字,读课文,提出和回答问题。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让普通话不仅仅只是用在课堂,生活中也坚持用普通话交流。要求学生勤查字典,不断纠正自己的语音错误,教会他们查字词典的方法,查认识的字的意思,一般使用拼音索引,如“黄”查“huang”;不认识的字查部首检字表,如“草”查“艹”字头再查6画;不认识的字又辨别不清部首的字,可以查“难检字笔画索引”如“戳”字查18画。教师还应该有针对性的加强学生的发言训练,因为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方言口语太浓,前鼻音后鼻音分不清,比如“清”(qing)跟“亲(qin)”。其次,还可以组织学生开战一系列有助于提高普通话水平的活动,比如诗歌朗诵、普通话情景模拟、绕口令比赛之类的。
三、家庭环境方面
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早的老师,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作为父母应该尽自己的努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普通话学习环境。首先,父母在自身普通话水平较高的条件下,应该尽量用普通话和孩子交流,让孩子融入一个普通话学习的氛围。如果父母自身普通话水平教低,或根本就不会普通话,那么就要慎思而行,因为一旦给孩子的普通话发音造成负面影响,养成习惯,那么就很难纠正。针对这种情况,父母可以让孩子多听听新闻广播之类的,播音主持的普通话发音都是比较标准的,可以让孩子学习。其次,父母应该让孩子在课外时间多朗读一些诗歌美文,用普通话多给自己讲讲学校中的事情,这样不仅增进父母和孩子的感情,也加强了孩子的普通话学习热情。
教学是一项实践活动,搞好普通话教学看似简单,但实则不易,这是一项长期的艰苦而又细致的工作,并非短时间内可以取得明显的效果。但只要我们不断提高自我修养,不断加强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再加上家长对我们教学的支持和帮助,我们就一定能完成国家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
参考文献:
关键词:普通话测试;训练;语言表达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131-02
普通话测试内容分为四项:单音节字词(10分)、多音节字词(20分)、朗读短文(30分)、命题说话(40分)。从分值的分配可见,第四项“说话”分值最高。在以往的普通话教学中,教师们往往注重学生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发音标准练习,而对学生命题说话训练不够,导致一些学生在测试时第四项丢分较多,据统计被测学生中约有50%说话项失分在7~8分之间。在“说话”项测试中,学生暴露了口语表达能力的各类问题,本文的主旨是总结归纳“说话”项测试的问题,制定合理的口语表达训练方案,让学生“能说”、“会说”,通过“说话”项的训练切实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一、普通话测试中学生“说话”存在的问题
“说话”项的测试目的是考查学生在没有文字凭借的条件下,运用普通话口语所达到的标准程度。它不仅考查学生的语音面貌,还要考查学生运用普通话词汇、语法的规范程度和表达过程的自然流畅的程度。它是学生思维能力、知识水平、心理素质、临时组织语言应变技巧等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说话”最能体现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在近几年的测试实践,尤其是机辅测试中,我们发现“说话”实际与测试要求存在偏差,学生在“说话”项测试中存在一系列问题。
1.以“背稿”、“读稿”代替“说话”。在测试实践中,很多学生按照命题说话题目提前准备好稿子,测试前将稿子背熟,测试时以“背稿”代替“说话”。背稿能增加流畅度,还可以减少词汇和语法的错误,掩饰了学生许多语音错误和词汇、语法缺陷。
根据河北省普通话测试评分标准,“语言基本流畅、口语化较差、有背稿的表现”视情况酌情扣0.5或1分,而“词汇、语法偶有不规范的情况”要扣1到2分。因此学生为了少扣分,测试中用背稿子增加流畅度,减少语音错误和词汇、语法缺陷。
以前人工测试时,两个测试员考一个学生,学生不能作弊只能将准备好的稿子背熟,而普通话水平测试采用机辅测试后,一些学生测前用手机上网,搜到成篇的“说话”内容,趁监考老师不注意掏出手机对着电脑将三分钟“说话”变成朗读。
2.测试中出现无效话语。无效话语指的是测试中考生所说话语和考试题目没有任何关联的一些内容,无效话语在机辅测试中容易出现,以往的人工测试,遇到学生说到与话题无关的内容时,测试员给以适当的提示,并对其予以引导。机辅测试是学生面对电脑的单向说话,被测学生自己可以看到电脑下面的时间条进度,可以估算出还差多少时间满三分钟,当其把准备好的内容说完后,剩余时间又不知该说些什么,就会出现说话与题目无关联的内容,例如与测试无关的自言自语、重复读准考证背面的考试注意事项、重复前面已经说过的内容、反复读考试电脑页面提示语、倒计时数秒等现象。这些现象在普通话测试中都称为无效话语。无效话语经常出现在一些准备不充分的学生录音中。
3.离题与雷同。河北省普通话测试说话题目共有40个,有些学生往往把内容相近的题目先归类,如《我熟悉的地方》、《我向往的地方》、《我的家乡》,然后用一个内容套在上述多个话题上,出现雷同或离题现象。学生开头两三句用所考题目相关的语言,随后便把话锋转到事先准备的同一个内容上。有时几个人抽到不同话题,说话内容却是一样,造成雷同。在测试实践中,有些同学的“说话”雷同与离题同时存在。如《我的学习生活》、《我的兴趣爱好》、《我的业余生活》,学生开篇说几句,随之便大段的背诵歌词、古典诗词或别人的文章,用这些内容来填充测试的三分钟时间,以致于造成全篇离题和雷同。
以上三类问题在普通话测试“说话”项中经常出现,这些问题暴露了学生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训练的不足。也为我们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普通话教学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在教学中教师除注重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辨正外,更应该加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二、加强“说话”项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说话”是学生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心理素质、临时组织语言应变技巧等综合能力的体现,其中,学生的知识储备要充足,思维要敏捷,应变技巧要具备。要达到上述要求必须多措并举,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1.“说话”的训练内容要拓宽。如果我们的普通话教学仅仅围绕测试规定的40个话题,即使学生“说话”很流利,口语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好,也只是表面现象,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要求教师拓宽“说话”的训练内容,要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相结合。如教师事先设计好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观看一段经典影视作品,看完后请学生回答问题,或者要求每人用三到五分钟时间复述作品,谈一谈观后感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理解,多角度的对作品进行评析、欣赏。这样,学生不但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也提高了综合素质。当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实质的提高后,应对测试的40个话题就不再是难事。
2.开展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要培养学生说普通话的意识,就要让学生的口语表达在生活、学习中得到锻炼。选取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即兴演说,让所有学生有“说”的机会。学生讲自己感兴趣且熟悉的话题,容易做到有话可说,言之有物,话题采取即兴方式给学生新鲜活泼的感觉,学生乐于表达,不会产生厌倦情绪。
3.根据学生的不同方言区分组强化训练。先把不同方言区的学生进行分组,根据每个方言区的用词和语法特点,制定具体训练方案。在朗读中学生一般不会暴露方言、方音,但在测试“说话”项时由于没有文字凭借,学生在口语表达中会下意识使用方言词汇和语法。要通过口语表达训练,纠正不同方言区的习惯用语。如河北、东北、河南等部分地区将普通话的“什么”说成“啥”;河北的部分县市将“昨天”说成“夜个儿”、“早晨”说成“早清儿”、“下午”说成“后半晌儿”等。根据上述情况,在教学中将发音、说话有相同问题的学生分为一组,以便集中纠正偏差,有效地进行强化训练。
总之,通过教学要让学生领会“说话”的要求,首先语音要正确;其次内容具体、完整;最后说话内容要合乎逻辑、有条理。通过训练,让学生说起话来用词恰当、语句连贯、不重复嗦、有条理。在训练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思缔,黄美.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应试技巧[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7,(8).
[2]孔瑛.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说话项的问题探究[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09,(5).
关键词:高校 普通话 教学改革
大力推广和普及普通话是我国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任务,普通高等学校是推广普通话的重要阵地,很多高校开设了普通话课程,积极探索普通话教学的模式。高校开设的普通话课程较其他专业课具有特殊性,它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语言类的课程,既要讲授基本的语音知识,还要帮助学生正音、训练,使其掌握说话技巧。同时,课程教授的主体是大学生,他们已经形成了语音习惯,要在短期内帮助他们改掉不正确的发音习惯,培养良好的语感,需要老师付出很大的努力,所以,这门课程对老师和学生的挑战性很高。而在实际的普通话教学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教材实用性不强,教师授课方法简单、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学习效果不明显等。普通话课程作为高校的公共必修课,只有解决现有问题,进行教学改革,才能担负起改善学生语言面貌、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重任。
一.高校普通话教学中学生层面的特点分析
(一)学生普通话基础层次不齐
由于高校全国招生,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一方面受生活环境的影响,语音存在很大的差异,尤其是方言对学生语言面貌的影响,致使他们在发音、用语习惯上不尽相同,层次水平存在差异。另一方面,学生的语音启蒙环境和长期的教育环境的不同,特别是教师的语音情况,决定了学生的语言水平的高低。因此,在高校中,城市的学生比乡镇的学生语音情况要好;北方的学生较南方的学生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成绩更突出;有的学生发音标准,口语表达流畅,有的学生发音和表达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教学对象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增加了教师教学的难度,对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创新提出了挑战。
(二)学生语言习惯已经形成
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已不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他们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语言习惯,其中方言的使用比重很大:在家庭、社会中使用方言交流,在学校中受到老师、同学方音的影响。在语音和用语上或多或少地存在问题,与标准的普通话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改变固有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接受标准而规范的语言训练。
(三)语言表达能力较低
大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是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对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较少,所以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不适应课程的变化,在口语表达训练中语言逻辑性不强、语言组织能力差、调理不清晰,出现不愿说、不敢说、不会说的情况。加之,部分学生阅读量不够,知识储备的局限导致语言表达的浅薄和无力。因此,普通话教师要把学生的口语表达训练作为课程设置的重点,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练习真正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
(四)对普通话缺乏认同感
大多大学生认可普通话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对普通话学习有很高的热情,但迫于普通话等级测试考试的压力,表现出一定的“功利性”,即,应试成为普通话学习的唯一目的,普通话学习成为一个短期行为,随着普通话等级测试的结束,学生学习和推广普通话的热情和愿望也就结束了。另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已可以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无须再学习,不把普通话课程与专业课程放在同等的位置,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二.高校普通话教学中教师和课程层面的特点分析
(一)教师教学理念存在偏差
普通话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让学生学会使用标准的语音,并掌握说话的技巧。但由于普通话等级测试的存在,很多教师把普通话教学的目标设定为此,教学的内容和课程的设置仅仅围绕测试,缺乏口语表达能力的扩展训练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在教学中出现了偏差:重视理论、轻实践;重视语音、轻口语表达,使教学与实践脱节,忽略学生对普通话学习的需求,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而教师的这种功利性教学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其实,普通话教学与普通话应试并不矛盾,应试只是目的之一,最终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音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因此,普通话教学不能仅仅着眼于普通话测试。
(二)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有些教师只是一味地强调语音知识的学习,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课堂教学枯燥、单调,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只是让学生跟读,学生缺少大量练习的时间,就不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的放矢地纠正语音问题;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单一地围绕理论讲解,极少借助播放视频、讲解案例等辅助手段增加课堂的精彩程度。其实,普通话教学要注重理论,同时强化训练,用多种多样的训练形式,让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获得知识。
(三)课程设计存在问题
普通话教学中的课程设计是对整个课程框架的建构,是对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的反映,合理而有效的课程设计可以对普通话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起到提升和促进作用。在普通话的课程设计中存在一定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一是教学大纲形同虚设,表现为部分教师对普通话的教学过于随意,对自身不熟的内容或难度较大的内容避开不讲或是点到为止;二是教材缺乏实用性,很多教材多是针对测试而选定,缺少实践训练的内容,不能成为教师授课的有益补充。还有些教材内容大同小异,没有新意,更没有针对性,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三是课时不够,普通话课程的教学安排有几种情况:短期集中的培训,大约15个课时;开设几周的课程或全周的课程,大约30—36课时。在这样相对短暂的时间里,既要将语音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改变学生长期以来的发音习惯,又要让他们掌握说话技巧,对普通话教师来说有些力不从心,往往会顾此失彼。
三.普通话教学改革策略
1、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乐趣,坚持“练讲结合,以练为主,以讲为辅”的原则,让学生凭借理论的学习,在听音、辨音中找出自己的语音问题,在词语朗读的训练中正音,并找到语感,在演讲、即兴口语等形式的实践中掌握口语表达技巧。
教师要提高普通话的实际应用,教学内容既可以贴近学生生活,提高他们的参与性,又可以与职业素质、培养目标相结合,针对就业岗位的能力需要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可以引入“职业口语训练”、“商务口语”、“交际口语”等内容,使普通话教学与综合能力培养相结合。
2、促进教材的优化
普通话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要突出实践和训练的特点,教材的内容不应该仅仅围绕测试来选定,更多地要把重点放在训练层面,可涵盖演讲、口语表达、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同时,教材的优化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托,具备理论性和指导性,避免训练盲目进行。教材还要有多样性和针对性,可通过调查学生的特点来对教材进行编订,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和不同阶段学生的需要,真正实现教材的优化。
3、构建合理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很多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欠佳,在日常交际、公共场合和普通话等级测试中都凸显出这个问题,因此,普通话教学也要侧重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这就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短期培训和短短一个学期的课程可以完成的任务,因此,普通话教学应该贯穿于大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不应仅仅指集中性的教学,还要包括各种以提高口语表达水平和规范应用普通话为目的的课外活动和其它教学形式。教师要成为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与学生共同创建普通话学习环境,共同体验学习普通话的乐趣。
由于专业的不同和培养目标的不同,学生需要具备的普通话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教学的设置上要针对不同学生和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以学生实际能力的需求为出发点,在内容上体现不同的特点和偏重。如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大一进行语音知识的传授和交际口才的训练,满足学生刚进高校渴望改变语言面貌的愿望;大二的教学重点可以是演讲、即兴问答、职业口语、测前培训等内容,如此,循序渐进式的教学模式,结合课外的推普活动,一定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4、提高课程重视程度
提高普通话课程的重视程度表现为:第一,不断提高教师普通话水平。部分教师在工作中出现懈怠、消极等情况,是因为发现自己在工作方法和内容上出现了停滞,不能得到有效地培训和指导,没有提升空间的工作使他们对工作日渐失去热情。因此,高校要增加教师培训投入,建立良好的培训机制,为教师提高普通话水平提供平台,从而促进教师知识的更新和提升,也使学生从中获益。第二,加强普通话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教学仪器和设备,加装多媒体教学系统,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进行教学。[1]
四.结论
普通话课程在高校公共课程中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对提高学生的气质修养,提高语言沟通能力,帮助毕业后就业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必须引起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勇于探索教学改革的方法,有效解决高校普通话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使普通话课程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