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农业生产体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自然条件独特优越,绿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我区有1.07亿亩耕地,10.2亿亩可利用草场,3.5亿亩森林,人均占有土地面积4.6亩,是全国平均数的3.2倍,人均占有草场全国第一,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位居全国五大牧区之首。我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使我区农牧业的生态条件、作物与畜种分布、耕作和饲养制度呈明显的地域性差异,从西到东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带,黄金奶源带、葡萄酒黄金带、马铃薯种薯黄金带、玉米黄金带等。由于我区生态类型多样,大森林、大草原、大湿地等天然绿色生态环境以及每平方公里仅有人口20人,人口密度是南方部分省区的5%,是绿色食品大省黑龙江的25%,人流、物流少,空气污染轻,固化了人们对内蒙古农畜产品绿色优质的认同。
(二)产业基础扎实,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
2012年,全区粮食总产达到505.7亿斤,进入全国前十强,牧业年度全区牲畜存栏达到1.1亿头只,连续8年稳定在1亿头只以上。全年肉类、牛奶、绒毛、禽蛋产量分别达到245.8万吨、910.2万吨、12.4万吨和54.5万吨。我区农牧业已具备了年产500亿斤粮食、250万吨肉类、900万吨牛奶、13万吨绒毛、50万吨禽蛋和10万吨水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已经成为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和6个粮食净调出省区之一,每年可稳调出粮食250亿斤以上,调出牛奶500万吨、肉类150万吨。牛奶、羊肉、细羊毛、山羊绒等主要畜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位。
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到2012年,全区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牧业产业化加工企业达到1849家,实现销售收入3017亿元,实现增加值908.4亿元;有212.6万户农牧民进入产业化经营链条,占全区农牧户总数的59%以上。全区形成年加工转化粮油1400万吨、牛奶880万吨、肉类150万吨、羊绒2万多吨、马铃薯360万吨的生产能力,农畜产品加工率达54.8%。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增加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6%,成为继煤炭、冶金之后第三大支柱产业。
(三)流通渠道畅通,绿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我区生产加工的牛奶85%销往全国各地,马铃薯鲜薯的60%销往华北地区,马铃薯原种的90%销往华南地区,京津地区的优质小麦加工产品和优质牛羊肉产品的54%来自我区。截止目前,全区共有无公害农产品产地583个,无公害农产品总数达1764个。绿色食品生产企业144家,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343个,认证产品规模达到209.22万吨,年销售额达97.58亿元,通过农业部审核通过登记保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36件。农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45件。
二、我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水资源短缺和草原生态脆弱制约着农畜产品总量的增长
(二)以分散小农户经营为主体的经营体制制约着农牧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进程
(三)农牧业生产及产品标准体系不健全,监管力量薄弱
(四)科技创新能力差,支撑能力不足
(五)流通体系不完善,品牌建设滞后
三、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对策
(一)坚持现代农牧业发展方向,构建六大主导产业体系
现代农牧业是以保障农畜产品供给,增加农牧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要坚持现代农牧业发展方向,依托资源禀赋和现有产业基础,本着市场导向、效益优先、发挥优势的宗旨,巩固提高目前已在国内市场居领先地位的乳业和羊绒产业,扩张极具发展潜力且成长性好的肉产业和优质粮油产业,积极培育具有地区比较优势和鲜明地区特色的薯菜和饲草饲料产业。
(二)加强全产业链规划,加大对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一是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落实国发(2012)10号文件、内政发(2013)28号文件精神,鼓励龙头企业开展产品的自主研发,提高科技成果运用和转化率,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支持龙头企业建设核心原料基地。通过与农牧民合作组织建立紧密的利益链接,建立原料供应基地,保证企业生产,规避市场波动风险,带动农牧民增收。
二是打造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化的农畜产品批发市场,实现“买全国、卖全国”的目标。加大对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的扶持力度。扩大销售区域。支持和培育专业化的农畜产品运销企业和物流配送企业,加快现有农畜产品物流企业改造升级,推动其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三是加大对生产环节中的种源生产、技术服务,加工环节中的新产品开发,销售环节中的冷链建设和品牌宣传等具有公共,以及投资大、回馈慢环节的支持力度。
四是制定鼓励支持社会资金和金融企业进入农牧业产业化生产、降低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土地流转、金融信贷门槛的政策。
(三)加快绿色农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加强监管力度
把建立健全农畜产品标准体系是提高农畜产品质量、保证农畜产品绿色安全生产、确保农畜产品实现优质优价的基础工作,提到企业、政府的重要日程。
要建立本地优势特色农畜产品标准体系和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主导产业生产、加工、销售全程可追溯。加大对各级监管机构在机构建设、人员编制、质量安全追溯、检测经费等方面支持,保证有人干事,有手段把事干好。
(四)创新经营体制机制,着力破解现代农牧业发展瓶颈
目前小规模、粗放式、分散的农牧业生产方式是全产业链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最大制约因素,必须尽快破解这个瓶颈。
一是要巩固家庭承包经营基础地位,保障土地草场的承包经营权。
二是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尊重农牧民意愿,引导农村牧区土地草牧场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合同制和备案制,推行农村牧区土地流转管理服务平台,加强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
三是采取奖励补助、贷款贴息、项目支持等办法,扶持联户经营、专业种养大户、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大力发展社区合作社、资金互助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
四是完善产业链各节点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多种形式的联结机制,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市场+农户”等新型组织模式,培育奶联社、肉联体等合作组织实体,推进龙头企业与农牧户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让农牧民分享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的利益,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带农增收的作用。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绿色产业发展的基础
一是做好“绿”字文章,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
二是做好“水”字文章,落实好“节水增粮”行动,全力推动新增“四个千万亩”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推动农牧业生产向水资源条件较好地区集中。
三是做好“土”字文章,实施耕地能力提升工程。
四是做好“圈”字文章,加快舍饲建设,发展建设型畜牧业。
五是做好“机”字文章,鼓励种养大户、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购置大中型农机具,落实支持农机化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
(六)加大科技创新,发挥好科技对农牧业生产的支撑作用
推进玉米、马铃薯、肉牛、肉羊、奶牛、草牧场保护建设、旱作农业等10个现代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启动建设小麦、大豆、生猪等8个现代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推广主导品种、主要技术,整乡整县整建制推进高产创建。
(七)转变政府扶持方式,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
农牧产业发展到现在,已进入高投入、高成本、高风险阶段,小而散的投资扶持方式已严重不适应现代农牧业发展的要求,到了需要创新投资方式的关键时期。
一是发挥政府投资的杠杆作用,通过担保、贴息等方式,撬动银行资本,放大政府资金的规模效益,解决农牧业贷款难、利息高的问题。
二是鼓励地方设立农牧业投资公司、农牧业金融担保公司,为工商资本、金融资本进入第一产业提供平台。
关键词:现代农业;发展;科技经济
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结合基本国情选择的农业发展道路,也是构建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也离不开高科技的装备,是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总结和探索。
1 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是系统性的和理性的,必须尊重和符合规律
生态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利用资源所创造的社会价值。而对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合理科学的开发利用,确是推进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现代农业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产业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任务就是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农业产业服务,包括农业的多功能性和农业产业产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农业的发展就是需要市场提供更多更好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现代农业即是保障性产业,也是消费性产业,要注重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作用。
1.1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不良好的生态环境导致生产问题矛盾突出
污染或者复合污染加剧了农业生态环境系统的不安全性、不稳定性。水体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白色污染、生物多样性退化、外来生物入侵、大气污染等等都对农业生态环境在空间尺度和时空尺度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仅以土壤污染为例,2014年4月17日,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累积性和时空长期性等特点,一旦农田土壤被污染了,就很难短时间内根除,而且付出的代价也很高,因此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一方面降低土地本能的自然生产力和生产效率,有可能影响农业初级产品的生产总量和质量安全,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新技术投入的成本。此外,也导致农业污染事故增多,导致的群发事件增多,也增加了社会投入成本。
农业环境资源的有限性和无限需求之间的矛盾更是增加了资源紧张的局面。农产品市场的需求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耕地为农村人口提供了主要的生活保障,是城市居民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我国是有12亿多人口的大国,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积仅1.59亩,只占世界人均耕地的44%,而且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均耕地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还会进一步减少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从要吃饱到要吃好、吃安全的消费转变,一方面要求农业生产活动提供大量安全的产品产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日常生活所需,二是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确保生产出足够数量的农产品。三是资源的有限性与需求无限性之间,加剧了资源利用的矛盾,导致农业生物多样性丰度降低、生态环境的安全性降低,导致农业生产力的超满负荷运行,更是加速了资源环境系统平衡更替,导致系统环境外部经济减弱,不经济增强,也使得环境污染事故频发。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农业为工业和商业发展提供基础型需求支撑,这种需求不断扩大和农业生产的相对滞后产生的矛盾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发展运行。
1.2 我国农业的发展历程证明发展现代农业是系统性和理性的回归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选择农业的发展道路,人口众多、资源禀赋不高、农业生产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均衡等等,都是农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上世纪70年开的改革开放,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大解放,也逐渐开始了向现代化农业过渡的进程,基于市场利益的驱动,高投入高产出甚至掠夺式的开发和生产模式,造成了大量的生态和环境问题,水资源短缺、土壤肥力降低与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丰度降低等也造成了大量的生态问题。上世纪70-80年代,也是西欧国家农业思想发生转折的时期。密集投入给种、养业造成的环境问题逐渐显现,生物农业、生物动力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和综合农业等企图替代常规农作物的思想和方式在发达国家不断出现。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就开始倡导生态农业。生态农业在中国的实践也是现代农业发展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第一,极大地丰富了对农业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认知,第二,更好地保护了农业生态资源,是农业生态资源的科学利用、稀缺性和有限性等特征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第三,促进了和维系了农业的多功能性,实现了农业的产业功能与支撑、服务功能的有效结合,在产业发展方面,生产了更多的生态系统产品,实现提供食物、工业原料等可商品化的产品功能。在支撑与服务方面,发挥了固碳侍氧、涵养水源、保持土壤功能、维持营养物质循环以及生态旅游功能,从而产生了生态观光农业、旅游观光农业、设施农业等等新型的农业发展新模式。当代农业的生态功能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农业本身就是治理国土保护生态的基本方式,二是农业发展必须遵循生态规律。三是发展现代农业发展也是解决就业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之一。
1.3 发展现代农业也是党和国家从战略高度提出的发展举措,顺应了世界农业发展潮流
落后的农业耕作技术不仅制约了农业产业的发展,也浪费了大量的农业生态环境资源。现代农业的发展是各种优化技术的组装和实践,创新技术装备的现代农业具备精准、细化、高效、安全的特点。从促进和提升农业产业发展,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角度,党和国家对发展现代农业做出了积极的部署,提出更高的期望。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对应,是以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标志的农业。现代科技的应用,使农业的内涵、结构、体系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与其他行业相互融合。现代农业彻底改变了以手工劳动为主的生产方式,实现了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社会化的大生产,大幅度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十七届三中全会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等七个方面,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措施。党的十更是提出了四化同步发展的现代农业的新理念,明确指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把现代农业发展作为重要的优先发展方向,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既符合中国农业发展的实际,也符合世界农业发展的潮流。
2 现代农业发展追求的目标是生态安全和可持续的发展,为社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1 用生态系统和生态思想构建现代农业发展的思想基础
生态系统理论和思想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理论思想,生态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观点。现代农业发展必须要依靠生态系统理论和生态思想,构建大农业发展体系,要必须既要照顾现实发展的利益,也要着眼长远发展利益,要以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替代模式发展现代农业,要以保护资源、合理利用与开发资源为一体,尽可能地提高资源的初始利用、再生利用等等效能,尽最大可能减少资源浪费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遵循农业自然科学规律,实现人为发展和农业系统的自我生态平衡,尽可能地减少环境和生态风险。
2.2 社会需求是生产生态安全产品的重要动力
需求――供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从吃饱、吃好到吃安全吃健康的转变,实现从追求数量型到质量型再到数量――质量型的升级转变,要求农业生产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更好质量更安全的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这种变化要求,也使得农业从产业型向市场服务型转变,提高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市场支撑力,发展现代农业既能实现生态安全目标又能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协同发展相关产业,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生态产品,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安全稳定提供基础保障支撑能力,发展现代农业也体现了生产和保障稳定的社会责任。
2.3 现代农业是综合性的农业工程,要用现代科技解决好现代农业发展技术和市场接口,实现可持续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依靠现代科技的进步,用现代科学技术解决好农产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包括生物技术、工程技术和环境技术、现代农艺技术等等,解决好技术发展的对接,一方面解决好农业生产的现代化问题和产业化问题,另一方面解决好农业生产中的环境与生态安全问题,确保农业环境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实现农业系统内部物质流、信息流、能量流的合理平衡、交换等等。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支撑,应用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技术及时将农产品产地环境标识信息、产品种类信息、产量信息和价格变化等与市场实现对接,解决好现代农业生产产品的出口问题。
2.4 现代农业建设是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美丽中国建设离不开农村农业建设,现代农业的特殊地位和优势足以体现了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环境与资源可持续发展,技术高度集成装备,环境与产业友好融合等等,为美丽中国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基础。
3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依靠现代技术和经济支撑体系
现代农业发展既是知识技术型的产业也是经济型的产业,涉及到现代技术体系特别是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的不断发展、完善,也涉及现代经济体系,特别是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必须要建立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产业技术体系和市场运行体系。
3.1 建立可信高效的技术体系,我国发展现代农业既是国情的选择也是发展道路的选择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禀赋不高,近年来经济的高速盲目扩张也带了环境生态问题,特别是农业的粗放式的开发经营,导致了大量农业资源的浪费,农业化学品的高投入造成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加剧、农业资源环境时空变化差异明显、区域性的污染事故频发等等。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解决好环境与资源合理利用的问题,解决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降低或者减少农业环境污染或者生态破坏的问题。现代农业发展要依靠现代技术装备,要提高各种现代农业技术的集成、高效开发和安全可控程度。现代农业发展应该是高智能型技术投入,也同时要求是生态关系高度和谐的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农业,也是各种高新技术高度集成的农业,因此必须建立可信赖可控制的技术投入体系,一方面降低技术投入风险,提高现代农业发展程度,实现农业生产的生态化;二是提高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资源和环境的利用效率,实现农业生产的设施化、工程化、工厂化;三是确保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可靠度,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控化、安全化。
3.2 建立可信的生产、投资与消费体系,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进一步降低或者规避
市场经营风险,必须建立可信任的生产体系,信任投资与消费体系,确保现代农业发展的市场经营秩序,确保农业产品的可溯源性和安全环保性,按市场规律办事,把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纳入市场管理机制,扩大社会的融资和消费渠道,鼓励更多的农业产业技术农民因地适宜选择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扩大家庭农场规模,丰富生态旅游农业内涵等,更好地实现从产地到餐桌一条龙式产业服务与发展模式,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升农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现代农业;吉林农业;农业科技;农业发展;“三农”问题
现代农业指的是智慧农业,是与工业4.0或后工业时代对称的农业现代化。现代农业不同于农业产业化,也不同于农业工业化,而是智慧农业,是智慧经济为主导、大健康产业为核心的自动化、个性化、艺术化、生态化、规模化、精准化农业。现代农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基础。我国发展现代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赶超战略的根本途径。现代农业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应用现代经营方法理论来进行的农业生产方式,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人口众多,耕地面积有限,发展现代农业势在必行。吉林省作为国内的农业大省,应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有所作为。
1吉林省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农业劳均社会总产值等13项指标完成情况看,吉林省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农村生态环境、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恩格尔系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都比较好,达到初步农业现代化达标率的75%以上。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农业劳均社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农村劳动力素质4项指标,仅在35%左右,反映出吉林省经济指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农村经济呈现负向增长,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层次低,农业生产效益差,县域经济欠发达,农村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低等主要问题。如何加快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1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突出重点,进行布局调整,抓好优质粮食工程建设,搞好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抓好优质绿色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大力推进林业产业化发展步伐。
1.2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建立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
1.3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
1.4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
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1.5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建设
加快农机具推广步伐,建立农机发展多元化投入的新机制。
1.6大力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1.7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引进新技术和现代管理经验,吸引人才,扩大招商引资,开拓国际市场。
1.8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
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农村工业),放开发展农村非公有制经济,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1.9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农村能源建设。
2吉林省当前农业发展中科技的应用
农业科学技术主要是指育种、栽培、饲养、土壤改良、植保等方面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改革开放以来,吉林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应用步伐加快,在一些领域形成了局部优势。近年来,吉林省农用机械拥有量全面增长。大中型拖拉机拥有量继续回升,小型拖拉机发展势头不减;收获机械连续几年都有较好的发展,联合收割机的发展突飞猛进,农机装备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在现代生物技术方面,依托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农科院组织实施了一批优质良种产业化工程项目。经过几年的努力,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种子质量监控和技术服务体系。同时,吉林省还建成了“农友网”、“吉林省农业经济信息网”等涉农网站,构建了吉林省科技信息共享平台;利用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开展了农作物栽培、土壤墒情监测、灾情预报等工作;把计算机技术应用到节水灌溉、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反季节农产品生产等领域。
3吉林省现代农业发展分析
3.1吉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愿景
根据吉林省对农业发展的定位和目标,进行前期文献研究,并结合实地调研对照前期文献分析结论及调研,经行业专家咨询论证再次确认,去掉技术重要度、技术发展水平较低但产业化成本高的因素,得出吉林省在“十四五”期间现代农业发展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质量标准制定技术,玉米种植的量化技术,尽快出台优质生产补贴及农业保险等扶持政策。吉林省应该在中期(5~10a)优先发展的技术为遗传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手段、良种产业化繁育技术、新品种选育的基础研究、新品种选育的分子育种技术、病虫草害快速监测技术(包括应用卫星光谱等先进手段)、多靶点治疗机理研究、杂草防治新技术、无公害栽培技术、农药减施技术、肥料减施技术、病虫菌害防治技术。除此之外,在远期吉林省还应该在产品的推广营销上提前布局,重点发展。吉林关键技术发展路径可分以下几类,自主研发,主要是选择吉林省科研基础好,相关创新资源充分且并不急于解决的技术问题;自主研发与联合研发的选择,这类技术主要是对于时效性要求较高,目前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亟待解决;需要通过技术引进解决,这类技术吉林省并无科研创新储备,而且对于技术需求的要求较高。根据专家讨论和技术预见的结果,吉林省关键技术的实现时间集中在2021—2027年期间。但总体上,多数技术的实现还需要8~9a左右的时间。依靠吉林省相关发展规划,建议未来吉林省可以在质量标准制定、农业生产标准化和农产品综合开发方面增加科技立项支持,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3.2吉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短板
吉林省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农民政治思想水平不足。当代农民要具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健康的身体和心理、较强的学习能力、主动学习的态度以及一定的创新精神,这些都是一直从事传统农业的农民所不具备的。在现代农业的建设中,很重要的一个手段就是农业的信息化发展。现代农业主要是应用信息化农业生产工具促进农业生产的一种发展模式,其显著的特征是农业生产环境资源数据的信息化、农村社会经济状况的信息化、农业生产管理的信息化、农业科技教育的信息化以及农产品市场的信息化5个方面。有研究显示,现代农业有有效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农业经营管理水平以及农产品的竞争力等作用。中国的农业整体上正处于从农业电气化向农业自动化过渡的阶段,而现代农业则是这个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农业的过程一般由以下3个阶段构成:农业电气化,其标志就是技术上可实现的农业生产绝大多数环节实现电气化;农业信息数字化,其标志是包括运输销售等农业生产的全流程数据信息数字化;农业智能化,也就是建立能够自动完成农业信息的处理,提供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必要科技情报。
4吉林省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选择
4.1大力推广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模式
引导企业通过合同契约、投资入股、资产参与等多种形式,鼓励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之间建立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和帮助小农户进入专业程度高、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的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带动脱贫,增加经济收入。
4.2试点建设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
如,吉林、通化优质水稻生产基地、长白山区的食药用菌生产基地、松花江两岸优质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白城地区的小杂粮生产基地以及延边的优质苹果梨生产基地等,通过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建设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和拳头产品,促进产业集聚,转变发展方式。
4.3在农业高新技术领域重点开展技术研发
实现传统农业的技术升级,优先发展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的高科技并实现其产业化,力争在应用作物新品种选育、生物反应器技术、基因工程研制等方面取得技术突破,开发具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逐步形成农业高科技产业化。
4.4大力培养新型农民,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把义务教育和农民职业技术培训结合起来,整合农业职业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广泛运用现代媒体和远程教育手段,扩大培育对象覆盖面,努力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
4.5依法保护耕地、水资源和基本农田,提高粮食
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调节粮食风险基金的使用方向,实施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不断扩大农业的保险面,提升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减少农民财产损失。探索建立符合吉林省现代农业发展实际需要的政策性支持和保护体系。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必要性;对策
我国《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挥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重中之重。如东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目前面临着人口急剧减少,农村劳动力出现紧缺现象,从1997年就开始人口负增长,三次普查数据分别为111.6万、108.5万和99.6万人,人口规模不断缩小。同时,良好的教育,还促使如东每年输出大量优质生源三四千人,但学成回乡的不足20%。
据如东县民政局统计,截至2014年底,如东县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29.6%,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19.6%,两项指标都远远超过国家平均水平,社会老龄化程度为全省最高。人口老龄化在农业生产、居民养老、人才培养等方面给如东带来不少问题,也成为制约如东发展活力的瓶颈。作为一个正在“老去”的农业大县,全县耕地面积10.31万公顷,随着人口“老龄化”及总人口“负增长”,今后“谁来种地”成为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要确保农业发展“后继有人”,关键是要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居住在农村或集镇的农业从业人员。
新型职业农民是职业化的新型农民,主要体现在“两新一高”上。首先是新的身份,是农民由身份称谓到职业称谓的转变,标志着农民由文化低、地位低、收入低、劳动强度高的传统身份农民转变成体面的职业农民。其次是新的作用,新型职业农民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体,能够适应现代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要求,具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和较高收入水平,具有示范带动作用,是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的主体力量,代表了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第三是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应当接受过系统性农业教育培训,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生产技能和市场意识,能熟练运用现代物质装备和新品种新技术,长期稳定在一定区域从事农业生产经营。
从概念中可以看出,未来的职业农民,农民不再是他们的身份象征,而是职业标志;农业不再是没有素质要求,谁都可以从事的行当;农民不再是以打工为主、种地为辅的兼业者,而是专业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简单的说,就是要“爱农、懂农、务农”。
新型职业农民大体分为三类:一是生产型职业农民。他们是掌握一定的农业生产技术,有较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直接从事园艺、鲜活食品、经济作物、创汇农业等附加值较高的农业生产的群体。二是服务型职业农民。他们是掌握一定农业服务技能,并服务于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群体。三是经营型职业农民。他们是有资金或技术,掌握农业生产技术,有较强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经验,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工作的群体。
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必要性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我国农业发展到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是建设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战略选择,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而对如东来说,又显得更为必要。
(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保证农业发展后继有人的根本措施。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持续大量转移,“人走村空”问题愈演愈烈,2014年我国农民工数量达到2.74亿,且每年以900万~1000万的规模增长。据统计,江苏务农农民平均年龄已达57 岁,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占70%以上。在如东,连续17年的人口负增长,使得如东人口规模不断缩小,持续辉煌的如东高考成绩,促使如东每年输出大量优质生源,这就使得如东农村劳动力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由于农村里的年轻人打工的打工,上学的上学,大多进了城,只有上了年纪的人在家里种田,“50后”农民成为目前如东农业生产中挑大梁的角色。农村务农劳动力文化水平偏低,农业生产老龄化现象严重,使得“谁来种地”问题日益突出,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体系日益迫切。今后中国农业的从业主体,从组织形态看就是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等,从个体形态看就是新型职业农民。因此,加快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从环境、制度、政策等层面引导和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可以吸引和留下一批爱农、懂农、务农的农业后继者,实现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保障。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虽然2004―2013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十连增”,但主要农产品供求仍然处于“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紧缺”的状况。随着人口总量增加、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农产品工业用途拓展,我国农产品需求呈刚性增长,粮食的缺口也呈现出逐步扩大的趋势。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让十几亿中国人吃饱吃好、吃得安全放心,最根本的还得依靠农民,特别是要依靠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如东是传统粮食生产大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人均粮食占有量和贡献量等多项指标一直处于全国前列。但由于如今在家种地的老的比少的多,女的比男的多,整体劳动能力和素质都偏低,导致种粮劳力不足、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困难、生产管理粗放,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益和粮食产量。只有加快培养一代新型职业农民,调动其生产积极性,农民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得到提升,农业问题才能得到很好解决,粮食安全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正从单一农户、种养为主、手工劳动为主,向主体多元、领域拓宽、广泛采用农业机械和现代科技转变,现代农业已发展成为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产业体系。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关键是农民素质的转变,核心是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如东是传统的农业大县,普通农户“小而全、小而散”的问题比较严重,经营方式粗放的问题比较突出,农民科技文化水平不高,许多农民不会运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生产工具,接受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不强。职业农民,是具有新理念、新技能的新型农民。通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可以造就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的以农业为职业的新型人才,并由他们带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对策建议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项长期工作、系统工程,涉及到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等方方面面,必须上下重视,齐心协力。只有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关心农民、关注农业,形成支持农业和尊重农民的社会氛围与合力,才能创造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的环境。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虽然如东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已经启动,但部分农民由于受文化基础、家庭经济和年龄状况等因素的制约,对培训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因此,要充分利用县内“两台一报”和网络等多种途径,进行广泛宣传,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于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意义,解决部分干部群众认识上的误区。要充分挖掘新型职业农民在发展现代农业、推广农业科技、提高生产经营能力、带领群众致富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典型事迹,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良好氛围。要积极宣传国家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扶持政策,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要培养造就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树立以农为业,以农创业,务农光荣,务农富裕,务农也能现代化的社会风尚。
(二)制定扶持政策、鼓励农民返乡
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实质上还是因为种地赚不到钱。为了鼓励“五有”―有点技能、有点资金、有点营销意识、有点办厂能力和对农村有感情的农民返乡创业,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打造一支用得着、留得住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必须在土地流转、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信贷、农业补贴、农业保险、社会保障等方面制定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政策措施,要将现有的特别是新增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形成清晰完整的扶持政策体系。
(三)紧扣农民需求、提高培训质量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是培育未来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要整合各种资源,由县农委牵头,以县农广校为具体实施单位,面向有关农业教育、农技推广等部门和单位公开选聘业务精、水平高、责任心强、热心农民培训的专家及乡土人才组建如东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讲师团,将关键农时、关键生产环节的关键技术集成化、简单化,送进千家万户、送到田间地头。在培训方式上,要根据农民特点和生产特点,既沾地气又灵活变通,综合运用现场培训、集中办班、入户指导、田间咨询等多种方式,针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科技文化需求,以农业实用技术为重点,广泛开展大众化普及性培训,提高参与性、互动性和实效性。对有一定产业基础、文化水平较高、有创业愿望的农民开展创业培训,并通过系统技术指导、政策扶持和跟踪服务,帮助他们增强创业意识、掌握创业技巧、提高创业能力,不断发展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关键字 农业;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DF41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016-01
1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机理
1.1现代农业是科学化农业,能有效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创新与转变。农业科技进步是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新技术是现代农业的先导和发展动力,现代农业是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低,制约着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农业科技进步可以突破瓶颈资源的约束,实现对某些稀缺生产要素的集约利用,发掘农业生产增长的潜力,打破农业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均衡,改变创新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单位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减轻劳动强度,节约能耗和改善生态环境。现代农业发展过程实质上是科技在农业上广泛应用的过程。
1.2现代农业是规模化农业,能有效实现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与转变。现代农业有利于克服小规模经营的局限性,利用规模优势,实行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社会化,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奠定产业基础。也便于推广应用现代科技,可以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促进节本增效,有利于实现现代农业的“高劳动生产率、高商品率、高经济效益”的目标。现代农业重视发挥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等优势,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1.3现代农业是市场化农业,能有效实现农业流通形式的创新与转变。①现代农业是面向市场需求,主动地适应市场的农业。农民的大部分经济活动能够真正面向市场、服务市场,农产品的商品率很高。而且实现向更大范围、更大需求的市场转变,向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转变。②现代市场化农业,有利于实现流通形式的创新。农产品期货市场是一个具有良好传导机制而又高度透明的信息化市场,具有“引导生产、稳定市场、规避风险”的作用,有利于克服农产品生产季节性和周期性特征带来的不利影响,推进农产品流通形式创新。③现代农业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战略,促进流通形式创新。④现代农业具有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体系。通过现代流通企业规模化经营农产品,以现代流通企业作为先导带动现代农业,引导兼有生产和流通双重功能的农业合作社健康有序发展,实现农民与现代流通组织的对接,完善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
1.4现代农业是效率型农业,能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国家粮食安全。现代农业是一个高效率的系统,它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了土地、资金、人才、科技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不仅土地等自然资源要素的产出率较高,而且劳动力、资金等经济社会要素的生产率也较高,极大地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农业信息化能够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发展高效率的现代农业是保障食物安全、更好地支撑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
1.5现代农业是两型农业,能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是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绿色产业,担负着维护与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的使命。发展两型的现代农业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两型农业是现代农业高级形态和实现形式,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以及可再生能源开发等融为一体,最终实现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一致。两型农业坚持新的生产观、经济观和消费观,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实行清洁生产,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两型农业发展促进资源的循环式使用、产业的循环式组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符合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
2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
2.1坚持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一是“大资源”理念。要合理的、有效的利用各种资源,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果;拓展农业功能。二是树立“大生态”理念。要充分发挥农业的生态屏障作用。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发展循环农业和节约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三是树立“大农业”理念。要挖掘农业的内涵,要延伸农业的外延,大农业要增强和发挥农业的多功能,要拓展农业在能源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等方面的新功能。四是树立“大技术”理念。不仅要充分利用农业生物技术,在育种上发挥科技优势,而且要在农业机械和耕作方法上技术创新。五是树立“大市场”理念。强化市场意识,搞好农产品市场营销。
2.2坚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一是改善技术创新投资环境,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要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科技与教育的投入,大幅度提高我国农业科研和推广投入密集度,确立农业科教的投入水平应远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率。还应该重视引导和启动民间资金更多地进入农业科研和教育领域。要适应世界的新形势,应尽快调整投资分配结构。二是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立多元化的推广体系和相应机制,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运用和普及。三是积极开展科技培训和咨询服务。四是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高信息普及水平,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发展现代农业。