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早产儿护理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护理;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胃肠营养
早产低体重儿(胎龄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08年3月-2010年7月广东省3家三级甲等医院和1家二级甲等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适于胎龄的早产低体重儿共280例。病例纳入标准:胎龄28周~34周;出生后6h内入院;出生体重1200g~2000g;需经胃管喂养;出生后Apgar评分1min、5min均大于8分。排除标准:患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先天性遗传性疾病,有呼吸系统支持治疗。符合标准的28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40例(男78例,女62例),对照组140例(男74例,女66例)。两组患儿在性别、胎龄、胎产式、出生体重、头围、身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实验组方法根据循证原则查阅了大量文献,设计重组护理流程,之后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护士负责实施。重组护理流程为“非营养性吸吮微量泵间断胃管喂养喂养后俯卧位腹部抚触”的护理循环,在早产低体重儿喂养护理中实施。具体方法如下:
1.2.1.1非营养性吸吮在每次胃管喂养前给患儿进行非营养性吸吮5min~10min,即给其吸吮空的橡皮。
1.2.1.2微量泵间断胃管喂养法将患儿所需的配方奶使用微量泵匀速输注,注入量遵医嘱,在30min内均匀滴入,间隔2h喂养1次。
1.2.1.3喂养后俯卧位实验组患儿均使用专利产品早产儿专用卧垫,每次喂奶后抬高头肩部150俯卧1h。使用前先将水囊垫灌入300C~360C温水3600mL,放入双层布套内,然后将卧垫放置于预热好的早产儿,根据早产儿身长将凹型枕放于适合位置。当早产儿仰卧时,小枕的凹口朝下,当早产儿俯卧时,小枕凹口朝上。调整好患儿,使之舒适地俯卧或仰卧于小枕上,确保患儿在各种卧位时的安全。
1.2.1.4腹部抚触俯卧至下一次喂养前给患儿腹部抚触5min。抚触方法:用婴儿润肤油手掌,用掌心抚触,以脐为中心由内向外按顺时针方向,用力均匀、柔和、力度适宜。同时用手指指腹轻揉左侧小腹部8次~10次。抚触时开始动作轻柔,逐渐稍加压力。抚触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反应,若出现哭闹、肌张力增高,肤色发生变化应暂停。
1.2.2对照组方法采用常规喂养,由护士间歇经胃管灌注配方奶。患儿直接卧于暖箱内,给予仰卧或侧卧位。其他,如配方奶及静脉营养方案、喂养不耐受处理两组相同。
1.3监测指标
1.3.1喂养相关指标记录鼻胃管留置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肠道营养达418.4kJ/(kg.d)的时间、呼吸暂停的例数。呼吸暂停的标准:是指在一段时间内无呼吸运动,如果呼吸停止5s~10s又出现呼吸,叫周期性呼吸;呼吸停止时间超过20s称呼吸暂停,多伴有发绀和心率减慢(
1.3.2喂养不耐受发生的情况喂养不耐受诊断标准,有以下表现1项或1项以上者:腹胀,24h腹围增加1.5cm伴肠型;多次出现喂养后呕吐;胃残留量超过喂入奶量的30%;胃内有咖啡色样物;>2次被下达禁食医嘱;出生第2周末喂入奶量每次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应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
2结果(见表1、表2)
3讨论
3.1传统的护理措施与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也称喂养困难,临床上通常采用间断胃管喂养及肠道外静脉营养。传统的间断胃管喂养将所需的奶液在短时间内一次性进入胃内,容易导致肠腔压力增高,对胃黏膜产生强烈刺激,甚至引起小肠缺血性坏死。加重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程度。虽然肠道外静脉营养能弥补由于肠内喂养不足所缺的营养物质,但使用静脉营养时间过长会影响早产儿胃肠道激素的分泌,影响消化道结构和功能的成熟,易导致胆汁淤积性肝炎、肾功能损害、代谢紊乱、甚至败血症的发生。同时营养液价格昂贵、插管技术复杂,要求条件较高,不易普及。
3.2重组护理流程干预对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在本研究实施前检索到一些国内外对单一措施的干预结果进行了报道的文献。如非营养性吸吮可以加速吸吮反应的发展,促进由胃管喂养向经口喂养的过渡,缩短完全经口喂养时间,从而缩短住院时间。另可以通过口腔内的感觉神经纤维兴奋迷走神经,改变胃肠调节水平,刺激胃肠道的发育与成熟。有学者研究了俯卧位对早产儿胃肠功能的影响,认为早产儿头抬高150的俯卧位能促进胃的排空,减少腹胀。同时俯卧位使早产儿肢体活动少,能量消耗低消化吸收相对增多,是改善早产儿肺功能及消化功能的适宜。Field等研究发现,抚触有利于婴儿的发育,并能促进消化功能。而早产低体重儿胃肠喂养时使用微量泵持续控制泵入胃内,起到边注入边稀释的作用,容易使胃内排空,加快消化。可有效地减少胃内容物的反流,从而能提高早产低体重儿对喂养的耐受性。
业务流程重组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迈克尔.哈默首次提出。它是在对一个组织原有业务流程深刻理解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以顾客为导向,对原有业务流程进行系统性重新整合或重新设计,增加业务流程中有价值的内容,减少无价值的内容,以达到改善作业质量、提高作业效率和降低作业成本的目的。已被很多学者引入医院管理中。
本研究正是在BPR理念的指导下,将非营养性吸吮、微量泵间断胃管喂养、腹部抚触、喂养后进行俯卧位这4种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操作流程重组形成护理循环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在3家三级甲等医院和1家二级甲等妇幼专科医院4个中心进行观察研究,结果实验组患儿在喂养后达到足量胃肠喂养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鼻胃管留置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本研究结果表明,重组护理流程能更好地提高早产低体重儿喂养的耐受性,能更快地缩短胃管留置的时间,减少静脉营养的时间,使早产低体重儿尽快过渡到完全经口喂养,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早产低体重儿住院时间,尽早与母亲团聚,提高其生存的质量。在临床上实施重组护理流程简单易操作,对早产低体重儿无创伤,不增加医疗费用,适合各层医院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董梅,华,丁国芳,等.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喂养的临床观察[J]中华儿科杂志,2003,41(2):87-91.
[2]于新颖,刘红梅,姜红.间歇泵奶在早产儿喂养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8,22(1B):138-139.
[3]邵肖梅.早产儿消化系统的特点及喂养[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716-718.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9.184
早产儿在身体发育不完全及生理功能不健全的情况下, 容易因外界环境侵袭而发生各种疾病, 对其成活率及生活质量都产生了较大影响[1]。另外, 对初为父母的早产儿家长来说, 其缺乏相应的早产儿护理的相关知识, 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早产儿健康。本院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对早产儿家长的健康教育, 取得了显著效果, 现将相关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5年2月收治的84例早产儿为此次研究对象, 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42例。对照组男25例, 女17例, 胎龄31~35周, 平均胎龄(32.14±1.52)周, 体质量1635 ~ 2140 g, 平均体质量(2035.00±17.53)g;观察组男26例, 女16例, 胎龄30 ~ 35周, 平均胎龄(32.23±1.46)周, 体质量1641 ~ 2153 g, 平均体质量(2031.00±16.87)g。两组患者性别、胎龄、体质量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并给予出院指导, 叮嘱患儿家长出院后注意事项, 加强早产儿保暖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对早产儿家长的健康教育, 于入院后发放早产儿健康知识调查问卷, 主要对早产儿家庭经济情况、家长文化程度及早产儿护理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了解, 后依照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方案:①理论指导:向早产儿家长详细讲解早产儿相关症状及治疗、护理措施, 同时告知其早产儿常见并发症及早产儿护理的重要性。②护理操作示范:出院前由责任护士进行护理示范性操作, 主要包括母乳喂养姿势、新生儿保暖、沐浴、脐部护理及新生儿抚触等, 鼓励早产儿家长参与, 便于其掌握操作要点。③出院指导:出院前对早产儿家长进行护理知识掌握度调查, 并依照调查结果进行出院指导, 对文化程度较低的早产儿家长应进行反复讲解及指导, 确保其有效掌握。同时发放早产儿养育手册及相关卡片资料, 做好书面宣教工作。④电话随访:早产儿出院后进行定期电话随访, 详细了解早产儿出院健康状况, 为其提供针对性的咨询服务, 并叮嘱其按时复查。
1. 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儿家长对早产儿护理知识掌握程度, 随访3个月记录两组早产儿健康状况。
1. 4 判定标准[2] 采用本院自制问卷对两组早产儿家长护理知识掌握度进行调查, 问卷主要内容包括早产儿生长发育、健康知识及护理、日常护理、正确喂养方法等相关知识, 于早产儿出院前进行发放, 填写完毕后回收。本次研究工发放调查问卷82例, 回收有效问卷82例, 问卷回收有效率为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早产儿家长护理知识掌握程度对比 观察组早产儿家长中, 完全掌握23例, 部分掌握15例, 护理知识掌握度为90.48%(38/42), 对照组完全掌握12例, 部分掌握18例, 护理知识掌握度为71.43%(30/42),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2. 2 两组早产儿健康状况对比 两组早产儿上呼吸道感染、皮肤黏膜感染、营养不良及脐炎发生率对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临床中将胎龄
【关键词】 抚触护理;音乐疗法;早产儿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012-01
早产儿由于器官发育不成熟,功能低下,易并发各种疾病,一直是新生儿治疗护理中关注的焦点[1],抚触式护理首先被应用于临床,随之音乐疗法、游泳疗法、鸟巢式护理也相继应运而生。但是,早产儿有心理活动、精神需要、需要安全和被关注,这些往往容易被忽视,因此还是需要我们全面性照顾。我院为探讨这些护理方法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实际效果,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对144例早产儿采用了不同的护理方法,收到了不同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早产儿144例,随机分A、B、C、D四组,每组36例,男79例,女75例,孕周33-36周,出生体重1800g-3000g,Apgar评分在8-10分, 且Spo2维持在85%以上,母孕期无其他内科病史,无需特殊治疗的早产儿,四组早产儿胎龄、性别、体重、分娩、喂养方式、Apgar评分等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
1.2方法
A组早产儿在暖箱保温的基础上每天进行2次抚触护理,依常规进行[2];B组采取在在常规抚触护理基础上同时播放轻缓音乐,用安慰语言和亲切的目光与早产儿交流;C组早产儿根据耐受程度进行游泳4-8分钟 ,游泳结束后行抚触护理,整个过程播放轻缓音乐,并进行语言交流。D组在C组基础上增加鸟巢式护理,用温暖的卡通绒毯在早产儿四周做成翼状外沿以方便更换不同,同时配棉帽。比较四组早产儿的护理效果。
1.3 观察项目: ①以住院第1天的记录为基准,观察四组早产儿第1、10、20天的心率、呼吸及经皮测血氧饱和度,每2小时1次,计算平均每例早产儿每项指标的平均波动值并记录;;②记录入院、出院时体重及住院天数、平均吸奶日增量、平均每天睡眠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四组早产儿生理指标比较 经四组早产儿比较,第10天与20天的体温差、呼吸差、心率波动差,D
3讨论
现代医学证明[2],抚触不仅能促进早产儿生长激素释放增多,生长速度加快,而且能让早产儿得到关心和,平复婴儿的烦躁情绪,促进早产儿的觉醒及睡眠节律,增加睡眠深度,延长睡眠时间;更能促进肠蠕动与消化液的分泌,加快胎粪排出,增加奶量摄入,增加早产儿的体重,从而减少住院天数。
本研究从多角度出发,选择不同的抚触护理方式,观察护理效果,发现:
3.1采用背景音乐增进了B组抚触护理效果。舒缓柔和的轻音乐和明快的音乐,能够让早产儿产生平静、安全的感觉,音乐的节奏、优美的旋律可以引导早产儿进入一个轻松愉快的境地,缓解情绪,改善了心境,提高其对自然环境的不熟悉、不适宜产生的恐惧、紧张感 [3]。同时舒缓的音乐通过调节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的功能,从而起到镇静、调节心率、平和呼吸、提升血氧、改善肌肉紧张度的作用[3],因而能使患儿各项生理指标维持在正常范围,促进生长发育。
3.2游泳疗法增加了C组的锻炼,胎儿在宫内时周围是温暖的羊水,让患儿重新体验到了舒适锻炼的乐趣,当体内耗能增加,摄奶量也随之增加;经过合理有效分配的时间锻炼后,C组早产儿代谢增加,身体抵抗力增强,在音乐中早产儿更容易入睡,所以睡眠时间增加,更利于生长激素的分泌。
3.3鸟巢式护理犹如子宫般安全、舒适[4],而抚触护理、游泳疗法、音乐疗法之间相互协同,制造了一个完美的组合方式,这种全面性照顾不仅最大限度地让D组早产儿在心理上得到满足、安全上维持了稳定,而且在活动上得到了满足和需要,调节了心理和生理平衡,从而体质增强、体重增加、更能适宜新的环境变化,全面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提高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圣梅.新生儿医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151.
[2]张凤珍. 抚触干预对早产儿睡眠及疾病影响的研究. 河北医药,2008,30(8):1245.
关键词 早产儿 健康教育 心理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7.219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的新生儿,多数早产儿体重都
资料与方法
2008年6月~2009年12月收治早产儿76例,男42例,女34例。胎龄32~36周,出生体重1300~2400g。入院时所患疾病、胎龄、出生体重、患儿家长文化程度等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出院时全部达到出院标准。
健康教育方法:为所有早产儿建立档案,并根据家长的文化素质、心理状态、患儿病情来决定健康教育方式。对同一住院期间的患儿家长采取集体讲课,必要时采取个别教育或面对面教育。要做到语言通俗易懂,避免医学术语,使家长能够理解。同时要向家长发放早产儿育儿手册,指导家长学习早产儿常用的哺乳、洗澡、新生儿抚触等[2]。患儿出院后,应定期进行电话随访及家庭随访,了解家庭护理情况及患儿健康状况,如发现不正确的护理方式及时给予纠正,使家庭护理科学化,从而更有信心做好育儿工作。
教育内容:①分析早产的原因、早产儿的死亡、早产儿可导致哪些疾病的发生等,说明提高健康教育对护理质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②告知母乳喂养的好处,指导如何安全合理喂养及添加辅食。③讲解家长如何掌握早产儿口腔护理、颈部护理、脐部护理、臀部护理等基础护理知识。④说明保持奶具清洁的重要性,防止感染或交叉感染。⑤教会家长如何使用体温计和热水袋,注意早产儿的保温。
护 理
家庭护理:①预防感染:除看护人外,避免早产儿与人过多接触。在家长接触小儿前要先洗手,如家人患急性传染性疾病时,要对小孩行保护性隔离。对小孩用物如衣物、奶具等要定时消毒。②注意保暖:室温应保持在24~25℃,相对湿度55%~65%。如果室内温湿度达不到上述要求,要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被服,适当控制湿度。③合理喂养:咨询专业医生采取何种喂养方式,要预防呛奶,合理使用母乳强化剂或早产儿配方奶。不同喂养方式的早产儿其各种营养素的需求不同,应及时补充维生素D和铁剂等营养物质,早产儿到纠正胎龄4~6个月时,应与足月儿一样适时适当地添加辅食[3]。
心理护理:由于早产的原因,很多家长往往出现恐惧、焦虑、紧张以及忧郁等心理,担心早产儿出生后的变化情况,为此医护人员应及时给予家长安全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减少不良刺激,主动安慰早产儿家长,鼓励其表达心中的感受,消除他们的紧张与焦虑情绪。要尽量多为家长提供孩子的信息,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的情况,如果条件允许时,可推送产妇去探视,以减轻其心理压力。
儿童生长发育的监测:①体格检查:纠正胎龄6个月内应每月1次,6个月后每2个月监测1次体重、身高和头围,评价其生长发育速度。适时监测血常规、生化、微量元素水平,了解其骨代谢情况。②神经心理发育检查:在早产儿2岁以内,应按照纠正月龄或年龄对其进行动态监测,及早发现脑损伤并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大大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和改善预后。③筛查指导:眼底检查可及早发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听力筛查可排查有无听力障碍;头颅B超、CT或MRI等可观察脑器质性损伤;心脏超声可检查小儿心脏情况。这几项筛查对早期发现小儿疾患极具参考价值,应定期检查。
早产儿健康咨询:设立早产儿咨询热线,为家长提供健康咨询。利用媒体资源和网络资源,举办早产儿健康讲座,发放宣传资料,为早产儿家长提供有用的医疗知识和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从多方面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
减少不必要的刺激:由于早产儿发育不健全,凝血因子缺乏,极易发生脏器出血,特别是颅内出血,所以在家庭护理中,尽量为早产儿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不必要的刺激。在叩背或变化时,动作要轻,婴儿哭闹时不要抱起摇晃。指导家长注意观察早产儿的皮肤黏膜、呕吐物及大便的颜色,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讨 论
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的产物[4],是指对特殊人群在疾病状态下进行与疾病有关医学与护理知识教育。早产儿是特殊的人群,由于其器官组织发育不成熟,潜在疾病较多,短期的住院治疗远不能满足早产患儿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需要进行长期的家庭护理[5]。但是初为父母的家长,大多数因为缺乏科学的育儿知识,尤其是抚养早产儿的知识更是缺乏,看到又弱又小的孩子往往缩手缩脚。如果一旦护理不当,很容易发生感染或营养不良等情况,给家长及患儿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由此可见,提高早产儿护理水平不仅取决于医护人员,而且更重要的是靠家长的积极配合。对早产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家长对早产儿出院后的护理水平至关重要,故应把提高早产儿护理水平贯穿于入院及出院后的全过程当中。总之,重视对早产儿家长的健康教育,使患儿家长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和家庭护理,从而减少了患儿疾病的发生,也减轻了家长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使育儿水平得到提高,对促使早产儿健康地成长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71-72.
2 赵敏慧.按摩疗法对改善早产儿健康状况的作用.中华护理杂志,1999,34(12):763-764.
3 张巍,童笑梅,华.早产儿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
【关键词】发育支持护理;早产儿;生活质量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220-02
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临床治疗早产儿技术不断发展,大大减少了早产儿的病死率。为有效提高早产儿的生活质量,临床中多采用发育支持护理。为研究发育支持护理对早产儿生活质量影响,笔者选取我院于2012年3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早产儿,采用发育支持护理效果显著,现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于2012年3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早产儿,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发育支持护理。所选取的80例早产儿,男48例,女32例,平均胎龄为(31.18±1.68)周,出生体重为(2.17±0.43)kg。两组早产儿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先将早产儿与足月儿分开放,配备早产儿所需的设备,强化其整体护理;早产儿多表现为体温低下,可采取措施维持患儿平稳;早产儿的消化吸收能力差,医护人员应给予高营养食物,一般采用吸吮或胃管喂养;给予早产儿必要的消毒隔离措施防治感染;给予早产儿充足的营养;对患者病情进行密切观察。
1.2.2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发育支持护理。①给予早产儿环境护理支持,模拟一个子宫环境,先将早产儿放置到温度合适的暖箱中,设立暖箱的温度和湿度会随着早产儿的胎龄以及体重而调整。并盖上自制罩布,隔离强烈阳光以及外界噪音。②减少疼痛所产生的刺激。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在实施治疗以及护理前,可先通过触摸患儿,让患儿有心理准备;使用听诊器接触患儿时,先捂热再进行听诊,防止温度的变化刺激患儿。③抚摸接触早产儿。在患儿病情稳定时,可通过抚摸与语言沟通,1天2次,每次的时间分别为15分钟。抚摸顺序,先从患儿的背部臀部,再到四肢,最后抚摸腹部、胸部以及头部,起初轻轻用力,而后逐渐增加压力,先让患儿适应,不能强迫患儿维持固定不变姿势。④非营养性吸吮。若不能经口给予早产儿喂养,可采用胃管进行喂养,或于侵入性操作时,给予早产儿非营养吸吮。给予早产儿橡皮,一天吸吮次数8-10次,每次吸吮时间为5-10分钟。经口喂养的早产儿可分别于喂奶前半小时先接受5分钟非营养性吸吮。⑤保证早产儿良好的睡眠周期。集中完成各项护理操作,合理安排不同早产儿的睡眠时间,保证早产儿休息的绝对安静,提高睡眠质量。
2结果
2.1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20.49±12.46)天,并发症发生率为5.0%(2/40),对照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为(26.78±13.34)天,并发症发生率为10.0%(4/40),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儿的体重增长以及睡眠时间对比两组患儿实施护理后,观察组体重增长为(22.64±8.11)g/d,睡眠时间为(16.34±4.13)t/d,对照组体重增长为(12.53±7.53)g/d,睡眠时间为(11.25±3.22)t/d,观察组体重增长以及睡眠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每个患儿都是一个重要的生命个体,在实施发育支持护理过程中,应考虑到患儿的个体性,并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注意保证患儿正常的生长发育。坚持贯彻发展性的照顾理念,并根据早产儿的具体情况,给予早产儿个性化护理,排除环境中会影响早产儿正常生长发育的因素,提供优质的环境,提高早产儿的生活质量[1]。
3.1实施发育支持护理,可有效缓解早产儿的疼痛。早产儿因对疼痛等刺激反应较强烈,且强烈的刺激会影响早产儿正常的生理、代谢紊乱等,严重者将导致早产儿后期生长发育不良。实施发育支持护理,减弱早产儿对外界所产生的刺激反应,产生较好的镇痛效果。同时反复的吸吮,可一定程度上安抚患儿的情绪,平复早产儿的心情[2]。
3.2实施发育支持护理可有效保证早产儿的睡眠质量,有利于促进早产儿的正常生长发育。采用发育支持护理,有利于刺激早产儿肠道功能的正常发育,有利于促进早产儿的营养吸收,增加早产儿体重。在护理过程中,抚摸接触有效防止患儿出现呼吸暂停,平复焦虑不安的情绪,提高早产儿的睡眠质量,有利于早产儿体重的增长。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早产儿的体重增长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3.2实施发育支持护理可大大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给予早产儿实施环境护理支持以及抚摸,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大大减少患儿的住院时间,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意义(P
综上所述,给予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可显著改善早产儿的生活质量,增强患儿的免疫力,减弱刺激,改善早产儿的睡眠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晓丽,董荣芝,王娜娜.发育支持护理在早产儿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3,36(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